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維賢
Huang, Wei-Hsien
論文名稱: 海峽兩岸職業教育發展之比較研究
The Comparison Research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s Between the Two Sides Across the Straits
指導教授: 徐昊杲
Hsu, How-Gao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61
中文關鍵詞: 發展理論職業教育發展職業教育比較教育技術進步
英文關鍵詞: theories of developm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s, vocational education, comparative education, technological chang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35下載:5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針對海峽兩岸職業教育發展之比較進行研究,依據研究目的提出待答問題,透過文獻分析法與實地訪問等方法,蒐集論文所需相關資料,藉由比較方法描述、解釋、並置和比較,詳加分析、歸納與討論,以下是本研究發現:
    一、海峽兩岸職業教育發展有一致的規律性。
    二、從巨觀的角度來看,海峽兩岸職業教育發展特徵相同。
    三、從微觀的分期來看,臺灣或中國大陸職業教育發展的特徵依發展分期不同而有差異。
    四、海峽兩岸發展職業教育模式皆從人力規劃走向市場需求。
    五、海峽兩岸職業教育發展皆受到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
    六、「教育、訓練及就業一體化是職業教育發展的趨勢」在不同經濟體制變革下會有變異。
    七、海峽兩岸職業教育發展因應經濟發展,在市場驅動、區域經濟制約、職業教育發展戰略、產學合作的企業責任與職業教育資金來源均有顯著差異。
    八、臺灣職業教育發展主要問題是政府與法律制約職業教育發展。
    九、中國大陸職業教育發展主要問題是區域經濟發展制約職業教育擴充。
    十、海峽兩岸職業教育發展在市場需求、兩岸通用職業資格框架、企業責任與產學合作、職業教育評鑑機制等方面具有互補性,尚待政治協商處理。
    十一、中國大陸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立論基礎有三:1.職業教育體制由最薄弱到薄弱,逐漸形成現代職業教育體系;2.因應現代化建設戰略與加入世界貿易體制的衝擊;3.對職業教育的充分認識。

    This dissertation dealing with comparison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s between the two sides across Taiwan Straits are based on literature analysis of dissertation-related data collected through as well as on field experiments; and after research methods of comparative descriptions, interpretations, juxtapositions, comparisons, and detail analysis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1.There exists consistency across the strait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s.
    2.Observing from macro viewpoints,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cross the straits parallel.
    3.Discerning from micro viewpoints, trait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s in Taiwan or China verify by stages, differing those in Taiwan or China.
    4.Both mode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s of the two sides move forwards market demands from human resource schemes.
    5.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s of the both sides are affected by upgraded industrial structures.
    6.There exists variability in “integrated development trends of education, training, and employment”, when economic structures change.
    7.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sides in market orientation, regional economic conditioning, strategie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s, corporate liabilities in 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on, and financing fund resource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s coping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s.
    8.The main proble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s in Taiwan lies in governmental and legal conditionings.
    9.The critical proble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s in Mainland China remains in expansion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being subject to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s.
    10.The complementarities between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s of the two sides in market demands, common framework of occupation qualifications, industrial liabilities, and 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on are still in need of political negotiations.
    11.The vigorous development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Mainland China are based on three argumentations of: 1.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being developed from the weakest to the weak before form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2. to cope with modernized construction strategy and the impacts out of joining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s; and 3. to fully underst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12 第三節 研究方法、途徑與步驟 13 第四節 論文架構、研究範圍與限制 18 第五節 名詞釋義 22 第二章 職業教育發展之探討 25 第一節 發展的概念、歷程與意義 26 第二節 發展理論 33 第三節 職業教育發展 64 第四節 發展職業教育模式的爭論 88 第三章 臺灣職業教育發展的進程 96 第一節 二戰後臺灣職業教育發展的分期 97 第二節 美國軍事與經濟援助時期的職業教育發展特徵 106 第三節 投入國際市場後職業教育發展特徵(1973-1985) 127 第四節 產業結構升級後職業教育發展特徵(1986-) 138 第五節 臺灣職業教育發展的問題與省思 156 第四章 中國大陸職業教育發展的進程 168 第一節 中共建政後職業教育發展的分期 169 第二節 改革開放後職業教育的發展(1979迄今) 176 第三節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與經濟發展的關聯性 206 第四節 中國大陸職業教育發展的特徵 227 第五節 中國大陸職業教育發展的問題與省思 239 第五章 海峽兩岸職業教育發展之比較 251 第一節 職業教育發展因應經濟發展之差異性 253 第二節 海峽兩岸職業教育發展規律性比較 267 第三節 海峽兩岸職業教育發展之問題比較 274 第四節 海峽兩岸職業教育發展之互補性 283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291 第一節 結論 291 第二節 建議 304 參考文獻 307 中文部分 307 日文部分 325 英文部分 326 附錄一 334   表目錄 表2 1 發展在各時期歷程的意義 32 表2 2 全球霸權與發展理論 35 表2 3 各時期發展理論 36 表2 4 傳統與現代人 49 表2 5 隨時間推移發展理論的一般趨勢 63 表2 6 職業教育發展趨勢 70 表2 7 職業教育發展特徵所對應的發展理論 87 表2 8 巴洛夫與福斯特職業教育思想比較 93 表2 9 世界銀行主要教育相關政策事件年表 93 表2 10 世界銀行關於職業技術教育和訓練的政策文件比較表 94 表3 1 1952年-1959年中美教育合作事項一覽表 110 表3 2 美援時期職業教育調查次數概況 120 表3 3 中美職業教育相關座談與會議概況 121 表3 4 臺灣經濟成長、物價變動(平均每十年%)與外匯存底(每十年均值) 128 表3 5 高中職學生數與學校數比較表 129 表3 6 公私立高職消長與勞動參與率 129 表3 7 高中職教育經費支出及平均每生教育經費支出比較表 130 表3 8 高等職業教育校數、人數與經費比較表 131 表3 9 受雇員工進入率與人數-工業 137 表3 10 大學、獨立學院與專科學校數量變化表 140 表3 11 高中職學生數與學校數比較表 141 表3 12 公私立高職消長與勞動參與率 142 表3 13 高中職教育經費支出及平均每生教育經費支出比較表 143 表3 14 受雇員工進入率與人數-工業 144 表3 15 臺灣與全球青年(15-29歲)失業率比較表 159 表3 16 2007年-2010年高中職學校畢業生升學就業概況 161 表4 1 中國大陸人均GDP、匯率、外匯存底與城鎮失業率 170 表4 2 職業教育恢復期學校數與學生人數統計表 176 表4 3 職業教育快速發展期學校數與學生人數統計表 181 表4 4 職業教育變革期學校數與學生人數統計表 186 表4 5 職業教育變革期職業技術學院學校數與學生人數統計表 189 表4 6 職業教育國家發展戰略期學校數與學生人數統計表 