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姚竹音
Yao, Chu-Yin
論文名稱: 《南島時報》原住民族文化公民權建構之批判論述分析
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Indigenous Cultural Citizenship Construction in Austronesian News
指導教授: 董秀蘭
Doong, Shiow-Lan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14
中文關鍵詞: 南島時報原住民族文化公民權批判論述分析
英文關鍵詞: Austronesian News, Indigenous Peoples, Cultural Citizenship,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609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5下載:2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南島時報》作為全國第一份以「南島」為族群意識發聲的原住民族自辦報紙,自有其不可抹滅的歷史意義,除了彰顯原住民族自我掌握文化公民權的價值,更延續臺灣原住民族運動的精神,解構長期以來漢文化意識型態對於原住民族的霸權論述,重新建構自我族群的主體發言位置。
    本研究係採Fairlough社會學取徑的批判論述分析方法,並納入後殖民批判理論觀點,輔以深度訪談,論證《南島時報》的歷史構成、社會關係、產製過程、主題脈絡、書寫抵抗、雙重意識等議題面向,以及《南島時報》如何建構原住民族群的文化樣貌,實踐原住民族文化公民權。經歸納《南島時報》的論述建構,包括「建構泛原住民族的族群認同觀點」、「走出悲情的原運」、「跳脫國家的神話」、「發揮2%關鍵少數的政治力量」、「土地與經濟是民族自治的物質基礎」、「建構以原住民族為主體的教育制度與傳播媒體」等六大主題,其中蘊含的文化公民權內涵,包括「解構文化霸權的多元族群權」、「奪回物質資源的自治權」以及「發揮關鍵少數力量的特殊代表權」等意涵。
    此外,亦從後殖民視角,探析《南島時報》呈現20世紀末臺灣原住民族社會的多重殖民處境,同時探討該報如何以書寫作為文化抵抗,重構殖民者的知識權力、翻轉統治者的政治控制權力以及拆解主流媒體的論述權力。再者,藉由Freire提出壓迫者也有雙重意識,強調身為既得利益族群應解構自我(壓迫者)的文化霸權意識。換言之,原住民族文化公民權是一種互為主體的權利,不是侷限在詮釋原住民族基本權利,主流族群更有相對的責任,以一種新的世界觀共生共存。最後,本研究論證泛原住民族的族群認同論述實踐與國家政治的辯證關係、原住民族菁英觀點與霸權論述的辯證、以及論述雙重性如何轉化受壓迫者的雙重意識,並強調讓原運傳承在校園裡深耕,重申原住民族自主經營新聞報的意義。

    Austronesian News, the first indigenous newspaper that speaks for and as “austronesian peoples” in Taiwan, has its indelible historical meanings. These meanings include: to demonstrate the value of indigenous peoples possessing cultural citizenship, to extend the spirit of indigenous movement in Taiwan, to deconstruct the long-term hegemonic discourse of Han-culture ideology over indigenous peoples, and to reconstruct the speaking position for racial groups.
    This study uses Fairlough’s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method with sociology approach, takes post-colonial critical theory into account, and combines with in-depth interviews as research methods. The research disserts issues about Austronesian News such as its development background, social relations, process of production, subject contexts, writing resistance, and dual ideology. The study also investigates how Austronesian News constructs cultural appearances of indigenous groups and carries out indigenous cultural citizenship. Analyzing the discourse structures of Austronesian News, six topics are induced: “constructing group identification of pan-indigenous people”, “to free oneself from the sadness of indigenous movement”, “seeing through the myth of nation”, “using political power of crucial minority of 2%”, “land and economy are material bases for racial autonomy”, and “developing indigens-centered education system and mass media”. Three concepts of cultural citizenship are embedded in these topics: “deconstructing the diverse racial rights given by culture hegemony”, “retrieving autonomy for material resources”, and “performing the special representation of crucial minority”.
