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周稟珊 |
---|---|
論文名稱: |
應用歷年航空照片判釋林口臺地的崩壞特性 |
指導教授: | 沈淑敏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畢業學年度: | 9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72 |
中文關鍵詞: | 航照判讀 、淺層崩塌 、沖蝕溝 、紅土礫石臺地 、林口臺地 |
英文關鍵詞: | aerial-photograph interpretation, shallow landslides, gullies, lateritic gravel terrace, Linkou Terrac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44 下載:2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臺灣破碎的地層、崎嶇的地形,加上降雨集中,使各式邊坡崩壞的現象發達,其中紅土礫石臺地為本島易發生崩壞的地區。為瞭解颱風降雨特性對紅土礫石臺地的影響,本文選以納莉颱風後有明顯坡地變動的林口臺地為研究區,以涵蓋近20年的航空照片判釋該區在各豪雨、地震後再作用之崩壞地。主要研究目的有四:(1)比較歷年崩壞地之分布特性;(2)分析崩壞地之地形、地層特微;(3)比較歷次誘發事件規模與崩壞地之關係;(4)分析颱風降雨空間與崩壞地分布之關係。
研究結果顯示:本區崩壞地類型以崩塌地(淺層崩塌)和沖蝕溝為主,崩塌地的面積明顯偏小,六成以上都小於500 m2。臺地周緣邊坡東、西、北三區中,以東區總崩壞地頻度最高,沖蝕溝再作用現象也明顯集中在本區,應該是東區位於古扇洲扇頂位置,後繼的相對抬升量也最高,以致於本區不但有厚層礫石層出露,而且邊坡最陡、水系密度最高所導致。
規模特大的颱風如西仕(373 mm、120 mm hr-1)、納莉颱風(876 mm、73 mm hr-1),在林口臺地內的降雨分布卻不相同,遂造成西仕颱風的崩壞地集中於東北部和西北部,納莉颱風則全區崩壞地較分散,顯示同是規模大的颱風約在190 km2的臺地丘陵區中,降雨特性也不盡相同,造成崩壞地的分布區域迥然不同。因此,欲瞭解一地區之崩壞特性時,應持續建立一區的崩壞地之歷史資料庫,以期作為防災之參考。也提醒從事區域崩壞潛感分析時,採用單次誘發事件時,應考慮誘發事件是否具代表性。
中文:
1. 中央地質調查所(1981)林口地質圖幅。
2. 中央地質調查所(2000)臺灣活斷層分布圖。
3. 王文祥(1999)臺灣西部台地礫石層組織、剪力強度與邊坡穩定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地質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4. 王文能(2003)遙測技術應用於崩塌地調查與判釋,水土保持科技與研發展望研討會論文集,6-1~6-5。
5. 王執明(1956)林口台地及其附近地質,台大地質系學士畢業論文。
6. 王執明(1969)臺灣林口礫石層之岩石學及其成因之研究,中國地質學會會刊,12,49-64。
7. 王瑞斌(2001)南投九九峰卵礫石之排列及其形狀對坡度的影響,國立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8. 王鑫(1987)火炎山地區的自然地理,火炎山自然保留區生態之研究報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76年生態研究第003號,1-14。
9. 石再添、張瑞津、鄧國雄、黃朝恩編(1996)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二-土地志地形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0. 尹承遠、翁勳政、吳仁明、歐陽湘(1993)台灣土石流之特性,工程地質技術 應用研討會(V)論文集,70-90。
11. 江永哲、林啟源(1991)土石流之發生雨量特性階分析,中華水土保持學報,22(2),21-37。
12. 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2003)土石流潛勢溪流後續調查與演變趨勢觀測成果報告書。
13. 何春蓀(1975)臺灣地質概論-臺灣地質圖說明書,台北: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14. 何春蓀(1981)普通地質學,台北:五南。
15. 吳久雄、蔡銖華、胡錦地(1989)台灣省山坡地崩坍調查報告,台灣省水土保持局。
16. 吳正雄、江永哲(1985)林口台地林地之地形因素與土石流發生之關係研究,中華水土保持學報,16(2),48-58。
17. 李錫堤等(1998)林口臺地及其鄰近海岸地形變遷與地貌復原可行性探討,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http://140.115.123.30/LINKOU/)
18. 林俊全(1992)台灣苗栗火炎山地區邊坡沖蝕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地理學系地理系報,15,63-79。
19. 林俊全(1994)礫岩邊坡沖蝕觀測之研究-以台灣中西部火炎山地區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地理學系地理學報,17,47-64。
20. 林俊全、任家弘(2003)集水區潛在崩塌災害問題之探討-以水里溪流域為例,中華水土保持學報,34(4),303-315。
21. 林炳森、褚炳麟、林明煌、張翔年、曲先慎(1988)林口台地紅土礫石層之抗剪強度模式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防災科技報告75-60號。
22. 林書毅(1998)區域性山坡穩定評估方法探討-以林口臺地為例,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碩士。
23. 林淑媛(2002)地質地形均質區劃分與山崩因子探討,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碩士論文。
24. 林朝棨(1957)臺灣地形,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5. 林雲閣(2000)山鬼的震怒,台北:桂冠。
26. 洪如江、郭振泰、陳榮河(1985)林口臺地及其鄰近地區洪災及坍方研究(二),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防災科技報告73-56號。
