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曾秀卿
論文名稱: 民初平民教育思想的發展與實踐之研究以晏陽初、陶行知、梁漱溟為例
指導教授: 詹棟樑
Jan, Dun-Liang
蔡培村
Cai, Pei-Cun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46
中文關鍵詞: 社會教育思想平民教育晏陽初陶行知梁漱溟識字教育
英文關鍵詞: Social education, mass education, Yen Yang-Chu, Tao Xing-Zhi, Linag Su-Ming, Literacy educ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59下載:8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 文 摘 要
    之所以選擇晏陽初、陶行知、梁漱溟是因為他們在平民教育的主要貢獻不但有理論的探討,且都能身體力行的將自己的平民教育理念付諸實踐。他們分別在河北、南京和山東等地設立實驗學校,實地推動平民教育工作,頗受各界的認同、肯定和仿傚。他們同時也是當代論述民國初年教育發展史最常被提及的偉大思想家。章開沅、唐文權提到,近代中國如果有兩百個真正像陶行知、晏陽初一樣的大教育家,則中國的教育甚至整個歷史和社會狀況都會是另外一番景象 。

    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有四:
    其一、了解我國民國初年平民教育運動的時代背景。
    其二、探討晏陽初、陶行知、梁漱溟的平民教育思想的理論與實踐。
    其三、評析並比較晏陽初、陶行知、梁漱溟平民教育思想與實踐的異同。
    其四、闡述晏陽初、陶行知、梁漱溟平民教育思想與實踐對當代社會教育思想及研究的啟示。
    本文共分六章,其大要如下: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民初平民教育思想與運動的起源與發展。
    第三章 晏陽初、陶行知、梁漱溟的平民教育思想。
    第四章 晏陽初、陶行知、梁漱溟的平民教育思想實踐。
    第五章 晏陽初、陶行知、梁漱溟的平民教育思想與實踐之分析比較。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之結論:
    壹、平民教育的時代背景
    一、由於政局動盪不安、戰爭屢戰屢敗、軍閥暴歛、資本主義與帝國主義勢力的入侵掠奪,以及戰敗後知識份子的覺醒與杜威來華宣揚平民主義教育思想的影響,興起了平民教育的運動。
    貳、平民教育運動的轉向
    一、平民教育工作的推展之所以轉向,是因為單純的識字運動不足以解決鄉村的問題,為了救濟鄉村,平民教育從識字運動轉為鄉村改進運動。
    二、陶等三人先後將平民教育的識字教育運動轉為鄉村改造運動,雖說觀點轉換,但主要的工作仍以「教育」為「民族再造」的主要方法。
    參、陶等三人的平民教育思想淵源
    一、陶等三人的平民教育思想都受到儒家思想與宗教的影響。
    肆、陶等三人的平民教育思想內涵
    一、陶等三人推動平民教育工作的過程中,關懷弱勢群、提倡婦女教育、主張教育機會均等,具有人文主義的教育理念與情懷。
    二、陶等三人推動平民教育的過程中,倡導成人及繼續教育,可見他們三人都具有終生學習的理念。
    三、晏具有全球休戚與共的觀點,陶則具有多元文化的思想概念。
    四、陶等三人都重視社會教育的功能,主張社會離不開學校,學校更不能脫離社會
    伍、陶等三人的平民教育思想實踐
    一、陶等三人一致的認為,中國農村問題關鍵不在農業生產量不足而在於農民教育水準的低落,解決的方法要從「平民教育」與「鄉村教育」著手。
    二、平民教育的實踐:定縣實驗是以「除文盲,作新民」為宗旨;曉莊實驗是以「改造鄉村生活」為中心;鄒平實驗是以「鄉村建設」為主要。
    三、定縣、鄒平、曉莊三個實驗區能資源整合與共享,以進行平民教育、農業改良和農村建設。
    四、陶等三人推動平民教育工作時,都強調工作、教育與生活相結合。
    五、陶等三人推動平民教育工作時,是以教育、文學、戲劇,喚醒民眾的民族精神與抗戰意識。
    六、陶等三人推動平民教育的過程中,都強調農村問題的解決,要身歷其境;改革計畫要由下而上,鄉村自發提出,才能符合農民的需要。
    七、陶等三人推動平民教育的過程中,特別強調平民教師與鄉建幹部的訓練,以提昇教師及鄉建人員的能力素質。
    陸、平民教育實施的成效
    一、高談社會改造而依附政權、號稱鄉村運動而鄉村不動、惡政和惡勢力的阻撓、集體的高利貸剝削、農民的土地問題未能解決、舊日豪紳政權的變相組織,使得平民教育運動與鄉村建設失敗。
    二、平民教育運動與鄉村建設雖然失敗,但它對當時國內和國外的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影響深遠。