    In addition, from post-colonial point of view, the research examines how Austronesian News presents the multiple colonial situations of indigenous peoples in late 20th- century Taiwan society, and how the newspaper uses writing as cultural resistance, reconstructs knowledge power of colonizers, overturns the political authority of dominators, and takes apart the discourse power of dominant media. Furthermore, as Freire states that oppressors also have dual ideology, the study highlights the need for vested interest holders to deconstruct their cultural hegemonic ideology as oppressors. In other words, indigenous cultural citizenship should be a right of being the main part mutually, not just the explanations of indigenous basic rights. It is the dominant group’s responsibility to hold a new global view to live with indigenous peoples together. Finally, this study disserts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 between state politic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pan-indigenous identity statement, the dialectics between indigenous elite perspective and hegemony discourse, and how duality transforms the dual ideology hold by repressors. The researcher emphasizes on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ing indigenous movement in schools and restates the significant meaning of a newspaper published by indigenous people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8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0 第四節 名詞釋義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原住民族運動的演進與脈絡 15 第二節 少數族群權利與文化公民權的內涵 38 第三節 原住民族運動與後殖民觀點批判 62 第四節 相關研究成果 76 第三章 研究設計 91 第一節 研究方法論 91 第二節 研究流程與研究方法 99 第三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105 第四節 研究信實性 113 第五節 研究倫理 117 第四章《南島時報》作為社會文化實踐 121 第一節《南島時報》產生的社會環境 121 第二節《南島時報》論述建構之一 135 第三節《南島時報》論述建構之二 152 第四節《南島時報》的原住民族文化公民權內涵 174 第五節 綜合討論 188 第五章 從後殖民批判觀點檢視《南島時報》論述 193 第一節 20世紀末臺灣原住民族社會的多重殖民處境 193 第二節 文化抵抗的書寫策略 212 第三節 轉化受壓迫者(被殖民者)的雙重意識 233 第四節 再探互為主體的原住民族文化公民權 250 第五節 綜合討論 268 第六章 結論、建議與反思 27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271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 284 第三節 研究反思 287 參考文獻 295 附錄一 參與研究同意書 310 附錄二 訪談大綱 311 附錄三 研究參與者檢核回饋 312 附錄四 《南島時報》各期各版面標題彙編示例 313

    中文部分
    Grace Chiu(2016年3月5日)。原住民獵槍與法令管制-槍砲法顧問郭厚志專訪【部落格影音資料】。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ousZD04UrU&feature=share
    pasuya poiconü(浦忠成)(2015)國家的土地 獵人的天空。2015年12月25日,取自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943569。
    TITV原視(2012年12月13日)。2013【原運】第一集風起雲湧的時代【部落格影音資料】。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ScnjkCcF1c
    TITV原視(2012年12月13日)。2013【原運】第九集媒體運動【部落格影音資料】。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BO0jSBMtKI
    TITV原視(2012年12月13日)。2013【原運】第十三集前進聯合國【部落格影音資料】。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kyCR1xgZFQ
    TITV原視(2012年12月13日)。2013【原運】第十四集原運的終極目標-自治【部落格影音資料】。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T7rbXIbuO0
    孔文吉(1998)。前瞻跨世紀原住民傳播權益之藍圖──兼論傳播媒體與原住民形象的文化問題與權力政治。山海文化,19,105-123。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1999)。原住民的神話與文學。臺北市:臺原。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2002)。思考原住民。臺北市:前衛。
