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蕭瑀婕
論文名稱: 台灣創意市集生活美學與消費現象之研究:以Campo生活藝術狂歡節創意社群為例
Everyday Aesthetics and Consumer Spending Habit of Fashion Market in Taiwan: A Case Study of Campo Living Art Festival
指導教授: 趙惠玲
Chao, Huei-L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8
中文關鍵詞: 創意市集生活美學消費文化美感部落
英文關鍵詞: fashion market, everyday aesthetics, consumer culture, aesthetic tribe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10下載:9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由於後現代藝術思潮的影響,藝術在台灣當代社會已經漸漸走入普羅大眾之中,成為生活化的藝術,現代人的美學觀念也因而趨漸多元與開放。「創意市集」蔚為一種新興的藝術活動與消費型態,其生活美學與消費現象,成為創意社群聚集與交流的新場域。
    本研究之目的在從視覺文化藝術教育的方向,了解「創意市集」的發展脈絡與內涵,解讀參與此活動族群的互動方式、消費觀點,與所呈現的生活美學現象,同時從中窺探後現代社會中藝術創作與展現形式的轉變。為達成研究目的,本研究經過前導研究之後,藉由訪談、觀察與文件分析等三種質性研究方法,選定Campo生活藝術狂歡節的創意社群-主辦人、創意工作者與消費者,作為研究個案。
    歷經一年的研究期程,本研究综合文獻探討與研究資料的分析發現以下結論:一、 Campo創意社群的背景各異,卻因為共同的信念與特質而聚集在創意市集,殊途的三方有所同歸,小眾族群也得以藉此發聲。二、Campo創意市集的舉辦形式為城市獨特的景觀現象,成為創意社群叢聚的美感部落。三、Campo創意社群之中,創意工作者樂於發表分享,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頻繁,彼此存在著承諾與期許的關係。四、Campo藝術活動與當代藝術相較,從產製者、作品、觀者、主導者與展示形式等層面發現,創意市集呈現了些許藝術形式與創作行為的改變。
    最後,根據研究結論,本研究針對創意市集主辦單位、創意工作者、藝術教育與後續研究分別提出具體建議,並分享研究省思,以作為檢視與思考的面向。

    Abstrac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post-modernism, the general public in today’s Taiwan society has gradually accepted art as part of their daily life, no longer as a recluse hiding in its self-contained realm. Beyond acceptance, people have begun to develop taste for art, and their taste has evolved toward diversity and nonconformity. This integration also encouraged the birth of the fashion market. Being the uprising star on the art horizon, this new art culture promotes entrepreneurship in young artists, causes shift in consumer spending habits, and provides a fresh environment for gathering and exchange of ideas among creative communities.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comprehend the growth process of the fashion market, to characterize its essence and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its participants’ activities on everyday aesthe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isual culture and art education. In addition, this research will examine the metamorphosis of art creation and expression in the post-modern society. After the pilot study, three types of approaches—interview, observation and document analysis—helped selecting the subjects: organizers, artists and consumers in the Campo Living Art Festival.
    Literature review and data analysis of the one-year long research led to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First of all, even though the background of the Campo participants diversifies, shared interests and beliefs summon this special congregation where minority has the right to be heard. Secondly, Campo Living Art Festival makes a unique attraction in the rowdy city as an aesthetic tribe hosting creative communities. Furthermore, the constant producer-consumer interaction in the festival gives artists strong confidence in continuation of their work. Last, the festival itself, its participating artists, displayed artworks, attending viewers, and exhibition format represent transi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 art from the traditional counterpart.
