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周倩鳳 Chien-Feng, Chou |
---|---|
論文名稱: |
七○年代台灣留學生小說的國/家認同─以外省籍留美青年為例 In 1970s the national identity in Taiwan’s novels of the students who studied abroad─ take the People from Other Provinces for example |
指導教授: |
林芳玫
Lin, Fang-Mei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1 |
中文關鍵詞: | 留學生 、國家認同 、民族主義 、國族 、文化中國 |
英文關鍵詞: | novels of the students who studied abroad, national identity, nationalism, nation, cultural China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36 下載:2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七○年代台灣在政治、外交、經濟、文化上都發生了重大變遷,留學生於海外率先展開了保釣運動,開啟了一連串的「文化中國」與「民族主義」的對話,這些社會運動與時代背景皆反應在當時盛行一時的留學生文學之中。本論文將觀察白先勇、於梨華、聶華苓、叢甦、劉大任、張系國這六位於七○年代的留學生小說,從中來找尋留學生們的認同痕跡,透過對小說的分析,可以看到時代氛圍對作者的影響,以及作者如何將七○年代的時代性格反應在小說中,繼而從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從中探討小說人物中的認同。
從十三本留學生小說來分析,發現這些小說中對文化中國以及故鄉有著無限的懷念,只要有家人所在的「家」即為留學生的認同之地,為文化概念上的認同方式。在個人與國家,身在異國的留學生對於國/家的認同並沒有那麼強烈,「中國人」只是一個心理上的概念,在法律層面與情感上是可以分而論之,但女性卻只能固守在以中華文化為基準的「家」之中,因而女性以精神分裂的方式來尋求另一種方式的認同。當釣魚台事件發生之後,國家與民族的認同產生矛盾,海外的華人體認到「中國」力量的重要性,唯有強大的國家才能捍衛自己的領土,留學生們心中國/家的邊界不一致,使得在保釣運動中無法產生對話,運動也隨即轉向。
留學生們的國/家認同是分開的概念。國為「中國」,可以是中華民國亦可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或者是文化中國所建立的「中國」,「國」的認同對象無法統合,因此在私領域的「家」中成為他們的新的認同對象,在中華民族文化的想像中,「家」之所在「國」之所在,使認同地可能為今日台灣/過去台灣/想像中國/逝去的中國,然而透過女性解構、重構「家」的認同之時,正代表認同的「中國」與中華文化民族主義已有所轉變。七○年代的國/家認同已出現轉變。
In the 1970s, great changes took place in politics, diplomacy, the economy and culture in Taiwan. The students who studied abroad launched a movement to protect Tiao Yu Tai (Senkaku Islands) and started a succession of dialogues between "nationalism" and "cultural China". The social movement of that era forms the background then in vogue for literature produced by foreign students. This thesis observed six famous novelists in the 1970s: Pai Hsien-yung, Yu Li-hua, Nie Hua-Lin, Cong Su, Liu Da-Jen, and Chang His-Kuo. By reading their novels, I was looking at the students who studied abroad to see their identity in these novels. Through analyzing of these novels, we can see the impact on the authors of the atmosphere of that era and how the authors reflect their own personalities in their novels. Then from the image in the novels, we can see their view of their national identity from the persons portrayed in the novels.
Analyzing 13 novels of students studying abroad, I found there were endless memories about cultural China and homeland. As long as "the family" existed, their identity was followed. Their identity was a cultural concept, not one of borders. Between individual and country, the foreign student in the foreign country didn't have a strong identity of country. Being "Chinese" was only a psychological concept. It could divide into legal and motional segments. But women were excluded. Therefore, women created their own divided images about country and being Chinese. After the Tiao Yu Tai event happened, differing views of country and nationality produced a contradiction in identity. The overseas Chinese admitted the importance of "China's" strength, believing that only the strong country could defend one's own territory. But they had a different imagery of the nation's borders, which made it difficult to have a conversation during the movement about what being Chinese actually meant.
The students who studied abroad had the separate identity between the nation and the family. The nation is ‘China,’ it could be that the Republic of China also could be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r the ‘cultural China.’ They had different object in national identity, so they took the family identity instead. In the imagin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the family was where then the nation was there. It made the object could be today’s Taiwan / the past of Taiwan / the imagination of China / China that passed away. After women’s de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family identity, it admit that the identity of ‘China’s’ identity and cultural nationalism had changed. In 1970s, the national identity had changed.
