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怡蓁
Wu, Yi-Jhen
論文名稱: 偏遠地區國小六年級學生文化之研究
Student Culture of the Sixth Graders In remote area
指導教授: 黃鴻文
Huang, Horng-Wen
口試委員: 陳珊華
Chen, Shan-Hua
鄭英傑
Jheng, Ying-Jie
黃鴻文
Huang, Horng-Wen
口試日期: 2022/07/26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2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7
中文關鍵詞: 學生文化偏遠地區國小學生
英文關鍵詞: student culture, remote area,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研究方法: 民族誌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1148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9下載:2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理解學生的想法與行為,從學生的觀點出發是重要的。此外,過往偏遠地區學生文化的研究較少,關於學生文化的研究較少從偏遠地區學生的角度進行,加上偏遠地區學校特殊的脈絡性因素所產生屬於偏遠地區的生活情境的研究背景之下,本研究從學生的立場出發,以一所臺灣偏遠地區的國小為研究場域進行研究,進一步探究偏遠地區學生的文化樣貌。研究的目的有三,一是描述偏遠地區國小學生的學生文化取向和內涵,二是呈現偏遠地區的文化情境,三是進行偏遠地區的脈絡分析。
本研究透過民族誌的研究方法,以參與觀察、訪談和文件成品來進行資料蒐集,分別從正式學習、校內生活以及網路世界三個部分來呈現偏遠地區學生的生活情形,以及學生在其中所發展找樂子的玩樂文化。就研究結果進一步討論,歸納出以下兩部分的結論。
第一部分,偏遠地區國小學生是以玩樂取向的學生文化。呈現在枯燥單調的正式學習中找樂子的學生文化、在備受限制的學校生活中找樂子的學生文化、在不受地域限制的網路世界中找樂子的學生文化。第二部分,呈現偏遠地區國小學生的情境脈絡以及進行脈絡分析。呈現學生在偏遠地區脈絡下不同的玩樂文化,包含娛樂資源貧乏下學校生活成為多元玩樂文化的主要來源,財務資本缺乏下與在地連結的玩樂文化,缺乏家長陪伴下課餘時間與同儕作伴的玩樂文化。

The students share their particular concepts, behavior modes, ideas and actions. The concepts they share shape the cultures of the students. The students in remote school have different habit, view, and daily life from the students in the city. In this study, I collected research material from an elementary school in remote area. In order to know how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remote area feel, think and act in their school time by observations, interviews, and the analysis of documents. In this respect,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as follows: (1) To describe the student culture in remote elementary school. (2) To describe the cultural context of remote area. (3) To explore how social context affects the students in remote elementary school.
By ethnography, the findings contribute to more understand about the remote school student.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as below: First, the students in remote school try to do everything for fun during their school time. They learn better when having fun during the lesson. They enjoy to the fullest the joy during break time. Second, the students in remote school have different way to have fun from the students in the city because of lack of entertainment resources, financial capital and parental companionship time.

謝辭i 中文摘要ii Abstractiii 目次iv 表次vi 圖次v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緣起1 第二節 研究背景與目5 第三節 名詞釋義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15 第一節、文化與學生文化的意義與內涵15 第二節、學生文化的理論與研究20 第三節、臺灣偏遠地區社會文化之相關文獻34 第三章 研究方法45 第一節 研究場域與研究參與者45 第二節 研究歷程60 第三節 資料蒐集66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68 第四章 研究結果69 第一節 在校典型的一天69 第二節 正式學習的樂子77 第三節 校內生活的樂子107 第四節 網路世界的樂子133 第五節 綜合討論142 第五章 結論與省思146 第一節 研究結論146 第二節 研究省思149 參考文獻154 一、中文部分154 二、英文部分164 附錄一 觀察時程表167 附錄二 觀察紀錄範例169 附錄三 正式訪談時程表175 附錄四 訪談大綱176

內政部(2020)。鄉鎮土地面積及人口密度(97)。人口統計資料。取自https://www.ris.gov.tw/app/portal/346
內政部統計處(2021)。縣市人口性比例及人口密度(9701)。人口統計資料。取自https://www.ris.gov.tw/app/portal/346
王心怡(2007)。女孩們的課業生活:高中女學生文化之民族誌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
王文科(1995)。教育研究法。師大書苑。
王伸如(2009)。國小高年級學生文化之研究-以臺北縣林口鄉公立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
王政忠(2017)。我有一個夢:一場溫柔而堅定的體制內革命。天下文化。
