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萬玨瑩
Wan, Chueh-Ying
論文名稱: 近十年漢學研究發展趨勢探討—以《漢學研究》進行文獻計量分析
Exploring the Trend of Chinese Studies in the Past Decade: A Bibliometrics Analysis Based on Chinese Studies.
指導教授: 陳昭珍
Chen, Chao-Chen
口試委員: 曾元顯
Tseng, Yuen-Hsien
涂芸芳
Tu, Yun-Fang
陳昭珍
Chen, Chao-chen
口試日期: 2023/07/19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圖書資訊學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
Graduate Institute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_Online 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79
中文關鍵詞: 漢學研究文獻計量法漢學關鍵字分析VOSviewer
英文關鍵詞: Chinese Studies, Bibliometric Analysis, Sinology, Keyword analysis, VOSviewer
研究方法: 主題分析文獻計量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1309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83下載: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使用文獻計量法分析《漢學研究》2011年至2022年間研究文獻特性與作者特性,研究資料來源為國家圖書館建置之「漢學研究中心出版品全文資料庫」,下載共計721筆文獻書目。刪除廣告、索引、寫作格式、稿約、書評、導言非研究文獻之部分後,共計442篇研究文獻,共計1,898個作者關鍵字。針對作者國別分佈與合著情形、關鍵字群聚分析以及研究主題分佈進行《漢學研究》近年研究趨勢之分析。
    本研究結果如下:一、《漢學研究》期刊文獻之作者特性,最多文獻之作者國別為臺灣,共有305人次,佔總研究文獻的67.7%。海外作者則以美國為最多,佔2.4%。以四年一分期進行統計,來自海外地區的投稿與國家數量有逐漸減少之趨勢,《漢學研究》期刊受國際漢學界的關注程度可能不若以往。出版語言以中文為主,共有424篇,佔總研究文獻的95.9%。《漢學研究》之研究文獻多為單人作者,共有428篇,佔總研究文獻96.8%。合著情形較少,且作者偏好與同國別、同語言的學者合著。二、《漢學研究》期刊之文獻特性,關鍵字多集中於中國哲學領域,以「清」、「朱熹」等最多,分別出現20次及18次。主題分佈以「文學」類別為最熱門的研究主題,共有95篇,佔總研究文獻的21.5%。其次依序為「歷史」、「哲學」、「語言學」。《漢學研究》研究主題集中於「文史哲」領域,期刊專輯確實帶動該領域的研究趨勢。中國漢學研究主題的文獻數量每年穩定出版,共有420篇,占總研究文獻的95%。臺灣漢學研究主題文獻則逐年下降,「臺灣主體性」的政策並未影響《漢學研究》作者的研究方向。
    針對本次研究結果,建議如下:一、對漢學研究出版界人員之建議,建議可研擬相關獎勵制度,鼓勵來臺學者投稿,以提高《漢學研究》在國際漢學間的關注,為臺灣在兩岸漢學研究競爭熱烈的現今增加國際能見度。二、對漢學研究領域及相關研究人員之建議,漢學的其他領域,如藝術與地理方志等研究較少,尚有許多可研究探討的空間。建議漢學研究者開闢更多元、跨領域的研究主題,以豐富《漢學研究》稿件的多樣性。
    建議未來研究可擴大《漢學研究》之研究項目與範圍,並進一步與其他臺灣漢學期刊進行比對。以及研究該期刊引文資料之特性,以了解各類領域的研究情形以及引用概況。

    This study utilizes bibliometric analysis to exam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search literature and authorship in the journal " Chinese Studies " from 2011 to 2022. The data for analysis were from the " Database of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Publications " which is established by the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 A total of 721 literature references were downloaded, and after excluding advertisements, indexes, writing formats, agreements, book reviews, and non-research sections, 442 research articles remained for analysis. These articles involved 1,898 author keywords. The analysis focused on the distribution of author nationalities and collaboration, keyword clustering,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research topics to identify recent trends in "Chinese Studies."