27. 洪如江、郭振泰、陳榮河、陳鴻霞(1986)林口台地及鄰近地區洪災及坍方之研究(一),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防災科技報告74-43號。
28. 洪如江、詹勳山、楊彰文、合鏗釗、魏烈舫、陳振才、鄭在仁、馬灼津、陳煌銘(1976)複合土工程性質之初步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工程學刊,23,1-12。
29. 徐美玲(1997)林口台地紅土礫石層邊坡穩定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30. 張文濤(2004)基質吸力對於邊坡穩定性之研究-以林口台地為例,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土木與防災研究所碩士論文。
31. 張石角(1988)台灣過去二十年重大崩山災害及其對受影響地區之自然和社會環境之影響(1968-1986),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防災科技研究報告77-42號。
32. 張石角(1993)山坡地調查規劃、評估及其崩坍預測與治理,行政院農委會專題研究,八二科技-二.六-林-十六(2)。
33. 張伯宇(2003)頭嵙山礫岩侵蝕形貌之研究-以台灣中部三處個案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4. 張瑞津、沈淑敏、劉盈劭(2001)陳有蘭溪四個小流域崩塌與土石流發生頻率之研究,臺灣師大地理研究報告,34,63-83。
35. 張瑞津、沈淑敏、劉盈劭(2002)從流域特性探討臺灣北部坡地災害的潛在危險性:大屯火山丘陵區-北磺溪崩塌的分布及成因,國科會補助研究計畫結案報告。
36. 張瑞津、沈淑敏、劉盈劭(2003)從流域特性探討臺灣北部坡地災害的潛在危險性:砂頁岩丘陵區-基隆河上游崩塌的分布及成因,國科會補助研究計畫結案報告。
37. 戚啟勳(1991)天氣學,台北:明文。
38. 許明仁(2003)台灣西部卵礫石地層之坡度影響因子及其地質材料特性,國立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39. 許秋玲(2002)數值高程模型之地形複雜度量度指標研究-以蝕溝等級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
40. 陳文福(1989)林口礫石之地層與沈積學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地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1. 陳信雄(1985)紅土台地地下水與邊坡滑動相關性之研究(一),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防災科技研究報告73-34。
42. 陳信雄(1995)崩塌地調查與分析,台北:渤海堂。
43. 陳添水(2005)應用地理資訊系統於九九峰九二一地震崩塌分析,特有生物研究,7(1),69-87。
44. 陳國章、楊萬全(1983)西仕颱風過境時五股的山洪災害,地理學研究,7,1-17。
45. 陳榮河(1990)紅土臺地坍方防治方法之綜合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防災科技研究報告78-73號。
46. 陳榮河、陳忠銘、陸萬海(1987)林口鄉嘉寶村坍方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防災科技報告75-08號。
47. 陳榮河、楊景翔(1988)林口台地沖蝕特性之研究,土木水利,15(3),23-34。
48. 陳璇、林銘郎、鄭富書、朱聖心(2002)應用地理資訊系統於地震豪雨引致山崩之研究,地工技術,90,63-72。
49. 黃立政(2004)土石流災害防治概論,台北:全華。
50. 黃健政、林朝宗(2001)臺灣山崩調查與山崩危險度評估-臺灣北部地區山崩調查與分析,第一期防災國家型科技計畫成果報告,http://www.naphm.ntu.edu.tw。
51. 黃臺豐(1999)瑞里地震誘發之山崩,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碩士論文。
52. 萬獻銘、唐淑芬、呂仲泰(1985)林口台地紅土之粘土礦物組成、構造及性質,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防災科技研究報告73-48號。
53. 萬獻銘、陳淑華、呂仲泰(1986)林口台地礫岩風化之礦物學及化學特性研究及其與紅土形成之關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防災科技研究報告74-52B。
54. 詹仕堅、孫志鴻(2000)網格式數值高程模型擷取河系集流閾值之探討,台灣大學地理學報,28,27-45。
55. 鄒恬慈(2001)集集地震引發崩山之地貌分析--以清水溪集水區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56. 廖大牛等(1987)林口臺地崩坍潛在危險地區基本資料調查研究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防災科技研究報告75-40號。
57. 廖軒吾(1999),集集地震誘發之山崩,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58. 劉進金(1987)山崩之遙測影像自動分析,遙感探測,8,60-90。
59. 劉進金(1988)熱紅外線原理及其地質應用,礦冶,32(4),100-106。
60. 劉進金、張寶堂(1991)大型山崩之遙測辨認,遙感探測,14,41-68。
61. 蔡秉儒(1997)臺灣西北部臺地地層中礫石之排列方式及其形狀分布對於坡度的影響,國立臺灣大學地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62. 蔡秉儒、陳宏宇(1997)礫石形成分佈及其排列方式相對於邊坡穩定的關係,土木水利,21(4),19-38。
63. 鄧國雄(1979)臺灣西北部紅壤礫石臺地地形之計量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學院地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64. 鍾翼戎(2004)九二一地震引致九九峰崩塌特性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碩士論文。
65. 簡碧梧(1995)台灣的崩塌地災害,工程環境特刊,6,23-47。
英文:
