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鴻泰
論文名稱: 李白交往詩研究
The study on Lee Bai's poems of contacting
指導教授: 徐國能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7
中文關鍵詞: 李白交往(遊)詩干謁唐詩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00下載:5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以李白的交往詩為探討對象,首先從交往詩的創作場合而言,公領域之下有君王與官吏兩類,對君王的應制詩除了迎合帝王以文學點綴昇平的喜好,李白也多寓諷於其中,此類詩歌在雕字琢句、排偶對仗皆極為講究,就詩歌的形式藝術而言,這是李白交往詩中成就最高的一類。對官吏的干謁詩主要可分作兩個時期來看,開元年間的李白著重於強調自我的才能之高與懷才不遇,以干謁對象為能識賢才的伯樂,希求對方汲引;晚年的李白則以垂暮老人的心情,力陳自我的老驥伏櫪之志,其中不乏有作哀語博取同情之詩文。
    功利取向的交往詩,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表現,漫遊隱居時期可見李白對功名的強烈追求與功成身退的渴望,供奉翰林時期則可見其身為御用文人的盡職與無奈,薄暮流亡時期詩歌可見老驥伏櫪之志,流放夜郎前後的詩歌則多有求助之意。情感取向的交往詩中較值得一提的是關於文人日常情趣的描寫,茶常與佛禪相關,琴則代表了閒適、高志、知音。
    如從私領域而言,在李白的交往詩中有四個較為特別的族群,分別是親族、方外、友人、酒徒與妓女。李白詩歌中的親族跟李白都未必有明確的親屬關係,很多稱謂都是為了拉攏關係以求入仕的捷徑,這是時代的風尚,李白也身處其中不能自外,贈妻贈子的詩歌是其中較富真情的部分。以方外為對象的交往詩,往往隱寓了李白歸山的願望,其中有真心欲隱的部分,但很多時候都是功成之後的身退,或單純的負氣之言。與友人的交往詩著重自我與贈者間的情誼,除了別後相思外,更有兩者才德高踞的強調。唐代文人與雅妓有相為依存的關係,雅妓提供詩人聲色之娛以及詩歌傳唱的保證,雅妓則藉由詩人來提高自己的身價,雅妓不同於一般婦女的人生養成,也提供了文人心靈上的補充,伴隨妓女的,是贈酒徒的詩歌,其中不可忽略的是李白自我的酒徒形象,對酒的沉溺是出於對現實的失落。
    從創作類型而言,可分為贈別、題詠與哀挽三種,贈別又可細分為贈人征戍、贈人貶謫、贈人歸隱三種,贈人征戍以祝禱親友功成沙場為主調,寄贈較親密親友的詩作則可以見到李白的反戰之思;贈人貶謫多寬慰之語,且多引為同調,表明彼此皆是受讒被逐;贈人歸隱多寫贈詩者的高潔品德,並希望同友人偕隱。山水形勝為主的交往詩多有雄壯的筆觸,以敘友人此去之艱難及別後相思之苦,另外還有關於圖畫的山水描摹;哀挽詩可見李白的多情,其詩多有知音逝去之嘆。
    最後,關於李白交往詩的藝術特色,從體裁而言,李白好用古體樂府,長短句更能配合李白情感的開合,以賦入詩使李白的交往詩頗有豪壯之氣,大鳥的意象也是這個特色的體現;近體詩多屬應詔之作,此則與宮廷詩的創作傳統有關,絕句的清新風格與情感斷裂也使李白的交往詩別有風味。寫作手法上,同感呼應,寫人明己是李白交往詩的一個重點,這與李白強烈的自我有關,傳統文人的不遇感與理想上的限制也不可忽略;典範追尋,藉以明志的類型,則列舉李白詩歌中常見的幾個典範,或在才德,或在處世上給予李白啟發。李白的典範有兩個類型:理想投射型與心理補償型。理想投射型的典範是基本型,是典範形成的最主要原因,這種典範也最符合李白的性格:積極主動的追求;心理補償型的典範,肇因於理想追尋的失落,是一種被動的、不得已的無奈。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範圍…………………………………………………………1 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二、 文獻回顧…………………………………………………………………4 (一) 唐代文學與政治…………………………………………………………4 (二) 李白詩歌專論……………………………………………………………5 (三) 交往詩專論………………………………………………………………7 三、 研究方法…………………………………………………………………8 (一) 推源溯流法………………………………………………………………8 (二) 文本分析法………………………………………………………………8 四、 交往詩定義與範圍………………………………………………………10 (一) 交往與應詔………………………………………………………………10 (二) 交往與贈答………………………………………………………………11 (三) 交往與唱和………………………………………………………………12 (四) 小結………………………………………………………………………13 第二節 唐代政治與士風…………………………………………………………14 一、 歲舉與制舉………………………………………………………………14 二、 文人集團與世族門閥……………………………………………………16 三、 行卷干謁與終南捷徑……………………………………………………18 四、 安史之亂及其影響………………………………………………………19 第三節 盛唐的詩歌環境與風尚…………………………………………………21 一、 南北文風交流與形式奠基………………………………………………22 二、 內容與風格的創變多樣…………………………………………………23 三、 功利應酬之詩風盛行……………………………………………………26 