    兹將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供當代社會教育思想、社會教育單位與未來研究之參考。

    The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of mass educational theory in the early of Republic of China
    using Yen Yang-Chu, Tao Xing-Zhi and Liang Su-Ming as example

    Hsiu-chin Tseng

    Abstract

    Yen Yang-Chu, Tao Xing-Zhi and Liang Su-Ming have been chosen for their contribution to mass education. They have different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and they devoted their mass education to put their theories into practice. They established experimental schools in Nan Chin, Ho Pei and Shan Tong separately, and practice mass education. The results were recognised, confirmed and imitated throughout the world. They are the great thinkers, who are referred to in the modern research of education in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Chang Kai-Yuan and Tang Wen-Chuan asserted that if there were two hundred educationalists like Tao and Yen in modern China, the history of Chinese education, even the whole of history, and society would be different.

    The aim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 To understand the campaign and background of mass education in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2. To explore and discus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mass education of Yen Yang-Chu, Tao Xing-Zhi and Liang Shu-Ming.
    3. To analyze and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in mass education between Yen Yang-Chu, Tao Xing-Zhi and Liang Shu-Ming.
    4. To expand on the philosophy of mass education and modern soci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deas among Yen Yang-Chu, Tao Xing-Zhi and Liang Shu-Ming.

    There are six chapters in this thesis, which are as follows:

    1. Abstract
    2.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ought and the campaign of mass education in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3. Analysis of the philosophy of mass education of Yen Yang-Chu, Tao Xing-Zhi and Liang Shu-Ming.
    4. Mass education practice of Yen Yang-Chu, Tao Xing-Zhi and Liang Shu-Ming.
    5. Comparison of the philosophy of mass education and practice of Yen Yang-Chu, Tao Xing-Zhi and Liang Shu-Ming.
    6. Conclusion and discussion.

    Conclusion of this research:

    1. How the campaign of mass education arose and developed, and was affected by the unsettled political situation, military defeat, warlord tyranny, the invasion of capitalism and imperialism, the awaking of intellectuals after military defeat and the arrival of Tu Wei in China to promote the philosophy of mass education.
    2. The development of mass education was undirected, as a simple reading campaign could not solve the country’s difficulties. To save the country, the mass education was modified from a reading movement towards a campaign of improvement of the country’s difficulties.
    3. Yen, Tao and Liang transfer the reading training of mass education into the campaign of country revolution one after another. The concepts vary, but the principles still apply “education” and “national rebuilding” as the main methodologies.
    4. Yen’s, Tao’s and Liang’s philosophy of mass education were affected by the concepts of religion and Confucianism.
    5. Yen, Tao and Liang advanced the working of processes of mass education, which involved caring for the small and weak groups, promoting women’s education, standing for equal opportunity to education. It contained the education ideal and a feeling for humanity.
    6. Yen, Tao and Liang advanced a process of mass education. They advocated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They had the ideal of life learning.
    7. Yen presented the pros and cons of his approach on global strategy; Tao developed the concept of multicultural.
    8. Yen, Tao and Liang valued the function of social education, believing society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school, and school can not be separate from society.
    9. Yen, Tao and Liang are regard as a mass education faction. They all considered that the key points of difficulty of the Chinese countryside were not agriculture underproduction, but the farmers were in low level of education. The solution needed to start with “mass education” and “countryside education “.
    10. The methodologies of practice of mass education are as follows: the principle of Ding-Hsien’s experiment is “to get rid of illiteracy and be modern civilians”. Siao-Chuang’s experiment is “to use the countryside school to transfer as centre of countryside life, country teachers are used as spirits of country life, applying autonomous country for improving the country organization”. The principle of Chou-Ping’s experiment is “country construction”, meaning “to create new culture and to save old countryside”.
    11. Ding Hsien’s experiment, Chou-Ping’s experiment and Shiao-Chuang’s experiment provide for consolidation and sharing of resources to carry out mass education, agricultural revolution and agricultural construction.
    12. When Yen, Tao and Liang advanced mass education, they emphasised a combination of work, education and life.
    13. When Yen, Tao and Liang advanced mass education, they applied education, literature and drama to awaken the national and war consciousness.
    14. The processes of Yen, Tao and Liang advanced mass education, with emphasis on resolving countryside difficulties personally; the revolution plans should be from the top to the bottom, countryside specify the plans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farmers’ requirements.
    15. The processes of Yen, Tao and Liang advanced mass education, insisting on training of mass teachers and country members to promote their capability and discipline.
    16. Discussion of social reform but following political power, assert country movement but country unmovment, obstacles from abominable policies and authority, group’s usury to exploit, unsolved farmer’s land difficulties, the old despotic gentries’ regime organisations, which failed the campaign of mass education and country construction .
    17. The campaign of mass education and country construction have failed, but still deeply affect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s, social, education and culture.

    The research result and proposal will present the current social education philosophy, social education organisation and future research for reference.

    目 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緒 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名詞釋義 …………………………………………………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6 第二章 民初平民教育思想及運動的起源與發展……………………………………… 9 第一節 平民教育思想及運動的時代背景……………………………………… 9 第二節 平民教育的意義、目的與特性 ……………………………………… 22 第三節 全國平民教育之組織概況 …………………………………………… 29 第四節 平民教育運動的發展與困境…………………………………………… 37 第三章 晏陽初、陶行知、梁漱溟的平民教育思想…………………………………… 47 第一節 晏陽初的平民教育思想………………………………………………… 47 第二節 陶行知的平民教育思想………………………………………………… 77 第三節 梁漱溟的平民教育思想………………………………………………… 104 第四章 晏陽初、陶行知、梁漱溟的平民教育思想實踐 …………………………… 141 第一節 晏陽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實踐-定縣實驗 …………………………… 141 第二節 陶行知的平民教育思想實踐-曉莊實驗 …………………………… 181 第三節 梁漱溟的平民教育思想實踐-鄒平實驗 …………………………… 226 第五章 晏陽初、陶行知、梁漱溟平民教育思想與實踐之分析比較 ……………… 269 第一節 晏陽初、陶行知、梁漱溟推動平民教育的歷程比較………………… 269 第二節 晏陽初、陶行知、梁漱溟平民教育思想淵源、思想內涵之比較…… 278 第三節 晏陽初、陶行知、梁漱溟平民教育思想實踐之比較………………… 288 第四節 晏陽初、陶行知、梁漱溟平民教育思想與實踐之意義與評析……… 297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 319 第一節 結論 ……………………………………………………………………… 319 第二節 建議 ……………………………………………………………………… 330 參考書目 ……………………………………………………………………………… 340 附 錄 ……………………………………………………………………………… 344 圖 目 次 圖一: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組織系統…………………………………………… 31 圖二:定縣實驗研究項目-鄉村建設的基本要素……………………………… 175 圖三:定縣實驗的教育方式……………………………………………………… 176 圖四:定縣實驗縣整個的組織及其全部的關係………………………………… 177 圖五:鄒平縣政組織系統圖……………………………………………………… 256 圖六:促興農業進步關係圖……………………………………………………… 259 表 目 次 表3-1-3 晏陽初、陶行知、梁漱溟平民教育思想淵源、思想內涵與 觀點轉向一覽表 ………………………………………………… 138 表4-1-1 平教會與國內外各團體合作事業一覽表………………………… 178 表4-2-1 小先生履歷表……………………………………………………… 198 表4-2-2 小先生每週報告單………………………………………………… 199 表4-3-1 鄉農學校的組織…………………………………………………… 239 表4-3-2 社會本位的教育系統……………………………………………… 244 表4-3-1 晏陽初、陶行知、梁漱溟的平民教育實踐方式摘要表………… 266 表5-1-1 晏陽初、陶行知、梁漱溟推動平民教育的歷程一覽表 ………… 273 表5-2-1 晏陽初、陶行知、梁漱溟平民教育思想淵源、思想內涵與 觀點轉向之摘要表 ……………………………………………… 287 表5-3-1 晏陽初、陶行知、梁漱溟的平民教育思想實踐之比較 ………… 294

