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瑜真
論文名稱: 高中人文社會資優班課程實施歷程及其相關影響因素分析
A Study of the Implementation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of Experimental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urriculum in High Schools
指導教授: 甄曉蘭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9
中文關鍵詞: 課程實施人文及社會科學人文社會資優班
英文關鍵詞: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n Advanced Placement Class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13下載:8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在當前教育政策與教育實際場域中,往往遭受忽視,本研究基於對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的關懷,因而探討高中人文社會資優班課程實施歷程,了解影響高中人文社會資優班課程實施的相關因素。主要研究目的有三:

    一、瞭解人文社會資優班的緣起與課程實施現況。
    二、探討人文社會資優班課程實施的成效與限制。
    三、釐清影響人文社會資優班課程實施的因素。

    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法,以建國中學人文社會資優班為研究對象,研究期程自2005年9月至2006年5月,透過觀察與訪談蒐集相關資料,並輔以文件資料的補助,以了解教師、學生、課程與環境四面向對於課程實施所造成的影響。綜合研究結果,獲得以下結論:

    一、教師主動性是人文社會實驗課程落實的重要關鍵;
    二、成立人文社會資優班有助於男校人文社會人才的培養;
    三、校外資源的協助有益於人文社會資優班的推行;
    四、升學主義影響學生投入程度及高三課程規劃方式;
    五、社會刻板印象與價值觀衝擊男校人文社會資優班的實踐;
    六、高中人文社會資優班有助於及早激發學生興趣及培育相關知能。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相關建議,並依據研究限制與困難提出後續研究的展望。

    The field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has long been ignored by the educational systems in Taiwan. Based on my concern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process and it influential factor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experimental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urriculum in high schools. The main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o understand the origin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urriculum.
    2.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and constraints of
    experimental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urriculum.
    3. To analyze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experimental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urriculum.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from September 2005 to May 2006 in the Advanced Placement Class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n ChienKuo High School. The methods applied in this study include the classroom observation, in-depth interview, and document analysis. There are six conclusions resulted from this study:

    1. The initiative taken by the teacher is the key factor in
    the enactment of experimental curriculum.
    2. Setting up the experimental class is helpful for
    developing talent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t
    boys' high school.
    3. The external resources help enhanc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experimental curriculum.
    4. The pressure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 affects students’
    involvement in curriculum and the school curriculum plan
    for students in the final year of high school.
    5. The social stereotypes and values have profound impact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dvanced Placement Class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n boys' high school.