第四節 李白生平考略……………………………………………………………28 一、 李白的身世與家庭………………………………………………………28 二、 李白當代形象……………………………………………………………30 (一) 三盃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酒………………………………………30 (二) 安得倚天劍,跨海斬長鯨 ──劍………………………………………32 (三) 始聞鍊氣餐金液,復道朝天赴玉京 ──仙……………………………34 第二章 李白交往詩投贈對象……………………………………………………37 第一節 公共領域…………………………………………………………………38 一、 君王………………………………………………………………………45 二、 官吏………………………………………………………………………55 第二節 私人領域…………………………………………………………………67 一、 親族………………………………………………………………………67 二、 方外………………………………………………………………………71 三、 友人………………………………………………………………………80 四、 妓女與酒徒………………………………………………………………92 第三章 李白交往詩之創作類型…………………………………………………97 第一節 贈別………………………………………………………………………97 一、 征戍…………………………………………………………………………97 二、 貶謫…………………………………………………………………………102 三、 歸隱…………………………………………………………………………105 四、 小結…………………………………………………………………………116 第二節 山水題詠…………………………………………………………………117 第三節 哀挽………………………………………………………………………132 第四章 李白交往詩的形式特色與藝術技巧……………………………………135 第一節 體裁形式…………………………………………………………………140 一、 樂府、古詩………………………………………………………………140 (一) 以賦法入詩………………………………………………………………140 (二) 體物入神…………………………………………………………………146 二、 近體………………………………………………………………………150 第二節 寫作手法…………………………………………………………………169 一、 同感呼應,寫人明己……………………………………………………169 二、 典範追尋,藉以明志……………………………………………………177 第五章 結論………………………………………………………………………186 引用文獻……………………………………………………………………………188 附錄一:李白交往詩表列…………………………………………………………194 附錄二:李白交往詩繫年辨異……………………………………………………210

    一、 專書
    (一) 古籍(依時代排列)
    1、史傳
    (唐)殷璠撰,《河嶽英靈集》,上海涵芳樓借嘉興沈氏藏明刊本景印原書。
    (唐)李肇撰,《唐國史補》,(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69年)。
    (後晉)劉昫撰,《舊唐書》,(臺北市:藝文,1957年)。
    (宋)歐陽修,《新唐書》,(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
    (清)趙翼,《二十二史劄記》,(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
    (清)王希廉,《唐才子傳》,(臺北市:廣文書局,1969年)。
    2、詩集與詩論
    (梁)蕭統編,(唐)李善等六人注,《六臣注文選》,(北京市:中華書局,1987年8月,《四部叢刊》景印涵芬樓藏宋刊《六臣注文選》)
    (梁)劉勰著,羅立乾注譯,《新譯文心雕龍》,(臺北市:三民書局,2008年6月)
    (唐)李白著,(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北京市:中華書局,2010年6月)。
    (明)張溥著,《漢魏六朝百三家集題辭注》,(臺北市: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5月)。
    (明)高棅編選,《唐詩品彙》,(臺北市:學海書局,1983年)。
    (清)丁福保編,《全漢晉三國南北朝詩》,(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58年)。
    (清)丁福保,《歷代詩話續編》,(台北市:木鐸,1988年)。
    (清)清聖祖 御定,《全唐詩》,(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
    (清)何文煥編訂,《歷代詩話》,(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83年6月)。
    (清)阮元,《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85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編,《二十五史》,(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張健,《元代詩法校考》,(北京:北大出版社,2001年9月)。
