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宋卓立 Juo-Li Sung |
---|---|
論文名稱: |
台灣原住民太魯閣族族群意識變遷之研究 The Study on the Ethnicism Change of Taiwan Aborigines—Case Study of the Truku |
指導教授: |
陳延輝
Chen, Yen-Hui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8 |
中文關鍵詞: | 族群關係 、認同 、原住民 、太魯閣族 、集體記憶 |
英文關鍵詞: | Ethnic Relation, Identification, Aborigines, the Truku, Collective Memory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115 下載:7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當代「認同」問題屢屢挑動台灣社會敏感神經,致族群關係淪為特殊場域政治操作的工具,台灣社會的衝突常肇因族群意識矛盾而起,使得「國族認同」不是被刻意避而不談,就是形成意識形態之爭。本論文刻意略過爭議性極高的「國族認同」問題,探討具體而微的「太魯閣族族群意識變遷」,依據筆者觀察,太魯閣族以外顯特徵相似度極高的客觀條件,自泰雅族中抽離並擺脫百年來學術上的分類歸屬,以自我主觀認同獨立成族,和台灣社會的國族認同發展模式,竟有諸多巧合與雷同。
泰雅族是台灣社會較為熟悉的原住民族,相對而言,太魯閣族對許多人相當陌生,更遑論2008年4月23日被我國政府核定為第十四族的賽德克族。而刺激賽德克族自泰雅族中解構的動力,來自太魯閣族激烈的分離行動,因此,探討太魯閣族族群意識變遷的脈絡,有助於瞭解泛泰雅族認同解構與台灣原住民族群意識動態發展過程的全貌。
太魯閣族與泰雅族是同根同源的親緣關係,約三百年前遠離南投祖居地向台灣東部山區遷移,時空因素導致萌生獨特的自我認同意識,1894年日本殖民政府在台始政,嚴厲的理蕃政策與武力行動,漸次凝聚與發展出「我群」的觀念,透過近代正名運動的推動,顛覆維持近百年的單一泰雅族架構。部份族群菁英懷抱民族主義的理想色彩推動正名,但過程亦不乏政經利益的競逐與文化、信仰衝突的現實。太魯閣族正名運動最終結果,是我國原住民族從客觀條件為認定標準,轉變成以自我主觀認同為依據的分界,其效應已在近期賽德克族正名乙案中體現,未來對國家原住民政策與族群關係發展方向影響如何,尚待後續觀察。
【關鍵字】族群關係、認同、原住民、太魯閣族、集體記憶
Recently, identification issues repeatedly arouse conflicts in Taiwan society. Ethnic relation even has become politic tool which causes more opposition among the public. During the research on national identification issues, the writer finds ou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national identification and ethnicism which are highly similar and coincident in many ways such as the mode of how identification forms. Furthermore, in the writer’s observation, the Truku amid 14 aboriginal races in Taiwan is especially a vivid example to investigate the similarity between Taiwan national identification and ethnicism for their independence from the Tayal by their self-subjective identification.
To be specific, the Truku is foreign to Taiwan society comparing to the Tayal which is one of the biggest Taiwan aboriginal races. There two races, which are relative from the same origin in Nantou 300 years ago, used to be merged into only the Tayal race for indigenous management policy and armed-force activity during colonized by Japan since 1894. After almost 100 years under one Tayal frame, some race elites have advanced campaign to rectifying the name of Truku currently. Even though the period
of the campaign was full of conflicts of political benefits, cultures and beliefs, the Truku still won the campaign to rectifying their name. Moreover, the success of the Truku gives the Seediq inspiration to be independence from the Tayal as well. Since then, the defining standard, which Taiwan aborigines use to classify races, has changed from by objective conditions to by self-subjective identification.
In Short, via investigating the case study of ethnicism change of the Truku, this thesis can hopefully help to underst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pan-Tayal and the dynamic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aiwan aboriginal ethnicism. By the same token, the understanding Taiwan ethnicism change could be applied to comprehend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 national identification change. Finally, with these knowing, the writer hopes to contribute useful findings on the ethnicism change of the Truku to related study area.
