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慧君
論文名稱: STS教學對於八年級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影響
指導教授: 洪志明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化學系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9
中文關鍵詞: STS模組酸和鹼香水問題解決能力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1下載:6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九年一貫課程之精神,在於培育出具有理智判斷、高創造力、不斷學習、反應迅速、解決問題…等能力的新世代公民。而STS(Science,Technology&Society)科學教育的教學目標之一,就是在於培養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藉由STS教學模組的設計與教學,以及「問題解決能力測驗」,來探討STS教學對於國中生問題解決能力的影響。本研究之對象為苗栗縣立某國中二年級的學生。
    研究結果如下:
    1、在STS教學活動後,學生的知識層面有明顯成長。使用「香水」模組的學生其科學概念前、後測分數差異達17.26分;使用「酸和鹼」模組的學生其科學概念前、後測分數差異達42.06分。針對平均值差異進行T檢定結果發現均達顯著值(p<0.05),說明模組活動對學生知識層面的確有影響。
    2、在STS教學活動後,學生在問題解決測驗有明顯成長,使用「香水」模組的學生其問題解決能力測驗前、後測分數差異達8.23分;使用「酸和鹼」模組的學生其問題解決能力測驗前、後測分數差異達14.81分,針對平均值差異進行T檢定結果發現均達顯著值(p<0.05),說明模組活動對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確有影響。
    3、問題解決測驗的解決方法、變通性、有效性:
    (1)、使用「香水」模組的學生:在解決方法、變通性、有效性分別針對平均值差異進行T檢定結果發現均達顯著值(p<0.05),說明模組活動對學生在遇到問題時的解決方法、變通性、有效性的確有影響。而在界定原因和預防問題向度方面,則無顯著的差異。
    (2)、使用「酸和鹼」模組的學生:在解決方法、界定原因、預防問題、變通性、有效性分別針對平均值差異進行T檢定結果發現均達顯著值(p<0.05),說明模組活動對學生在遇到問題時的解決方法、界定原因、預防問題、變通性、有效性的確有影響。
    4、大部分學生對此次教學活動抱持正面態度,包括認為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可以增加學習興趣、可以幫助解決問題、認為模組教學比單純聽老師講解好。

    關鍵字:STS模組、酸和鹼、香水、問題解決能力

    目錄 第一章 序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二章 文獻探討………………………………………………………4 第一節 STS簡介………………………………………………………4 第二節 九年一貫課程內涵…………………………………………35 第三節 問題解決能力………………………………………………44 第三章 研究方法……………………………………………………54 第一節 研究方法……………………………………………………54 第二節 研究流程……………………………………………………55 第三節 研究對象……………………………………………………59 第四節 研究工具…………………………………………………60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工具………………………………………72 第四章 結果數據分析與討論……………………………………73 第一節 科學概念測驗………………………………………………73 第二節 問題解決能力測驗…………………………………………87 第三節 情意量表分析………………………………………………9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08 第一節 結論………………………………………………………110 第二節 建議………………………………………………………110 第六章 參考文獻…………………………………………………111 中文部分………………………………………………………….…111 英文部分………………………………………………………………118 附錄 附錄一 「香水」模組………………………………………………………122 附錄二 「酸與鹼」模組……………………………………………………162 附錄三 情意量表…………………………………………………………188