    方永泉(譯)(2007)。受壓迫者教育學(卅週年版)(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原作者:Paulo Freire)。臺北市:巨流。
    王志弘、王淑燕等(譯)(1999),東方主義(Orientalism)。(原作者:Said, Edward W.)。臺北市:立緒。
    王甫昌(2003)。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市:群學。
    王佳煌、潘中道等(譯)(2002)。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Social Research Methods: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原作者:W. Lawrence Neuman)。臺北市:學富。
    王俐容(2006)。文化公民權的建構:文化政策的發展與公民權的落實。公共行政學報,20,129-159。
    王泰升(2015)。臺灣法律史上的原住民族:作為特殊的人群、地域與法文化。臺大法學論叢,44(4),1639-1704。
    王嵩音(1998)。臺灣原住民與新聞媒介—形象與再現。臺北市:時英。
    以撒克‧阿復(2010)。現代國家對原住民族自治主體的侵害-88 災後重建、五都對原住民族社會的衝擊與挑戰 。2010 全國原住民族研究論文發表會。http://conference.masalu.org.tw/2010/thesis.asp?mypg=2&yy=2010
    以撒克‧阿復(2014)。後殖民‧自主書寫‧解放─多重層傳播帝國主義宰制下的原住民族傳播論述。載於施正鋒(主編),臺灣原住民族文化、藝術與傳播理論暨實務。臺北市:翰蘆。
    瓦歷斯.諾幹(1999)。伊能再踏查。臺中市:晨星。
    田哲益(2010)。臺灣原住民社會運動。臺灣書房,臺北市。
    夷將.拔路兒(1994)。臺灣原住民族運動發展之初步探討。山海文化,5,22-38。
    夷將.拔路兒(2008)。總導論:追求自治的原住民族運動。載於夷將.拔路兒(主編),臺灣原住民族運動史料彙編(頁1130-1132)。新北市:國史館。
    江震浩(2006)。文化公民權之賦權與實踐:以2006臺北電影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新北市。
    吳宛憶(2007)。抗爭與回歸——原住民自辦刊物《原報》《獵人文化》的文本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秉謙(2009)。臺灣原住民族的南島民族想像-以1990年代《南島時報》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新北市。
    吳音寧(2008)。危崖有花。新北市:印刻。
    吳時明(2003)。《戰後臺灣原住民族運動史料彙編編輯》座談會紀要。載於夷將.拔路兒(主編),臺灣原住民族運動史料彙編(頁1130-1132)。新北市:國史館。
    吳毓真(2002)。臺灣與加拿大原住民教育政策之比較研究─後殖民的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呂易晉(2009)。「客家桐花祭」政策分析~「文化」、「節慶」串起客家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宋文里(1996)。以啟迪探究法重寫碟仙。本土心理學研究,6,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宋國誠(2003)。後殖民論述-從法農到薩依德。新北市:擎松。
    宋聖君(2011)。為什麼我們需要錢!? -原住民部落資本主義化過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李玉華(2005)。臺灣原住民文學的發展歷程與主體意識的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市。
    李奉儒(1991)。哈伯瑪斯對早期實證論的批判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意義。現代教育,6(22),61-72。
    李政賢(譯)(2006)。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原作者:Marshall, C. & Rossman, G.B.)。臺北市:五南。
    李翠瑩(2004)。文化公民權運動--文化論壇系列:啟動「族群與文化發展會議」。文化視窗,66,4-5。
    李翠瑩(2005)。看見十年後文化國度的景象:文建會與社區大學攜手推動文化公民權。文化視窗,72,8-9。
    李謀榮(2002)。公民權理論之研究─以Kymlicka理論為中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汪明輝(2001)。鄒族之民族發展—一個臺灣原住民族主體性建構的社會、空間和歷史(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汪明輝(2003)。臺灣原住民族運動的回顧與展望,載於張茂桂、鄭永年(主編),兩岸社會運動分析(頁95-135)。臺北市:新自然主義。
    阮俊達(2012)。從都市到部落:家園政治下的臺灣原住民族運動。2012 年臺灣社會學會年會暨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發表研討會。2014年1月5日,取自http://tsa2012.thu.edu.tw/20121125papers/A28.pdf。
    周素鳳、陳巨擘(譯)(2006),後殖民主義-歷史的引導(Postcolonialism: an historical introduction)。(原作者:Young, Robert J.C.)。臺北市:巨流。
    周雅容(1998)。語言互動與權力:倫理的思考。載於嚴祥鸞(主編),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臺北市:三民。
    奉君山(2009)。為什麼原住民文學?─1984迄今原住民文學對臺灣民族國家建構的回應與展望(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林水秀(2001),歷史現場:從土地政策談原住民土地為何流失。2015年10月30日,取自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58822,2001.08.22。
