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米拓 Michael, Thomas |
---|---|
論文名稱: |
分析TOCFL學習者語料庫中母語為德語的中文學習者之寫作偏誤 An Analysis on German Chinese Learners’ Writing Errors Based on the TOCFL Learner Corpus |
指導教授: |
蔡雅薰
Tsai, Ya-Hsu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
論文出版年: | 2020 |
畢業學年度: | 10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9 |
中文關鍵詞: | 語料庫分析 、目標語影響 、母語影響 、寫作偏誤 、德語母語學習者 |
英文關鍵詞: | Corpus analysis, Target language influence, Native language influence, Writing errors, German learners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0102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46 下載:3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專注於母語為德語之中文學習者的偏誤分析研究目前仍然不多,至今透過語料庫來分析母語為德語中文學習者的研究更少。為了建立有關該領域的基礎,筆者決定運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建置的「TOCFL學習者語料庫」進行偏誤分析。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於透過TOCFL語料庫發現有關德語母語者在學習中文過程中常犯偏誤類型的各種情況。筆者在蒐集德語部分的語料(共603筆)之後照反覆出現的偏誤類型進行整合與對比主要相似處。在產出結果的基礎上,本文旨在討論不同偏誤的可能來源,最後提出教學建議,以協助減少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
本研究產出的主要結果如下:一、關於受目標語影響所導致的偏誤,德語母語者與大部分母語為拼音文字中文學習者之偏誤狀況類似。二、不同程度學習者受到德語影響程度不同,造成的偏誤傾向亦不同;初學者傾向依賴德語語序及句子結構,而中級程度學習者則更依賴德語詞彙的使用。三、有關母語為德語中文學習者的語法點最為顯著的發現如下:A)「了」字的偏誤情況同時顯示該詞彙多用與少用的傾向;B)德語母語者過度使用「有」字的現象可能與台灣人口語表達習慣相關;C)德國的中文學習者通常混用圍繞德語單詞 “und”(英文的 “and”)概念的連接詞;D)學習者在多數清況下使用量詞「個」代替其他量詞;E)結構助詞「的」的遺漏最為普遍。
通過上述結果進一步提出教學建議,希望創建母語為德語中文學習者在偏誤問題上更有系統的知識整合,進而幫助建立具有國別化的教學策略。
Although many error-analysis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error types of learners with different language backgrounds in the past, comparatively little error-analysis has been conducted for German learners of Chinese.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common errors made by German learners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ir problems in Chinese writing. The corpus analyzed in this study were based on the TOCFL Learner Corpus provided by NTNU’s Mandarin Training Center and amounted to 603 errors made by the learners with Chinese language proficiency ranging from A2 to B2.
The results showed the several indications, such as: 1) Learners tended to confuse words containing similar characters and words of similar or identical grammatical usage. 2) Native language influence was found in all levels of proficiency, however in differing degrees: elementary learners showed bigger reliance on L1 word order/sentence structure, while intermediate learners of Chinese appeared to receive more influence from L1 vocabulary usage as opposed to sentence structure. 3) In regards to the various grammatical concepts that were analysed in this study, the most prevalent results showed a)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over- and underuse of the particle “le” (了); b) a tendency to overuse “you” (有), which is likely due to Taiwanese peoples’ tendency to excessively use “you” in colloquial Chinese; c) general confusion of Chinese conjunctions surrounding the concept of “und/and”; d) that learners tended to over-generalize the quantifier “ge” (個) as a means to replace a variety of other quantifiers; and e) a general underuse of the structure particle “de” (的).