203 表4 7 1985年與1990年職業教育發展與經濟發展比較表 218 表4 8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期間職業教育發展與經濟發展比較表 226 表4 9 1949年以來中國職業教育體制改革的特點 238 表4 10 中等職業教育發展水平評價指數矩陣表 242 表4 11 2000-2010年中國大陸各地區綜合發展指數排序 244 表4 12 2010年中國大陸各省(區、市)綜合發展指數與人均GDP、HDI、全面小康指數的比較 245 表5 1 中國大陸各省市人均GDP比較表 252 表5 2 改革開放以來中共重要經濟規劃方針 255 表5 3 中等職業教育發展水平評價指數矩陣表(按發展指數排序) 259 表5 4 歷年高職學校職業科畢業生升學就業概況 260 表5 5 歷年高中職學校綜合高中畢業生升學就業概況 261 表5 6 96-99學年高中職學校實用技能學程畢業生升學就業概況 261 表5 7 海峽兩岸職業教育因應經濟發展之比較 266 表5 8 海峽兩岸職業教育發展規律性比較 273 表5 9 1950-1975年中等職業教育全日制學生在學比率 277 表5 10 中等職業學校辦學條件變化情形 280 表5 11 2009年中等職業教育收費標準及占居民收入水平 281 表5 12 2006年與2008年部分區域職業中學生均教育經費比較表 281 表5 13 海峽兩岸職業教育發展的問題比較 282 表5 14 海峽兩岸職業教育的互補性 290 表6 1 臺灣職業教育發展的進程與特徵 292 表6 2 中國大陸職業教育發展的進程與特徵 298   圖目錄 圖1 1 研究步驟流程圖 17 圖1 2 論文架構圖 20 圖2 1 經濟發展理論思想演變 42 圖3 1 戰後臺灣經濟發展分期圖 101 圖4 1 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與職業教育發展分期圖 175 圖5 1 中等職業教育辦學經費的籌集與應用 265

    中文部分
    410教育改造聯盟(1996)。民間教育改造藍圖-朝向社會正義的結構性變革。台北市:時報文化。
    CSI 臺灣服務業聯網(2010)。服務業發展現況。2010年10月15日,取自http://www.twcsi.org.tw/columnpage/service/situation.aspx
    UNESCO(2001)。第三十一屆會議大會記錄。第一卷決議。《修訂的關於技術和職業教育的建議書》(頁31-45)。巴黎:UNESCO。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教育部、勞動人事部、財政部、國家計委《關於改革城市中等教育結構、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意見》。載於教育改革重要文獻選編(頁477-482)。北京市:作者。
    人民網(無日期)。《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2013年4月1日,取自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5-02/07/ content_2558000.htm
    人民網(無日期)。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和「八五」計畫的建議。2013年2月23日,取自http://cpc.people.com.cn/GB/64184/64186/66683/4494051.html
    人民網(2003)。199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2013年4月5日,取自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252/10434/10435/2003 0306/937527.html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2004)。鄧小平畫傳。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2006)。中國共產黨歷史大事記。北京市:中共黨史出版社。
    中共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2012)。《關於擴大中等職業教育免學費政策範圍進一步完善國家助學金制度的意見》。2013年5月4日,取自http://www.gov.cn/zwgk/2012-10/31/content_2254405.htm
    中共國務院(1980)。《國務院批轉教育部全國中等專業教育工作會議紀要的通知》。2013年2月4日,取自http://www.chinaacc.com /new/63/73/128/2006/2/su45401029351622600210200-0.htm
    中共國務院(1980)。《關於中等教育結構改革的報告》。2013年2月2日,取自http://law.51labour.com/lawshow-15937.html
    中共國務院(1991)。《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決定》。2013年2月23日,取自http://law.51labour.com/lawshow-94539.html
    中共國務院(1993)。《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2013年2月24日,取自http://www.edu.cn/zong_he_870/20100719/t20100719 _497964.shtml
    中共國務院(1994)。國務院關於《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實施意見。2013年2月26日,取自http://www.moe.edu.cn/ 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200407/2483.html
    中共國務院(1999a)。《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2013年2月26日,取自http://www.edu.cn/ 20011114/3009834.shtml
    中共國務院(1999a)。《國務院批轉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的通知》。2013年3月17日,取自http:// www.nmgzb.gov.cn/information/nmgzb19/msg675999125.html
    中共國務院(2002)。《關於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2013年2月26日,取自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2/ content_61755.htm
    中共國務院(2004)。《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2010年10月12日,取自http://law.51labour.com/ lawshow-29174.html
    中共國務院(2007)。《國務院批轉教育部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的通知》。2013年3月27日,取自http://www.gov.cn/ zwgk/2007-05/23/content_623645.htm
    中共國務院辦公廳(1987)。《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教育委員會等部門關於全國職業技術教育工作會議情況報告的通知》。2013年2月21日,取自http://baike.baidu.com/view/3740364.htm
    中共國務院辦公廳(2006)。職業教育發展歷程-2000年至今。2013年3月26日,取自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 ztzl/2006-08/27/content_370665.htm
    中共教育部(1999)。教育部印發《關於調整中等職業學校布局結構的意見》的通知。2013年3月18日,取自http://www.moe.edu.cn/ 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21/200408/2534.html
    中共教育部(2000)。《關於中等專業學校管理體制調整工作中防止中等職業教育資源流失問題的意見》。2013年3月18日,取自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21/200408/1997.html
    中共教育部(2004)。教育部關於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教育部等七部門關於進一步加強職業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的通知。2013年3月18日,取自http://edu.people.com.cn/ GB/8216/54807/54811/3822285.html
    中共教育部(2005a)。《教育部關於加快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的意見》。2013年2月4日,取自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 2005/content_93014.htm
    中共教育部(2005b)。《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2013年2月26日,取自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 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8/200710/27730.html
    中共教育部(2008)。《教育部關於進一步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2013年3月21日取自http://www.gov.cn/zwgk/ 2009-01/14/content_1205032.htm
    中共教育部(2008)。《教育部關於進一步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2013年3月26日,取自http://www.gov.cn/zwgk/2009-01/14/content_1205032.htm
    中共教育部、國家勞動總局(1978)。《教育部、國家勞動總局關於全國技工學校綜合管理工作由教育部劃歸國家勞動總局的通知》,2013年1月10日,取自http://www.people.com.cn/item/flfgk/ gwyfg/1978/L35701197801.html
    中共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2013)。學校建設與管理。2013年3月26日,取自http://www.moe.edu.cn/business/htmlfiles /moe/moe_721/list.html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1949)
    中國法制出版社(2010)。教育規劃綱要學習手冊。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
    中國國家統計局科研所(2011)。2010年地區綜合發展指數報告。2013年4月26日,取自http://www.stats.gov.cn/tjfx/fxbg/ t20111222_402774765.htm
    中國教育報(2008)。總結過去展望未來:中國職業教育30年綜述。2013年03月31日,取自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 news.xinhuanet.com/edu/2008-12/15/content_10508449.htm