    詹鍈主編,《李白全集校注彙釋集評》,(天津市:百花文藝出版社,2010年1月)

    (二) 近人專著(依出版年月排列)
    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唐代政治史述論稿》,(臺北市: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1957年)。
    柯羅齊著,傅東華譯,《美學原論》,(台北市:臺灣商務出版社,1970年)。
    郭沫若著,《李白與杜甫》,(北京市:人民文學出版社,1971年)。
    W. Jackson Bate,《Burden of the Past and the English Poet》,(New York:Norton,1972年)。
    陳慧樺,古添洪,《從比較神話到文學》,(臺北市:東大出版社,1977年)。
    洪順隆,《六朝詩論》,(臺北市:文津,1978年)。
    河洛圖書出版社編著,《李白杜甫》,(臺北市:河洛圖書出版社,1979年)。
    王力,《漢語詩律學》,(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
    陳香著,《李白與杜甫》,(臺南市:鳳凰城,1980年)。
    黃錫珪,《李白年譜》,(臺北市:學海書版社,1980年8月)
    蔡英俊,《意象的流變》,(臺北市:聯經出版社,1982年)。
    朱光潛,《詩論新編》,(臺北市:洪範書局,1982年5月)。
    羅宗濤等著,《中國詩歌研究》,(臺北市:中央文物供應社,1985年6月)。
    安旗,《李白年譜》,(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87年)。
    洪讚,《唐代戰爭詩研究》,(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
    李白研究學會編,《李白研究論叢》第二輯,(成都市:巴蜀書社,1987年)。
    香港浸會學院中國語文學系主編,《唐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4月)。
    Frank Lentricchia、Thomas McLaughlim編,張京媛等譯,《文學批評術語》,(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
    羅宗強,《隋唐五代文學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中國李白硏究編輯部編,《中國李白研究》,(江蘇省: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年1月)。
    葛景春,《李白與中國傳統文化》,(臺北市:群玉堂出版事業,1990年9月)。
    古遠清,《詩歌分類學》,(高雄市:復文出版社,1991年)。
    施逢雨,《李白詩的藝術成就》,(臺北市:大安出版社,1992年2月)。
    馮必揚等,《士思維》,(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謝思煒,《隋唐氣象》,(北京市: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
    黃國彬,《中國三大詩人新論》,(臺北市:皇冠文化,1993年1月)。
    王伯敏,《唐畫詩中看》,(臺北市:東大圖書,1993年5月)。
    吳汝煜主編,《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5月)。
    傅璇琮,《唐代科舉與文學》,(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主編,《中國詩學會議論文集第二輯》,(彰化:彰化師大,1994年)。
    劉揚忠,《詩與酒》,(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4年1月)。
    葛景春,《李白與唐代文化》,(鄭州市:中州古籍版社,1994年6月)。
    傅璇琮,《唐詩論學叢稿》,(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9月)。
    朱金城,朱易安,《李白的價值重詁》,(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10月)。
    莫勵鋒編,《程千帆選集》,(瀋陽:遼寧古籍出版社,1996年)。
    柯慶明,《境界的探求》,(臺北市:聯經出版社,1997年)。
    梅家玲,《漢魏六朝新論 擬代與贈答篇》,(臺北市:里仁出版社,1997年4月)。
    周嘯天,《唐絕句史》,(安徽:安徽大學出版社,1999年)。
    傅紹良,《盛唐文化精神與詩人人格》,(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9年)。
    聞一多,《唐詩雜論 詩與批評》,(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年11月)。
    江雅玲,《文選贈答詩流變史》,(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9年2月)。
    余恕誠,《唐詩風貌及其文化底蘊》,(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9年8月)。