一、 研究文本
白先勇著,2008,《寂寞的十七歲》,台北:允晨文化。
於梨華著,1972,《會場現形記》,台北:志文。
1981,《又見棕櫚,又見棕櫚》,台北:皇冠。
1987,《考驗》,台北:大地出版社。
1988,《傅家的兒女們》,台北:皇冠。
張系國著,1989,《遊子魂組曲》,台北:洪範。
2002a,《地》,台北:洪範。
2002b,《昨日之怒》,台北:洪範。
劉大任著,1970,《紅土印象》,台北:志文。
1990,《浮游群落》,台北:皇冠。
聶華苓著,1997,《桑青與桃紅》,台北:時報。
叢 甦著,1985,《中國人》,台北:時報。
1987,《想飛》,台北:聯經。
二、 中文專書暨書籍專章
王志弘著,2000,《性別化流動的政治與詩學》,台北:田園城市文化。
史書美著,1997,〈離散文化的女性主義書寫〉收於《當代文化論述:認同、差 異、主體性》,台北:立緖文化出版。
平 路著,1995,〈留美作家的創作新路〉,收於《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合文學。
江宜樺著,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文化。
任孝琦著,1997,《有愛無悔:保釣風雲與愛盟故事》,台北:風雲時代。
呂正惠著,2000,〈論四位外省籍小說家:白先勇、劉大任、張大春與朱天心〉, 收於《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建會。
2006,〈七、八O年代台灣鄉土文學的流變與變遷〉,收於《20世紀台灣文 學專題I:文學思潮與論戰》,陳大為、鍾怡雯主編,台北:萬卷樓。
吳介民著,2004,〈鄉土文學論戰中的社會想像:文化界公共領域之集體認同的 形塑與衝突〉,收於李丁讚編《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台北:桂冠。
邱貴芬,2007,〈翻譯驅動力下的臺灣文學生產─1960-1980現代派與鄉土文學的辨證〉,收於《臺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
林國炯等編,2001,《春雷聲聲:保釣運動三十週年文獻選輯》,台北:人間。
岡崎郁子著,葉笛等譯,1997,《台灣文學──異端的系譜》,前衛出版社。
范銘如著,2002,《眾裡尋她:臺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
柯慶明著,2006,《臺灣現代文學的視野》,台北:麥田。
陳芳明著,1994,《典範的追求》,台北:聯合文學。
郭紀舟著,2007,〈七十年代的《夏潮》雜誌〉,收於《思想4:台灣的七十年代》, 台北:聯經。
梅家玲著,2004,〈八、九○年代眷村小說(家)的家國想像與書寫政治〉,收於《性 別,還是家國?五○與八、九○年代台灣小說論》,台北:麥田。
葉石濤著,1985,《沒有土地,哪有文學》,台北:遠景。
1997,《臺灣文學入門:臺灣文學五十七問》,高雄:春暉。
1998,《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
張小虹著,1995,《性別越界:女性主義文學理論與批評》,台北:聯經。
張誦聖著,2001,《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
張錦忠著,1995,〈南洋論述/本土知識─他者的侷限〉,收於張京媛編《後殖 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
游勝冠著,1996,《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前衛。
齊邦媛著,1990,《千年之淚》,台北:爾雅。
詹曜齊,2007,〈七十年代的「現代」來路:幾張素描〉,收於《思想4:台灣的 七十年代》,台北:聯經。
劉大任著,陳萬益編,1994,《劉大任集》,台北:前衛。
蔡雅薰著,2001,《從留學生到移民:台灣旅美作家之小說析論》,台北:萬卷樓。
鄭鴻生著,2007,〈台灣的文藝復興年代:七十年代初期的思想狀況〉,收於《思 想4:台灣的七十年代》,台北:聯經。
蕭阿勤著,2007a,〈權威統治下的國族認同:隱蔽與公開、連續與斷裂〉,收於 《思想4:台灣的七十年代》,台北:聯經。
2007b,〈認同研究中的歷史:過去的事實、社會的過程、與人類經驗的歷史 性/敘事性〉,收於《重寫台灣文學史》,台北:麥田。
三、 中文譯書
Anderson, Benedict著,吳叡人譯,2007,《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 布》(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台北:時報。
Crang, Mike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2003,《文化地理學》(Culture Geography),台北:巨流。
Fanon, Frantz著,陳瑞樺譯,2005,《黑皮膚,白面具》(Black Skin, White Masks), 台北:心靈工坊文化。
Gellner , Ernest著,李金梅、黃俊龍譯,2001a,《國族與國族主義》(Nations and Nationalism),台北:聯經。
Gellner, Ernest著,李金梅譯,2001b,《國族主義》(Nationlism),台北:聯經。
Hobsbawm, Eric著,李金梅譯,1997,《民族與民族主義》(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 Programme, Myth, Reality),台北:麥田。
McDowell, Linda著,王志弘、徐苔玲合譯,2006,《性別認同與地方》(Gender, Identity and Place),台北:群學。
Peet, Richard著,王志弘等譯,2005,《現代地理思想》(Modern Geographic Thought),台北:國立編譯館主編。
Said, Edward著,王志弘譯,1999《東方主義》(Orientalism),台北:立緒。
Said, Edward著,單德興譯,2004,《知識分子論》(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台北:麥田。
Virinder S. Kalra, Raminder Kaur, John Huntnyk 等著,陳以新譯,2008,《離散與 混雜》(Diaspora & Hybridity),台北:韋伯。
四、 英文專書
Barker, Chris, 2003. Cultural Studies: Theory and Practice. Oxford: the Alden press.
