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欣穎
論文名稱: 李斯特B小調鋼琴奏鳴曲之詮釋報告
指導教授: 賴如琳
Lai, Ru-Lin
王杰珍
Wang, Jie-Jh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音樂學系
Department of Music
論文出版年: 2002
畢業學年度: 9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76
中文關鍵詞: 李斯特奏鳴曲B小調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31下載:6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這首李斯特的奏鳴曲,可是稱得上是他所有鋼琴獨奏作品中,最具份量之樂曲。首先就演奏方面而言,這樣的作品長達半小時之久,就足夠考驗演奏者在台上持續的專注力,再加上高難度的技巧一直是李斯特作品中最具特色的因素:例如快速音群、連續八度進行、大量琶音的使用或華麗的裝飾奏等,這些更加深了演奏者的困難度。因此,在音樂會的曲目安排上,要放入這樣的作品,一直是演奏者最大的挑戰;但相反的,更因為在他的音樂特質中,使用了許多旋律線條或氣氛的製造效果上,是那麼令人喜愛,因此,對於這樣的樂曲,演奏者更想投入相當的心力來征服。
    值得注意的是,這首奏鳴曲創作於威瑪時期(1848-61),此時期對於李斯特而言,不論在生活的重心、或感情上都有重大的變化,也因為這樣的情況使得作品具有更多的價值。而影響創作樂曲的原因主要有四個方面,自然在這首奏鳴曲中皆可發現。首先,這時期的作品更注重樂曲在詩意的表達及想像空間,這是由於李斯特大量的吸收藝術品的特質、大量的閱讀文學作品,使得作品具有藝術的氣息,像《巡禮之年》就是例子之一。第二,1847年卡洛琳公主的出現,雖帶給李斯特在愛情史上有新的發展,但是由於結果的不順利,使得李斯特在精神上逐漸轉入宗教上的解脫,像《宗教詩曲》、《安慰曲》等等,都具備這樣的特色。
    第三點,李斯特對於吉普賽音樂十分著迷,特別在1848年回到了匈牙利做研究,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或多或少都可以感覺到一種吉普賽風格的音樂性,而《十五首匈牙利狂想曲》就是主要的代表作。第四點,大量改編其他音樂家的作品,不論是獨奏作品、室內樂或甚至是交響曲,李斯特不斷的從事改編並演出,這樣的做法更加深李斯特在創作樂曲時有更多的色彩。自然在這首B小調鋼琴奏鳴曲中,都可以找到這些特色。
    不過,真正值得探討的是,在這個時期的李斯特,正熱中嘗試一種自己創新的曲式--交響詩。交響詩這種曲式主要為標題音樂之管絃樂作品,也正如李斯特的許多作品,都為樂曲加上標題來創作,像有名的《前奏曲》、《塔索》等等,然他在創作交響詩之際,卻又回頭創作B小調鋼琴奏鳴曲這樣一個傳統的曲式,可想而知的是,身為一個傑出的鋼琴演奏家,雖然在探索交響詩這種曲式,但他更希望在他最拿手的鋼琴作品中,也加入有關交響詩的特色。而奏鳴曲自貝多芬打破了許多古典時期的規則之後,使得接下來的作曲家,在面對這種樂種時,想以各種方式來突破及挑戰貝多芬的地位,想必這樣的念頭也出現在李斯特的身上,他在奏鳴曲中加入了交響詩的特質之後,似乎是對奏鳴曲的創作有新的引導方向。這也是為什麼這首李斯特B小調鋼琴奏鳴曲的詮釋或分析空間一直是那麼大:但也因為如此,也使得這首曲子更具複雜及豐富性。
    因此在分析上產生了兩種主要的方式:第一種以交響詩的角度來探討;第二則以樂曲之名--「奏鳴曲」的角度的分析。
    交響詩
    1. 整合多樂段而形成單一樂章之形式
    在這首奏鳴曲裡,主要有五個速度變化,光由速度的不同,就讓人覺得是不同的樂段,再加上除了速度的變化之外,拍號的轉變、或使用自由的朗誦調等等,這些都使得聽覺上產生許多樂段。但因為全曲是一口氣連續演奏完成,因此是一首單一樂章的形式。
    2. 使用固定主題與主題變形
    這也是交響詩最大的特色,使用特定主題來指明特定角色。在這首作品中正包含了五個主要主題及變形,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主題不論以如何變形,在讀譜或聽覺上仍然可以清楚的認出主題原來的樣子。這是因為李斯特運用這些主題變形的真正用意,是為了改變語氣或氣氛,而不是像一般變奏技巧一樣的改變外形。李斯特通常是利用節奏、和聲、伴奏型態的方式來賦予主題具不同的性格,這就是李斯特所謂的變形。
    至於這五個主題依個自的特性為他們賦予五個角色:世界、人類、魔鬼、上帝及聖詠。值得注意的是,魔鬼這個具有邪惡特質的角色,經過變形卻成為一個極為抒情的旋律,個性轉變成十分柔和,是截然不同的情緒。到目前為止,光這些角色的出現就足夠形成一個具故事情節的發展。這也是第三個交響詩之特質。