    林玉鵬(2004)。全球化時代下的民族國家電影:文化公民權視野的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林宏濤(譯)(2008)。啟蒙的辯證(Dialektik der aufklarung philosophische Fragmente)。(原作者:Max Horkheimer & Theodor W. Adorno)。臺北市:商周。
    林宏濤(譯)(2016)。人的條件(The Human Condition)。(原作者:Hannah Arendt)。臺北市:商周。
    林志忠(譯)(2002)。文化的理念(The Idea of Culture)。(原作者:Terry Eagleton)。臺北市:巨流。
    林秀幸(2015)。「政治的隱喻」更政治—當修辭做為方法。載於郭佩宜(主編),芭樂人類學。新北市:左岸文化。
    林育立(2015)。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我們活在黑暗時代。2016年1月1日,取自http://newtalk.tw/news/view/2015-10-12/65506。
    林春鳳(2015)。多元族群與社會發展。研習論壇,171,23-31。
    林頌恩(2013),博物館實踐促進少數群體文化權利的理論與想像。博物館學季刊,27(3),29-49。
    林福岳(2002)。認同建構為傳播基礎概念之初探:以美濃反水庫運動為例。中華傳播學刊,2,47-99。
    林福岳(2012)。主體性的呈現,傳播權的實踐─臺灣原住民族自主傳播的發展歷程。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11,1-24。
    林鶯譯(2016)。天翻地覆:資本主義vs.氣候危機(This Changes Everything: Capitalism vs. The Climate)。(原作者:Naomi Klein)。臺北市:時報。
    邱文舜(2012)。公民文化參與暨文化消費行為初探:以苗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聯合大學,苗栗市。
    邱寶琳(2011)。原住民族土地權之探討:以花蓮太魯閣族為例(上)。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
    金尚德(2006)。知識、權力、部落地圖:「太魯閣族傳統領域土地調查」的社會學解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施正鋒(1998)。國際潮流與原住民族的權利,2010年5月20日,取自http://www.wufi.org.tw/shih/aborigin.htm。
    施正鋒(2014)。臺灣原住民族自治的路徑。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4(4),189-196。
    施正鋒、李安妮、朱方盈(2005)。各國原住民人權指標之比較研究。臺北市:原住民族委員會。
    施盈廷、劉忠博、張時健(譯)(2011)。反身性方法論:質性研究的新視野(Reflexive Methodology)。(原作者:Mats Alvesson、Kaj Skoldberg)。臺北市:韋伯。
    查忠平(2012)。文化公民權在異國文化節慶活動中實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胡幼慧、姚美華(2008)。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倪炎元(2003)。再現的政治:臺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新北市:韋伯文化。
    倪炎元(2012)。批判論述分析的定位爭議及其應用問題:以Norman Fairclough分析途徑為例的探討。新聞學研究,110,1-42。
    姚竹音(2016)。揭開習以為常的認同與差異:「部落的呼喚」得獎作品之後殖民批判論述分析。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期刊,10(1),60-85。
    夏曉鵑(2010)。失神的酒:以酒為鑑初探原住民社會資本主義化過程。臺灣社會研究,77,5-58。
    孫大川(200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臺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臺北市:聯合文學。
    孫大川(2010a)。久久酒一次。臺北市:山海文化。
    孫大川(2010b)。山海世界:臺灣原住民心靈世界的摹寫。臺北市:聯合文學。
    孫瑞穗(2004)。文化公民權的實踐。2013年11月30日,取自 http://www.feminist.sinica.edu.tw/woman/talk3-sun6.pdf。
    徐國明(2010)。原住民性、文化性與文學性的辯證──《山海文化》雙月刊與臺灣原住民文學脈絡(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海樹兒.犮剌拉菲(2006)。原住民參選立法委員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馬耀.比吼(2010)。溫柔的武器。載於北市紀錄片從業人員職業工會(編),愛恨情愁紀錄片:臺灣中生代紀錄片導演訪談錄。臺北市:同喜文化。
    高志翔(2009)。網際網路中的原住民族傳播權益實踐—以臺灣原住民族網路社群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高德義(2009)。解構與重構:原住民族人權與自治。臺北市:翰蘆。
    高薰芳、林盈助、王向葵(譯)(2001)。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 Design: An Interactive Approach)。(原作者:Joseph, A. Maxwell)。臺北市:心理。
    尉遲秀(譯)(2002)。笑忘書(The Book of Laughter and Forgetting)。(原作者:Milan Kundera)。臺北市:皇冠。
    張君玫(2012)。後殖民的陰性情境:語文、翻譯和欲望。臺北市:群學。
    張君玫(2016)。小販可以發言嗎?從 Spivak 看行動的雙面刃。2016年2月14日,取自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0213-opinion-spivak/。
