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蔡惠玉 Tsai, Hui-Yu |
---|---|
論文名稱: |
「抗日」與「反共」──王藍小說中的戰爭書寫 |
指導教授: | 陳惠芬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16 |
畢業學年度: | 10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17 |
中文關鍵詞: | 王藍 、抗戰文學 、反共文學 、歷史小說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682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29 下載:4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的文藝界發起「抗戰文藝」運動。1940年,王藍由淪陷區前往國統區升學,將其在淪陷區抗日的經驗化為文字,從事「抗戰文學」的創作。1949年,王藍隨著國民黨政府來到台灣,在當時「反共抗俄」的國策下,響應國民黨政府倡導的「文化清潔運動」與「戰鬥文藝」,發表了許多相關的文學作品。
1950年代,王藍以半自傳的方式,撰寫了《藍與黑》與《長夜》兩部長篇小說。王藍在這兩本長篇小說中,除了對「抗日戰爭」與「國共內戰」進行側面的描寫外,還以知識分子的身份,對日本侵略中國的行動提出譴責,對國民黨政權在此一時期的統治進行批判,並對國民黨政權在國共內戰的失敗,提出解釋。
由於王藍以其自身經歷作為文學創作的藍本,王藍的文學作品因此再現了「抗日戰爭」與「國共內戰」時期的歷史面貌。王藍的文學作品也因此不再侷限於「抗戰文學」或「反共文學」,而是可以佐證歷史的「歷史小說」,是可以反映「流亡者」心態的「流亡文學」。
一、小說文本
(一) 王藍:
1. 長篇小說:
(1) 《長夜》,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5。
(2) 《藍與黑》,台北:九歌出版社,1998。
2. 中篇小說:
《咬緊牙根的人》,台北:中國文壇社,1955。
3. 短篇小說集:
(1) 《一顆永恆的星》,台北:九歌出版社,1999。
(2) 《女友夏蓓》,台北:中國文學出版社,1957。
(3) 《吉屋出售》,台北:紅藍出版社,1959。
(4) 《定情錶》,台北:紅藍出版社,1954。
(5) 《美子的畫像》,北平:紅藍出版社,1946。
(6) 《師生之間》,台北:紅藍出版社,1959。
4. 報導文學:
《太行山上》,北平:紅藍出版社,1946。
5. 抒情長詩:
《聖女‧戰馬‧鎗》,台北:紅藍出版社,1959。
(二) 紀剛:
《滾滾遼河》,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6。
(三) 徐鍾珮:
《餘音》,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1。
(四) 姜貴:
《旋風》,台北:九歌出版社,2005。
(五) 潘人木:
《蓮漪表妹》,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6。
二、中文專著
1. 《中共怎樣對待知識分子(上)──原始資料彙編之一》,香港:阿爾泰出版社,1984。
2.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周恩來年譜》,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3. 中共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4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2。
4. 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國父年譜》,台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1994。
5. 中華民國建國史討論集編輯委員會,《中華民國建國史討論集》第四冊,台北:中華民國建國史討論集編輯委員會,1981。
6. 方德萬著,胡允桓譯,《中國的民族主義和戰爭:1925~1945》,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
7.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9。
8. 王功安、毛磊主編,《國共兩黨關係通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
9. 王聿均,《中蘇外交的序幕:從優林到越飛》,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8。
10. 王宏志,《思想激流下的中國命運──魯迅與「左聯」》,台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1991。
11. 王官德、劉承宗、李化成合著,《中國共產黨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
12. 王怡之,《王怡之自選集》,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
13. 王藍,《寫甚麼?怎麼寫?》,台北:紅藍出版社,1955。
14. 王藍等著,《可以饒恕,但不可以忘記》,台北:行政院新聞局、青年日報社,1997。
15. 北伐統一六十周年學術討論及編輯委員會,《北伐統一六十周年學術討論集》,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8。
16. 司馬長風,《中國新文學史》,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1。
17. 朱棟霖、丁帆、朱曉進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上、下》,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
18. 朱雙一,《台灣文學創作思潮簡史》,台北:人間出版社,2011。
19. 何金山、官鴻志、張麗伽、郭承啟等,《台北學運──1990.3.16~3.22》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
20. 何智霖編輯,《陳誠先生回憶錄:北伐平亂》,新北市:國史館,2005。
