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鄭涵云 Cheng, Han-Yun |
---|---|
論文名稱: |
殖民地臺灣的婦女雜誌《臺灣婦人界》之研究(1934-1939) |
指導教授: | 許佩賢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臺灣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18 |
畢業學年度: | 10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8 |
中文關鍵詞: | 臺灣婦人界 、婦女雜誌 、賢妻良母 、女性規範 、殖民地臺灣 、民族 、階級 、戰爭 |
英文關鍵詞: | Taiwan Fujinkai, women's magazine, good wife good mother, feminine norms, colonial Taiwan, ethnicity, class, war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THE.NTNU.GTH.004.2018.A04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61 下載:8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臺灣婦人界》是1930年代臺灣發行的婦女雜誌,封面繽紛、內容豐富多樣,經常受到研究者的引用。過去針對《臺灣婦人界》的研究多是選擇雜誌中某個特定主題進行討論,並沒有特別探討《臺灣婦人界》所處的特定時空及其整體特色。
本文從整體性著眼,以較為全面的方式分析《臺灣婦人界》的內容特色。
首先,整理臺灣婦人社經營團隊的人際網絡以及影響雜誌風格走向的作者與讀者,從而理解《臺灣婦人界》的主要人物與其特質。
其次,統計雜誌之講座與主題文章,再與「身上相談」煩惱、專訪、照片等內容進行討論,呈現雜誌的賢妻良母女性規範,亦理解到看似多樣的女性形象,實則均融入《臺灣婦人界》孕育女性成為賢妻良母的主旋律之中。
由於殖民地臺灣時空的特殊性,雜誌呈現了臺灣在住日本人與臺灣人兩種不同民族相遇的各種面貌。又因臺灣人女性就學率低迷,能讀日本語的臺灣人女性幾乎集中在中產階級以上之家庭,因此,雜誌中呈現的臺灣人女性具有階級差異的特性。隨臺灣婦人社主導者的更迭,《臺灣婦人界》因其個人立場以及戰爭時局的演變,雜誌中社會教化、響應國策、戰爭動員的內容大量增加,教化的色彩也越行濃厚。《臺灣婦人界》在其賢妻良母的主旋律之外,又和著民族、階級與戰爭的多重奏。
關鍵詞:臺灣婦人界、婦女雜誌、賢妻良母、女性規範、殖民地臺灣、
民族、階級、戰爭
Abstract
"Taiwan Fujinkai" ("Taiwan Women's World") was a women's magazine published in Taiwan in the 1930s. It features a colorful cover and rich content, and has often been cited by researchers. In the past, most research on "Taiwan Fujinkai" was limited to discussion of specific topics within the magazine, and has not specifically addressed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the overal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gazin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ont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aiwan Fujinkai" in a more comprehensive way from a holistic perspective. Firstly, it organizes the interpersonal network of the Taiwanese Women's Society management team and the authors and readers who influenced the style of the magazine, so as to understand the main figures involved with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aiwan Fujinkai".
Secondly, the lectures and theme articles of the magazine are discussed with the troubles, interviews, photos, etc. of the "personal talks" column, demonstrating the magazine's “good wife and good mother” norms, and recognizing that the seemingly diverse female images are in fact all part of the magazine’s effort to nurture women into becoming good wives and good mothers.
Due to the particular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colonial Taiwan, the magazine presents various aspects of encounters between the two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living in Taiwan: the Japanese and the Taiwanese. Because Taiwanese women’s school attendance rate was low, Taiwanese women who could read Japanese were concentrated in middle class families and above. Therefore, the Taiwanese women presented in the magazine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lass differences. Following the changes in leadership of the Taiwanese Women's Society, "Taiwan Fujinkai" greatly increased content related to social education, response to national policy, and war mobilization due to its personal posi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war situation, and educational overtones became more and more intense. In addition to the main theme of “good wife and good mother”, "Taiwan Fujinkai" also demonstrates themes of ethnicity, class and war.
