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喬木
Chiao-mu Wang
論文名稱: 城鄉原住民國小學童身體活動量與健康體適能之比較研究
指導教授: 卓俊辰
Jwo, Jiunn-cher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59
中文關鍵詞: 城鄉原住民國小學童身體活動量健康體適能
英文關鍵詞: Urban and suburban, aborigine, kids in elementary school,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health-related fitnes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553下載:7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城鄉原住民國小學童身體活動量與健康體適能之差異及其相關性。本研究以台北縣及台東縣國小四、五、六年級695名學童為對象,城市取樣台北縣4所都會型小學,總計男生160名、女生148名。鄉村取樣台東縣之偏遠國小為對象,擇取6所,總計男生192名、女生195名。本研究以身體質量指數、仰臥起坐、坐姿體前彎、立定跳遠及八百公尺跑走等項目進行施測,並填寫三日身體活動回憶量表。將所得的資料,以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等分析處理,顯著水準為α=.05。研究結果得知:
    ㄧ、鄉村原住民男學童在身體活動上顯著高於城市原住民男學童,鄉  村原住民女學童在假日身體活動量上顯著高於城市原住民女學童。
    二、鄉村原住民男、女學童坐姿體前灣、一分鐘仰臥起坐、立定跳遠及800公尺跑走成績顯著高於城市原住民男、女學童。
    三、台東縣六大族群男學童身體活動量上有顯著差異,經Scheffe法 
      事後比較發現各族間沒有顯著差異,以平均數來看,阿美族男童身體活動量
      最大。
    四、台東縣六大族群女學童身體活動量沒有顯著差異。
    五、不同族群原住民男童在坐姿體前彎及800公尺上有顯著差異存在。
    六、不同族群原住民女童坐姿體前彎、仰臥起坐及八百公尺跑走上有顯
    著差異存在。
    七、原住民男童身體活動量與屈膝仰臥起坐有顯著正相關,與八百公
    尺跑走時間有顯著負相關。原住民女童身體活動量與立定跳遠成顯
      著正相關與八百公尺跑走時間有顯著負相關。

    A Comparison of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and 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between Urban and Suburban Aboriginal Kids in Elementary Schools
    June, 2005
    Researcher: Chiao-mu Wang
    Instructing Professor: Chun-chin Cho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 and relationship of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and 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between urban and suburban aboriginal kids in elementary school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grade 4, 5 and 6 kids in elementary schools from Taipei and Taitung counties. The samples in urban group were taken from 4 urban-type elementary schools, with 160 boys and 148 girls in total; where as for the suburban group, a total of 192 boys and 195 girls from 6 schools were included. The study applied tests like BMI, sit-ups, sit and reach the performance keen-ins, the long jump and the eight hundred meter run; in addition, subjects were asked to complete a Three days memory recording. Information obtained from above tests was then analyzed and processed with t-test of individual sample, one-way ANOVA,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with a significant level of α=.05. The study result demonstrated that:

    I. The physical activity level of suburban aboriginal boy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urban aboriginal boys; whereas the holiday physical activity level of suburban aboriginal girl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urban aboriginal girls.
    II. The scores for the sit and reach the performance keen-ins, sit-ups within one minute, the long jump and the eight hundred meter run from the suburban aboriginal boys and girl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from urban aboriginal boys and girls.
    III. The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of boys from the six major tribes in Taitung seemed to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 however, after analyzing with Scheffe's post-hoc comparisons, the result failed to show an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hen comparing the averages between each tribe, the boys from A-mei tribe had the highest physical activity level.
    IV. The girls from the six major tribe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V. Boys from different tribe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it and reach the performance keen-ins and the eight hundred meter run.
    VI. Girls from different tribe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it and reach the performance keen-ins, sit-ups and the eight hundred meter run.
    VII. For the aboriginal boys, the physical activity level is positively related with the sit-ups within one minute and negatively related with the eight hundred meter run. For the aboriginal girls, the physical activity is positively related with the long jump and negatively related with the eight hundred meter run.

