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江錦玨 |
---|---|
論文名稱: |
古典詩詞義旨教學之研究──以高中一綱多本國文教材為例 |
指導教授: | 陳滿銘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01 |
畢業學年度: | 8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94 |
中文關鍵詞: | 國文教學 、義旨 、章法 、一綱多本 、古典詩詞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67 下載:4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嘗試以義旨為中心,來進行國文課文的說解與統整。畢竟文旨是一篇作品的中心,是作者所要藉文詞表達出來的意念,而要掌握文旨則必先了解文義,所以兩者是不可有所偏重的。在此前提下,一課之中的題目、題解、作者、課文、註釋、賞析與問題討論等部分都應以義旨為依歸,來對每一部分講解討論、進行統整。
而要進行「義旨」教學之前,就必先對「義旨」有初步的認識,故筆者在第一章「緒論」中,概要說明了文章之義旨。由於「創作背景」會影響作品的義旨,第二章便分別就「時代背景」與「個人背景」來討論。除了「創作背景」之外,「題文」、「寫作動機」與「前人研究」都是可以幫助吾人釐出文旨的資訊,故第三章便依此將一綱多本《高中國文》所選的古典詩詞進行文旨「顯」、「隱」的分析。而「材料」更是作者所用以寄託情感、議論的媒介,第四章便分別從「事材」與「物材」來討論如何彰顯文旨。至於第五章,則是從「章法」所形成的結構進行分析,以掌握文旨安置的部位。第六章再以「教學活動」與前文作一連結。
最後,如果吾人在進行古典詩詞的教學時,能以文中義旨為綱,來對每一部分講解討論,以章法所形成的結構進行分析,並注意材料的使用,相信必能達到掌握義旨的學習目標。
一、 書籍類
(一) 高中國文教材類(以下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何寄澎等,高中國文(一)─(四),臺北:龍騰文化事業公司,1999【民88】年8月─2001【民90】年2月。
李師鍌等,高中國文(一)─(四),臺北:正中書局,1999【民88】年8月─2001【民90】年2月。
李振興等,高中國文(一)─(四),臺北:三民書局,1999【民88】年8月─2001【民90】年2月。
邱師燮友等,高中國文(一)─(四),臺南:南一書局企業公司,1999【民88】年8月─2001【民90】年2月。
董金裕等,高中國文(一)─(四),臺中:大同資訊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民88】年8月─2001【民90】年2月。
羅聯添等,高中國文(一)─(四),臺南: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民88】年8月─2001【民90】年2月。
(二) 國文教學教法類(以下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高級中學國文、英文、物理、化學四科輔導資料彙編,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1996【民85】年6月。
高中國文教材鑑賞分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4【民83】年4月初版。
尤師信雄,詩詞曲教學輔導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1992【民81】年6月三版。
王師更生,國文教學新論,臺北:明文書局,1993【民82】年10月六版。
王明通,中學國文教學法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9【民78】年9月。
仇小屏,深入課文的一把鑰匙:章法教學,臺北市: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1【民90】年。
余書麟,國文教學法,香港:友聯書報發行公司,1959年8月初版。
李金城,中學國文教學的藝術,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84【民73】年9月二版。
張高評,夏承燾,高中國文古典詩詞曲鑑賞,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89【民78】年。
張學波,中學國文教學理論研究,臺北: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3【民82】年12月初版。
章微穎先生,中學國文教學法,臺北:蘭臺書局有限公司,1975【民64】年3月再版。
陳師滿銘,國文教學論叢,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8【民87】年4月初版四刷。
陳師滿銘,國文教學論叢‧續編,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8【民87】年。
陳師滿銘,作文教學指導,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4【民83】年。
陳師品卿,國文教材教法,臺北:臺灣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7【民86】年3月二版五刷。
黃師錦鋐,如何教國文(第二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1982【民71】年6月初版。
黃師錦鋐,如何教國文(第三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1992【民81】年6月初版二刷。
黃師錦鋐,國文教學法,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7【民86】年7月。
黃師春貴,中學國文教學實務精講,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9【民88】年9月。
蔣伯潛,中學國文教學法,臺北:中華書局,1941【民30】年8月。
魏子雲,教國文,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6【民85】年9月初版。
(三) 詩詞學類(以下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王培元主編,詩騷與辭賦,山東:山東文藝出版社,1992年12月。
