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明慧 |
---|---|
論文名稱: |
擬像應用在視覺傳達設計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蘇茂生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
論文出版年: | 2005 |
畢業學年度: | 9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0 |
中文關鍵詞: | 擬像 、視覺傳達設計 |
英文關鍵詞: | Simulacrum,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53 下載:3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我們生活在擬像的世界,消費擬像、之後再製擬像。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1929~)曾說:「『擬像』(simulacrum)從來就不是隱藏起真相的東西,它隱藏起的是『從來就沒有所謂真相』的那個真相,『擬像』本身即是真實。」換言之,真實不過是符號的效果。因此本研究由相關文獻探討擬像的意義與商品消費之關係:廣告賦予商品符號,使商品更具吸引力,透過想像,商品符號的定位得以確立,由此可知廣告本身就是一種擬像商品。
以今日數位影像工具的進步情形,欲達到化想像於實現已變得相當簡單、因而擬像手法更加豐富與精采。因此本研究分析擬像的手法與應用,蒐集與觀察海報設計後,研究生將設計作品中之擬像表現的應用情形分做八大類,分類如下:1.物理性質的改變。2.時空的置換。3.解剖學的解構與重組。4. 相異物體之融合、材質的置換。5.違反常理的意象及視覺之合理性。6.重疊交錯或矛盾之意涵拼貼。7.實物、現成物之「意象主宰內容」式拼貼。8.逃離現實的遊戲美學。
透過本研究所分析的「擬像」作品,研究生試圖利用攝影和電腦技術結合,讓作品產生「眼見為憑」、「擬像超真實」的效果,也就是利用「擬像手法」-「欺瞞」、「哄騙」,與傳達「主題」渾然合為一體,發揮想像的創意訴求效果。本研究之創作主題設定,參考布希亞提出擬像之「連續性的形象」的四個層次,試圖透過創作體驗其創意與藝術涵養之重要性,藉以提升設計作品之創意表現、情感共鳴與藝術價值之心得。
主題一:【純潔之眼】
擬像之第一層,它是基本真像的反射
主題二:【科技與藝術對話】
擬像之第二層,它是基本真像的偽裝與曲解
主題三:【究竟是不是容器】
擬像之第三層,當真像不存在時,它再次地偽裝不存在的真像
主題四:【蛻】
擬像之第四層,它與真像脫離任何可能的關係,而成為一個獨立的「擬態」形式
We live in a vague and unreal world, and a consumer illusion, this then creates a simulacrum. Jean Baudrillard (1929~) said, "simulacrum has never been a thing to hide from the truth, it only hides the realism that ‘never had the truth,’ and ‘simulacrum’ is the truth.” In other words, truth is only the result of a symbol. Therefore, this study of the relevant documentation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aning of simulacrum and consumer spending: Advertisement on commodity symbols to make goods attractive through imagination, then commodity symbols positioning can be established, which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ne can understands that advertisement is already a simulacrum commodity.
The current improvement of digital imaging tools had simplified imagination and reality, and simulacrum practice had become more rich and wonderful. Therefore this study will analyze simulacrum practice and usage, then to collect and observe poster designs, and graduate students will differentiate their simulacrum design works into eight categories: 1. The change of physical nature. 2. The replacement of time. 3. Anatomy of the figures and reorganization. 4. Integration of different objects, the replacement of materials. 5. Nonsensical imagery and visual combination. 6. Overlapping or contradictory terms of combination. 7. Physical, objects of the "neo dominate content" style combination. 8. Escape from the aesthetic reality game.
Through our institute analysis of "simulacrum" works, postgraduate attempts to use the integration of photography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to make their works with a "seeing as proof,” and “to be like super-real" effect are the use of "simulacrum tactics” –“deception,” “ deceive,” and communicate “topic” into one piece, and fully utilize imagination and creativity effects. This study’s creative theme referenced from Baudrillard’s simulacrum of “continuity of the image” of the four levels and trying to experience the importance of creativity and artistic character, and then to upgrade the performance and artistic value of the emotional resonance.
First topic: “The eye of innocence”
Simulacrum’s first layer: it is the basic truth of reflection
Second topic: “The communication of technology and art”
Simulacrum’s second layer: it is the basic truth of camouflage and distortion
Third topic: “Is it a container?”
