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少茹
論文名稱: 台北市扶輪社社員參與社會服務滿足感之研究
指導教授: 林美和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5
中文關鍵詞: 扶輪社社會服務滿足感
英文關鍵詞: Rotary Club, Community Service, Satisfac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2下載:1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北市扶輪社社員參與社會服務滿足感之情形,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
    為達上述目的,本研究以自編之「台北市扶輪社社員參與社會服務滿足感問卷」為研究工具。研究對象為台北市扶輪社社員,並以亂數表隨機抽樣方式抽取30個扶輪社作為調查單位,再從被抽取的30個扶輪社中隨機抽取15至25人不等的社員為施測對象,共計發出問卷563份,實際有效回收問卷507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0.05%。再分別以描述統計、相依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單因子多變項變異數分析、獨立樣本t考驗等統計方法對研究資料進行統計分析。
    本研究發現,台北市扶輪社社員以男性、41~60歲、已婚、大專院校以上教育程度者為主。而扶輪社社員參與社會服務之滿足程度頗高,其中以「自我成長」最為突出,顯示扶輪社員透過參與社會服務,不但能夠自我肯定,亦能夠培養其公民社會的意識及增進社區參與的能力,獲得學習與成長的正面經驗,充分體現服務學習的精神;而在「資源運用」的滿足感程度則較其他構面為低,顯示扶輪社社員對於此一構面期望有更為滿意的改進。此外,台北市扶輪社社員隨著年齡、婚姻狀況、宗教信仰、加入扶輪社的年資、目前是否擔任重要幹部、目前是否參加其他服務性社團及是否曾經參與其他社會服務之不同,其參與社會服務之滿足感有顯著差異。
    根據本研究之研究結論,針對扶輪組織提出如下研究建議,以供改進扶輪社社員參與社會服務實施之參考:(1)加強吸收新社員並維持現有社員;(2)增加扶輪社員參與社會服務之相關訓練;(3)妥善進行社員參與社會服務之工作分配;(4)提供扶輪社員間互動合作的機會;(5)提供扶輪社員與其他組織互動合作的機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find out Taipei Rotary members’satisfaction toward the issue of involving community service. To conduct a conclusion and proper suggestions, a questionnaire is devised. The target surveyors are those Rotary Members in Taipei. There are 507 actual returned surveys. Then descriptive statistics, repeated measures, one-way Analysis-of-Variance and T-test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research database.
    The findings of this quantitative study is as follow:
    1. Most rotary members in Taipei are male. They are at the averaged age of 41~60, married, and their education level are above college/university.
    2. The Rotary Members highly appreciate in such event of joining the community service.
    3. The satisfaction of involving community service can be affected by the members’age, marriage, religions, time frame of enrolment, executive status, and the multi-involvement of service associations .
    Five recommendation for Rotary Club are suggested:
    1. To absorb more members and at the meanwhile keep all the original members.
    2. To provide members more opportunities for relative service training.
    3. To have a good management of task distribution.
    4. To provide more opportunities of internal cooperation for Rotary members.
    5. To provide more opportunities of external cooperation service with other associations for Rotary member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0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08 第三節 操作型名詞釋義------------------------------- 13 第四節 研究限制------------------------------------- 1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志願服務之實証研究--------------------------- 15 第二節 工作滿足------------------------------------- 28 第三節 服務學習與成人發展理論----------------------- 50 第四節 扶輪社之發展與服務--------------------------- 64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 74 第二節 問卷設計------------------------------------- 75 第三節 研究對象------------------------------------- 76 第四節 研究工具------------------------------------- 77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 8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樣本特徵描述分析----------------------------- 85 第二節 台北市扶輪社社員參與社會服務滿足感程度之分析- 88 第三節 不同社會人口變項之扶輪社員於滿足感層面上的差異 分析----------------------------------------- 9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07 第二節 結論----------------------------------------- 111 第三節 建議----------------------------------------- 117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22 外文部分-------------------------------------------- 129 附錄 附錄一 台北市扶輪社社員參與社會服務滿足感問卷(預試)- 132附錄二 台北市扶輪社社員參與社會服務滿足感問卷(正式施測) --------------------------------------------- 135

    【中文部分】
    2001國際扶輪3520地區(民90)。台灣扶輪七十年的回顧。台灣扶輪創始70週年慶祝大會。
    丁明勇譯(民83)。管理學。台北:麥格羅希爾出版社。(譯自Louis E. Boone & David L. Kurtz. Management. 4th ed. )
    方祥明(民84)。不同性質志願服務人員影響離職意願因素之研究。靜宜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方俊儒(民90)。領導行為、工作特性與工作滿足關係之探討--以我國大型會計師事務所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內政部(民87) 台灣地區國民生活狀況調查摘要分析。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民90)。臺閩地區各級職業團體及社會團體活動概況調查提要報告。台北:內政部。
    王本賢(民91)。工作特性模式與工作滿足關係之研究─以某國立大學職員為研究對象。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慧敏(民77)。教師成就動機、園長領導方式對台北市幼稚園老師工作滿意影響之調查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石淑惠(民86)。公共圖書館義工個人特質、參與動機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春林(民76)。督導行為與義務張老師工作滿足及工作績效的關係─因徑目標論之應用。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大樹、呂育誠、陳志瑋譯(民90)。人事行政新論(上)(下)。台北:韋柏文化。(譯自Donald, E. Klingner & John Nalbandian. Public Personal Management. 4th ed.)