    中國教育報(2010)。《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1985年5月27日發布)。2013年2月26日取自http://edu. people.com.cn/BIG5/8216/196960/12122912.html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無日期)。高等教育統計數據。2013年7月2日,取自http://www.edu.cn/2008_9362/
    中國經濟十年大事記(2013)。2013年5月14日,取自http://znzg.xynu.edu.cn/Html/?13938.html
    中華網(2012)。全國各省市人均GDP出爐25個省份超4000美元。2013年2月7日,取自http://finance.china.com.cn/news/ gnjj/20120207/516239.shtml
    內政部(2011)。《大陸地區人民來臺從事觀光活動許可辦法》。
    內政部(2012)。內政統計月報。2012年3月12日,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month/list.htm
    內政部戶政司(2013)。歷年單齡人口數。2013年5月13日,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month/list.htm
    方展畫、劉輝、傅雪凌編著(2009)。知識與技能-中國職業教育60年。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王志宏(譯)(2008/2006)。David Harvey著。新自由主義的空間(Space of Neoliberalization: Towards a Theory of Uneven Geographical Development)。臺北市:群學。
    王承緒、邵珊、李克興、徐順松(譯)(2000/1979)Edmund J. King著。別國的學校和我們的學校-今日教育比較(Other School and Ours - Camparative Studies for Today)。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林輝(2010)。要素貢獻和我國經譯增長來源識別。北京市:經濟科學出版社。
    王家俊、晏明強、黃馨儀(2010年9月12日)。金門協議20年 ECFA今生效將設經合會。蘋果日報,A14版。
    王彩鳳(2013,2月25日)。才暖機就關機實習紙上談兵。聯合報,A7版。
    王銘正(2001)。技術進步,環境品質與經濟增長。經濟論文叢刊,29(2),105-166。
    王曉朝(2003)。柏拉圖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尹祚芊、沈美真、黃武次、馬秀如(2010)。提升技職教育水準增強就業能力專案調查研究報告。臺北市:監察院。
    主計總處(2011)。國民所得統計常用資料。2011年11月24日,取自於http://ebas1.ebas.gov.tw/pxweb/Dialog/statfile9L. asp
    主計總處(2012)。歷年國內各業生產與平減指數。2012年9月12日,取自於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14616&CtNode= 3566&mp=1
    主計總處(2013)。就業、失業統計時間數列統計表。2013年1月17日,取自於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17144&ctNode= 3246&mp=1
    外交部(無日期)。世界貿易組織(WTO)。2013年4月29日,取自http://www.mofa.gov.tw/Organizations/Organizations/Organizations/?opno=ff2ca35f-37a3-47c2-b753-860b5ef8de0c
    田振榮(2001)。實習輔導。載於國立臺中高級工業職業學校(主編),臺灣工業職業教育五十年(頁341-374),臺北市:臺灣書店。
    石偉平(1998)。國際與比較職業教育專題研究。臺北市:商鼎文化。
    石偉平(2001)。比較職業技術教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伊曼紐爾.沃勒斯坦(1985)。世界體系分析:理論與詮釋的問題。載於蕭新煌編,低度發展與發展(頁303-317)。台北:巨流圖書。
    匡瑛、石偉平(2009)。改革開放30年我國職業技術教育學的發展。教育研究,352,10-16。
    向才毅、龔興英、陳玉明、吳昌濤(2012)。中等職業教育質量保障機制建設研究。重慶與世界,29(12),81-84,93。
    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1978)。2013年2月2日,取自http://zg.people.com.cn/BIG5/33839/34943/34944/34946/2617394.html
    安後暐(2010)。美援與臺灣的職業教育。臺北市:國史館。
    朱成江(2008)。困擾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的一些現象淺析。教育研究,8,161-162。
    朱宗順(2006)。交流與改革-教育交流視野中的中國教育改革1978-2000。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朱武智(2011,3月)。職業訓練局成立30周年慶-承先啟後,再創新猷。就業好夥伴電子報月刊。2012年12月1日,取自http://www2.evta.gov.tw/safe/docs/safe95/userplane/month_display.asp?menu_id=2&submenu_id=508&ap_id=1250
    朱芳瑤(2008年12月2日)。共青團陸生瘋臺灣政治愛社團。中國時報,A8版。
    朱曾汶(譯)(2002)。L. T. Hobhouse著。自由主義(Liberalism)。上海:商務印書館。
    江大樹(1999)。精省。載於臺灣大百科。2013年5月6日,取自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896
    江文雄 (1996)。職業教育概論。臺北:師大書苑。
    江文雄、王義智(2004)。第一章歷史演進。載於江文雄、王義智主編,兩岸技職教育(頁1-19)。臺北市:師大書苑。
    江文鉅(2000)。德國技職教育改革。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58,21-24。
    江惠貞(2011)。綜合高中課程理念與實務。技術與職業教育季刊,1(3),52-64。
    羊憶蓉(1994)。教育與國家發展。臺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行政院(2009)。《地方制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總說明(行政院版)》。2009年9月18日函立法院審議。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無日期)。兩岸經濟重要經濟指標統計速報。2010年11月25日,取自http://www.mac.gov.tw/lp.asp?ctNode= 5723&CtUnit=3999 &BaseDSD=7&mp=1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無日期)。陸委會兩岸大事紀。2010年11月17日,取自http://www.mac.gov.tw/np.asp?ctNode=6500&mp=1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無日期)。陸會會兩岸大事紀。2012年12月11日,取自http://www.mac.gov.tw/np.asp?ctNode=6500&mp=1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編)(無日期)。行政院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五十三年年報。臺北市:行政院。
    何畏、易家詳(譯)(2001)。J. A. Schumpeter著。經濟發展理論(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臺北市:貓頭鷹出版社。
    何東昌(主編)(1996)。當代中國教育(上)。當代中國出版社。
    吳再益(2011)。未來產業及人力結構調整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100)026.602)。臺北市:財團法人臺灣綜合研究院。
    吳秀玲(無日期)。”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載於臺灣大百科。2012年12月10日,取自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 content?ID=100461
    吳建德(2005)。從失業問題論我國教育問題與人力規劃。政治學學報,4,1-19。
    吳德剛(1999)。中國教育改革發展報告-改革開放二十年回顧與展望。北京市: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吳聰敏(2006)。臺灣戰後的惡性物價膨脹。國史館學術集刊,10,129-159。
    宋鎮照 (1995)。發展政治經濟學-理論與實踐。臺北市:五南圖書。
    李永賢(2005)。建國後教育經費管理體制的發展及影響。寧波大學學報,27(5),7-11。
    李任初(1990)。新自由主義-宏觀經濟的蛻變。臺北市:臺灣商務。
    李奉儒(2009)。臺灣全志,卷八 教育志學校教育篇。臺北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李東材(2011)。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困境與出路。職業教育,9,120。
    李芙蓉(2011)。從數量擴張到質量提高-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發展面臨的困境。當代職業教育,7,4-7。
    李國鼎口述、劉素芬編著、陳怡如整理(2005)。李國鼎:我的臺灣經驗。臺北:遠流。
    李強(2008)。社會分層十講。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李祥興(2011)。中共六個五年計劃建議與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9(3),265-270。
    李嵐清(1996)。努力開創職業教育新局面-在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摘要)。蕪湖聯合大學學報,1(4),1。
    李進(無日期)。中國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2013年2月22日,取自http://wenku.baidu.com/view/f2c039fbaef8941ea76e05cd. html
    李隆盛(2012)。加強供需校準縮短學用落差。臺灣經濟論衡,2012年2月號,41-45。
    李筱峰(2002)。快讀臺灣歷史。臺北:玉山社。
    李筱峰、林呈蓉(2003)。臺灣史。臺北市:華立圖書公司。
    李達人(2010)。美國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決策過程之研究。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李遠哲(1996)。序。載於謝小芩、張晉芬、黃淑玲著,技職教育政策與職業學校的運作(無頁次)。臺北市: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李鵬(1986)。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載於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教育改革重要文獻選編(頁338-350)。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
