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鄭睿衫 Zheng, Rui-Shan |
---|---|
論文名稱: |
《儒林外史》人倫觀研究 |
指導教授: |
胡衍南
Hu, Yan-Na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9 |
畢業學年度: | 10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87 |
中文關鍵詞: | 《儒林外史》 、人倫 、孝道 、科舉 、文行出處 、價值選擇 、生存困境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CH.007.2019.A08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35 下載:4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以「《儒林外史》人倫觀」為研究對象,審視過去在「諷刺」閱讀慣性下被二元論斷的人倫概念,探究小說中父子、兄弟、夫妻、君臣、主僕主客、友朋、師生,以及因「科舉」所產生的人際關係及其人倫意涵。凸顯出《儒林外史》富貴功名、科舉制度的顯性主題之下,由「文行出處」所帶出關乎「人倫」、關乎「道德」的隱性命題,思索著人如何面對生存?如何處理他者的關係?又面臨什麼樣的價值選擇?
本研究分為六章節。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目的,省思被簡化的人倫觀點,爬梳前賢研究成果,以檢視本論題的參照基礎與發展空間。第二章分析王冕的理想典範建構,揭示王冕關於「政治」、「學問」、「道德」、「孝道人倫」等方面的象徵意義。第三章探討孝道敘事中的「偽孝」現象、「被曲解的孝」、孝子觀與孝議題。第四、五章分析父子、兄弟、夫妻等家庭人倫,君臣、主僕主客、友朋、師生等社會人倫與科舉關係,從而廓清小說的人際網絡及其背後人倫意涵,進而思索價值選擇與生存困境。第六章結論則統整研究成果從「孝道」到「家庭人倫」再到「社會人倫」層層擴大,歸結出《儒林外史》的「人倫觀」與「文行出處」的意義性。
參考書目
一、《儒林外史》
清•吳敬梓著、徐少知新注:《儒林外史新注》,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
清•吳敬梓著、洪江校點:《儒林外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清•吳敬梓著、李漢秋輯校:《儒林外史彙校彙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清•吳敬梓著、陳美林批評校注:《陳批儒林外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年。
二、傳統文獻
周•管仲撰,明•凌汝亨輯評:《管子輯評》,臺北:中華書局,1971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呂友仁整理:《禮記正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宋•程頤、程顥著,朱熹編:《二程遺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元•王冕:《竹齋詩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0年。
明•宋濂:《宋學士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臺北:三民書局,2010年。
明•李贄:《焚書 續焚書》,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清•張廷玉:《明史》,臺北:國防研究院明史編纂委員會,1963年。
清•朱彝尊:《曝書亭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清•曹雪芹、高鶚著,馮其庸校注:《革新版彩畫本紅樓夢校注》,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
清•吳敬梓著,李漢秋、項東昇校注:《吳敬梓集繫年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三、專書
中國儒林外史學會、全椒吳敬梓紀念館編:《儒林外史學刊》,合肥:黃山書社,1988年。
王玉超:《明清科舉與小說》,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
王汎森:《權力的毛細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學術與心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3年。
王俊年:《吳敬梓和儒林外史》,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3年。
四川大學圖書館編:《中國野史集成續編》,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
甘宏偉:《《儒林外史》的現代誤讀》,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5年。
安徽省紀念吳敬梓誕生二百八十周年委員會編:《儒林外史研究論文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2年。
朱一玄、劉毓枕編:《儒林外史資料滙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2年。
朱一玄編、朱天吉校:《明清小說彙校彙評》,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2年。
何滿子:《論儒林外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何澤翰:《儒林外史人物本事考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年。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4年。