    The study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Author characteristics in "Chinese Studies": The majority of authors were from Taiwan, accounting for 67.7% of the total research literature with 305 individuals. The highest number of overseas authors wa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comprising 2.4%. The author divided time period into 4 years (2011-2014, 2015-2019..etc.),, there has been a decreasing trend in the number of submissions and participating countries from overseas regions, indicating that "Chinese Studies" may receive less attention from the international sinology community compared to the past. The primary language of publication was Chinese, with 424 articles, accounting for 95.9% of the total research literature. Most research articles in "Chinese Studies" had single authors (428 articles, 96.8%), indicating a preference for solo authorship. Collaborative research was less common, and authors tended to collaborate with scholars from the same country and language background.
    2. Literature characteristics in "Chinese Studies": The keyword analysis revealed a focus on the field of Chinese philosophy, with "Qing" and "Zhu Xi" being the most frequent keywords, appearing 20 and 18 times, respectively. The most popular research topics were in the "literature" category, with 95 articles, accounting for 21.5% of the total research literature. The subsequent categories were "history," "philosophy," and "linguistics." The research topics in "Chinese Studies" predominantly concentrated on the "cultur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field, and the journal's special issues indeed influenced the research trends in this field. Chinese sinology research topics had a steady number of publications each year, with 420 articles, comprising 95% of the total research literature. However, research topics related to Taiwan sinology showed a declining trend, suggesting that the "Taiwan-centric" policy did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research direction of authors in "Chinese Studies."
    Based on the study results, the following recommendations are proposed:
    1.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publishing community in Chinese studies: Consider implementing relevant incentive systems to encourage scholars from overseas to submit articles to "Chinese Studies" and increase its international visibility, particularly in the competitive landscape of sinology research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2.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field of Chinese studies and researchers: Explore and investigate other areas within Chinese studies that have received less attention, such as art and geographical gazetteers. Encourage researchers in Chinese studies to pursue diverse and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topics to enrich the variety of submissions to "Chinese Studies."