    張君玫(譯)(2006)。後殖民理性批判:邁向消失當下的歷史(A Critique of Postcolonial Reason: Toward a History of the Vanishing Present)。(原作者: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臺北市:群學。
    張京媛(2007)。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臺北市:麥田。
    張芬芬(譯)(2005)。質性研究資料分析(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原作者:Miles, M. B. & Huberman, A. M.)。臺北市:雙葉書廊。
    張祐榕(2005)。Edward W. Said後殖民論述及其在學校行政上意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張錦華譯(2013)。傳播符號學理論(Introduction of Communication Studies)。(原作者:John Fiske)。臺北市:遠流。
    張懿仁(2004)。全球化下臺灣原住民與國家之權力分享-從蘭嶼達悟族跨境交流談起(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梁永安(譯)(2004)。文化與抵抗:「巴勒斯坦之音」的絕響(Culture and Resistance: Conversations With Edward W. Said)。(原作者:Edward W. Said、David Barsamian)。臺北市:立緒。
    畢恆達(1998)。社會研究的研究者與倫理。載於嚴祥鸞(主編),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臺北市:三民。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新北市:小畢空間。
    莫那能(1989)。美麗的稻穗。臺中市:晨星。
    許育典(2006)。文化國與文化公民權。東吳法律學報,18:2,1-42。
    許思婷(2007)。國小教師╱博士(生)身分認同-後殖民觀點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市。
    郭良文(2015)。蘭嶼的另類媒體:以核廢料與國家公園反對運動為例。載於郭良文(主編),蘭嶼的族群認同與媒體。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郭佳容(2011)。文化公民權的競逐:反思電視媒體改革運動的困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郭佳容(2011)。文化公民權的競逐:反思電視媒體改革運動的困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陳文鐵(譯)(2013)。來自第三世界的痛苦報導:愛德華·薩義德文化隨筆集(Reflections Exile and Other Literary and Cultural Essays)。(原作者:Edward W. Said)。上海市:上海譯文。
    陳光興(2000)文化研究在臺灣到底意味著什麼?載於陳光興(主編),文化研究在臺灣(頁285-315)。高雄市:巨流。
    陳志杰(譯)(2007)。文化與公民身份(Culture of Citizenship)。(原作者:Stevenson, Nick)。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陳佩周(1998)。原住民與媒體 紐澳美三國報紙媒體對原住民新聞事件及議題之報導與編輯政策的研究考察報告。臺北市:中華民國新聞評議會。
    陳其南(2004)。公民國家意識之建立。傳統藝術,46,4-5。
    陳其南、劉正輝(2005)。文化公民權之理念與實踐。國家政策季刊,4:3, 77-88。
    陳芳明(1996)。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臺灣史觀。臺北市:麥田。
    陳芳明(2004)。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臺灣史觀。臺北市:麥田。
    陳信宏(譯)(2014)。新聞的騷動聞的騷動:狄波頓的深入報導與慰藉(The News)。(原作者:Alain de Botton)。臺北市:先覺。
    陳思尹(2012)。國小社會教科書族群議題之分析-後殖民論述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秋萍(2003)。原住民文學中的自我認同與主體重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
    陳素秋(譯)(2006)。文化社會學的實踐(Cultrual Sociology in Practice)。(原作者:Laura Desfor Edles)。臺北市:韋伯。
    陳張培倫(2013)。族群發展導向積極賦權行動與原住民族。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47,1-64。
    陳舜伶(2002)。原住民族運動中「權利法制化」進路的困局-----兼論建構中的臺灣原住民族自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陳雅雲(譯)(2015)。老師的謊言:美國高中課本不教的歷史(Lies My Teacher Told Me: Everything Your American History Textbook Got Wrong)。(原作者:James W. Loewen)。臺北市:紅桌文化。
    陳震(2004)。原住民報導文學與原住民運動之聯繫─從公眾行動的角度探討報導文學的社會功能(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市。
    陶東風(2000)。後殖民主義。新北市:揚智。
    陸正誼(2004)。蘭嶼原住民電臺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曾肇文(2010)。性別課綱之文化政治分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曾馨慧(2011)。瓦力司.得牧的網路實踐:新媒體,原住民與社會運動之機會與限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曾顯雯(2010)。以後殖民觀點分析莫拉克風災新聞中的原民印象以高雄縣永久屋報導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游美惠(2004)。從方法論的要求到女性主義方法論的追求:檢視教育研究期刊中的性別論述,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方法論:觀點與方法。臺北市:心理。