21. 吳相湘,《第二次中日戰爭史上、下》,台北:綜合月刊雜誌社,1973-4。
22. 李何林編,《近二十年中國文藝思潮論》,上海:生活書店,1947。
23. 李牧,《三十年代文藝論》,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7。
24. 李雲漢,《中國國民黨史述》,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94。
25. 李瑞騰編,《抗戰文學概說》,台北:文訊月刊雜誌社,1987。
26. 李筱峰,《台灣史100件大事‧下‧戰後篇》,台北: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
27. 汪淑貞,《文學引渡者:林海音及其出版事業》,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
28. 汪朝光,《1945~1949:國共政爭與中國命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29. 來新夏等著,《北洋軍閥史》,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0。
30. 周美華,《中國抗日政策的形成──從九一八到七七》,新北市:國史館,2000。
31. 周恩來,《周恩來選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32.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戰後初期台灣文學與思潮論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2005。
33. 胡素珊著,啟蒙編譯所譯,《中國的內戰:1945~1949年的政治鬥爭》,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14。
34. 徐復觀等著,《知識分子與中國》,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80。
35. 秦孝儀主編,《中國國民黨歷屆歷次中全會重要決議案彙編(一)》,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79。
36. 秦賢次主編,《抗戰時期文學史料》,台北:文訊月刊雜誌社,1987。
37. 高蔭祖,《中華民國大事記》,台北:國立編譯館,1957。
38. 張秀亞,《張秀亞全集9》,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5。
39. 張朋園,《中國民主政治的困境,1909-1949--晚清以來歷屆議會選舉述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7。
40. 張魁堂,《張學良傳》,台北:新潮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
41. 張學良,《雜憶隨感漫錄──張學良自傳體遺著》,台北:歷史智庫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
42. 張憲文主編,《中國抗日戰爭史(1931~1945)》,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43. 教育部主編,《中華民國建國史》第四篇:抗戰建國(一),台北:國立編譯館,1990。
44. 章伯鋒主編,《北洋軍閥》第五卷,武漢:武漢出版社,1990。
45. 陳三井著,《舵手與菁英:近現代中國史研究論叢》,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
46.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上》,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
47. 陳孝威,《為什麼失去大陸》,台北:躍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0。
48. 陳建忠等著,《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
49. 陳紀瀅,《文藝運動二十五年》,台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77。
50.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
51. 游紫玲主編;張炎憲總校訂,《李登輝先生與台灣民主化》,台北: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
52. 楊奎松,《西安事變新探--張學良與中共關係之研究》,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
53. 楊德鈞編著,《中國抗日戰爭大畫史》,台北:北開文化事業出版公司,1989。
54.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1991。
55. 葛永祥、蘇運華著,《中共叛亂史》,台北:蘇俄問題研究社,1973。
56. 道藩文藝中心主編,《張道藩先生文集》,台北:九歌出版社,1999。
57. 趙友培,《文壇先進張道藩》,台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75。
58. 劉心皇,《抗戰時期的文學》,台北:國立編譯館,1995。
59. 劉心皇,《現代中國文學史話》,台北:正中書局,1971。
60. 蔣介石,《蘇俄在中國》,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7。
61. 鄧元忠,《國民黨核心組織真相:力行社、復興社,暨所謂「藍衣社」的演變與成長》,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
62. 魯迅,《魯迅全集》第6卷,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出版社翻印,1973。
63. 聶榮臻,《聶榮臻回憶錄(中)》,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4。
64. 聶榮臻等著,《星火燎原全集》第七卷,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9。