    江國樑(民90)高屏澎地區國小教師自我概念、內外控信念與工作滿足感關係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行政院主計處(民89)。八十八年台灣地區社會發展趨勢調查暨社會參與延伸調查報告。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扶 輪(民92)。扶輪定義。台北:扶輪出版委員會。
    李芳銘(民78)。志願工作者對督導認知及其滿意程度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美枝(民89)。社會心理學。台北:大洋。
    李 昂(民90)。行政學。台北:志光。
    李慕華、林宗鴻譯(民89)。工商心理學導論。台北:五南。(譯自P. M. Muchinsky (1983). Psychology applied to work: An introduction to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 psychology.)
    呂民璿(民79)。青少年社會參與及社會適應。台北:巨流。
    何武恭(民92)。學校行政人員工作輪調、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之相關性研究-以南部地區私立大學為例。義守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沈 六(民88)。美國的服務學習。訓育研究,第11卷,第3期,頁91-103。
    宋世雯(民89)。成人參與志願服務之工作投入與滿足之相關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淑鈺(民89)。太魯閣國家公園義務解說員參與動機與工作滿意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慶華(民90)。消費金融從業人員之工作投入、工作滿足、薪酬福利與工作績效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地區銀行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青少年輔導中心(民76)。台北地區志願服務者參與心態調查研究。台北: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
    林振春(民89)。開放學習的理念與社區服務學習的實踐。社教雙月刊,84期,頁42-45。
    林勝義(民75)。激勵理論在社會福利行政上之應用─兩因素工作滿足理論調查研究。台北:楓城出版社。
    林勝義(民90)。服務學習指導手冊。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林佩穎(民89)。義工參與動機、工作特性、工作滿意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以表演藝術團體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靜雄(民86)。扶輪社與其他社團有什麼不同。國際扶輪三四六0地區扶輪知識推廣中心。
    邵偉靈主編(民89)。扶輪歷史回顧。國際扶輪3520地區扶輪2000年地區領導訓練計畫叢書之十九。
    洪啟方(民92)。工作滿足與員工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武男(民92)。扶輪社員現況報告。2003-04國際扶輪3520地區總監月報2。
    施孋娟(民75)。志願服務人員工作動機與工作滿足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碧芬(民73)。台灣省國民就業輔導工作人員工作認知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士軍(民86)。管理學。台北:東華。
    許素梅(民81)。圖書館義工組織環境﹑工作滿意與離職傾向之研究-以臺北市立圖書館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馬慧君(民86)。志願服務工作者參與類型之初探--以埔里五個團體的志工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芳妙(民85)。美國中小學服務學習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靜宜(民89)。高科技產業與傳統產業從業人員工作壓力與工作滿足之比較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金貴(民89)。我國大學院校推動服務學習方案的探討。教師天地,104期,頁6-15。
    國際扶輪三四六0地區扶輪知識推廣中心(民85)。扶輪宗旨。
    國際扶輪三四六0地區扶輪知識推廣中心(民85)。扶輪的重要原則及慣例(扶輪文化)。
    國際扶輪三四六0地區扶輪知識推廣中心(民85)。職業服務。
    國際扶輪三四六0地區扶輪知識推廣中心(民86)。社會服務。
    張吉雄暨編譯委員會譯(民86)。扶輪之路─保羅‧哈理斯傳。台北:國際扶輪第3480地區。(譯自P. Harris. My road to rotary.)