    游美惠(2007)。女性主義方法論:研究的實作與實例。載於周平、楊弘任(主編),質性研究方法的眾聲喧嘩(頁93-105)。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游雅雯(2011)。從後殖民觀點探討馬來西亞的「政治伊斯蘭」運動(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童信智(2007)。臺灣原住民族的民族自覺脈絡研究—以原住民族文學為素材分析(1980、90年代)(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雅柏甦詠.博伊哲努(2008)。原住民族權之詮索。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
    黃小玲(2015)。布農族人孝親獵食獲罪 原民團體聲援抗議。2016年3月30日取自,http://e-info.org.tw/node/112005。
    黃聿芝(2008),批判教育學對於教師角色的啟示。東海教育評論,1,1-16。
    黃國超(2005)。「再現」的政治:從殖民壓抑到主體抵抗的原住民形象。2014年12月15日,取自http://ir.lib.nchu.edu.tw/bitstream/11455/83645/1/15.pdf
    黃淑鈴(2015)。祖靈與惡靈:反核廢與達悟主體性的追尋。載於郭良文(主編),蘭嶼的族群認同與媒體。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黃惠雯、童琬芬、梁文蓁、林兆衛(譯)(2003)。最新質性方法與研究(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原作者:Crabtree, B. F., & Miller, W. L. (Eds.)臺北市:韋伯。
    黃琪崴(2010)。文化公民權之賦權與實踐-以桃園客家文化節回應性評估(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黃楚雄(譯)(2010)。我們能否共同生活?在平等又歧異中共處(Pourrons-Nous Vivre Ensemble?)。(原作者:Alain Touraine)。苗栗:桂冠。
    黃綉庭(2006)。臺灣的公民投票論述(1947~2005):後殖民的觀點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黃鈴華(2005)。臺灣原住民族運動的國會路線(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黃齡瑩(2010)。從推動社會藝術教育政策建構文化國力之研究--以文化公民權、公民美學及臺灣生活美學三大運動為例分析。藝術論文集刊,15,41-59。
    葉佳怡(譯)(2015)。恐怖時代的哲學:與尤根.哈伯馬斯&雅克.德希達對話(Philosophy in a Time of Terror: Dialogues with Jurgen Habermas and Jacques Derrida)。(原作者:Giovanna Borradori)。臺北市:南方家園。
    楊正斌、車牧勒撒以.拉勒格安(2008)。土地就是生命:還我土地。載於夷將.拔路兒(主編),臺灣原住民族運動史料彙編(頁579-587)。新北市:國史館。
    楊立峰譯(2009)。多元文化公民權︰一種有關少數族群權利的自由主義理論 (Multicultural Citizenship)。(原作者:Will Kymlicka)。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楊長鎮(2000年9月)。土地與殖民:資源掠奪、生態變遷與土地所有制。「臺灣政府與臺灣原住民族新的伙伴關係」簽訂周年研討會,臺原住民族政策協會。
    楊詩評(2006)。從後殖民角度探討馬來西亞的國族論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楊昇展(2004)。臺灣原住民族傳統姓名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董秀蘭(2009)。多元文化公民權。載於劉美慧(主編),多元文化教育名著導讀(23–49頁)。臺北市:學富。
    董恕明(2003)。邊緣主體的建構--臺灣當代原住民文學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廖千惠(2004)。互動中的含混與矛盾--以Homi K.Bhabha後殖民論述反思臺灣原住民的主體/認同與教育(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縣。
    廖文生(1984)。臺灣山地社會經濟結構性變遷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廖炳惠(2003)。在全球化過程中的海外華人離散社群:視覺藝術中政治與文化公民權的分合。中外文學,32(4),376。
    榮邵武(2015)。臺灣vs.香港。雙城記!一個故事?。載於郭佩宜(主編),芭樂人類學。新北市:左岸文化。
    趙中麒(2000)。部落主權與文化實踐︰臺灣原住民族自治運動之理論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趙素貞(2010)。臺灣原住民族語教育政策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教育大學,屏東縣。
    趙偉妏、陳晏茵、陳秉逵(譯)(2013)。大眾傳播理論:文化與社會的面觀(Understanding Media Cultures: Social Theory and Mass Communication)。(原作者:Nick Stevenson)。臺北市:韋伯。
    趙雅麗(2005)。社會典範轉移的再思考--從「文化公民權」到「公民美學」。 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特刊,181-186。
    劉永逸(2007)。臺灣政黨輪替前後文化政策之研究-以1993-2008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政策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亮雅(2014)。遲來的後殖民─再論解嚴以來臺灣小說。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劉得興Pawan-Nawi(2014)。原住民族文學書寫策略抉擇探討。載於施正鋒(主編),臺灣原住民族文化、藝術與傳播理論暨實務。臺北市:翰蘆。