古遠清,留得枯荷聽雨聲──詩詞的媚力,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7年1月。
朱紱,名家詩法彙編,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73【民62】年9月。
吳惠娟,唐宋詞審美觀照,上海:學林出版社,1998年8月一版一刷。
吳曉,詩歌與人生:意象符號與情感空間,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5【民84】年3月。
吳闓生評選,古今詩範,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民59】年3月。
李湘,經名物意象探析,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9【民88】年7月。
杜松柏,詩與詩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8【民87】年9月修訂初版一刷。
谷遠清、孫光萱,詩歌修辭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民86】年。
范況,中國詩學通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5月臺二版一刷。
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6月一版一刷。
陳師滿銘,增修詩詞新論,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陳師弘治,詞學今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民80】年7月增訂二版。
陳良運,中國詩學體系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9月一版二刷。
陳植鍔,詩歌意象學,秦皇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8月一版一刷。
童慶炳,中國古代心理詩學與美學,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4【民83】年8月。
黃永武,中國詩學(思想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79【民68】年4月。
黃永武,中國詩學(設計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9年9月初版十二印。
葉嘉瑩,唐宋詞十七講,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3月初版二刷。
趙山林,詩詞曲藝術,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一版一刷。
謝旡量,詩學指南,臺北: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58【民47】年6月。
羅師宗濤等,中國詩歌研究,臺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1985【民74】年6月。
顧亭鑑篡輯、葉葆王詮注,學詩指南,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79【民68】年5月。
(四) 古典詩詞賞析類(以下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于宇飛,詩經新義,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2【民61】年4月。
巴壺天,唐宋詩詞選,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民79】年12月初版。
木齋,宋詩評釋,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一版一刷。
王水照選注,蘇軾選集,臺北:群玉堂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民80】年10月初版。
王國維,人間詞話,臺北:金楓出版社。
王鎮遠,兩晉南北朝詩選,上海:上海書店,1994年8月一版二刷。
朱德才選注,辛棄疾選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年5月一版一刷。
朱熹集註,詩經集註,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6【民85】年10月再版。
江寶釵,綿綿思遠道:樂府詩選粹,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1【民80】年5月初版。
余師培林,詩經正詁(上)(下),臺北:三民書局,1993【民82】年10月。
李若鶯,唐宋詞鑑賞通論,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6年9月。
沈德潛,說詩晬語,臺灣中華重校訂。
汪中,樂府詩選注,臺北:學海出版社,1979【民68】年5月初版。
周汝昌,唐宋詞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年4月。
周振甫,詩詞例話,臺北:長安出版社,1983【民72】年10月初版。
周振甫,詩文鑑賞方法二十講,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86年5月。
岳希仁編著,宋詩絕句精華,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9月一版一刷。
林慶彰編著,詩經研究論集,臺北:臺灣書局,1983【民72】年11月初版。
邱師燮友,新譯唐詩三百首,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0【民79】年8月修訂。
金性堯選注,宋詩三百首,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4月三刷。
姚際恆,詩經通論,臺北:廣文書局,1961【50】年10月。
施正康,漢魏詩選,上海:上海書店,1994年8月一版二刷。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民71】年3月。
唐圭璋,詞話叢編,臺北:廣文書局,1967【民56】年5月。
徐育民、趙慧文,歷代名家詞賞析,北京:北京出版社,1986年1月一版三刷。