【Keywords】Ethnic Relation、Identification、Aborigines、the Truku、Collective Memory
一、中文書目
中村孝志(1993),〈一六六五年的台灣東部地方集會〉,《台灣風物》,第44卷第1期,頁155-168。
太魯閣族正名促進會(2003),《還我族名-太魯閣族》。
巴萬‧韃那哈(2002),〈要分開還是繼續結合〉,發表於泰雅族族群意識之建構、認同與分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原住民部落振興文教基金會。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王明珂(2001),《華夏邊緣》,台北:允晨文化。
王振寰、瞿海源主編(1999),《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
王敏(2002),《太魯閣國家公園與當地原住民互動型態轉變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雅芳(2003),《地方文化與集體記憶之探討-以犁頭店「蔴伊文化」為例》,私立逢甲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台灣原住民部落振興文教基金會(2002),《泰雅族族群意識之建構、認同與分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總會原住民宣教委員會(1998),《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總會原住民宣教史》。
瓦歷斯・諾幹(2004),〈1974年台灣事件對日後台灣的影響〉,發表於牡丹社事件130年歷史與回顧學術研討會,屏東:牡丹鄉公所。
瓦歷斯・諾幹等(2002)《泰雅族史篇》,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石之瑜(2001),《政治學的知識脈絡》,台北:五南。
伊能嘉矩著,楊南郡譯(1996),《台灣踏查日記-上》,台北:遠流。
全中鯤(1999),《少數民族兒童學校教育問題探討--以花蓮縣某泰雅(德魯固)族國小及其學區為例》,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夷將‧拔路兒(1996),〈我們為什麼選擇「台灣原住民」這個稱呼〉,收於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頁187-190,台北:業強。
安倍明義(1938),《台灣地名研究》,台北:蕃語研究會。
朱慶忠(2001),《花蓮縣秀林鄉原住民的自殺現象與社會亂象初探-從洪強森的自殺事件談起》,私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
牟中原、汪幼絨(1997),《原住民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旮日羿‧吉宏
(2002),〈祖靈與聖山:泰雅族東賽德克群當代復振運動探析〉,發表於原住民賽德克族語言發展與族群認同研討會,台東:台東社教館。
(2004),《即興與超越:Seejiq Truku村落祭典與祖靈形象》,私立慈濟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2006)〈太魯閣族:一個新興的古老族稱〉,《原住民青少年雜誌》,第16期,頁9-16。
余美慧(2007),《太魯閣族小學文化課程發展之教育民族誌》,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乃德(1996),〈省籍意識、政治支持和國家認同〉,收於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頁27-51,台北:業強。
吳淑慧(2006),《原住民學童族語教育與文化認同之研究-以銅門國小實施族語教學現況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意琳(2003),《花蓮太魯閣Skadang舊社家屋民族考古學研究》,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親恩、張振岳(1996),《人文花蓮》,花蓮:花蓮洄瀾文教基金會。
李壬癸(2000),《台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移》,台北:常民。
李亦園(1963),《南澳的泰雅族人》,台北: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
李季順
(2002a),〈來自於Truwan的民族-族群的認定與建構〉,發表於「泰雅族族群意識之建構、認同與分裂」研討會,台北:台灣原住民部落振興文教基金會。
(2002b),〈請讓我們先從國家公園開始「當家作主」〉,發表於「泰雅族族群意識之建構、認同與分裂」研討會,台北:台灣原住民部落振興文教基金會。
(2003a),〈「還我族名-太魯閣族」運動的緣起與發展〉,發表於「還我族名-太魯閣族」爭取台灣第十二族(太魯閣族)緣起論述及分區部落座談成果報告書,花蓮:太魯閣族正名促進會。
(2003b),《走過彩虹》,花蓮:太魯閣族文化工作坊。
李宜憲等(2005),《台灣地名辭書卷二花蓮縣》,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李豪傑(2004),《泰雅族(太魯閣群)青少年飲酒行為意向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私立慈濟大學原住民健康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沈俊祥(2007),《空間與認同-太魯閣人認同建構的歷程同》,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卓石能(2002),《都市原住民學童族群認同與其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易君博(1984),《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
林江義
(1996),〈談東賽德克群的族群意識〉,收於蔡中涵編《原住民現代社會適應(二)》,頁779-793,台北:教育廣播電台。
(2004),《台東海岸加走灣馬卡道族的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伯昶(2004),《殖民與體現--太魯閣人的殖民身體史研究(1914-1945)》,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呈蓉(2006),《牡丹社事件的真相》,台北:博揚文化。
林明勳(2006),《太魯閣族民族植物之研究以花蓮縣秀林鄉大同部落為例》,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修澈