    6. An Advanced Placement Class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n High School helps promoting students’
    interests and developing their relative abilities at
    earlier stage.

    Finally, suggestions and prospects for future practice and research are provided in this thesi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名詞釋義…………………………………………………6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7 第二章 文獻回顧………………………………………………………9 第一節 人文社會課程的教育理想………………………………9 第二節 高中人文社會課程的相關發展與實施…………………22 第三節 人文社會課程實施影響因素之理論與相關研究………3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65 第一節 研究主題的確立與方法的決定…………………………65 第二節 研究對象的選擇…………………………………………66 第三節 前導研究的發現與啟示…………………………………68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70 第五節 研究信實度的建立………………………………………74 第六節 研究者角色與研究倫理的關注…………………………75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77 第一節 建中人文社會資優班的設置緣起與場域脈絡…………77 第二節 課程規劃理念與教師的課程詮釋………………………83 第三節 師生共同型塑的學習面貌與氣氛………………………107 第四節 外界環境的觀感與影響…………………………………122 第五節 課程實施的成效與檢討…………………………………14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73 第一節 結論………………………………………………………173 第二節 建議………………………………………………………176 後記……………………………………………………………………179 參考書目………………………………………………………………181 壹、中文文獻……………………………………………………181 貳、西文文獻……………………………………………………186 附錄……………………………………………………………………188 附錄一 個案教師的保證書與同意書……………………………188 附錄二 訪談大綱…………………………………………………190 附錄三 國學初階課程大綱………………………………………195 附錄四 史學方法概論課程大綱…………………………………196 附錄五 地理學研究方法課程大綱………………………………197 附錄六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課程大綱……………………………198 附錄七 研究方法與實習課程大綱………………………………199

    壹、中文文獻
    93學年度起,高中開放設資優班增為七類(2004,1月17日)。聯合報,B1
    版。
    丁雪茵、鄭博壎(1994年,1月)。研究者的角色與主觀性:以兩個研究為
    例。載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舉辦之「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檢討與前
    瞻」第二次科技研討會質化研究、次級分析與綜合方法(頁1-21),台北
    市。
    人文及社會科學教育應有科學精神(1985,12月7日)。台灣時報,2版。
    人文社會科學教育問題叢生(1985,11月4日)。中華日報,2版。
    人文社會科學導論計畫概述與構想(2005)。2005年12月2日。取自
    http://www.ck.tp.edu.tw/%7Eckhsc/hscabout.htm。
    人文及社會科學資優班計畫概述與構想(2006)2006年4月29日。取自
    http://hssc.social.ntu.edu.tw/about_us.htm。
    十六所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發展學校 確立第一優先發展學科(1992,1月24
    日)。中央日報,5版。
    井敏珠(1989)。積極的未來意識─我國現階段資賦優異教育的實施與檢討。
    師友月刊,12,25-27。
    方中士(2001)。《周易‧易傳》的人文精神在通識教育上的意義。載於教育
    部技職司主辦之「第十六屆全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研討會論文集:一般技
    職及人文教育類Ⅲ(頁297-304),台北市。
    方徳隆(譯)(2004)。Allan C. Ornstein& Francis P Hunkins著。
    課程發展與設計(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design)。台北
    市:高等教育。
    加強高中人文、社會學科 建立自我風格 教部選定11所重點發展學校
    (1994,10月7日)。中央日報,4版。
    加強發展第二期高中人文及社會科學教育 教育部選定11所學校(1994,10月
    12日)。國語日報,4版。
    北市公立高中下學年可廣設資優班(2003,9月18日)。國語日報,15版。
    台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2005)。人文社會科資優班網頁。2005年12月3
    日。取 自 http://www.csghs.tp.edu.tw/Zhongshan/
    service/secu/csghs2004/in-csghs800600/main-teach.htm。
    台北市資優教育資源中心(2001)。獨立研究的意義。資優教育簡訊,4,1-
    4。
    台北市資優教育資源中心(2004)。台北市資賦優異教育白皮書。台北市:台
