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董育明 |
---|---|
論文名稱: |
國民中學語文〈英語〉學習領域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的現況之檢討 |
指導教授: |
單文經
Shan, Wen-J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畢業學年度: | 9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4 |
中文關鍵詞: | 九年一貫課程 、課程綱要 、課程標準 、溝通式教學 |
英文關鍵詞: | Grade 1-9 curriculum, standard of junior high school curriculum, curriculum guideline,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49 下載:1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檢討國民中學語文(英語)學習領域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的現況。研究者以相關文獻的探討為基礎來理解英語學習領域課程之特色、實施現況與問題;其次,就民國三十七年以至民國八十九年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頒佈期間,各次修訂之課程標準或課程綱要為依據,詳為分析其課程目標及相關內容之變與不變,俾便掌握其演進的趨向與發展的重點。同時,研究者於九十四年六月至十月期間,透過四所國民中學六位英語教師之訪談,獲得本研究之結論如下:
壹、九年一貫課程理念方面:一、「十項基本能力」的迷思;二、多元入學方案的實施。
貳、課程教材及學習方面:一、運用審定教本再參考國定課程綱要,妥善規劃課程之教學內容;二、可聘請外籍教學顧問或教師以協助課程的實施;三、注重國中小課程銜接;四、改善環境設備、促進課程統整,安排主題統整週;五、建立系統的在職進修制度。參、教學評量方面:一、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影響教學;二、運用多元智能理論,採取多元評量。
依據上述之結論,研究者分別對提出相關的建議如下:壹、對主管教育行政機關之建議:一、落實課程評鑑;二、因應課程改變,增進教師專業能力;三、國中、小英語師資合流培育。貳、對課程教學上的建議:一、實施英語分級式的能力分組教學;二、編選符合溝通式教學觀之教材、並施行溝通式教學。最後,研究者並從研究領域及研究對象二方面提出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This research examin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glish curriculum in junior high school. Based on relevant documents, the researcher tries to clarify the characteristic, implementation, and the problems of English curriculum. Also, to grasp the trend and points of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er will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ourse stands revised from 1948 to 2000, and, at the same time, make conclusions through interviewing six teachers serving in four junior high schools.
Idea of the Grade 1-9 curriculum: 1. Myth of “Ten basic abilities”.2. Implementation of the Multiple Enrollment Program. Teaching material and studying: 1. Plan for appropriate content by authorized textbooks and course outline. 2. Ask foreign counselors and teachers for assistance. 3. Pay attention to the adjoining of curriculum for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4. Improve materials, enhance curriculum integration, and arrange integrated activities taken in a whole week. 5. Set up systematic in-service training system.
Evaluation of Teaching: 1. Influences of BCTEST on teaching. 2. Usage of the plural intellectual theory, and the adaptation of plural evaluation. Here are some proposals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above: Suggestions to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1. Fulfillment of curriculum evaluation. 2. Enhancement of teachers’ skills. 3.Combined cultivation of English teachers serving in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Suggestions for the teaching skills. 1. English ability-oriented group teaching. 2. Choose appropriate materials for as well as implement communicative teaching. Finally, the researcher will propose for further studies from the respects of research field and object.