(2001),《原住民身分認定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2007),《賽德克族正名》,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林靖修(2001)《唱我們的歌--truku(太魯閣)族雪碧社區卡拉ok文化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花蓮縣青少年公益組織
(1999),《花蓮縣第二屆鄉土教育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
(2000),《太魯閣事件104年紀念論文集》。
(2001),《太魯閣抗日戰役105週年紀念回顧史研討會大會手冊》。
花蓮縣撒奇萊雅族重建發展協會(2007),《撒奇萊雅族簡介》。
邱莉雯(2004),《東部原漢雙族裔成人認同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韻芳(2004),《祖靈、上帝與傳統--基督長老教會與Truku人的宗教變遷》,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金尚德(2006),《知識、權力、部落地圖:「太魯閣族傳統領域土地調查」的社會學解析》,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金清山(2000),〈被遺忘的族群-德魯固族【Truku】〉,發表於太魯閣事件104週年紀念論文集,花蓮:花蓮縣青少年公益組織協會。
南投縣仁愛鄉公所(2007),《賽德克族正名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
施正鋒
(1998),《族群與民族主義—集體認同的政治分析》,台北:前衛。
(2001),《台中美三角關係──由新實主義到建構主義》,台北:前衛。
洪尚志(2007),《十週社區型負重式健走運動介入對太魯閣族第2型糖尿病患健康之影響》,慈濟大學原住民健康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紀駿傑(1998),〈蘭嶼國家公園:新環境殖民或新契機〉,發表於守望東台灣論文集,台北: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
胡幼慧等(2005),《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言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惠敏(2006),《書寫自己部落的歷史:布拉旦的過去、現在、未來》,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胡智賢編(2006),《太魯閣族語簡易字典》,花蓮:秀林鄉公所。
胡震偉(2003),《賽德克語太魯閣方言多媒體超文本雛議》,輔仁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胡曉俠(1996),《日據時期理蕃政策下原住民集團移住之研究》,私立中原大學建築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酋卡爾編(1998),《台灣原住民族宣教史》,台北: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
夏瑞澤(2003),《生活在他方--外地媳婦在一個太魯閣(Truku)社區的生活調適》,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孫大川編(2006),《秀林鄉誌》,花蓮:秀林鄉公所。
徐宗國譯(1997),Anselm Strauss & Juiliet Corbin著,《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
馬維駿(2007),《花蓮縣太魯閣族的傳統醫療》,私立慈濟大學原住民健康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馬騰嶽
(2000),〈寫自己的歷史,執筆為劍的民主鬥士-馬紹.莫那《廖守臣》〉,發表於廖守臣老師紀念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花蓮:花蓮縣原住民健康暨文化研究會。
(2002),〈「泰雅族」分裂運動之特殊性與困境〉,發表於「泰雅族族群意識之建構、認同與分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原住民部落振興文教基金會。
(2003),《分裂的民族與破碎的臉:「泰雅族」民族認同的建構與分裂》,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琇瑩
(1996),《族群關係與族群意識:以花蓮太魯閣地區的太魯閣人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1999),〈歷史脈絡下的族群接觸-太魯閣人的對外關係〉,發表於花蓮縣第二屆鄉土教育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花蓮:花蓮縣青少年公益組織。
(2000),〈太魯閣事件對太魯閣人的影響〉,發表於太魯閣事件104年紀念論文集,花蓮:花蓮縣青少年公益組織。
康培德(1999),《殖民接觸與帝國邊陲》,台北:稻鄉。
張文成(2005),《「太魯閣族」的認同與認定之探討》,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守仁(2002),《原住民學校「族群認同」課程之個案研究:以一所桃園縣復興鄉國小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岱屏(2000),《看不見的土地--太魯閣族反亞泥還我土地運動的歷史論述與行動》,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春興
(1989),《張氏心理辭典》,台北:東華。
(1996),《教育心理學重訂版》,台北:東華。
張秋雄(2002),〈迷失於族群認同的民族:賽德克族〉,發表於泰雅族族群意識之建構、認同與分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原住民部落振興文教基金會。
張茂桂
(1996),《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
(1999),〈種族與群關係〉,收於王振寰、瞿海源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頁239-279,台北:巨流。
張振岳(1994),《台灣後山風土誌》,台北:臺原。
張國賓(1998),《從紡織與獵首探討太魯閣人的兩性意象與性別邏輯》,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朝琴(2000),《從民族平等觀點探究臺灣原住民的地位問題》,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誌聲(1998),〈太魯閣國家公園設立對當地原住民土地資源利用衝突〉,發表於守望東台灣論文集,台北: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