    杜小芳(2010)。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現狀與問題研究。中國統計,11,24-26。
    杜利(2008)。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理論與實徵研究。武漢理工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武漢市。
    汪志民(2010)。中國經濟發展過去的十個五年計畫。2013年2月3日,取自http://www.zgghw.org/html/tebiezhuanti/yuanqujianshe/ 20101008/8281.html
    汪彝定(1990)。貿易政策。載於高希均、李誠編,臺灣經驗四十年(頁204-231)。臺北市:天下文化出版社。
    沈美真、李炳南、劉玉山(2011)。近10年來臺灣經濟成長近3成,但失業人數增加,實質薪資下降,貧富差距拉大;民眾質疑肇因產業政策不當,究實情為何?認為有深入瞭解之必要乙案。監察院調查報告(字號 0990800081)。臺北市:監察院。
    沈福偉(2006)。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沈慧芸、孫立群、巫建(2004)。俗語千條。大陸:漢語大辭典出版社。
    肖巍、劉學禮、吳海江(2008)科學:思想史、方法論與社會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辛炳隆(2010)。全球化對臺灣勞動市場之衝擊。論文發表於監察院舉辦「第四屆人權保障工作研討會」會議,監察院。
    辛炳隆、吳秀玲、李秀卿(2002)。對臺灣當前失業問題之因應對策。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編號:RDEC-RES-090-007)。臺北市:中華經濟研究院。
    辛達.霍普金斯及伊曼紐爾.沃勒斯坦(1985)。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理論與歷史批判。載於蕭新煌編,低度發展與發展(頁335-376)。臺北:巨流圖書。
    邢永富、寧虹(2008)。關於發展教育學的理論思考。載於檀傳寶編,發展教育學研究(頁9-18)。北京市: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邢翌宇、邢天添(2012)。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的路徑優化及政策建議。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學報,22(3),68-73。
    周正(2006)。從巴洛夫到福斯特---世界職業教育主導思想轉向及其啟示。湖南師範大學學報,5(1),84-89。
    周祝瑛(2007)。中國教育發展與改革。研習資訊,24(6),13-22。
    周祝瑛(2008)。臺灣教育怎麼辦?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周愚文(2008)。科舉制度中三個重要問題的現代分析。教育資料集刊,54(1),1-14。
    周曉虹(2002)。西方社會學歷史與體系(第一卷)。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和訊新聞(2010)。1978-2008改革開放30年,改革簡史。2010年11月17日,引自 http://news.hexun.com/2008/7835/107418602/ index.html
    明報新聞 (2007)。馬洪和趙紫陽在改革中的一分一合。2010年11月17日,引自http://specials.mingpao.com/cfm/News.cfm?SpecialsID= 171&News=8993724a864929ac4c93d2cadc0371a4c81e540ecac37fe48533b4684a
    林大森(2002)。高中/高職的公立/私立分流對地位取得之影響。教育與心理研究,25,35-62。
    林玉体(1993)。西洋教育史。臺北市:文景出版社。
    林俊彥、王聰榮、羅文基、許全守、蔡銘修(2007)。職業學校課程基礎研究案之子計畫:先進國家技職教育課程改革方向之研究。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臺北市: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與職業教育研究所。
    林重榮(2011,3月24日)。區域經濟整合與職訓發展國際研討會圓滿落幕。2013年5月8日,取自http://www.ntcu.edu.tw/ newweb/n014.htm
    林素玲(2012)。臺灣企業全球投資布局之研究-以臺灣資訊業與服務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MEPA)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淑貞(2011,12月26日)。僑生與陸生來臺就學之政策規劃與前瞻(簡報檔)。2013年5月8日,取自140.123.5.6/~rcfgte/ web02/download/20111227.pdf‎
    林琴珠(2007)。高職輪調式建教合作教育制度與改進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騰蛟(2005)。日本大學產學合作的政策與經驗。商業職業教育,99,47-61。
    武康平(2006)。高級宏觀經濟學。北京市:清華大學出版社。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無日期)。計畫訊息。產學攜手合作計畫資訊網。2012年12月25日,取自http://ia.management. org.tw/index.html
    青林(1997)。加強職業教育又有新措施-國家教委出台《關於加強中等職業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中國培訓,11,11-12。
    侯立朝(1975)。世界經濟思想史。台北:博學出版社。
    俞啟定、和震、查吉德、王歡、徐文新、陳建录(2010)。第六章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升吸引力和培養質量。載於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解讀(頁127-148)。北京市: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姚會元(2009)。鄧小平市場經濟理論與30年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發展進程。財經政法資訊,1,3-12。
    姚聚川(1996)。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傳達題綱。中原職業技術教育,38,15-19。
    柯俊瑋、陳聿芸、吳宏茂(2006)。高職課程的發展趨勢-從群集教育到群科課程。課程與教學,23(2),67-74。
    洪紹洋(2011)。戰後臺灣工業化發展之個案研究-以1950年後臺灣機械公司為例。載於田島俊雄、朱蔭責、加島潤、松村史穗(編),現代中国研究拠点 研究シリーズ No.6(頁107-139)。東京都: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
    洪敦謨、許南弘(譯)(1974)。Edwin Mansfield著。技術進步(Technological Change)。臺北市:協志工業。
    洪榮昭、許書務(1998)。專題製作對科技創造力影響之分析-以多功能機器人製作為例。技職及職業教育學報,1,169-181。
    美國加州司丹福研究所(1962)。教育與發展-中華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教育計畫之任務。臺北:中央建教合作委員會。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顧問團(1965)。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顧問團工作總報告。無出版地。
    胡秀錦(2010)。職業教育發展經費保障機制。職業技術教育,31(22),總620期,15-21。
    馬樹超、郭揚(2008)。高等職業教育跨越、轉型、提升。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唐紅桃(2010)。當前我國VET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才智,31,230。
    孫震:臺灣行政單位對教育管制太多(2009)。2013年5月6日,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9/7/11/n2586303p.htm
    徐大同(編譯)(2001)。當代西方政治思潮-20世紀70年代以來。天津:人民出版社。
    徐南號(1991)。比較教育。臺北:水牛書局。
    徐輝(2000)。中等職業技術教育。載於教育大辭書。2013年5月14日,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2444/?index=1
    海基會(2010)。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臺北市:作者。
    班建武(2008)。關於發展問題的跨學科研究述評。載於檀傳寶編,發展教育學研究(頁54-69)。北京市: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袁倩(2010)。關於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幾點思考。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6,22-24。
    袁貴仁(2008)。改革開放30年中國教育重大歷史事件。北京市:教育科學出版社。
    郝克明(主編)(1998)。中國教育體制改革20年。鄭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
    郝克明(主編)(2001)。當代中國教育結構體系研究。廣州市:廣東教育出版社。
    匿名(2012)。立法院初審通過高級中等教育法草案。2013年5月5日,取自http://www.international-education.ntpc.edu.tw/?post_type =teachdev&p=385
    國史館(1990)。中華民國史教育志。新北市:國史館。
    國立三重商工(無日期)。校史簡介。2012年12月1日,取自http:// www.scvs.ntpc.edu.tw/mold/association/new_page2.htm
    國立教育資料館(編)(1959)。七年來的中美教育合作。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國立編譯館(編)(2000)。教育大辭書。臺北市:文景書局。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編(1999)。新中國五十年統計資料彙編。北京市:中國統計出版社。
    常樺(2006)。中國式領導:傳統文化中的管理智慧。北京市:華文出版社。
    康綠島(1993)。李國鼎口述歷史:話說臺灣經驗。臺北市:黎明文化出版社。
    張五岳主編(2007)。中國大陸研究。臺北:五南。
    張仁家、趙玉玄(編著)(2006)。學校經營與管理技職校院的創新、策略、卓越。臺北市:全華圖書公司。
