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羿婷
論文名稱: 以節奏脈動、音響及美學觀點來探討自我學習歷程
指導教授: 金希文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音樂學系
Department of Music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5
中文關鍵詞: 節奏脈動春之祭勞斯德布西武滿徹音響美學觀點潘德列茨基李給替克萊姆丹尼波爾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17下載:5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對於音樂,在進入師大以後,接觸到新的音樂以及觀念,逐步的顛覆筆者的美學觀感。在大學之前的訓練,著重於整齊、優雅的旋律與對句,穩定且整齊的拍子,音樂追尋平衡感,對於古典以及浪漫樂派的模仿訓練為多。但在大學以後,發現音樂的樣貌不只這樣,有著更開闊更寬廣的視野以及可能性,但同時,筆者面臨了幾個創作上的難題。第一個是拍子,由於從小的訓練,音樂的進行上,筆者容易落於規矩且四方的節奏進行。同時,筆者對於快節奏音樂脈動十分的著迷,但快節奏的拍子上更容易落為單調,缺乏設計以及變化,造成節奏上面的僵化。在接觸不同作品之後,筆者學到,節奏有十分多種變化的可能,例如如何製造節奏的呼吸,節奏的張力,甚至是節奏的音樂性。
    在聲音上,除了傳統的演奏方式,到了二十世紀,作曲家們廣泛的開拓聲音的範疇,傳統西方樂器的新音色,電子音樂的實驗,非西方樂器的使用。非西方樂器有著不同於西方樂器的色彩以及個性,用在現代作品裡,可替音樂繪上不同的顏色。筆者在聲音上所遇到的困難是,如何在不同樂器之間,讓聲音之間的調配,使其最貼近筆者想要的效果。不同聲音有著其獨特的色彩,聲音的平衡與拿捏沒有準則,在創作上,需要實際經驗的累積以及大量聆聽學習前人創作才可獲得。
    另外筆者遇到的問題為,現代音樂以自身美感的衝擊。現代樂派在筆者觀點中,始於史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 1882-1971 )對於節奏上面、音響、配器等等的改變;之後接觸到音列作品,音列的範疇十分的廣泛,從一開始的荀白克(Arnold Schoenberg, 1874-1951),再到後來布列茲(Pierre Boulez, 1925-)等人的拓展,對於符值、力度記號、節奏等等排列的總體序列主義(Total Serialism ) ,機率音樂(Aleatory Music)使音樂脫離了音樂創作的常規; 電子音樂(Electronic Music) 的發展更開闊了音樂的範疇,突破樂器使用上的限制;拼貼作品(Collage Music)呼應先前作曲家的作品,再次把調性音樂帶回現代音樂中;之後更有風格獨樹一格的梅湘(Oliver Messiaen, 1908~1992 )、克萊姆(George Crumb, 1929-)、潘德瑞斯基(Krzysztof Penderecki, 1933-)等人,他們所受的音樂層面更為廣泛,來自於文學、繪畫以及時代氛圍的影響。作曲家對於音樂的主觀感受,也影響後來的作曲家們。
    於筆者而言,現代音樂的紛雜留給後世學習以及探討的空間,但同時留給筆者更多的是無所適從。從二十世紀初期,作曲家們開始尋求音樂的邏輯及方向性,當時後浪漫音樂的濫觴,有些作曲家認為,音樂不應該只有感性的基礎,因此開始向外尋求理論的統一感。十二音列便是這樣子的產物,它的重要性仍舊影響到現今的我們。音列的組合與排列讓我們省去很多時間與精力來思考音的使用。它提供後世優良的範本,在有理論基礎上的創作,由於作品中有著清楚的邏輯性,因此,到現今,我們仍然可以清楚得知前人創作的想法,也可將這些想法用於我們的音樂之中,訓練我們對於音樂的邏輯感。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作曲家們不再滿足只有音高上的排列,符值、力度等元素也被加了進來,音樂也越來越複雜,也反映在譜面上。拍子的界線模糊了,音樂的旋律感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般聽眾不熟悉的音響,限制了與聽眾溝通的可能性,現代音樂是不是變成了只有少數有音樂專業背景的人們才能理解的呢?
    到了1980年代,新的樂派興起, 便是有感於音樂必須回歸人性,重新將一般聽眾帶回嚴肅音樂中,使音樂俱備可親近性。音樂是主觀感受下的產物,有人認為音樂必須是悅耳動聽的;同時也有人認為音樂必須具備邏輯性。前衛音樂追隨者,認為回歸調性與法是保守的;反而言之,服膺於傳統的後繼者,認為重視技巧創作對於音樂內在的提升是沒有幫助的。然而我們接觸全然不認識的作曲家,第一時間總從曲子的譜面認識他,如果譜面有其特殊性,我們便會對其留下印象。但過度追求技巧的難度,譜面的複雜,使得演奏上需要花較多時間練習,但卻不一定能得到預期的效果。同時也會有人認為調性回歸的一派,音樂為是保守、迎合觀眾口味的,兩派衝突的觀點,衝擊筆者對於自己作曲方向的尋找。對於筆者而言,不同的音樂派別有著不同的特色。新浪漫樂派以及極簡主義音樂自傳統古典音樂而來,而傳統古典音樂的重要性是不可被取代的。藉由前人作曲家的作品,我們可以從中體會一般音樂思想原則,感受音樂之所以感動人的力量與美感,也在從我們的手中將音樂的美感散播出去。因此,筆者認為,傳統古典音樂的訓練以及聆聽是必要的。踩於古典傳統的基礎上,可以讓我們的音樂與過去連結,不失去了根本,在這樣下的挑戰創新以及學習新創作技巧,可以讓我們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但這樣子的觀點,與六零年代的拋棄傳統古典音樂想法是相違背的,同時也衝擊著筆者的美學觀點。
    因在,這份論文中,筆者讀完多本音樂史書後,以筆者本身為出發,結合書本上所學習到的知識,在節奏、音響、美學的角度來探討筆者於近年來所遇到的問題、所學習到的解決方式、作品對於筆者本身的影響以及筆者自身的觀點,重新審視自己在過去幾年所學習到的東西,對於自己的想法有通盤的整理。