    張英陣(民89)。邁向專業化的志願服務管理。在志工實務手冊。台北:張老師文化。
    張春興(民90)。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陳美玲(民86)。從成人發展觀點探討嘉義地區成人休閒態度、休閒參與與其相關因素。國立中正大學成人際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武宗(民72)。台灣志願服務之發展觀念及展望。東海社會工作學刊,2,68-79。
    黃永明(民87)。大學生參與少年福利志願服務機構之選擇與工作滿足之研究─以台中縣、市為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明慧(民76)。志願服務機構組織環境與志願工作者工作滿足之研究─以張老師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春長(民75)。志願工作者機構認同和工作滿足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淑霞(民78)。台北市兒童福利機構志願工作者持續服務意願相關因素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富順(民82)。成人心理。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黃富順(民87)。學習社會與人力資源發展。成人教育,44,8-16。
    黃惠惠(民87)。我的未來不是夢:生涯發展與規劃。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黃源協(民88)。社會工作管理。台北:揚智。
    黃 蒂(民77)。生命線志願工作人員工作價值與工作滿足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褚再勝(民91)。大專學生參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中服務學習之調查研究。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虞 彪(民92)。扶輪擴展的基本認識。2003-04國際扶輪3520地區總監月報2。
    趙傑夫(民77)。我國台灣地區國中校長工作壓力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玉琰(民75)。組織行為。台北:華泰。
    潘文章(民75)。企業管理:導論、功能、革新。台北:三民。
    蔡培村(民74)。國民中小學校長領導特質、權力基礎、學校組織結構及組織氣候與教師工作滿足關係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蔡生平(民91)企業志工服務動機、價值觀與工作滿意之研究—以台灣中小企業榮譽指導員為例。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商業自動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佳螢(民90)。安寧療護志願服務人員參與動機和工作滿足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秉育(民90)。玉山國家公園解說志工參與動機、制控信念與工作滿足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任琴(民79)。救國團基層社會團務組織氣氛與義務工作同志工作滿足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秀玲(民73)。志願人員對社區服務工作之認知及滿足感研究。東吳大學社會研究所社工組碩士論文。
    蘇信如(民74)。志願服務組織運作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嚴幸文(民82)。醫院志願服務人員人格特質和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外文部分】
    Blum M. L. & Naylor J. C. (1974) Industrial psychology. N. J.: Prentice Hall.
    Campbell,J. P. (1970). Managerial behavior performance and effectiveness. New York: McGraw-Hill.
    Dessler, G. (1976).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A contingency approach. N. J.: Prentice Hall.
    Fraser, T. M. (1983). Human stress, work, and job satisfaction. 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Gould, R. L. (1975). Adult life stages: growth toward self-tolerance. Psychology Today, 8, 74-78.
    Gould, R. L. (1978). Transformations, growth and change in adult life.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Havighurst, R. J. (1972). Developmental tasks and education. New York: David Mckay.
    Herzberg, F., Mausner, B., & Snyderman, B. B. (1992). The motivation to work. N. J.: Transaction.
    Knoke, D. & Thomson, R. (1977). Voluntary association membership trends and the family cycle. Social Forces, 56,48-65.
    Levinson, D. et al. (1978). The seasons of a man’s life. New York: Knopf.
    Maslow, A. H.(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2nd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Midgley, J. (1999). Growth,redistribution,and welfare: Toward social investment. Social Service Review, 73,3-21.
    Neugarten, B. L. (1979). Time, age and life cycl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36(7), 887-894.
    Nowland-Foreman, G. (1998). Purchase-of-service contracting, voluntary organizations, and civil society. American Behavior Scientist, 42,108-123.
    Rietschlin, J. (1998). Voluntary association membership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39, 348-355.
    Sills, D. (1968). Voluntary associations: Sociological aspect. In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16. New York: Macmillan.
    Vroom, V. H. (1999). Work and motivation.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Weinbach, R. J. (1998). The social worker as manager: A practical guide to success. (3rd ed.). Boston: Allyn & Bacon.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