    北市政府。
    台北市資優教育資源中心(2004)。資優生的人文關懷。資優教育簡訊,
    25,1-4。
    申設資優班,八高中初審通過(2004,10月8日)。自由時報,13版。
    朱堅章、劉興善、華力進、邊裕淵、范珍輝、劉義周(1987)。社會科學概論
    (上冊)。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1999)。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88年年報。2005年
    11月9日。取自
    http://nr.stic.gov.tw/ejournal/YearBook/88/chi/2-2.pdf。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0)。中華民國人文社會科學白皮書。台北市:行
    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何秀煌(1996)。科技、信念與現代人的感情。載於香港中文大學校外進修部
    (主編)。科技與人生(頁15-23)。台北市:台灣商務。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Patton, M. Q.著。質的評鑑與研究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台北:桂
    冠。
    扭轉重自然、輕人文教育趨勢 教部挑選16所高中 強化人文社會科學
    (1991,9月4日)。中央日報,5版。
    李亦園、呂正惠、蔡源煌(1990a)。人文學概論(上冊)。台北縣:空大。
    李亦園、張永堂、林正弘(1990b)。人文學概論(下冊)。台北縣:空大。
    李松根(2002)。人文研究與社會改革。台北市:問津堂。
    李緒武(1988)。社會科教學的功能與價值。載於郭為藩(主編),人文及社
    會科學展望(頁118-129)。台北市:幼獅文化。
    李遠哲重視人文研究(1993,12月18日)。自由時報。4版
    李慕如(2001)。人文學。高雄市:復文。
    杜祖貽(1996)。科技時代的教育問題。載於香港中文大學校外進修部(主
    編),科技與人生(頁112-117)。台北:台灣商務
    沈六(1990)。人文及社會科學在公民教育中的角色。人文及社會科學教學通
    訊,1(1),26-31。
    沈清松(1998)。解除世界魔咒。台北市:台灣商務。
    沈清松(1999)。經典是永恆的。載於彭文林導讀‧選讀。哲學的永恆之火─
    柏拉圖作品選讀(序一,頁8-20)。台北市:誠品。
    周桂田(2001)。科學風險:多元共識之風險建構。載於顧忠華(主編),第
    二現代:風險社會的出路?(頁47-75)台北市:巨流文化。
    尚榮安(譯)(2001)。R.. K. Yin著。個案研究(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台北市:弘智。
    林秀珍(2002)。高科技時代人文教育的省思。台灣教育,6-14。
    林良惠(2000)。談資優父母與學校之合作關係。國小特殊教育,30,25-
    29。
    林佩璇(2004)。邁向課程實施理論化的行動研究。教育研究集刊,50
    (3),123-143。
    林佩璇(2005)。學校本位課程實踐:作為教師實踐知識的伸展台。國立臺北
    師範學院學報,18(1),95~124。
    林進材(1999)。從形式課程到實質課程:論教師層面的課程實施及其對師資
    培育的啟示。中等教育,50(1),34-44。
    建中人文及社會科學資優班籌備小組(2004)。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人文及社會科學資優班成班計畫。臺北市: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未出版)。
    建國中學校史室(2006)。口述歷史大事記。2006年6月12日。取自
    http://ckhis.ck.tp.edu.tw/ksls-dsj.php。
    施良方(1997)。課程理論:課程的基礎、原理與問題。高雄市:麗文文化。
    洪鎌徳(1997)。人文思想與現代社會。台北市:揚智。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71-
    285)。台北市:巨流。
    韋政通(1984,9月28日)。哲學在人文教育中的地位。聯合報,2版。
    韋政通(2000)。中國思想與人文關懷。台北市:洪葉文化。
    席玉蘋(譯)(1999)。Dyson, F. J.著。21世紀三事:人文與科技必須展
    開的三章對話(The sun, the genome, and the internate.)。台
    北市:台灣商務。
    特殊教育、多元發展:北市兩校首設國文資優班(2004,11月9日)。中央
    日報,14版。
    高中生人文及社會科學營─關於我們(無日期)。2006年4月17日。
    http://hsc.social.ntu.edu.tw/ideal/ideal.htm。
    高中設立資優班—下學年開放(2003,12月11日)。聯合報,B2版。
    高中新設資優班,教局通過13所(2004,4月13日)。中國時報,C1版。
    高中資優班明年分科聯招(2004,9月11日)。自由時報,13版。
    高中資優班鬆綁(2003,1月1日)。中國時報,18版。
    高希均(1994)。優勢台灣:高希均論文集Ⅱ。台北市:天下文化。
    基礎研究和人文社會學術研究不應在遭貶抑—對李遠哲院長的企盼、對郭南宏
    主委的諍言(1994,1月14日)。自立早報,2版。
    培育資優生,教部規劃小研究生制(2001年,11月11日)。自由時報,9版。
    寄望於人文社會科學教育的改進(1984,8月22日)。自立晚報,1版。
    張世彗(1996)。我國一般能力資賦優異教育的回顧與前瞻。教育資料集刊,
    6,1-10。
    張正夫(1995)。台灣省高級中學數理資優教育的問題與期待。資優教育季
    刊,56,19-21。
    張玉法(1984,9月28日)。歷史教育與人文精神。聯合報,2版。
    張秀雄(1997)。公民教育與社會科學及人文學科的關係。公民訓育學報,
    6,61-72。
    張雪梅(1996)。大學生人文價值觀的建立與發展,訓育研究,59-62
    張善培(1998)。課程實施的測量。教育學報,26(1),149-170。
    張馨仁(2005)。台北市立中山女中人文及社會科學資優設班緣起。2005年
    12月5日。取自http://203.68.236.11/%7E9303gift/page-
