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莊雅婷
Chuang Ya-ting
論文名稱: 台灣城市地景繪畫研究(1980-2000)
Research on Taiwanese Cityscape Paintings(1980s-2000)
指導教授: 潘襎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38
中文關鍵詞: 城市地景繪畫城市意象地方失落空間高架橋
英文關鍵詞: Cityscape Painting, City Image, Places, Lost Space, Overpas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6下載:3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灣城市地景繪畫雖然在美術或建築空間領域中偶爾被提及討論或研究,但是對於戰後台灣城市地景繪畫的發展脈絡歷史,卻缺乏完整性、史論性的深入分析研究,因此本研究期望能建立戰後台灣城市地景繪畫及畫家的發展史,以促使學術界對此主題之肯定與研究興趣,並探索其中的城市意象及其意涵,以瞭解當時人們對城市的觀感,並藉由跨領域的研究,探討城市空間規劃與內涵意義,以提供未來城市規劃參考。
    本研究主題是以「城市」及其給人的「城市意象」作為研究主體,其中包括實質看得見的「城市地景」與看不見的「城市空間」,並探討其對「人」的觀感與情感影響與關係。論述架構將先論戰後1945年至2000年的台灣城市地景畫畫家及其創作的城市地景畫發展脈絡,再深入研究城市地景繪畫最為豐富的1980年至2000年作品,先探討台灣北、南、中三大主要都會區的城市意象,再整體性的對畫面上看得見的元素進行符號指涉關係研究,最後則深入畫面上看不見的空間元素進行探討。本研究大致獲得以下結論:
    一、城市地景繪畫在台灣美術史上具有獨立性與重要性。
    二、台灣城市地景繪畫發展與政治解嚴、城市發展有密切的關係。
    三、1980年至2000年之台灣城市地景繪畫在美術表現上欲以表達真實城市的樣貌、城市意象及其表達的元素大部份為負面影像與意涵,描繪的城市空間則轉向為已地方性流失、短暫的情感空間及失落的空間。
    四、透過台灣城市地景繪畫之研究,反映出應以「人」為本進行城市規劃。
    本研究希望能刺激台灣藝術創作者對自身生活環境進行觀照、城市規劃者進而創造利於人際情感與場所精神建立的人本城市、市民也能關注自己的生活環境,進而創造自己的城市作品,讓「城市」、「人」、「自然」達到最大的和諧。

    Taiwanese cityscape paintings have been discussed or studied in fine art or architecture space from time to time. In spite of that, there are rarely sufficient analyses and studies o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 cityscape paintings created during the post-war period.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hopes to establish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 cityscape paintings and painters in order to encourage academia to approve this subject and to be interested in researching it. Also, this research also explores city image and implications to understand people’s viewpoints towards cities. In addition, through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this research also discusses the planning of city space and its meanings and implications. It is hoped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future’s city planning.

    In the dissertation, “city” and its “city image” are taken into the research as main subjects. The contents deal with visible “cityscape” and invisible “city space” and their emotional influences and relationship with “humans.” In the dissertation structure, Taiwanese cityscape painters and their paintings’ history of development during 1945 to 2000 are first explored. Then, the cityscape paintings during 1980 to 2000 are brought for in-depth discussion because it was the most productive and abundant period for this kind of art form. In this discussion, city images in the three cities located in northern, southern and central Taiwan are considered first. Then, in a general approach, elements that are visible on the surface of the paintings are taken for research, especially about their symbols and relevant relations. Finally, the spatial elements which cannot be seen easily on the paintings’ surface are profoundly analyzed and brought into a further discussion. Overall, this research’s conclusions are listed as follows.

    First, the cityscape paintings have their independence and importance in Taiwan’s fine art history.

    Secondly,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among Taiwanese cityscape painting development, political situation after martial law was abolished and city development.

    Thirdly, in the representation of Taiwanese cityscape paintings from 1980 to 2000, true city looks are conveyed. In the process, most city images and expressed elements have negative implications and also pictorial city space is transferred into the space with loss of locality, with short-term Affection Space, and with Lost Space.

    Fourthly, by researching Taiwanese cityscape paintings, it is realized that the “human” factor should have been much considered while city planning proceeded.