    3. 音樂具有劇情發展之特質
    交響詩為標題音樂,所以從音樂中可感覺劇情上之進行,而這首作品也因主題的出現,自然可為它加入情節,而且光從樂曲的最開頭--主題出現的順序就足以証明這樣的邏輯性。至於故事的內容,由於聖詠樂段的主題,很容易令人聯想到有關宗教故事之題材,因此加入但丁神曲及歌德的浮士德之類的作品是十分容易的情況。當然也有人視這首作品為李斯特的心得寫照。
    以上是針對交響詩的角度來看這首作品,而現在則依據作品最原始的標題--奏鳴曲的方式來分析。
    奏鳴曲
    以奏鳴曲的角度分析,基本上依據奏鳴曲式中的呈式、發展、再現為主要分析。但再仔細分析結構,則依據每個人的觀念將產生許多分析法。在我的論文裡面,主要的兩種分析方法,影響了對奏鳴曲中,導奏及呈式部位置的認定。
    就調性上而言,首先,這是一首名為B小調的作品,但是開頭出現的是G音,甚至在接下來的樂段裡,一直無法讓人確定到底是不是B小調,因為一般而言,奏鳴曲的開頭即馬上呈現調性,就像舒曼第二號、蕭邦第三號,一開始即明白調性。但這首奏鳴曲,卻遲至32小節才真正出現B小調;不過也因為延後調性的出現,更顯示了B小調的重要性,就像蕭邦第二號一樣。因此,在第一個分析中,呈式部放在32小節,則之前的1-17小節視為導奏,18-31為過渡樂段。
    另外,在調性的結構上,自古典時期以來,奏鳴曲式都有著既定的調性規則,而這首奏鳴曲在調性的處理上大致而言是符合這樣的邏輯性的(詳內文),也因為李斯特遵守著調性的模式,使得這首相當冗長的作品,才有自己統一的調性架構。
    至於動機的處理,光從1-17小除了預示了第一主題的旋律,進一步的看,我們又可發現,在導奏這三句中,其實第一句所包含的動機,也早已預示了接下來兩句的動機,甚至在呈式部的兩個主題、慢板樂段的主題、賦格樂段的主題中,皆全部包含在這最開頭的7個小節中。這也引發了第二種分析的方式。
    第二種分析法主要以1-7小節為做為導奏之外,並根據了貝多芬《悲愴奏鳴曲》為分析依據,來對照這首李斯特的奏鳴曲。在貝多芬的這首奏鳴曲裡,他利用開頭緩板的導奏引出了呈式部第一主題,接著又以具導奏特質的緩板帶出了發展部,最後又引出了尾奏,根據這樣的角度來看李斯特的奏鳴曲,這首作品的導奏具有銜接各樂段的功用,而且使用的情況比貝多芬更甚,這就是利用導奏來分段的分析方式。
    除此之外,還有兩個值得注意的事情。樂曲的高潮部分,在古典時期的奏鳴曲中,通常是出現在發展部的結尾或再現部出現之前;但到浪漫派時,有時候樂曲的高潮反倒出現於再現部或尾奏裡。這首李斯特的奏鳴曲,卻同時出現在發展部的結尾及尾奏中,但是各呈現不同意義的高潮:一為思想上突然獲得解放,另一個為音量及音色亮度上的高潮。
    另一個關於曲式上有趣的發現:李斯特讓這首作品呈現出前後對稱的形式。除了慢板放置中間,使得前後的快板得到對稱之外,動機的使用也相當對稱,從最開始的三個句子到慢板的樂段,全部都在尾奏中做了一個倒影,顯得相當特別。
    以上是對奏鳴曲所做的分析,由此得到一個結論:此作品符合了兩種重要的作曲方式:主題與主題變形來貫穿全曲,以奏鳴曲之固定曲式加以自由化而成的大型作品。
    詮釋部分
    在詮釋這首奏鳴曲時,我認為許多音樂特質、或是音樂情緒上的表現,吉普賽的風格占了相當大的成分。之前提過李斯特在這段時期又回到匈牙利做吉普賽音樂的研究,因此,在這首曲子中可發現以下五個特點:
    1. 轉調的方式十分自由而寬廣 樂曲中間的調性轉變是很少受到約束的,也因為這個因素,使得奏鳴曲顯得具有幻想風格。
    2. 增減音程的使用相當多 這源自於使用了吉普賽的小音階,尤其在1-7小節裡也顯示了這個音階。而增減音程的出現,正由這個音階中變化而來,尤其七度的使用,及許多增減音程的出現,使得音樂得到一種特別的顏色。
    3. 有關節奏的特色 吉普賽音樂中充滿一種活力及起伏不定的幻想風格,是因為大量的使用不正規節奏,尤其在這首作品中更可以發現使用了許多弱起拍子及切分音的節奏,使得音樂充滿一種不安定的情緒(詳內文)。
    4. 裝飾奏的使用 就像是一種即興式的演奏方式,一大串快速的音群、琶音、音階等等許多經過樂句,使得音樂充滿一種華麗的色彩,但相對的也造就李斯特一種浮華的特色。不過在這一首作品中的裝飾奏,有時必須根據前後的氣氛來決定演奏方式,例如半音階的使用或吉普賽特殊的旋律風格,反而要表現一段深刻的獨白,這是需要視情況來決定的。
    5. 吉普賽的音樂精神 基本上充滿著一種無拘無束、粗獷而且熱烈的幻想風格,他們擁有不穩定的情緒、動蕩不安的個性,甚至李斯特的為人作風多少像個吉普賽人,其音樂也顯示出這樣的個性,一種表達情緒時大起大落的特質,或呈現出捉摸不定的氣氛,因此在氣氛的處理上要有一種不畏大膽的心態,就像霍洛維茲曾說過,彈這首奏鳴曲要不怕放肆的道理一樣,尤其是在踏板的使用上,為了音量上的需要,或者為了製造出一種吵雜的氣氛,長踏板的使用是相當需要的,才能造就一種李斯特獨有的氣勢,或是音樂上的特殊思想。