參考文獻
一、中文參考書目
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2000)。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2002)。新世紀教育工程-九年一貫課程再造。台北:揚智文化。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2003)。教科書之選擇與評鑑。高雄:復文。
方德隆(1997)。中等教育的課程與教學。載於王家通主編,中等教育,207-254。高雄:麗文。
王千倖(1999)。合作學習師資培育模式。師資培育與教學科技,頁137-161。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台北:台灣書店。
王文科(1994)。課程與教學。台北:五南。
王美霞(2004)。國民中學語文(英語)學習領域課程綱要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石素錦(1993)。教學法與英語教學。國立北師院語言教育通訊,第2期,62-82頁。
朱惠美(1999)。小學英語教學基本原則。載於戴維揚主編國民中小學英語科教材教法。台北:文鶴。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主編(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Michael Q.Patton(1990)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出版社。
吳青蓉(1988)。營造英語的學習情境對國中學生學習表現態度與動機影響之研究。竹縣文教(1998),79-100。
吳財順、張素貞(2004)。國民中小學課程鬆綁的美麗與哀愁 --- 析論課程改革的問題與對策。載於高新建(主編),課程綱要實施檢討與展望,18-39。台北市:師大。
吳清山(1991)。學校行政。台北:心理。
吳隆榮(1999)。新思維的天地。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邁向課程新紀元。
呂木琳(1998)。教學視導──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呂愛珍(1978)。國民中學課程組織型態之研究。台北:教育文物。
李玉梅(2004)。國民中學語文(本國語文)學習領域課程綱要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育奇(2001)。試論英語的發展程序與學習型態。菁莪季刊,(13)(1)20-35。
李錫津(1997)。學校本位之課程經營與實施。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課程與教學改革實務。台北:師大書苑。
沈珊珊(1998)。教育改革區趨勢與影響因素分析-國際比較觀點。教育資料集刊,23,39-53。
周淑惠(1998)。幼稚園課程與教學創新:一個個案經驗的啟示。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學校本位課程與教學創新。台北:揚智。
林于雯(2002)。屏東縣國民小學英語教學實施現況及其遭遇問題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佩璇(2000)。課程統整,黃光雄主編。台北:學富。
林清江(1998)。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規劃專案報告。立法院教育委員會第三屆第六會期。台北:教育部。
林蕙蓉(2001)。溝通式教學對學童英語及文化學習之效益。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邱鴻燕(2000)。國中英語革新課程實施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邱馨儀(2001)。國民中學語文學習領域教師對實施九年一貫課程認知與態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施玉惠(2002)。台灣九年一貫英語課程之特色以及實施後之省思。海峽兩岸新世紀小學課程與教材改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施玉惠、朱惠美(1999)。國小英語課程之精神與特色。載於戴維揚主編國民中小學英語科教材教法。台北:文鶴。
施玉惠、周中天、陳淑嬌、朱惠美(1997)。國民小學實施英語教學之可行性探討。教育部專題研究計畫報告。
胡應銘(1999)。從實務觀點看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教師天地,103,31-35。
韋金龍(2003)。運用「合作學習」落實九年一貫溝通式英語教學。中等教育,54卷(6),38-47。台北:師大書苑。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臺北市:巨流。
秦夢群(1997)。教育行政-理論部份。台北:五南。
高強華(1998)。教育與社會變遷。載於陳奎喜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台北:師苑。
高強華主編(2000)。前瞻廿一世紀新教育。臺北市:南宏。
張玉芳(2002)。國小英語教學師資、教材選用及學童學習現況調查研究-以苗栗縣為例。英語教學,29(4),19-37。
張祝芬(1995)。如何選用教科書。台北:漢文。
張淑美(2004)。國民中學數學學習領域課程綱要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碧玲(1999)。國民中學英語教師對溝通式教學之信念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碩士論文。
張德銳(1998)。以同儕教練模式提昇教師專業。學校本位課程與教學革新。台北:揚智文化。
教育部(1948)。初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台北:作者。
教育部(1962)。初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台北:作者。
教育部(1968)。國民中學英語暫行課程標準。台北:作者。
教育部(1972)。國民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台北:作者。
教育部(1975)。國民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台北:作者。
教育部(1983)。國民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台北:作者。
教育部(1988)。教育改革行動方案。台北:作者。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作者。
教育部(1994)。國民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台北:作者。
教育部(1995)。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遠景。台北:作者。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作者。
教育部(1999)。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考查辦法。台北:作者。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作者。
教育部(2002)。國民中小學英語教學手冊。台北:作者。
教育部(2003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英語學習領域。台北:作者。
教育部(2003b)。國民中小學英語教學手冊台北:作者。
教育部九年一貫英語學習領域綱要修訂小組(2003c)。九年一貫英語學習領域課程綱要修訂說明。台北:作者。
曹逢甫、吳又熙等編著(1992)。小學三年英語教學追蹤輔導後續實驗計劃:第一年研究報告。台北:文鶴。