    This research wishes to stimulate Taiwan’s art creators to proceed with reflection on their own living environment and city planners to build humanistic cities which are beneficial to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emotions. It is also wished furthermore that citizens can concern themselves with their own living environment and then create their own city works. All these wishes should come together so that the maximum harmony among city, human, and natural features can be achieved in the end.

    緒 論 1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二、文獻分析 三、研究方法與內容 四、研究瓶頸與解決方法 五、預期成果 六、名詞釋義 第一章、戰後台灣城市地景畫之表現 23 第一節、彩繪城市的畫家 24 一、日治時期出生的畫家 二、1940年代戰後出生的畫家 三、1950年代出生的畫家 四、1960年代出生的畫家 第二節、現實與繪畫中的多樣城市風貌 30 一、戰後至1950年代 二、1960年代 三、1970年代 四、1980年代以後 第三節、城市地景畫發展分析 39 一、第一階段:「美感寫生」 二、第二階段:「文明批判」 三、第三階段:「情感關懷」 四、代表性畫家 第二章、1980-2000年台灣城市地景畫之城市意象表現 49 第一節、台北城市意象表現 50 一、現代文明的浪漫期待 二、紊亂、擁擠的交通與人群 三、灰色、缺乏人性的城市建設 四、自然環境遭破壞與污染 五、人際疏離與孤獨寂寞 六、弱勢族群的存在 第二節、高雄城市意象表現 68 一、黑色的工業城市意象 二、批判的懷鄉城市意象 三、讚揚的河港城市意象 第三節、台中城市意象表現 77 一、城市內的擁擠、混亂意象 二、城市邊緣的自然生態受侵害意象 第三章、1980-2000年台灣城市地景畫之表現元素分析 85 第一節、現代與歷史建築 86 一、建築群組 二、建築牆面 三、建築附加物 四、歷史建築 第二節、街道與交通建設 109 一、交通工具 二、高架橋 三、建設機具 第三節、城市與自然的關係 122 一、城市環境 二、自然山水 第四節、城市場景中的人物 130 一、城市中心人物 二、城市邊緣人物 第四章、1980-2000年台灣城市地景畫之空間內在意涵分析 145 第一節、城市地景畫裡之「情感空間」與「失落空間」比較 145 一、由「情感空間」轉向為「失落空間」 二、1980年代後「失落空間」產生之原因 三、1980年代後現實不可見的「失落空間」 第二節、街道上的地方性比較 151 一、空間層次與人際交流 二、交通工具的改變 三、街道功能與意義的改變 四、命名方式與地方的建構 五、社會意義的呈現 第三節、「縫細空間」中的情感交流 156 一、臨時性的情感空間 二、聚合的疏離空間 三、失落心靈的填補空間 第四節、高架橋對城市空間之影響 162 一、高架橋上之「流動」與「失落空間」 二、高架橋旁之「破碎空間」 三、高架橋下之「階層化空間」 結 論 171 參考書目 177 附 錄 附錄一:1945-1979年城市地景畫圖表 附錄1-1 ~ 1-12 附錄二:1980-2000年城市地景畫圖表 附錄2-1 ~ 2-24 附錄三:戰後台灣城市地景畫家名單表 附錄3-1 ~ 3-6 附錄四:戰後台灣城市發展綜合年表 附錄4-1 ~ 4-3