余新忠:《中國家庭史.第四卷明清時期》,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7年。
吳組緗:《中國小說研究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呂妙芬:《成聖與家庭人倫──宗教對話脈絡下的明清之際儒學》,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7年。
李漢秋編:《儒林外史研究資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李漢秋編:《儒林外史研究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李漢秋:《儒林外史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李漢秋、胡益民:《清代小說》,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
李漢秋編:《儒林外史研究新世紀》,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3年。
李漢秋、張國風、周月亮:《儒林外史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4年。
李漢秋編:《儒林外史與中華文化》,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5年。
杜貴晨:《齊魯文化與明清小說》,濟南:齊魯書社,2008年。
蕭群忠:《孝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周建渝:《才子佳人小說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林保淳:《古典小說中的類型人物》,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
竺青編:《名家解讀《儒林外史》》,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
金觀濤、劉青峰:《開放中的變遷──再論中國社會超隱定結構》,深圳:法律出版社,2011年。
胡益民、周月亮:《儒林外史與中國士文化》,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5年。
胡萬川:《話本與才子佳人小說之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1994年。
胡萬川:《真假虛實──小說的藝術與現實》,臺北:大安出版社,2005年
胡曉真、王鴻泰編:《日常生活的論述與實踐》,臺北:允晨文化公司,2011年。
夏飛雪:《明清、現代家族小說流變研究》,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16年。
孫康宜:《古代與現代的女性闡釋》,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1998年。
商偉:《禮與十八世紀的文化轉折──儒林外史研究》,北京:新華書店,2012年。
張國風:《儒林外史的人間》,臺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
張國風:《儒林外史其及時代》,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張國風:《《儒林外史》試論》,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張國風:《漫說儒林外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
張壽安:《十八世紀禮學考證的思想活力──禮教論爭與禮秩重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頁86-143。
許建平:《意圖敘事論──以明清小說為分析中心》,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
陳文新:《解讀儒林外史士人心態》,臺北:雲龍出版社,1999年。
陳文新、余來明編:《明代文學與科舉文化》,北京:新華書店,2011年。
陳美林:《儒林外史人物論》,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陳美林:《吳敬梓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陳美林編,李忠明、吳波著:《儒林外史研究史》,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2006年。
陳美林:《吳敬梓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陳美林:《獨斷與考索──《儒林外史》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
曾昭旭:《儒家傳統與現代生活──論儒學的文化面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3年。
黃煜文:《出自傅柯的思想取向──另類的歷史書寫》,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0年。
楊義:《中國古典小說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萬晴川:《中國古代小說與吳越文化》,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0年。
葉楚炎:《明代科舉與明中期至清初通俗小說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9年。
董國炎:《明清小說思潮》,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趙園:《明清之際的思想與言說》,香港:三聯書店,2008年。
趙園:《家人父子──由人倫探訪明清之際士大夫的生活世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趙爾巽:《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趙興勤:《理學思潮與世情小說》,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
