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夏淑慈
Hsia, Shu-Tzu
論文名稱: 非空非有意象:夏淑慈創作論述
Neither empty nor existent imagery: Shu-Tzu Hsia's Conceptual Art Creation
指導教授: 李振明
Lee, Cheng-Ming
口試委員: 李振明
Lee, Cheng-Ming
莊連東
Chuang, Lien-Tung
莊伯顯
Chuang, po-Hsien
口試日期: 2024/06/05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69
中文關鍵詞: 非空非有意象本質世間法膠彩創作
英文關鍵詞: neither emptiness nor existence,, image, essence, worldly law, glue color creation
研究方法: 個案研究法主題分析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089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7下載: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非空非有意象創作係以佛學經典為主,透過創作者根據對佛學經典的理解和解釋,以及對生命和存在的深刻思考,在佛學中,「空」指的是一切現象的無常、無我,而「有」則指的是現象的表面存在,而創造出具有獨特意涵和象徵的作品。並通過藝術作品傳達深層的哲理和精神啟示。由意而象的創作過程,強調了「空」和「有」之間的互相關係以及超越二元對立的境界。
    非空非有意象創作融合宗教意識與藝術形式,以視覺詮釋為媒介,運用諸如「符號」、「挪用」等手法及膠彩媒材作為「創作技巧」。非空非有意象創作包括《非空非有系列》及《世間法系列》兩系列作品,係「意」與「象」的交織,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創作形式與內容的統一。作品深受《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觀》《唯識》《金剛經》等佛學經典啟發,詮釋空性思想的美學意涵,總的來說,「非空非有」意象創作是一種融合了佛學思想和藝術創作的形式,通過獨特的認知和表達方式,將深奧的哲理和精神價值融入到藝術作品中,啟迪人們的心靈,帶來思想的啟示和情感的共鳴。
    非空非有意象詮釋空性思想的美學意涵,創作者透過對佛學的智慧深入研究和體悟,將其轉化為藝術作品的靈感源泉。也是說,以佛學中之「非空非有」學理之意象來表述,探索時間與空間的意涵。本文分為五大部分:第一章、緒論;第二章、「創作文獻與史料分析與探討」;第三章、非空非有意象創作表現分析與探討;第四章、創作形式與內容分析;第五章、結論。經由以上各章節的探討研究架構出自身的創作內涵,經由創作者獨特的認知而創造出來的對於生命和存在的探索和反思。

    The creation of images that are not empty is based on Buddhist scriptures. , all phenomena lack original existence, and "being" means that all phenomena are impermanent, selfless, and non-existent. This results in the creation of works with unique meanings and symbols that convey deep philosophical and spiritual insights through the artwork. The creative process from concept to image emphasizes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emptiness" and "existence", transcending binary boundaries.
    Whether it is emptiness or imagery, there is no integration of religious consciousness and art form. Visual interpretation is used as the medium, and symbolism, appropriation, acrylic media and other techniques are used as creative tools. It includes two series of works, the "Neither Emptiness nor Existence Series"" and the "Worldly Law Series", in which "meaning" and "image" are intertwined, theory and practice are combined, and the creative form and content are unified. Buddhist classics such as Yogacara and the Diamond Sutra serve as inspiration to interpret the aesthetic significance of the doctrine of emptiness. The works inspire the soul and bring about spiritual feelings and emotional resonance.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aesthetic connotation of "emptiness" is the artist's source of inspiration and comes from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Buddhist wisdom. In other words, it expresses the image of the Buddhist teaching of "neither emptiness nor existence"" and explores the meaning of time and space. :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creative expression of "Neither Emptiness nor Non-Image", Chapter 4: Analysis of Creative Form and Content. Exploration and reflection on life and existence created by unique cognition.

    摘要 I ABSTRACT II 圖次 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創作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創作研究方法與步驟 4 第三節 創作內容論述與範圍 6 第四節 名詞釋義 7 第二章 非空非有意象創作表現分析與探討 10 第一節 非空非有之意象內涵與分析 10 第二節 非空非有意象在美學中的探討 12 第三節 以非空非有取象的當代藝術家 13 第三章 創作形式與內容分析 23 第一節 創作的理念分析 23 第二節 創作內容與題材的選擇 24 第三節 創作形式、技法與媒材 26 第四章 創作作品解析 39 第一節 非空非有系列 39 第二節 世間法系列 53 第五章 結論 66 參考書目 68

    一、專書
    歐陽竟無《藏要》新文豐 1988年
    格西達哇桑杜 英文遺譯 《中陰救度密法》大誠印刷事業有限公司63年
    藍吉富著 《中國佛教泛論》新文豐出版公司 1993年
    齊克果 吳書榆 譯《齊克果日記》商周出版2016
    齊明非著;思雅編,《「唯識無境」理論探析--以《成唯識論》為中心的研究
    貝赫納•尚巴茲《最後的一幅畫 從西蒙妮•馬提尼到趙無極》北星圖書事業有
    限公司2018年
    馬蒂娜·孔唐蘇,達尼埃爾·阿巴迪《趙無極》錦繡文化企業 文庫出版社有限公司 1993年
    《趙無極回顧展》台北市立圖書館 民生報 1993年
    楊同慧 《墨非墨 :李振明創作集 》 國立國父紀念館 2019年6月
    《朱德群作品展》 高雄市立美術館 1997年
    羅伯特,比爾(Robert Beer)著 向紅笳譯《藏傳佛教象徵符號與器物圖解》
    臺北市:時報文化,2017.06(知識叢書; 1055)十周年紀念版譯目
    二、期刊論文
    吳汝鈞〈《唯識三十頌》與《成唯識論》的阿賴耶識思想〉正觀第六十期/2012年
    鍾經新,〈大象無形〉東海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2007 年
    李函真 《中陰解脫之研究-藏傳佛教「中陰超度法」的生死意識轉化內涵》2004年
    曹海瑞〈從《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詮釋空性思想的美學意涵〉2023年
    李淑芬(釋禪源)《圓覺經》如來藏空性智慧的教學 2019年
    蕭振邦〈依義理重構佛教美學之探究:以《俱舍論》為例示〉〈人文學報〉第十九期(88/6),pp.1-33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
    蘇子媖〈大音希聲所聽何物〉 〈應用倫理評論〉第 65 期,2018 年 10 月,頁 63-80 Applied Ethics Review, Vol. 65, 2018, pp. 63-80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