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嘉旻 Jia-Min Chen |
---|---|
論文名稱: |
清末北埔族群、家族分布之空間意涵 The Significance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among Ethnic Groups and Major Clans in Bepui a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
指導教授: |
韋煙灶
Wei, Yen-Tsao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畢業學年度: | 10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6 |
中文關鍵詞: | 族群 、客家 、北埔 、空間 、祖籍 、金廣福 |
英文關鍵詞: | ethnic groups, Hakka, Beipu, space, origin, Chin Kuang Fu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44 下載:2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透過釐清末北埔世居家族的原鄉祖籍地與空間分布,發現族群與家族在輾轉遷徙過程中,仍具有地緣性的關聯,原鄉祖籍集中於惠州府陸豐縣,佔總數53.9%,比例最高,第二為嘉應州鎮平縣,佔總數19.2%。而從二次移民的資料來看,來自竹東與芎林也佔一定比例,這種現象也表現在移民的方言屬性上,以海陸客家話比例最高,佔總數48%。受到相關自然與人文因素影響,在峨眉溪的河谷精華區,自然環境佳,人口、聚落集中,各籍移民混雜的現象最明顯,精華區以外漸趨單純,以勢力較大的惠州府籍移民為主。
北埔人數最多的彭姓一族,依不同開台祖至少可分為12個的派系,而各派系族人的世居地有空間區隔的現象。但從開台祖祭祖、跨派系的祭祀嘗會,到規模最大的彭氏大宗祠,由小而大的祭祖活動不斷整合彭姓一族,加強彼此的連結。此外也影響到祭祀活動,如慈天宮慶讚中元的輪祀體系,從祭祀圈範圍與爐主的身分來看,劃分方式考慮到各家族勢力分布,以及各祭祀圈的經濟生產條件,在兩者的交互作用下,得到一個合理的空間劃分,有助於祭祀活動的推行。
北埔是一個位於沿山地帶的隘墾區,由研究成果可知,透過地緣的連結、血緣與祭祀活動的整合,適度維持該區的社會穩定,有助於金廣福拓墾的成功。
Through clarifying the native Beipu clans’ ancestral homeland and its spatial distribution a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 I personally discovered a significance in the spatial movement of the ethnic groups and major clans. Originally, the population was concentrated in the homeland. After immigrating to Taiwan, they were dispersed everywhere. Then, they gathered again in commercial areas in Beipu and finally expanded to its peripheral area. On the process of immigration, most of the settlers, whose original homeland were from Lufeng county, Huizhou, made up for 53.9 percent of the total. The second came to Jiaying Zhou Zhen County, which accounted for 19.2 percent of the total. In addition, the immigrants from Zhudong and Cyonglin also came in great numbers. For this reason, 48 percent of the immigrants spoke the dialects of Hakka, which only had a slight difference based on where they lived. Affected by the better natural environment suitable for living, various kinds of settlers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Emei River Valley. Outside the Emei River Valley, the situation became simpler and the settlers of Lufeng county, Huizhou, were the dominant majority.
The largest number of Beipu family surnamed Peng could be divided into at least 12 faction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founding ancestors. The places where they lived had the phenomenon of space segments. Even though the Peng family probably didn’t live close to each other, they had an intimate and strong bond because of various worshipping activities, from founding fathers’ worshipping ancestors, crossing-faction ancestral worship festivals to the temple of the immortal Peng’s ancestors on a large scale. In addition, the clan distribution had a crucial effect on the festival. For example, Tsz temple, a temple in Beipu, celebrated Zhongyuan festival in a taking-turn worship system. From the worshipping sphere to the identity of the one taking charge of the worshipping activities, they separated the Chiang family and non-Chiang family, who were also the leading force in Beipu; meanwhile, this system took the economic conditions in different religious spheres into consideration and by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above two factors, the religious spere had a reasonable spatial division, which contributed to the promotion of the worshipping activities.
Beipu is a narrow zone along the mountain reclamation. If we appropriately lower the flo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area through the geopolitical links, blood relations and integration of the festivals, they all together lead to the success of Chin Kuang Fu.