Simulacrum’s third layer: when reality does not exist, it then again hides the non-existence truth
Fourth topic: “Exuviate”
Simulacrum’s fourth layer: It differentiated all possible relationships from the truth, and then became an independent “simulacrum” form.
【書籍】
王受之(2000),《世界現代平面設計》,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李美蓉(1995),《視覺藝術概論》,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李硯祖、盧影主編(2002),《視覺傳達設計欣賞》,台北:五南圖書
李賢文策劃(1984),《雄獅西洋美術辭典》,台北市:雄獅圖書
林子忻、劉盛雄(1999),《藝術概論與欣賞》,台北:高立圖書
林品章(2000),《視覺傳達設計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全華科技圖書
林品章(1994),《商業設計》,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林俊良主編(2004),視覺傳達設計概說,台北:藝風堂出版社
林萬福、楊裕富(2002),《後現代設計藝術E 行銷品味論!N 世代流行戰!》,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何耀宗(1974),《平面廣告設計》,台北:雄獅出版
吳鼎武•瓦歷斯(2001),《亂視覺》,台北:田園城市
吳鼎武(1999),《電腦空間與人文》,台北:田園城市
高宣揚(1996),《論後現代藝術的「不確定性」》,台北:唐山。
高宣揚(2000),《後現代論》,台北:五南
黃才郎 主編(1998),《西洋美術辭典》,台北:雄獅圖書
陳坤宏(1995),《消費文化理論》,台北:揚智
陳俊宏、楊東民(1998),《視覺傳達設計概論》,台北:全華科技
章光和(2003),《住在巴特、宋妲、班雅名的照片裡》,台北:田園城市
章光和著(2002),《複製真實—後現代攝影創作構思系統論述與實踐》,台北市:田園城市
張世豪(1988),《後現代主義建築探微》,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張錦華(2002),《女為悅己者瘦-媒介效果與主體研究》,台北:正中書局。
曾長生著(2000),《超現實主義藝術(Surrealist Art)》,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曾長生等撰文,何政廣主編(2001),《杜象(Marcel Duchamp)》,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星野克美著,黃恆正譯(1988),《符號消費的社會》,台北:遠流
陸蓉芝(1990),《後現代的藝術現象》,台北:藝術家
陸蓉芝(2003),《「破」後現代藝術》,台北:藝術家
楊裕富(1998),《設計的文化基礎-設計、符號、溝通》,台北:亞太圖書
楊裕富(2000),《創意思境-視傳設計概論與方法》,台北:田園城市
楊清田(1992),《反轉錯視原理與圖形設計》,台北:藝風堂
游本寬著(2001),《真假之間(Between Real and Unreal)》,新竹市:交通大學
游本寬(1995),《論超現實攝影-歷史形構與影像應用》,台北:遠流
劉美琪、許安琪、漆梅君、于心如(2000),《當代廣告概念與操作》,台北:學富文化
潘東波(2001),《平面設計創意手法72變》,台北:視傳文化
孫秀蕙、馮建三(1995),《廣告文化》,台北:揚智
馮久玲(2002),《文化是好生意》,台北:臉譜出版
詹宏志(1996),《城市人-城市空間的感覺、符號與解釋》,台北:麥田
蕭湘文著(1998),《廣告創意》,台北:五南
樊志育(1987),《廣告學》,台北:三民書局
樊志育(1988),《廣告設計學》,台北:三民書局
龍協濤(1997),《讀者反應理論》,台北:揚智文化
Arthur Asa Berger 著,黃新生譯(1992),《媒介分析方法》,台北:遠流
Barthes.R.,許綺玲譯(1995),《明室•攝影札記》,台北:台灣攝影
Barthes, Roland著,董學文、王葵譯(1992),《符號學美學》,台北:商鼎文化
Barthes, Roland著,許薔薔、許綺玲譯(1997),《神話學》,台北:桂冠
Barthes, Roland著,敖軍譯(1998),《流行體系》,台北:桂冠
Baudrillard, Jean著,林志明譯(1996),《物體系》,台北:時報
Baudrillard, Jean著,洪凌譯(1998),《擬仿物與擬像》,台北:時報
Baudrillard, Jean著,劉成富、全志鋼譯(2000),《消費社會》,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Berger,J.,劉惠媛譯(1998),《影像的閱讀(About Looking)》,台北:遠流
Bell,D.,趙一凡、蒲隆、任曉晉譯(1989),《資本主義的文化矛盾》,台北:久大。
Best, Steven and Douglas Kellner著,朱元鴻等譯(1991),《後現代理論-批判與質疑》,台北:巨流。
Christopher Horrocks 著,楊久穎譯(2002),《麥克魯漢與虛擬世界(Marshall McLuhan and Virtuality)》,台北:果實出版,城邦文化發行
Christopher Horrocks 著,詹乃璇、周汶昊譯(2002),《布希亞與千禧年(Baudrillard and the Millennium)》,台北市:果實出版,城邦文化發行
Cynthia Freeland 著,劉依綺譯(2002),《別鬧了,這是藝術嗎?(But is it art ?)》,台北:左岸文化
Eric Shanes 著,侯宜人譯(1993),《沃霍爾(Warhol)》,台北:國巨
Efland , A., Freedman, K., & Stuhr, P. (1996). Postmodern art, education: An approach to curriculum. Reston, VA: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Featherstone, Mike,劉精明譯(2000),《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南京:譯林,。
Fox, Stephen(1984) The Mirror Maker. New York: William Morrow.