徐續,蘇軾詩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2年11月臺灣初版六刷。
秦似選析,萬里悲秋常作客:杜甫作品賞析,臺北:開今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9月初版。
袁行霈、劉逸生,古典詩詞名篇鑑賞集,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6月一版。
馬美信、賀聖遂主編,中國古代詩歌欣賞辭典,上海:漢語大辭典出版社,1990年6月一版一刷。
馬茂元,古詩十九首探索,臺北:純真出版社,1983【民72】年11月。
高海夫、金性堯,古詩漢魏六朝新賞,臺北:地球出版社,1993【民82】年。
張亞新,唐詩精選,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5年9月一版一刷。
張健,王維詩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7【民86】年12月初版。
張夢機,世事舟波,臺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1986【民75】年3月初版。
張夢機,公無渡河,臺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1986【民75】年3月初版。
張夢機、陳文華,杜律旨歸,臺北:學海出版社,1979【民68】年10月。
陳友冰,兩漢南北朝樂府鑑賞,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6【民85】年5月初版一刷。
陳友冰、楊福生,宋代絕句賞析,臺北:正中書局,1996【民85】年8月臺初版。
陳永正,黃庭堅詩選,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11月臺灣初版三刷。
陳伯海,唐詩匯評(全三冊),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5月一版二刷。
陳邦炎主編,詞林觀止(上)(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4月第一版。
陳師滿銘、陳師弘治,唐宋詩詞評注,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民78】年。
陳祖美主編,李清照作品賞析集,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9月一版一刷。
陳達凱編著,宋詩選,上海:上海書店,1994年8月一版二刷。
陶文鵬選析,明月松間照:王維詩歌賞析,臺北:開今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5月初版。
章燮注疏,唐詩三百首注疏,臺北市:蘭台書局,1969【民58】年。
傅庚生,中國文學欣賞舉隅,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0【民79】年4月。
傅庚生、傅光,百家唐宋詩新話,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89年5月一版一刷。
傅錫壬,歷代樂府詩選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8【民77】年5月初版。
喻守真,唐詩三百首詳析,臺北:臺灣中華,1984【民73】年。
賀新輝主編,古詩鑑賞辭典,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88年12月。
黃永武、張高評,唐詩三百首鑑賞,臺北:尚友出版社,1983【民72】年9月初版。
黃振民,歷代詩評註(上)(中)(下),臺北:大中國圖書公司,1994【民83】年元月版一刷。
黃節,漢魏樂府風箋,臺北:世界書局,1962【民51】年11月。
楊海明,宋詞三百首鑑賞,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11月初版一刷。
楊曉榕,唐宋詞選,上海:上海書店,1994年8月一版二刷。
雷啟洪選析,不畏浮雲遮望眼:王安石作品賞析,臺北:開今文化出版,1993年7月初版。
裴普賢、靡文開,詩經欣賞與研究,臺北:三民書局,1964【民53】年5月初版。
趙昌平,唐詩選(上)(下),上海:上海書店,1994年8月一版二刷。
趙福壇選注,曹魏父子詩選,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9月二版。
劉拜山,唐人絕句評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民71】年6月。
劉履等撰,古詩十九首集釋,臺北:世界書局,1962【民51】年11月。
劉學鍇、余恕誠,李商隱詩歌集解,臺北:洪葉文化發行,1992【民81】年初版。
蔡信發、沈謙,詩詞曲賞析(上)(中)(下),臺北:國立空中大學,992【民81】年12月再版。
鄭文,杜詩檠詁,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9月一版一刷。
鄭永曉選析,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作品賞析,臺北:開今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2月初版。
蕭滌非,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年12月。
賴師橋本,柳永詞校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民84】年4月初版。
錢杭,詩經選,上海:上海書店,1994年8月一版二刷。
錢鐘書,宋詩選註,臺北:文豐出版公司,1989【民78】年4月臺一版。
繆鉞、霍松林等,宋詩大觀,香港:商務印書館,1988年5月一版一刷。
鍾嶸撰、汪中選注,詩品注,臺北:正中書局,1997【民86】年2月第十一次印行。
魏飴,詩歌鑑賞入門,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9【民88】年6月再版。
蘇雪林,詩經雜俎,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2月。
(五) 章法結構類(以下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仇小屏,篇章結構類型論(上)(下),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民89】年2月初版。