    第一章 前言......................................1 第二章 學習歷程回顧................................5 第一節 脈動的韻律感.............................5 一、拍點的改變............................5 二、模糊拍點的方式.........................28 三、脫離傳統記譜...........................42 四、空間記譜法............................45 第二節 聲音的新視野................................55 一、新聲音的組合............................55 二、非西方樂器的影響.........................61 三、自成一格的特色─喬治‧克萊姆.................62 第三節 美學的新視野.................................68 一、觀點的衝擊..............................68 二、丹尼波爾《大提琴協奏曲》探討................74 第三章 作品分析....................................101 第一節 《瀲灩》....................................101 第二節 《空白的記憶》...............................111 第四章 結語.......................................121 參考資料..........................................122 附錄一《瀲灩》之完整樂譜 附錄二《空白的記憶》之完整樂譜

    參考書目
    外文專書
    Taruskin, Richad. Music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Salzman, Eric. Twentieth-Century Music: An Introduction. New Jersey: Prentice-Hall,1988

    Watkins, Glenn. Soundings : music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New York ; London : Schirmer Books : Collier Macmillan, 1988

    Morgan, Robert. Twentieth-Century Music: A history of Music Style in Modern Europe and America .New York; London: Yale University, 1991.

    Cook, Nicholas and Pople, Anthony. Twentieth-Century Musi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Grout, Donald Jay and Palisca Clause V. : A Hsitory of Western Music. 4 th ed. New York: W.W. Norton &company, 1988.

    Cope, David. New Directions in Music. 6 th ed. Brown and Benchmark, 1971.

    外文期刊

    Dahlhaus, Carl. “Neo-Romanticism.” 19th-Century Music, Vol. 3, No. 2. (Nov., 1979) : 97-105.

    Reyland, Nicholas. “Livreor Symphony? Lutosławski's Livre pour orchestreand the Enigma of Musical Narrativity. ” Music Analysis. Vol. 27 Issue 2/342p. 15 Diagrams, 4 Charts.(Jul-Oct2008): 253-294.