    1/page1_1_1.htm。
    推展人文及社會科學教育的措施(1986,3月1日)。青年日報,2版。
    教廳11月起分區辦理高中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輔導工作(1998,10月10
    日)。台灣新聞報,6版。
    畢恆達(1998)。社會研究的研究者與倫理。載於嚴祥鸞(主編),危險與秘
    密—研究倫理(頁31-91)。台北:三民。
    第四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1991)。第五中心議題:人文社會與科技發展之相
    互影響與調和(會議資料)。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行政院國
    家科學委員會。
    許淑玫(2004)。學校層級課程管理之探究:以一所國民小學實施閱讀課程為
    例。課程與教學論壇研討會論文集,10,45-55。
    郭至和(2001)。混沌理論對國小課程實施的啟示—以鄉土教學活動為例。課
    程與教學季刊,4(1),81-94。
    郭為藩(1988)。科技工程人員的人文素養。載於郭為藩(主編),人文及社
    會科學展望(頁1-14)。台北市:幼獅文化。
    陳光憲(1996)。現代大學生應有的人文素養。訓育研究,63-66。
    陳伯璋(1987)。課程研究與教學革新。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伯璋(2001)。新世紀課程改革的省思與挑戰。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美玉(2002)。教師在九年一貫課程實踐過程中的個人知識管理。教育研究
    月刊,93,41-50。
    陳埩淑(2000)。課程與教學的關係在教室層面上的探究。教育研究,8,
    125-135。
    陳耀華(1996)。文化、科學與科技。載於香港中文大學校外進修部(主
    編),科技與人生(頁1-8)。台北:商務印書館。
    彭煥勝(2001)。人文教育的理念與反思:一個教育史學的觀點。人文及社會
    科學教學通訊,12(4),155-177。
    曾政清(2003)。提昇高中生國際競爭能力的學校課程─「數理專題研究課
    程」的實施與創新思維。科學教育,7,52-60。
    馮朝霖(2003)。教育哲學專論─主體、情性與創化。台北市:高等教育。
    黃光雄(1996)。課程與教學。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光雄、楊龍立(2004)。課程發展與設計:理念與實作。台北市:師大書
    苑。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台北市:東華。
    黃政傑(1997)。課程改革的理念與實踐。台北市:漢文。
    黃政傑(1999)。課程改革。台北市:漢文。
    黃嘉雄(1996)。建立新課程實施的評鑑制度,邁向更合理的課程改革工程。
    國民教育,37(1),49-55。
    楊國樞(1987)。緒論:人文學及社會科學研究的臺灣經驗。載於賴澤涵(主
    編),三十年來我國人文及社會科學之回顧與展望(頁3-31)。台北市:
    東大圖書。
    楊深坑(1998)。資訊科技對大學教育的衝擊。哲學雜誌,24。
    楊龍立、潘麗珠(2005)。課程組織:理論與實務。台北市:高等教育。
    溫嘉榮(2002)。資訊社會中人文教育的省思。資訊與教育雜誌,92,2-6。
    葉至誠(2000)。社會科學概論。台北市:揚智。
    葉啟政(1991)。台灣社會的人文迷思。台北市:東大圖書。
    葉煬彬(1997)。高級職業學校社會學科課程標準研究。
    葉興華(2002)。重視九年一貫課程教師層級的課程實施問題。教育研究月
    刊,104,107-116。
    葉啓政、顧忠華、黃瑞祺、蘇峰山、鄒川雄(1994)。社會科學概論。台北
    縣:國立空中大學。
    裘學賢(1997)。人文教學的哲學基礎。台南師院學報,30,67-92。
    資優生的包袱壓得好重(1994年9月21日)。聯合報,6版。
    資優班重升學,宗旨褪色─特殊教育變質,宜速檢討(1989,8月4號)。中
    國時報,14版。
    賈馥茗(1981)。資賦優異與教育機會均等。資優教育,5,1-3。
    甄曉蘭(2000)。新世紀課程改革的挑戰與課程實踐理論的重建。教育研究集
    刊,44,61-90。
    甄曉蘭(2004)。課程理論與實務:解構與重建。台北市:高等教育。
    甄曉蘭、鍾靜(2002)。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相關問題及其相應措施之研究。師
    大學報,47(1),1-16。
    劉季洪(1988)。前言。載於郭為藩(主編),人文及社會科學展望。台北
    市:幼獅文化。
    劉貞宜(2003)。資優教育何去何從。人間福報教育論壇。2005年8月24日。
    取自http://www.wfdn.com.tw/9205/030525/news/052515-
    1.htm。
    劉貞宜、王曼娜、林佳慧(2004)。高中申請設置資優班。資優教育簡訊,
    23。
    歐用生(1989)。國民小學社會科教學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1991)。從「課程實施」的概念談國小課程標準的修訂。台灣教育,
    1-4。
    歐用生(2001)。課程發展的基本原理。高雄市:復文。
    蔡典謨(1999)。如何培養資優生成為知識的生產者。資優教育季刊,69,
    1-5。
    蔡敏玲(1994,年1月)。教育民族誌中研究者的角色。載於中央研究院民族
    學研究所舉辦之「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檢討與前瞻」第二次科技研討會質化
    研究、次級分析與綜合方法(頁1-16),台北市。
    蔡清田(2001)。課程改革實驗:以研究發展為根據的課程改革。台北市:五
    南。
    鄭宏財(2001)。高科技時代之人文教育的實施策略。師說,149,46-54。
    鄭明長(2002)。當問題不在是問題:從教室言談看課程改革的實踐。教育研
    究月刊,93,68-75。
    薛絢(譯)(1997)。N. P. Gardels著。世紀末。台北縣:立緒文化。
    謝建全(1996)。資優教育的評鑑─台灣省高中數理資優教育評估為例。教育
    資料集刊,21,79-110。
    簡良平(2003)。學校課程決定─理論與實證。台北市:師苑
