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鐘賓 Chang, Chung-Pin |
---|---|
論文名稱: |
組織競合的認同對自身組織效能影響之研究—以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的競合組織為例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organization in co-opetition relationship on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 A case study of co-opetition organization of Natural Center of Forestry Bureau |
指導教授: |
李晶
Li, Ch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18 |
畢業學年度: | 10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6 |
中文關鍵詞: | 公部門組織 、競爭 、互補 、賽局理論 、價值網 、標竿學習 |
英文關鍵詞: | public sector organizations, competition, complementarity, game theory, value net, benchmarking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THE.NTNU.GSLHM.013.2018.A05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24 下載: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近年來國人環保意識抬頭,環境教育市場日趨競爭;隨著環境教育法等相關法律制定,加速了環境教育產業的擴張。本研究以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的競合組織為例,探討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的競合組織 (一) 服務單位類型與競合認同類別的現況;(二) 不同的競合認同類別對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組織效能評估的差異性;(三) 不同的競合認同類別對自身組織效能評估的差異性;(四) 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組織效能對競合組織自身組織效能之間的關係與影響。本研究透過問卷調查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四種不同組織競合類別的競合組織,研究結果為 (一) 環境教育認證場所與財團法人傾向為爭取顧客的互補者;縣市政府團體傾向為爭取供應商的互補者;社團法人則是顯現出上述兩種關係;(二) 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在「自然資源」的效能上較受產業界之認同;在「人文特色資源」的效能上較未受到認同;(三) 競合組織透過與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合作,能夠提升組織參與、在地資源、社區互動、策略聯盟、學習成長與創新能力的效能,以獲得主管機關及相關單位的經費與營運資源挹注;(四) 透過瞭解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的組織效能,能夠協助所有競合組織提升內部組織能量與設定目標;對競爭者之影響著重在組織的檢核與改善、組織人際關係與目標設定;對互補者的影響著重在組織士氣與相關組織成員的效能。本研究建議 (一) 環境教育產業組織應與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保持合作,維持知識相互流通;(二) 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在「人文特色資源」的效能上繼續深耕著墨;(三) 將自身組織與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的競合關係明確定義,以應用互補者或競爭者在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對自身影響中相對應的效果。
In recent years, the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s been risen, and the market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competitive. In addition, with the enact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ct and related regulations, the expans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dustry has accelerated gradually. Therefore, this study took the co-opetition relationships of the Forestry Bureau Nature Center (NC) as an example, and there were the research purposes below. (i) To discuss the service unit and the co-opetition identity category of the co-opetition relationships of the NC. (ii) To discuss the evaluation of the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of the NC by the different co-opetition category groups. (iii) To discuss the evaluation of their own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by the different co-opetition category groups. (iv) To discuss the impact of the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of the NC on its co-opetition relationship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were: (i) The certificat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facilities and the legal foundations tended to be the complementors for customers. The groups managed by county tended to be complementary for supplier. The juridical associations tended to be the complementors for both customers and suppliers. (ii)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dustry recognized the “natural resources” of the NC. Otherwise, the “humane resources” was less recognized. (iii) Through cooperation with the NC, the co-opetition organizations enhanced the effectiveness of organizational participation, local resources, community interactions, strategic alliances, learning and growth, and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to obtain the resources from the suppliers. (iv) By understand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NC, all co-opetition organizations improved its internal energy and the ability of goals setting.The competitors improved their organizational improvements,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the goals setting; the complementors improved its organization morale and personnel management.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i) The organizations in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dustry should maintain cooperation with the NC to enhanced the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exchange. (ii) The NC should continues to work hard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humane resources”. (iii) The organization need clearly define the co-opetition relationship with the NC, so that the complementor or competitor can apply the the corresponding effect to improve their organization effectiveness.