    Keywords: Urban and suburban, aborigine, kids in elementary school,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health-related fitness

    論文目次 頁次 前序部份 口試委員與系主任簽字證書 ‧‧‧‧‧‧‧‧‧‧‧‧‧‧‧I 授權書 ‧‧‧‧‧‧‧‧‧‧‧‧‧‧‧‧‧‧‧‧‧‧‧‧II 中文摘要 ‧‧‧‧‧‧‧‧‧‧‧‧‧‧‧‧‧‧‧‧‧‧‧IV 英文摘要 ‧‧‧‧‧‧‧‧‧‧‧‧‧‧‧‧‧‧‧‧‧‧‧V 謝誌 ‧‧‧‧‧‧‧‧‧‧‧‧‧‧‧‧‧‧‧‧‧‧‧‧‧VII 目次 ‧‧‧‧‧‧‧‧‧‧‧‧‧‧‧‧‧‧‧‧‧‧‧‧‧VIII   圖次 ‧‧‧‧‧‧‧‧‧‧‧‧‧‧‧‧‧‧‧‧‧‧‧‧‧X 表次 ‧‧‧‧‧‧‧‧‧‧‧‧‧‧‧‧‧‧‧‧‧‧‧‧‧XI 本文部份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問題目的‧‧‧‧‧‧‧‧‧‧‧‧‧‧‧‧‧‧3 第三節 研究假設‧‧‧‧‧‧‧‧‧‧‧‧‧‧‧‧‧‧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4 第五節 研究的重要性‧‧‧‧‧‧‧‧‧‧‧‧‧‧‧‧4 第五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4     第二章 文獻探討‧‧‧‧‧‧‧‧‧‧‧‧‧‧‧‧‧‧‧‧‧6    第一節 原住民人口分佈與城鄉遷移‧‧‧‧‧‧‧‧‧‧6    第二節 健康體適能相關探討‧‧‧‧‧‧‧‧‧‧‧‧10    第三節 身體活動量相關探討‧‧‧‧‧‧‧‧‧‧‧‧19    第四節 總結‧‧‧‧‧‧‧‧‧‧‧‧‧‧‧‧‧‧‧22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24    第一節 研究架構‧‧‧‧‧‧‧‧‧‧‧‧‧‧‧‧‧24    第二節 研就程序‧‧‧‧‧‧‧‧‧‧‧‧‧‧‧‧‧25    第三節 研究對象‧‧‧‧‧‧‧‧‧‧‧‧‧‧‧‧‧26    第四節 研究工具‧‧‧‧‧‧‧‧‧‧‧‧‧‧‧‧‧27    第五節 時驗時間及地點‧‧‧‧‧‧‧‧‧‧‧‧‧‧32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32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34    第一節 原住民學童身體活動量與健康體適能現況‧‧‧34    第二節 身體活動量之差異‧‧‧‧‧‧‧‧‧‧‧‧‧37    第三節 健康體適能之差異‧‧‧‧‧‧‧‧‧‧‧‧‧39    第四節 身體活動量及健康體適能之相關‧‧‧‧‧‧‧43 第五節 討論‧‧‧‧‧‧‧‧‧‧‧‧‧‧‧‧‧‧‧4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53    第一節 結論‧‧‧‧‧‧‧‧‧‧‧‧‧‧‧‧‧‧‧53    第二節 建議‧‧‧‧‧‧‧‧‧‧‧‧‧‧‧‧‧‧‧54 參考文獻‧‧‧‧‧‧‧‧‧‧‧‧‧‧‧‧‧‧‧‧‧‧‧ 55 附錄‧‧‧‧‧‧‧‧‧‧‧‧‧‧‧‧‧‧‧‧‧‧‧‧‧ 61 圖    次 圖一 原住民人口分佈圖‧‧‧‧‧‧‧‧‧‧‧‧‧‧‧‧‧06 圖二 都市原住民分布統計圖‧‧‧‧‧‧‧‧‧‧‧‧‧‧‧07 圖三 研究架構圖‧‧‧‧‧‧‧‧‧‧‧‧‧‧‧‧‧‧‧‧24 圖四 研究程序圖‧‧‧‧‧‧‧‧‧‧‧‧‧‧‧‧‧‧‧‧25 圖五 上課日身體活動量‧‧‧‧‧‧‧‧‧‧‧‧‧‧‧‧‧44 圖六 假日身體活動量‧‧‧‧‧‧‧‧‧‧‧‧‧‧‧‧‧‧44 圖七 三日身體活動量‧‧‧‧‧‧‧‧‧‧‧‧‧‧‧‧‧‧45 圖八 城鄉男女童身體質量指數比較圖‧‧‧‧‧‧‧‧‧‧‧46 圖九 城鄉男女童坐姿體前彎比較圖‧‧‧‧‧‧‧‧‧‧‧‧47 圖十 城鄉男女童仰臥起坐比較圖‧‧‧‧‧‧‧‧‧‧‧‧‧47 圖十一 城鄉男女童立定跳遠比較圖‧‧‧‧‧‧‧‧‧‧‧‧48 圖十二 城鄉男女童800公尺比較圖‧‧‧‧‧‧‧‧‧‧‧‧48 表    次 表一 臺北縣原住民人口統計資料‧‧‧‧‧‧‧‧‧‧‧‧‧09 表二 健康體適能與競技體適能的比較(一)‧‧‧‧‧‧‧‧‧10 表三 健康體適能與競技體適能的比較(二)‧‧‧‧‧‧‧‧‧11 表四 國內外學者對體適能定義摘要表‧‧‧‧‧‧‧‧‧‧‧12 表五 各國體能檢測項目摘要表‧‧‧‧‧‧‧‧‧‧‧‧‧‧15 表六 原住民體適能相關研究摘要表‧‧‧‧‧‧‧‧‧‧‧‧16 表七 國內外學者身體活動的定義摘要表‧‧‧‧‧‧‧‧‧‧19 表八 身體活動評估法的特性‧‧‧‧‧‧‧‧‧‧‧‧‧‧‧21 表九 受試者人數統計表‧‧‧‧‧‧‧‧‧‧‧‧‧‧‧‧‧26 表十 受試者基本資料‧‧‧‧‧‧‧‧‧‧‧‧‧‧‧‧‧‧34 表十一 城市男生身體活動量與健康體適能測驗結果摘要‧‧‧35 表十二 城市女生身體活動量與健康體適能測驗結果摘要‧‧‧35 表十三 鄉村男生身體活動量與健康體適能測驗結果摘要‧‧‧36 表十四 城鄉原住民男童身體活動量之差異性‧‧‧‧‧‧‧‧36 表十五 城鄉原住民男童身體活動量之差異性‧‧‧‧‧‧‧‧37 表十六 城鄉原住民女童身體活動量之差異性‧‧‧‧‧‧‧‧38 表十七 不同族群原住民男童身體活動量之差異性‧‧‧‧‧‧38 表十八 不同族群原住民女童身體活動量之差異性‧‧‧‧‧‧39 表十九 城鄉原住民男童各項健康體適能之差異性‧‧‧‧‧‧40 表二十 城鄉原住民女童各項健康體適能之差異性‧‧‧‧‧‧41 表二十一 不同族群原住民男童健康體適能之差異性‧‧‧‧‧41 表二十二 不同族群原住民女童健康體適能之差異性‧‧‧‧‧42 表二十三 身體活動量與健康體適能之相關係數表‧‧‧‧‧‧43 表二十四 四年級男女學童體適能常模對照表‧‧‧‧‧‧49 表二十五 五年級男女學童體適能常模對照表‧‧‧‧‧‧49 表二十六 六四年級男女學童體適能常模對照表‧‧‧‧‧50

    一、 中文部分
    丁文貞(2000)。肥胖與非肥胖國小學童身體活動量與健康體適能之
