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柯亞君
Ke, Ya-Chun
論文名稱: 社會工作者復原力與生命復元經驗—以經歷經濟匱乏者為例
Resilience and Recovery of Social Workers - A Study of Social Workers with Financial Distress Experiences
指導教授: 王永慈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ocial Work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2
中文關鍵詞: 貧窮經驗復元復原力
英文關鍵詞: Poverty experiences, Recovery, Resilience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GSW.007.2018.F0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95下載:3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復元」是不斷的往前走,往正向邁進,並在這樣的過程中找出主體、自我認同及自我價值。「復原力」乃是個人發展歷程中逐漸成熟的內在能力,它也是一種復元過程的助力,達到協助個人在創傷中獲得療癒,維持身心、社會和靈性的完整性。
    惟當個人面臨困境和低潮才能啟發本身所具有的復原力並邁向正向復元,然而這樣的復元力量又是如何透過受助者轉換助人者的工作角色,藉此延續下去致使更多人受惠,並從中激盪出社會工作者助人工作角色中價值與意義。
    本研究以7位曾經有過貧困經驗之社會工作者為研究對象,去探討個人過去的貧困生命經驗中復原力對他們的影響,並加以瞭解這些影響是否致使其日後選擇成為一位社會工作者,再從這些受訪者對於過往的詮釋中找尋他們所追尋的助人角色與價值為何。
    研究發現這些受訪社會工作者對於過去貧困經驗的負面影響較少,源自於他們本身有極佳的優勢資源,如:家庭、政府與基金會補助及個人本身特質。另外,針對這些曾為受助者受訪者而言,會成為一位的社會工作者主要來自於本身家庭環境與所受的受助經驗,一來因為有過這些受助經驗便與同樣的助人者有所接觸,二來則是對於社工工作與自己本身背景相像而選擇成為社工。最後這些受訪對象在成為社會工作者後對過往的受助經驗都有所再詮釋,過去的貧困經驗對他們來說並不在只是個「限制」,反倒視為個人重要的「生命歷程」,這也是這些受訪者其中「復元」的展現。
    希冀透過這些受訪者個人經驗可以讓現行的社會工作實務者思考本身助人角色意義與價值,藉以在服務的處遇中提供更適切工作模式以達到雙向復元的助人精神。

    “Recovery” is the act of constantly moving forward in a positive direction, and during this process finding purpose, self-identity and self-worth. "Resilience” is the inherent ability to mature in the course of personal development. It also is a type of help in the recovery process. It assists individuals to heal after trauma and maintain mind, body, social and spiritual integrity.
    Only when individuals face difficulties and low tide times in life, can they inspire their own resilience and move towards positive recovery. However, how does this transform the job role of the helper through the recipient? By continuing this, more people will benefit,as well as giving more value and meaning to the work roles of social workers to assist people.
    This study is based on seven social workers who have experienced impoverishment,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resilience on their past indigent life experiences, and to understand whether these effects lead to their choice to become a social worker. From these interviewees’ interpretations of the past, help find the purpose and value they seek.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se interviewed social workers experienced less negative impact from past poverty experiences, derived from their own superior resources, such as: family, government and foundation subsidies as well as personal qualities. In addition, for these once recipient respondents, becoming a social worker mainly stems from their own family environment and the experience they have received. Firstly, as they have the same experience as the recipients, they have contact with the same helpers. Secondly, they chose to become a social worker due to similarities to own background. Finally, for these respondents, becoming social workers has aided the re-interpretation of their past experiences, which are no longer just a "restriction" for them. On the contrary, it is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individual "life journey". This is also how "recovery" is expressed among these respondents.
    Through these personal experiences of these interviewees, it is hoped that current social work practitioners will reflect upon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their own roles, so as to provide a more appropriate working mode in this service and achieve bi-directional recovery spirit.

    謝誌 I 摘要 II Abstract III 第一章 研究動機、目的與問題 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4 第一節 貧窮經驗 4 第二節 貧窮的因應 16 第三節 優勢及復原力 19 第四節 受助者成為助人者的契機 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4 第一節 研究方法 34 第二節 研究設計 35 第三節 研究倫理及限制 42 第四章 研究發現及分析 43 第一節 貧窮成長經驗 43 第二節 找出復原力 71 第三節 從受助到助人 108 第五章 結論、建議與研究限制 116 第一節 結論 116 第二節 建議 122 第三節 研究限制 124 參考文獻 125 附錄 129

