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莊立宏 Chuang, Li-Hung |
---|---|
論文名稱: |
戰後彰化地區區域發展的時空差異 The Time and Spatial Diversity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anghua Area in the Post-War Period |
指導教授: |
林聖欽
Lin, Sheng-Chi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8 |
中文關鍵詞: | 彰化 、農地生產力 、人類發展指數 、地方發展指數 、區域差異 |
英文關鍵詞: | Changhua, farmland productivity,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regional Development Index, regional diversity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756 下載:3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清末、日治與戰後三個時間斷面,彰化地區區域發展的空間差異。首先,以清末日初的農地生產力與水田率為指標,瞭解清末彰化地區各街庄的農業發展的空間差異;日治時期,則是利用人類發展指數(HDI)轉換而成的地方發展指數公式,藉由嬰兒死亡率、就學率與農工產值的資料統計,瞭解昭和9年(1934)彰化地區區域發展的空間差異;戰後,同樣利用地方發展指數,藉由嬰兒死亡率、粗在學率、成人識字率與人均GDP等資料統計,分別探討民國50年(1961)、60年(1971)、70年(1981)、80年(1991)、90年(2001)五個時間點,彰化地區區域發展的空間差異,並且歸納出戰後彰化地區區域發展變遷過程的四個類型:穩定發展型、成長型、成長相對落後型與波動型。最後分別以彰化市、田中鎮、大城鄉與和美鎮為例進行個案研究,以產業發展的角度切入,再探討與當地交通、人口、都市發展的關係,而後更進一步探究其文化與社會面的發展,以符合人類發展指數(HDI)綜合性指標的概念。
透過量化分析與質性描述,本研究所得結果如下:(一)利用單位土地收穫金、水田率與地區發展指數等指標進行分析,清末與日治時期彰化地區區域發展的空間差異大致相同,高度發展區集中於彰化地區的東側,而低度發展區多分布於西、南部地區;(二)透過地方發展指數的分析,戰後彰化地區域發展的空間差異,高度發展區集中於北彰化地區,低度發展區則集中於南彰化地區,而且以時間為軸,歸納出彰化地區內部各鄉鎮市可分為穩定發展型、成長型、成長相對落後型與波動型等四種發展變遷類型;(三)藉由迴歸與個案分析,得知戰後彰化地區內部區域發展,主要是受到經濟因素-人均GDP的影響,導致內部區域發展呈現空間差異;換句話說,產業活動的興盛與否成為造成內部區域發展差異的主要因素。此外,交通易達性的高低與工業區設立與否皆會影響一地產業發展。因此,各地發展程度深受多項因素交互作用的影響。
This research mainly discusses the spatial difference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anghua area from the time perspective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Japanese-ruled period, and the post-war period. First of all, the study uses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and paddy field rate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Japan-ruled period as an index of realizing the spatial difference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of the townships in Changhua area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period. As to Japan-ruled period, it uses Regional Development Index, transformed from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HDI), to realize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anghua area in the year of 1934, by means of the data statistics of newborn mortality, the enrollment rate and the production value of agriculture and industry. Third, in the post-war area, it also uses Regional Development Index, with the data statistics of newborn mortality, the rough enrollment ratio, adult literacy rate, GDP and so on, to discuss the spatial diversity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anghua area in respective five time points, the year of 1961, 1971, 1981, 1991, and 2001, and induces four types of transitional proces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anghua area in the post-war period: steady progression, progression, relatively falling-behind in progression, and fluctuation. Finally, the study conducts case studies in Changhua City, Tianzhong Town, Dacheng Township, and Hemei Town respectively in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y development, discusses its relation to local transportation, population, and urban development, and further discusses its cultur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correspond to the concept of integrated index of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HDI)
Through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Qualitative Description, this research reached the follow conclusions. First, with the index of unit land royalty, paddy field rate, Regional Development Index and so on, the spatial diversity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anghua area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Japanese-ruled period is scarce. Highly-developed areas were mainly located in the eastern Changhua area while the low-developed areas were mostly in the western and the southern region. Second, by means of the analysi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Index, there is spatial diversity of Changhua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post-war period, indicating that the highly-developed areas were mainly located in the northern Changhua while the low-developed areas were in the southern Changhua. Considering the difference of time axis, we conclude that the counties and towns in Changhua area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types of developing transition, including steady progression, progression, relatively falling-behind in progression, and fluctuation. Third, by means of regression and case analysis, we realize that the internal regional development of Changhua area in the post-war period is mainly influenced by the economic factor—GDP, which results in the spatial diversity in the internal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other words, the rise or decline of industry activities is the major factor contributing to the developmental diversity in the internal region. Moreover, the convenience degree of transportat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industrial zone both influence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a region.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degree of a region is influenced by multiple interacting factors.
