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賴韻宇
Lai, Catherine
論文名稱: 鍵接圖漢字教學策略運用於美國僑校學生學習漢字的識字學習成效
The Effectiveness of Key-Image Mnemonics Teaching Strategy on Chinese Character Recognition among Students at Overseas Chinese Schools in the United States
指導教授: 林振興
Lin, Zhen-Xing
口試委員: 林振興
Lin, Zhen-Xing
蔡雅薰
Tsai, Ya-Hsun
林建宏
Lin, Jian-Hong
口試日期: 2024/07/29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海外華語師資數位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_Online 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0
中文關鍵詞: 漢字教學漢字鍵接圖筆順教學美國僑校我也繪漢字學華語向前走
英文關鍵詞: teaching Chinese characters, key-image mnemonics, stroke order teaching method, overseas Chinese school, Learning Chinese Characters with Drawings, Let's Learn Chinese
研究方法: 觀察研究文獻分析法問卷調查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1235
論文種類: 代替論文:專業實務報告(專業實務類)
相關次數: 點閱:148下載:1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運用文獻分析法、課室觀察法及問卷調查法,探討漢字鍵接圖教學策略是否能提升美國僑校學生的漢字識字成效及學習興趣。研究對象為研究者在美國僑校教授的13名學生,年齡介於8至12歲,學習程度從初級至中級。

    研究將漢字鍵接圖教學法與傳統筆順教學法進行比較,課程以兩種教學法隔週交替進行,每週一次,每次兩小時,為期9週。課程內容依據《學華語向前走》2B教材,選取48個目標漢字,並結合《我也繪漢字》系列中的漢字鍵接圖。研究設計包括前測、課程簡報、複習工具、後測及問卷調查,這些活動均包含在為期9週的課程中。

    研究結果顯示,漢字鍵接圖教學策略在提升美國僑校學生漢字識字能力方面有顯著成效,學生對此教學策略在提升漢字學習興趣和價值認知方面給予了肯定和正向回饋。此外,與傳統筆順教學法相比,鍵接圖教學法更適合美國僑校學生的漢字學習需求。

    This study uses document analysis, classroom observation, and questionnaires to examine if key-image mnemonic strategies can enhance Chinese character literacy and interest among overseas Chinese school stud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subjects are 13 students, aged 8 to 12, with proficiency levels from beginner to intermediate, and taught by the researcher.

    The study compar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key-image mnemonic teaching method with the traditional stroke order teaching method on students' character recognition. Instruction was conducted by alternating these two teaching methods every other week, with classes held once a week for two hours each session and focusing on Chinese character instruction over a period of nine weeks. 48 character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Let's Learn Chinese" 2B textbook, along with key-image mnemonics from the "Learning Chinese Characters with Drawings" series. These materials were used to design pre-tests, lesson presentations, review tools, post-tests, and questionnaires.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key-image mnemonic strategy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Chinese character recognition of overseas Chinese school students in the U.S. Students provided positive feedback and affirmed that the key-image mnemonic strategy enhanced their interest and perceived value in learning Chinese characters. 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stroke order teaching method, the key-image mnemonic method is more suitable for meeting the learning needs of overseas Chinese school stud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1 第三節 研究問題 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漢字教學 5 第二節 鍵接圖教學 10 第三節 《學華語向前走》課本 16 第三章 研究設計 27 第一節 研究方法 2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28 第三節 研究架構 29 第四節 研究流程 31 第五節 研究工具 32 第四章 教學設計 43 第一節 教案設計 43 第二節 教材設計 51 第三節 教學歷程反思 60 第五章 研究成果分析 73 第一節 漢字鍵接圖教學法成效分析 73 第二節 傳統筆順教學法成效分析 76 第三節 漢字鍵接圖教學法與傳統筆順教學法的成效比較 79 第四節 問卷調查分析 82 第六章 結論及建議 95 第一節 結論 95 第二節 研究限制 96 第三節 建議 98 參考文獻 101 一、中文部分 101 二、英文部分 103 三、網路資料 104 附錄一 漢字教學簡報 105 附錄二 前測 108 附錄三 後測 109 附錄四 漢字學習問卷調查 110

