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盧俊諺
論文名稱: 動畫角色情感表現之創作研究
Research of Emotional Expressiveness in Animation through Character Comparison and Creation
指導教授: 周賢彬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7
中文關鍵詞: 動畫角色文化表情情緒
英文關鍵詞: Character Animation, Culture, Expression, Emo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2下載:3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角色動畫,最早主要著重於說故事與傳統藝術的結合,從舊石器時代到古埃及都有許多的圖像來記錄它們的生活事蹟;在這樣形式持續不變的發展,至今電腦科技的發達,表現的媒材慢慢由手繪轉變成電腦處理。從1919年Pat Sullivan工作室創造出逗趣十足的《菲力貓》,到2011年迪士尼推出能歌善舞且活潑可人的《長髮公主》,動畫影片中創造出不同角色的個人特質,總能深深吸引觀眾的目光。無論是在肢體表演或是臉部情感的傳達,都令觀眾在欣賞影片時如同翱翔其中並擁有身歷其境之奇幻感受。

    在文化的差異下,東方與西方人類的思想以及感情特徵,在個人生活及社會趨向有許多的不同,並影響了角色在表演上的差異。本研究主要先歸納出東西方在思想及情感上的不同,以及其文化運用在動畫中表演的差異,最後結合3D電腦動畫來製作東西方臉部表情不同的變化。

    本研究針對東西方動畫角色表情進行探究與製作。研究主要分為四個部分:(1)透過文獻歸納探討--東西方人文差異、臉部動畫製作技術結構分析、動畫表演等相關理論;(2)研究東方動畫角色以《花木蘭》、《功夫熊貓》為例與西方動畫角色以《魔髮奇緣》、《馬達加斯加》為例在表情上的差異;(3)運用3D軟體MAYA,製作角色控制;(4)製作東西方臉部與肢體表演差異性的角色動畫,以驗證其實用性。本研究希冀能透過東西方在動畫角色臉部與肢體的差異探討,結合使用角色綁定系統之業界經驗,以作為日後相關產業、學界的參考依據。

    From the Stone Age to Ancient Egypt, many have used drawings to capture the essence of their lives. Likewise, character animation has always focused on the marriage of traditional artistry and storytelling. This system of artistic expression has evolved throughout human history, transitioning over time from hand drawings to digital processing. From the hyper and energetic Felix the Cat, created by Pat Sullivan in 1919, to the entertaining and colourful characters of Disney’s 2011 animated film Tangled, these animations create distinct personalities and are able to command an audience's attention and emotions. Whether through their physical performances or facial expressions, they allow audiences to relate to the characters and immerse themselves in the story.

    The West and the East tend to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 modes of thought and emotional reaction to personal life and social trends, driven by the influence of their respective cultures. Cultural differences have a great impact on an animated character's physical performance. My research focuses on categorizing how these variations in thought, emotion and culture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impact the animation of facial expression and physical performances. The study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1) Explor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in facial animation techniques and their structures, physical performances, and other attributes;
    (2) Using the central Oriental characters from the animated films "Mulan" and "Kung Fu Panda" and the central Western characters in "Tangled" and "Madagascar"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in characters’ facial expressions;
    (3) Utilizing the 3D animation software package MAYA for character creation and control;
    (4) Creating character animations based on observed differences in Eastern and Western facial expression and their physical performances, to verify their applicability.

    I hope my study of facial and physical expression in the character animation styles of the East and the West can be combined with a system of character development, and find use as a reference for both the animation industry and academia.