齊裕焜、陳惠琴:《鏡與劍──中國諷刺小說史略》,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劉勇強:《中國古代小說史敘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
劉相雨:《儒學與中國古代小說關係論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劉開榮:《唐代小說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樂蘅軍:《意志與命運──中國古典小說世界觀綜論》,臺北:大安出版社,2003年。
樂蘅軍:《古典小說散論》,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
歐陽健:《明清小說采正》,臺北:貫雅文化事業公司,1992年。
鄭明娳:《《儒林外史》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2014年。
薛蓮:《儒林外史新說》,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
顏健富:《從『身體』到『世界』──晚清小說的新概念地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4年。
顧鳴堂:《《儒林外史》與江南士紳生活》,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顧鳴塘、陶哲誠、凌松編著:《儒林外史精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龔剛:《儒家倫理與現代敘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8年。
(日)合山究著、蕭燕婉譯:《明清時代的女性與文學》,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6年。
(日)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宋詩概說》,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2年。
(日)尾形勇著、張鶴泉譯:《中國古代的『家』與國家》,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日)村上哲見:《宋詞研究‧唐五帶北宋篇》,東京:創文出版社,1986年。
(法)米歇爾福柯(Foucault.M.)著,劉北成、楊遠嬰譯:《規訓與懲罰》,北京:新華書店,2007年。
(美)浦安迪(Andrew H. Plaks):《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美)浦安迪(Andrew H. Plaks)、劉倩譯:《浦安迪自選集》,北京:新華書店,2011年。
(美)馬克夢,王維東、楊彩霞譯,戴聯斌校:《吝嗇鬼、潑婦、一夫多妻者──十八世紀中國小說中的性與男女關係》,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
(美)高彥頤著、李志生譯:《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
(美)盧葦菁著、秦立彥譯:《矢志不渝:明清時期的貞女現象》,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年。
(美)羅莎莉著,丁佳偉、曹秀娟譯:《儒學與女性》,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5年。
四、論文
王永恩:〈江南青樓文化與明末清初士子娼妓劇的興盛〉,《紹興文理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3期,頁27-32。
王玥:〈淺論《儒林外史》父子形象與儒家文化〉,《綏化師專學報》2012年第6期,頁39-41。
王星慧:〈看《儒林外史》中兄弟形象對當時社會文化衰落的諷刺〉,《滁州學院學報》2006年第5期,頁34-37。
王雪卿:〈士與仕之間:從《鴛鴦鍼》談明末清初士人的困境與救贖〉,《高雄師大國文學報》2015年第21期,頁161-191。
王震武、林文瑛:〈儒家的時代適應與『士大夫觀念』的魅影──敬答黃光國、李弘祺、熊秉真三位教授〉,《本土心理學研究》1998年第10期,頁195-232。
王燕燕:〈晚明山人治生論〉,《湖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4期,頁69-72。
王璦玲:〈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劇之言情內涵及其所引生之審美構思〉,《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01年第18期,頁139-188。
王鴻泰:〈社會的想像與想像的社會──明清信息傳播與『公眾社會』〉,陳平原、王德威、商偉編:《晚明與晚清:歷史傳承與文化創新》,(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頁133-147。
白金杰:〈《儒林外史》對夫婦人倫思考〉,《文藝評論》2012年第10期,頁71-75。
伍大福:〈家庭家族文化視野下論《儒林外史》〉,《蘭州學刊》2012年第5期,頁44-51。
朱建華:〈入世與出世:吳敬梓的兩難──論《儒林外史》中仕與隱的矛盾〉,《哈爾濱學院學報》2005年第1期,頁73-76。
呂妙芬:〈明清中國萬里尋親的文化實踐〉,《中央研究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007年第2期,頁359-406。
呂妙芬:〈儒門聖賢皆孝子──明清之際理學關於成聖與家庭人倫的論述〉,《清華學報》2014年第4期,頁629-660。
呂靖波:〈明嘉靖文人游幕風氣的忽熾及與文學之關係〉,《齊魯學刊》2011第1期,頁119-123。
吳智和:〈明代文人集團的飲茶生活〉,《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1913年),頁279-307。