人民團體法 (2011年6月15日)
中華民國政府電子採購網 (2017)。「107年八仙山自然教育中心環境教育暨課程發展委託專業服務」招標公告 (案號:1061B044)。取自http://web.pcc.gov.tw/tps/tpam/main/tps/tpam/tpam_tender_detail.do?searchMode=common&scope=F&primaryKey=52358210
內政部 (2017)。土地面積、村里鄰、戶數暨現住人口數。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month/list.htm
朱文儀、陳建男 (譯) (2017)。策略管理。臺北市:新加坡商聖智學習。(Charles W. L. H., Melissa A. S., Gareth R. J., 2017)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2017a)。環境教育設施場所。取自https://eecs.epa.gov.tw/front/_cert/place_qry.aspx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2017b)。環保團體網站。取自http://www.epa.gov.tw/lp.asp?ctNode=32966&CtUnit=1980&BaseDSD=7&mp=epa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2017c)。環境教育機構。取自https://eecs.epa.gov.tw/front/_cert/agency_qry.aspx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審查環境保護財團法人設立許可及監督要點 (2013年2月6日)
任慶宗、方顯光、王崧任 (2009)。策略聯盟之相對資源屬性、策略屬性與聯盟績效之關係探討。全球管理與經濟,5(2),79-99。
何嘉惠、陳寬裕、林純純 (2005)。以競局理論分析競合環境之資源分享。經營管理論叢,1(1),1-15。
何昕家、張岱、黃速汝、高惠真、徐嘉偉、林居逸…陳映 (2015年11月)。初探奧萬大自然教育中心課程地圖規劃構想。以口頭發表於2015年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術暨實務交流國際研討會,花蓮縣。
宋孔慨、陳光亮 (2016)。高雄市基層員警組織承諾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教育行政論壇,8(2),55-74。
社會團體財務處理辦法 (2011年9月23日)
社會團體許可立案作業規定 (2008年1月23日)
李定忠、陳淑芳、許毅璿、謝雅芳 (2013年5月)。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與社區林業政策的成功結合經驗。以口頭發表於2013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全國研討會,臺北市。
李怡穎、陳國泰、黃德舜 (2012)。台灣財團法人基金會捐款收入影響行政運作重要性之分析。非營利組織管理學刊,13,102-124。
李芝瑩 (2016)。2016年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國際合作及服務創新計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研究成果報告 (編號:tfbr-1050301),未出版。
李晶 (2017)。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服務資源綜合分析診斷計畫。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研究成果報告 (編號:tfbc-1060303),未出版。
李雅靖 (2016)。競合策略。中華傳播學刊,29,223-233。
吳清山 (2004)。學校效能研究。臺北市:五南。
吳明隆、涂金堂 (2006)。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鈴筑、張子超 (2017)。探討公私部門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之發展概況:以100至104年間資料為例。環境教育研究,13(1),99-136。
林公孚 (2005)。標竿學習-一項有效的管理工具。品質月刊,41(1),55-57。
林公孚 (2007)。談過程改善與目標管理-教你如何轉動行政工作的PDCA。品質月刊,43(12),44-49。
林朝夫 (2000)。縣市政府教育局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蒼蔡、吳思儀、楊暄慧、劉冠妙、劉雅玲、方韻如 (2013年5月)。公私部門協力推動自然教育中心之模式與效益分析。以口頭發表於2013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全國研討會,臺北市。
林務局全球資訊網(2017)。林務局重要施政方針。取自http://theme.forest.gov.tw/Policies/Important-Policies
邱心怡 (2007)。教師教學品質之論述。網路社會學通訊,64。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64/index.htm
周儒 (2014)。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評鑑指引。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研究報告,未出版。
周儒、許世璋、郭乃文、王喜 (2014)。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評鑑機制建構計畫。行政院農委會委託之研究成果報告 (編號:tfbp-1010310),未出版。
侯嘉政、許凱萍 (2008)。組織特徵、行動特性與競爭策略反應之研究。國立金門技術學院學報,3,125-148。
范秉航 (2015)。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在環境教育產業之市場分析計畫。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研究成果報告 (編號:tfbc-1030312),未出版。