    劉新圓(2005)。什麼是文化公民權?國政研究報告。2014年1月30日,取自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EC/094/EC-R-094-001.htm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潘慧玲(主編)(2004a)。教育研究方法論:觀點與方法。臺北:心理。
    潘慧玲(主編)(2004b)。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臺北:高等教育。
    蔡友月(2009)。達悟族的精神失序:現代性、變遷與受苦的社會根源。臺北市:聯經。
    蔡志偉(譯)(2010)。國際法中的原住民族(Indigenous Peoples in International Law)。(原作者:S. James Anaya)。新北市:原住民族委員會。
    蔡佩如(2003)。中華民國中學歷史教科書的後殖民分析──以臺灣論述為核心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蔡佩君(譯)(2008)。責任與判斷(Responsibility and Judgement)。(原作者:Hannah Arendt)。新北市:左岸文化。
    蔡佩君(譯)(2010)。政治的承諾(The Promise of Politics)。(原作者:Hannah Arendt)。新北市:左岸文化。
    蔡孟尚(2015)。司馬庫斯保謢環境 決減半收客。2016年3月5日,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87983
    蔡旻玠(2001)。「部落發展」:去殖民?再殖民?以布農文教基金會為例(未出版之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蔡晏霖(2015)。重返土地,是最基進的革命。載於郭佩宜(主編),芭樂人類學。新北市:左岸文化。
    蔡珮(2010)。臺灣族群報紙公共新聞學的實踐與困境:以《南島時報》與《原聲報》為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 99-2410-H-128-027),未出版。
    蔡源林(譯)(2000)。文化與帝國主義(Culture and Imperialism)。(原作者:Edward W. Said)。新北市:立緒。
    蔡銘宇(2011)。臺灣原住民族教師對文化公民權的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鄧紅風(譯)(2004)。少數群體的權利 : 民族主義、多元文化主義和公民權(Politics in the Vernacular: Nationalism, Multiculturalism, and Citizenship)。(原作者:Will Kymlicka)。新北市:左岸。
    盧建良(2005)。論原住民文化公民權(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宜蘭縣。
    蕭心屏(2009)。文化公民權協商與展演:以在臺日籍女性配偶的生活為例(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蕭昭君、陳巨擘(譯)(2003)。校園生活:批判教育學(Life in schools: 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Pedagogy in the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原作者:Peter McLaren)。臺北市:巨流。
    蕭新煌(1984)。臺灣山地經濟政策與經濟發展問題。臺灣銀行季刊,35:1,126-161。
    蕭新煌、顧忠華(主編)(2010)。臺灣社會運動再出發。高雄市:巨流。
    賴于榛、蕭保祥(2015)。莫那.魯道遭電影侮辱 賽德克族:道歉、立反歧視法。2015年2月28日,取自http://www.ettoday.net/news/20150206/464342.htm
    賴品瑀(2016)。「狩獵是原權!」 原團指野保法違憲 替王光祿聲請釋憲。http://e-info.org.tw/node/113643
    賴品瑀(2016)。「狩獵是原權!」原團指野保法違憲,替王光祿聲請釋憲。取自http://e-info.org.tw/node/113643
    閻紀宇(譯)(2002)。遮蔽的伊斯蘭:西方媒體眼中的穆斯林世界(Covering Islam: How the Media and the Experts Determine How We See the Rest of the World)。(原作者:Edward W. Said)。新北市:立緖。
    謝世忠(1987)。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臺北市:自立晚報。
    謝世忠(2004a)。《山海文化》雜誌創立與原住民文學的建構。載於聯合報副刊(主編),臺灣新文學發展重大事件論文集。臺南市:國立臺灣文學館。
    謝世忠(2004b)。族群人類學的宏觀探索─臺灣原住民論集。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
    謝偉姝(1996)。公共電視原住民記者報導觀點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文化大學,臺北市。
    魏貽君(2007)。戰後臺灣原住民族的文學形成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魏達龍(2010)。想像主體的轉換:1970-1990年代政治論述的歷史社會學考察(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
    蘇振明(2004)。推廣全民美育伸展文化公民權。Taiwan News 財經.文化周刊,144,88-89。
    顧玉珍(2004 年 1 月 13日)。把攝影機還給原住民吧。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顧玉珍、張毓芬(1999)。臺灣原住民族的土地危機:山地鄉「平權會」政治經濟結構之初探。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4,221-292。

    英文部分
    Berger, J., & Mohr, J. (1995). Another Way of Telling. London, England: Vintage Books.