    Future research can expand the scope of analysis for "Chinese Studies" and conduct comparisons with other Taiwanese sinology journals. Additionally, researching the cit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journal's articles would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research landscape and citation patterns in various fields.

    謝辭 i 摘要 ii Abstract iv 目次 vii 表次 ix 圖次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四節 名詞解釋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漢學研究的發展歷程 7 第二節 臺灣漢學研究的發展歷程 11 第三節 文獻計量法的理論與研究應用 1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27 第一節 研究方法 27 第二節 研究標的與資料蒐集 27 第三節 研究工具與資料分析 29 第四節 研究流程 33 第四章 《漢學研究》期刊作者分析探討 36 第一節 《漢學研究》期刊之作者國別與語言分佈情形 36 第二節 《漢學研究》期刊之作者合著情形 40 第三節 小結 42 第五章 《漢學研究》期刊文獻特性 44 第一節 《漢學研究》期刊文獻之關鍵字情形 44 第二節 《漢學研究》期刊文獻之主題分佈 53 第三節 《漢學研究》期刊文獻之研究主題趨勢 59 第四節 小結 62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66 第一節 結論 66 第二節 建議 69 第三節 未來研究方向 70 參考文獻 72

    中文古籍聯合目錄及循證平台(2023a)。檢自:https://gj.library.sh.cn/index
    中華文化總會(2017)。組織沿革。檢自:https://www.gacc.org.tw/about-us/history
    方瑀紳(2016)。1955~2013年科技教育研究文獻:回顧與前瞻。科技博物,20(1),5-31。
    毛愛妹(2019)。《澳門護理雜誌》文獻計量學分析。澳門護理雜誌,18(1-2),34-37+51。
    王汎森(2010)。漢學研究中心的貢獻及面臨的危機。國文天地,305,29-31。
    王汎森(2021)。緒論。在耿立群主編,深耕茁壯-臺灣漢學四十回顧與展望:慶祝漢學研究中心成立40周年(頁1-10)。台北市:國家圖書館。
    王建國(2013)。政治書寫與歷史衍異—清代臺灣寧靖王與五妃題詠現象及其詩作論析。漢學研究,31(3),103-136。
    王家鳳、李光真(1991)。漢學「西遊」記。當西方遇見東方(第二章,頁25-37)。台北市:光華畫報雜誌社。
    王國良(2010)。談漢學研究中心的收藏與資料服務。國文天地,305,11-15。
    王矞慈(2019)。心物之間 —從朱得之《莊子通義》一書見明代陽明學 與莊學互涉之意義。漢學研究,37(3),57-87。
    王瑞良、許子凡(2019)。台灣包裝學術研究之文獻計量分析。設計學研究,22(2),121-142。
    王慧瑜、鄭景耀、錢才瑋(2019)。臺灣臨床藥學雜誌文獻計量與作者影響指數分析:2012至2018年。臺灣臨床藥學雜誌,27(3),203-212。
    王璦玲(2010)。漢學研究之「全球化」與「在地化」-漢學研究中心成立三十週年之意義與願景。國文天地,26(5),19-22。
    艾愷(2013)。漢學與世界文化交流。世界漢學,12,2-7。
    行政院(2007)。行政院97年度施政方針。檢自:https://www.ey.gov.tw/Page/7D11D24030E7F958?page=4&PS=15&
    佐藤將之(2013)。天人之間的帝王─《莊子》和《荀子》的「道德」觀念探析。漢學研究,31(1),1-35。
    何光國(1994)。文獻計量學導論。台北市:三民書局。
    余英時(2005)。序。在劉正著,圖說漢學史(頁1-4)。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余清祥、梁穎誼、郭柔芸(2022)。地理加權迴歸在視覺化分析之探討。中國統計學報,60(4),208-232。
    吳泰熙、梁瑞玞(2022)。以文獻計量分析技術剖析1975~2020台灣工業工程與管理學門研究論文發表行為。管理與系統,29(4),561-606。
    吳國武(2017)。朱子《詩集傳》解經體例與宋代經學新典範的成熟。漢學研究,35(4),95-128。
    吳略余(2011)。論朱子哲學的理之活動義與心之道德義。漢學研究,29(1),85-118。
    李育娟(2012)。宋代筆記與《江談抄》的體裁─說話與筆記的界限。漢學研究,30(2),71-98。
    李佳、倪晶瑋(2020)。海峽兩岸空間領域通用設計之系統性文獻回顧。設計學研究,23(2),1-32。
    李杰(2018)。科學知識圖譜原理及應用-VOSviewer 與CitNetExplorer 初學者指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學勤(1997)。國際漢學漫步。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
    沈清松(2013)。五十年來中國哲學的花果飄零與海外華人生命意義構想。漢學研究,31(2),7-34。
    林妙樺、林珊如(2018)。從漢學的研究範疇觀點探討漢學研究資源之分類體系。圖書資訊學研究,13(1),125-168。
    林果顯(2011)。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檢自:https://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3968
    林香薇(2005)。論臺灣閩南語歌仔冊的版本和詞─以「僥倖錢開食了歌」為例。漢學研究,23(2),467-496。