(一)碩士論文
林雅婷(2012),《桃園閩客交界地帶的族群空間分布特色與族群互動關係》。臺
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究所。
吳中杰(1999),《臺灣福佬客分布及其方言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吳憶雯(1988),《新竹峨眉地區的拓墾與社會發展1834-1911》。臺中:逢甲大學歷史研究所。
陳漢元(2010),《明清時期饒平客家人遷臺及兩地互動》。中國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大學歷史系研究所。
夏水平(2006),《明清粵東石窟河流域的社會變遷與對臺灣的移民墾殖》。中國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大學歷史系研究所。
梁宇元 (1987),〈清末北埔聚落構成之研究、一個客家居住型態之探討〉。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
張小聰(2007),《清代長樂客家遷臺研究》。中國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大學歷史系研究所。
廖經庭(2007),《家族記憶與族群邊界:以臺灣彭姓祭祖儀式為例》。桃園:中央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
(二)博士論文
祁開龍(2012),《清代臺灣客家語福佬族群關係研究》。中國福建省:福建師範大學考古學級博物館學研究所。
羅烈師(2006),《臺灣客家的形成》。新竹: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劉明錡(2004),《臺灣西北部河階之地形學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究所。
(三)專書
王洪文(1988),《地理思想》。臺北:明文書局。
王東(1998),《客家學導論》。臺北:南天書局。
王秀斌編(2008),《福建省地圖冊》。福州:福建省地圖出版社。
石再添等(1996),《臺灣省通志》、卷二、土地志、地形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司徒尚紀(1993),《廣東文化地理》。廣州:廣東省地圖出版社。
吳育臻(2000),《大隘地區聚落與生活方式的變遷》。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吳學明(2000),《金廣福墾隘研究-上》。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吳學明(2000),《金廣福墾隘研究-下》。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吳學明等(2005),《北埔鄉志》。新竹,北埔鄉公所。
吳學明主編(2008),《地方菁英與地域社會:姜阿新與北埔》,新竹:新竹縣文化局暨金廣福文教基金會。
林百川編(1960),《樹杞林志》,臺灣文獻叢刊第63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林玉如(2000),〈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臺灣研究叢刊》。臺北:聯經出版社
林正慧(2008),《六堆客家語清代屏東平原》,臺北:遠流出版社。
林朝棨(1957),《臺灣地形》,臺灣省通誌稿卷一,土地志,地理篇第一冊地形。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周碩勳重修(1968),《潮州府誌》。高雄:高雄市潮汕同鄉會:1760年原刊。
施添福(2001),《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施添福(1987),〈清代在臺灣的祖籍分布與原鄉生活方式〉,《師大地理研究叢書》。臺北:臺灣省文獻會
韋煙灶(2002),《鄉土教學與教學資源調查》。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陳朝龍(1894原著),〈足本合校新竹縣采訪冊〉,《臺灣歷史文獻叢刊》。臺北,臺灣省文獻會,1999年重印。
陳國川等(2010),《臺灣地名辭書卷十四:新竹縣》。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暨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陳國川等(1996),《臺灣地名辭書卷十八:新竹市》。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暨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陳其南(1987),《臺灣傳統中的中國社會》。臺北:允晨文化。
陳孔立(2003),《清代臺灣移民社會的研究》。臺北:九州出版社。