中文文獻
刁晏斌(1998)。台灣話的特點及其與內地的差異。中國語文,5,387-390。
王央(2016)。含相同語素的雙音節易混淆詞對外漢語教學研究。長沙市:湖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怡權(2011)。以德語為母語之漢語學習者趨向補語的中介語分析。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媚和張艷榮(2007)。俄羅斯留學生「了」字句使用偏誤分析。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5,47-51。
王曉燕(2005)。中介語對話偏誤分析及糾誤策略。株洲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0,108-111。
石慧敏和謝福(2008)。外國留學生「是……的」句的偏誤分析。海外華文教育,1,38-46。
杜成玉和張明慧(2018)。HSK動態作文語料庫。世界語言資源平台。2019年12月6日,取自https://languageresources.github.io/2018/03/07/%E6%9D%9C%E6%88%90%E7%8E%89%E7%AD%89_HSK%E5%8A%A8%E6%80%81%E4%BD%9C%E6%96%87%E8%AF%AD%E6%96%99%E5%BA%93/。
吳宏星(2015)。韓國留學生漢語量詞「個」的偏誤分析調查研究 —— 基於HSK動態作文語料庫。現代語文,18,106-109。
李苑翠(2016)。易混淆詞「好」的辨析及教學。長沙市:湖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穎純(2015)。虛詞「了」在初級教材中的教學設計 —— 以圖示語境設計為例。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寶貴和王曉甜(2015)。韓國學生習得漢語「有」字句偏誤分析及教學對策。遼寧師範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38,831-836。
林慶隆、陳怡臻(2020)。簡介國內外語料庫。國家教育研究院。2020年01月18日,取自https://epaper.naer.edu.tw/edm.php?edm_no=49&content_no=1368
韋九抱(2015)。韓日印尼學生緣由目的類詞語的混淆特徵及成因。華文教學與研究,60,1-8。
郝旭東(2016)。新HSK四級近義詞與易混淆詞學習策略及教學建議研究。蘭州市:西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花(2010)。韓國留學生「有」字句偏誤分析。長春市: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段風博(2017)。留學生習得連詞「而」的偏誤分析及其教學策略。長沙市:湖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韋德名(2012)。回應讚美之語用研究:以台灣人、德國人及德國華語學習者為例。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文佳(2018)。對外漢語教學中含相同語素的雙音節易混淆詞分析。成都市:四川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秦洪武和王克非(2007)。對應語料庫在翻譯教學中的應用:理論依據和實施原則。中國翻譯,28,49-52。
夏媛(2014)。外國學生習得漢語同素異序易混淆詞研究。南昌市:南昌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沛(2015)。基於HSK動態語料庫的韓國留學生「有」字句析。蘭州市:蘭州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秋伶(2011)。泰籍學生學習現代漢語助詞「的」之偏誤分析與教學語法。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姿君(2014)。基於德中平行語料庫的德文連接詞翻譯研究 —— 連接詞 “wenn” 與 “weil” 的實例分析。東吳外語學報,39,227-253。
張莉萍(2012,5月)。TOCFL作文語料庫的建置與應用。第二届漢語中介語語料庫建設與應用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選集,141-152。北京市:北京語言大學。取自http://tocfl.itc.ntnu.edu.tw:8080/doc/lchang_TOCFL_Book_article.pdf。
張莉萍(2014a)。不同母語背景華語學習者的用詞特徵:以語料庫為本的研究。中文計算語言學期刊,19,53-72。
張莉萍(2014b)。偏誤標記更新版。2019年12月6日,取自http://tocfl.itc.ntnu.edu.tw:8080/doc/ErrorTag_201412.pdf。
張莉萍(2017)。華語學習者關係子句的習得考察 —— 以語料庫為本的研究。華語文教學研究,14,47-80。
張莉萍(2019)。TOCFL學習者語料庫檢索系統操作說明。2019年12月6日,取自http://homepage.ntu.edu.tw/~lchang/doc/TOCFL%E6%93%8D%E4%BD%9C%E6%89%8B%E5%86%8A2019.pdf。
張莉萍和鄭琬鈴(2018)。韓國學習者「讓」字句偏誤情況。雲南師範大學學報,16,37-47。
張婧婧(2009)。母語為英語的留學生使用名量詞的偏誤分析。黃岡師範學院學報,29,129-132。
張博(2007)。同義詞、近義詞、易混淆詞:從漢語到中介語的視角轉移。世界漢語教學,3,98-107。
張博(2008)。第二語言學習者漢語中介語易混淆詞及其研究方法。語言教學與研究,6,37-45。
曹雅楠(2018)。德語區留學生漢語名詞偏誤的研究 —— 基於HSK 動態語料庫和中介語語料。西安市:西安外國語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麗君(2012)。台、華語語言接觸下的「有」字句。台灣學誌,5,1-26。
陳艷(2013)。對外漢語詞語易混淆組的類型及教學策略。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19,108-111。
