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菁菁 Ching-Ching Li |
---|---|
論文名稱: |
漢語多義詞義項區辨架構—位移動詞「出」的語料庫實證研究 The Framework for Distinction of Senses of Chinese Polysemy |
指導教授: |
鄭錦全
Cheng, Chin-Chuan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05 |
中文關鍵詞: | 多義詞 、義項 、構詞 、語料庫 、位移動詞 |
英文關鍵詞: | Polysemy, Senses, Types of Word Formation, Corpus, Motion Verb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53 下載:4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針對多義詞義項區辨提出一個運用共現構詞來進行義項分析的架構,論文中討論構詞成分的語義關聯,並利用梅家駒等人(1996)所編纂的《同義詞詞林》的詞語語義架構細節,來分析多義詞具區別性的義項;並透過實證分析漢語動詞「出」的多義義項,驗證此一架構的合宜性。本研究主張藉由共現構詞所搭配的詞素或詞語,有助於界定多義詞的義項;透過構詞的語義組合關係找出搭配詞聚合時的語義類別,並藉此對目標詞進行語義義項區辨。
本研究以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前期五百萬詞的資料為文本,進行量化研究分析,找出多義詞「出」在語料中所有的共現構詞,並利用《同義詞詞林》檢索軟體 (鄭錦全師,2007b)找出共現構詞所屬的分類,對多義詞的語義延伸進行義項區辨。實證分析動詞「出」具區別性的獨立義項為:出1「離出義」、出2「存現義」、出3「到達義」、出4「超出義」,四個義項。文中同時從「出」延伸看到同為位移類動詞的一般性語義特徵,反映人類語言活動具有聯繫性。
最後本文主張掌握具區別性的語義義項,對於多義詞教學具有關鍵性的價值。對於多義詞一詞而多種樣貌,學習者若能有效掌握區別性義項便能達到綱舉目張、有效掌握語義、理解語境。冀能有助於多義詞的教與學。
This study proposed a framework for distinction of senses of Chinese polysemy. The framework is based on an application of morphemes in compound words and the sense taxonomy provided in “Synonym Dictionar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framework was empirically examined using a Chinese verb “Chu” as an example.
This study was a Sinica Corpus-based study. This study first drew all the words of the polysemy “Chu” from the corpus and analyzed each of them to obtain the following distinctive senses of “Chu”: Chu1 means to leave; Chu2 means to appear; Chu3 means to arrive at a certain place; Chu4 means to transcend. The analysis also found the general semantic features of this polysemy as a motion verb.
Finally, this study concluded that understanding distinctive semantic senses has a critical value for polysemy instruction and also provided suggestions on compilation of senses of polysemies.
于屏方 (2005)。動詞義位中內化的概念角色在辭典釋義中的體現。辭書研究,第3期,36-44。
勾俊濤 (2004)。論古代漢語詞義的反向引申。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第3卷,第5期,65-69。
王 力 (2003)。語言學論文集。北京 : 商務印書館。
王 媛 (2006)。從「方向」的角度對現代漢語單音節動作動詞分類。安陽工學院學報,19,134-138。
王 媛 (2006)。從「方向」的角度對現代漢語單音節動作動詞分類。安陽工學院學報,第l 期。
王葆華 (2003)。動詞的語義及論元配置。復旦大學博士學位論文,未初版,上海。
王 濤 (2007)。淺探漢語有向動詞的方位範疇。華南師範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論文,廣州。
王建偉、苗興偉 (2001)。語法化現象的認知語用解釋.。外語研究,第2期,32-35。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輯室 (2005)。現代漢語詞典(第五版),北京:商務印書館。
申修瑛(2007) 。現代漢語詞語搭配研究。復旦大學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上海。
史有為 (1997)。處所賓語初步考察。中國語學論文集(河內康憲教授退官紀念)。日本:東方書店。
白淑菁 (2008)。漢語詞彙型態素和詞義間對立關係研究。國立台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江佳芸 (2011)。從隱喻延伸看多義字的詞義認知──以「眼」字為例。Proceedings of 12the Chinese Lexical Semantics Workshop.