    第六章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文科(1989):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
    王克先(1993):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
    王英明(1997):運用創造思考與問題解決模式對科學教育的啟示。工學工藝教育,30(8),2-7。
    王萬清(1988):電腦輔助問題解決課程對兒童問題解決能力及程序思考之影響。國立台灣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順福(2003):網路問題解決教學策略對學生問題解能力影響之研究-以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系碩士學位論文。
    王澄霞(1994):設計大學STS化學通識的架構計畫報告,計畫編號:NSC-83-0111-S-003-013。
    王澄霞(1995):從「科技與社會互動的學習」探究數理教育問題。科學發展月刊,23,(5),433-455。
    王澄霞(1995b):STS活動之「教」與「學」。科學教育學刊,115-137。
    王澄霞、洪志明(1995):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3年整合型計畫)。計畫編號:NSC84-2511-S-003-095。
    王澄霞(1996):建立STS教師專業能力基準:化學領域。國科會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4-2511-s-003-094。
    王澄霞(1997):科學教師培育:科學、技學與社會之連接。科學發展月刊。253,167-174。
    王澄霞(1998):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 87-2511-S-003-005。
    王澄霞、謝昭賢(1997):以學歷程檔案評量STS教師專業能力及成長。科學教育月刊,5(2),137-165。
    方崇雄(1995):國民中學生活科技教育問題解決模式課程設計與實驗研究。中華民國工藝教育協會。
    台灣科技與社會網路(2001):教育部STS整合型計劃總說明。取自http://sts.nthu.edu.tw/tsts/index.htm。
    林生傳(1995):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
    林亦宏(2000):未來教學之趨勢—結合多元智能理論與問題解決教學。國立編譯管通訊。
    林伯俊(2004):國小「營養」STS教學模組之開發研究。國立嘉義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明瑞(1997):STS模式之環境教育教學法。科學教育月刊,204,24-31。
    林建仲、郭伯銓(2001):應用全球資訊網培養國中學生問題解決能力之實驗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院碩士學位論文。
    林梅芬(1995):透過開發溫室效應STS模組發展STS教師專業能力。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顯輝(1991):科學、技學和社會三者相結合的科學教育新理念。國教天地,87,24-29。
    周岱學(2003):STS融入教學對國中生創造力與問題解決能力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志忠(2002):國小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融入學科教學之教學策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系。
    吳武典、詹秀美(2002)。新編問題解決測驗,台北:心理。
    吳璧純(1999):科學-技學-社會(STS)的「道德與公民課程」。教育研究刊集,42,79-95。
    洪榮昭(1998):創意領先-如何激發個人與組織的創造力。台北:張老師文化。
    高廣孚(1988):教學原理。台北:五南。
    徐慧萍(2000):國中STS模式開發與教學研究--(1)除濕劑(2)保鮮膜。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奇勳、王嘉田(1997):國小自然科STS教學模組之探討:豆漿製作。嘉義師院國民教育研究學報,3,75-98。
    莊奇勳(2001):STS模組在課程與教學上之應用。載於歐用生、莊梅枝主編:九年一貫課程學習領域研討會論文集。台北縣新店市:教材研發協會。
    翁玉華(1998):問題解決能力與科學過程技能之相關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榮富(1991):從科學、技學與社會的整合談科學教育的未來發展。教師天地,52,24-31。
    許麗玉(1993):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
    葉玉珠(2001):國小五年級自然科融入STS教學對學生學習態度、批判思考與科技創造力之影響。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明達(1998):高一學生數學合作解題與後設認知行為之個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文典(1997):STS 教學教師所需之專業準備。科學教育學刊,5(2),167-189。
    陳文典(1999):自然科學STS教學研究—總計畫。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
    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8-2511-S-003-024。
    陳文典、黃茂在(2000):「問題解決的能力」。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物理系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陳怡琪(1999):國小高年級學童實施問題解決教學之實驗研究-以家庭垃圾清理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美音(2004):STS教育理念融入國小社會科教學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美方(1994):學生因素與題目因素對國小高年級兒童乘除法應用問題解題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陳淑娟(2001):創造性問題解決訓練課程對高中學生創造能力、科學能力、及相關態度的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玉成(1993):思考技巧與教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張景媛(1994):數學文字題錯誤概念分析及學生建構數學概念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7,175-200。
    張資兩(2002):以STS教育理念發展統整課程之行動研究。台中師範學院自然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張慧君(2005):STS模組~眾香雲集。科學教育月刊,278,58-64。
    張靜嚳(1995):問題中心教學在國中發展之經過、效果及可行性之探討。科學教育學刊,3(2),139-164。
    張春興(2001):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美玉(2003) :從問題解決過程探究國小兒童的學習策略與概念學習:生物/化學相關概念(Ⅰ)。國科會科教處計畫。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國民教育司。
    郭金美(2003):提昇學童批判思考能力教學之探討-以啟發式科學寫作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國科會科教處計畫。
    郭家宏(2000):STS學習模組之研究開發--「糖」與「紙」。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伯銓(2001):應用全球資訊網培養國中學生問題解決能力之實驗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董家莒(2000):「問題解決」為基礎之電腦輔助教學成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佩琪(1993):STS單元活動-(1)油炸後的食用油該如何處理?(2)清潔劑。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惇勝譯(1991)佐藤允一:問題解決方法與應用—問題掌握及擬定對策的方法。台北:清華管理科學圖書中心。
    黃鴻博(1997):國民小學STS課程發展之研究。台中師院學報,11,443-469。
    黃鴻博(1994):當代科學教育改革運動(上)。國教輔導,34(1),2-7。
    黃達三(1989):「科學」、「技學」、「社會」---未來科學教育的新方向。國教之聲,23(2),4-13。
    黃萬居(1998):培育能提高國小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教師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9,227-241。
    黃萬居(2002):國小中年級九年一貫生活化之自然與生活科技在解決問題能力方面課程發展與評鑑研究(Ⅰ)。國科會科教處計畫。
    程上修(2000):運用合作學習及創造思考問題解決策略於高依氣象學習之成效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湯偉君、邱美虹(1999):創造性問題解決(CPS)模式的沿革與應用。科學教育,223,2-20。
    詹秀美、吳武典(1991):問題解決測驗指導手冊。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詹秀美、吳武典(2002):新編問題解決測驗。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廖靜玫(2002):STS教學和認知風格對國小學童自然科學習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鳳池(1989):教育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蔡清田(1997):以行動研究為依據的教師在職進修與專業成長。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教育專業與師資培育年刊。台北師大書苑。
    蔡清田(2002):教育行動研究。台北:五南。
    蔡擇文(2002):國小五年級自然科融入STS教學對學生學習態度、批判思考與科技創造力之影響。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昭明(1993):認知心理學–理論與實踐。台北:桂冠。
    鄭竣玄(2002):高中生活科技課程採用STS教學模式之實驗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毓信(1998):數學教育哲學。台北市:九章出版社。
    劉南坤(2003):STS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和問題解決態度之影響。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錫麒(1991):數學解題教學的新趨勢。國教園地,35,45-46。
    賴羿蓉(2001):問題解決的理論與實務。技術與職業教育雙月刊,62,37-42。
    鍾一先(1999):問題解決教學策略應用於國民中學生活科技之實驗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鍾聖校(1999):自然與科技課程教材教法。台北。五南。
    鐘敏綺(2003):應用STS教學於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之研究。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宏仁(1996):科教課程模式-科學、技學、社會(STS)之探討研究。科學教育月刊,190,2-12。
    羅珮華(1996):地球科學教育在STS扮演的角色。科學教育月刊,190,23-27。
    魏明通(1998):科學/技學/社會(STS)教育簡介。台灣教育,575,2-9。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