李弘祺:〈中國科舉制度的歷史意義及解釋──從艾爾曼(Benjamin Elman)對明清考試制度的研究談起〉,《臺大歷史學報》2003年第32期,頁237-267。
李弘祺:〈科舉──隋唐至明清的考試制度〉,鄭仁欽編:《立國的宏規》(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8年),頁257-315。
李志宏:〈《儒林外史》敘述者形象及其敘述的可靠性問題〉,《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2011年第20期,頁123-168。
李佩蓉:〈妙解連環──李漁《十二樓》的情/禮衝突新解〉,《興大人文學報》2017年第59期,頁69-93。
李金松:〈《儒林外史》中魯小姐之人物原型考〉,《江漢論壇》2006年第1期,頁126-128。
李娜:〈從《儒林外史》解析士商關係及其成因〉,《黃山學院學報》2016年第4期,頁46-51。
李偉:〈論《儒林外史》中老年人形象的文化內蘊〉,《寧波教育學院院報》2009年第5期,頁44-46。
李偉:〈論《儒林外史》中婚戀描寫與功名富貴的關係〉,《麗水學院學報》2010年第1期,頁21-24。
李漢秋:〈近代現實主義的曙光──《儒林外史》的歷史性進展〉,《安徽大學學報》1987年第1期,頁66-72。
李漢秋:〈儒林外史裡的儒道互補〉,《文學遺產》1998年第1期,頁94-104。
李漢秋:〈《儒林外史》的人生三境界──紀念吳敬梓三百一十年誕辰〉,《文史知識》2011年第11期,頁54-64。
李漢秋:〈《儒林外史》可作認知中華傳統文化的形象教材〉,《江淮論壇》2015年第1期,頁11-16。
李鵬飛:〈《儒林外史》第五十六回為吳敬梓所作新証〉,《中國文化研究》2017年第1期,頁26-41。
肖魯云:〈論儒商精神的復興與明清小說中的儒商形象〉,《語文學刊》2009年5A期,頁33-35。
邢學波:〈《儒林外史》君王形象論──兼說吳敬梓的創作思想〉,《長江大學學報(社科版)》2014年第1期,頁7-10。
高友工:〈中國敘述傳統中的抒情境界──《紅樓夢》與《儒林外史》的讀法〉,《中國文學研究論集》(北京:三聯書店,2008年),頁291-305。
周中明:〈一部偉大以公心諷世之書──《儒林外史》主題思想重探〉,《江淮論壇》1981年第5期,頁20-25。
房日晰:〈關於《儒林外史》的幽榜〉,《西北大學學報》1978年第1期,頁85-88。
林俞佑:〈科舉與時文──論清代科舉評點的社會意義〉,《史學彙刊》2011年28期,頁155 - 174。
金耀基:〈人際關係中人情之分析〉,楊國樞編:《中國人的心理》(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89年),頁75-104。
柳路行:〈從明清四大名著看中國古代士人的命運走向〉,《語文學刊》2008年第9期,頁9-11。
胡欣:〈從《儒林外史》看吳敬梓對治學與治生問題的思考〉,《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6期,頁104-107。
胡建民:〈吳敬梓的家庭情節──從《儒林外史》中的六對兄弟說起〉,《經濟與社會發展學刊》2004年第4期,頁128-130。
胡發貴:〈文化自覺、身份體認、詩意生存──《儒林外史》的文化訴求〉,《明清小說研究》2004年第4期,頁227-234。
范寧:〈《儒林外史》中的倫理思想問題〉,《學習與思考》1982年第1期,頁55-58。
馬兵:〈從『朝聖者』到『經濟人』──論晚清民初通俗小說的倫理維度〉,《齊魯學刊》2010年第6期,頁131-135。
馬成生:〈《儒林外史》『臥評』的反理學精神〉,《杭州師範學院學報》1988年第5期,頁50-55。
商偉:〈儀式、敘述與《儒林外史》〉,陳平原、王德威、商偉編:《晚明與晚清:歷史傳承與文化創新》,(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頁409-422。
張美華:〈明清世情小說中的縱橫家──以《金瓶梅》幫閒應伯爵為例〉,《有鳳初鳴年刊》2011年第7期,頁301-322。
張根柱:〈文化符碼與心理符碼的合一──魯迅作品中的看客形象小議〉,《東方論壇》2006年第2期,頁67-71。
張海英:〈明中葉以後『士商滲透』的制度環境──以政府的政策變化為視角〉,《中國經濟史研究》2005年第4期,頁130-139。
張國風:〈儒林外史談永樂〉,《鐵道師院學報》1988年第1期,頁11-14。
張閏熙:〈從清代游幕社會背景論《儒林外史》中余氏兄弟的禮儀實踐〉,《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2017年第31期,頁75-111。
張維娜:〈《儒林外史》中兄弟群像文學價值審視〉,《青年文學家》2015年第17期,頁67-69。
張錦池:〈究竟是回歸,還是叛逆──《紅樓夢》與《儒林外史》社會觀念的比較研究〉,《紅樓夢學刊》1996年第2期,頁13-51。
張錦池:〈論吳敬梓心目中的『理想國』──說《儒林外史》的思想性質及其文化沿革〉,《北方論叢》1998年第4期,頁59-69。
張錦池:〈論吳敬梓筆端的一代人不如一代人現象──《儒林外史》的創作本旨及其深層意蘊〉,《社會科學戰線》1998年第4期,頁130-138。
曹穎利:〈論《儒林外史》兄弟形象的塑造方法〉,《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3期,頁101-104。
梁韶娜:〈《儒林外史》中的飲食與科舉〉,《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15年第2期,頁75-77。
許強:〈明清商人與士人合流原因探析──以徽商為例〉,《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年第6期,頁36 - 137。
郭玲妦:〈科舉、婚姻、人際網絡──北宋士人家族之起家與婚姻取向〉,《興大人文學報》2014年第52期,頁253-289。
郭瑩:〈中國歷史上的『幫閒』〉,《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1期,頁38-41。
陳兮:〈論《儒林外史》的兄弟群體〉,《明清小說研究》2002年第4期,頁182-189。
陳兮:〈兄弟倫常視野中的《儒林外史》及其文學地位〉,《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頁272-276。
陳文新、魯小俊:〈解構與重組──再論《儒林外史》對傳統的顛覆〉,《武漢大學學報》1998年第6期,頁80-85。
