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莊雅涵 |
---|---|
論文名稱: |
霧峰洋菇到金針菇的地方調適 |
指導教授: | 張峻嘉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54 |
中文關鍵詞: | 洋菇小農 、金針菇大農 、產銷結構 、社會資本 、地方調適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57 下載:8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霧峰交織其自然環境與人文條件等因素,發展出台灣獨有菇類產業的區域特質及產地。從過去國家政策刻意扶持下的洋菇罐頭產業開始,洋菇小農於冬季農閒時期投入栽培,一切產銷活動均在政府規範下展開。爾後罐頭外銷市場的萎縮,霧峰以自己獨特的地方調適力,再創多樣化菇類產業的發展,其中金針菇一項產量不僅佔全台近成之高,更締造霧峰成為菇類生產的重鎮。因此本文即立基在有「菇的故鄉」之稱的霧峰,利用「產銷結構」與「社會資本」的概念,瞭解洋菇與金針菇產銷過程的轉變,及網絡內行動者之間的社會關係如何影響產業活動的進行與調適。藉此,探討霧峰菇類產業的農業地景,如何從數以千計的洋菇小農轉型到少數金針菇大農的經營型態。
研究結果發現,霧峰洋菇到金針菇地方調適力展現在下列三項區域資產中:1、難以複製的區域優勢—中部菇類聚集環境的強化:中部各式菇類生產系統的地理聚集,所帶來的效應不僅是周遭相關支援產業如木屑商、米糠販、設備商的分工明確與緊密整合,相對位置處於山線海線生產系統中央的霧峰,也成為全台菇類集散中心;2、難以抵擋的產銷變遷—行動者的調適力量:從產銷結構中發現,霧峰地方調適的活力已展現在純熟的養菌技術環境氛圍中,及農試所推廣新興菇類下而邁向多樣性的菇類發展。當中菇類產業轉型成功的要津,是菌種業者的思圖求變,引進金針菇的環控栽培技術以解決生物性生產限制,並逐漸排除小農生存空間,資本密集的金針菇大農儼然呈顯;3、難具名狀的社會關係—網絡內部的社會資本運作:從洋菇到金針菇,經濟活動的改變皆訴說著部分原有社會資本的弱化與消逝。然而當我們繼續檢視地方中再生的調適力時,發覺正是由一股稼接在血緣或地緣關係上的社會資本,積極運作菇類轉型的催生力量。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王中天(2003),〈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概念、源起、及現
況〉,《問題與研究》,42(5):139-163。
王伯徹(2007),〈菇類的栽培與液體培養及其多樣化的市場產品〉,《食品
工業》,39(5):35-46。
王伯徹(2008),〈台灣商業化栽培食用菇類之特性與利用價值〉,《食品工
業》,40(5):15-28。
中央氣象局(1983-2007),《氣候資料年報 第一部分地面資料》,台北:
編者出版。
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臺灣省政府農林廳同編(1966),《洋菇栽培》,
編者出版。
台灣省政府農林廳編(1965),《農會業務經營要覽》,南投:編者出版。
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台灣農業年報》,1950-1991,南投:編者出版。
台灣罐頭年鑑編纂委員會編(1980),《台灣罐頭年鑑》,台北:編者出版。
台灣罐頭食品工業同業公會編(1963、1972、1980、1986),《罐頭出口統
計》,台北:編者出版。
台灣菇類發展協會(2007),《台灣菇類發展協會會員年度通訊》,台中:新
社。
台中縣政府編(2007),《台中縣統計要覽—人口篇》,台中:編者出版。
台中縣政府(1951-2007),《台中縣統計要覽—農業篇》,台中:編者出
版。
台灣地區像片基本圖第一版(1978-1979),包含圖霧峰(9521-III-
078)、光復新村(9521-III-088)、北溝(9521-III-069)、北
勢(9521-III-069)、四德厝(951-III-077)、夏田(9521-
III-067),1976年12月林務局攝影/1978-1979年聯合勤務總司令
部測量署印刷。
台灣省政府農林廳(1980),《洋菇栽培方法》,南投:編者出版。
台灣省政府農林廳(1985),《洋菇專業栽培技術》,南投:編者出版。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1),《霧峰鄉台灣菇類文化暨農村文物館導覽手
冊》,台北:編者出版。
江大樹、張力亞(2008),〈社區營造中組織信任的機制建構:以桃米生態村
為例〉,《東吳政治學報》,26(1):87-141。
江榮吉(1994),〈小農經營現代化可行途徑之研究〉,毛育剛主編,《台灣