翁望回 (譯) (2010)。管理學。臺北市:台灣培生教育。(Stephen P. R., & Mary C., 2007)
翁儷芯 (2013年5月)。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營運模式之建置歷程與初步成果。以口頭發表於2013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全國研討會,臺北市。
翁儷芯、李芝瑩、李秉容 (2012)。建構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營運模式之創新策略初論。臺灣林業期刊,38(6),39-41。
孫瑞霙 (2002)。競值架構下領導型態、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之研究---以台灣地區技術學院為例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新北市。
連江縣政府民政處 (2017)。連江縣人民團體名冊。取自https://www.matsu.gov.tw/chhtml/Download/371030000A/43
基隆市政府社會處 (2017)。基隆市人民團體及社區發展協會清冊。取自http://social.klcg.gov.tw/social_srv/info_view.php?Kid=11&Mid=13&Sid=0&Tid=0&sid=2076&serno=20170118134906&page_num=1
國家環境教育獎獎勵辦法 (2017年11月21日)
張定原、王存國、范錚強 (2001)。供應鏈成員參與跨組織合作計劃因素之研究。資訊管理研究,3 (2),42-56。
張珍悅、徐勝一 (2010)。永續發展教育脈絡探討:「聯合國永續發展教育十年計畫」之回顧。地理研究,52,1-26。
張庭蓁、鄭紹材 (2014)。校園閒置空間規劃導入標竿學習法之模式。管理季刊,97,12-21。
張媛寗、郭重明 (2009)。教與學的學術研究—教師專業發展的新取徑。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2(2),21-38。
莊世杰、賴志松、孫衙聰、龔昶元、葉穎蓉、許秉瑜 (2005)。一個ERP系統之建構決定因素的理論探索:整合制度理論、資源依賴理論、資源基礎理論及交易成本理論之理論模型。資訊管理學報,12(1),149-170。
郭祥益、吳明隆 (2006)。企業組織文化、組織學習、知識管理對組織效能影響之研究。正修學報,19,279-300。
陳冠帆、陳永賢、賴祥蔚 (2012)。以「科技藝術創作發表專案」探討臺灣新媒體藝術與企業跨組織合作關係。藝術論文集刊,18,117-145。
陳郁汝 (2005)。行政人員自我導向學習能力、工作投入與學校行政效能之研究。學校行政,35,17-32。
陳啟榮 (2010)。標竿管理在學校經營之應用。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22,109-132。
許振明、鄭志富 (2013)。臺灣大專校院體育行政組織效能模式之建構。體育學報,46(1),55-71。
許毅璿、李芝瑩、盧居煒、黃昱翔 (2013年5月)。英國田野學習協會的內外部評鑑系統。以口頭發表於2013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全國研討會,臺北市。
黃兆永、郭秋勳 (2009)。國小總務人員知識管理與行政效能之相關研究。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5,143-169。
黃宏傑 (2009)。臺北縣國民小學創新經營與學校行政效能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庭鍾 (2009)。非營利組織成員之參與動機、組織氣候與承諾對組織效能影響-以我國義勇消防隊為例。明新學報,35(2),61-77。
黃婉儀、馮施鈺珩、吳國志、陳壟 (譯) (2001)。組織效能與教育改進。香港:香港公開大學出版社。(Harries A., Bennett N., & Preedy M., 1997)
黃群策 (2009年12月)。相輔相成─課程設計與場地運用案例。以口頭發表於2009全國自然教育中心推動發展研討會,臺北市。
黃群策、王琦瑩、許毅璿、傅雅靖、江玉玲 (2013年5月)。自然教育中心環境營造與設施活化的場域運用歷程。以口頭發表於2013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全國研討會,臺灣。
黃德舜 (2006)。非營利事業財務管理。臺北市:鼎茂圖書。
彭金隆、魏筱昀、陳彥志 (2017)。壽險公司銀行保險通路策略會不會受到競爭者行為的影響:動態競爭觀點之探討。臺大管理論叢,27(2S),149-176。
彭懷真 (2014)。非營利組織:12理。臺北市:洪葉文化。
楊念湘、陳木金 (2010)。優質學校品質管理指標與績效管理指標適配度之研究。教育行政與評鑑學刊,9,1-26。
楊偉婷 (2009)。組織合作模式研究—以無痕山林運動推展至國民小學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舒蜜、方世榮、方世杰、周家慧 (2015)。競合關係的關係學習與關係利益:係張力之調節。組織與管理,8(2),1-41。
臺灣山林悠遊網 (2017a)。宗旨、願景、信念。取自http://recreation.forest.gov.tw/NC/NC_index_2.aspx
臺灣山林悠遊網 (2017b)。發展原則。取自http://recreation.forest.gov.tw/NC/NC_index21.aspx
臺灣山林悠遊網 (2017c)。定義與發展緣由。取自http://recreation.forest.gov.tw/NC/NC_index22.aspx
臺灣公益資訊中心 (2017)。非營利組織名錄 (環境保護)。取自http://www.npo.org.tw/npolist_list.asp?nowpage=2&lo=&npost=15&keyword2=
蔡淑玲、張本文 (2008)。組織學習與行政效能關係之研究。學校行政,56,54-79。
劉祥得 (2000)。「標竿學習法」之研究-政府再造的新策略。中國行政評論,9(2),91-134。
簡俊成 (2013)。跨組織學習與創新:競合觀點。組織與管理,6(2),1-45。
環境教育法 (2010年6月5日)
