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鄭芳渝 Cheng, Fang-Yu |
---|---|
論文名稱: |
哈伯瑪斯溝通行動理論在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之應用研究 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Habermas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ction in the reuse of idle space on campus |
指導教授: |
吳清基
Wu, Ching-Ji |
口試委員: | 吳清山 陳木金 王如哲 洪仁進 吳清基 |
口試日期: | 2022/01/17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22 |
畢業學年度: | 11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5 |
中文關鍵詞: | 哈伯瑪斯 、溝通行動理論 、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 |
英文關鍵詞: | Habermas, communicative action, reuse of idle space of campus |
研究方法: | 個案研究法 、 半結構式訪談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0264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01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臺灣於2020年的人口總數呈現負成長,將持續面臨少子女化的衝擊,學校面對學齡人口減少以致於產生校園閒置空間,後續的再利用成為一項複雜且重要的課題。為發揮資源再利用的效益,因此應用哈伯瑪斯溝通行動理論加以探討,首先分析溝通行動理論內涵,並探討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之案例,再將溝通行動理論應用於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之實務。本研究針對延續既有教育機能與創造新價值兩類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之案例進行質性研究,蒐集科長、承辦人、現場管理人員及社區代表共計8人對於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歷程與成效的看法。
歸納相關資料後,將溝通行動理論歸納為合理性規準、合法性規準、有效性規準,並且於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具有規範引導作用;研究發現在用前評估階段缺乏溝通,對於再利用政策的預期效益與滿意度並無明顯影響;規劃執行階段需要資源整合以營運管理,並暢通溝通管道了解使用者需求;在用後評估階段旨在修正缺失,以提升滿意度與預期效益。
依據研究結果,研究者分別向中央主管行政機關、地方政府、社區與利害關係人以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藉以提供未來執行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之參考,並充分發揮公有資產之效益。
The gross population in Taiwan has been decreasing since 2020. The low birth rate has great impact on schools, and more and more schools have to deal with idle space because of low school-age population. The reuse of idle space on campus becomes a complicated but important issu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reuse of idle space on campus. This qualitative research study guided by Habermas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used in-depth interviewed to collect data from 8 participants who were the section chiefs, case officers, space administrators and community representatives.
The research findings show that lacking of communication during pre-occupancy evaluation stage does not influence the expectation effect or the satisfaction. On the other hand, communication is important for integrating resource, operations management, users’ needs during execution stage. Modifying deficiency is also important during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 stage that would also increase expectation effect or the satisfaction.
Suggestions of this research study for government officers, policy makers and community representatives are discussed.
一、中文部分
E. C. Cuff, W. W. Sharrock, & D. W. Francis(2003)。最新社會學理論的觀點(林秀麗、林庭瑤、洪惠芬譯)。韋伯文化。(原著出版年:1998)
Gibson, R. (1988)。批判理論與教育(吳根明譯)。師大書苑。(原著出版年:1986)
Habermas, J. (1994)。合法性危機(陳學明譯)。時報出版。(原著出版年:1973)
Habermas, J.(2002)。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曹衛冬、王曉玨、劉北城和宋偉杰譯)。聯經。(原著出版年:1962)