    參 考 書 目

    王炳照、閻國華主編(1994)。中國教育思想通史。長沙市:湖南教育出版社。
    王宗昱(1992)。梁漱溟。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毛禮銳、邵鶴亭、瞿菊農(1992)。中國教育史。台北:五南。
    艾愷著,鄭大華等譯(1988)。最後一個儒家-梁漱溟與現代中國的困境。湖南人民出版社。
    艾愷著。王宗昱、冀建中譯(1996)。最後的儒家:梁與中國現代化的兩難。南京市:江蘇人民出版社。
    民國日報(1919)。全國學生聯合會實施平民教育案由(1919)。上海。10月5日。
    民國日報(1920)。3月1日。
    任時先(1974)。中國教育思想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店。
    朱志敏(1989)。論五四時期的平民主義思潮,近代史研究。。
    牟宗三(1993)。他獨能生命化了孔子。梁漱溟先生紀念文集。中國工人出版社。
    伍振鷟等人(1995)。中國教育發展史。台北:師大書苑。
    江明淵(2004)《民初陶行知、晏陽初教育理論與民間文學之關係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何國華(1997)。陶行知教育學。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宋恩榮(1989)。晏陽初全集<一>(1919-1937)。長沙市:湖南教育出版社。
    呂秋慧(1998)。陶行知社會教育思想之研究─其生活教育理論與實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劍農(1982)。中國近百年政治史」台北市:商務印書館。
    李定開編(1989)。為中國教育尋覓曙光(上冊)。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吳相湘(1981)。晏陽初傳。台北:時報。
    吳俊升(1972)。杜威在華演講及其影響。教育與文化論文選集。台北:商務印書館。
    吳雅文(1990)。梁漱溟的文化觀及其致用論。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策縱、楊默夫編譯(1981)。五四運動史。台北:龍田。
    周佳郁(2001)。梁漱溟倫理學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天助(1995)。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成人教育辭典。台北:師大書苑。
    邱秀珍(1990)。五四時期平民教育運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柳麗敏(1988)。從佛到儒-梁漱溟的思想與轉變。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胡適(1957)。留學日記。台北:商務印書館。
    晏陽初(1927)。平民教育概論。教育雜誌。第19卷第六號。
    晏陽初(1989)。宋恩榮主編。晏陽初全集<一>(1919-1937)。長沙市:湖南教育出版社。
    晏陽初(1992a)。宋恩榮主編。晏陽初全集<二>(1938-1949)。長沙市:湖南教育出版社。
    晏陽初(1992b)。宋恩榮主編。晏陽初全集<三>(1916-1984)。長沙市:湖南教育出版社。
    晏陽初 賽珍珠著(2003)。宋恩榮主編。告語人民。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馬秋帆(1994)。梁漱溟教育論著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徐明聰(2001)。陶行知評傳。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
    章開沅、唐文權(1992)。平凡的神聖-陶行知。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陳筑山(1935)。說縣政建設實驗下的一個縣組織。民間半月刊,一卷二十三期。
    陳青之(1978)。中國教育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陳重光(1981)。我國鄉村建設實驗工作之比較研究(1926~1936)。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陳旭麓(1992)。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上海:人民出版社。
    張豈之、陳振江、江沛(2002)。晚清民國史。台北:五南。
    張文忠(1989)。晏陽初社會教育思想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玉法(1984)。中國近代史。台北:東華書局。
    曹常仁(1998)。陶行知師範教育思想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許雅珍(2004)。梁漱溟鄉村建設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孟瀛(1947)。談平教運動。上海:商務印書館。
    梁漱溟(1972)。梁漱溟先生教育文錄。台北:文景出版社。
