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怡君
Lin, Yi-Chun
論文名稱: 繪畫「時間力」的探索
The Exploration of Time Strength for Painting
指導教授: 蘇憲法
Su, Hsien-Fa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5
中文關鍵詞: 時間力反秩序時間自身事件差異
英文關鍵詞: time strength, anti-order, time itself, event, difference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81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6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本論文旨在研究「時間力」作為一種觀看的可能性,當時間作用於繪畫上,提供的觀察角度,暗示出一種繪畫特有的時間維度,包括繪畫在其時間自身的運動張力中,蘊含的某些特性與差異,一方面包括繪畫上媒材運用的操作差異,一方面也指涉視覺繪畫如何也會不斷改變和影響觀看時間產生的時間力作用。

    筆者試圖將時間的探尋拆解為「時間作為媒介作用出的痕跡」和我們「接收後反應出差異的時間感知」二層面,進行對話以檢視出筆者創作脈絡中「時間力」的運動樣貌,並且以自己作品中嘗試觸及的「時間力」為探索途徑,發展出繪畫中時間主體性之存在。

    在設想以更為開放、更寬廣的角度來觀測藝術中有關時間的維度,將之推向另一個時間的真實在場,筆者藉不同作品中,對於時間操作所交織變化中的碎形樣式,在時間持續上、下加乘為縱軸與秩序關係變化為橫軸,置入不同佈局位置的「事件」物件,建構此階段的創作表現,發掘出藝術主動製造時間/世界的任何可能。

    關鍵字:時間力、反秩序、時間自身、事件、差異。

    Abstract

    This thesis aims to study “Time strength” as a possibility of different types of observations. When the concept of time is applied on paintings, its observation angle implies one special dimension, including some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ces during the time’s exercising tension. One side, it means different painting materials will bring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other side, it also means visual paintings change and influence the time’s effects constantly.

    The author tried to break the time search into two parts; one is “the tracks produced from time media” and “the different senses of time after we receive”. They are reviewed in order to check the exercise of the time strength inside the author’s creation. Furthermore, the trials of reaching time forces were deemed as an exploration path, to develop the possibilities that time force does exist during making paintings.

    To observe time in a more open-minded and broader way in art, and push time to another practically-existed possibility. Through the author’s different creations, for those scattered types of changes from different time operations, the vertical axis represents the continuousness of time and the horizontal axis represents the order change relationship, different events’ positions are embedded to construct the creation performance of this stage and dig out all possibilities that art produces times or worlds actively.

    Key words: time strength, anti-order, time itself, event, difference.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4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方法 ……………………………………… 8 第三節 論文架構與名詞釋義 ……………………………… 12 第二章 時間作為媒介 第一節 時間感知…………………………………………… 18 第二節 時間在藝術表現中的作用力 ……………………… 25 第三節 時間的逆向提問 …………………………………… 44 第三章 繪畫中的時間特性 第一節 繪畫中時間作為符號的表現………………………… 49 第二節 行動作為繪畫的時間表現…………………………… 55 第三節 運動與秩序的時間表現……………………………… 60 第四章 創作思維與形式表現 第一節 繪畫實踐中的時間力………………………………… 66 第二節 空間秩序……………………………………………… 72 第三節 物件關係……………………………………………… 77 第五章 創作實踐與階段發展 第一節 早期的時間介入……………………………………… 81 第二節 碎形前期……………………………………………… 88 第三節 有機碎形………………………………………………101 第六章 結論 ……………………………………………………………… 124 參考文獻 中文參考書目 ……………………………………………… 127 翻譯/外文參考書目 ……………………………………… 128 論文期刊 …………………………………………………… 131 網路文獻 …………………………………………………… 132 圖錄 ………………………………………………………… 134

    中文參考書目

    朱立元(2000),《西方美學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余秋雨(1990),《藝術創造工程》,臺北市:允晨。
    余秋雨(2006) ,《藝術創造論》,臺北市:天下遠見。
    李江山(1999) ,《視覺與認知--視覺知覺與視覺運動系統》,臺北市:遠流。
    李鴻祥(2011) ,《圖像與存在》,上海:上海書店。
    林宏璋(2006) ,《後當代藝術徵候:書寫於在地之上》,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
    林昭賢、黃光男(2002) ,《藝術概論─藝術與人生》,臺北市:新文京。
    高宣揚(1996) ,《論後現代藝術的不確定性》,臺北市:唐山出版社。
    倪梁康(1994) ,《現象學及其效應:胡塞爾與當代德國哲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陳瑞文(2000) ,《美學革命與當代徵候評述》,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
    陳瑞文(2004) ,《阿多諾美學論:評論、模擬與非同一性》,臺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
    曾曬淑(2006) ,《藝術與認同》,臺北市:南天。
    張汝倫(2012) ,《『存在與時間』釋義(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張燦輝(1996) ,《海德格與胡塞爾現象學》,臺北市:大東發行:三民總經銷。
    劉彥順(2013) ,《時間性─美學關鍵詞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滕守堯(2008) ,《審美心理描述》,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楊裕富,林萬福(2002),《後現代設計藝術》,臺北市:田園城市。
    歐崇敬(1998),《渾沌之知的構造》,臺北市:洪葉文化。
    歐崇敬(1999),《從結構主義到解構主義》,新北市:揚智文化。
    尤昭良(2013),《創造與變現 現代繪畫的柏格森風》,新北市:暖暖書屋文化。
    歐崇敬(1999),《從結構主義到解構主義》,新北市:揚智文化。