    一、外文翻譯書籍
    Alexande, Victoria D. r著;張正霖、陳巨擘譯,《藝術社會學:精緻與通俗形式之探索:Sociology of the arts, Exploring fine and popular forms》,台北:巨流,2006。
    Bloomer, Kent C、Moore, Charles W.著;葉庭芬譯,《人體.記憶與建築:Body, Memory, and Architecture》,台北:尚林,1981。
    Bunschoten, Raoul、CHORA著;何炯德譯,《後設空間:Metaspaces》,台北:田園城市,2004。
    Cassirer, Ernst著;甘陽譯,《An Essay on Man:人論》,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
    Christian Norberg-Schulz著;施植明譯,《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台北:田園城市,2002。
    Clarke, David B.著;林心如、簡伯如、廖永超譯,《電影城市:The Cinematic City》,台北:桂冠,2004。
    Crang, Milk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Cultural Geography》,台北:巨流,2003。
    Cresswell, Time著;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Place: a short introduction》,台北:群學,2006。
    Gehl, Jan著;何人可譯,《交往與空間:Life Between Buildings》,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2。
    Hall, Edward T著;關雲譯,《隱藏的空間:人類的領域行為》,台北市:三山,1974。
    Jameson, Fredric著;唐小兵譯,《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臺北:合志文化,2001。
    Kotkin, Joel著;謝佩妏譯,《城市的歷史:The City: a Global History》,台北:左岸文化,2006。
    Lynch, Kevin著;宋伯欽譯,《都市意像:The Image of The City》,台北:臺隆,1994。
    Madanipour, Ali著;張俊賢、余培威譯,《都市空間設計Design of Urban Space:An Inquiry into a Socio-spatial Process》,台北:六合,1999。
    Manuel, Castells著; 王志弘譯,〈流動空間:資訊化社會的空間理論 〉,《城市與設計學報》,1,1997年6月,頁1-15。
    Nochlin, Linda著;刁筱華譯,《寫實主義:Realism》,台北:遠流,1998。
    Orum, Anthony M.,陳向明著;曾茂娟、任遠譯,《城市的世界-對地點的比較分析和歷史分析:The World of Cities-Places in Comparative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上海:上海人民,2005。
    Rapoport, Amos著;黃蘭谷等譯,《建成環境的意義-非言語表達方法:The Meaning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A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Approach》,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2。
    Renald V. Urick編著,沙亦群譯,《疏離感-一個人的問題?社會問題?Alienation:Individual or Social Problem》,台北:巨流,1986。
    Savage, Mike、Warde, Alan著;孫清山譯,《都市社會學》,台北:五南,2004。
    Trancik, Roger著,謝慶達譯,《找尋失落的空間-都市設計理論:Finding Lost Space-Theories of Urban Design》,台北:田園城市,1996。
    Tuan, Yi-Fu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台北:國立編譯館,1998。
    蘆原義信著;尹培桐譯,《街道的美學》,天津:百花文藝,2006。