徐正光、邱彥貴、楊長鎮等(2007):《臺灣客家研究概論》。臺北:行政院客委會,臺灣客家研究學會
島袋完義原著(1935)、宋建和譯(2006),《北埔鄉土誌》。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陶詩言(1986),《中國氣候新論》。臺北:明文書局。
郭魁士(1997),《土壤學》。臺北:中國書局。
海豐縣地方志編委會(2005),《海豐縣志》。中國廣東省廣州市:廣東人民出版社。
陸豐縣地方志編委會(2007),《陸豐縣志》。中國廣東省廣州市:廣東人民出版社。
陸河縣客家文化集編小組(2006),《客家陸河》。中國廣東省汕尾市陸河縣:陸河縣人民政府。
張光宇(1996),《閩客方言史稿》。臺北:南天書局。
張德南(2007),《鄭吉利號古契約文書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張家誠、林之光(1987),《中國氣候》,臺北:明文書局。
戚啟勳(1991),《世界氣候》,臺北:明文書局。
黃旺成主修(1957初版,1976年排版印本),《新竹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黃卓權、吳學明編著(2012):《古文書的解讀與研究(下冊)》,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彭作仁(2009),〈北埔彭姓宗親會〉《先祖延年公壹仟歲冥誕紀念大會特刊》。新竹:臺灣彭氏大宗祠。
新竹州廳(1921),《新竹州第一統計書》。新竹:新竹州廳。
葉雁玲編(2008),《廣東省地圖冊》。廣州:廣東省地圖出版社。
廖正宏(1995),《人口遷移》,臺北:三民書局。
蕉嶺縣地方編纂委員會(1992),《蕉嶺縣志》。中國廣東省:廣東人民出版社。
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編(1928):《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2005) ,《臺灣總督府檔案抄錄契約文書第壹輯第六冊》,香港:遠流出版社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2005) , 《臺灣總督府檔案抄錄契約文書第壹輯第七冊》,香港:遠流出版社
劉業勤修,凌魚纂(1974),《揭陽縣誌》。臺北:成文出版社。
龍玉芬(2009) ,《一座護隘廟宇的個案研究、以新竹北埔慈天宮為例》,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賴澤涵、傅寶玉等(2006):《義民信仰與客家社會》。桃園:中央大學客家研究中心
(四)期刊
李祖基(2004),〈大陸移民渡臺的原因與類型〉,《臺灣研究集刊》,第3期。廈門: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
洪惟仁(1995),〈臺灣閩南語方言調查的一些發現〉,《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第27期。臺北:中研院臺灣史田野研究室。
韋煙灶(2005),〈地名調查時界定「正式地名」的指標—新竹南寮地區調查的實例〉,《第一屆地名學術研討會論文》。臺北:內政部。
韋煙灶與曹治中(2008),〈桃竹苗地區臺灣閩南語口音分布的區域特性〉,《地理學報》,第53期,臺北:臺灣大學地理與環境資源學系。
韋煙灶、張智欽、許世融(2012),〈新竹客家次方言群的空間分布與竹塹社之漢語方言使用能力之關聯性探討〉,《竹塹文獻雜誌》,第54期。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韋煙灶、彭東烈(2008),〈新竹南寮彭姓之源流考暨人物事蹟〉,《新竹文獻》,第46期。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韋煙灶(2011), 〈桃竹地區姜姓宗族源流與分佈的考察〉,《新竹文獻》,第42期。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陳志豪(2008),〈竹塹內山地方的地方家族史研究—以北埔曾學熙家族為例〉,《新竹文獻》,第35期。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潘家懿、鄭守治(2010),〈粵東閩語的內部差異與方言片劃分的再認識〉,《臺灣語文研究》,第5期。臺北:臺灣語文學會。
(五)研討會論文
冷劍波(2009),〈清代陸豐客家人遷臺初探〉, 第六屆客家學術研討會-六堆客家聚落的形成與海峽兩岸的交流,11/25,。屏東:美和科技大學客家社區研究中心。
洪惟仁、許世融、黃卓權(2008):〈新竹地區的語言分佈與民族遷徙〉,《第八屆國際客方言研討會論文集》,11/22-23。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客家語文研究所。