    翻譯/外文參考書目

    亞瑟.丹托(Arthur C. Danto),林雅琪、鄭惠雯譯(2010),《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史藩籬》,臺北市:麥田出版。
    波里斯‧葛羅伊斯(Boris Groys),郭昭蘭.劉文坤/譯(2015),《藝術力》,臺北市:藝術家。
    黛安‧艾克曼(Diane Ackerman),莊安祺/譯(1993),《感官之旅》,臺北市:時報文化。
    佛克(Dan Falk) ,嚴麗娟/譯(2010),《探索時間之謎:宇宙最奇妙的維度》,臺北市:貓頭鷹出版社。
    卡西爾(Emst Cassirer),羅興漢譯(1990),《符號‧神話‧文化》,臺北市:結構群文化出版。
    Ellen Winner ,陶東風/譯(1997),《創造的世界─藝術心理學》,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
    德勒茲(Gilles Deleuze),陳蕉/譯(2009),《法蘭西斯.培根:感官感覺的邏輯》,苗栗縣: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德勒茲(Gilles Deleuze) ,姜宇輝/譯(2008),《普魯斯特與符號》,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余伯特‧達彌施(Hubert Damisch),董強/譯(2002),《雲的理論─未建立一種新的繪畫史》,臺北市:揚智文化。
    Henry Focillon,吳玉成/譯(2001),《造型的生命》,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John Briggs and F.David Peat,姜靜繪/譯(2000),《亂中求序:混沌理論的永恆智慧》,臺北市:先覺。
    約翰‧伯格(John Berger),連德誠譯(1998),《畢卡索的成敗》,臺北市:遠流。
    約翰‧伯格(John Berger),劉惠媛譯(1998),《影像的閱讀》,臺北市:遠流。
    約翰‧伯格(John Berger),吳莉君譯(2010),《觀看的視界》,臺北市:麥田,城邦文化出版。
    馬塞爾.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1871-1922),周克希/譯(2004),《追憶似水年華第一卷:去萬斯家那邊》,臺北市:時報文化。
    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龔卓軍/譯(2007),《身體現象學大師梅洛龐蒂的最後書寫:眼與心》,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
    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姜志輝譯(2001),《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沃德羅普(M. Mitchell Waldrop),齊若蘭/譯(1900),《複雜:走在秩序與混沌邊緣》,臺北市:天下文化。
    道格拉斯.費爾茲(R. Douglas Fields, Ph.D.),楊宗宏、楊凱雯、潘震澤/譯(2013),《另一個腦 : 開啟思考、記憶 健康與疾病的未知領域》,新北市新店區:衛城出版、遠足文化發行。
    魯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郭小平、翟燦/譯(1992),《藝術心理學新論》,臺北市:臺灣商務。
    魯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 ),滕守堯、朱疆源/譯(2006),《藝術與視知覺》,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查德•格里高理(Richard Gregory),瞿錦春、張芬芬/譯(2006),《視覺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Rober Hughes ,張心龍/譯(1996),《新世界的震撼》,台北市:遠流。頁386。
    斯拉沃熱•齊澤克(Slavoj Žižek),季廣茂譯(2014),《視差之見》,浙江大學出版社。
    史蒂芬‧霍金(Stephen W. Hawking),許明賢、吳忠超/譯(2002),《增訂版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臺北市:藝文印書館。
    史蒂芬‧霍金(Stephen W. Hawking),鄭亦明、葛凱樂/譯(2004),《萬有理論─宇宙的起源與歸宿》,臺北市:時報文化。
    史蒂芬‧霍金(Stephen W. Hawking),胡小明、吳忠超/譯(1995),《時間簡史續編》,新北市:藝文印書館。
    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吳瑪俐/譯(1995),《藝術的精神性》,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華特‧ 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許綺玲/譯(1998),《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臺北市:台灣攝影。
    伊弗‧克萊恩(Yves Klein),郭藤輝譯(1993),《伊弗‧克萊恩與其非物質會畫敏感性的研究》,臺北市:北市美術館。
    Addison Paul S., Fractal and chaos: an illustrated course, CRC Press, 1997。
    Bachelard, Gaston. The Poetics of Space. Boston: Beacon Press, 1964。
    Barnsley Michael F., Fractals everywhere, Morgan Kaufmann Press, 2000。
    Ben Tufnell, Frank Stella: Connections, Hatje Cantz Publishers, 2012。
    Bruce Glaser, New Nihilism or New Art? Interview with Stella, Judd and Flavin, 1964。
    Deleuze, Gilles, Cinema 2. The Time-Image, London: The Athlone Press, 1989。
    Gayle Clemans, Katharine Harmon, The Map as Art: Contemporary Artists Explore Cartography, 2010。
    Gilles Deleuze, Hugh Tomlinson (trans.), Cinema 1: The Movement-Image, Minneapolis, 1986。
    Gilles Deleuze, Hugh Tomlinson and Robert Galeta (trans.), Cinema 2: The Time-Image, Minneapolis 1989。
    Goodman Nelson , The Structure of Appearance, 3rd ed. Boston: D.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1977。
    Goodman Nelson, Ways of Worldmaking. Hassocks: Harvester Press, 1978。
    Goodman Nelson, Of Mind and Other Matter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Holborn Mark, Abstract America: New Painting, Saatchi Gallrry, Simon Rhodes, 2007。
    Husserl, Edmund, The Phenomenology of Internal Time-Consciousness, ed. Martin Heidegger, trans. James S. Churchill,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64。
    James, Meyer, Minimalism(London: Phaidon, 2000), pp 197-201
    Jean Baudrillard, The Precession of Simulacra, in: Brian Wallis (ed.), Art After Modernsim: Rethinking Representation, 1984。
    Klein Yves, Yves Klein:3 mars-23 mai 1983, Paris:Centre Georges Pompidou, 1983。
    Klein Yves, Nicolas Charlet ; preface de pierre Restany, Paris : biro, 2000。
    Kurt Beers, 100 Painters of Tomorrow, Thames & Hudson, 2014。
    Nikki Columbus, Suzanne Hudson, Kristin Baker: Illume-Mine, The Suzanne Geiss Company, 2014。
    Scheffler, Symbolic worlds: Art, science, language, ritual,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rael,1997。
    Slavoj Zezek,The Zizek Reader,Elizabeth Wright and Edmond Wright,edit.(Malden: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1999。
    Spinoza, The Letters, by Samuel Shirley, Indianapolis: Hackett, 1995。
    Spinoza, The Letters, by Samuel Shirley, Indianapolis: Hackett, 1995。
    Stiegler, Bernard, Technics and Time.1: The Fault of Epimetheus, trans. Richard Beardsworth and George Collins,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論文期刊