    張玉山(2000)。中國大陸國有企業改革。2013年7月4日,取自http://www.general.nsysu.edu.tw/linhuang/china/business-c.htm
    張怡敏(2010)。十大建設。載於臺灣大百科。2010年11月17日,取自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933
    張晉峰、郝維謙、龍正中(2011)。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史。北京市:新世界出版社。
    張健(1986)。中國教育年鑑(1982-1984)。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張淑音(2005)。僑外直接投資臺灣的決定因素。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MEPA)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媛甯(2005)。高等技職教育體制改革之探討。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集刊,(頁131-145)。
    張琢、馬福雲(2001)。發展社會學。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張維安(2001)。社會鑲嵌與本土化研究-以關係網絡與經濟活動為例。教育與社會研究,2,67-90。
    張樂天(2011)。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重要政策指引。復旦教育論壇,9(3),19-22。
    張曉峰(2012)。中國大陸職業教育政策的變遷和發展。教育資料集刊,55,15-37。
    教育部 (2011年1月11日)。教育部公告大陸地區高等學校認可名冊。發表於即時新聞版,取自http://www.edu.tw/news.aspx? news_sn=4203&pages= 0&keyword=%a4j%b3%b0
    教育部(2001)。綜合高中試辦成效之檢討及發展改進方案。臺北市:教育部技職司。
    教育部(2007)。教育部補助高級職業學校重點產業類科就業方案要點。2012年12月28日,取自http://edu.law.moe.gov.tw/ LawContent.aspx?id=FL043669
    教育部(2011a)。《大陸地區人民來臺就讀專科以上學校辦法》(2011年1月6日臺三字第0990231436C號函)。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1b)。公告「大陸地區高等學校認可名冊」(2011年1月10日臺高(二)字第1000005491號函)。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1c)。建國百年技職教育專刊。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1d)。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行政院100年9月20日院臺教字第1000103358號函)。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2)。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學生人數預測分析報告(101~111學年度)。臺北市:教育部統計處。
    教育部(2013a)。教育部試辦招收大陸專科生來臺就讀二年制學士班。2013年5月7日,取自http://www.edu.tw/news1/ detail.aspx?Node=1088&Page=19167&wid=560d2ade-378e-4cb6-8cb4-c2ce2b227759&Index=1
    教育部(2013b)。教育部擴大採認大陸地區111所大學學歷。2013年5月7日,取自http://www.edu.tw/news1/detail.aspx?Node= 1088&Page=18494&Index=1&WID=6635a4e8-f0de-4957-aa3e-c3b15c6e6ead
    教育部(2013c,3月29日)。第二期技職教育再造方案(草案)簡報檔。2013年3月21日臺教國署高字第1020027498號函提供。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無日期a)。教育大事年表。教育部部史。2011年12月26日,取自http://history.moe.gov.tw/milestone.asp? YearStart=80&MonthStart=&YearEnd=&MonthEnd=&Keyword=&show=1&x=11&y=14
    教育部(無日期b)。促進技職教育多元化與精緻化。教育改革相關方案。2011年12月26日取自http://www.edu.tw/secretary /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9646
    教育部(無日期c)。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2013年5月11日,取自http://12basic.edu.tw/Detail.php?LevelNo=125
    教育部(編)(1970)。工作報告。載於第四次全國教育會議,(頁95-96)。
    教育部(編)(2011)。建國百年技職教育專刊。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大陸工作小組(2007)。教育部2008年10月21日新聞稿。2010年11月18日,取自http://www.edu.tw/mainland/news.aspx? news_sn=2141
    教育部大陸工作事務小組(2008,10月21日)。延長陸生來臺研修期限方案說明,發表於即時新聞版,取自http://www.edu.tw/ print.aspx?table_name=news&table_sn=2141
    教育部中部辦公室(2011)。98-99學年度綜合高中諮詢輔導專案期末報告。桃園縣:光啟高中。
    教育部中部辦公室(2012)。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職業學校入學制度研商會議議程資料。臺中市:作者。
    教育部統計處(2007)。近四年來高職畢業生升學概況提要分析。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統計處(2011)。99學年度公私立高中職應屆畢業生升學就業概況調查。2013年4月 30日,取自http://www.edu.tw/ pages/detail.aspx?Node=3964&Page=17270&Index=6&WID=31d75a44-efff-4c44-a075-15a9eb7aecdf
    教育部部史(無日期a)。技職教育。重大教育政策發展歷程。2013年6月30日,取自http://history.moe.gov.tw/policy.asp?id=4
    教育部部史(無日期b)。近代中外歷史與教育大事對照。2013年6月30日,http://history.moe.gov.tw/worldhistory.asp?YearStart=71& YearEnd=80&page=5
    教育輔導月刊(1953)。教育消息,3(3),53。臺北:臺灣教育輔導月刊社。
    教育廳(1985)。臺灣教育史料發展彙編-職業教育。臺中市:臺灣省立臺中圖書館。
    梅貽琦(1959)。序言。載於七年來的中美教育合作。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許明、黃鴻鴻、沈平(2010)。閩臺高等職業教育流合作的若干問題。載於研究與比較:海峽兩岸高等職業教育(第一版)(頁191-205)。上海市:人民出版社。
    許明德(1959)。發刊辭。載於七年來的中美教育合作。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許雲昭(2009)。超越差距:中外職業教育比較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郭揚、胡秀錦(2009)。職業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構建與思考。教育發展研究,1,63-67。
    陳文賢(1999)。國際環境對中共核武政策發展的影響。問題與研究,38(2),1-20。
    陳秀伶(2010)。文化新人-工農速成中學舉辦與成人掃盲運動開展。長春:吉林出版集團。
    陳岱孫(1987)。從古典經濟學派到馬克思。臺北:古風出版社。
    陳幸宣(2013年1月7日)。職訓局:職能基準一年內訂出20個。聯合報,A6版。
    陳怡如、蕭奕志(2011)。技專校院產學合作技術創新推動現況與發展。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1(2),7-10。
    陳昭雄(1987)。經濟轉型期工職建教合作趨勢之研究。工業教育學報,1,1-28。
    陳衍(2012)。職業教育:打開全民未來理想之門的鑰匙。職業技術教育,15,44-47。
    陳純瑩(1991)。戰後臺灣經濟發展史的分期問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9,307-320。
    陳嵩、馬樹超(2011)。全國不同地區中等職業教育發展水平綜合評價。職教論壇,2011(31),17-19。
    陳嘉寧、王光慈(2011,1月11日)。歐盟免簽證今生效。聯合報,A6版。
    終身學習法(2002)。
    傅志明(2003)。福斯特與巴洛夫論戰對當前中國職業教育改革的意義。職業技術教育,24(368),5-9。
    傅高義(2012)。鄧小平改變中國。臺北市:天下文化。
    單驥(2011)。我國人力資源規劃之回顧與展望。研考雙月刊,35,2,71-93。
    景天魁、鄧萬春、何建(2011)。發展社會學概論。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曾淑惠(2002)。教育方案評鑑。臺北市:師大書苑。
    湯小應(2002)。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臺北市:華文網。
    程嘉文、羅印沖(2010年8月20日)。陸生當同學明年2千人。聯合報,A1版。
    童青林(2008)。回首1978歷史在這裏轉折。北京市:人民出版社。
    童星(2005)。發展社會學與中國現代化。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童國倫、潘奕萍(2010)。研究資料如何找?Google It!。臺北市:五南圖書。
    黃日強(2005)。戰後德國職業教育研究。北京:新華出版社。
    黃丘隆(譯)(1971)。Rawls, J. 著。正義論(A theory of justice)。臺北市:結構群文化事業公司。
    黃旻秀、林建甫(2010)。取消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租稅減免之總體經濟效果。臺灣經濟預測與政策,41(1),1-45。
    黃政傑(2003)。入學考試的淺在課程分析。課程與教學,6(4),1-18。
    黃柏松(2003)。臺灣企業外匯風險暴露及其決定因子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寅、陳宏睿、林佩均、陳秋雲(2012年12 月24日)。餐飲搶手工科沒落技職教育失衡。聯合報,B1大台中/運動。
    黃榮村(2003)。綜合高中的昨日、今日、明日。載於九十二學年度綜合高中新增辦理學校研習會會議手冊,(頁5)。臺北市:教育部。
    黃維賢(2008)。從巴洛夫到福斯特職業教育思想與趨勢及其對臺灣職業教育的啟示。中等教育,59(3),134-143。
    黃燕飛(2009)。新形勢下兩岸高等技職教育合作契機。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7(1)總23,114-118。