    In the end, this research concludes in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fashion market organizers, creative communities, art education and future researches.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動機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一、研究目的 5 二、研究問題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一、研究範圍 7 二、研究限制 8 第四節 名詞釋義 10 一、創意市集 10 二、生活美學 10 三、消費文化 11 四、創意社群 11 五、美感部落 11 六、Campo生活藝術狂歡節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台灣創意市集的發展脈絡 13 一、創意市集產生的因素 14 二、國內創意市集的種類與發展 20 三、國外的創意市集 24 第二節 當代生活風格社群的消費文化 30 一、當代社會的生活風格社群 30 二、當代消費文化現象的內涵 36 第三節 後現代社會的藝術觀點 43 一、後現代藝術教育思潮 43 二、後現代藝術形式與創作行為的轉變 44 第四節 創意市集的相關研究 4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9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場域 51 一、前導研究 51 二、正式研究 5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工具 57 一、訪談 57 二、觀察 59 三、文件檔案 60 四、研究工具 60 第四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61 一、資料整理 61 二、資料分析 66 第五節 研究實施 68 一、研究初期 71 二、正式階段 72 三、完成後期 73 第六節 研究效度、研究者角色與倫理 74 一、研究效度 74 二、研究者角色 76 三、研究倫理 76 第四章 創意社群的美感部落 78 第一節 創意社群群像 78 一、Campo的幕後推手 79 二、互飆新意的創意工作者 84 三、共襄盛舉的消費者 99 第二節 叢聚的美感部落 106 一、叢聚部落的特質 106 二、生活美學現象 123 第三節 創意社群的消費現象 130 一、創意社群間的消費行為 130 二、創意社群間的互動情形 136 第四節 藝術殿堂的傳承與質變 149 一、產製者的觀點 149 二、在藝術品與商品之間 156 三、觀者與產製者的對話 158 四、連結藝術的主導者 162 五、從藝術殿堂到流動市集 16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68 第一節 結論 168 一、Campo創意階級的特質與動機 168 二、Campo創意階級的生活風格與美學現象 170 三、Campo創意階級的消費文化與互動情形 171 四、藝術形式與創作行為的改變 173第二節 研究建議 176 一、對主辦單位的建議 176 二、對創意工作者的建議 177 三、對藝術教育的建議 178 四、後續研究的建議 179第三節 研究省思:我與創意社群的關係 181 一、我與主辦人 181 二、我與創意工作者 181 三、我與消費者 182 引用文獻 中文部分 184 西文部份 187 附錄 附錄一:台灣創意市集的旅遊行程 189 附錄二:參與研究同意函 191 附錄三:前導訪談題綱—創意工作者 192 附錄四:前導觀察札記OB-D-2-061118 193 附錄五:正式訪談題綱—主辦單位 195 附錄六:正式訪談札記 IV-B-2-070414 198 附錄七:研究資料編碼表 203 附錄八:Campo生活藝術狂歡節行程回顧 204 附錄九:Campo舉辦於台灣各地 205 附錄十:Campo報名表 206 附錄十一:Campo在西門町的雨天盛況 207 附錄十二:國外朋友的擺攤情況 208 表 次 表2-1:Web2.0與創意市集的相同點 16 表2-2:國外創意市集 29 表2-3:傳統與現代享樂主義的對照表 37 表2-4:後現代主義與文化認同 41 表3-1:前導研究對象對照表 52 表3-2:正式研究對象對照表 55 表3-3:訪談資料代碼表 62 表3-4:觀察資料代碼表 64 表3-5:文件檔案代碼表 65 表3-6:資料代碼對應表 66 表3-7:研究實施時程表 68 圖 次 圖2-1:「創意金字塔」立面圖 19 圖2-2:當代消費文化理論的三角函數 33 圖2-3:消費的循環 37 圖2-4:文化的迴路 40 圖3-1:研究架構圖 50 圖3-2:研究實施圖 70 圖4-1:Campo生活藝術狂歡節的多元藝術活動 81 圖4-2:B-1的創意雜貨 85 圖4-3:B-2的可愛布娃 88 圖4-4:B-3的手工娃娃 91 圖4-5:B-4的擺攤情景 93 圖4-6:B-5的擺攤情景 95 圖4-7:B-6的創意公仔 97 圖4-8:新遊牧民族的特質 123 圖4-9:創意社群在Campo的互動模式 137 圖4-10:創意工作者與消費者在Campo的互動情形 140 圖4-11:創意社群在網路上的虛擬互動 144

    引用文獻
    中文部分
    王怡穎(2005a)。創意市集Fashion Market。台北:田園城市。
    王怡穎(2005b)。創意市集 II 玩心大發。台北:田園城市。
    朱柔若 譯(2000)。Neuman, W, L. 著。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台北:揚智。
    江學瀅(2006,12)。生活中的自創品牌—手創藝術家個案研究。文化資源經典講座暨研究生學術研討會(頁11-19),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李明璁(2006)。消費世紀中的自主與覺醒。人生雜誌,278,24-27。
    李錡(2006)。街頭新勢力—談台灣「創意市集」的興起。藝術欣賞,2(10),4-8。
    別蓮蒂(2000)。2000年台灣消費習慣調查報告---生活型態白皮書。台北:商周。
    兔牙小熊(2006,11月5日)。最HOT的發燒書創意市集書店同樂會。聯合報。E4版。
    林文琪 譯(2006)。Woodward, K. 著。認同與差異。台北:韋伯。
    林志明 譯(1997)。Baudrillard, J. 著。物體系。台北:時報文化。
    林鈺珊(2006)。時尚城市中的消費部落。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姚瑞中(2004)。臺灣裝置藝術。台北:木馬文化。
    徐子超 譯(2003)。Brooks, D. 著。BOBO族:新社會菁英的崛起。台北:遠流。
    高千惠(2006)。叛逆的捉影 : 當代藝術家的新迷思。台北:遠流。
    夏葉良、魯煒 譯(2003)。Pine, J and Gilmore, J. 著。體驗經濟時代。台北:經濟新潮社。
    張君玫、黃鵬仁 譯(1995)。Bocock, R. 著。消費。台北:巨流。
    張君玫 譯(2001)。Storey, J. 著。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
    郭禎祥、趙惠玲(2002)。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黃壬來主編,藝術與人文,上冊,325-366。台北:桂冠。
    馮朝霖 譯(2001)。Kokemohr, R. 編。質性方法中的參照推論分析:傳記研究之案例分析。應用心理研究,12,25-48。
    楊蕙菁(2005)。美力時代。商業週刊,903,66-72。