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及管理辦法 (2013年1月7日)
環境教育設施場所獎勵輔導辦法 (2011年12月27日)
Barney, J. B. (1991). Firms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 17(1), 99-120.
Bengtsson, M., & Kock, S. (2000). Co-opetitive relationships in business networks: To cooperate and compete simultaneously.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9(5), 411-426.
Bengtsson, M., & Kock, S. (2014). Coopetition – Quo vadis? Past accomplishments and future challenges.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43(2), 180-188.
Bengtsson, M., Eriksson, J., & Wincent, J. (2010). Co-opetition dynamics: An outline for further inquiry. Competitiveness Review: A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Journal, 20(2), 194-214.
Bogetoft, P. (2012). Performance benchmarking: Measuring and managing performance. New York: Springer.
Brandenburger, A. M, & Nalebuff, B. J. (1996). Co-opetition. New York: Currency Doubleday.
Brandenburger, A. M, & Nalebuff, B. J. (1997). Co-opetition: Competitive and cooperative business strategies for the digital economy. Strategy and Leadership, 25(6), 28-35.
Cameron, K. (1978). Measuring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Science Quarterly, 23(4), 604-632.
Chen, M. J. (2008). Reconceptualizing the competitioncooperation relationship: A transparadox perspective.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quiry, 17(4), 288-304.
Coase, R. H. (1937). The Nature of Firm. Economic, 14, 386-405.
Creative Research Systems (2012). Sample size calculator. Retrieved from https://www.surveysystem.com/sscalc.htm.
Gast, J., Filser, M., Gundolf, K., & Kraus, S. (2015). Coopetition research: Toward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past trends and future direc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Small Business, 24(4), 492-521.
Gorenflo, G., & Moran, J. W. (2000). The ABCs of PDCA. Minnesota: Accreditation Coalition.
Lado, A. A., Boyd, N. G., & Hanlon, S. C. (1997). Competition, cooperation, and the search for economic rents: A syncretic model.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2(1), 110-141.
Peterson, A. J. (2004). Making a case for challenging the current and future efficacy of the plan, do, check, act (pdca) quality cycle: The foundation of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Minneapolis.
Ritala, P., & Hurmelinna-Laukkanen, P. (2009). What's in it for me? Creating and appropriating value in innovation-related coopetition. Technovation, 29(12), 819-828.
Rumelt, R. (1982).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and profitabilit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3, 359-369.
Teece, D. J., Pisano, G., & Shuen, A. (1997).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8, 509-553.
Teng, B. S. (2003). Collaborative advantage of strategic alliances: value creation in the value net. Journal of General Management, 29(2),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