    林香薇(2012)。竹林書局改編臺灣早期閩南語歌仔冊之詞彙觀察。漢學研究,30(2),229-264。
    林香薇(2022)。臺灣黃塗本與大陸閩南語歌仔冊的語文比較舉隅。漢學研究,40(2),259-300。
    林維真、張翔柔(2019)。科學特藏文獻之引用與學術貢獻:以田中長三郎對Penzig文庫的引用為例。圖書資訊學刊,20(1),101-129。
    林遠澤(2013)。禮治與正名—論儒家對於政治正當性之倫常奠基的道德文法學構想。漢學研究,31(1),255-284。
    侯至謙(2022)。以共現分析與焦點上下文視覺化探索研究主題地景之概念驗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台北市。
    姜新艷(2013)。Confucian Universalism and the Chinese Diaspora Experience。漢學研究,31(2),85-115。
    范麗梅(2014)。釋「弁」與「變」─簡帛〈五行〉多層次的身心書寫。漢學研究,32(1),1-38。
    孫秀玲(2009)。「漢學中心出版品全文資料庫」簡介 。漢學研究通訊,28(1),24-25。
    耿立群(2008)。《漢學研究》二十五年來的回顧與展望。漢學研究通訊,27(1),25-31。
    耿立群(2010)。《漢學研究》歷史類論文計量分析。國家圖書館館刊,99(1),149-176。
    耿立群(2011)。《漢學研究》歷史類論著引用文獻計量分析(2004-2009)。國家圖書館館刊,100(2),99-125。
    耿立群(2015)。國際漢學合作與交流之新開展: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經驗。漢學研究通訊,34(1),8-16。
    耿立群(2019)。王振鵠館長與漢學研究中心的創建發展。漢學研究通訊,38(3),28-34。
    張西平(2005)。傳教士漢學研究。河南:大象出版社。
    張博雅、曾琬鈺、吳芷欣、周家安、涂芸芳(2022)。1993~2020年人工智慧應用於護理的研究趨勢:文獻計量法。數位學習科技期刊,14 (1),1-29。
    張隆志(2014)。「近代臺灣與東亞」專輯導言。漢學研究,32(2),1-5。
    張嘉彬(2016)。從研究方法角度探討研究前沿。大學圖書館,20(1),88-112。
    張璉(2014)。祀典與敘事─重探明清北嶽移祀及其空間意象。漢學研究,32(1),135-172。
    教育部(1995)。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漢學。檢自: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82103&q=1&word=%E6%BC%A2%E5%AD%B8
    粘振和(2011)。鬥茶─茶藝比賽之外的「名茶」身分。漢學研究,29(1),61-84。
    許倬雲(2010)。三十年辛苦的漢學研究中心。國文天地,305,4-6。
    許蔚(2011)。淨明道祖師圖像研究—以《許太史真君圖傳》為中心。漢學研究,29(1),119-152。
    陳昭珍、涂芸芳(2021)。臺灣K-12資訊素養研究回顧與展望。在吳美美編,圖書資訊學研究回顧與前瞻2.0(第十五章,頁312-336)。台北市:元華文創股份有限公司。
    陳景花(2020)。海峽兩岸空間領域通用設計之系統性文獻回顧。臺灣運動心理學報,20 (2),45-72。
    傅熊(2004)。對歐洲漢學研究現況的省思。在魏思齊編,輔仁大學第一屆漢學國際研討會 -「有關中國學術性的對話:以《華裔學志》為例」(頁132-145)。台北市:輔仁大學出版社。
    彭明輝(2008)。臺灣官方歷史學期刊的研究取向(1945-2000)。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30,215-255。
    曾淑賢(2011)。漢學研究中心下一個三十年的期許。漢學研究通訊,30(3),1-6。
    黃俊傑(1992)。歐美漢學研究的發展-「歐洲漢學史國際研討會」會前的省思。漢學研究通訊,11(2),96-97。
    黃渼婷(2010)。歐中相遇的跨文化之理解:17世紀傳教士漢學的形成以及傳教士與道家/道教之接觸。輔仁外語學報,7,107-134。
    黃鈺婷、卓珈郁(2021)。中英文檔案學專業期刊文獻之計量分析及其視覺化呈現。圖資與檔案學刊,99,67-105。
    黃嘉莉、陳美如、翁暄睿(2022)。1980~2020年國際師資培育研究聚類與趨勢分析。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7 (3),1-35。
    黃寬重(2010)。臺灣需要一個推動漢學研究的獨立單位。國文天地,305,7-10。
    黃寬重(2011)。從服務出發,營造漢學研究優質環境-漢學研究中心三十年有成。漢學研究通訊,30(3),7-10。
    楊正顯(2011)。王陽明《年譜》與從祀孔廟之研究。漢學研究,29(1),153-187。
    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2012)。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市:東華。
    楊雅惠(2017)。補助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圖書計畫規畫主題:歐洲漢學(第2年)(MOST 103-2420-H-110-002-2E2)。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所)。
    楊儒賓(2015)。1949禮讚。台北市:聯經出版公司。
    楊儒賓(2022)。不惑之後的漢學研究。鵝湖月刊,561,23-28。
    葉淑慧、蔡明月(2019)。圖書資訊學領域「作者群研究」主題之英文學術論文探析。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56(2),135-162。
    廖箴(2012)。軟實力的競賽:海峽兩岸對海外漢學推廣之比較(1978-2011)(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廖箴、孫秀玲(2008)。興與變:近二十五年來臺灣漢學研究發展初探。漢學研究通訊,27(1),1-12。