1. Alcantara-Ayala, I., (2004) Hazard assessment of rainfall-induced landsliding in Mexico, Geomorphology, 61, 19-40.
2. Brardinoni, F., Hassan, M. A. and Slaymaker, O. (2002) Complex mass wasting response of drainage basins to forest management in coastal British Columbia, Geomorphology, 49, 109-124.
3. Brardinoni, F., Slaymaker, O. and Hassan, M.A. (2003) Landslide inventory in a rugged forests watershed: a comparison betwwen air-photo and field survey data, Geomorphology, 54, 179–196.
4. Cruden, M. and Varnes, D. J. (1996) Landslide types and processes, Chapter 3 in Landslides:Investigation and Mitigation,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Special Report, 247, 67-75.
5. Dai, F.C. and Lee, C.F. (2002) Landslide charcateristics and slope instability modeling using GIS, Lantau Island, Hong Kong., Geomorphology, 42, 213-228.
6. Fernandes, N.F., Guimaraes, R. F., Gomes , R.A.T., Vieira, B.C., Montgomery, D.R. and Greeberg, H. (2004) Topographic controls of landslides in Rio de Janeiro : field evidence and modeling, Catena, 55, 163-181.
7. Guthrie, R.H. and Evans, S. G. (2004) Anaylsis of landslide frequecie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a natural system, coastal British Columbia, Earc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 29, 1321-1339.
8. Ho, C.S. (1969) Some stratigraphic-structural problems of the Linkou Terrace in northern Taiwan, Proceedings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 12, 65-80.
9. Iwahashi, J., Watanabe, S. and Furuya, T. (2003) Mean slope-angl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and siz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landslide masses in Higashikubiki area, Japan ,Geomorphology, 50, 349-364.
10. Maidment, D. R. (2002) Arc Hydro:GIS for Water Resource, Redlands, Calif:ESRI Press.
11. Onda, Y. (1992) Influence of water storage capacity in the Regolith zone on hyd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lope processes and slope form, Zeitschrift Fur Gemorphologie N.F., 36, 165-178.
12. Onda, Y. (1994) Seepage erosion and its implication to the formation of amphitheater valley heads: a case study at Obara, Japan,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 19, 627-640
13. Reid, L.M. and Page, M.J. (2002) Magnitude and frequency of landsliding in a large New Zealand catchment, Geomorphology, 49, 71-88.
14. Selby, M.J. (1982) Hillslope Materials and process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5. Sharp, C.F.S. (1938) Landslides and Related Phenomena, New Jersey: Pageant.
16. Varnes, D.J. (1958) Landslides types and processes, Landslides and Enginnering Practice, Special Report, 29, 20-47.
17. Wang, L.C. (1969) Petrology and origin of the Linkou gravel in Taipei, Taiwan, Proceedings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 12, 49-64.
18. Wieczorek, G.F. (1996) Landslide triggering mechanisms, Chapter 4 in Landslides:Investigation and Mitigation,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Special Report, 247, 76-89.
19. Zhou, C.H., Lee C.F., Li, J. and Xu, ZW. (2002) On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slides and causative factors on Lantau Island , Hong Kong, Geomorphology, 43, 197-207.
網頁:
1. 中央大學應用地質所http://www.earth.ce.ntu.edu.tw/%E5%B1%B1%E5%B4%A9%E6%95%99%E5%AE%A4/INDEX.HTM(2005/12/31)
2. 中央氣象局(1999)http://www.cwb.gov.tw/V4/index.htm(2005/12/31)
3. 聯合知識庫新聞網http://udndata.com/library/ (1996-05-20/聯合報/09版/社會)(2005/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