Marcuse, H.(2015)。單向度的人:發達工業社會的意識型態研究(劉繼譯)。麥田。(原著出版年:1964)。
Strauss, A. & Corbin, J. M. (1997)。質性研究概論(徐宗國譯)。巨流。(原著出版年:1990)
大山北月(2020)。精神。2020年1月23日取自http://www.bighillnorthmoon.tw/ cafe/。
大紀元(2014)。苗栗首座雙語學校新港國中小新校舍落成。2020年2月3日取自 https://www.epochtimes.com/b5/14/12/21/n4323464.htm
方永泉(2002)。後現代主義與比較教育研究。載於當代思潮與比較教育研究(31-48頁)。師大書苑。
方迺中(2006)。都市再生與閒置空間再利用策略之研究-以新竹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營建技術與管理學程,新竹市。
日月潭特色遊學中心(無日期)。2020年1月20日取自http://web.topwin.com.tw/goldenthumb2013/downloads/%E6%97%A5%E6%9C%88%E6%BD%AD%E7%89%B9%E8%89%B2%E9%81%8A%E5%AD%B8%E4%B8%AD%E5%BF%83%E5%88%86%E4%BA%AB%E7%B0%A1%E5%A0%B1.pdf
日月潭觀光旅遊網(2020)。歐都納戶外山野勇氣館。2020年4月10日取自https://www.sunmoonlake. gov.tw/zh-tw/attractions/detail/202
王文科、王智弘(2017)。教育研究法(增訂第17版)。五南。
王尚文(2014,2月25日)。從「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談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s://sparkpost.wordpress.com/2014/02/25/instrumental-rationality-vs-value-rationality/
王俊斌(2001)。「合理化」概念的困境與教育研究者價值涉入的問題。教育研究集刊,46(1),81-106。
王惠君(2001)。閒置空間的再生與活化–活化公有閒置空間成為文化資源之初步探討。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會訊,19,4-7。
王釿鋊、陳希舜(2018)。滿足社會需求之閒置公共空間創新應用。財團法人中技社。
王鳳雄、蘇春地(2010)。哈伯瑪斯溝通行動理論對組織轉型領導的啟示與實踐。學校行政雙月刊,69,1-19。
王慧蘭(1999)。教育政策社會學初探。教育研究資訊,7(3),87-108。
北川富朗(2014)。大地藝術季-越後妻有三年展的10種創新思維(張玲玲譯)遠流。(原著出版年:2010)
田明振(2004)。JürgenHabermas溝通行動理論對政策網絡的意涵(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南投縣。
向陽薪傳木工坊(2020)。2020年1月22日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 sunrise.88.2010/about/
江志正(1998)。哈伯瑪斯溝通行動理論及其在學校教育上的啟思。臺中師院學報,12,103-125。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14)。公共設施閒置空間之活化及防範策略精進措施。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文化白皮書。臺北市:作者。
何昕家、萬怡君(2008)。整併裁撤學校再利用活化步驟化模式建構初探-以國民中小學為例。載於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校園建築與運動空間活化再利用(103-118頁)。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何茂田(2005)。哈伯瑪斯溝通行動之互為主體性論述及其教育啟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余豪傑(2016)。由批判理論觀點論教育理論與實踐之關係。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6),245-261。
吳政達(2007)。教育政策分析新論。高等教育。
吳麗珍(2014)。方便取樣和立意取樣之比較。護理雜誌,61(3),105-111。
吳耀明(2005)。Habermas的批判理論對教師專業之啟示。花蓮師院學報,20,1-18。
巫志城(2008)。臺東縣閒置校園再利用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臺東市。
李佩茹(2012)。新北市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用後評估之研究-以三所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臺北市。
李俊輝(1996)。哈伯瑪斯公共領域在社區成人教育上的意義(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嘉義縣。
李英明(1986)。哈伯馬斯。東大圖書。
李淑娟(2015)。國小學校建築用後評估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
李清全(1993)。歷史性建築再利用計畫程序初探-以臺灣日據時期建築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臺南市。
李智賢(2006)。哈伯瑪斯溝通行動理論在國民小學組織再造實踐策略之運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明石市立高齢者大学校(2008)。あかねが丘学園。2020年1月20日取自http://www.edi.akashi.hyogo.jp/akane/
周明泉(2020)。哈伯瑪斯。王一奇(編),華文哲學百科,2020年12月19日取自http://mephilosophy.ccu.edu.tw/entry.php?entry_name=%E5%93%88% E4%BC%AF%E7%91%AA%E6%96%AF#entry_list
林水波、張世賢(2006)。公共政策。五南。
林安梧、張文城(1995)。哈伯瑪斯的批判理論(譯註)。通識教育季刊,2(4),17-43。
林志成(2016)。臺灣地區特色學校計畫的省思與前瞻。教育行政論壇,8(1),45-59。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239-262頁)。麗文。