Hall, Stuart(1980)‘Encoding/Decoding.’In Culture Media Language: Working Paper in Culture Studies. London: Hutchinson.
Horrocks,C.,王尚文譯(1998),《布希亞(Baudrillard of Beginners)》,台北:立緒文化
Horrock, Christopher著,詹乃璇、周汶昊譯(2002),《布希亞與千禧年》,台北:果實出版
Jameson, Fredric著,唐小兵譯(1990),《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台北:當代
Jameson, Fredric著,吳美真譯(1998),《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台北:時報
John Fiske 著,張錦華等譯(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遠流出版
Morley, David著,馮建三譯(1995),《電視、觀眾與文化研究》,台北:遠流
Nicholas Mirzoeff著,陳芸芸譯(2004),《視覺文化導論》,台北:韋伯文化
Roland Barthes 著,許薔薔、許綺玲譯(1997),《神話學(Mythologies)》,台北:桂冠
Robert Bocock著、張君玫、黃鵬仁譯,1995,《消費》,台北:巨流
Susan Sontag 著,黃翰荻譯(1997),《論攝影(On Photography)》,台北:唐山
Sut Jally 著,馮建三譯(1992),《廣告的符碼》,台北:遠流
Swingewood,A.,馮建三譯(1993),《大眾文化的迷思》,台北:遠流
Walter Benjamin 著,許綺玲譯(1998),《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台北:遠流
Williams, Raymond著,馮建三譯(1995),《電視:科技與文化形式》,台北:遠流
Sorkin, M. (1991), Variations on a Theme Park: The New American City and the End of Public Space, Hill and Wang, New York Deborah Fausch.
【期刊】
王受之(1998),〈後現代主義的發展與現況〉,《藝術家》,283 期,頁436-455 。
王俊斌( 2000),〈後現代藝術的表現形式及其美育蘊意〉,《國教學報》, 12期,頁1-20。
王炳南(1999),〈審視包裝設計如何營造產品包裝之形象與行銷策略〉,《印刷與設計雜誌》,頁60-67。
李新富(1996),〈企業策略管理之研究〉,《台中商專學報》,28期
林志明(2003),〈布西亞:社會學家或形上學家?〉,《後學新論》,頁189-217。
林志明,〈數位擬像時代的新媒體藝術〉,北縣國際科技藝術展「科技時代的藝術教育」研習講座,2000 年9 月7-8 日,台北縣文化局演講廳
林志明,〈攝影影像與台灣當代藝術〉,《典藏今藝術》,卷120,2002•九月
林鴻佑(1991),〈布希亞的擬像社會理論〉,《當代》,第65期,頁31-47。
吳鼎武‧瓦歷斯(1999),〈嬉皮文化在現代設計風格中的語彙初探〉,《美育雜誌》,105 期,頁35∼42。
高千惠,〈杜象/沃荷也瘋狂—有關商品化前衛藝術家之詭論〉,《藝術家》,卷300,2000•五月,頁369。
陳光興(1991),〈真實-再現-擬仿:布希亞的現代媒體社會學〉,《當代》,第65期,頁18-30。
陳光興(1999),〈後現代(媒體)社會的解剖師-布希亞〉,《當代社會思想巨擘》,頁188-209。
胡澤民(1996),〈現代海報藝術的發展〉,《美育雜誌》,76 期,頁3∼20。
倪再沁,〈誰能拒絕沉睡?—傳媒時代的美術現象〉,《典藏藝術》,2001•
六月
張恬君(2000),〈從藝術觀點看科技與人文的對話〉,《藝術觀點》,第四期
游本寬(1999),〈通俗照片在當代觀念藝術中的角色〉,《攝影天地》,十二月
游本寬(1992),〈矯飾攝影的縱觀與橫思〉,《現代美術》,44 期,頁153-163。
陸蓉之(1991),〈台灣牌•一九九0〉,《藝術家》,卷188。
陸蓉之(1992),〈分裂意識下的新網路時代:回顧一九九二年國際藝壇〉,《藝術家》,卷211。