仇小屏,文章章法論,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8【民87】年11月初版。
吳應天,文章結構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8月3刷。
陳師滿銘,詞林散步,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民89】年元月初版。
陳師滿銘,文章結構分析,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9【民88】年5月初版。
陳師滿銘,章法學新裁,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1【民90】年1月初版。
(六) 創作背景類(以下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中國文學史參考資料,臺北:里仁書局,1981【民70】年9月。
木齋,中國古代詩歌流變,北京:京華出版社,1998年8月。
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臺北縣:谷風出版社。1987【民76】年。
王學初,李清照集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82【民71】年。
何廣棪,李易安集繫年校箋,臺北:里仁書局,1980【民69】年。
呂思勉 ,先秦史,南京市:開明書店,1947年。
呂思勉,秦漢史,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呂思勉,隋唐五代史,臺北市:九思出版社,1977【民66】年。
李曰剛,中國詩歌流變史(上)(下),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民76】年2月。
沈約撰,宋書,臺北:鼎文書局印行,1980【民69】年3月初版。
辛文房撰、周本淳校正,唐才子傳校正,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民77】年3月。
辛棄疾撰,鄧廣銘箋注,稼軒詞編年箋注,臺北:華正書局,1974【民63】年10月臺一版。
房玄齡等撰,晉書,臺北:鼎文書局印行,1979【民68】年11月初版。
姜亮夫,歷代人物年里碑傳綜表,臺北:華世出版社,1976【民65】年。
計有功,唐詩紀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民71】年2月。
袁行霈,中國文學概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民83】年5月二版二刷。
張思巖,詞林紀事,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民59】年6月臺一版。
張爾田,玉谿生年譜會箋,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民55】年2月。
脫脫等撰,宋史,臺北:鼎文書局印行,1980【民69】年元月初版。
陳文華,唐女詩人集三種,臺北:新宇出版,1985【民74】年。
陳壽撰、裴松之注,三國志,臺北:鼎文書局印行,1979【民68】年11月初版。
陸侃如、馮沅君,中國詩史,濟南市:山東大學出版社,1996年。
黃文吉,北宋十大詞家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民85】年3月初版。
葉日光,左思生平及其詩之析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民68】年。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上)(下),臺北:臺灣書局,1987【民76】年8月。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98【民87】年8月。
厲鶚、馬曰琯輯,宋詩紀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民59】年6月臺一版。
歐陽修、宋祁,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印行,1979【民68】年11月。
蔡元鳳,王荊公年譜考略,臺北:洪氏出版社,1975【民64】年4月。
鄭永曉,黃庭堅年譜新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7年12月1版1刷。
黎傑,宋史,臺北市:九思出版社,1978【民67】年。
蕭滌非,漢魏六朝樂府文學史,臺北:長安出版社,1976【民65】年。
(七) 其他(以下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李澤厚,美的歷程,臺北:蒲公英出版社,1986【民75】年8月。
杜潔祥發行,文學理論資料彙編(上)(中)(下),臺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8【民77】年再版。
沈德潛,古詩源,湖南:岳麓書社,1998年5月。
徐陵編,玉臺新詠,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民57】年9月。
張惠言,詞選,臺北:世界書局,1956【民45】年。
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民71】2月。
郭茂倩,樂府詩集,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79年12月3刷。
陳子典、顧興義,寫作知識辭典,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3刷。
彭會資主編,中國文論大辭典,廣西:百花文藝出版社,1990年7月。
蕭統著、李善注釋,李善注昭明文選,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民64】年5月。
羅立乾注譯,新譯文心雕龍,臺北:三民書局,1996【民85】年2月再版。
二、 學位論文類(以下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文玲蘭,詩經中草木鳥獸意象表現之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民75】年。
文寬洙,范成大田園詩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民76】年。