65. 蘇雪林等著,《抗戰時期文學回憶錄》,台北:文訊月刊雜誌社,1987。
三、西文專書
1. Mark Peattie, Edward Drea, and Hans van de Ven, eds. The battle for China: essays on the military history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of 1937-1945.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Mark Peattie, Edward Drea, and Hans van de Ven
2. Odd Arne Westad. Decisive encounters: the Chinese civil war, 1946-1950.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四、學位論文
1. 朱高影,〈三民主義青年團之研究(1938-1947)-國府爭取青年運動領導權之努力及其挫敗〉,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2. 林果顯,〈一九五〇年代反攻大陸宣傳體制的形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
3. 林德芳,〈王藍小說《藍與黑》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4. 封德屏,〈國民黨文藝政策及其實踐(1928~1981)〉,台北:淡江大學中文學學系博士論文,2009。
5. 胡芳琪,〈一九五〇年代台灣反共文藝論述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7。
6. 秦慧珠,〈台灣反共小說研究,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八九年〉,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
7. 張詩宜,〈反共文學之外的另類書寫--以五、六〇年代三位女作家為分析對象〉,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8. 陳康芬,〈政治意識形態、文學歷史與文學敘事—台灣五〇年代反共文學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07。
9. 陳逢申,〈抗戰時期重慶的社會變遷〉,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10. 樊中原,〈抗戰時期三民主義青年團在大專院校活動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
11. 蔡淵洯,〈抗戰前國民黨之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運動(1928-1937)〉,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
12. 戴華萱,〈台灣五〇年代小說家的成長書寫(1950-1969)〉,新北市:輔仁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7。
13. 簡弘毅,〈陳紀瀅文學與五〇年代反共文藝體制〉,台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五、報紙
1. 王藍,〈「定情錶」三版小記〉,《聯合報》(新北市),1955年4月3日,6版。
2. 王藍,〈「碧海同舟」與「臥薪嘗膽」〉,《聯合報》(新北市),1956年4月9日,6版。
3. 王藍,〈二十年之癢〉,《徵信新聞報》(台北),1963年4月2-11日,8版。
4. 王藍,〈我們又挨過了一年──歲首說真話〉,《聯合報》(新北市),1958年1月5~6日,6版。
5. 王藍,〈展開影劇復興運動--從現實生活中,發掘影劇題材〉,《聯合報》(新北市),1956年9月16日,8版。
6. 莊玫,〈談國大有關藝術提案〉,《聯合報》(新北市),1954年4月5日,6版。
六、期刊論文
(一) 王藍的文學作品
1. 王藍,〈文藝鬥士道藩先生〉,《文壇》,98(台北,1968.8),頁24-29。
2. 王藍,〈我畫畫的故事-上-〉,《雄獅美術》,25(台北,1973.3),頁88-94。
3. 王藍,〈我畫畫的故事-中-〉,《雄獅美術》,26(台北,1973.4),頁132-136。
4. 王藍,〈我寫·我畫·我跑萬里路,《實踐》,789(台北,1989.3),頁58-65。
5. 王藍,〈美哉河山:天津與天津人〉,《中國一周》,281(台北,1955.9),頁9。
6. 王藍,〈硬漢張蔭梧〉,《傳記文學》,4:2(新北市,1964.2),頁30-33+37。
7. 王藍,〈寫作的原始動力〉,《文壇》,50(台北,1964.8),頁9-11。
8. 王藍,〈戲與我〉,《文壇季刊》,1(台北,1958.6),頁30-33。
9. 王藍,〈繞地球一週〉,《文壇》,57-64,66-69,71-72,(台北,1965.3-10;1965.12-1966.3;1966.5-6.)。
10. 王藍講、龔湘萍記,〈兒童文學與美術〉,《中國語文》,32:4(台北,1973.4),頁12-16。
(二) 對王藍及其作品的描述
1. 李明,〈讀「藍與黑」有感〉,《文藝月刊》,226(台北,1988.4),頁35-39。
2. 李廣淮,〈王藍的故事〉,《中國一周》,792(台北,1965.6),頁14-16。
3. 洪若青,〈永不散戲的回憶----王藍的藝術創作生涯專訪〉,《力與美》,8(台北,1990.12),頁49-53。
4. 夏祖麗,〈「長夜」談錄----訪王藍先生〉,收錄於《長夜》(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5),頁299-312。
5. 馮季眉,〈一顆永恆的星--專訪小說家王藍先生〉,《文訊》,革新75(台北,1995.3),頁100-105。
6. 劉昌博,〈多元作家、文壇名嘴----藍與黑作者王藍〉,《中外雜誌》,445(台北,2004.3),頁148-154。
7. 蔡文怡,〈王藍的人與畫〉,《中央月刊》,11:6(台北,1979.4),頁126-131。
8. 應鳳凰,〈懷念奠基者:多才多藝的王藍〉,《文藝月刊》181(台北,1984.7),頁16-25。
9. 余光中,”The Inward Journey of Wang Lan,”The Chinese Pen,31:4(Dec,2003),p.39-47.