一、統計資料
《工商及服務業普查報告》,臺北市:行政院主計處。
《中華民國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臺北市:行政院主計處。
《中華民國臺灣人口統計》,臺北市:內政部。
《中華民國臺灣人口統計季刊》,臺北市:內政部。
《農業統計年報》,臺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彰化縣統計要覽》,彰化縣:彰化縣政府。
《臺灣地區六十年戶籍人口統計報告》,臺北市:內政部。
《臺灣農業年報》,臺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二、中文資料
工業開發
2012《工業區開發管理—101年度年報》,臺北市:經濟部工業局。
王世慶
1991《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七 政治志 建置沿革篇》,臺中市,臺灣省文獻委
員會。
王秋原;趙建雄;何致中
1995〈區域地理研究的探討〉,《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地理學系研究報告》第
18期,頁107-130。
王秋原;趙建雄
1993〈地方生活圈與區域均衡發展之關係〉,《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地理學系
研究報告》第16期,頁35-59。
王秋原
1988〈區域發展理論與政策之研究:都市與區域發展之互動〉,《國立臺灣大學
理學院地理學系研究報告》第13期,頁205-214。行政院
1984《臺灣地區勞動力追溯估計與調整銜接結果報告》,頁118- 133,臺北
市,行政院主計處。
宋澤萊
2003《快讀彰化史》,彰化縣:彰化縣文化局。
李小建 主編
2006 《經濟地理學》,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卓淑儒
2005《彰化縣和美鎮聚落發展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
周之桐、王桂新
1992《人口地理學簡明教程》,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周國屏、吳麗玲
2000《彰化市人口遷移之研究》,臺灣文獻,第51卷第2期,頁325-357。
周璽
1962《彰化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56種,臺北市:臺灣銀行。
林聖欽
2003〈臺灣常民命名文化的歷史地理分析-以日治時代鹽水港廳學甲堡學甲
寮庄為例〉,《地理研究報告》,第39期,頁1-36。
林德昌
2006《人類發展報告與人類發展指數》,臺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金國強
2001《彰化市都市發展進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施振民
1973〈祭祀圈與社會組織—彰化平原聚落發展模式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
族學研究所集刊》第36 期,頁191-206。
柯文欣
2009《臺灣地區區域發展差距之再檢視》,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學系碩士論
文。
洪郁青
2006《清代彰化平原之漢人土地拓墾與聚落發展》。國立花蓮教育大學鄉土
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敏麟
1984 《臺灣舊地名之沿革 第二冊(下)》,臺中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胡瑞奇
1999《臺灣地區區域發展社經差異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碩士論文。
夏正鐘
1982〈臺灣地區廿一個縣市發展差異之探討--電腦對土地使用計劃應用的實
例〉,《土地改革》第32期,頁33-38。
夏黎明
1985《大城鄉四股與尤厝的生活方式─位置與地點的解釋》,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高梅珍
2008《彰化縣和美鎮人口成長與聚落發展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
系碩士論文。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2009,《彰化縣田中鎮文化資產資源手冊—關於二十二個里的文化資源》,彰
化縣:彰化縣文化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
2004《彰化縣地名辭書》,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張峻嘉
2010臺灣全志卷二《土地志-境域篇》,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莊淑菁
2002《清代溪湖鎮的開發與社會變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
論文。
許祝賢主修,
2002,《和美鎮志》彰化縣,和美鎮公所。
許景勳
2004《交通建設與區域均衡發展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碩士論文。
郭書源
2000《彰化縣田中市街商業機能與空間分布之研究 (1988~2008)》,國立東