黃一葦(2009)。漢德語音對比及德國學生漢語發音偏誤研究。上海市:上海外國語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力研(2009)。從英語學習者寫作偏誤分析看中介語特徵。外語教學研究,148,214-217。
董子昀、陳浩然和楊惠媚(2015)。以「華語學習者語料庫」為本的「了」字句偏誤分析。中文計算語言學期刊,20,76-95。
楊婧(2011)。留學生量詞偏誤分析 —— 以「個」為例。現代語文,36,106-107。
蔡文琪(2016)。基於HSK動態語料庫的德語母語者漢語動詞偏誤研究。河北市:河北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廖婕仔(2016)。試探現代漢語「有+動詞謂語」隱現過程。台大華語文教學研究,4,145-186。
劉叔新(1992)。詞語意義間的依賴關係。漢語學習,5,1-7。
魯健驥(1992)。偏誤分析與對外漢語教學。語言文字應用,1,69-73。
劉學穎(2017)。德語為母語的初級漢語水平學生聲調實驗偏誤分析。上海市:上海外國語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曉穎和郭伏良(2010)。對外漢語易混淆詞教學中的問題及改進策略。河北大學學報,35,26-29。
薛豆豆(2019)。對外漢語教學中動態助詞「了」的偏誤分析及對策。文學教育,9,144-145。
閻秀麗(2012)。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易混淆詞研究。天津市:天津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賴玲瓏(2018)。泰國學習者漢語易混淆詞研究。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
謝宗旭(2013)。義大利學習者漢語易混淆詞偏誤分析及教學對策研究。瀋陽市:瀋陽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紅華(2016)。法語背景學生中級寫作中易混詞類型初探。archive ouverte UNIGE,10,81-92。
鬱梅(2009)。「有」字句偏誤分析。語文學刊,7,146-147。
英文文獻
Brown, H. D. (2000).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5th ed.). New York: Pearson Education.
Comrie, B. (2009). The world’s major languages (2nd ed.). Abingdon: Routledge.
Corder, S. P. (1967). 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 errors. IRAL –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5(4), 161-170.
Corder, S. P. (1982). Error analysis and interlanguage. Oxfor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eorge, H. V. (1972). Common errors in language learning: Insights from English. Rowley, Massachusetts: Newbury House.
Huang T.-G. (2018). Teaching “Yi + Classifier” to 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 and Korean in intermediate Chinese classes: Error analysis and the designing of a pedagogical decision tree. Taiwan Journal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17, 153-183.
Nemser, W. (1971). Approximative systems of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IRAL –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9(2), 115-124.
Ren, Z.-Y., & Yin, S.-Y. (2011). Reading aloud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onterlanguage. US-China Foreign Language, 9(7), 432-436.
Richards, J. (1971). Error analysis and second language strategies. Quebec City: Laval University.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048579)
Selinker, L. (1969). Language transfer. General Linguistics, 9(2), 67.
Selinker, L. (1972). Interlanguage. IRAL –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10(3), 209-231.
Teng, S.-H. (Ed.). 2018. An A to Z Grammar for Chinese Language Learners – 當代中文語法點全集. Taipei: Linking Publishing.
Tseng, Y.-C., & Hsieh, M.-L. (2013).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f Chinese conjunction Er ("And"): A corpus-based study. Taiw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 11(1), 125-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