吳瓊玫 (2000)。唐詩魚類意象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云芳、段慧明、俞士汶 (2005)。對詞對賓語的語義選擇限制。語言文字應用,第2期,121-128。
吳云芳、俞士汶 (2006)。資訊處理用詞語義項區分的原則和方法。語言文字應用,第2期,126-133。
呂叔湘 (1999)。現代漢語八百詞。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維倫 (2010)。對一詞多義的概念現象探索。台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NTU05462004。
李永貞(2003)。動詞「往」的語法化研究,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李志高 (1989)。詞義引申的途徑。撫州師專學報,第3 期,20。
李卓琳 (2012)。漢語詞義反向引申研究。北京大學研究生學志,38-46。
李明懿 (2000)。現代漢語方位詞「上」的語義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束定芳 (2008)。現代語義學(第四版)。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沈木生 (2002)。李白詩歌月亮意象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家煊 (2001)。語言的主觀性和主觀化。外語教學與研究,第4 期。
沈家煊 (2004)。語用原則、語用推理和語義演變。外語教學與研究,第36卷,第4期,243-251。
竺家寧 (1999)。漢語詞彙學。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宗 杉 (2006)。「動詞處所賓語」的句法語義及相關語法問題研究。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吉林省。
屈承熹 (1996) 。現代漢語中“句子"的定義及其定位。世界漢語教學,4,16-23。
屈承熹 (2006) 。漢語功能篇章語法:從認知、功能到篇章結構。臺北市:文鶴出版社。
林惠萍 (1994)。李白詩中的月亮意象--以靜夜思、王昭君、把酒問月為主。傳習,第12期:121-129。
邱廣君 (1999)。現代漢語動詞的方向體系。中國語言學報(九) 。北京:商務印書館。
洪嘉馡、黃居仁(2004)。「聲」與「音」的近義辨析:詞義與概念的關係. 漢語詞彙語意研究的現狀與發展趨勢國際學術研討會. 11 月7-8 日,北京大學.
徐 今(2004)。反向引申探析。華中科技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第6 期,80 。
孫玉文(2000)。「假」、「借」、「丐」變調構詞的三則考辯。湖北大學學報,第5期,62-67。
馬玉汴(2005)。趨向動詞的認知分析。漢語學習,第6期。
栗 爽(2008)。現代漢語位移動詞研究。上海師範大學對外漢語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上海。
張麗麗、陳克健、黃居仁 (2000) 。漢語動詞詞彙語義分析:表達模式與研究方法。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nd Chinese Language Processing,5(1),1-18。
張 博 (1987)。詞義的反向雙向引申與反義同源詞。西南師範大學學報,第6期,72-74。
張玲瑛 (2012)。應用共現詞於句末多義助詞「吧」、「呢」的語義分析。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國憲 (1995)。動詞的動向範疇。第九次現代漢語語法學術討論會論文,哈爾濱。
張 博 (1987)。詞義的反向、雙向引申與反義同源詞——兼談“反訓”。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期,72。
張偉麗(2006)。「去」從離義到往義演變的考察。河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河南。
梅家駒、竺一鳴、高蘊琦、殷鴻翔編 (1996)。同義詞詞林(第二版)。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曹逢甫、蔡立中、劉秀瑩 (2001)。身體與譬喻:語言與認知的首要介面(第一版)。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符淮青 (2009)。詞義的分析和描寫(第二刷)。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莊雅棠 (2009)。現代漢語「好」的語義、句法及語用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連金發 (2006)。荔鏡記趨向式探索。Language and Linguistics,Vol7, Number4: 755-798。
連金發 (2004)。台灣閩南語「放」的多重功能: 探索語意和形式的關係。漢學研究,22卷,第1期,391-418。
連金發 (2000)。構詞學問題探索。漢學研究,第18卷特刊,61-78。
陳美秀 (2013)。漢語位移構式的歷史演變。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CCU00462007。
陳滿銘 (2006)。意象學廣論。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陳品靜 (2011)。中國語語彙「下」之考察─語意擴張與日本語對應關係為主。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應用日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俊光 (2007)。對比分析與教學應用。台北:文鶴出版社。
陳俊光 (2010)。篇章分析與教學應用。台北:新學林出版社。
陳茵珮 (2009)。現代漢語「下」的語義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奕秀(2010)。從閩南語趨向動詞「落」的語義延伸探討「V-落」的概念結構。論文發表於國立台灣語言學學會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主辦之第十一屆全國語言學論文研討會,新竹。
陳宣諭 (2011)。中國詩歌海意象。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彭壽綺 (1999)。唐詩中「雲」意象之承襲與延展-以初、盛唐為主。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黃春燕 (1999)。上義詞與下義詞的選用。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3期,45-48。
黃居仁、洪嘉馡(2005)。感官動詞的近義辨析:詞義與概念的關係。第六屆漢語辭彙語義學研討會論文集,廈門;廈門大學。
黃居仁、蔡柏生、朱梅欣、何婉如、黃麗婉、蔡宜妮 (2003)。詞義與義面:中文詞彙意義的區辨與操作原則 [Sense and Meaning Facet: Criteria and Operational Guidelines for Chinese Sense Distinction]. To be presented at the Fourth Chinese Lexical Semantics Workshops. June 23-25 Hong Kong, Hong Kong City University.