張韶青(2007),《原住民社區修復式正義實施機制之研究—以花蓮縣秀林鄉『太魯閣族』為例》,國立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錦裕(2001),《學校情境中影響台灣原住民族國中生族群認同因素之探究─以花蓮地區阿美族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藝鴻(2001),《utux、gaya與真耶穌教會:可樂部落太魯閣人的「宗教生活」》,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曹秋琴(1997),《Gaya:祭祀分食與太魯閣人的親屬關係》,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梁秀芸(1996),《太魯閣群的狩獵文化與現況--花蓮縣秀林鄉為例》,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莊英璋編(1988),《台灣平埔族研究書目彙編》,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許文忠(1999),《山地布農族學童族群認同與自尊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木柱
(1989),〈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認同運動:心理文化研究途徑的初步探討〉,收於徐正光、宋文里等著《台灣新興社會運動》,頁127-156,台北:巨流。
(2001),《阿美族史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郭洪紀(1997),《文化民族主義=Cultural Nationalism》,台北:揚智。
郭曉真(2007),《部落閱聽人觀視原住民電視台之研究--以花蓮縣重光部落太魯閣族人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依玫(1987),〈你了解他嗎?〉,《時報週刊》,第476期,頁53-57。
陳延輝(2000),〈從平埔族的漢化看台灣當前多元文化的發展-以平埔族自我認同為例〉,發表於第二屆海峽兩岸孫中山思想之研究與實踐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父紀念館。
陳俊男(1999),《奇萊族的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逸君(2002),《現代台灣族群意識之建構-以噶瑪蘭族為例》,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陳義彥、陳景堯等譯(2007),David Marsh & Gerry Stoker著,《政治學方法論與途徑》,台北:韋伯。
陳德正(2003),《從文化脈絡中的教育主體談原住民學生之學習適應-以蓮邊國中的德魯固學生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曉玲(2006),《太魯閣族生活方式之變遷-花蓮縣秀林鄉水源部落的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麗華(1999),〈台北市阿美族學童族群認同發展之研究〉,《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第9卷第3期,頁423-447。
鳥居龍藏著,楊南郡譯(1996),《探險臺灣》,台北:遠流。
森丑之助著,楊南郡譯(2000),《生蕃行腳》,台北:遠流。
費羅禮(1969),〈台灣土著族的文化、語言分類探索〉,《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第17期,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黃叔璥(1957),《台海使槎錄》,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黃昭蓉(2006),《太魯閣族學童學習型態之民族誌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淑容(2004),《從太魯閣族文化探討國小生物多樣性概念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森泉(2000),《原住民教育之理論與實際》,台北:揚智文化。
黃增樟(2005),《原住民家庭暴力與警察回應之探討--以花蓮東賽德克地區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鈴慧(1996),《部落、族群與行動-太魯閣人和地區原住民的階序性認同》,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溫吉編譯(1957)《台灣蕃政誌-下》,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經典雜誌(2001),《發現南島》。
葉至誠、葉立誠(1999),《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
葉家寧(2002),《布農族史篇》,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詹素娟(1998),《族群、歷史與地域-噶瑪蘭人的歷史變遷(從史前到1900年)》,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廖守臣
(1977),〈泰雅族東賽德克群的部落遷移與分佈—上〉,《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44期,頁61-206。
(1978),〈泰雅族東賽德克群的部落遷移與分佈—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45期,頁81-212。
(1984),《泰雅族的文化-部落遷徙與拓展》,台北:世界新聞專科學校觀光宣導科。
廖福彥(2002),《太魯閣族國中生代數學習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育玲(2001),《台灣賽德克族口傳故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康文(2007),《從傳統射箭看太魯閣族的文化動力—真正太魯閣balaybi Truku》,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紹華(1994),《去殖民與主體重建:以原住民三份文化刊物為例》,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猷盛(2004),《太魯閣戰役後東賽德克群歌謠風格與其生活之關係》,國立屏東師範學院音樂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瑞超(2004),《太魯閣族》,台東: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劉韶偉