    尚永亮,《科舉之路與宦海浮沉》,(臺北:文津,2000年)。
    楊文雄,《李白詩歌接受史》,(臺北市:五南出版社,2000年3月)。
    許東海,《詩情賦筆話謫仙──李白詩賦交融的多面向考察》,(臺北市:文津出版社,2000年9月)
    松蒲友久著,劉維治、尚永亮、劉崇德譯,《李白的客寓意識及其詩思──李白評傳》,(北京市:中華書局,2001年10月)。
    葛景春,《李白硏究管窺》,(保定市:河北大學出版社,2002年)。
    鄭樹森,《現象學與文學批評》,(臺北市:東大出版社,2004年)。
    陳柏海等,《唐詩學史稿》,(石家庄市: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
    歐麗娟,《唐詩中的樂園意識》,(新北市:花木蘭出版社,2007年9月)。
    宇文所安著,賈晉華譯,《初唐詩》,(臺北市:聯經出版社,2007年1月)。
    宇文所安著,賈晉華譯,《盛唐詩》,(臺北市:聯經出版社,2007年1月)。
    郁賢皓著,《李白與唐代文史考論》,(南京市: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12月)。
    李長之,《道教徒的詩人李白及其痛苦》,(天津市: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2008年5月)。
    陳敬介著,《李白詩研究》,(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9月)。
    王國瓔著,《詩酒風流話太白》,(臺北市:聯經出版社,2010年5月)。
    李利民著,《安史之亂與三大詩人研究》,(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5月)。
    呂蔚著,《安史之亂與盛唐詩人》,(北京市:中華書局,2010年8月)。
    王紅霞著,《宋代李白接受史》,(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
    王佺著,《唐代干謁與文學》,(北京市:中華書局,2011年1月)。
    羅聯添教授八秩晉五壽慶論文集編輯委員會主編,《羅聯添教授八秩晉五壽慶論文集》,(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11年11月)。
    余恕誠,吳懷東,《唐詩與其他文體之關係》,(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1月)。
    二、 期刊論文
    袁行霈,〈百年徘徊──初唐詩歌的創作趨勢〉,《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六期,頁74──83。
    林繼中,〈初唐:宮廷詩的消化〉,《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2期,1997 月6月,頁1──6。
    李明珠,〈屈原和莊子──屈莊浪漫主義比較談〉,《安徽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6卷第1期,1999年1月,頁39──42。
    劉振婭,〈貶謫與唐詩〉,《廣西教育學院學報》,1999年1期頁49──57。
    趙昌平,〈李白的「相如情結」〉,《文學遺產》,1999年第五期,頁9──15。
    孫光,〈屈莊風格淺論〉《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2期,1999年6月,頁25──28。
    顏進雄,〈唐代服食風氣探析〉,《花蓮師院學報》,第10期,2000年,頁249──272。
    張銀堂,賈慧卿,〈先覺者的悲歌──大悲劇中的陳子昂〉,《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6期,頁16──18。
    穆超君,〈聲調漸響──論張說對初唐漸盛時期七言歌行的貢獻〉,《學術交流》,總第91期,2000年7月,頁144──146。
    孟淩君,〈唐人絕句成就略說〉,《遼寧教育學院學報》,第17卷第4期,2000年7月,頁96──98。
    葉華,〈唐人絕句的空間描寫〉,《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3月,第25卷第3期,頁95──99。
    張家壯,〈「文章四友」詩歌的宮廷情結與革故鼎新〉,《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4期(總第117 期),頁88──93。
    曲光楠,〈試論「屈莊」 政治哲學的文化比較〉,《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第21卷第2期,2002年3月,頁8──10。
    吳功正,〈初唐宮廷詩風與隱逸詩韻并生現象論析〉,《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6期,頁41──45。
    蔡燕,〈論初唐四傑的人格精神與唐詩剛健風格的形成〉,《曲靖師範學院學報》第22卷第5期,2003年9月,頁56──59。
    蔡玲婉,〈李白詩的知己意識〉,《南師學報》第38卷第一期人文與社會類,2004年,頁217──236。
    馬納,〈試論宮體詩的發展演變〉,《臨沂師範學院學報》第26卷第1期,2004年2月,58──60。