王庭軒(2014)。國中體育班學生文化之研究─以橄欖球隊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
王淑娟(1999)。麗水國小五年級學生次文化的人種誌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王慧蘭(2017)。偏鄉與弱勢?法規鬆綁、空間治理與教育創新的可能。教育研究集刊,63(1),109-119。
交通部(2020)。交通部鬆綁法規,鼓勵在地資源投入偏鄉運輸。交通新聞稿。取自https://www.motc.gov.tw/ch/home.jsp?id=14&parentpath=0%2C2&mcustomize=news_view.jsp&dataserno=202011270001&aplistdn=ou=data,ou=news,ou=chinese,ou=ap_root,o=motc,c=tw&toolsflag=Y&imgfolder=img%2Fstandard
如常法師(2019)。佛光山「雲水書坊-行動圖書館」偏鄉教育成長的推手。國家圖書館館刊,108(2),15-22。
朱啟連(2008)。轉型後的屏東教育大學學生次級文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
江宇薇(2020)。偏鄉小學混齡教學實施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
行政院(2017,6月)。制定《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 落實教育機會實質平等。重要政策。取自https://www.ey.gov.tw/Page/5A8A0CB5B41DA11E/42e700cc-3741-4c04-9d44-50df30dd5fe3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1)。職業標準分類。取自https://mobile.stat.gov.tw/StandardOccupationalClassification.aspx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9)。平均每戶家庭收支按區域別分。調查報告。https://win.dgbas.gov.tw/fies/a11.asp?year=108
何昕家、林慧年、張子超(2019)。學校與社區的合作經驗之探討-以偏鄉國民中小學特色遊學為例。臺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9(1),127-163。
何俊青(2017)。偏鄉教育問題的迷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9),15-19。
吳玉汝(2006)。國中學生對英語課的詮釋-一個班級的民族誌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
吳佩穗(2001)。高中女校學生次級文化之俗民誌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
吳美瑤(2019)。全球視野、在地理解:臺灣偏鄉教育的難題與未來。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19,1-6。
吳素倩(1987)。青少年次文化之研究:臺北市青少年之價值觀類型之實證分析。輔仁學誌,19,291-332。
吳瓊洳(2000)。國中學生反學校文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
宋佳玲(2019)。我不壞,是你不懂why-國中女學生的抗拒文化(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
宋其英(2002)。師院生次級文化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
李芃妤(2018)。偏遠地區國小學童閱讀行為及圖書館使用情形:以一所國小的參與觀察(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學數位碩士在職專班。
李佳玲(2003)。臺中市國民小學學生次級文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李修慧(2016,5月)。城與鄉的界限(上):經濟資源不足,只是偏鄉最淺的問題。公益交流站。取自https://npost.tw/archives/25528
阮郁雯(2020)。苗栗縣偏鄉地區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情緒管理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20,4月)。2019臺灣學童城鄉差距調查報告。取自https://www.cylaw.org.tw/about/advocacy/11/401
周怡汝(2021)。偏鄉地區國中生網路消費傾向之研究—以高雄市某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財務金融技術學系研究所。
周麗蘭(2022)。雲林小校化成趨勢 7成國小僅6班。中國時報。取自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20527000527-260107?chdtv
林兆衛(2002)。臺北都會區青少年偶像崇拜文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
林欣怡(2011)。桃園縣高中職學生次級文化與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桃園。
林姿蓉(2019)。偏鄉兼任行政教師的專業認同與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學校經營與管理教學研究所。
林昱瑄(2007)。青少女哪吒的生活世界:一群「在玩」青少女的認同形構及其教育意涵(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
林珮萱(2020,12月)。偏鄉中的 7-11「智慧販賣機」——提供鮮奶、鮮食多樣選擇,助當地居民便利購物。社企流。取自https://www.seinsights.asia/article/3290/3270/7580
林純瑜(2007)。個案國小資優班學生次級文化之比較及其對教學之啟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林淑君、王麗斐(2017)。偏鄉青少年完成高中職學業的促進因素研究:以某偏鄉國中畢業生為例。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5(4),127-171。
林淑真(2011)。國小高年級學生次級文化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
林淑華(2020)。英語字母拼讀教學法對偏鄉國小學生單字學習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外國語文學系英語文研究所。
林清江(1981)。教育社會學新論。五南。
林紹庭(2017)。矯正學校學生之次文化-某中學的叢林法則(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