林明地(2010)。學校與社區關係。五南。
林明地(2014)。學校社區化在理念與實踐上的發展趨勢。教育資料集刊,27,259-280。
林思玲(2008)。公部門政策對於高高屏地區歷史性建築再利用之影響。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SNC97-2218-E-153-001),未出版。
林振春(1995)。凝聚社區意識,建構社區文化。社區發展季刊,69,25-39。
林清達(2003)。教育改革時代的學校與社區互動關係。花蓮師院學報,16,135-157。
林清達(2003)。教育改革時代的學校與社區互動關係。花蓮師院學報,16,135-157。
林毓敏(2013)。桃園閒置空間再利用之研究-以桃園國際英語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臺北市。
林遠澤(2005)。真理何為?從哈伯瑪斯真理共識理論的實用轉向論真理的規範性涵義。歐美研究,35(2),363-404。
林遠澤(2018)。溝通行動理論。王一奇(編),華文哲學百科,2020年3月27日取自http://mephilosophy.ccu.edu.tw/entry.php?entry_name=%E6%BA %9D%E9%80%9A%E8%A1%8C%E5%8B%95%E7%90%86%E8%AB%96
林遠澤(2019)。從赫德到米德:邁向溝通共同體的德國古典語言哲學思路。聯經。
林曉雲(2018,1月14日)。廢校活化235校變身。自由時報,2019年12月27日取自https://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1168600
林爵士、王瑞斌(2016)。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之研究-以高雄市旗山區舊鼓山國小為例。教育行政論壇,8(2),75-94。
邱怡瑛(2004)。哈柏瑪斯的溝通行動理論及其在教學歷程中對教師之啟示。教育研究,12,169-178
邱祖賢(1996)。哈伯瑪斯的批判理論在我國教育政策制定的應用(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南投縣政府(2016)。南投環境教育設施場所-日月潭特色遊學中心。2020年1月3日取自https://www.ntepb.gov.tw/ee/tour/Details.aspx?Parser= 13,24,560,544,,,11
姜添輝(2006)。K. Marx衝突理論的先驅大師。載於王麗雲、譚光鼎(主編),教育社會學:人物與思想(1-31頁)。高等教育。
屏東縣政府(2018)。全國首創培力身心障礙者管理的露營區-崙川工坊露營區開幕。2019年12月30日取自https://www.pthg.gov.tw/plantou/News_ Content.aspx?n=B666B8BE5F183769&s=A4D51534B8E4AAFC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的分析與寫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59-170頁)。巨流。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自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1-158)。巨流。
胡夢鯨(1993)。哈伯瑪斯的溝通行動理論探微:貢獻與限制。國立中正大學學報,4(1),33-70。
范熾文(2006)。後現代主義對學校行政領導之啟示。現代教育論壇,14,338-353。
宮敬才(1993)。盧卡奇的哲學思想。唐山。
徐唯恩、陳培薇、王喜青(2018)。日本北海道黑松內山毛櫸自然學校暑假長期村之教學案例。2020年1月10日取自https://www.forest.gov.tw/ MagazineFile.aspx?fno=6604
馬寶全(2020)。校園閒置空間活化再造的效益評估-平溪國小東勢分校再利用之生態教育園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研究所,臺北市。
高翠霞(2011)。支持社區永續發展之自然及環境教育資源設施的發展研究整合型計畫(三)-社會變遷中學校轉型與社區永續發展規劃研究-從閒置空間活化在利用角度探討。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NSC99-2511-S-133-004。
高翠霞、溫育賢(2011)。淺談閒置空間再利用-學校與社區永續發展的實踐。國教新知,58(4),24-33。
高翠霞、蔡崇建、莊潔(2011)。臺灣國民小學學校閒置空間現況、問題與對策。教育資料集刊,49,31-68。
國家發展委員會(2020)。總生育率。2020年3月27日取自https://www.ndc.gov.tw/News_Content.aspx?n=01B17A05A9374683&sms=32ADE0CD4006BBE5&s=2D7C191B0671B176
國家發展委員會(2021)。出生率及死亡率趨勢。2021年12月15日取自https://pop-proj.ndc.gov.tw/chart.aspx?c=1&uid=61&pid=60
基隆社區大學(2019)。社大簡介。2019年12月29日取自http://www.kcu.org.tw/
張玉璜(2001)(主編)。推動閒置空間再利用國際研討會會議實利用國際研討會會議實錄(2-5.1-2-5.6)。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張芳全(1999)。教育政策。師大書苑。
張春興(2009)。現代心理學:現代人研究自身問題的科學(重修版)。東華書局。
張春興(2013)。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務(重修二版)。東華書局。
張庭蓁(2013)。以標竿學習法探討校園閒置空間活化再利用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營建管理學系,新竹市。
張晏平(2018)。校園閒置空間轉型日照中心之選址評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臺北市。
張源泉(2006)。J. Habermas批判理論之集大成者。載於王麗雲、譚光鼎(主編),教育社會學:人物與思想(341-366頁)。高等教育。
張詩欣(2009)。國民小學校園閒置空間永續發展評估指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臺北市。
張鈿富、王世英、葉兆祺(2007)。美、日、德、法、英國家教育政策分析。教育資料集刊,36,121-152。
張嘉原(2006)。學校閒置空間再利用之初探。載於林山太(主編),友善校園規劃與經營(95-107頁)。國立教育資料館。