    黃騰(2009)。教育研究本土化的再省思-困境與可能。教育研究集刊,55(3),1-28。
    新華月報主編(2010)。新中國60年大事記(上)(下)。北京市:人民出版社。
    楊小燕(2012)。新中國掃盲教育政策發展研究。 西南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重慶市。
    楊正寬(2005)。臺灣總督府文書在日本研究現況調查。財團法人日本交流協會委託歷史研究者交流活動研究成果報告書。地點:靜宜大學觀光學系暨研究所。
    楊東平(2006)。2005中國教育發展報告。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楊思偉(譯)(2008)。天野郁夫著。日本教育體制結構與變動(日本の教育システム : 構造と変動)。臺北市:五南。
    楊啟棟(1973)。職業教育與經濟發展。臺北市:莘莘出版公司。
    楊婧(2005)。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加快培養高技能人才。現代企業教育,11,8-9。
    楊朝祥(2010)。預應十二年國教,後期中等教育何去何從。教育資料集刊,46,1-26。
    楊義隆(2008)。臺灣光復後的土地改革。空大學訊,76-83。
    溫明麗(2010)。芬蘭教育成就的啟示-找回臺灣教育的主體性。臺灣國際研究季刊,6(4),139-175。
    溫家寶(2010)。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載於教育規劃綱要學習手冊(頁138-148)。北京市:中國法制出版社。
    溫家寶(2010)。強國必強教強國先強教。載於教育規劃綱要學習手冊(頁64-76)。北京市:中國法制出版社
    經典雜誌社編(2006)。臺灣教育四百年。臺北市:經典雜誌。
    經濟部投資事業服務處(無日期)。產業資訊。2012年12月10日,取自http://hirecruit.nat.gov.tw/chinese/html/taiwan_06. asp
    葉煬彬、林佳穎(2008)。「年鑑學派中程史觀」的詮釋與落實-以臺灣技職教育政策的回顧為例。研習資訊,25(5),45-51。
    葉萬安(1999)臺灣的經濟計畫。載於高希均、李誠編,臺灣經驗四十年(頁44-75)。臺北市:天下文化出版社。
    葉靜宜(2007)。發展經濟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董安琪(無日期)。臺灣歷史辭典。2012年6月12日,取自http://nrch.cca.gov.tw/ccahome/website/site20/contents/019/cca220003-li-wpkbhisdict004536-1328-u.xml
    董明傳(2002)。成人教育史。海口:海南出版社。
    賈士蘅(譯)(1999)。 Hale, J. 著。文藝復興時代的歐洲文明(The Civilization of Europe in The Renaissance)。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鄒芙都、王化平(2008)。秦漢帝國。重慶市:重慶出版社。
    監察院(2013,1月2日)。101教正0022糾正案。
    翟海魂(2005)。發達國家職業技術教育歷史演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肇永和、王立精(譯)(1984)。細谷俊夫著。技術教育概論。北京市:清華大學出版社。
    臺灣省立中興大學農學院農業教育學系&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顧問團(1963)。臺灣省農業職業學校畢業生現況調查研究。無出版地。
    臺灣區生產事業管理委員會(無日期)。本省技工訓練。臺灣省技工訓練實施計畫草案。檔案編號:49-01-03-008-003,現藏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
    蒙養山人(譯)(2010)。Mauss M., Durkheim E. & Hubert H.。論技術、技藝與文明。北京市: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裴娣娜(1995)。教育研究方法導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趙樂靜(2009)。技術解釋學。北京市:科學出版社。
    趙豐(2002)。中國職業教育步入新階段-來自第四次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聲音。上海教育,08B,8-10。
    劉大椿、吳向紅(2003)。新學苦旅。廣西省: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劉佐、章俗(1992)。發展社會學教程。黑龍江: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劉春生、徐長發(2002)。職業教育學。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劉偉、張輝(2008)。中國經濟增長中的產業結構變遷和技術進步。經濟研究,11,4-15。
    劉曉芬(2006)。歷史制度主義觀點的教育政策分析-以高職轉型綜合高中為例。教育政策論壇,9(2),1-22。
    劉曉紅(2008)。20世紀上半期中國農村文盲問題及其成因。廣西社會科學,152,117-120。
    劉曉樺(譯)(2011)。Trilling B. & Fadel C.著。教育大未來(21st Century Skills Learning for Life in Our Times)。臺北市:大雁文化。
    滕淑芬(2008)。光華雜誌 2008年12月號。p.24
    蔡仰虔(2008年5月)。臺灣經濟發展階段論。2012年3月14日,取自http://econ.ccu.edu.tw/academic/master_paper/080517 seminar. doc
    蔡培村、武文瑛(2007)。我國回流教育政策發展回顧與檢討。教育實踐與研究,20(1),91-118。
    鄧小平(1977)。教育戰線的撥亂反正問題。載於教育改革重要文獻選編(頁155-160)。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
    鄧小平(1978)。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當的講話。載於人民教育出版社(主編),教育改革重要文獻選編(頁178-184)。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
    鄧耀宗(無日期)。臺灣稻作之回顧與展望。2012年3月15日,取自http://www.kdais.gov.tw/exper/exp14-3/14-3-1.pdf
    鄭朝陽(2013,4月28日)。建教生權益保障高門檻企業明年恐收手。聯合報。2013年5月10日,取自http://udn.com/NEWS/LIFE/ LIF6/7860904.shtml
    鄭語謙(2012,12月24日)。學校拼升格技職高教化。聯合報,A2版。
    鄭謙、張化(2010)。中華人民共和國史1966-1976。北京市:人民出版社。
    盧文吉(無日期)。兩岸經貿關係與臺灣經濟發展。2012年3月15日,取自http://cf00a.wwwts.au.edu.tw/schoolpad/ezcatfiles /cf00a/img/img/.../A1.pdf
    興大農教系停招(1981年4月24日)。中國時報,第2版。
    蕭全政(1988)。政治與經濟之整合。臺北市:桂冠政治學叢書。
    薛化元(2009)。蔣經國。載於臺灣大百科。2012年11月22日,取自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844
    謝斐敦(2008,11月)。全球化衝擊下德國二元制職業教育之變革。2012年2月26日,取自http://ir.lib.ksu.edu.tw/handle/ 987654321/3027
    鍾憲瑞(2008)。產業分析精論。臺北縣:前程文化。
    韓秀記(2011)。馬克思‧韋伯的遺產:當代經濟社會學制度分析的古典傳統。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9,140-144。
    簡明忠(2005)。技職教育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鎮天錫(1973)。發展人力資源貫徹經建計畫。載於展望第六期四年經建計畫。臺北:經濟日報社。
    鎮天錫、余煥模、張丕繼(1983)。人力政策的形成與實施。臺北:聯經。
    羅印冲(2011年1月9日)。去年新生兒創新低 馬:少子化成國安問題。聯合報,A1版。
    羅宏翔(2000)。追趕式發展的理論、範例和西部大開發。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2),1-6。
    藝徒訓練座談會議記錄(1952年7月29日)。本省技工訓練。臺灣區生產事業管理委員會檔案。檔號:49-01-03-008-003,藏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
    蘇永耀(2010年11月9日)。中生未開放,人數早異常攀升。自由時報,A4版。
    蘇起、張良任(1996)。兩岸文化交流-理念、歷程與展望。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顧忠華(2004)。大學評鑑的顯性與隱性功能。當代,85,28-37。
    顧明遠、石中英(2010)。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解讀。北京市: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顧明遠、薛理銀(1998)。比教教育導論—教育與國家發展(第一版四刷)。北京:人民出版社。
    《大學校院招收大陸地區學生聯合招生規定》(2011)。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2010)。2013年4月29日,取自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 2010-10/27/c_12708501.htm
    《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九五”計畫和二0一0年遠目標綱要》(1996)。2013年4月29日取自http://cpc.people.com.cn/ BIG5/64184/64186/66686/4494253.html
    《轉批教育部、國家勞動總局關於中等教育結構改革的報告》(1980)。2013年2月22日,取自http://law.511labour.com/lawshow- 15937.html
    《關於全國技工學校計畫、管理工作劃歸國家勞動總局的通知》(1978)http://www.people.com.cn/item/flfgk/gwyfg/1978/L35701197801.html
    《關於改革城市中等教育結構、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意見》(1983)。2013年2月2日,取自http://law.51labour.com/lawshow-16563.html
    《關於改革學制的決定》(1951)。2013年2月5日,取自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12/16/content_2342125.htm

    日文部分
    沖原豊(1982)。比較教育。東京:有信堂。


    英文部分
    Adams, A. V., Middleton, J. & Ziderman, J. (1992). The World Bank’s Policy Paper o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rospects, 22(2), 127-140.