林瑞娟(2020)。多元策略識字教學對提升偏鄉一年級:學童識字能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國語文補救教學研究所。
林麗娟、呂慈涵(2017)。偏鄉教師行動教學經驗與挑戰。分析圖資與檔案學刊, 91,71-96。
邱怡萍(2002)。高職學生次級文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犯罪教育研究所。
邱招婷(2002)。國民中學青少年次及文化、同儕關係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邱昭芳(2006)。國小資優班學生次級文化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臺南。
邱珮雯(2008)。高中生抗拒型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金宣竹(2019)。高中學生智慧型手機文化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侯俐安(2020,3月)。交通不便…家與校的距離,偏鄉童難題。聯合報專題報導。取自https://vision.udn.com/vision/story/121039/4438144
洪依霞(2009)。澎湖縣國小高年級學生次級文化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胡玉婷(2006)。高屏地區國小學生次級文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
唐宇新(2018,10月)。比外國還遙遠的偏鄉議題:數位學習的「網縫」。倡議家泛教育。取自https://ubrand.udn.com/ubrand/story/11815/3429444
翁士勛(2002)。國中學生抗拒型態之質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馬國勳(2019)。「量」的數位落差,「質」的數位落差,以及由家庭所傳承的數位文化資本。巷仔口社會學。取自https://twstreetcorner.org/2019/09/24/makuohsun/#_ftnref1
高富美(2014)。改善偏鄉小校教師流動率之淺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5),75-76。
崔治中(2011)。人生十八才開始?明星高中的青少女文化(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
張芬芬(1991)。師範生教育實習中潛在課程之人種誌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
張建成(1988)。學生疏離及其在班級團體中的關聯因素(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張美珍、莊楊峻偉、王裕宏(2017)。科學博物館辦理偏鄉科普推廣活動之成效分析。科技博物,21(2),5-26。
張彩琴(2013)。國中資源班與普通班學生次級文化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
張德銳(1986)。臺北市國民中學三年級學生次級文化與違規犯過行為的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
張靜軒(2017)。淺談偏鄉輔導之困境與轉機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9)118-121。
教育部(2003)。九年一貫課程綱要。https://cirn.moe.edu.tw/WebContent/index.aspx?sid=9&mid=163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取自https://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GL002057
教育部(2017)。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73
教育部(2018)。偏遠地區學校分級及認定標準。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76
教育部(1995)。教育部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作業要點。取自https://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FL038516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2018)。大事紀。https://itaiwan.moe.gov.tw/plan_info.php?id=29
許誌庭(2014)。偏遠地區教育困境:空間、社會與文化。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31(1),33-42。
郭芷瑄(2020,11月)。屏東偏鄉長照再升級,結合行動商店將營養送到府。中央社。取自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0-11-12/493460
郭俊呈、侯雅雯(2017)。翻轉教室觀點融入偏鄉教育之省思。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10(1),33-48。
陳心慈、黃孟凡、阮郁馨(2019)。教育到不了的遠方-臺灣偏鄉教育困境。偏鄉教育。取自https://owsla5520.wixsite.com/ruraleducation
陳以叡(2011)。小學生眼中的英語課(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
陳正恩(2008)。高中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班與數理資優班學生次級文化之比較研究—以臺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
陳正專、劉佳鎮、賽.伊斯利端(2017)。偏鄉小學推動健康與體育課程創新之策略。彰化師大體育學報,16,14-22。
陳怡璇(2007)。國中學生髒話文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
陳奎熹(1980)。教育社會學。三民。
陳奎熹(1990)。學生次級文化。師大書苑。
陳奎熹(2004)。教育社會學導論。師大書苑。
陳琬喬(2020)。清華STEAM教育對偏鄉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曾意珊(2019)。偏鄉小學城鄉共學文化體驗營活動評估-以南投縣賽德克偏鄉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管理學系研究所。
曾碩彥(2008)。爛學校與好學校─平地與原住民學生的學校教育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
童琬芬(2002)。青少年漫畫閱讀文化之研究─以臺北都會區兩所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