農業發展論文集》,台北:聯經,頁223-252。
李坤木(1978),〈臺灣食品罐頭產製專業化與產業結構之改善〉,《臺灣銀
行季刊》,29(2):225-252。
李秀(1997),〈台灣洋菇、蘆筍罐頭發展史實〉,《台灣近代五十年食品工
業發展工作文件集》,台北:編者自印。
李坤木(1984),〈台灣主要外銷罐頭食品產銷問題之檢討〉,《臺灣銀行季
刊》,35(3):202-229。
李登輝(1980),《台灣農業發展的經濟分析》,台北:聯經。
何淑鈴(2007),《光復後臺中縣霧峰鄉的發展與變遷─人口與產業的作
用》,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銘樞(1972),《最新洋菇栽培理論與實際》,台中:瑞成。
吳寬澤(2005),〈膠耳類的生長發育與栽培〉,王伯徹編,《食藥用菇菌類
保健食品產業發展彙編(下)》,南投: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
吳寬澤(2003),〈木耳〉,《永續農業》,19:28-30。
吳寬澤(2005),〈菇類菌種製作流程及栽培技術〉,王伯徹編,《食藥用菇
菌類保健食品產業發展彙編(下)》,南投: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
署。
宋細福(2003),〈金針菇〉,《永續農業》,19:21-22。
宋細福(2003),〈草菇〉,《永續農業》,19:12-14。
宋細福(2005),〈草菇〉,《台灣農家要覽》,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宋細福、許玲卿(1989),〈洋菇堆肥製作與生產管理技術〉,《台灣區第七
屆食用菌研討會報告》,台灣省農業試驗所、中華民國真菌學會編印。
宋細福(2000),《客家時空珍語》,台北:伯仲文教基金會客家文化部。
杜金池、吳寬澤(1989),〈台灣的木耳生產事業〉,《台灣區第七屆食用菌
研討會報告》,台灣省農業試驗所、中華民國真菌學會編印。
林維義(1967),〈臺灣洋菇產銷及價格之經濟分析〉,《臺灣銀行季刊》,
18(3):169-213。
林景明(1966),〈台灣之洋菇罐頭工業〉,《臺灣銀行季刊》,17(1):
96-126。
林雪美、林春杏、史蕙萍、張曉菁(2000),〈霧峰鄉九二一地震災情與其空
間分布〉,《地理教育》,26:19-34。
林南(2007),〈社會資本理論與研究簡介〉,《社會科學論叢》,1
(1):1-32。
林南著,林祐聖、葉欣怡合譯(2005),《社會資本》,台北: 弘智文化。
林俊義、謝健男、吳寶芬(1985),〈本省洋菇事業之現況與未來發展〉,
《台灣農業》21(4):74-79。
胡開仁(1963),〈臺灣之洋菇〉,《臺灣銀行季刊》,14(1):92-
134。
胡開仁(1976),〈洋菇顆粒菌種產量高〉,《豐年》,23(20):21。
洪啟嘉(2004),《社會資本、信任與產業群聚--社會經濟分析》,國立中
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
洋菇試研究資料編輯委員會(1974),《蕈類栽培法概說》,洋菇試驗研究審
議委員會。
柯志明(2003),《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台灣的發展與從屬》,台北:
群學。
屏東科技大學(1999),《台灣地區氣象資料庫(中部地區)》,屏東:編者
出版。
施添福(1995),〈區域地理的歷史研究途徑—以清代岸裡地域為例〉,《空
間、力與社會》,黃應貴主編,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高宣揚(2002),《布爾迪厄(Bourdieu)》,台北:生智。
高育仁等(1996),《重修台灣省通志卷四經濟志農業篇》,台灣省文獻委員
會。
馬克思.恩格斯著、吳家駟譯(1990),《資本論 第一卷》,台北:時報文
化。
陳敏媛(2007),《產銷下的台灣洋菇罐頭業,1961-1990》,國立暨南大
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啟楨(2004),《菇菇的世界》,台北:偉銘圖書。
陳秋仁(1983),〈台灣香菇產銷之經濟研究〉,《臺灣銀行季刊》,34
(1):127-154。
陳恆鈞、張國偉(2006),〈組織協力與織織績效之研究:以雲林縣蔬菜產銷
班為例〉,《公共行政學報》,19:1-54。
陳榮德(2004),《組織內部社會網絡的形成與影響:社會資本觀點》,國立
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啟楨(2005),〈秀珍菇〉,《台灣農家要覽》,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陳憲明(1986),〈台灣北部高冷地區農業土地利用的研究〉,《師大地理研