    趙惠玲(2005a)。我看故我在:視覺文化藝術教育的前世、今生與來世。藝術教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頁212-231),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趙惠玲(2005b)。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孫治本 譯(1999)。Beck, U. 著。全球化危機。台北:商務。
    孫治本(2001)。疆界毀壞與生活風格。當代雜誌,168,26-39。
    孫治本(2004a)。網路與生活風格社群。網路與社會。167-200。
    孫治本(2004b)。個人化與生活風格社群。台北:唐山。
    陳向明(2004)。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瓊花(2003)。視覺文化的品鑑。人文研究與語文教育研討會論文集,259-283。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實習輔導處地方教育輔導組編印。
    黃壬來(2002)。藝術人文領域課程統整教學設計實務。國民中小學『藝術與人文』課程規劃與實務進階研習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
    黃海鳴(2004)。2004進入藝術學生串連佈網的關鍵年代?典藏今藝術,150,100-102。
    黃海鳴(2006a)。南海藝廊與牯嶺街的再生活動—從2006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談起。藝術家,63(1),182-187。
    黃海鳴(2006b)。藝術在街道上的日常工作。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黃馨儀(2006)。Shoppimg體驗、Shoppimg文化:以台北101購物中心為例。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維公(2006)。風格社會。台北:天下文化。
    劉瓊雄(2006)。我們都愛創意市集。城市畫報,172(22),56-81。
    閻鴻亞 口述(2006)。全球化情境下的創意市集——消費與拒絕消費的藝術。誠品講堂筆記。蕭瑀婕 紀錄。10月13日。
    黎文(2006)。創意市集,創意2.0。城市畫報,172(22),81。
    熊婉容(2006,12)。城市創意階級的崛起:創意市集參與者之特質分析。文化資源經典講座暨研究生學術研討會(頁1-10),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蕭新煌、劉維公(2001)。迎向美感社會的來臨—現代社會生活與美感。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西文部分
    Beck, U., Giddens, A., & Lash, S. (1994). Reflexive modernization. London:Cambridge Polity Press.
    Bourdieu, P.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ell, C. (1987). The romantic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modern consumerism.Oxford: Basil Blackwell.
    Corrigan, P. (1997). The sociology of consumption. London: Sage.
    Duncum, P. (1999). A case for an art education of everyday aesthetic experiences.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0(4), 295-311.
    Duncum, P. (2001). Visual culture: Developments, definitions, and directions for art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2(2), 101-112.
    Duncum, P. (2002). Clarifying visual culture art education. Art Education, 55(3),6-11.
    Featherstone, M. (1991). 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 London: Sage.
    Goretz, J. P., & LeCompte, M.D. (1984). Ethnography and qualitative design ineducational research. Orlando, FL: Academic Press.
    Lewis, Lisa A. (1992). Introduction. In Lisa A. Lewis (Ed.), The adoring audience: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 (pp. 1-6). New York: Routledge.
    Lofland, J. (1971). Analyzing social settings: A guide to qualitative observation andanalysis. Belmont, CA: Wadsworth.
    Maffesoli, M. (1996). The time of the tribes: The decline of individualism in masssociety. London: Sage.
    McCabe, C. (2003). London’s street markets. British Heritage, 24(2), 18-23
    McMillan, J. H. & Schumacher, S. (2000). Research in education: A conceptualintroduction. 5th Ed. Glenview, IL: Scotl, Foresman.
    Miller, D. (1987). Material culture and mass consumption. Oxford: Basil Blackwell.
    Mills, C. W. (1959).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irzoeff, N. (2001). Introduction to part two. In N. Mirzoeff (Ed.), The visual culturereader (pp. 125-129). New York: Routledge.
    Stanley, N. (2002). Out of this world: Theme parks’ contribution to a refinedaesthetics and educational practi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 and Design Education, 21(1), 24-35
    Schulze, G. (1997). From situations to subjects: Moral discourse in transition. In P.Sulkunen et al.(Eds.), Constructing the New Consumer Society (pp. 38-57).New York: Macmillan.
    Weber, M. (1972). Writschaft und gesellschaft (Studienausgabe). Tübigen: J.C.B.Mohr.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