教育部(2007)。特色學校發展方案。2019年12月29日取自https://english. moe.gov.tw/dl-4805-09FD558C-6F80-4BD9-9383-90169FBC1690.html
教育部(2008)。精緻國教基礎設施建設計畫作業要點。2020年1月18日取自https://edu.law.moe.gov.tw/LawContentHistory.aspx?hid=259
教育部(2015)。國民中小學整併後校園活化再利用執行情形。2020年1月30日取自http://www.ws.pcc.gov.tw
教育部(2016)。國民中小學閒置空間活化利用及列管注意事項。2021年11月5日,取自http://ssdelt.nhps.tp.edu.tw/index.php?action=msg_detail&cid=2&id=6
教育部(2017)。校園社區化改造計畫。2019年9月13日取自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D33B55D537402BAA&s=CD19779D8FB6A327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科技領域。2021年11月15日取自https://www.naer.edu.tw/PageSyllabus?fid =52
教育部(2019)。公立國民中學及國民小學校園(舍)空間多元活化注意事項。2021年11月13日取自http://ssdelt.nhps.tp.edu.tw/index.php?action=msg_ detail&cid=2&id=41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6a)。基隆社區大學。2019年12月29日取自http://ssdelt.nhps.tp.edu.tw/index.php?action=share_detail&cid=1&id=3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6b)。行政院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北基宜花金馬分署-宜蘭職業訓練場。2020年1月19日取自http://revival.moe.edu.tw/ExampleDetail.asp?View=2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6c)。新北市英速魔法學院闊瀨校區。2020年1月21日取自http://ssdelt.nhps.tp.edu.tw/index.php?action=share_ detail&cid=1&id=13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6d)。北海道自然體驗學校(NEOS)。2020年1月10日取自http://ssdelt.nhps.tp.edu.tw/index.php?action =share_detail&cid=2&id=86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6e)。麗水華德福中小學部。2020年1月3日取自http://ssdelt.nhps.tp.edu.tw/index.php?action=share_detail&cid=1&id=102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6f)。朴子市立幼兒園。2020年1月22日取自http://ssdelt.nhps.tp.edu.tw/index.php?action=share_detail&cid=1&id=32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6g)。臺東縣熱氣球飛行訓練學校。2020年1月 23日取自http://revival.moe.edu.tw/ExampleDetail.asp?View=69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6h)。大山背人文生態館。2020年1月24日取自http://revival.moe.edu.tw/ExampleDetail.asp?View=62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6i)。北野工房社區。2020年1月18日取自http://revival.moe.edu.tw/ExampleDetail.asp?View=6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6j)。印第安納波里第三公立小學。2020年1月22日取自http://ssdelt.nhps.tp.edu.tw/index.php?action=share_detail &cid=2&id=99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6k)。原宿之丘。2020年1月10日取自http://ssdelt.nhps.tp.edu.tw/index.php?action=share_detail&cid=2&id=4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7)。國民中小學校園餘裕空間活化論壇暨公立國民中小學發展特色學校說明會。2019年9月10日取自http://ssdelt.nhps.tp.edu.tw/index.php?action=msg_detail&cid=1&id=19。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8a)。精緻國教基礎設施建設計畫作業要點。2019年10月5日取自https://edu.law.moe.gov.tw/LawContent. aspx?id=FL045277#lawmenu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8b)。屏東縣崙川露營區。2019年12月30日取自http://ssdelt.nhps.tp.edu.tw/index.php?action=share_detail&cid=1&id=122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8c)。花蓮縣光復鄉立幼兒園。2020年1月20日取自http://ssdelt.nhps.tp.edu.tw/index.php?action=share_detail&cid=1&id =123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8d)。臺東縣私立耆福綜合式服務類長期照顧服務機構。2020年2月1日取自http://ssdelt.nhps.tp.edu.tw/index.php?action =share_detail&cid=1&id=121。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9)推動偏鄉國民中小學特色遊學實施計畫。2019年9月5日取自https://www.kl.edu.tw/v7/edudata/edu_msg/ 63740/LINK31070325.pdf。