馮靖惠(2019)。偏鄉小校:人力比書更迫切。聯合新聞。取自https://udn.com/news/story/6898/4090520
馮靖惠(2020,3月)。推動偏鄉閱讀,教部補助閱讀教師經費。聯合晚報。取自https://udn.com/news/story/6885/4398076
黃光雄(2004)。教育概論。師大書苑。
黃京釵(1994)。學生次文化散論。教育評論,6,31-33。
黃彥超(2016)。偏鄉小校發展之思維:學校特色發展。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5),38-42。
黃軒(2020)。「畢業去種田就好,幹嘛唸書」學生一段話,激勵她留偏鄉教書17年。天下雜誌。取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5105493
黃靖伶(2016)。美語補習班學生文化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
黃鴻文(1994)。學生次文化:研究、理論與方法論之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社會教育學刊,23,149-193。
黃鴻文(2003)。國民中學學生文化之民族誌研究。學富。
黃鴻文(2005)。如何從事學生文化的詮釋性研究:幾個方法問題的討論。中等教育,56(5),4-23。
黃鴻文、湯仁燕(2005)。學生如何詮釋學校課程?教育研究集刊,51(2),99-131。
楊祖珺(譯)(1997)。Timothy H. O'Sullivan著。傳播及文化研究主要概念(Key Concepts in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Studies)。遠流。
楊雅妃(2012)。偏鄉小學教師文化樣貌之研究─新北市一所偏鄉學校個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溫嘉榮、徐銘鴻(2016)。偏鄉學校推動數位化創新教學探討與省思。教育學誌,36,139-187。
雷芳昇(2016)。少年「法克」的煩惱─ 國中校園「髒話」文化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
甄曉蘭(2007)。偏遠國中教育機會不均等問題與相關教育政策初探。教育研究集刊,53(3),1-35。
監察調查處(2019)。監察院調查偏鄉學生須至外地就學案,保障學生受教權。監察院電子報,128。取自https://multimedia.cy.gov.tw/Epaper_Content.aspx?es=24&n=531&s=14961
趙宥寧(2020,12月)。新課綱重閱讀,偏鄉有3困境。聯合報。取自https://udn.com/news/story/121690/5122681
劉今馨(2007)。青少年化妝文化之研究-以一所臺北市私立高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
劉仲冬(1996)。民族誌研究法及實例。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5-162)。巨流。
劉後頌(2001)。屏東地區大學生次級文化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劉鎮寧(2019)。偏鄉教育問題的批判思考與政策評析。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19,1-6。
潘淑琦(2016)。偏鄉國民小學校長與教師教學思維翻轉之研究。學校行政,104,184-210。
潘淑琦(2018)。跨越偏鄉教育的孤寂——從小校策略聯盟開始。學校行政,115,223-249。
蔡佩穎(2020)。大學女性運動員學長制文化之探究──以舉重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
蔡佳伶(2016)。能玩就盡量玩!國小五年級學生文化之民族誌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
蔡菡尹(2000)。臺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生次級文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研究所。
蔡碧夆(2008)。升學氛圍下國中學生的課程觀:一個班級的民族誌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
鄭英傑(2007)。揭露下課十分鐘之秘密-小六學生遊戲及其階級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
鄭鴻達(2021,3月)。交通部推動幸福巴士等服務,改善偏鄉交通。聯合報經濟日報。取自https://udn.com/news/story/7266/5293658
賴佩君(2016)。偏鄉國中教師兼任行政職務者工作壓力、困境分析與職務意向之研究─以新竹縣一所偏鄉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研究所。
賴菘偉(2013,5月)。貧鄉醫療救星:便利商店。商周。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style/blog/3555
賴瑞雯(2009)。國中學生文化之研究-以桃園縣中壢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
賴瑩珊(2020)。學習的艱難?—偏鄉原住民學生的學習文化與課後輔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營利事業捐贈文化創意相關支出認列費用或損失實施辦法(2010)。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SingleRela.aspx?PCODE=H0170082&FLNO=4&ty=L
謝妙鐶(2007)。國中補校學生眼中的英文課──一班國中補校學生的民族誌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
鍾蔚起(1980)。我國國中學生次級文化及其差異因素之調查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羅亦晽(2021,1月)。花蓮11所偏鄉中小學換新校車,孩童求學路更安心。中國時報。取自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120002779-260421?chdtv
羅明星(2003)。國中資優班與普通班學生次級文化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
羅浩仁(2006)。高中體育班學生次級文化研究-以臺北縣縣立高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體育學系研究所。
羅翊文(2019)。臺東縣偏鄉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研究所。
譚光鼎(2010)。教育社會學。學富文化。
Anyon, J. (1981). Social class and school knowledge. Curriculum Inquiry, 11, 3-42.