    梁漱溟(1982)。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台北:里仁書店。
    梁漱溟(1989)。中國文化書院學術委員會編(1989)。梁漱溟全集<一>。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梁漱溟(1990a)。中國文化書院學術委員會編(1990)。梁漱溟全集<二>。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梁漱溟(1990b)。中國文化書院學術委員會編(1990)。梁漱溟全集<三>。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梁漱溟(1990c)。憶往談舊錄。
    梁漱溟(1991)。中國文化書院學術委員會編(1991)。梁漱溟全集<四>。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散篇論述(1914-1927)。
    梁漱溟(1992)。中國文化書院學術委員會編(1992)。梁漱溟全集<五>。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散篇論述(1930-1937)
    梁漱溟(1993a)。中國文化書院學術委員會編(1993)。梁漱溟全集<六>。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散篇論述(1938-1949)。
    梁漱溟(1993b)。中國文化書院學術委員會編(1993)。梁漱溟全集<七>。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散篇論述(1953-1988)。
    梁漱溟(1993c)。中國文化書院學術委員會編(1993)。梁漱溟全集<八>。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書信、日記及《思索領悟輯錄》。
    梁漱溟(1996)。梁漱溟自述。桂林市:灕江出版社。
    陶行知(1936)。生活教育的特質。生活教育。三卷二期。
    陶行知(1937)。中國教育改造。上海:亞東圖書館。
    陶行知(1984)。華中師範學院教育科學研究所主編(1984)。陶行知全集<一>。長沙市:湖南教育出版社。論著(1913-1926)。
    陶行知(1985a)。華中師範學院教育科學研究所主編(1984)。陶行知全集<二>。湖南教育出版社。論著(1927-1935)。
    陶行知(1985b)。華中師範學院教育科學研究所主編(1985)。陶行知全集<三>。湖南教育出版社。論著(1936-1946)。
    陶行知(1985c)。華中師範學院教育科學研究所主編(1985)。陶行知全集<四>。湖南教育出版社。詩歌。
    陶行知(1985d)。華中師範學院教育科學研究所主編(1985)。陶行知全集<五>。湖南教育出版社。書信。
    陶行知(1985e)。華中師範學院教育科學研究所主編(1985)。陶行知全集<六>。湖南教育出版社。其他。
    陶行知(1992a)。華中師範學院教育科學研究所主編(1992)。陶行知全集<七>。湖南教育出版社。日記。
    陶行知(1992b)。華中師範學院教育科學研究所主編(1992)。陶行知全集<八>。湖南教育出版社。增補。
    曾華錚(1992)。民國初年社會教育政策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文樹(1996)。泰州學派教育思想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萬傳芳(1995)。梁對中國問題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效春(1933)。曉莊一歲。上海:上海兒童書局。
    楊效春(1934)。從曉莊到鄒平。中華教育界,二十二卷四期。
    楊國德(1995)。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成人教育辭典。台北:師大書苑。
    董寶良(1993)。陶行知教育學說。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詹棟樑(2002)。後現代主義教育思潮。台北:國立編譯館主編。
    熊呂茂(2000)。梁漱溟的文化思想與中國現代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
    趙慶河(1979)。梁漱溟與中國鄉村建設運動(1929-1937)。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大華(2001)。梁漱溟傳。北京:人民出版社。
    鄭世興(1974)。我國近代鄉村教育思想和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潘玉愛(2000)《梁漱溟教育思想之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文和(1987)。梁漱溟社會教育思想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譚宇權(1999)。梁漱溟學說評論。台北:文津出版社。

    John Hersey(1987)。匡時濟世的晏陽初博士。讀者文摘。十二月號。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