方秋停,杜甫秦州詩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民78】年4月。
王瑞蓮,詩經秦風詩篇之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民79】年5月。
丘柳漫,杜牧生平及其詩之析論,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4【民63】年6月。
吳萬鍾,詩經關雎篇之研究,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民80】年6月。
李致洙,陸游詩研究,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民79】年6月。
林天祥,范成大山水田園詩研究,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民78】年6月。
林柱邦,李義山詩意象之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民67】年。
林桂香,詩佛王維之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民72】年。
金容春,李清照詞之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民76】年6月。
金銀雅,盛唐樂府詩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民79】年6月。
柯翠芬,稼軒詞研究,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民71】年4月。
柳明熙,李清照詩詞箋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民69】年。
段致平,稼軒詞用典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民88】年6月。
孫述山,盛唐邊塞詩人岑參之研究,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1【民60】年5月。
高桂惠,左思生平及其三都賦之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民70】年。
張公鑑,文天祥生平及其詩詞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碩士論文,1986【民75】年5月。
張修蓉,中唐樂府詩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1【民70】年5月。
陳永寶,近體詩及其教學研究,高雄師範學院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民71】年5月。
陳坤儀,全宋詞雨詞意象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民85】年。
陳錦文,王勃詩賦研究,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民80】年6月。
廖為祥,樂章集析論,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6【民65】年5月。
歐麗娟,杜甫詩之意象研究,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民80】年5月。
鄭開道,漢代樂府詩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1【民60】年。
蕭雅丹,朱熹詩歌之研究,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民85】年。
謝世涯,南唐後主李煜詞研究,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3【民62】年5月。
簡麗玲,曹氏父子及其羽翼辭賦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民85】年。
簡麗珍,杜牧七言絕句析論,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民85】年。
蘇珊玉,薛濤及其詩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民83】年。
三、 期刊論文類(以下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方德珠,李煜詞的動態比喻,語文月刊1991.6期,1991年。
王力堅,亡國之君的淒惶─試析李煜詞〈虞美人〉,中國語文月刊470期,1996年8月。
王力堅,痛定思痛的懺悔─李煜後期詞〈浪淘沙〉解析,中國語文月刊466期,1996年4月。
王立,志高遠者秋愁多─辛棄疾〈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賞析,文史知識6,1991年。
王光明,詩歌意象論,福建論壇(文史哲) 75,1993年2月。
王明文,詩的意象的表達方式,文史知識8,1993年。
王滿新,平淡的字句 深刻的哲理─蘇軾〈定風波〉詞賞析,語文月刊10,1997年6月。
史黎,〈明妃曲〉藝術談,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80.23,1980年。
江錦玨,今昔法在古典詩歌的應用(上)──以高中國文課本為例,國文天地16卷9期,2001年2月。
江錦玨,今昔法在古典詩歌的應用(下)──以高中國文課本為例,國文天地16卷10期,2001年3月。
何敏華,李煜詞風的探討,中國語文月刊483期,1997年9月。
何毓秀,詩歌教學之研究,訓育研究29卷1期,1990年6月。
李祖禎,〈蜀相〉詩是壯歌還是悲淚,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81.8,1981年。
沈暉,李白詩文典故初探,明道文藝246期,1996年9月。
沈謙,楊柳岸曉風殘月─細品柳永詞,明道文藝270期,199809。
阮忠,人代冥滅 清音獨遠─《古詩十九首》藝術表現論,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88年第6期,1988年。
周汝昌,杜甫〈蜀相〉,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81.1,1981年。
周懋昌,消瘦的身影 沉重的心靈─李清照〈醉花陰〉、〈武陵春〉比較,國文天地12卷8期,1997年1月。