    Balogh, T. (1969). Education and Agrarian Progres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K. Hufne & J. Naumann (Eds.), Economics of Education in Transition (pp. 259-268). Tuttgart: Ernst Klett.
    Balogh, T. (1974). Planning Development Planning. World Development. 2(2), 111-116.
    Barnes, T.,Pashpy, I. & Gibbons, A (2002). Effective university - industry interaction.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20(3). 272-285.
    Bartholomew, D.J. (Ed.). (1976). Manpower Planning. London: Penguin Publishers.
    Bereday, G. Z. F. (1964) . Comparative Method in Education, New York: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Benavot, Aaron (1983). The Rice and Declin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ociology of Education, 56(2) ,63-76.
    Baran, P. (1973) [1957].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Growth. Harmondsworth: Penguin.
    Baran, P. & Sweezy, P. (1966). Monopoly Capital.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Bock, J. C. (1982).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A Conflict of Meaning. In G. A. Philip, A. Robert, & P. K. Gail (Eds.), Comparative Education (pp. 78-101). New York: Macmillan.
    Bordeaux Communiqué (2008). The Bordeaux Communique on enhanced European cooperation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Retrieved Feburary 10, 2012. from http://ec.europa.eu /education/news/ news1087_en.htm
    Brown, P. & Lauder, H. (1996). Education, global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olicy 11, 1–25.
    Canadian Association for Co-operative Education (CAFCE) (2005). Co-operative educational manual: A guide to planning and implementing co-operative education programs in post-secondary institutions. Retrieved February 23, 2012, from http:// www.cafce.ca/files/coopmanual.pdf
    Coser, L. (1971). Master of Sociological Thought, Ideas in Historical and Social Context (2nd ed.).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Inc.
    Comyn, P. & Barnaart, J. (2010). TVET reform in Chongqing: big steps on a long march. Research in Post-Compulsory Education, 15(1), 49–65.
    Cumings, B. (1984). Th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ortheast Asian Political Economy: Industrial Sectors, Product Cycles, and Political Consequences. International Studies, 27(1), 55-75.
    Donald Ghent et al. (1951). Manpower, Wages and Labor Relations in World War II,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New York State School of 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Eakins, P. (2000). The importance of context in work placements. Journal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 35(2-3), 61-67
    Evans, P. B. (1979). Dependent Development: The Alliance of Multinational, State and Local Capital in Brazil.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Escobar, A. (1992). Reflections on Development : Grassroots Approaches and Alternative Development in the Third World. Future, 24(5), 411-436.
    ESD (2009, Mar). UNESCO World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onn Declaration. Germany : Bonn.
    Escobar, A. (2007). Post-Development as Concept and Social Practice. In Ziai, A. (Ed.), Exploring Post-Develop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Problem and Perspectives (pp. 18-31). New York: Routledge.
    European Commission (2008). The European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for Lifelong Learning (EQF). Luxembourg: 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Fei, Jonh C.H. and Ranis, Gustav (1997). Growth and Development From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Foster P. J. (1960). Comparative methodology and the study of Africa education.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110-117.
    Forster P. J. (1965). The vocational school fallacy in development planning. In C.A. Anderson, & M. J. Bowman (Eds.), Education and Econimic Development (pp. 153-154). Chicago:Aldine.
    Forster P. J. (1992).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 Major Shift in World Bank Policy. Prospects, 22(2), 149-158.
    Frank, A. G. (1967) Capitalism and Underdevelopment in Latin America: Historical Stdies of Chile and Brazil.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Frobel, F., Heinrichs, J. & Kreye, O. (1980). The New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Structural Unemployment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and Industrializ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alenson, W.(Ed.). (1979). Economic Growth an Structural Change in Taiwan: The Postwar Experience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Gilipin, R. (1987).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Gilipin, R. (2001).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Grubb, W. N. (2006).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ssues for a Thematic Review. OECD.
    Haggard, S. & Cheng, T.-J. (1987). State and Foreign Capital in the East Asian NICs'. In F. Deyo (E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New Asian Industrialism (pp. 84-135).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Harbison, F. & Mayers, C. A(1964). Education, Manpower, and Economic Growth. New York: McGrawHill
    Hallak, J.(1990). Investing in the future. Oxford: Pergamon.
    Hilker, F. (1962). Vergleichende Pädagogik. eine Einführung in ihre Geschichte, Theorie und Praxis, München:Max Hueber Verag.
    Heckscher, E. (1935). Mercantilism.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Heyneman, S. P. (2003). The history and problems in the making of education policyat the World Bank 1960–2000.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23, 315–337.
    Holmes, K. & Maclean, R. (2008). UNESCO’s Research on TVET and Skills Development. In F. Rauner & R. Maclean (Eds.), Handbook of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Research (pp. 68-74). Dordrecht : Springer Netherlands.
    Hofstede, G., 1991. 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 Software of the Mind. London : McGraw-Hill.
    Hughes, P. (2005) Why Access TVET for All is Essential If Education for All is to be Achieved. Prospect. 35(3), 253-267.
    ILO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1976). Employment, Growth and Basic Needs: A One-World Problem. Geneva: ILO.
    ILO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2012). Global Employment Trends for Youth 2012. Geneva: ILO.
    Ingemar Fägerlind & Lawrence J. Saha (1989). Education & National Development (2nd ed.). Oxford: Butterworth-Heinemann.
    Inkeles, A. (1974). Becoming modern : individual change in six developing countrie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Jacoby, N. H. (1966). U. S. AID to Taiwan. New York: Fredric A. Praeger Publishers.