莊秀鳳(2003)。國民中學社會學習領域教師對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的認知與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莊梅枝(2003)。歐用生教授教科書之旅。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協會。
郭生玉(1993)。心理育教育研究法。台北:精華書局。
郭靜姿(1992)。閱讀理解訓練方案對於增進高中學生閱讀策略運用與後設認知能力之成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玉美(1993)。運用「合作學習」導正英語教學。英語教學,67,10-17。
陳玉美、韋金龍(1993)。「合作學習」困擾之探討。英語教學,18期(1),19-24。
陳伯璋(1999a)。九年一貫新課程綱要修訂的背景及內涵。教育研究資訊,7 (1),22-40。
陳伯璋(1999b)。九年一貫課程的理念與理論分析。載於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論文集-邁向課程新紀元(上)10-18。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陳伯璋、盧美貴(200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理念與實踐。課程研究,27,55–62。
陳孟妍(2002)。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下國民中學英語教師研習活動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初芳(2002)。國民中學數學學習領域教師對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的認知與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香蓉(2002)。台北市國中英語教師對九年一貫課程英語教學態度之調查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須姬(1995)。英語教學法的沿革。中等教育,46(2),20-25。
陳須姬(1999)。多元多樣的英語教學法。載於戴維揚主編國民中小學英語科教材教法。台北:文鶴。
陳嘉麟(2004)。發展符合九年一貫精神之二元聯立方程教學模組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單文經(1980a)。蓋聶與皮亞傑學習理論對課程發展之啟示。國教月刊,27(4),60-64。
單文經(1980b)。蓋聶與皮亞傑學習理論對課程發展之啟示。國教月刊, 27(5),40-44。
單文經(1980c)。蓋聶與皮亞傑學習理論對課程發展之啟示。國教月刊, 27(6), 46-52。
單文經(1992)。課程與教學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單文經(2001)。教學引論。台北:學富文化事業。
單文經(2002)。課程與教學。台北:師大書苑。
單文經(2003a)。國民中學教師對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認知與態度以及研習的效應。教育研究資訊,11(3),23-46。
單文經、楊深坑、黃政傑、陳伯璋(2004)。課程與教學新論。台北:心理。
單文經等(譯)(2003b)。 S. L. Yelon 著。教學原理(Powerful 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單文經等譯(2000)。革新的課程領導。台北:學富文化。
游家政(2000)。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的理念與架構,教師天地,102期,34-41。
游家政(2002)。國民中學的課程領導。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季刊,5(2):1-20。
游家政、薛梨真、葉興華(2000)。課程統整手冊。台北:教育部中教司。
黃以敬(2002)。統編教科書教師免費引用。自由時報(9月9日),頁9。
黃光雄(2000)。課程統整。台北:學富。
黃自來(1990)。英語教學大綱設計理論評析。英語教學新象。台北:文鶴。
黃自來(1993a)。英語教學拓新與深化。台北:文鶴。
黃自來(1993b)。國中學生提前學英語對其在校成績及學習能力影響之研究。載於英語拓新與深化。台北:文鶴。
黃自來(1999)。英語詞彙形音義:三合一教學法 台北:文鶴。
黃昆輝(1989)。教育行政學。台北:東華。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黃政傑(1992)。課程改革。台北:漢文書店。
黃政傑(1995)。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黃政傑、張嘉育(1999)。落實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教師天地,103,頁6-12。
黃炳煌(1999)。談課程統整:以九年一貫社會科課程為例。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邁向課程新紀元。
黃湘淳(2000)。國中生英語學習適應之相關因素研究--以台南地區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瑞琴(1996)。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
葉連祺(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教師天地,103,21-29。
甄曉蘭(2002)。中小學課程改革與教學革新。台北:高等教育文化。
甄曉蘭(2004)。課程理論與實務 ---- 解構與重建。台北:高等教育文化。
歐用生(1989)。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1996)。課程與教學革新。台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1999a)。九年一貫課程之「潛在課程」評析。九年一貫課程的理念與理論分析。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歐用生(1999b)。新世紀的學校。台北:臺灣書局。
歐用生(1999c)。課程發展的基本原理。高雄,復文。
歐用生(2000)。課程改革。台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2003)。教科書之旅。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蔡知潤(2000)。韓國小學英語教育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鄭楓琳(2000)。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1995;周淑惠,1998;沈姍姍,1998;高強華,1998;歐用生,楊慧文,1998;曾憲政,1999;彭麗琦,2000。
儲慧平(2005)。臺北市推動國小英語教學之課程管理研究。中等教育,55(5),18-31。
簡茂發(1999)。多元化評量之理念與方法。教師天地,99,11~17。
戴維揚(1998)。國小英語教學現況調查研究。刊載於第十五屆中華民國英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頁223-242。台北:文鶴。
戴維揚(1999a)。九年一貫英語科新課程新趨勢。載於戴維揚主編國民小學英語科教材教法。
戴維揚(1999b)。如何選擇兒童多媒體教材。師友,380,5-9。
戴維揚(1999c)。評析九年一貫英語科課程綱要草案。教師天地,100,20-27。
戴維揚(1999d)。跨世紀的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英語科課程新趨勢。教育研究資訊,7(4),1-18。
謝文全(1985)。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台北:文景。