華大學鄉土文化學系碩士論文。
陳宗仁
1997,《彰化開發史》,彰化縣: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陳威仁
1989《臺灣地區區域空間發展差距及均衡策略之研究》,文化大學實業計畫研
究所博士論文。
陳宣伊
2004《彰化縣王功地區居民維生方式變遷與聚落發展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
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
陳昭甫
2005《彰化縣大城鄉土地利用之變遷-以農業及養殖漁業為例》,臺中師範學
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雍模
2009《清代彰化永靖地區的社會發展》,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
碩士論文。
陳憲明
1980〈影響臺灣農地生產力空間分布的因素〉,《臺師大地理研究報告》第6
期,115-135。
楊世瑩
2011《Excel 2010統計分析實務:市場調查與資料分析》,臺北市,碁峰資
訊。
葉淑雅
1999《清領時期彰化秀水地區的開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在職進
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編纂
1997,《彰化市志》,彰化縣:彰化市公所。
劉盈君
2005《彰化市都市發展歷程及其成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碩
士論文。
蔡昭政
1977《彰化縣線西鄉社區發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家興
1984《臺灣地區區域發展差距之再檢視》,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學系研究所
碩士論文。
應立志、王萬琳
2013《基礎統計學—SPSS與EXCEL之應用》,新北市,普林斯頓國際有限公
司。
謝英從
1991《永靖─一個彰化平原鄉鎮社區的發展史》,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羅盈伶
2008《臺中區域經濟發展的空間差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
文。
顧雅文
2000《八堡圳與彰化平原人文、自然環境變遷之互動歷程》,國立臺灣大學歷
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三、外文資料
Glasson, J.
1985 An Introdection to Regional Planning Concept Theory and Practice, 2nded,
London: Hutchinson.
《田收穫及小租調查書》,1905,臺北: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
《畑收穫及小租調查書》,1905,臺北: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
《臺中州統計書》,臺中:臺中州。
《臺灣人口動態統計》,臺北市: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
《臺灣省人口統計》,南投縣:臺灣省政府民政廳。
《臺灣國勢調查結果表》(昭和10年),1937,臺北:臺灣總督官房臨時國勢
調查部。
教育狀況
1936 《臺中州教育狀況》,臺中:臺中教育課。
臺灣堡圖
1904 《臺灣堡圖》,臺北: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
四、網路資料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http://www1.stat.gov.tw/mp.asp?mp=3
交通部公路總局
http://www.thb.gov.tw/index.aspx
交通部國道高速公路局
http://www.freeway.gov.tw/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http://www.railway.gov.tw/index/index.aspx
行政院主計處
http://www.dgbas.gov.tw/mp.asp?mp=1
行政院主計處社會指標統計座談會會議紀錄http://win.dgbas.gov.tw/eyimc/ebook/SB/statistcs-brief.html
政府統計資訊網
http://stat.ncl.edu.tw/hypage.cgi?HYPAGE=home/intro.hpg
彰化縣都市計畫網站
http://publicurban.chcg.gov.tw/A101027C_public/
經濟部工業局
http://www.moeaidb.gov.tw/portal.html
彰化縣政府主計處
http://www.chcg.gov.tw/accounting/00home/index2.asp
縣市綜合發展計畫報告書查詢系統
http://gisapsrv01.cpami.gov.tw/cpis/cprpts/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網站
http://hdr.undp.or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