    程建虎,〈文化資本的獲取和轉換──從另一個角度觀照初唐應制詩的嬗變〉,《學術論壇》,2006年第5期(總第184期)。
    郭于海,〈唐絕句的表層意象和深層意蘊——以三首絕句為例〉,《大理學院學報》第6卷第1期,2007 年1月。
    王平,〈詠物詩與初唐詩歌建設〉,《漳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2期,頁88──91。
    沈文凡,韓美霞,〈王昌齡生平事蹟研究綜述〉,《牡丹江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2007年第2期(總第138期),頁24──27。
    梁敏兒著,〈李白詩的光影與飄逸風格的關係:兼論李杜異同〉,《東華人文學報》第十三期,2008年7月,頁31──66。
    梁海燕,〈上官體新論〉,《中國詩歌研究》(第五輯),2008年12月,頁211──219。
    王志清,〈王維──應制七律第一人〉,《文史知識》,2009年第一期,頁17──23。
    嶽德虎,〈試論初唐應制詩對後世詩歌的影響〉,《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 年第1期,頁126──127。
    黃晶晶,〈由唐傳奇中仙妓合流看唐人婚戀心態〉,《文化論壇》,2009年三月刊,頁101。
    李微微,〈中國古代抒情詩的敘事性研究──以唐(詩)絕句為考察物件〉,《學習與探索》,2009年第6期(總第185期),頁215──217。
    湯華泉,〈李白五古三論〉,《蘇州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3期,2009年8月,頁40──45。
    陳俊強,〈從唐代法律的角度看李白長流夜郎〉,《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42期,2009年12月,頁21──50。
    張傑,〈妓與伎〉,《中國性科學》,2010年1月第19卷第1期,頁41──43。
    朱夢雯,〈論宮體詩的細化描寫手法〉,《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 年第4期,頁46──50,60。
    朱少山,〈六句律論略〉,《集甯師專學報》,第32卷第3期,2010年9月,頁1──6。
    胡蓉,〈初唐「四友」詩歌探析〉,《學理論》,2010年36期,頁197。
    李婭,〈再從《上李邕》看李白與李邕的交往〉,《文學教育》,2010年12月。
    馬芳,〈宮體詩理論的浪漫特質〉,《新鄉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6期,2010年12月。
    郭豔,〈聲色殤紅顏殞———淺析中國古代樂妓成因〉,《大家Master》,2010年24期,頁1。
    丁小林,甘亞非,〈李白《贈范金(卿、鄉)二首》異文考〉,《內江師範學院學報》,第26卷第5期,2012年,頁42──45。
    蔡振念,〈李白及其詩之英雄與英雄崇拜探賾〉,《文與哲》第二十期,2012年6月,頁165──204。
    三、 研討會論文
    楊栩生,〈李白〈留別金陵崔侍御〉再辯〉,1991年首屆國際李白研究討論會論文。
    陳昭瑛,〈孟子「知人論世」說與經典詮釋問題〉,第七次「東亞近世儒學中的經典詮釋傳統」研討會,廣州:中山大學,2001年6月23日──6月24日。
    葛景春,〈杜甫與兩京文化〉,國立台灣大學「杜甫與兩京文化」學術演講,2012年11月2日。
    三、 學位論文
    莊美芳著,《李白詩探源》,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呂明修著,《李白古風五十九首研究》,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洪啟智著,《論李白遊仙詩的文化心理與主題內容》,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6年6月。
    李秋吟著,《浪漫飄逸之外—從樂府詩探李白用世之心》,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莊薇莉著,《李白戰爭詩研究》,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2007年。
    賴世福著,《聚散離合兩無常──李白送別詩研究》,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2007年。
    陳依鈴著,《李白政治抒情詩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語文學系碩士班,2009年。
    蔡文昌,《李白詩追憶書寫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系碩士論文,2011年1月
    陳念蘭,《李白酒詩與盛唐氣象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6月。
    四、 電子資料庫
    劉俊文總策畫(2009),中國基本古籍庫,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研究中心。
    《傅斯年圖書館數位典藏專題知識資源庫》
    《九思亭──唐代文史資料庫》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