Keywords: Taiwan Fujinkai, women’s magazine, good wife good mother, feminine norms, colonial Taiwan, ethnicity, class, war
一、 史料
大園市藏,1934《現代臺灣史》。臺北市:日本植民地批判社。
大橋捨三郎,1941《愛國婦人會 臺灣本部沿革誌》。臺北市:愛國婦人會臺灣本部。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
內藤龍平,1936《臺灣四十年回顧》。臺北市:不詳。
田中一二,1926《臺灣年鑑》。臺北市:臺灣通信社。
田中一二,1929《臺灣年鑑》。臺北市:臺灣通信社。
田中一二,1931《臺灣年鑑》。臺北市:臺灣通信社。
田中一二,1932《臺灣年鑑》。臺北市:臺灣通信社。
田中一二,1933《臺灣年鑑》。臺北市:臺灣通信社。
田中一二,1934《臺灣年鑑》。臺北市:臺灣通信社。
田中一二,1935《臺灣年鑑》。臺北市:臺灣通信社。
田中一二,1936《臺灣年鑑》。臺北市:臺灣通信社。
作者不詳,1937《臺灣人士鑑》。臺北市:株式會社臺灣新民報社。
林進發,1932《臺灣官紳年鑑》。臺北市:民眾公論社。
近藤正己、北村嘉恵、駒込武 編,2012《內海忠司日記1928-1939帝国日本の官僚と植民地台湾》。京都:京都大学学術出版会。
國立臺灣圖書館所藏,1934-1939《臺灣婦人界》。
漢珍數位圖書,「臺灣人物誌系統」。
漢珍知識網,「《臺灣日日新報》檢索系統」。
臺灣新民報社調查部,1934《臺灣人士鑑》。臺北市:株式會社臺灣新民報社。
臺灣總督府,《昭和十年 臺灣總督府第三十九統計書》。
臺灣總督府,《昭和十一年 臺灣總督府第四十統計書》。
臺灣總督府,《昭和十二年 臺灣總督府第四十一統計書》。
臺灣總督府,《昭和十三年 臺灣總督府第四十二統計書》。
臺灣總督府,《昭和十四年 臺灣總督府第四十三統計書》。
橋本白水,1930《臺灣統治と其功勞者》。臺北:南國出版協會。
興南新聞社,1943《臺灣人士鑑》。臺北市:興南新聞社。
二、 專書
孔令芝,2011《從《玲瓏》雜誌看1930年代上海現代女性形象的塑造》。臺北:稻鄉出版。
木村涼子,2010《〈主婦〉の誕生 婦人雑誌と女性たちの近代》。東京:吉川弘文館。
中島利郎,2002《日本統治期台湾文学集成7 台湾通俗文学集 一》。東京:綠蔭書房。
中島利郎,2004《日本統治期台湾文学研究序說》。東京:綠蔭書房。
中島利郎、河原功、下村作次郎,2014《台湾近現代文学史》。東京:研文出版。
石田あゆう,2015《戦時婦人雑誌の広告メディア論》。東京:青弓社。
永嶺重敏,1997《雑誌と読者の近代》。東京:日本エディタースクール出版部。
伊藤るり、坂元ひろ子、タニ·E·バーロウ(編),2010《モダンガールと植民地的近代東アジアにおける帝国·資本·ジェンダー》。東京:岩波書店。
村田雄二郎(編),2005《《婦女雑誌》からみる近代中国女性》。東京:研文出版。
松田祐子,2009《主婦になった パリのブルジョワ女性たち100年前の新聞·雑誌から読み解く》。大阪:大阪大学。
近代女性文化史研究會,2001《戦争と女性雑誌–一九三一~一九四五–》。東京:ドメス出版。
周敘琪,1996《1910~1920年代的都會新婦女生活風貌–以《婦女雜誌》為分析實例》。臺北:臺大出版。
近藤正己 著,林詩庭 譯,2014《總力戰與臺灣 日本殖民地的崩潰(上)》。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
洪郁如,2002《近代台湾女性史 日本の植民地と「新女性」の誕生》。東京:勁草書房。
陳姃湲,2005《從東亞看近代中國婦女教育–知識份子對「賢妻良母」的改造》。臺北縣:稻香出版社。
陳姃湲,2006《東アジアの良妻賢母論 創られた伝統》。東京:勁草書房。
許佩賢,2005《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台北市:遠流。
許佩賢,2015《殖民地臺灣近代教育的鏡像–1930年代臺灣的教育與社會》。新北市:衛城出版。
張圍東,2005《走進日治臺灣時代:總督府圖書館》。臺北市:臺灣古籍。
楊翠,1993《日據時期臺灣婦女解放運動 以《臺灣民報》為分析場域(1920-1932)》。臺北:時報文化。
鄭麗玲,2018《阮ê青春夢 日治時期的摩登新女性》。臺北:玉山社。
三、 學位論文
王雅珊,2011〈日治時期臺灣的圖書出版流通與閱讀文化–殖民地狀況下的社會文化史考察〉。臺南: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碩士論文。
王湘婷,2011〈日治時期女性圖像分析–以《臺灣婦人界》為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碩士論文。
王琬葶,2014〈世界·民俗·帝國–《臺灣婦人界》小說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文星,1986〈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承機,2004〈台湾近代メディア史研究序說–植民地とメディア–〉。東京:東京大学大学院総合文化研究科博士論文。
吳婉萍,2013〈殖民地臺灣的戀愛論傳入與接受–以《臺灣民報》和新文學為中心–(1920~1937)〉。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
陳怡君,2007〈日治時期女性自我主體的實踐–論楊千鶴及其作品〉。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
陳靜瑜,2009 〈「新家庭」的想像與形塑:《臺灣日日新報家庭欄》的分析與討論〉。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佩賢,1994〈塑造殖民地少國民–日據時期臺灣公學校教科書之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鑑明,1987〈日據時期臺灣的女子教育〉。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鑑明,1995〈日據時期臺灣的職業婦女〉。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四、 單篇論文
矢崎千華
2013〈〈書評論文·レビュー論文〉紙上「身の上相談」を分析する社会学的視点–社会的構築主義からの批判的検討–〉,《KG社会学批評》2:31-38。
呂明純,2000〈日據時期女性作家之自我呈現–以辜顏碧霞、楊千鶴為主要討論〉,《臺灣新文學》15:138-155。
何純慎,2012〈植民地統治下台湾における近代女性像の形成–《台湾婦人界》を中心に〉,《文化記號研究》創刊號:84-94。
楊翠,2009〈展閱她們的容顏–鳥瞰臺灣女性生命史書寫〉,《臺灣文學館通訊》22:47-51。
濱(山崎)貴子,2011〈1930年代日本における職業婦人の葛藤–読売新聞婦人欄「身の上相談」から–〉,《京都大學大學院教育學研究科紀要》57:53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