Chatterjee, Partha. 2001. “The Nationalist Resolution of the Women’s Question.” In ed. Gregory Castle. Postcolonial Discourses: An Anthology.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51-166.
Cockburn, Cynthia. 1998. “Women and Nationalism,” in The Space Between Us. London: Zeb Books.
Gellner, Ernest. 1983.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R. Radhakrishnan. 2001. “Nationalism, Gender, and the Narrative of Identity.” In ed. Gregory Castle, Postcolonial Discourses: An Anthology.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1-205.
五、 中文期刊
王永中,1978,〈留美學界的保釣運動〉,《人與社會》,6:3,頁24-36。
王智明,2005,〈「美」「華」之間:《千山外水長流》裏的文化跨越與間際想像〉, 《中外文學》,34:4,頁111-141。
2007,〈敘述七O年代:離鄉、祭國、資本化〉,《文化研究》,5,頁7-48。
方孝謙,2000,〈一九二○年代殖民地臺灣的民族認同政治〉,《台灣社會研究》, 40,頁1-46。
尹曉煌,2005,〈青出於藍而別於藍:美國華語文學之起源、發展、特徵與意義〉, 《中外文學》,34:4,頁55-86。
白先勇,1976,〈流浪的中國人─台灣小說的放逐主題〉,《明報月刊》,11:11, 頁152-155。
朱介凡,2004,〈聶華苓的文學生涯--「三生三世」家國鄉土天下情〉,《中外雜誌》,76:6 ,頁44-50。
朱耀偉,2000,〈全球化年代的國族主義:從(後)國族意識到中國論述〉,《思與 言》,38:1,頁185-218。
李進益,2000,〈政治的假,文學的真-劉大任小說論〉,《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 報》,5 ,頁81-92。
周芬伶,2006,〈移民女作家的困與逃--張愛玲〈浮花浪蕊〉與聶華苓《桑青與桃紅》的離散書寫與空間隱喻〉,《臺灣文學研究學報》,2,頁95-114。
林芳玫,2009,〈文學與歷史:分析《行過洛津》中的消逝主題〉,《文史台灣學報》,1。
邱垂亮,1978,〈幾個不同角度看留美學生的保釣運動〉,《人與社會》,6:3,頁 37-40。
邱雅芳,1999,〈激流為誰造像?─試探辜顏碧霞《流》的女性與國族認同〉,《文學台灣》,32,頁230-251。
許維德,1994,〈故鄉心---《故鄉來的親人》談台美人及黃娟的政治意識〉,《文 學台灣》,10,頁157-162。
2001,〈發自異域的另類聲響:戰後海外台獨運動相關刊物初探〉,《台灣史 料研究》,17,頁99 - 155。
陳佳妏,2000,〈論《桑青與桃紅》中的女性意識與歷史書寫〉,《中文研究學報》, 3 ,頁147-163。
陳芳明,2003,〈第十八章-鄉土文學運動的覺醒與再出發〉,《聯合文學》,221, 頁129-159。
郭淑雅,1999,〈「喪」青與「逃」紅?--試論聶華苓「桑青與桃紅」/國族認同〉, 《文學臺灣》,32 ,頁252-275。
黃儀冠,2004,〈鄉關何處--論《桑青與桃紅》的陰性書寫與離散文化〉,《政大 中文學報》,1,頁269-301。
黃 娟,2000,〈異國鄉音〉,《文訊雜誌》,172,頁53-55。
楊 翠,2005,〈文化中國.地理台灣──蕭麗紅一九七○年代小說中的鄉土語境〉,《台灣文學學報》,7,頁1-41。
齊邦媛,1984,〈江河匯集成海的六十年代小說〉,《文訊月刊》,13,頁43-67。
張 讓,2000,〈鄉愁的方位〉,《文訊》,172,頁62-64。
張茂桂,2001,〈評蕭阿勤«Contemporary Taiwanese Cultural Nationalism»及盧建 榮《分裂的國族認同:1975-1997》〉,《臺大社會學刊》,29,頁293-299。
馮品佳,2005,〈鄉關何處?:《桑青與桃紅》中的離散想像與跨國移徙〉,《中外 文學》,34:4,頁87-109。
曾珍珍 ,2001 ,〈《桑青與桃紅》:七十年代前衛女性身體書寫〉,《文學臺灣》, 37 ,頁63-68。
喻麗清,2000,〈由流亡到生根,從漂泊到回歸〉,《文訊雜誌》,172,頁53-55。
趙淑俠,1984,〈從留學生文藝談海外知識分子〉,《文訊月刊》,13,頁147-155。