    Raymond ,David. “ Christopher Rouse.” American Record Guide., Vol. 61 Issue 4,.3p. 1 Black and White Photograph. (Jul/Aug1998):33

    Sills, Helen. “Emergent Temporalities in Stravinsky's 'Le Sacre du Printemps'.” KronoScope., Vol. 12 Issue 2, 13p. (2012) : 257-269.

    Peyser, Joan. “ Stravinsky-Craft, Inc. ” American Scholar., Vol. 52 Issue 4, 6p. (Autumn1883): 513.

    Nuss, Steven. “ Hearing "Japanese", hearing Takemitsu. ” Contemporary Music Review., Vol. 21 Issue 4, 37p. (2002): 35-71.

    “What's the Score?” Time., Vol. 88 Issue 16,. 1p. (oct,1966):61

    中文論文

    張春梅。〈東方哲學在凱吉作品中的實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1996。

    嚴明珍。〈從喬治克藍伯的古代孩童之聲探討人聲、詩詞、與音樂創作的互動關係〉。東吳大學碩士論文,1991。

    陳稚婉。〈德布西《十二首練習曲》的研究〉。東吳大學碩士論文,2002。

    楊嘉怡。〈史托克豪森《交叉遊戲》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

    蕭永陞。〈《夢諭》由武滿徹晚期管弦樂作品探討夢的意象及其音樂語言〉。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

    楊舒婷。〈武滿徹的自然觀與其無常的音樂形式--以《ARC》第一部為例〉國立交通大 學碩士論文,2007。

    林欣盈。〈二十世紀音樂的節拍脈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

    許惠姿。〈從新調性思維探索音樂創作的理念〉。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2003。

    張俊彥。〈感動的消逝──二十世紀嚴肅音樂技巧與情感抽離的再思〉。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碩士論文,2009。

    楊孟怡。〈從整體主義音樂概念探討管絃樂曲【城市與記憶】的創作理念〉。東吳大學 碩士論文,2004。

    李豐旭。〈從美國新浪漫主義探討音樂創作的理念〉。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2。
    樂譜
    Igor Stravinsky: The Rite of Spring, New York : International Music Co,1970.

    Christopher Rouse: Ogoun Badagris for Percussion Ensemble. Schott Helicon Music Corporation,1976.

    Christopher Rouse: Symphony No.1. New York: Boosey & Hawkes, 1986.

    Claude Debussy: Douze Etudes. Tokyo: Ongaku no tomo, 1971.

    Toue Takemitsu: November Steps. New York, London, Frankfurt: C.F Peters Corporation, 1967.

    Toue Takemitsu: Rain Coming. New York: Schott Japan, 2005.

    Toue Takemitsu: Itinerant, In Memory of Isamu Noguchi. New York: Schott Japan,1989.

    Karlheina Stockhausen: nr.4 Klazierstuck X. Universal Edition,1968.

    Krzysztof Penderecki: Threnody to the Victims of Hiroshima, for 52 Strings. Poland: Polaskie Wydawnictwo Muzyczne, 1960.

    Krzysztof Penderecki: Capriccio,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Celle, Moeck Verlag ,1968.

    George Crumb: Vox Balaenae:for three masked players: electric flute,electric cello,electric piano. New York: C.F Peters Corporation, 1972.

    George Crumb: Ancient Voice of Children. for soprano, boy soprano, oboe, mandolin, harp, electric piano, percussion. New York: C.F Peters Corporation, 1970.

    Witold Lutoslawski: Symphony No.3. Music Sales Ltd., 2000.

    Witold Lutoslawski: Concerto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Chester Music., 1987.

    György Ligeti: String Quartet no.2. New York: Schott Music Corp.,1971.

    Richard Danielpour: Cello Concerto, piano reduction. New York, NY : Associated Music Publishers,2010.

    網路資訊
    JSTOR Arts & Sciences III Collection
    www.jstor.org/
    Naxos Music Online
    www.naxosmusiclibrary.com/
    Oxford Music Online
    www.oxfordmusiconline.com/
    Christopher Rouse Composer

    www.christopherrouse.com/

    The Official George Crumb

    http://www.georgecrumb.net/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