Barab, S. A., Hay, K. E., Barnett, M. G., & Squire, K. (2001). Constructing virtual worlds: Tracing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learner practices/understandings.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19(1), 47-94.
Becker, H. S. (1993). How I learned what a crock was?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thnography, 22, 28-35.
Becker, H. S., Geer, B., Hughes, E. C., & Strauss, A. L. (1961). Boys in white: Student culture in medical schoo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lark, B. R., & Trow, M. (1966). The organizational context. In T. M. Newcomb & E. K. Wilson (Eds.), College peer groups: Problems and prospects for research (pp. 17–70). Aldine.
Coleman, J. S. (1961). The adolescent society: The social life of the teenager and its impact on education. Free Press.
Creswell, J. W. (1998). 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 Choosing among five traditions. Sage Publications.
Geertz, C. (1973). Deep play: Notes on the Balinese Cockfight. In C. Geertz (Ed.).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Basic Books.
Gibson, M. A. (1987). Punjabi immigrants in an American high school. In G. B. Spindler & L. S. Spindler (Eds.), Interpretive ethnography of educ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pp.281-312). Lawrence Erlbaum.
Goodenough, W. H. (1961). Comment on cultural evolution. Daedalus, 90, 521-528.
Hammersley, M., & Atkinson, p. (1987), Ethnography principles in practice. Tavistock.
Handel, D. D., & Harrold, R.(2007). Change in Clark-Trow subcultures from 1976 to 2006: Implications for addressing undergraduates' leisure interests, The College Student Affairs Journal, 27(1), 8-22.
Hargreaves, D. H. (1967). Social relations in a secondary school. Routledge & Kegan Paul.
Haviland, W. A. (1983). Cultural anthropology.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glis, C. & Manderson, L. (1991). Turkish immigrants in Australia. In M. A. Gibson & J. U. Ogbu (Eds.), Minority status and schooling: A comparative study of immigrant and involuntary minorities (pp. 97-130). Garland.
Keesing, R. M. (1997). Cultural Anthropology: A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 Thomson Learning.
Kluckhohn, C., & Kelly, W.H. (1945). The concept of culture. In Linton (Ed.), The science of man in the world of crisi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Kroeber, A. L., & Kluckhohn, C. (1952). Culture: 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 Peabody Museum of Archaeology & Ethnology, 47(1), viii-223.
Lacey, C. (1970). Hightown Grammar.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Lacey, C. (1984). Differentiation and sub-cultural polarisation. In M. Hammersley & P. Woods (Eds.), Life in school (pp. 6-22). Open University Press.
Linton, R. (1940). Acculturation in Seven American Indian Tribes. Appleton-Century Co.
Malinowski, B. (1922). Argonauts of the Western Pacific: an account of native enterprise and adventure in the Archipelagoes of Melanisian New Guinea. Dutton.
Merton, R. K. (1968).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 Free Press.
Miller, W. (1958). Lower class culture as a generating milieu of gang delinquency.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15, 5-19.
Ogbu, J. U. (1991). Immigrant and involuntary minoritie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In J. U. Ogbu & M. A. Gibson (Eds.), Minority status and schooling (pp. 3-36). Garland Publishing.
Ogbu, J. U., & Simons, H.D. (1998). Voluntary and involuntary minorities: A cultural-ecological theory of school performance with some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 Anthropology and Education, 29(2), 155-188.
Spradley, J. P. (1980).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Tylor, E. B. (1871). Primitive culture. J. Murray.
Willis, P. (1977). Learning to labor: 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job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Woods, P. (1979). The divided school. Routledge & Kegan Paul.
Woods, P. (1983). Sociology and the school—an interactionist viewpoint. Routledge & Kegan Paul.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