    Bloor M. & Bloor T. (2007). The Practice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New York, NY: Hodder Arnold.
    Calboun, C. (1995). Critical Social Theory: Culture, History, and the Challenge of Difference Twentieth-Century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MA: Wiley-Blackwell.
    Delanty, G. (2002). Two Conceptions of Cultural Citizenship: A Review of Recent Literature on Culture and Citizenship, The Global Review of Ethnopolitics, 1(3), 60-66.
    Denzin, N.K., & Lincoln, Y.S. (2005). Introduction: The discipline and practice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N.K. Denzin & Y.S. Lincoln (Eds.), The Sag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3rd ed., pp1-32). Thousand Oaks, CA: Sage.
    Fairclough, N. (1995).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London, England: Longman.
    Heron, J., & Reason, P. (1997). A Participatory Inquiry Paradigm. Qualitative Inquiry, 3(3), 274-294.
    Kincheloe, J. L., & Steinberg, S. R. (1997). Changing Multiculturalism. Buckingham, PA: Open University Press.
    Kymlicka, W. (1995). Multicultural Citizenship.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ymlicka, W. (2007). Multicultural Odysseys—Navigating the New International Politics of Diversity,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evy, J. T. (1997). The Multiculturalism of Fear.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cedo, S. (2003). Diversity and Distrust: Civic Education in a Multicultural Democrac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asmussen, D. M. (2004). Critical Theory and Philosophy, In D. Rasmussen & J. Swindal (Eds.), Critical Theory (Vol. 2, pp.3-28), Thousand Oaks , CA: Sage.
    Reisigl, M. & Wodak, R. (2001). Discourse and Discrimination: Rhetorics of Racism and Antisemitism, London, England: Routledge.
    Shor, I. (1992). Empowering Education: Critical Teaching for Social Change. Chicago, I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mith, L. T. (1999). Decolonizing Methodologies. New York, NY: Zed Books.
    Teo, P. (2000). Racism in the News,In Michael Toolan (Ed.) (2002),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Vol. 4, pp.360-404), Newyork, NY: Routledge.
    Toolan, M. (1997). What Is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Why Are People Saying Such Terrible Things About It, In M. Toolan (Ed.) (2002),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Vol.3, pp.219-241), New York, NY: Routledge.
    Van Dijk, T. A. (1993). Principle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Discourse and Society, 4(2), 249-283.
    Van Dyke V. (1977). The Individual, the State, and Ethnic Communities in Political Theory, In W. Kymlicka (Ed.) (1995), The Rights of Minority Cultures (pp. 31-56),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Young, I. M. (1990). Justice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Young, I. M. (2007). Global Challenges: War, Self-Determination and Responsibility for Justice. Cambridge, England: Polity Pres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