教育部統計處(2019)。重要教育統計資訊-國民中小學學生數推估。2019年9月5日取自http://stats.moe.gov.tw/files/important/OVERVIEW_M10.pdf
梁福鎮(2013)。教育行政學:理論與實務。五南。
莊惠鈞(2014)。應用FAHP建構臺北市國小廢校空間再利用之評估模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臺北市。
郭正一(2017)。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以新北市英速魔法學院闊瀨校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臺北市。
郭生玉(2012)。心理與教育研究法。精華書局。
郭實渝(2003)。後現代思潮與生態文化教育理念。載於邱兆偉(主編),當代教育哲學(247-273頁)。師大書苑。
都市計畫法(2021)。
陳今儀(2010)。臺北縣國民小學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陳文耀(2008)。閒置空間再利用與政治干預關係之研究-以高字塔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大學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高雄市。
陳仲翰(2007)。Jürgen Habermas的論辯倫理學及其德育涵義(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嘉義縣。
陳向明(2011)。社會科學質的研究。五南。
陳伯璋(1982)。哈伯瑪斯的「批判詮釋學」及其對課程研究的啟示。教育研究集刊,24,73-134。
陳志豪、吳文彥(2017)。閒置空間現象成因之研究。建築學報,100,35-50。
陳玟伶(2003)。哈伯瑪斯公共領域理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臺北市。
陳昭嬅(2004)。哈伯瑪斯「溝通行動理論」及其在學校教育上的啟示。教育研究(高師),12,213-223。
陳虹君(2010)。臺北縣特色學校轉型策略之研究-從社區夥伴關係與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角度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陳桂蘭(2007)。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策略之研究-以臺北縣國光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陳朝興(2001)。臺灣推動閒置空間的實踐經驗與觀察。載於張玉璜(主編),2001推動閒置空間再利用國際研討會會議實錄(1-4.1~1-4.7頁)。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陳閔翔、黃瑞祺(2013)。從審議民主到後國族民主:哈伯馬斯民主理論的發展與反思。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47,65-118。
陳詩芸(2007)。閒置校園再利用作業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都市計畫所,臺中市。
陳龍森(1993)。哈伯瑪斯溝通行動理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高雄市。
傅朝卿(2001)。臺灣閒置空間再利用理論建構。載於張玉璜(主編),2001推動閒置空間再利用國際研討會會議實錄(1-1.1~1-1.10頁)。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曾能汀(2006)。閒置空間再利用為藝文用途之關鍵成功因素分析-以二十號倉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雲林縣。
曾淑蘭(2019)。臺灣創生前線宜蘭斑大山北月。2020年2月4日取自https://udn.com/news/story/6845/4039065
曾雅慧(2011)。少子化與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之探討。學校行政,74,213-228。
曾慶豹(1998)。哈伯瑪斯。生智文化。
湯志民(2005)。學校建築用後評估:理念、實務與案例。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學校建築與學習(35-81頁)。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湯志民(2008)。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之探析。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校園建築與運動空間活化再利用(3-63頁)。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鈕文英(2015)。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雙葉書廊。
項竫、蔡偉銑、歐重亞(2014)。我國行政機關建立重大政策社會影響評估機制之研究。國家發展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NDC-DSD-102-018。
黃乙原(2009)。南投縣偏遠小規模國小廢校政策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公共政策所,臺中市。
黃坤錦(1999)。教育的知識向度。載於伍振鷟(主編),教育哲學(159-258頁)。五南。
黃昆輝(1984)。教育行政溝通原理及其應用。教育研究集刊,26,23-59。
黃秋霞(2016)。淺談量化與質性研究的反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9),149-154。
黃海鳴(2003)。推動閒置空間再利用操作參考手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黃國銘(2012)。臺東縣閒置校園活化之可行性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公共事務管理碩士在職專班,臺東縣。