    二、中文書籍

    于正倫,《城市環境藝術》,台北:博遠,1995。
    孔憲法、林峰田、黃萬翔編著,《台灣城鄉發展》,台北:空大,2003。
    王志弘,《流動、空間、社會-王志弘1991-1997論文選》,台北:田園城市,1998。
    王受之,《有機城市-城市史:第一部》,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3。
    王哲雄,《綺麗是孤寂的象徵,黃哲銘作品集》,台中:臻品藝術,1992。
    王福東,《台灣新生代美術巡禮》,台北:皇冠,1993。
    王福東總編輯,《黃銘哲》,台中:臻品藝術中心,1992。
    台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組編輯,《台北市第十八屆美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1。
    成 觀,《讀城-藝術經驗與城市空間》,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4。
    朱文一,《空間.符號.城市:一種城市設計理論》,台北:淑馨,1995。
    余思穎、方美晶編輯,《前衛:六○年代臺灣美術發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2003。
    呂坤和,《城市造境-以台北多面向建築圍創作題材的探討》,臺灣師大美研所碩論,2003。
    呂清夫,《台灣美術地方發展史全集-台北地區》,台北:日創社文化,2005。
    李王瀚,〈時代容顏-近代台灣城市風景 〉,《台灣美術》,65,2006年7月, 頁56-65。
    李史東,〈陳隆興其人其畫〉,《雄獅美術》,233期,1990.07,頁188。
    李俊賢,〈新時代、新社會的藝術光華-『後解嚴時代的高雄美術』策劃背景與理念〉,《美術高雄2001:後解嚴時代的高雄美術》,高雄:高美館,2002,頁11-24。
    李俊賢,《台灣美術的南方觀點》,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6。
    李倫景,《人物畫創作表現研究:都市心像系列》,臺灣師大美研所碩論,2001。
    李振亞,〈從歷史的回憶到空間的想像:侯孝賢電影中都市影像的失落 〉,《中外文學》,1998,10月,頁120-135
    李敏勇,《風景美術》,台北:藝術家,2000。
    李欽賢,《台灣美術地方發展史全集-基隆地區》,台北:日創社文化,2004。
    李維菁,〈陸先銘:用藝術做深層的反省〉,《藝術家》,2002.12,頁296-301。
    林宜靜,《台灣人物畫》,宜蘭:林宜靜,2006。
    林宜靜,《台灣當代風景畫》,台北:玉山社,2004。
    林崇傑、陳宇進、陳惠婷等,《市民的城市:城市設計與地方重建的經驗》,台北:創新出版,1996。
    林惺嶽,《渡越驚濤駭浪的台灣美術》,台北:藝術家,1997。
    林欽榮,《城市空間治理的創新策略:三個台灣首都城市案例評析:台北、新竹、高雄》,台北:新自然文化,2006。
    林欽榮,《都市設計在台灣》,台北:創新,1995。
    林葆華、雷逸婷執行,《立異:九○年代臺灣美術發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2005。
    林葆華執行編輯,《長流:五○年代臺灣美術發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2003。
    林瑋、陳宏偉、李鳳鳴撰文整理,《台灣美術家名鑑》,台北:藝術家,2006。
    林燿德,《鋼鐵蝴蝶》,台北:聯合文學,2006。
    邱子容,《台灣當代美術大系,議題篇:環境.生態》,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3。
    邱函妮,《街道上的寫生者-日治時期的台北圖像與城市空間》,台大藝研所碩論,2000。
    施並錫,《大世紀紀事-施並錫都會系列Ⅰ1990-1997作品及創作理念》,台北:舞陽美術,1998。
    洪月卿,《城市歸零-電影中的台北呈現 City Zero》,台北:田園城市,2002。
    洪月卿,《臺灣電影中的都市呈現--以李行和萬仁的電影為例》,淡大建築系碩論,2000。
    洪根深、朱能榮,《台灣美術地方發展史全集-高雄地區》,台北:日創社文化,2004。
    胡寶林,《都市生活希望:人性都市與永續都市的未來》,台北:臺灣書店,1998。
    倪再沁,《高雄現代美術誌》,高雄:高雄市政府文化局,2004。
    倪再沁,《藝術家台灣美術:細說從頭二十年》,台北:藝術家出版,1995。
    倪再沁、廖瑾瑗,《台灣美術評論全集-席德進卷》,台北:藝術家,1999。
    夏鑄九,《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1994。
    夏鑄九,《理論建築》,台北:明文,1994。
    席幕蓉,《彩墨.千山.馬白水》,台北:雄獅,2004。
    徐明松,《柯比意:城市、烏托邦與超現實主義》,台北:田園城市,2002。
    徐國芳執行編輯,《畫家畫台北-「印象.台北」》,台北:台北市政府,1986。
    荊其敏、張雨安,《情感建築》,天津:百花文藝,2004。
    袁德中,《從台灣的本土繪畫探討台灣的場所精神》,中原室內設計系碩論,2003。
    高千惠,〈台灣風景味-從懷舊的景深與豔俗的廣角看台灣當代藝術裡的人文性〉,《藝術家》,第280期,1998.09,頁360-73。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委會,《彩繪鄉情-蔡蔭棠創作紀念展》,台北:史博館,2003。
    國立藝術學院關渡美術館,《千濤拍岸:台灣美術一百年》,台北:藝術家,2001。
    常懷生編譯,《建築環境心理學》,台北:田園城市,1995。