謝文全(2003)。教育行政學。台北:高等教育。
謝文斌(2002)。中小學教科書開放審定制後的問題與檢討。學校行政雙月刊,22,68-79。
鍾啟泉(1991)。現代課程論。台北:五南。
藍順德(2002)。九年一貫課程教科書的審定與選用。中等教育,53(3),4-18。
二、西文參考書目
Anderson, N. (1999). Exploring Second Language Reading. Boston, MA: 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
Blackman,C.A.(1989). Issues i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 The continuing agenda. In M.L.Holly&C.S.Mcloughlin(Eds.).Perspectives on th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35-40. New York:The Falmer Press.
Brosh, H. (1996). Perceive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ffective language teachers. Foreign Language Annals, 29(2), 125-138.
Campbell, R. J.(1985). Developing the primary school curriculum.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Casey, M. B., & Tucker, E. C. (1994). Problem-centered classrooms: Creating Lifelong learner. Phi Delta Kappan, 75, 139-143.
Chun, J. (1980). A survey of research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K. Croft.(ED.), Readings of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pp.213-221). Cambridge, MA: Winthrop Publishers.
Cullen, R.(1994). Incorporating a language improvement component in teacher training programs. ELT Journal,48 (2), 162-172.
Davies, B. (1999) March. The movement and future trend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reform in Great Britain. Paper presented to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lementary Education Reform, National Hsinchu Teachers College, New York.
Elliot, J. (1991). Action research for educational change. Milton Keynes: The Open
University Press.
Gardner, R. (1985). The socio-educational model of second-language learning: Assumptions, findings, and issues. Language Learning, 38, 101-126.
Howden, J.(1995). Classroom connections: Understanding and using cooperative learing. Toronto: Harcourt Brace.
Huey, E. (1908). (reprinted 1968). The Psychology and Pedagogy of Reading. Cambridge, MA: MIT Press.
Johnson, D. W., Johnson, R. T., and Holubec, E. J.(1990)Circles of learning: Cooperation in the classroom (3rded.). Edina, Minn: Interaction Book Company.
Lambert, W. E., & Klineberg, O.(1967). Children’s views of foreign peoples: A cross-national study.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Lenneberg, E. (1967). B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language. New York: Wiley.
Lincoln, Y.S. & Cuba,E.G.(1985).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CA:Sage.
Luria, A. R.( 1982). Language and cognition. New York : John Wiley & Sons.
Merriam, S.B.(1988).Case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 A qualitative approach.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Nunan, D. (1999).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Boston, MA: 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
Ruddell, R., Ruddell, M.R., && Singer, H. (eds.) (1994). Theoretical Models and Processes of Reading (4th edition). New Yark,D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Schumann, J. H.(1980). Affective factors and the problem of ag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K. Croft(Ed.), Readings of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pp.222-247). Cambridge,MA: Winthrop Publishers.
Stanovich, K. E. (1980). Toward an interactive-compensatory model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ading fluency.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 16.
Vygotsky L. (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Cambridge, MA: Harvard UP.
Yalden, Janice (1987). The Communicative syllabus: evolution,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London: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Yin, R.K.( 1994).Case study reasch design and methods(2thed).CA.:Sage publ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