劉秀美,1998,〈試論留外華人題材小說中之「悲情意識」〉,《中國現代文學理論 季刊》,10,頁291-304。
2000,〈略論流外華人小說中主題意識之轉變〉,《文訊》,172,頁35-37。
劉源俊,1978,〈我所知道的留美學生保釣運動〉,《人與社會》,6:2,頁41-52。
蕭阿勤,1999,〈1980年代以來台灣文化民族主義的發展:以「台灣(民族)文學」 為主的分析〉,《台灣社會學研究》,3,頁1-51。
2000,〈民族主義與台灣一九七0年代的「鄉土文學」:一個文化(集體)記憶 變遷的探討〉,《台灣史研究》,6:2,頁77-138。
2002,〈抗日集體記憶的民族化:台灣一九七O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日據時期 臺灣新文學〉,《台灣史研究》9:1,頁181-239。
2005,〈台灣文學的本土化典範:歷史敘事、策略的本質主義與國家權力〉, 《文化研究》創刊號,頁97-128。
聶華苓,2001,〈小說的實與虛--以「桑青與桃紅」為例〉,《明報月刊》,36:7 , 頁43-45。
叢甦,2000,〈沙灘的腳印─「留學生」文學與流放意識〉《文訊雜誌》,172,頁 48-51。
簡政珍,1995,〈張系國:放逐者的存在探問〉,《中外文學》,24: 1,頁20-42。
1997,〈白先勇的敍述者與放逐者〉,《中外文學》,26:2。
六、 中譯單篇論文
Bhabha, Homi著,廖朝陽譯,2002,〈播撒民族:時間、敘事與現代民族的邊緣〉, 《中外文學》,30:12,頁76-96。
Renan, Ernest著,李紀舍譯,1995,〈何謂國家?〉,《中外文學》,24:6期,頁 4-18。
七、 學位論文
江寶釵,1994,《論《現代文學》女性小說家─從一個女性經驗的觀點出發》,國 立台灣師範大學國研所博士論文。
吳孟琳,2008,《流放者的認同研究——以聶華苓、於梨華、白先勇、劉大任、張系國為研究對象》,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林燕珠,2000,《劉大任小說中的家族與國族》,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 文。
林翠真,2002,《台灣文學中的離散主題─以聶華苓及於梨華為考察對象》,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林家綺,2008,《華文文學中的離散主題:六七○年代「台灣留學生文學」研究─ 以白先勇、張系國、李永平為例》,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姚源明,1998,《解嚴後台灣國族認同論述的分析》,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范怡舒,1999,《張系國小說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研所碩士論文。
郭淑雅,2001,《國族的魅影,自由的天梯─《自由中國》與聶華苓文學》,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莊永同,2003,《長廊杜鵑望鄉關-劉大任小說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
陳今屏,2007,《白先勇《紐約客》系列小說研究:1964~2003》,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八、 慈林教育基金會「台灣運動社會史料資料庫」相關文章
http://140.112.114.85/RetrieveDocs.php
王曉波,1982,〈天涯何處是神州--保釣運動的回想〉,《縱橫月刊》,15,頁21-27。
水秉和,1986,〈「保釣運動」的回顧〉,《暖流(2)》,1:16,頁35-42。
李利國,1981,〈知識人的飄零──訪保釣運動掌旗者劉大任〉,《八十年代》,16, 頁85-88。
李翠瑩,1988,〈戰後第一次反帝愛國運動──「釣運」和民族主義1950~1970〉, 《人間》,37,頁94-97。
沛然,1986,〈保釣運動說從頭〉,《台灣與世界》,32,頁14-18。
張系國,1971,〈留學生的心理轉變過程〉,《大學雜誌》,43,頁59-62。
麥立,1972,〈漫談留美學生的政治氣候〉,《大學雜誌》,51,頁63-64。
黃河雜誌編輯部,1981,〈統一與獨立-一次海外留學生的對話〉,《黃河雜誌》, 29,頁75-80。
叢甦,1980,〈「中華」理性而確實的看法〉,《中華雜誌》,2,頁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