    魏鏞(2002)。社會科學的性質及發展趨勢(第二版第五刷)。台北:台灣商
    務印。
    羅厚輝(2002)。課程發展的理論基礎。台北市:學富。
    羅能熙(2002)。課程領導的原則與運用。師友月刊,4,76-79。
    嚴祥鸞(1996)。參與觀察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
    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95-221)台北市:巨流。
    顧忠華(2001)。第二現代:風險社會的出路?台北市:巨流。

    貳、西文文獻
    Bogdan, R. C. & Biklen, S. K. (1992).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2nd ed.). Boston, MA: Allyn & Bacon.
    Collini, S.(1993). Introduction. In P. C. Snow, The two
    cultures (pp.19-85).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Cross, R. E., Messic R. C., Chapin, J. R. & Sutherland, J.
    (1978). Social studies for our times. N. Y.:John Wiley
    & Sons.
    Denzin, N. K.(1989). Interpretive interactionism. Newbury
    Park, Calif. : Sage Publications.
    Denzin, N. K.(1994). The art and politics of
    interpretation. In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500-515). Thousand Oaks : Sage Publications.
    Fullan, M., & Pomfret, A. (1977). Reaesrch on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implementation.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7(1), 335-397.
    Fullan, M., (1982). The meaning of educational change.
    Toronto: The Ontario Institute for Studies in Education.
    Fullan, M., (1997). The new meaning of educational chang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Gress, J. R., & Purpel, D. E. (1978). Implementation,
    evaluation, and change. In Curriculum: An introduction
    to the field (pp. 395-408). Ca: Ms Cutchan.
    Hall, G. E., & Loucks, S. F. (1977). A developmental model
    for determining whether the treatmant is actually
    implemented.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14
    (3), 263-276.
    Leithwood, K. A. (1982). Studies in curriculum decision
    making. Toronto: The Ontario Institute for Studies in
    Education.
    Lundgren, U. (1981). Frame factors in teaching. In Giroux,
    H. A. et al. Curriculum & Instruction (pp. 197-208).
    Berkeley, CA: McCutchan.
    Marsh, C. J., & Willis, G. (2003).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In Curriculum: alternative approaches,
    ongoing issues(pp. 203-247). Coluwbus, Ohio: Merrill.
    Rallis, S. F. & Rossman, G. B. (1998). Learning in the
    field: 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Renzulli, J. A., & Reis, S. M.,(1985). The schoolwide
    enrichment model: A comprehensive plan for education
    excellence. Mansfield Center, CT: Creative learning
    Press.
    Saylor, J. G., Alexander, W. M., & Lewis, A. J. (1981).
    Curriculum planning for better teaching and Learning.
    N.Y: Holt, Rinebert and Winston.
    Snow, C. P.(1993).The two cultur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Unruh, G. G., & Unruh, A., (1984). Curriculum development :
    problems, processes and progress. Berkeley, Calif.,
    McCutchan Pub.
    Walker, D. (1990). Fundamentals of curriculum. Orlando,
    Florida: Harcourt Bruce Jovanovich, Publisher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