黃苕冠 (2001)。現代漢語徒手動作動詞「打」的語義語法探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舒屏 (2008)。多義詞的分析及其在語料庫標記的應用:以賽夏語為例。國立台灣大學語言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華新、韓瑋(2012)。現代漢語主觀位移句的認知理據探析。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期。
單寶順(2012)。從處所賓語看趨向動詞與趨向結構。浙江理工大學學報,第29卷,第5期,740-760。
楊信彰編譯 (1997)。牛津英漢雙解語言學詞典。P. H. Matthews原編。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葛建民、趙芳芳 (2010)。論動作型動詞的概念隱喻類型及機制。外語學刊,第3期,43-46。
葉德明 (1993)。漢語詞彙結構規則與教學。美國中文教師學會年會論文,美國德州聖安東尼奧。
萬中亞 (2006)。從視角轉換看人家的語義。周口師範學院學報,第23卷,第6期,98-100。
董秀芳 (1995)。詞義的相背引申。漢語學習,第三期,總第87期,53。
董秀芳 (2002)。論句法結構的詞彙化。語言研究,第48 期,56-65。
裴雨來、吳云芳 (2007a)。判定義位劃分的兩種方法。論文發表於第七屆漢語詞彙語義學研討會,香港。
裴雨來、吳云芳 (2007b)。對幾種義項區分方法的討論:以動詞擦為例。內容計算的研究與應用前沿——第九屆全國計算語言學學術會議論文集,遼寧大連。
趙豔芳 (2001)。認知語言學概論。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廖香蘭 (2008)。現代漢語「了」的認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齊滬揚 (1996)。空間位移中主觀參照「來/去」的語用含義。世界漢語教學,1996 年第4 期。
齊滬揚 (1998)。空間位移中客觀參照的語用含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 (2001)。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劉月華(1998)。趨向補語通釋。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劉佐豔 (2003)。語義的模糊性與民族文化。黑龍江大學俄語語言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黑龍江哈爾濱。
劉 瑾(2009)。漢語主觀視角的表達研究。首都師範大學博士論文,北京。
劉亞清 (2004)。基於詞義的漢語排歧方法研究(摘要)。南京理工大學情報學碩士論文,江蘇南京。
劉 堅、曹廣順、吳福祥(1995)。論誘發漢語辭彙語法化的若干因素。中國語文,3: 161-169。
錢乃榮 (2002)。現代漢語概論。台北:師大書苑。
衛乃興(2002)。語義韻研究的一般方法。外語教學與研究,34(4),300-307。
歐秀慧 (2008)。從隱喻延伸看多義字的詞義層次認知--以「身」字為例。通識教育學報(創刊號),大葉大學,61-88。
歐德芬 (2012)。現代漢語多義詞「看」之認知研究。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美智 (2005)。以句式為本的多義詞詞義辨識。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nd Chinese Language Processing. Vol. 10, No. 4, December 2005, 483-494.
蔡美智 (2010)。華語近義詞辨識難易度與學習策略初探。台灣華語研究(創刊號)。
蔡惠玲 (2008)。「要」的多義性解釋與教學語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孟翰 (2004)。訓詁學理論與實務教學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國語文教學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彰化。
鄭遠漢 (1997)。論詞內反義對立。周荐編(2004)二十世紀現代漢語詞匯論文精選:217-223。北京:商務印書館。
鄭錦全 (1998)。從計量理解語言認知。鄒嘉彥、黎邦洋、陳偉光、王士元編漢語計量與計算研究,香港城市大㈻1998年出版,頁15-30。
鄭錦全 (2004)。詞語的管窺與宏圖。The Fifth Chinese Lexical Semantics Workshop。Singapore。
鄭錦全 (2007a)。語言數位典藏的內容與應用。知識饗宴,3,33-57。台北:中央研究院。
鄭錦全 (2007b) 。同義詞詞林檢索軟體 (電腦軟體) 。
鄭錦全 (2009) 。詩詞意象教學。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44.1:91-102. February
戴浩一 (2007) 。中文構詞與句法的概念結構。華語文教學研究,4.1:1-30。
蕭佩宜 (2009)。論漢語趨向動詞「上」和「下」的語法化和語義不對稱性。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第33期,51-57。
韓大偉 (2007)。「路徑」含義的詞彙化模式。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27期,155-159。
顏秀珊 (2012) 台灣閩南語「敢」的多義性及階層結構探討。新竹教育大學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簡富祥 (2012) 。台灣閩南語摘取動詞「挽」與「薅」的語義分析。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NHCT5625024。
羅云普 (2010)。漢語多義動詞「放」的研究。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羅榮華 (2011)。位移動詞「至」、「到」、「達」與主觀大量。玉溪師範學院學報,第27卷,第1期,48-55。
蘇以文 (2005)。隱喻與認知。台北市:台大出版中心。
蘇新春 (1995)。當代中國詞彙學。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
蘇新春 (2002)。漢語詞匯計量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Austin, J. L. (1962).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ruse, D. A. (1986) . Lexical semantics. Cambridge Cambridgeshire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董秀芳導讀,2009,詞彙語義學。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Evans, Vyvyan (2005). The meaning of time: Polysemy, the lexicon, and conceptual structure. Journal of Linguistics, 41, 33-75.