    謝誌 1 摘要 2 ABSTRACT 3 目錄 4 表目錄 8 圖目錄 10 第壹章、緒論 13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13 第二節、研究目的 14 第三節、研究架構與流程 14 第四節、研究時程與規劃 16 第五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18 第貳章、文獻探討 19 第一節、情緒之研究 19 一、情緒的定義 19 (一) 東方學者之情緒定義 20 (二) 西方學者之情緒定義 23 二、情緒的分類 25 (一) 東方學者的分類 25 (二) 西方學者之情緒分類 26 第二節、情緒與文化關係之研究 29 一、文化與社會之關係 29 (一) 傳播論的文化社會學觀點 30 (二) 功能論的文化社會學觀點 30 (三) 心理論的文化社會學觀點 30 二、社會化與人格之關係 31 (一) 個人方面 32 (二) 社會方面 32 (三) 個人與社會交互作用 32 三、東西方文化之差異 33 (一) 民族文化性格之差異 33 (二) 教育之差異 34 (三) 家庭之差異 36 (四) 愛情觀之差異 38 第三節、情緒與臉部表情之相關研究 41 一、人類的情緒反應 41 (一) 情緒之個體發展 41 (二) 情緒以表情形式表現出來 41 (三) 情感產生之不同的情況 42 二、人類的臉部表情 43 (一) 愉快 44 (二) 生氣 44 (三) 哀傷與悲痛 44 (四) 害怕與驚訝 45 (五) 嫌惡與輕蔑 45 第四節、電腦動畫中臉部表情的製作 46 一、臉部解剖學 46 二、電腦動畫臉部模型的建構 55 三、臉部表情的製作 60 第五節、角色表演 62 一、迪士尼卡通人物的表演 62 第參章、研究方法 68 第一節、案例分析 68 一、東西方動畫人物型態之分析比較 68 (一) 東方角色《花木蘭》內容分析 68 (二) 東方角色《花木蘭》角色分析 69 (三) 西方角色《魔髮奇緣》內容分析 70 (四) 西方角色《魔髮奇緣》角色分析 71 (五)《花木蘭》與《魔髮奇緣》角色情感與動作之差異比較 72 二、東西方動畫擬人化型態之分析比較 81 (一) 東方角色《功夫熊貓》內容分析 81 (二) 東方角色《功夫熊貓》角色分析 81 (三) 西方角色《馬達加斯加》內容分析 83 (四) 西方角色《馬達加斯加》角色分析 84 (五)《功夫熊貓》《馬達加斯加》角色情感與動作之差異比較 85 三、臺灣首部3D動畫《憶世界大冒險》內容與角色分析 95 第二節、專家訪談 102 一、訪談目的 102 二、專家介紹 102 三、訪談內容 103 四、訪談結論 115 (一) 東西方文化對於動畫創作之影響相關主題 115 (二) 與案例分析相關主題 116 (三) 動畫實務經驗相關主題 118 第肆章、結果分析與彙整 120 第一節、文獻探討分析結論 120 一、東西方之情緒研究 120 二、東西方文化差異與情緒之研究 121 第二節、案例分析結論 123 一、東西方動畫人物型態之分析比較結論 123 二、東西方動畫擬人化型態之分析比較 124 三、《憶世界大冒險》之分析評論 124 第三節、專家訪談分析結論 125 一、訪談專家: 125 二、訪談題目: 125 三、訪談結論: 125 第四節、綜合交叉比對分析結論 126 一、專家訪談與文獻探討結論比對 126 二、文獻探討與案例分析結論比對 129 三、案例分析與專家訪談結論比對 141 四、比對分析結論 145 第伍章、創作方法與創作分析 147 第一節、創作發想與策劃 147 一、創作原則與重點 147 二、創作流程 147 三、人物角色設定 148 四、人物角色表情設定 150 第二節 動畫角色製作 151 一、建模 151 二、材質燈光與算圖 152 三、骨架設定與動作調整 153 四、渲染與輸出 154 五、最終效果呈現 155 第三節 創作分析 156 一、喜 156 二、怒 156 三、哀 157 四、懼 158 五、愛 158 六、惡 159 七、欲 160 八、創作結論 160 第陸章、結論與建議 161 第一節、結論 161 第二節、建議與未來發展 163 參考文獻 164