    一、中文
    王永慈(2005)。台灣的貧窮問題:相關研究的檢視。台大社工學刊,10,1-54。
    王詩雲(2010)。基督教信仰的人神關係對心理治療復原力的啟發。諮商與輔導,286,19-26。
    王行(2013)。助人很美-論助人專業的審美意識。護理雜誌,60(4),14-20。
    白倩如(2012)。機構安置少女復原力培育之行動研究。臺大社會工作學刊,25,103-155。
    呂朝賢(2007)。貧窮動態及成因–從生命週期到生命歷程。臺大社會工作學刊,14,167-210。
    呂朝賢、陳柯玫、陳琇惠(2015)。童年剝奪及成因。臺灣社會福利學刊,13(1),151-194。
    宋麗玉、施教裕(2009)。優勢觀點: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臺北:紅葉。
    宋麗玉、施教裕(2010)。復元與優勢觀點之理論內涵與實踐成效:臺灣經驗之呈現。社會科學論叢,4(2),2-34。
    李淑蓉(2007)。台灣新貧現象及其因應對策。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7,193-219。
    李安德(1981)。超個人心理學。台北:桂冠。
    李淑媚(2014)。台北市社區型康復之家住民精神復健訓練的結果及其相關因子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長期照護研究所。
    阮光勛(2014)。以「雙重詮釋」概念,理解質性研究之多元面貌。台灣公共衛生雜誌,35(4),351-358。
    沈瓊桃(2010)。暴力的童年、堅韌的青年:目睹婚暴暨受虐青年復原力之探討。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7,115-160。
    邱瑜瑾、姜義雯(2010)。貧窮家庭研究一經濟、社會與心理面向之敘述分析。人文社會科學研究,4(1),107-131。
    紀淑萍(2001)。在國小實施觀功念恩教學之行動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市。
    林育陞(2015)。從支持網絡觀點來看災變網絡建構之探討。危機管理學,12(2),95-106。
    林俊德、連廷嘉(2012)。熱愛由此生--遊戲治療師助人熱情的燃放、困頓與延續歷程之個案研究。台灣遊戲治療學報,2,109-136。
    洪惠芬(2002)。對依賴者的道德責任:另一種詮釋“福利依賴”的觀點。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4(3),409-464。
    胡中宜(2013)。離院青年自立生活之優勢經驗:社會工作者的觀點。臺大社會工作學刊,30,45-90。
    孫建忠(1999)。社會價值與社會控制:以社會救助為例。臺大社會工作學刊,1,77-109。
    張淑敏、宋惠娟(2003)。促進高危險性兒童的復原力。護理雜誌,50(5),61-64。
    張嘉玲、黃素滿(2013)。確認貧窮的類別:台灣低收入家戶的特性。社會科學論叢,7(1),1-46。
    常雅珍(2003)。激發心靈潛能—以正向心理學內涵建構情意教育課程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彭淑華(2006)。台灣女性單親家庭生活處境之研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4,25-62。
    陳若喬、鄭麗珍(2003)。破繭而出-青少年時期經歷父母離異之大學生生活歷程的優勢經驗。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7(1),35-97。
    陳金英(2004)。低收入戶青少年的「可能自我」-脫貧方案的初步成效。學校與家庭社會工作學刊,1,147-201。
    陳柯玫、王德睦、呂朝賢(2011)。致貧生命事件與家庭因應策略之探究:從接案到初訪記錄之內容分析。弘光學報,63,65-80。
    陳怡芳、林怡君、胡中宜(2014)。復原力增進方案在少女安置機構之應用與反思,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41,93-121。
    曾仁杰(2014)。經邁向復元之路—優勢觀點社會工作處遇關係之內涵與歷程研究。南投: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
    黃明玉、吳惠如、郭俊巖(2014)。從臺北市家庭發展帳戶方案探析女性戶長單親戶脫貧的可能。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4(1),131-152。
    賀豫斦、黃雅文(2008)。六年級學生壓力事件、因應方式與挫折復原力研究--以臺北縣某國小為例。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報,30,133-148。
    鈕文英(2013)。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蔡明璋、倪家欣(2010)。臺灣貧窮家庭的社會支持:兩個低收入戶樣本的分析。研究台灣,6,83-112。
    劉燕萍(2017)。經濟弱勢少年從事部分工時工作的社會心理影響。博士論文。台北:台灣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
    劉鶴群、張琬青、陳竹上(2010)。貧窮家戶中原住民族女性之社會排除經驗:以南投縣仁愛鄉為例。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2,89-120。
    廖珮妏(2015)。從量化與質化研究信效度探討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品質。中華科技大學學報,62,69-88。
    鄭麗珍(2002)。女性單親家長的求助行為之探討。國科會專題計畫成果報告。台北。
    賴文恩、李秉學(2016)。促進質性研究的品質與可信性。國教新知,61(1),92-102。
    瞿海源、張苙雲(2010)。台灣的社會問題(第二版)。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簡春安、鄒平儀(1998)。社會工作研究法。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蕭琮琦、古允文(2010)。以能力建構為歷程的脫貧策略:台灣的實務工作經驗。復興崗學報,100,65-79。
    龔心怡、李靜儀(2015)。影響國中經濟弱勢學生之學業表現與中輟傾向之因素。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0(4),55-92。

    二、英文
    Walsh, F. (2003) Family resilience: A framework for clinical practice. Family Process, 42(1), 1-18.
    Werner, E. (2005).Resilience and recovery: Findings from the Kauai longitudinal study. Focal Point: Research, Policy, and Practice in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19(1), 11-14.
    Louise Grant & Gail Kinman (2016) Building Strength and Resilience: Tools for Early-Career Social Workers:Evaluating a Multi-Modal Intervention.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0,1-20.0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