陳文新:〈《儒林外史》才女形象的文化解讀〉,《中國文學研究》2013年第1期,頁100-106。
陳文新:〈《儒林外史》與科舉時代的士人心態〉,《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1期,頁91-97。
陳秋良:〈迂、酸、鄙、偽──明清詼諧寓言中的讀書人形象析論〉,《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2009年第15期,頁67-100。
陳美林:〈20世紀儒林外史主題探討之回顧紀念吳敬梓誕辰300周年〉,《中華文化論壇》2001年第3期,頁74-80。
陳美林:〈『兄友弟恭』的理想與『兄弟參商』的現實──《儒林外史》兄弟群像所體現的士人性格與命運〉,《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4年第2期,頁24-30。
陳美林:〈論《儒林外史》中的師生關係──吳敬梓筆下的士人性格與命運探索系列〉,《南京師大學報》2004年第6期,頁103-108。
陳美林:〈《儒林外史》研究史:辨章學術述往思來〉,《文化學刊》2007年第1期,頁72-80。
陳國學:〈《儒林外史》與孝道思想〉,《孝感學院學報》2010年第4期,頁23-26。
陳櫓:〈價值理性缺失與明清之際中國士人的傳統導向〉,《徐州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6期,頁126-130。
陳寶良:〈『清客幫閒』:明清時期的無賴知識人及其形象〉,《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4期,頁94-100。
陳寶良:〈『富不教書』:明清塾師之生存狀態及其形象〉,《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4期,頁64 -70。
陳寶良:〈晚明生員的棄巾之風及其山人化〉,《史學集刊》2000年第2期,頁34-39。
傅繼馥:〈一代文人的厄運──儒林外史主題新探〉,《社會科學戰線》1982年第1期,頁285-292。
傅繼馥:〈新的突破在醞釀中──近三年來《儒林外史》研究述評〉,《安徽大學學報》1983年第3期,頁75-79。
曾昭旭:〈認清五倫的關係與連繫〉,《鵝湖月刊》1986年第130期,頁52-55。
曾昭旭:〈論孝與友──忠信的落實培養場域〉,《鵝湖月刊》2013年第453期,頁1-9。
黃衛總:〈晚明朋友楷模的重寫:馮夢龍《三言》中的友倫故事〉,《人文中國學報》2012年第18期,頁225-238。
黃清泉、蔣松源、譚邦和:〈《儒林外史》:對科舉文化病態世界的反思〉,《明清小說的藝術世界》(臺北:洪葉文化世界公司,1995年),頁249-273。
楊國樞:〈中國人孝道的概念分析〉,楊國樞編:《中國人的心理》(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89年),頁39-73。
葉楚炎:〈論《儒林外史》中與科舉有關的人際關係〉,《文學與文化》2015年第3期,頁26-38。
臧守剛:〈《儒林外史》與中國孝文化〉,《語文學刊》2012年第14期,頁74-76。
趙景深:〈讀儒林外史〉,《小說閒話》(瀋陽:北新書局,1937年),頁245-257。
劉欣:〈論明清小說中商人的『崇儒重仕』情結〉,《長沙大學學報》2014年第1期,頁94 - 96。
劉勇強:〈歷史與文本的共生互動──以『水賊占妻(女)型』和『萬里尋親型』為中心〉,《文學遺產》2000年第3期,頁85-99。
劉勇強:〈《儒林外史》文本特性與接受障礙〉,《文藝理論研究》2013年第4期,頁112-124。
劉洪強:〈透視《儒林外史》中的『死亡』意象──兼及吳敬梓的生命意識〉,《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第3期,頁8-12。
劉紅軍:〈《儒林外史》中工部大堂劉大老爺和中山府烈女來源〉,《學術交流》2010年第12期,頁170-172。
蕭旭府:〈山人如蚊:晚明文學場域中的山人現象〉,《真理大學人文學報》2016年第19期,頁25-53。
韓石:〈靈魂的鏡像:《儒林外史》的日常生活描寫〉,《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3年第2期,頁32-38。
顏健富:〈論晚清小說對《水滸傳》「忠義」的演繹〉,《漢學研究》2012年第4期,頁205-239。
龐傑:〈《儒林外史》中王冕形象的重塑及其意義〉,《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2014年第2期,頁77-79。
五、學位論文
米粟磊:《《儒林外史》婚姻模式新論》,哈爾濱:哈爾濱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吳政憲:《《儒林外史》中科舉制度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李志宏:《《儒林外史》敘事藝術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周宋:《明清長篇世情小說交友問題研究──以《金瓶梅》《儒林外史》《歧路燈》為中心》,武漢:華中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季雯婷:《《儒林外史》中士人的人生定位與形塑策略》,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
胡文鵬:《探源《儒林外史》四對兄弟參商現象》,武漢: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8年。
陳寶惠:《從《儒林外史》透視清代科舉》,新竹:玄奘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黃子純:《晚清前期狹邪小說對人情小說的模仿與再造──以風月夢品花寶鑑為例》,臺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6年。
黃信強:《清初儒家思想的困境與轉進──以吳敬梓《儒林外史》為研究對象》,宜蘭: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研究所博士論文,2015年。
鄭曉紅:《《儒林外史》中兄弟形象及其在作品構成中的意義》,合肥:安徽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