    論文:
    1.朱磊(2001)。從民族性格看中美文化差異。世界文化第4期。
    2.鄭美燕(2001)。中文成語情緒意象與構成形式關係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碩士論文。雲林:雲林科技大學。
    3.胡德清(2002)。試論體態語的功能。外語與外語教學期刊12期。湖南:長沙大學。
    4.吳佩芬(2002)。電腦動畫的視覺語言建構-以3D卡通角色動畫之運動時間探討。應用媒體暨動畫藝術理論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藝術大學。
    5.宋西玲(2003)。論情緒和情感及其在認識中的功能—主體認識結構中的非理性要素研究。繼續教育研究期刊。券5,山東:曲阜師范大學。
    6.高宏德(2005)。談東西方教育觀念的差異。河南職業技術師範學院報(職業教育版)第2期。河南:臨潁縣職業成人教育中心。
    7.張宗久(2005)。體態語在非言語交際中的文化差異。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8期。券6,河南:華北水利水電學院。
    8.莊淑君(2005)。3D 電腦動畫臉部表情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論文。
    9.於江、魏錦蓉(2005)。二維動畫片中的原畫設定。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第21卷第4期。河北:河北北方學院。
    10.張浩(2006)。論情緒和情感及其在認識中的功能—主體認識結構中的非理性要素研究。廣東社會科學期刊。券6,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
    11.林清琴(2007)臺北市里幹事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論文。
    12.連久慧(2008)。國小教師情緒智力與其管教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13.陳欣(2010)。中西方傳統愛情觀比較。語言文學研究所期刊1月號上旬刊。
    浙江:浙江師範大學。
    14.沈妍斌(2010)《木蘭辭》與美國動畫電影《木蘭》所體現的中西文化差異。大家。
    15.陳欣(2010),中西方傳統愛情觀比較,語言文學研究1月號上旬刊。浙江金華:浙江師範大學。
    16.張麗瓶(2011)。新北市蘆洲區國小高年級學童情緒智力與生活適應之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專書:
    1.孫本文(1934)。文化與社會。上海:上海東南書店。
    2.李亦園(1966)。文化與行為。臺北:臺灣商務。
    3.Hatch, Elvin(1981)。人與文化的理論(黃應貴、鄭美能編譯)。臺北:桂冠。
    4.Thomas F. and O. Johnston(1984)。Disney Animation:The Illusion of Life。New York:Abbeville
    5.司馬雲傑(1987)。文化社會學。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6.許烺光(1989)。中國人與美國人(徐隆德譯)。臺北:巨流圖書。
    7.K. T. Strongman(1993)。情緒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emotion(游恆山譯)。臺北:五南。
    8.詹竹莘(1997)。表演技術與教程。臺北:書林。
    9.Parramon Editrrial Team(1997)。人體解剖(李姣姿譯)。臺北:三民書局。
    10.Philip G. Zimbardo&Richard J. Gerrig(1999)。心理學Psychology and Life(游恆山、李素卿譯)。臺北:五南
    11.(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2002)。圈點說文解字。臺北:萬卷樓。
    12.魏道慧(2003)。人體結構與藝術構成。臺北: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
    13.保羅.艾克曼Paul Ekman(2004)。心理學家的面相術:解讀情緒的密碼Emotions Revealed—Understanding Faces and Feelings(易之新譯)。臺北:心靈工坊。
    14.馮觀富(2005)。情緒心理學。臺北:心理。
    15.露絲.潘乃德Patterns of Culture (2009)。文化模式Patterns of Culture (王煒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網路:
    1.道客巴巴網:社會化及人格─第三章、社會化及人格的形成http://www.doc88.com/p-187718730998.html
    2.豆丁網:東西方文化異同http://www.docin.com/p-249122084.html
    3.安學網:朱軍名。Maya新手建模一定要看之次世代角色打造教程。http://www.anxue.net/ruanjian/tuxing/Maya/2010/0628/135196.html
    4.新華報刊網:汪壽松(2007.11.7)。孝道文化淺析。天津老年時報。
    http://news.xinhuanet.com/banyt/2008-03/05/content_7721645.htm

    DVD出處:
    1. 花木蘭 1+2 DVD合集
    發行:台灣華特迪士尼
    發行日期:2005 年 01 月 17 日

    2. 魔髮奇緣DVD
    發行:博偉
    發行日期:2011 年 04 月 01 日

    3. 功夫熊貓1+2雙碟
    發行:得利影視
    發行日期:2011 年 11 月 10 日

    4. 馬達加斯加(藍光1+2 BD)
    發行:得利影視
    發行日期:2010 年 08 月 06 日

    5. 億世界大冒險 DVD
    發行:紘峻
    發行日期:2011 年 12 月 15 日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