韋煙灶、林雅婷 (2008),〈桃園及新竹沿海地區閩、客移民分佈的地理意涵—以新屋及新豐的調查為例〉,《臺灣的語言方言分佈與族群遷徙工作坊97年度臺北場會議論文集》,12/27。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韋煙灶(2006):〈從地理觀點來看新竹沿海地區的環境變遷與區域發展〉,《海洋文化2006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基隆:海洋大學。
徐勝一(2012) , 清初陸豐客家渡臺時空背景之研究:〈渡臺悲歌〉與〈渡臺帶路切結書〉的聯想,臺灣語言文化分佈與族群遷徙工作坊臺師大場,6/30。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徐勝一等(2012) ,〈一條特殊的粵東閩西客家移民古道-臺灣番薯哥歌的記載〉,客家文化與閩臺文化關係研討會,11/17-19。福建省龍岩市:龍岩學院。
(六)研究報告
韋煙灶(2011),〈清代竹塹地區粵籍移民裔的遷徙、語言重整與認同客家化歷程之探討〉,《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一百年度計畫》。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陳清貴等(1883),《新竹縣山坡地土壤調查報告》。南投:臺灣省政府農林廳山地農牧局。
張維安等(2011),《99年至100年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調查研究》。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七)族譜、祠堂碑文、祖塔墓誌
古國瑞主編(2001),《臺灣古氏大宗譜》。桃園:古氏叢書編委會。
甘照淡、甘必秀、甘必源(1971),《臺灣甘氏族譜》。新竹:新竹縣官姓宗親會。
官正雄(1994),《(新竹縣北埔鄉)官氏祖譜》。新竹:新竹縣官姓宗親會。
姜仁通主編(2001),《天水堂姜姓族譜》。桃園:財團法人姜世良公祭祀公業基金會。
陳初旭(2002),《德星堂陳氏祖譜》。家族自印。
陳泰春祖堂重建委員會(1994) ,〈陳泰春祖堂沿革誌〉。
陳嘉康(2008),〈陳氏家族重建祖塔記要〉,《北埔情懷》。作者自印。
莊吳玉圖(2008),《彭氏大宗譜》。桃園:百族姓譜社。
莊吳玉圖(1996),《莊氏大族譜》。桃園:百族姓譜社。
莊吳圖(1995),《溫姓大族譜》。桃園:百族姓譜社。
莊吳福(1969),《苗栗黃氏總族譜》,臺中:創譯出版社。
莊序平主編(1972),《朱莊嚴氏大族譜》。臺中:臺光出版社。
莊吳玉圖總編(2001),《鍾氏大宗譜》。桃園:百族姓譜社。
莊吳玉圖主編(1982),《楊氏大族譜》。桃園:臺灣省各姓歷史淵源發展學會。
湯超齡(1988),《中山湯氏瓜瓞族譜》。家族自印。
劉火旺主編(1973),《劉氏大族譜》。臺中:臺光文化出版社。
戴國志主編(2010),《臺灣區戴姓宗譜》。新竹:臺灣區戴姓宗譜增修委員渡臺祖會。
未註撰者,(年代未詳),〈彭阿生祖塔祖籍〉。(北埔鄉南埔村)。
未註撰者,(年代未詳),〈翁木生祖塔碑文〉。(北埔鄉南埔村)。
未註撰者,(年代未詳),〈張武知祖塔碑文〉。(北埔鄉南埔村)。
(八)網路資料
行政院農委會土壤GIS查詢系統http://taiwansoil.tari.gov.tw/Web.Net2008/index_1/main1-1.aspx,瀏覽日期:2012.1
地籍圖資網路便民服務系統 http://easymap.land.moi.gov.tw/K02Web/K02Land.jsp,瀏覽日期:2013.1
曾凡星(2006):〈廣東省蕉嶺裕振公房系及臺灣竹南曾姓世次源流〉:曾氏宗親網http://www.zengshi.net/,瀏覽日期:2012.8
新竹縣地政處新技舊地建號查詢http://www.hsinchu.gov.tw/landweb/online/bnum1/default.asp,瀏覽日期:2013.1
楊增培主編(1999),《梅州市志:大事記、清朝》http://mz.gd-info.gov.cn/shtml/meizhou/mzsz/,瀏覽日期:2012.8
國立交通大學四溪計畫資料庫 http://hkc.nctu.edu.tw/4rivers/4rivers_a00.html,瀏覽日期:2012.8
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家譜 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瀏覽日期:2011.8
余傳勝編、余有土修、余和祥續修(1972),《余氏大族譜》。
蕭阿振(1965),〈白猴陸豐蕭振祖先系統表〉、〈松源蕭氏族譜14世天合公徙臺分支系〉。
鄧盛才(1969),《南洋鄧氏族譜源流考》。
葉榮坤重修(1945),《道元公遷新竹葉氏族譜》。
楊春福抄(1980),《廣東長樂來臺楊纉紳派下家譜》。
彭港松主編(年代未詳)、彭進欽續修(1972),《彭氏世系譜》。
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臺灣總督府抄錄契約文書歷史地理資訊系統
http://140.112.30.230/map/,瀏覽日期:2013.1.2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