鄭媄婛(2002),〈藝術教育中的新思維〉,《美育雜誌》
鄭建華(2003),(符號學理論研究與應用之初探),《設計研究》,頁132-139。
謝鴻均(1992),〈從阿諾•梅須斯的繪畫審視後現代思潮中的「寓言式思考」〉,《藝術貴族》,卷34。
謝佩霓(1992),〈後現代的思潮與藝術〉,《藝術貴族》,卷34。
劉政雄(1998),〈從設計符號的生成意義到商品廣告形象意識的探討〉,《東方工商學報》,第21 期,頁48-58。
翁註重、林榮泰(1998),〈布希亞的擬像理論與後現代的商品形貌〉,《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9 期,頁111-118。
Fiske.J.,陳明珠譯(1990),〈物質主義的影像研究(Material image)〉,《當代》, 51 期,頁70-83。
Debord,G.,林志明譯(1996),〈紀德堡與法國激進思想〉,《當代》,第117期,頁12-19。
【碩博士論文】
林信宏(2003),運動廣告中的符號消費現象,南華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何瑞芳(2000),隱喻式廣告效果之研究,私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佳珍(1999),複合意象圖形在平面廣告之運用與表現研究,複合意象圖形在平面廣告中的運用與表現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台北。
李進士 (2003),國小六年級水墨畫教學研究─後現代視覺藝術創作理念之應用,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岳剛(1987),平面廣告圖文互動與記憶的關係研究,廣告學研究第十一集,台北。
黃宏昭(1997),符號、擬仿、內爆-布希亞媒介社會論述探討,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陳美蓉(2002),應用符號學理論探討圖像符號的意義建構與解讀之特質,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青田(2003),台灣海報設計的後現代性研究-以TPDA 三項海報作品展為例。博士論文
蔡穹紋(2003),平面廣告之解構式表現研究~以海報設計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鄧智元(2002),當隱喻碰到廣告創意:隱喻廣告創意實踐之研究,私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網路資源】
楊清田( 2002)。台灣海報設計的後現代性研究 -以TPDA三項海報作品展為例:http://www.yuntech.edu.tw/~yangyf/lpos/lec82.html.
藝術搖擺廣場:http://www.ylib.com/art/artist/200211/artist01-11.html,遠流博識網。2003年5月2日。
後現代設計藝術導讀:http://www.cyut.edu.tw/~jhleu/word3.htm,2004 年1 月11 日。
王鼎銘。資訊時代人文藝術與科技結合的時代意義:
http://www.aerc.nhctc.edu.tw/paper/,2003 年7 月6 日。
林怡君,從再現的本質到虛擬的真實: http://he.cycu.edu.tw/life/Philosophy/bookclub/psycho/2003bkclub4-3.html, 2004 年2月23 日。
倪再沁,藝術中的真實:http://www.ctworld.org.tw/monthly/067/b01.htm,2003年
張恬君,虛擬世界的網路美學:http://www.aerc.nhctc.edu.tw/paper/, 2003年7 月6 日。
章光和,後現代影像閱讀觀點:http://big5.cgan.net/book/publish/HUIXUN/no_59/no1.htm,2001年5月
蔡長穎,虛擬、超真實的布希亞: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31/31-29.htm,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