    漢學研究中心(2021)。《漢學研究》稿約。檢自:https://ccs.ncl.edu.tw/files/%E3%80%8A%E6%BC%A2%E5%AD%B8%E7%A0%94%E7%A9%B6%E3%80%8B%E7%A8%BF%E7%B4%84.pdf
    漢學研究中心(2022a)。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歷年錄取學人概況。檢自:https://ccs.ncl.edu.tw/ccs_detail.aspx?sn=429
    漢學研究中心(2022b)。簡史。檢自:https://ccs.ncl.edu.tw/g0107/center.aspx
    漢學研究中心(2022c)。分類目錄類目表。檢自:https://ccs.ncl.edu.tw/publish1_3.aspx
    漢學研究中心(202d)。漢學研究。檢自:https://ccs.ncl.edu.tw/g0107/publish1.aspx
    劉兆祐(2010)。漢學研究中心出版品之學術價值。國文天地,305,16-18。
    劉佳蓉(2022)。周作人早期宗教視域及漢語小論述的轉折。漢學研究,40(2),157-189。
    劉芝慶(2016)。理禮雙彰—鄭齊斗的經世之學。漢學研究,34(1),153-176。
    德保仁(2013)。漢學在中西交流中的貢獻,兼論"中國軟實力"。世界漢學,12,8-20。
    潘鳳娟(2013)。他鄉遙記-秦家懿的鄉愁書寫與儒家基督徒的離散。漢學研究,31(2),203-226。
    潘鳳娟(2021)。其事好還—十九世紀法國漢學界有關《道德經》 的鬩牆論戰。漢學研究,39(2),251-287。
    潘鳳娟(2021)。臺灣的國際漢學研究:回顧與展望(1980-2020)。在耿立群主編,深耕茁壯-臺灣漢學四十回顧與展望:慶祝漢學研究中心成立40周年(頁711-746)。台北市:國家圖書館。
    蔡明月(1999)。洛卡定律(Lotka’s Law)與作者生產力。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62,57-75。
    蔡明月(2002)。OPAC文獻之書目計量學研究。大學圖書館,6(1),15-38。
    蔡明月(2005)。引文索引與引文分析之探討。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31(1),45-53。
    蔡明月、邱琦茹(2013)。人文學引用文獻分析研究。國家圖書館館刊,2013(12),111-138。
    蔡明月、徐喬琳(2019)。臺灣「華語教學研究」文獻之書目計量暨引文分析研究。華文世界,123,42-60。
    蔡明月、徐韻婷(2009)。臺灣與中國大陸圖書資訊學核心期刊論文之主題分析研究-以1997-2006年為例。圖書與資訊學刊,70,17-38。
    蔡明月、郭政遠(2009)。台灣、香港、大陸地區之學術合作研究-以工程類為例。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6(4),522-546。
    蔡欣倫(2018)。文獻計量法可視化分析:以金屬增材製造(3D打印)技術發展為例。科學與人文研究,5 (3),97-120。
    蔡欣倫(2020)。運用 CiteSpace 繪製與探索台灣期刊資料庫之能源教育與素養知識圖譜。科學與人文研究,7(2),268-281。doi:10.6535/JSH.202002_7(2).0002
    鄭丞良(2012)。百年論定—試論黃榦 〈朱子行狀〉的書寫與朱熹歷史形象的形塑。漢學研究,30(2),131-164。
    閻純德(2006)。漢學試論及其他(代序)。在閻純德主編,漢學研究第九集(頁1-13)。北京:中華書局。
    謝傳崇、徐晨皓(2022)。VOSviewer的發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之應用。圖書資訊學研究,141,149-166。
    謝傳崇、戴紹恩、李慧潔(2022)。知識圖譜視角下分布式領導研究國際趨勢:以核心教育期刊為例。教育政策論壇,25(1),31-57。
    謝嫚芯、歐陽龍、梁世武、伍佩鈴(2022)。文獻計量學在都市更新與危老重建之應用研究:2011至2021年。中華行政學報,30,173-189。
    鍾振宇(2014)。莊子的身體存有論—兼論其與歐洲身體現象學的對話。漢學研究,32(4),1-31。
    顏健富(2012)。遮蔽與彰顯—論晚清小說對《水滸傳》「忠義」的演繹。漢學研究,30(4),205-239。
    魏思齊(2011)。波蘭漢學研究的過去與現況。漢學研究集刊,13,53-96。
    魏思齊(2011)。歐洲漢學:精神遺產與未來發展趨勢-初步探索。漢學研究通訊,30(1),1-12+12-1-12-4。
    顧孝永(2016)。關於傳教士漢學的幾點思考-以卜彌格、比丘林、鮑潤生為例。漢學研究通訊,35(3),1-10。
    顧敏(2010)。國際漢學發展趨勢與漢學研究中心的回顧和前瞻-漢學研究中心成立三十週年紀念。漢學研究通訊,29(4),1-7。
    顧敏(2011)。我所瞭解的漢學研究-漢學研究中心成立30周年有感。國家圖書館館訊,130,8-10。
    Ageel, M. (2022). Pandemic Critical Care Research during the COVID-19 (2020-2022):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Using VOSviewer.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1. doi: 10.1155/2022/8564649. Retrieved from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9705102/
    Feng, M., Ying, L., Jiandong, Z., Miaomiao, Y., & Biyu, W.(2021). A Study of Du Fu's Poetry in the West in Modern Tim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nguistics, Literature and Translation, 4(6), 134–140. https://doi.org/10.32996/ijllt.2021.4.6.15