    Jones, P. W. (2006). UNDP and educational development:An institutional policy 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26, 605-617.
    Katzenstein, P. J. (1985). Small States in World Market.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Kandel, Isaac L. (1993). Comparative education. 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Kluckhohn, C. (1962). Universal categories of culture. In: S. Tax (Ed.), Anthropology Today. (pp. 304–320).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rrain, G.(1989)Theories of Development : Capitalism, Colonialism and Dependency.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Laycock, A., Hermon, V. H., & Laetz, V. (1992). Cooperative education: Key factors related to a quality experience. Journal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 27(3), 36-46
    Lee, E. (2003, July 29). Downwardly mobile: a new job reality. Singapore: Straits Times July 29, 2003 from http://bonoboathome. blogspot.com/2003/07/downward-mobility-new-craze-sweeping.html
    Lerner, D.(1972)Modernization: Social Aspect, In D. Stills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 9 (pp. 386-394) New York: Collier Macmillan.
    Levy,M. J. (1952)Some Sources of the Vulnerability of the Structures of Relatively Non-industrialised Societies to Those of Highly Industrialised Societies. In B. F. Hoseitz (Ed.), The Progress of Underdevelopmented Areas.(pp. 113-125) Chicage IL: University of Chicage Press.
    Lewis W. A.(1963).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ow, M. (1997). Japan: from technology to science policy. In H. Etzkowitez and L. Leydesdorff (Ed.), Universities and the Global Knowledge Economy, 25( 2). 132-140.
    Michael, P. T. (1994). Economic Development (5th ed.). New York: Longman.
    Middleton, J., Ziderman, A., Adams, A.V. (1993). Skills for Productivity: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yrdal, G. (1957). Economy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igions. London: Gerald Dutchworth Co.
    Molyneux, M. (1985). Mobilization Without Emancipation? Women’s Interests, the State, and Revolution in Nicaragua. Feminist Studies, 11(2), 227-254.
    Moura Castro, C. (1992). Training Policies in the World Bank: Putting the Act Together. Prospects, 22(2), 141-148.
    Neil H. Jacoby (1966). U.S. Aid to Taiwan: A study of foreign aid, self-help,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F. A. Praeger.
    Noah, H. J. & Eckstein, M. A. (1969). Toward a Science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London: Collier- Macmillan.
    Pattern, T. H. (1971). Manpower Plann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Resource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Payne, A. & Phillips, N. (2010). Development. Cambridge: Polity Press.
    Peet, R. & Hartwick, E.(2009). Theories of Developmen (2nd. ed.).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Peters, J. (1977). State Capitalism and Third World. Development and Change 8, 1-17.
    Pieterse, J. N.(2010). Development Theory (2nd. ed.).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
    Preston, P. W.(1996).Development Theory an Introduction,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Psacharopoulos, G. (1988). Critical Issues in Education: A World Agend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 8, 1-7.
    Pscharopoulos, G. and Woodhall, M.(1985). Education for development: An Analysis of Investment Choic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sacharopoulos, G. (2006). World Bank policy on education : A personal accou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26 , 329 - 338.
    Rathgeber, E. M. (1990). WID, WAD, GAD: Trends in Research and Practice. The Journal of Developing Areas 24, 489-502.
    Rains, G. & Fei, John C.H.(1988)The Evolution of Policy Behind Taiwan’s Development Success. New Haven, CT:Yale University Press
    Rist, G. (1997).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From Western Origins to Global Faith. Lodon: Zed Boks.
    Sadler, M. (1979). ‘How Far Can We Learn Anything of Practical Value From the Study of Foreign Systems of Education?’ Address given at the Guildford Educational Conference on Saturday 20 October 1900. In J. Higginson (Ed.), Selections from Michael Sadler: studies in world citizenship. Liverpool: Dejall & Meyorre.
    Sen, A. K. (1985). Commodities and Capabiliti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en, A. K. (1999). Development as Freedo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chumpeter, J. (1934).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U. Backhaus (Ed. &Trans.), The European Heritage in Economics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pp. 61-116). Vol. 1. [Electronic version] Spreinger.com, Jan. 30 2012, form http://0-www.springerlink. com.opac.lib.ntnu.edu.tw/content/h46565/
    Schultz, T. W. (1961).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The American Academic Review, 51(1), 1-17.
    Scott, J. L. & Sarkees-Wircenski (1996). Overview of Vocational and Applied Technology Education. Homewood, Ill. :American Technical Publishers.
    Shannon, T. R. (1989). An Introduction to the World-System Perspective.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Sorensen. K. & Levold N. (1992). Tacit networks, heterogeneous engineers, and embodied technology. Science, Technology & Human Values, 17(1), 15-35.
    Staniland, M.(1985). What is Political Economy? New Haven. CT:Yale University Press.
    Streeten, P., Burki, S. J. ul Haq, M., Hicks, N. and Stewart, F. (1982). First Things First: Meeting Basic Human Needs in Development Countries. NewYork: World Ban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o, Alvin Y. (1990). Social Change and Development: Modernization, Dependecy, and World System Theorie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Tabbron, G. & Yang, J. (1997).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VE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dvanced Countries. International J.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17 (3), 323-334.
    Tjaden, G. S. (1995). Measuring the Information Age Business. Atlanta: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homas, E. (1997). Developing a culture-sensitive pedagogy: Tackling a problem of melding “global culture” with existing cultural contex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17, 13–26.
    Ul Haq M. (1995). Reflections on Human Developmen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NESCO (1949). The Rights of Man. The UNESCO Couries (Pariers), 2(9), 1949.
    UNESCO (1974). Records of the General Coonference Eightgeenth Session. Revised Recommendation Concerning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pp. 154-168) Paris: UNESCO.
    UNESCO (1999, April). Recommendations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 Vision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Paris: UNESCO
    UNESCO (2012, May). 中國教育部部長袁貴仁演說中國職業教育發展的道路。中國:上海。April 14, 2013 from http://www.unesco.org/ education/TVET2012/ plenary/1/Chineseministerspeech.pdf
    UNEVOC (2003). Editorial, UNEVOC bulletin (Bonn), December.
    UNDP (1990).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1990.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niversity of Limerick (2006). Cooperative education faculty handbook. Retrieved February 12, 2012, from http://www3.ul.ie/coop /coop/faculty/facultyhandbook.pdf
    Visvanathan, N. (1997). Introduction to Part I. In N. Visvanathan, L. Nisonoff, & N. Wiegersma (Eds.), The Women, Gender and Development Reader. (pp. 17-32). London: Zed Books.
    Visvanathan, N., Duggan, L., Nissonoff, L. & Wiegersma N. (Eds.). (1997). The Women, Gender and Development Reader. London: Zed Books.
    Wallenborn, M. (2004) Vocational training — awareness of local conditions,Development and Cooperation, 45 from http:// www3.giz.de/E+Z/content/archive-eng/05-2004/tribune_art3.html
    Wallenborn, M. (2010)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nd Human Capital Development: current practice and futureoptions. 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 45(2), 181-198.
    World Bank (1984).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84.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orld Bank (1991).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and Trainng: A World Bank Policy Paper.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WCED (1987). Our Commom Futu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raga, W. G. Demorcracy's High School. Marylan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 Inc.
    Wilson, D. N. (1998). Defining International Competencies for the New Millennium. Ottawa: Canadian Bureau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nd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Canada.
    Young, K. (1993). Planning Development with Women.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