    一、中文部分
    李佳昀(2024)。鍵接圖習字本作為漢字學習輔助教具之研發。臺北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吳莉雅(2019)。兒童華語教材研究:以《Hello,華語!》及《學華語向前走》為例。屏東巿:國立屏東大學碩士論文。
    林幸萱(2020)。以繪本結合漢字鍵接圖教學對學齡前幼兒中文識字學習成效之影響。臺北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林振興、陳學志(2015)。我也繪漢字I。臺北巿:正中書局。
    林振興、陳學志(2018)。我也繪漢字II。臺北巿:正中書局。
    林振興、陳學志、張瓅勻(2021)。我也繪漢字III。臺北巿:正中書局。
    林振興、陳學志、張瓅勻、曾千芝(2023)。我也繪漢字IV。臺北巿:正中書局。
    林振興、熊襄瑜、林筠婕(2021)。線上鍵接圖漢字教學對以華語為外語學習者的漢字學習興趣及成效研究。華語文教學研究,18 (2),99-121。
    林婕雯(2019)。初級兒童華語教材《學華語向前走》和 Mandarin Matrix之分析。臺北巿: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林筠婕(2021)。線上鍵接圖漢字教學對以華語為外語學習者的漢字學習興趣及成效研究。臺北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碧香(2009)。圖解識字教學原理探討。臺中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類,23 (1), 55-68。
    林嘉玲(2018)。鍵接圖融入國小一年級國語課程對國語學習成效與學習興趣之影響。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高莉婷(2024)。鍵接圖教學之識字成效研究:以關島地區為例。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徐萩燕(2018)。《學華語向前走》的文化詞語研究。臺北市:臺北市立大學碩士論文。
    崔永華(2005)。對外漢語教學的教學研究。北京市: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張玉萍(2015)。漢字字源融入初級華語漢字教學之個案研究。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
    張鳳蓮(2015)。手寫漢字對漢字學習與教學之探討。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小庭(2022)。兒童華語教材中的飲食文化分析:以《學華語向前走》為例。屏東巿:國立屏東大學碩士論文。
    賀廷羽(2022)。鍵接圖教學策略對新加坡學齡前幼兒的識字成效。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黃沛榮(2003)。漢字教學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巿:樂學書局有限公司。
    曾金金、紀壽惠、黃立己、張欣怡(2007)。符合零起點漢語學習者認知模式之筆畫教學設計。2007 臺灣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37- 64。
    彭萬勇(2008)。教學對外漢語漢字字源教學法論略。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7(6),110–111。
    費錦昌(1996)。現代漢字部件探究。語言文字應用。2。
    楊秀鳳(2009)。多媒體字源教學法對國小六年級識字困難學生識字成效之研究。臺中巿: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碩士論文。
    詹鈞雯(2021)。不同識字教學法對初級非母語學習者學習成效之研究–以多明尼加臺灣商會附屬中文學校為例。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鄒夢蘭(2013)。閱讀習字法運用於對外漢字教學研究。高雄巿:文藻外語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葉德明(1987)。心理認知與漢字閱讀。教育科學研究期刊。32,311-361。
    葉德明(2000)。外籍生漢字書寫策略探討。第六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 論文集(三)。臺北市:世界華語文教學學會, 311-320。
    詹雅斐(2018)。探討幼兒華語教材如何進行差異化教學-以學華語向前走為例。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所碩士論文。
    熊襄瑜(2017)。以字形為基礎的漢字鍵接圖學習成效與形似漢字分析。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論文。
    劉王碧玉(2011)。從部件結構到漢字結構之漢字教學成效之行動研究-以新移民 親子華語補救教學班為例。屏東巿: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賴明德(2003)。中國文字教學研究。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蕭靜如(2019)。兒童華語教材《學華語向前走》的圖文情境研究。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論文碩士論文。
    羅元鳴(2016)。鍵接圖教學策略對新加坡學齡前幼兒的識字成效。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Atkinson, R. C., (1975) Mnemotechnics in Second-Language Learning. Stanford University, American Psychologist
    Bara, F., Gentaz, E. & Colé, P. (2006). Comment les enfantsapprennent-ils à écrireet comment les aider? In P. Dessus & E. Gentaz (Eds.), Apprentissages et enseignement. Sciences cognitives et education (pp. 9-24). Paris: Dunod.
    Cohen, A. D. (1987). The use of verbal and imagery mnemonics in second-language vocabulary learning.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9(1), 43-61. doi:10.1017/S0272263100006501
    Hsiung, H. Y., Chang, Y. L., Chen, H. C., & Sung, Y. T. (2017). Effect of stroke-order learning and handwriting exercises on recognizing and writing Chinese characters by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74, 303-310.
    Paivio, A., Mental representations: A dual coding approach. Oxford.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Reigeluth, C. M. (1999). The Elaboration Theory: Guidance for Scope and Sequence Decisions. In C. M. Reigeluth (Ed.), Instructional-Design Theories and Models: A New Paradigm of Instructional Theory, Volume II.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Viviani, P. (1994). Les habiletés motrices. In M. Richelle, J. Requin, & M. Robert (Eds.), Traité de psychologieexpérimentale (pp. 777-844). Paris: PUF.

    三、網路資料
    學華語向前走:全球華文網。取自 https://www.huayuworld.org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