    至於演奏者在彈奏時所持有的態度,主要有兩點:
    1.掌握樂曲中戲劇性的轉變
    2.不因樂段情緒的改變而影響拍子或速度的進行
    結論
    對於這樣的作品,尤其出自於李斯特這麼一個具有傳奇性人物的手中,要了解他的音樂,必須先了解李斯特這樣一個複雜且矛盾的人,尤其世人稱他為「穿著道袍的梅菲斯特」時,我們多少知道李斯特同時具有一種完全解脫而放縱的情感表達,卻又具備一種高貴而內斂的心靈,用這兩種情緒所產生的一種內在的衝突性,來詮釋這樣的作品時,我相信可以更明白李斯特的內心世界!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節 創作背景 第二節 在歷史上的評價 第二章 以不同角度分析曲式 第一節 以交響詩角度分析 第二節 以奏鳴曲曲式分析 第三章 此奏鳴曲之音樂特質與詮釋 第一節 曲中所含之吉普賽音樂特質 第二節 曲中所含之音樂要素 第三節 踏板的使用 第四節 演奏此曲應持有之態度 第四章 結語 參考資料

    外文書籍
    Banowetz, Joseph. The Pianist's Guide to Pedaling. U.S.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5.
    Brendel, Alfred. Musical Thoughts & Afterghoughts. U. S.A.: The
    Noonday Press, 1991.
    Brendel, Alfred. Music Sounded Out. U.S.A.: The Noonday Press,
    1991.
    Ferguson, Howard. Keyboard Interpretation--from the 14th to the
    19thCentu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Gillespie, John. Five Centuries of Keyboard Music.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 1965.
    Hamilton, kenneth. Liszt Sonata in B Minor. London: Cambridge,
    1996.
    Merrick, Paul. Revolution And Religion in the Music of Liszt.
    London:Cambridge, 1987.
    Rosen, Charles. Sonata Forms.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1980.
    Rosen, Charles. The Romantic Generation. U.S.A., 1995.
    Searle, Humphrey. The Music of Liszt. London: Williams &
    Norgate, Lte., 1954.
    Watson, Derek. Liszt. New York: A Division of Macmillan
    Publishing Co. Press, 1989.
    Winklhofer, Sharon. Liszt's Sonata in B Minor. Michigan: UMI,
    1978.
    中文書籍
    李斯特 俞人豪譯。《李斯特音樂文選》北京:人民音樂出版
    社,1996。
    Morrison, Bryce 賴慈芸譯。《偉大作曲家群像-李斯特》台北:
    智庫出版,1995。
    歌德 周學普譯。《浮士德》台北:新潮文庫,1978。
    賴麗君。《創作報告與樂曲解說--音的色彩》台北:師大書苑,
    2000。
    林勝儀譯。《古典名曲欣賞導聆6--鋼琴曲》台北:美樂, 1997。
    崔光宙。《名曲的創生》台北:大呂, 1991。
    Schonberg, Harold C. 陳琳琳譯。《浪漫樂派》台北:萬象, 1993。
    彭聖錦。《彈鋼琴的藝術》台北:全音, 1994。
    Dubal, David 顧連理譯。《鋼琴家談演奏藝術》台北:世界文
    物,1998。
    Reich, Nancy B. 陳秋萍, 游淑峰譯。《克拉拉之死:一位堅毅
    不屈的傑出鋼琴家》台北縣新店市:高談文化, 2000。
    羅賓‧丹尼斯 金雅韻譯。《曼紐因談藝錄》台北:大呂,1986。
    曾慶中編。《世界大音樂家的婚姻和愛情》台北:南鼎文化,
    1992。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