究報告》12:103-142。
陳國川(2008),《新修霧峰鄉志定稿—地理篇》,台中縣霧峰鄉公所。
陳月娥(1994),〈台灣農業生產力之分析〉,毛育剛主編,《台灣農業發展
論文集》,43-78。
張淑君、姜禮恩(2005),〈中二高建設對農村社區之影響研究—以台中縣霧
峰鄉南勢社區為例〉,《農林學報》,54(2):129-145。
張峻嘉(1987),《山村生計活動之變遷—新竹縣五峰鄉桃山村個案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淑媚(2007),《有機蔬菜產業發展限制與社會資本的關係—以彰化縣為
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東柱、周文能(2005),《野菇入門:進入奇妙的大型真菌世界》,台北:
遠流。
梁炳琨、張長義(2005),〈原住民族部落觀光的文化經濟與社會資本—以山
美社區為例〉,《地理學報》,39:31-51。
梁志欽、何偉真(2007),〈台灣生鮮食用菇類及菇菌保健食品市場的現況與
未來展望〉,《食品工業》,39(5):65-73。
黃繁光(2007),〈霧峰地區的水圳發展與農作生產〉,《淡江史學》,
18:151-192。
黃富三(1987),《霧峰林家的興起:從渡海拓荒到封疆大吏,一七二九–一
八六四年》,台北:自立晚報。
黃富三(1992),《霧峰林家的中挫,1861-1885年》,台北:自立晚報。
黃繁光(2008),《新修霧峰鄉志定稿—經濟篇》,台中縣霧峰鄉公所。
彭金騰(2008),〈台灣食用及藥用菇類產業現況及發展〉,《九十七年度菇
類栽培訓練班講義》,霧峰: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
彭金騰(2003),〈洋菇〉,《永續農業》,19:3-6。
彭金騰(2003),〈杏鮑菇〉,《永續農業》,19:9-11。
彭金騰(2008),〈杏鮑菇栽培技術〉,《九十七年度菇類栽培訓練班講
義》,霧峰: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
游中驥(1993),《食用菇栽培》,台北:淑馨。
曾榮宏(1963),《台灣洋菇事業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農業經濟學系學士
論文。
經濟部編印(1971),《中華民國第4期台灣經濟建設4年計畫》,台北:經
濟部。
經濟部編印(1971),《中華民國第3期台灣經濟建設4年計畫》,台北:經
濟部。
莊老達(2003),〈菇類產銷現況與輔導措施〉,《農政與農情》,12:77-
81。
農試所(2008),《菇類栽培訓練班講義》,霧峰: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
驗所。
楊萬全(1991),〈臺灣地下水域的主要特徵〉,《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
研究》,15:29-66。
廖正宏、黃俊傑、蕭新煌(1986),《光復後臺灣農業政策的演變—歷史與社
會分析》,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廖英明(1986),《香菇段木栽培法》,豐年社編,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印
行。
廖英明(1999),〈台灣香菇栽培發展史(上)〉,《農業世界雜誌》,192:
64-69。
閻海峰、魯直(2003),〈社會資本:認識網絡組織的一個新視角〉,《華東
理工大學學報》,1:38-44。
劉仲冬(2006),〈象徵互動論與語言的社會意涵〉,胡幼慧主編,《質性研
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劉益男(1978),〈罐頭食品農村〉,《台灣罐頭年鑑》,台北:中國台灣洋
菇罐頭廠聯合出口公司。
盧禹璁(2005),《社會資本之分散與整合》,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
博士論文。
蕭崑杉、蔡必焜(2003),〈社會資本與社會學習:永續農業知識管理之研
究〉,《農業推廣學報》,20:102-130。
謝健男(1989),〈台灣菇類產業現況與未來發展〉,《台灣區第七屆食用菌
研討會報告》,台灣省農業試驗所、中華民國真菌學會編印。
關培生(2004),《食用菇菌》,香港:萬里機構.飲食天地出版社。
二、英文部分
Adler, P. S., and Kwon, S. W. 2002. Social Cpaital:
Prospects For A New Concep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7(1):17-40.