黃富順(1994)。加強社區意識,建立祥和社會的途徑。社會發展研究學刊,1,23-33。
黃瑞祺(1983)。溝通與批判-哈伯瑪斯社會溝通理論初探。鵝湖月刊,97,10-16。
黃瑞祺(1986)。批判理論與現代社會學。巨流。
黃瑞祺(2001)。批判社會學。三民。
黃瑞祺、陳閔翔(2010)。審議民主與法治國理想:哈伯馬斯的民主。載於黃瑞祺(主編),溝通、批判和實踐(355-406頁)。允晨文化。
黃瑞祺、陳閔翔(2018)。哈伯馬斯的民主理論。允晨文化。
黃騰、歐用生(2012)。教育如何超越新自由主義:課程公共性觀點。另類教育期刊,2,1-24。
新竹麗水華德福中小學部(2015)。新竹麗水華德福中小學相關 Q & A。2020年1月3日取自http://hcwaldorf.blogspot.com/2014/08/q-a.html
新唐人亞太電視臺(2016)。廢棄校舍再利用實物銀行助弱勢。2020年2月3日取自http://www.ntdtv.com.tw/b5/20160316/video/167879. html?%E5%BB%A2%E6%A3%84%E6%A0%A1%E8%88%8D%E5%86%8D%E5%88%A9%E7%94%A8%20%E5%AF%A6%E7%89%A9%E9%8A%80%E8%A1%8C%E5%8A%A9%E5%BC%B1%E5%8B%A2
楊洲松(1998)。Habermas「現代性哲學論辯」與Lyotard「後現代知識論述」的論戰及其教育意義。教育研究集刊,40(1),73-92。
楊深坑(1988)。理論、詮釋與實踐:教育學方法論論文集(甲輯)。師大書苑。
楊深坑(1997)。溝通理性、生命情懷與教育過程。師大書苑。
溫明麗(2004)。批判理論的教育哲學。載於邱兆偉(主編),教育哲學(205-236頁)。師大書苑。
溫明麗(2006)。教育決策的倫理省思。載於黃乃熒(主編),教育政策科學與實務(27-46頁)。心理出版社。
溫明麗(2008)。教育101-教育理論與實踐。高等教育。
萬新知(2005)。閒置校舍再利用之研究。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學校建築:現代化vs.國際化(181-197頁)。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葉允斌(2004)。網路「公共性」的考源、批判與重建-以Habermas的「Intersubjectivity」觀點為中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嘉義縣。
葉鴻楨(2006)。被裁撤校舍地規劃為環境學習場域之可行性—以宜蘭縣清水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花蓮縣。
詹紹威(2006)。高中學校建築用後評估之研究:理念和實務。載於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舉辦之「教育政策與行政發展趨勢」第六屆研究生論文發表會論文集(181-192頁),南投縣。
廖春文(1990)。哈伯瑪斯的溝通行動理論及其在教育行政上的啟示。彰化師範大學學報,1,59-68。
廖春文(1991)。哈伯瑪斯溝通行動理論及其在教育行政上的適用性(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廖慧萍(2003)。公有閒置空間再利用評估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臺中市。
漢寶德、劉新圓(2008)。閒置空間再利用政策之檢討,國政研究報告,取自 http://www.npf.org.tw/2/4332。
監察院(2012)。國中小學廢併校後之閒置校舍活化成效與檢討專案調查研究。臺北市:作者。
臺東縣政府(2020)。阿底旦文化故事館。2020年1月23日取自http://tour.taitung.gov.tw/zh-tw /Travel/ ScenicSpot/1299/%E9%98%BF%E5%BA%95%E6%97%A6%E6%96%87%E5%8C%96%E6%95%85%E4%BA%8B%E9%A4%A8
臺東縣觀光旅遊網(2020)。天際航空──飛行啟蒙基地(飛行學校)。2020年1 月23日取自http://tour.taitung.gov.tw/zh-tw/Travel/ScenicSpot/ 1281/%E5%A4%A9%E9%9A%9B%E8%88%AA%E7%A9%BA-%E9%A3%9B%E8%A1%8C%E5%95%9F%E8%92%99%E5%9F%BA%E5%9C%B0-%E9%A3%9B%E8%A1%8C%E5%AD%B8%E6%A0%A1-
劉春榮、高翠霞、王佩玲、徐世瑜(2001)。國民中小學的社區責任與可行作為專題研究。國立教育資料館專題研究計畫。
劉華宗、陳麗杏(2017)。高雄市三所國小閒置空間再利用之研究。國際與公共事務,6,41-58。
劉鎮寧(1999)。哈伯瑪斯溝通行動理論在行政決定合理性歷程應用之研究─以高雄市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嘉義縣。
潘慧玲(2003)。社會科學研究典範的流變。教育研究資訊,11(1),115-143。
蔡美文(2005)。閒置空間再造-管理者與藝術家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蔡進雄、李森永(2016)。單一專家決策的風險與挑戰:論風險社會下的教育政策制定特色。教師專業研究期刊,12,107-121。
蔡靜怡(2000)。活化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之研究-以高雄縣興糖國小與旗山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建築與環境設計研究所,高雄市。
鄧桂芬(2019)。2019全球出生率排名臺灣再吊車尾。2020年3月27日取自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392/post/201903250010/2019%E5%85%A8%E7%90%83%E5%87%BA%E7%94%9F%E7%8E%87%E6%8E%92%E5%90%8D%20%E5%8F%B0%E7%81%A3%E5%86%8D%E5%90%8A%E8%BB%8A%E5%B0%BE
鄭杏玲(2009)。哈伯瑪斯溝通行動理論在國民中學衝突管理應用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黎瑋(2015)。Jürgen Habermas論辯理論及其在教育政策形成之蘊義(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蕭麗虹、黃瑞茂(2002)。文化創意空間再造-閒置空間再利用國外案例。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薛方杰(2003)。國民小學班群教室多元彈性規劃與評估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臺北市。