10. Peng Ko,”Remembering Wang Lan,”The Chinese Pen,31:4(Dec,2003),p.4-30.
(三) 其他
1. 王德威,〈五十年代反共小說新論——一種逝去的文學?〉,《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頁67-84。
2. 王德威,〈蓮漪表妹——兼論三〇到五〇年代的政治小說〉,收錄於《評論十家》(台北:爾雅出版社,1993),頁140-169。
3. 古遠清,〈台灣「反共文學」的興起與逝去〉,《傳記文學》,100:3(台北,2012.03),頁42-48。
4. 朱西甯,〈論反共文學〉,《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0:9(台北,1977.9),頁2-9。
5. 吳翎君,〈1923年北京政府廢除《中日民四條約》之法理訴求〉,《新史學》,19:3(台北,2008.9),頁151-186。
6. 李金洲,〈張蔭梧將軍事略〉,《傳記文學》,122(新北市,1972.7),頁31-35。
7. 馬森,〈西潮的中斷——抗戰時期的新文學〉,《聯合文學》,189(台北,2000.7),頁122-126。
8. 曹忻,〈誰有青年,誰有將來──抗戰期間國民政府爭取青年的努力與挫折〉,《兩岸發展史研究》,6(桃園,2008.12),頁71-108。
9. 許俊雅,〈記憶與認同——台灣小說的二戰經驗書寫〉,《台灣文學館研究學報》,2(台南,2006.4),頁59-94。
10. 陳秀美,〈五〇年代的穆中南與文壇〉,空大人文學報,11(新北市,2002.12),頁39-61。
11. 陳芳明,〈反共文學的形成及其發展〉,《聯合文學》,17:7(台北,2001.5),頁148-160。
12. 陳建忠,〈流亡者的歷史見證與自我救贖──由「歷史文學」與「流亡文學」的角度重讀台灣反共小說〉,《文史台灣學報》,2(台北,2010.12),頁9-44。
13. 馮啟宏,〈戰爭與文化:近十年抗戰時期文化史的研究回顧〉,《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3(台北,2006.9),頁193-226。
14. 黃自進,〈抗戰結束前後蔣介石的對日態度:「以德報怨」真相的探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5(台北,2004.9),頁143-194。
15. 楊奎松,〈抗戰期間國共兩黨的敵後游擊戰〉,《抗日戰爭研究》,60(北京,2006.04),頁1-32。
16. 趙建民,〈一九三五至一九四五年之國共和談:過程、爭議與中共策略〉,《國立政治大學學報》,68(下)(台北,1994.3),頁17-43。
17. 齊邦媛,〈二度漂流的文學〉,收錄於《評論十家》(台北:爾雅出版社,1993),頁29-50。
18. 齊邦媛,〈四十年來的台灣文學——從灰濛凝重到恣肆揮灑〉,《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頁11-27。
19. 劉紹唐,〈民國人物小傳(五十九)〉,《傳記文學》,206(台北,1979.7),頁142-148。
20. 劉敬坤、鄧春陽、曹先志等,〈中國近代租界考略〉,《近代中國》,136(台北,2000.4),頁6-22。
21. 蔡行濤,〈抗戰時期的三民主義青年團〉,《台北工專學報》,21(台北,1988.3),頁577-591。
22. 蔣永敬,〈三民主義青年團與抗戰建國〉,《近代中國》,92(台北,1992.12),頁51-67。
23. 鄭彥棻,〈抗戰期間的三民主義青年團〉,《藝文誌》,166(台北,1979.7),頁28-32。
24. 應鳳凰,〈文壇社與穆中南〉,《文訊》,19(台北,1985.8),頁268-291。
25. 簡弘毅,〈撐開反共的大傘──五〇年代國家文藝政策與文藝體制初探〉,《水筆仔》,12(新竹,2001.4),頁7-19。
七、網路資源
1. 「國民大會歷次會議實錄」
http://lis.ly.gov.tw/lgcgi/ttsweb?@@71C473C6B469939087A0。2016年8月26日。
2. 財團法人中正文教基金會,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
http://www.ccfd.org.tw/ccef001/web/。2016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