    究。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文豐(2001)。台北市國小學童生活壓力與其身體活動量及健康體適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阿說(2002)。屏東縣一般學童與住民學童體適能之比較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錦陞(1997)。台東縣豐田國民中學原住民學生與漢族學生體能狀況之比較。台灣教育,564期,63-65。
    方進隆(1993)。健康體能的理論與實際。台北:漢文書局。
    方進隆(1995)。八十三學年度提升國民體育專案-學生體能檢測報告書。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市。
    方進隆(1995)。八十三學年度提升國民體能專案-學生體能檢測報告書。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校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
    方進隆(1997a)。提昇體適能的策略與展望。教師體適能指導手冊,P.8-P.12。教育部。
    行政院內政部統計處(2004)。93年8月底原住民人口概況。2004年12 月1日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4)。臺灣地區山地鄉、平地原住民(市、鄉、鎮)一覽表。2004年12月1日取自:http://others.apc.gov.tw/healthreports/tables/T001.htm台灣省政府新聞處(1971)。改善山胞生活。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1998)。各國體能檢測項目一覽表。國民體能檢驗實務手冊。台北市。
    江界山、吳慧君(1997)。教育部八十五年度提升國民體能專案-檢測報告書。教育部。台北市。
    李志文(1997)。健康體適能評量。教師體適能指導手冊,頁324-354
    教育部。
    李明憲(1998)。國小、國中學生體能活動與健康體能相關影響因素之調查研究。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彩華(1998)。台北市國中學生身體活動量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正常(1997)。體適能的理論基礎。教師體適能指導手冊。46-59頁。
    卓俊辰(1992)。體適能-健身運動處方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會。
    教育部(1999b)。中華民國體適能護照—國小學生適用。台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陳文詮、龍田種(1995)。都市國小學童與鄉村國小學童在體適能方面的差異性。國立體育學院論叢,5卷1期,頁129-145。
    陳克宗(1983)。屏東師專平地男生與山地男生群體耐力跑能力及訓練效果比較。中華民國體育學會體育學報,5輯,49-60。
    陳國源(2002)。原漢青少年身體活動相關影響因素之研究。慈濟大學原住民健康研究所論文。
    陳建彰 王學中(2003)。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學生體適能比較研究。明志技術學院學報,34卷,2期,183-188頁。
    陳鶴姿(1995)。不同地區平地、山地學童體格和基本運動能力發展比較研究。台中師院學報,9期,577-607。
    許義雄(1999)。體適能與生命品質。教師體適能指導手冊,頁22-31。教育部。
    黃一昌(2000)。宜蘭縣不同社會階層兒童健康體適能之城鄉比較。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
    黃文俊(1998)。學童體適能之探討—淺談國小學童體適能之現況。台灣省學校體育,8(2),P.24-P.29。
    黃奕清、林琮智、高毓秀(2000)。國小學童目標取向與中重度體能活動關係-性別、年級及種族之差異探討。體育學報,29,71-80。
    黃彬彬(1998)。運動生理學。體適能指導手冊,66-105頁。中華民國有氧運動協會。
    曾宏定(2000)。高雄縣原住民地區國中生與都會區國中生體適能之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郭清候(1972)。台閩山地青年和平地青年運動能力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憲清(1974)。平地青年與山地青年越野賽跑能力之比較。63年度全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52-60。
    張樹立(2003)。台北縣城鄉國小學童身體活動量與健康體適能之比較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學校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編輯)。教育部八十八年度提升學生體能計劃學校行政主管體能教育研習會報告書(頁6-17)。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校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
    謝丞韋(1996)。身體活動能量自我評估法之效度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高橋(1998a)。「都市原住民生活輔導計畫」評估研究。行政院原民會。台北縣原住民行政局(2004)。族群人口統計資料。2004年12月1日取自:http://www.aboriginal.tpc.gov.tw/data/index.htm