簡成熙(2004)。教育哲學:理念、專題與實務。高等教育。
顏國樑(1997)。教育政策執行理論與實務。師大書苑。
顏國樑(2014)。教育政策合法化:理論與實務。麗文。
蘇育濱(2014)。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的理念與技術。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6),98-101。
蘇明燦(2008)。Weber與Habermas的合理性理論及其教育蘊義之比較(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二、英文部分
Altheide, D. L. (1996).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media analysis. Sage.
Angrosion, M. (2007). Doing ethnographic and observational research. Sage.
Australian government department of the environment and heritage. (2004). Adaptive reuse. Retrieved December 21, 2019, from https://www.environment.gov.au/ system/files/resources/3845f27a-ad2c-4d40-8827-18c643c7adcd/files/adaptive-reuse.pdf
Baynes, K. (2016). Habermas. Routledge.
Bierbaum, A. H. (2016). Shifting landscapes of power and privilege: School closures and uneven development in Philadelphia.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https://escholarship.org/uc/item/5s9689q4
Bluecoat. (2020). About us. Retrieved February 20, 2020, from https://www.thebluecoat.org.uk/
Bottomore, T. (1984). The Frankfurt School. Routledge.
Boyd, K. A. (2007). Second chances. American School & University, 79(13), 162-165.
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2020).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 (POE). Retrieved March 10, 2020, from http://www.bre.co.uk/page.jsp?id=1793
Calhoun, C. (1992). Introduction: Habermas and the public sphere. In C. Calhoun (ed), Habermas and the public sphere (pp.1-48). MIT Press.
Coleman, A. (1982). Dead space in the dying inner c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 19, 103-107.
Craven, J. (2019). Giving old buildings new life through adaptive reuse. Retrieved December 20, 2019, from https://www.thoughtco.com/adaptive-reuse-repurposing-old-buildings-178242
Denzin, N. K., & Lincoln, Y. S. (2005). Introduction: The discipline and practice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The Sag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 1-32). Sage.
Duelund, P. (2010). Review essay [Review of the book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 by J. Haberma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 16(1), 26-28.
Eley, G. (1992). Nations, publics, and political cultures: Placing Haberma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In C. Calhoun(ed.), Habermas and the public sphere (pp.289-339). MIT Press.
Ewert, G. D. (1991). Habermas and education: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the influence of Habermas in educational literature.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1(3), p345-378.
Eyüce, A., & Eyüce, Ő. (2010). Design education for adaptive reu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4, 419-428.
Feagin, J., Orum, A., & Sjoberg, G. (Eds.). (1991). A case for case study.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Gelfand, L., & Freed, E. C. (2010). Sustainable school architecture: Design for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John Wiley & Sons.