    王聖閎,〈喃喃自語〉,《藝外》(第十五期),台北:雅默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0。
    沈宏達,〈如鯁在喉-紀傑克論象徵界與實在界的不協調性〉,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黃海鳴,〈從「時間性」的角度來看印象派風景〉,《雄獅美術》246,2001。
    黃雅玲,〈化一刻為永恆--時間影像的時間性與空間性〉,《藝術認證》,2016。
    葉明勳,〈科學與藝術在理論概念上整合之研究─以「熵」及「信息」概念探討物理科學與視覺藝術上之「有序」與「無序」現象〉,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所/碩士碩士論文,2000。
    蔡翔任,〈從啟蒙到世俗的啟明─班雅明的破迷辯證〉,《哲學雜誌》35期,2000。
    鄭勝華,〈製造藝術:論古德曼的藝術哲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博士論文,2012。
    龔卓軍,〈身體感與時間性:以梅洛龐蒂解讀柏格森為線索〉,《思與言》44:1,2006。

    網路文獻

    樊文娟,從盧卡奇的《審美特性》看其美學開拓性 http://courses.dec.lzu.cn/wxgl/tszy/xsyd/xsyd/wymxl/wy03.pdf(檢索日期:2015.2.20)
    泛科學
    http://pansci.tw/archives/38386(檢索日期:2015.4.8)
    長庚大學圖書館
    http://web20.lib.cgu.edu.tw/cgi-bin/webpac/gsweb.cgi/ccd=HVWewN/record?r1=1&cache=1468601149(檢索日期:2015.4.20)
    教育部教育Wiki
    http://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E6%84%9F%E8%A6%BA%E8%A8%98%E6%86%B6SMS%E3%80%81%E7%9F%AD%E6%9C%9F%E8%A8%98%E6%86%B6STM%E3%80%81%E9%95%B7%E6%9C%9F%E8%A8%98%E6%86%B6LTM(檢索日期:2015.4.20)
    A+醫學百科http://cht.a-hospital.com/w/%E8%AE%B0%E5%BF%86%E5%8A%9B%E9%9A%9C%E7%A2%8D (檢索日期:2015.4.25)
    電腦報
    http://www.icpcw.com/Information/Tech/News/2639/263935.htm (檢索日期:2015.4.25)
    英國文學與文化資料庫
    http://english.fju.edu.tw/lctd/List/ConceptIntro.asp?C_ID=206(檢索日期:2015.4.28)
    文藝心理學 http://chuck158207.pixnet.net/blog/post/7318521-%E8%AE%80%E3%80%8C%E6%96%87%E8%97%9D%E5%BF%83%E7%90%86%E5%AD%B8%E3%80%8D(檢索日期:2015.4.30)
    科學人雜誌
    http://sa.ylib.com/MagCont.aspx?PageIdx=1&Unit=featurearticles&id=135(檢索日期:2015.5.10)
    科學人雜誌
    http://sa.ylib.com/MagCont.aspx?Unit=featurearticles&id=175(檢索日期:2016.3.20)
    CASE PRESS/國立台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http://case.ntu.edu.tw/blog/?p=15356(檢索日期:2015.5.13)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