Evans, Vyvyan & Tyler, Andrea (2004a). Rethinking English ‘prepositions of movement’: The case of to and through. Belgi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16.
Evans, Vyvyan & Tyler, Andrea (2004b). Spatial experience, lexical structure and movement: the case of in. In Radden, Gunter & Panther, Klaus-Uwe (Eds.), Language studies in motivation (pp. 157-192).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Fillmore, C. J. (1982). “Frame semantics,” In Linguistics in the Morning Calm. Seoul: Hanshin Publishing Corporation, pp.111-137. 中譯本:詹衛東譯,2003,框架語義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Gibbs, R. W. (1999). Taking metaphor out of our heads and putting it into the cultural world. In R. W. Gibbs & G. Steen (Eds.), Metaphor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gnitive linguistics conference (pp. 145-166).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Goldberg, Adele E. (1995). Constructions: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ement Structure.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吳海波譯 (2007)。構式:論元結構的構式語法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Hopper, Paul J., & Traugott Elizabeth C. (2003). Grammaticalization second Edition.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梁銀峰譯 (2008)。語法化學說第二版。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Johnson, Mark (1987). The body in the mind: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 imagination, and reason. Chicago, I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koff, George (1987).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Chicago, I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梁玉玲譯 (1994)。女人、火與危險事物──範疇所指示之心智的奧祕。台北:桂冠出版社。)
Lakoff, George & Johnson, Mark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I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周世箴譯註 (2006)。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Lakoff, George & Johnson, Mark (1999). Philosophy in the flesh, 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 New York, NY: Basic Books.
Langacker, Ronald W. (1987).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 I.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angacker, Ronald W. (1993). Reference-point constructions. Cognitive Linguistics, 4(1), 1-38.
Langacker, Ronald W. (2002). Concept, image, and symbol: the cognitive basis of grammar. Berlin and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Lin, Suchu. (2001). On Semantic Relatedness of the Mandarin Polysemous Word ‘Chu’.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Taipei.
Pustejovsky, James. (1995). The Generative Lexicon.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17(4),409-441.
Reddy, M. J. (1979). The conduit metaphor: A case of frame conflict in our language about language. In A. Ortony (Ed.), Metaphor and Thought (pp. 284–31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sch, Eleanor (1975). Cognitive representations of semantic categori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04(3), 192-233.
Talmy, Leonard. (1985). Lexicalization patterns: semantic structure in lexical forms. In: Shopen, T. (Ed.), Language typology and syntactic description Vol. 3: Grammatical categories and the lexicon. Cambridge University, Cambridge, pp. 57-149.
Talmy, Leonard. (1991). Path to realization: A typology of event conflation.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17: 480-519.
Talmy, Leonard.( 2001).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vol. 2: Typology and Process in Concept Structuring.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Traugott, Elizabeth C. (1989). On the rise of epistemic meanings in English: An example of subjectification in semantic change. Language, 65, 31-55.
Tyler, Andrea & Evans, Vyvyan (2001). Reconsidering prepositional polysemy networks: The case of over, Language,77(4), 724-765.
參考網站
中央研究院漢語平衡語料庫 http://asbc.iis.sinica.edu.tw/
中文詞彙網路 (Chinese WordNet) http://lope.linguistics.ntu.edu.tw/cwn/
中文詞彙網絡詞義區辨小詞典 http://cwn.ling.sinica.edu.tw/
說文解字網路版http://www.esgweb.net/html/swjz/imgbook/index1.htm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http://dict.revised.moe.edu.tw
漢語大字典http://words.sinica.edu.tw/
漢語大字典http://words.sinica.edu.tw/sou/sou.html
網上漢語大詞典網址http://fawen.cn/hanyu-zidia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