(2002),〈紋面族群中的太魯閣族正名運動〉,發表於「泰雅族族群意識之建構、認同與分裂」研討會,台北:台灣原住民部落振興文教基金會。
(2003),〈民族自決,從正名開始〉,發表於「還我族名-太魯閣族」爭取台灣第十二族(太魯閣族)緣起論述及分區部落座談成果報告書,花蓮:太魯閣族正名促進會。
(2004),《找回太魯閣》,台北:翰蘆。
潘美琪(2007),《原住民族群認同與收看原住民族電視台行為之關連性研究-以花蓮地區Truku(太魯閣族)為例》,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潘繼道
(2001),《清代台灣後山平埔族移民之研究》,台北:稻香。
(2005),《國家、區域與族群—臺灣後山奇萊地區原住民族群歷史變遷之研究(1874—194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蔣文鵑(2000),《傳承、變奏與斷裂-以當代太魯閣族女性之織布文化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中涵等(1996),《原住民現代社會適應》,台北:教育廣播電台。
蔡俊雄(2007),《太魯閣族青壯年勞工之教育經驗》,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春蘭(2005),《都市原住民後代的族群認同-以十二位都市原住民後代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迪清(1999),《集團移住與宗教變遷對部落環境行動之影響─以太魯閣三棧部落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慧君(2002),《原住民知識精英之學校經驗與族群認同》,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衛惠林(1981),《平埔巴宰七社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27》,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鄭安睎(2000),《日據時期布農族丹社群遷移史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美杏(2005),《太魯閣族學童學習太陽相關概念之個案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賢女(1996),《太魯閣國家公園情境中的太魯閣人--政權、觀光與原住民的網絡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蕭文乾(2006),《原漢雙族裔原住民族族群認同教育歷程之研究–以花蓮縣伊卡多散小學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薛明仁(2007),《花蓮縣崇德國小推動太魯閣族健康操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世忠(1987),《認同的污名─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台北:自立晚報社。
謝約道等(1976),《台灣東部社區發展研究十二個鄉村調查比較》,台中:私立東海大學環境科學研究中心。
賽德克族正名促進會(2007),《賽德克族正名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
鴻義章(2004),〈太魯閣事件〉,發表於原住民重大歷史事件學術研討會,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簡鴻模(2005),《從杜魯灣東遷花蓮Tgdaya部落生命史》,南投:台灣原住民同舟協會。
羅大春(1997),《臺灣海防並開山日記:臺灣文獻叢刊》,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二、英文書目
Brass, Paul R., (1991), Ethnicity and Nationalism: Theory and Comparison, Newbury Park, Calif: Sage.
De Vos, G. A. (1982). Ethnic Pluralism: Conflict and Accommodation, in Ethnic Identity: Cultural Continuities and Change. Edited By George De Vos And Lola Romanucci-Ross; With A New Introduc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Hall, Stuart
(1990),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 In Kathryn Woodward, Identity and Difference,page51-61. London:Sage。
(1996). Who needs identity'? In S. Hall & P. Du Gay (Eds.) 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London:Sage.
Phinney J. S. (1990). 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review of research. i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8(3), 499-514.
Rotheram, M. J., & Phinney, J. S. (1987). Introduction: Definitions and perspectives in the study of children’s ethnic socialization. In M. J. Rotheram & J. S. Phinney (Eds.), Children‘s ethnic socialization. London: Sage.
Schermerhorn, R. A., (1974), Ethnicity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in Ethnicity, 1. 1-14
Smith, E. J. (1991). Ethnic identity development: Toward the development of a theory within the context of majority / minority status.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70,18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