    康添旺、白雪蘭策劃編輯,《中華民國現代美術新展望》,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88。
    張心龍,《台灣中生代藝術巡禮》,台北:皇冠,2001。
    張靄珠,《城市之心-後現代都市症候群》,台北:內政部文化建設委員會,1992。
    連明仁,《台北.都會.意象-連明仁繪畫創作研究》,臺灣師大教師在職進修班碩論,2005。
    陳水財,〈「台灣近代建築」圖像-試析楊成愿1933年之作〉,《台灣新藝術測候部隊點名錄》,台北:藝術家,1995,165-70。
    陳伯中,《都市地理學》,台北:三民,1983。
    陳來興,〈殘存的美感〉,《台灣新藝術測候部隊點名錄》,台北:藝術家,1995,頁182-8。
    陳來興,《陳來興的世界:他的藝術與生活》,彰化:陳來興,1995。
    陳盈瑛執行編輯,《開新:八○年代臺灣美術發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2004。
    陳瑞文,〈游牧.流變.擴張-美術高雄2002:一種互為主體的藝術視野〉,《美術高雄:2002游牧.流變.擴張》,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2003。
    陳瑞文等專文撰稿,《美術高雄2002:游牧.流變.擴張》,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2003。
    曾肅良,《一位都會文人的遊蕩日記—曾肅良彩墨書法創作精選集》,台中:靜宜大學藝術中心,2007.09.21~10.26展覽畫冊。
    黃 蕾,〈在現台北蒙馬特:訪鄭世璠〉,《雄獅美術》,285期,1994.11,頁29。
    黃武達編撰,《追尋都市史之足跡-台北近代都市之構成》,台北:台北市文獻會,2000。
    黃衍明,《都市空間筆記》,台北:探索文化,1995。
    黃智溶,〈夾在童年與成人的夾縫中:鄭君殿的繪畫歷程〉,《雄獅美術》,255期,1992.05,頁58-61。
    黃舒屏,《台灣現代美術大系:西方媒材類:抒情表現繪畫》,台北:文建會,2004。
    黃靖華等執行編輯,《時間的刻度:臺灣美術戰後五十年作品展》,桃園:長流美術館,2003。
    楊裕富,《都市空間理論與實例調查》,台北:明文,1989。
    葉穎霓,《查理.伊斯特司(Richard Estes)紐約城市風景繪畫研究》,臺灣師大美研所西美史組碩論,2005。
    詹宏志,《城市人:城市空間的感覺、符號和解釋》,台北市:天下文化,1989。
    詹宏志,《城市觀察》,台北:巨流,1989。
    路 況,〈環境與都會的遊牧思考〉,《1996台北雙年展:台灣藝術主體性》,台北市立美術館,1996。
    路 況,《台灣當代美術大系議題篇:社會.世俗》,台北:文建會,2003。
    漢寶德,《建築. 社會與文化》,台北:境與象,1988。
    漢寶德,《建築的精神向度》,台北:境與象,1983。
    漢寶德,《建築與文化近思錄》,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5。
    漢寶德,《都市之幻影》,台北:經濟與生活,1983。
    臺灣省立美術館編輯委員會編輯,《劉自明版畫展》,台中:省美術館,1994。
    劉 康,《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台北:麥田出版,2005。
    劉永仁、余思穎、宋健行編輯,《反思:七○年代臺灣美術發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2004。
    劉先覺主編,《現代建築理論:建築結合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與技術科學的新成就》,北京:中國建築工業,2001。
    劉自明,〈版畫伴我玩過十八個春天-創作自作自述〉,《劉自明版畫展》,台中:省美術館,1994。
    潘娉玉,《台灣當代美術大系媒材篇:油彩與壓克力》,台北:文建會,2003。
    蔡宏達紀念展編輯委員,《剎那即是永恆-蔡宏達紀念畫冊》,桃園:土風藝術印刷,1997。
    蔡幸伶、許玲齡編輯,《美術高雄2001:後解嚴時代的高雄美術》,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2002。
    蔡勇美、章英華主編,《台灣的都市社會》,台北:巨流,1997。
    鄭水萍,〈高雄藝術生態的回顧〉,《雄獅美術》,第296期,1995.10。
    蕭瓊瑞,《台灣美術史研究論集》,台中:伯亞,1991。
    蕭瓊瑞,《島嶼測量:台灣美術定向》,台北:三民,2004。
    蕭瓊瑞、林明賢,《撞擊與生發:戰後台灣現代藝術的發展1945-1987》,台中:台灣美術館,2004。
    龍冠海,《都市社會學理論與應用》,台北市:三民,1978。
    謝里法編寫,《台灣新藝術測候部隊點名錄》,台北:藝術家,1995。
    謝東山,《台灣美術地方發展史全集-台中地區》,台北:日創社文化,2003。
    謝東山,《殖民與獨立之間:世紀末的台灣美術》,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6。
    謝東山主編,《台灣當代藝術1980-2000》,台北:藝術家,2002。
    羅秀之,《台灣當代美術大系,議題篇:文化.殖民》,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3。
    蘇振明,《台灣人文圖象:蘇振明教授繪畫創作20年首次個展專輯》,台南: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98。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