Bowler, I. R., and Ilbery, B. W. 1987. Redefining
agricultural geography. Area 19(4):327-332.
Bourdieu, P. 1985.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edited by J. G. Richardson. New York: Greenwood.
Bromley, D. 1993. Common property as metaphor: systems of
knowledge, resources and the decline of individualism.
The Common Property Digest 27:1-8.
Coleman, J. 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S95-S120.
———1990. Social capital. In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Mass.: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Flφysand, A., and Sjφholt, P. 2007. Rural Development and
Embeddedness: The Importance of Human Relations for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in Rural Areas. Sociologia
Ruralis 47 (3):205-227.
Holt, L. 2008. Embodied social capital and geographic
perspectives:performing the habitus.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32 (2):227-246.
Jarosz, L. 2000. Understanding argi-food networks as social
relations. Agriculture and Human Values 17:279-283.
Jules, P. 2003. In Capital and connectedness:Issues and
Implications for agriculture, rural development and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in ACP countries.
Kilpatrick, S., and Lan, F. 2003. Learning in agriculture:
Building social capital in island communities. Local
Emviroment 8 (5):1-13.
Lyon, F. 2000. Trust, Networks and Norms: The Creation of
Social Capital in Agricultural Economies in Ghana.
World Development 28 (4):663-681.
Murdoch, J. 2000. Networks — a new paradigm of rur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16 (4):407-419.
Murphy, J. T. 2006. Building trust in economic space.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30(4):427-450.
Page, B. 2000. Agriculture. In A companion to economic
geography edited by E. S. a. T. J. Barnes. Oxford :
Blackwell.
Podolny, J. M., and Page, K. L. 1998. Network Forms of
Organization.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4:57-76.
Portes, A. 1998. Social Capital: Its Origins and
Applications in Modern Sociolog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4:1-24.
Putnam, R.D. 1993. In Making Democracy Work: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olow, R. M. 2000. Notes on social capital and economic. In
Social Capital: A Multifaceted Perspective, edited by
I. S. Partha Dasgupta. Washington,DC: The World Bank.
Wallace, I. 1995. Towards a geography of agribusiness.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Vol.19 No.4:491-514.
Whatmore, S. 1995. From Farming to Agribusiness:the Global
Agro-food System. In Geographies of global change,
edited by P. J. T. R.J.Johnston, Michael J. Watts:
Blackwell:36-49.
Yeung, H. W. 2003. Practicing New Economic Geographies: A
Methodological Examination.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93(2): 442-462.