金舒年,試析曹操的〈短歌行〉,文史知識7(13),1982年。
厚豔芬,淒切清秋〈雨霖鈴〉,古典文學知識1997.1,1997年。
洪林鍾,鳥、菊、酒─略論陶淵明詩歌意象建構及其人格凸顯,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93.11,1993年。
韋鳳娟,志高才雄,胸懷曠遠─談左思的〈詠史〉詩,文史知識7(13),1982年。
凌迅,試論左思的〈詠史〉詩,文史哲3(138),1980年。
夏介樹,淺談〈雨霖鈴〉的設景藝術,中等語文1993.6期,1993年。
徐一,談李商隱無題詩的意境,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85.23,1985年。
徐亞萍,斷鴻聲遠長天暮─論柳詞之寫景與抒情,靜宜人文學報9期,1997年6月。
徐敏,〈琵琶行〉藝術特色新探,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85第一期,1984年。
晏小平,淺析詩歌意象的運用手法,文藝理論與批評53,1995年3月。
袁行霈,論李杜詩歌的風格與意象,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82.2,1982年。
張永鑫,因形換步 隨類賦彩─談〈陌上桑〉的藝術美,文史知識1994.9,1994年。
張志岳,說辛棄疾〈破陣子〉,文史知識9(15),1982年。
張茹倩、張啟成,《古詩十九首》創作時代新探,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91.4期,1991年。
張高評,王安石〈明妃曲〉及其寫作特色,國文天地15卷12期,2000【民89】年5月。
張健,王維和他的詩歌,明道文藝259期,1997年10月。
張健,白居易及其詩歌,明道文藝265期,1998年4月。
張健,杜甫及其詩歌,明道文藝254期,1997年5月。
張靖遠,淺探〈琵琶行〉的構篇,國文天地14卷11期,1999年4月。
盛廣智,杜甫詩〈蜀相〉賞析,文史知識1(7),1982年。
郭嗣汾,爭教紅粉不成灰─談唐代名女詩人薛濤其人其詩,川康渝文物館年刊17期,1999年1月。
陳師新雄,蘇詩賞析(十):雪泥鴻爪,國文天地12卷8期,1997年1月。
陳師新雄,蘇詩賞析(卅二):久立蒼茫,國文天地14卷10期,1999年3月。
陳師滿銘,唐宋詞拾玉(十七):李煜的〈浪淘沙〉,國文天地14卷11期,1999年4月。
陳師滿銘,唐宋詞拾玉(四):辛棄疾的〈賀新郎〉,國文天地12卷1期,1996年6月。
陳師滿銘,談詞章主旨在凡目結構中的安排,國文天地13卷3期,1997年8月。
陳師滿銘,如何進行課文結構分析──以高中國文教材為例,臺灣省高級中學教學輔導叢書國文科研究專輯第五輯,88年6月。
陳貽鈺,幸廬詩說─杜甫〈蜀相〉銓解,中華詩學季刊15卷2期,1997冬季號。
陳榮捷,論朱子〈觀書有感〉詩,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卷3期,1992年9月。
陳豔芳,〈伐檀〉〈碩鼠〉重疊深探,語文教學通訊1993.9,1993年。
傅如一,樂府古辭〈飲馬長城窟行〉考索,文學遺產1990年第一期,1990年。
費秉勛,〈飲馬長城窟行〉本辭探索,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85.13,1985。年
馮君豪,杜詩的愛情名篇〈月夜〉,文史知識11(17),1982年。
黃崇浩,桑中故事與〈陌上桑〉,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94.1,1994年。
黃淑貞,陶淵明〈飲酒〉詩試探,中國文化月刊233期,1999年8月。
黃雅莉,從蘇軾〈定風波〉詞看他的生命智慧,人文及社會教學科教學通訊9卷1,1998年6月。
黃瑞枝,析探《古詩十九首》意象特質,屏東師院學報7期。
楊鴻銘,李白〈長干行〉等文象徵論,孔孟月刊35卷5期,1997年1月。
葉嘉瑩,太康詩歌講錄:左思(一下),國文天地14卷8期,1999年1月。
葉嘉瑩,建安詩歌講錄:曹操(二下),國文天地11卷12期,1996年5月。
葉嘉瑩,建安詩歌講錄:曹操(二上),國文天地11卷1期,1996年4月。
葉嘉瑩,建安詩歌講錄:樂府敘事詩、悲憤詩、四愁詩(上),國文天地12卷1期,1996年6月。
廖振富,古典詩教學淺論,嘉義師專學報第十五期,1985年5月。
趙仁珪,也無風雨也無情─從〈定風波〉看蘇軾詞的曠達風格,文史知識91,1989年。
劉幼嫻,杜甫〈登高〉詩析論,中山中文學刊2期,1996年6月。
劉迪才,《古詩十九首》的審美意象,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93.1,1993年。
劉師渼,國文教學與網路──應用篇,國文天地16卷2期,2000年7月。
劉逸生,痴稚、熱情的「長干女」,文史知識1(19),1983年。
潘師麗珠,〈匆匆〉的教學活動設計,國文天地16卷10期,2001年3月。
潘師麗珠,〈故鄉的桂花語〉的教學活動設計,國文天地16卷11期,2001年4月。
潘師麗珠,〈數字人生〉的教學活動設計,國文天地16卷12期,2001年5月。
蔡日新,意味雋永 魅力無窮─〈迢迢牽牛星〉藝術潛能淺析,語文月刊1994.4期,1994年。
鄭孟彤,以靈巧之筆抒寫眷眷之情─析李清照的〈一剪梅〉,文史知識4(22),1983年。
鄭桐村,李商隱的詩與典故,松青雜誌20期。
鄭滋斌,李義山〈無題〉詩的研究,大陸雜誌97卷2期,1998年8月。
黎烈南、賈志強,對比奇絕 唱嘆生輝─李煜〈虞美人〉詞賞析,文史知識1991.10,1991年。
戴朝福,孝子的嚮慕與呼喚,中國語文月刊472期,1996年10月。
鍾尚鈞,境界壯闊 筆觸工細─杜甫〈旅夜書懷〉詩淺析,語文月刊1996.5期,1996年。
鍾東,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四題,廣州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6年第一期,1996年.
鍾屏蘭,黃庭堅〈寄黃幾復〉詩義趣探析,文化生活2卷4期,1999年3月。
顏崑陽,試析東坡〈念奴嬌〉及幾個相關問題,國文天地14卷1期,1998年6月。
魏耕原,國風第一篇飄渺文字─說〈詩經‧秦風‧蒹葭〉,文史知識1992.6,1992年。
魏靖峰,試析《古詩十九首》的比興,中國語文月刊500期,1999年2月。
鄺文,理趣盎然 體會精深 朱熹〈觀書有感〉詩賞析,語文月刊1992.2期,1992年。
龔斌,試論陶淵明《飲酒》二十首,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86年第四期,198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