    Garfield, E., Sher, I. H., & Torpie, R. J. (1964). The use of citation data in writing the history of science. Philadelphia: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Guleria, D., & Kaur, G. (2021).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ecopreneurship using VOSviewer and RStudio Bibliometrix, 1989-2019. Library Hi Tech, 39(4), 1001-1024. Retrieved from https://doi.org/10.1108/LHT-09-2020-0218.
    Gupta, N., & Chakravart, R. (2021). Research visualization of Indian LIS research using VOSviewer and Bibliometrix. Library Hi Tech News, 8, 6-8. doi: 10.1108/LHTN-10-2021-0076
    Jiadai, T. & Hong, L.(2022).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of The Great Learning Using COOC/VOSviewer. Journa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9(7), 16-24. DOI:10.9790/0837-2709071624
    MacEachren, A. M., Gahegan, M., & Pike, W. (2004). Visualization for constructing and sharing geo-scientific concepts, PNAS, 101 (s1) , 5279-5286. Retrieved from 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0307755101
    Oladinrin, O. T., Arif, M., Rana, M. Q., & Gyoh, L. (2022). Interrelations between construction ethics and innovation: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using VOSviewer. Construction Innovation, Vol. ahead-of-print No. ahead-of-print. Retrieved from https://doi.org/10.1108/CI-07-2021-0130
    Pritchard, A. (1969) Statistical Bibliography or Bibliometrics.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25, 348-349.
    Shah, S. H. H., Lei, S., Ali, M., Doronin, D., & Hussain, S. T. (2021). Prosumption: bibliometric analysis using HistCite and VOSviewer. Kybernetes, 49(3), 1020-1045. doi: 10.1108/K-12-2018-0696
    Van Eck, N.J., & Waltman, L. (2007). VOS: a new method for visualizing similarities between objects. In H.-J. Lenz, & R. Decker (Eds.), Advances in Data Analysis: Proceedings of the 30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German Classification Society (pp. 299-306). New York: Springer.
    Wang, F. (Robin), Humblé, P., & Chen, W. (2019).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A Case Study on Chinese Canon The Journey to the West. SAGE Open, 9(4). https://doi.org/10.1177/2158244019894268
    White, H. D., & McCain, K. W. (1997). Visualization of literatures. In M. E. Williams (Ed.), Annual Review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 32, pp. 99-168). Medford, NJ: Information Today.
    Yuan, B. -Z., & Sun, J. (2020). Bibliometric mapping of top papers i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based on the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Database. Malaysian Journal of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25(2), 61-76. Retrieved from https://doi.org/10.22452/mjlis.vol25no2.4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