Gibson, R. (1986). Critical theory and education. Hodder & Stoughton.
Glaser, B. G. (2016). Open coding descriptions. Grounded theory review, 15, 108-111.
Habermas, J. (1970). Toward a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Philosophy, 13, 360-375.
Habermas, J. (1972). 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s. (J. J. Shapiro, Trans.). Polity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68)
Habermas, J. (1979). Communic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society. (T. McCarthy, Trans.). Beacon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76)
Habermas, J. (1984).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vol. 1. (T. McCarthy, Trans.). Beacon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81)
Habermas, J. (1987). 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 Twelve lectures. (F. Lawrence, Trans.). MIT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85).
Habermas, J. (1989).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 (T. Burger, Trans.). Polity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62).
Habermas, J. (1996). Between facts and norms: Contributions to a discourse theory of law and democracy. (R. William, Trans.). MIT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92).
Habermas, J. (2003a). Truth and justification. (B. Fultner, Ed. & Trans.). MIT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99)
Habermas, J. (2003b). On the pragmatics of communication. (M. Cooke, Ed. & Trans.). MIT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88)
Hearn, F. (1985). Reason and freedom in sociological thought. Allen & Unwin.
Held, D. (1980).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theory: Horkheimer to Haberma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Jay, M.(1973). The dialectical imagination: History of the Frankfurt School and the institute of social research 1923-1950. Beacon Press.
Kearney, R. (1986). Modern movements in European philosophy: Phenomenology, critical theory, structuralism.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Kellner, D. (1975). Reviews: The Frankfurt School revisited: A critique of Martin Jay’s the dialectical imagination. New German Critique, 4, 131-152.
Kennedy, M. (2002). Rebirth. American School & University, 74(9), 18-22.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Sage.
Lindblom, C. E. (1982). Another state of mind.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76, 9-21.
Lukacs, G. (1972). History and class consciousness. (R. Livingstone, Trans.). MIT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23)
McCarthy, T. (1978). The critical theory of Jürgen Habermas. MIT Press.
Mccready, C. (2011). School design: Making adaptive reuse work. American School & University. Retrieved December 20, 2019, from https://www.asumag.com/ planning-design/renovation/article/20850652/school-design-making-adaptive-reuse-work
Merriam, S. B. (2009). Qualitative research : A guide to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Jossey-Bass.
Mezirow, J. (1981). A critical theory of adult learning and education. Adult Education, 32(1), 3-24.
Morris, M. (2001). Rethinking the communicative turn: Adorno, Habermas, and the problem of communicative freedom.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Nagel, J. H. (1987). Participation. Prentice-Hall.
Nagel,S.S. (1984). Public policy: Goal, mean, and methods. St. Martin’s Press.
Othman, A. A. E., & Elsaay, H. (2018). Adaptive reuse: An innovative approach for generating sustainable values for historic building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Organiz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in Construction, 10, 1-15.
Patton, M. Q. (2014).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methods (4th ed.). Sage.
Preiser, W. F. E. (2001). The evaluation of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 Toward building performance and universal design evaluation. In Federal Facilities Council, Learning from our building: A state-of the practice summary of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 (pp.9-22). National Academy Press.
Preiser, W. F. E., Rabinowitz, H. Z., & White, E. T. (1988).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 Van Nostrand Reinhold.
Pusey, M. (1987). Jürgen Habermas. Routledge.
Seidman, I. (2006). Interviewing as qualitative research: A guide for researchers in education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3rd ed.). Teachers college press.
Smith, J. (2017). Spontaneous structures: The life of vacant spaces.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
Spector, S. (2003). Creating schools and strengthening communities through adaptive reuse. Washington DC: National clearinghouse for educational faciliti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79383).
Stake, R. E. (2000). Case studies. In N, K. Denzin and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 pp. 435-454). Sage.
Stas, N. (2007). The economics of adaptive reuse of old buildings: A financial feasibility study & analysis.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University of Waterloo, Ontario, Canada.
Strauss, A., & Corbin, J. (1998).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grounded theory (2nd ed.). Sage.
Uzzell, D. (1999). Education for environmental action in the community: New roles and relationships. 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 29(3), 397-413.
Weber, M. (2013). Economy and society. (G. Roth & C. Wittich, Tran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21)
Yin, R. K. (201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5th ed.). 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