三、網絡資源
行政院農委會農業易學網:http://agrapp.coa.gov.tw/resource/jsp/index_1024.jsp。
交通部公路總局「公路資訊」:http://www.thb.gov.tw/main_02.htm。
農委會農情報告資料網:http://agr.afa.gov.tw/afa/afa_frame.jsp。
農委會農產品交易行情站蔬菜專區: http://amis.afa.gov.tw/。
農業產銷班組織體系資料服務:
http://agrapp.coa.gov.tw/agr-Sed/agrJsp/Login.htm,g。
農業試驗所:
http://www.tari.gov.tw/霧峰總所/農工系/農業氣象研究室/農業氣象觀測網之設置經過.htm。
縣市綜合發展計畫報告書查詢系統:
http://gisapsrv01.cpami.gov.tw/cpis/cprpts/Taichung_county/total/total.htm。
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
霧峰鄉農會:http://www.wffa.com.tw/news/news_index.asp。
四、報紙資源
〈北平鴨西洋菇農業試驗所的試驗成果〉,《聯合報》,1955/11/28,3版。
〈經部公布洋菇生產計劃改進要點〉,《經濟日報》,1967/09/14,2版/財經。
〈用PE塑膠做的PE密閉式菇舍可防蟲害,確保菇產品質達到國際水準〉,《經濟日報》1968/02/27,4版。
〈菇罐生產委會通過分區聯合購料辦法〉,《聯合報》,1964/12/02,5版。
〈金針菇 外銷菇類的新兵〉,《聯合報》,1977/05/25,9版。
〈癭蠅蟲敗壞洋菇 專家們查牠族譜〉,《聯合報》,1969/03/27,3版。
〈當局查緝 菇罐走私〉,《聯合報》,1962/12/30,5版。
〈農會提議防止菇罐廠私自購原料〉,《聯合報》,1964/04/03,5版。
〈設洋菇菌種場 限制申請一年〉,《聯合報》,1968/04/03,2版。
圖2-2-10資料來源為下:
〈輔導洋菇罐頭生產 辦法訂定即日實行〉,《聯合報》,1961/10/24,5版。
〈洋菇收購價仍舊每公斤13.5元 農會訂菇種購銷辦法〉,《聯合報》,1962/08/09,5版。
〈收購菇價核定〉,《聯合報》,1964/06/14,5版。
〈埔里種菇面積 一萬八千坪〉,《聯合報》,1966/08/29,06版。
〈增產菇罐十一萬箱 菇農收益三千多萬〉,《聯合報》,1967/02/26,5版。
〈本年期洋菇原料供銷合約 達成協議〉,《聯合報》,1967/12/02,3版。
〈外銷洋菇品質 受到氣候影響〉,《聯合報》,1968/12/12,3版。
〈58至59年外銷菇罐 目標為二百廿萬箱〉,《聯合報》,1969/06/28,8版。
〈本年期 外銷菇罐計劃產銷方案 貿局核定施行〉,《經濟日報》,1970/08/23,2版。
〈外銷菇罐原料洋菇 維持去年收購價格〉,《聯合報》,1972/10/04,5版。
〈外銷洋菇收購價格 每公斤提高一元五〉,《聯合報》,1974/07/26,5版。
〈今年外銷菇罐原料 收購價格決定提高,《聯合報》,1974/10/25,5版。
〈提高菇農興趣防止黑市猖獗收購洋菇價格應作合理調整〉,《聯合報》,1976/01/30,5版。
〈外銷菇罐原料 收購價格核定〉,《聯合報》,1976/05/19,5版。
〈辛苦種洋菇〉,《聯合報》,1977/12/01,9版。
〈外銷原料洋菇收購保證價格核定〉,《聯合報》,1978/08/17,5版。
〈洋菇契約收購價格一二級品每公斤補貼一元〉,《經濟日報》,1980/01/24,2版。
〈本年外銷洋菇罐頭暫不提存平準基金〉,《聯合報》,1980/08/09,6版。
〈外銷原料洋菇 收購價格不變〉,《聯合報》,1981/10/31,6版。
〈外銷食口罐頭平準基金設置辦法修訂〉,《經濟日報》,1982/02/02,3版。
〈菇罐外銷 風雨飄搖〉,《經濟日報》,1984/11/23,3版。
〈農委會的痛苦決定!挽救我國農產品外銷劣勢 菇罐原料收購價大幅調低〉,《聯合報》,1986/09/02,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