    謝廣漢(1999)。澳門體育教育與體適能教育的現況與展望。邁向二十一世紀運動教育與體適能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30-41頁。國立屏東師院。
    鍾建忠(1999)。原住民與非原住民高中男生身體活動量與體適能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 英文部分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1991). Guidelines for exercise testing and prescription.(5th ed.). PA : Williams& Wilkins.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1991). Guidelines for exercise testing and prescription.(5th ed.). PA : Williams& Wilkins.
    Bouchard, C.,Tremblay, A.,Leblanc, C.,Lortie, G., Sauard, R.,& Therialt, G.( 1983).A methot to assess energy expenditure in children and adults.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37,pp.461-467.
    Bouchard , C , & Shephard , R . J . ( 1994 ) . Physical activity , fitness , and health : The model and key concepts . In C . Bouchard , R. J. Shephard, & T. Stephens(Eds.). Physical activity , fitness, and health- international proceedings and consensus statement ( p p . 77-88 ). Champaign , I L : Humen. Kinetics. (Eds.)
    Casperson ,C. J. ,Powell ,K. E ., & Christenson, G. M.(1985). Physical activity , exercise ,and Physical fitness:Definitions and distinctions for health-related research . Public 1. Health Reports, 100,pp.126- 13.
    Casperson , C. J. (1989). Physical activity epidemiology: Condept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to esercise science. In: K. Pandolf (Ed.). Exercise and Sport.
    Corbin, C. B.(1991). Concepts of physical fitness. Kerper, Dubuque;Wm. C. Brown
    Gallahue ,D.L.(1996).Developmental Physical Education for Today’s Children. 3rd ed. Dubuque:Brown&Benchmark。
    Kelder,S.H.,Perry,C.,Klepp,K.I,&Lytle,C.C.(1994).Longitudinal tracking of adolescent smoking, physical activity, and food. choice behavior.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84,1124-1126
    Laport,R.E.,Montoye,H.J.,&Casersen,C.J.(1985).Assessment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epidemiologic research : problems and prospect. Public Health Reports, 100(2), 31-146.
    Lea & Febiger.(1991).Guildiness for Exercise Testing and Prescription.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4th ed.
    Pate, R. R.(1988). The evolving definition of fitness. Quest. 40: 174-179.
    Puhl, J. L. ( 1989 ). Energy expenditure among children : Implications for childhood Obesity I: Resting and dietary energy expenditure. Pediatric Exercise Science, 1, pp.212-229.
    Ross, J .G , & Gilbert,G.G .(1985).The National Children and Youth Fitness Study:. A summary of findings .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 Dance, 56(1),pp.45- 50.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