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文彥
論文名稱: 學校權力結構之研究:新制度論的觀點
指導教授: 潘慧玲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2
中文關鍵詞: 權力結構教育改革新制度論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3下載:3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學校組織權力結構的再構是1990年代台灣教改的核心主軸之一,諸多法令的制訂與修正,均意圖對學校權力結構產生制度性的框架作用。然而法令與政策的改變,在組織場域究竟是達成了預期的政策效果,抑或僅是另一種書面文章?其中的轉化機制與結果,便成了理論面與實務面均值得探究之議題。
    本研究以新制度論為理論視角,由制度的角度出發,針對四所公立國民中學之權力結構進行深入探討。研究目的有四:一、鋪陳影響學校權力結構之鉅觀制度脈絡的變遷;二、探討不同場域脈絡下個案學校權力結構的形構;三、分析不同場域脈絡下個案學校權力結構的影響;四、彙整研究所得提出學校行政革新之相關建議。為達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採歷史分析與個案研究,首先縷析影響學校權力結構相關制度的變遷,再以四所個案學校為例,探究行動者在不同脈絡之下,如何透過策略性行動,形構出該場域權力結構的樣態,而此權力結構又對行動者與制度環境產生哪些影響。
    本研究之研究發現如下:
    一、學校權力結構鉅觀制度之變遷可區分為「行政專權期」、「改革鬆綁期」與「多元互動期」三個階段。
    二、學校權力結構制度面的重大轉折,是解嚴後體制外的中上階級取得政治機會所發動及主導。
    三、目前學校權力結構就制度面而言是一種軟性的制度,地方與學校層級的行動者擁有較大的策略運用空間。
    四、學校權力結構是上層制度環境下,場域脈絡與行動者互動的結果。
    五、學校權力結構的樣態有其脈絡性及多元面向。
    六、學校權力結構的影響因樣態之不同而有差異。
    七、學校權力結構的影響受行動者認知及組織規模所中介。
    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發現提出相關建議,提供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學校相關人員,以及後續研究之參考。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名詞釋義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新制度論 9 第二節 權力理論 25 第三節 權力結構 3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9 第二節 研究方法 51 第三節 研究對象 54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56 第五節 研究倫理的考量 57 第四章 學校權力結構鉅觀制度的變遷 59 第一節 理論觀點 59 第二節 學校權力結構相關政策的歷史發展 61 第三節 學校權力結構制度變遷的分析 77 第五章 學校權力結構在組織場域的形構與影響 83 第一節 共同/非共同的正式制度環境 83 第二節 都市老社區裡的傳統大校:A校 85 第三節 都市邊陲的小型學校:B校 106 第四節 城鎮地區新興的中型學校:C校 125 第五節 濱海地區的小型學校:D校 141 第六章 制度、組織場域與學校權力結構 161 第一節 制度—誘因結構 161 第二節 場域脈絡、行動者與學校權力結構 165 第七章 研究發現與建議 183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83 第二節 建議 186 參考文獻 189 附 錄 201

    中文部分
    中央研究院台灣研究推動委員會(主編)。威權體制的變遷:解嚴後的台灣。台北市: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方至民、翁良杰(2004)。制度與制度修正:台灣積體電路產業發展的路徑變遷(自1973至1993)。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6(3),351-388。
    王文科(1995)。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王如哲(2000)。中央、地方與學校權限之劃分。發表於「教育基本法與教育革新研討會」會議手冊。
    王開弘(2006)。台灣防疫政策的歷史制度分析。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政府與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振寰(1996)。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台北市:巨流。
    王振寰(2002)。台灣的威權體制與民主轉型。載於王振寰(主編),台灣社會(頁21-56)。台北市:巨流。
    王震武、林烘煜、黃旭田(1996)。台灣教育組織的體質—以國民教育為中心的分析。台北市: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王麗雲、潘慧玲(2000)。教師彰權益能的概念與實施策略。教育研究集刊,44,173-199。
    丘昌泰(2004)。公共政策—基礎篇。台北市:巨流。
    文崇一(1989)。台灣的社區結構。台北市:東大。
    台社編委會(2003)。邁向公共化、超克後威權──民主左派論述的初構。2007年6月1日,取自http://www.bp.ntu.edu.tw/WebUsers/taishe/20031004_draft.pdf
    石之瑜(2000)。權力概念研究的方法:資源、需要、關係、論述及其整合。中國社會科學季刊,32,149-160。
    田弘茂(1989)。大轉型:中華民國的政治和社會變遷。台北市:遠流。
    史美強(2005)。制度、網絡與府際治理。台北市:元照。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市: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任雲楠譯(2007)。制度與觀念。載於陳義彥、陳景堯、林妤虹、吳宜璇、何景榮、任雲楠譯,政治學方法論與途徑(頁359-382)。台北市: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朱雲漢(1989)。寡佔經濟與威權政治體制。載於蕭新煌(主編),壟斷與剝削: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頁139-160)。台北市:台灣研究基金會。
    李玉惠(2000)。重塑新的校園權力運作結構。台灣教育,594,12-23。
    李宗哲(2002)。國民小學權力結構重組與校務會議運作之研究。銘傳大學公共管理與社區發展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奉儒(1999)。教育學歷史研究之現況與趨勢。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教育學研究方法論文集(頁285-312)。高雄市:麗文文化。
    李東慶(1995)。教師法草案:教權會建議案的精神與特色。教師人權,37,16。
    何明修(2005,11月)。重構國家與教師的關係:朝向統合主義的利益中介。論文發表於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主辦之「華人教育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阮銘、林若雩、祝政邦、呂佳陵(2000)。民主在台灣。台北市:遠流。
    邱育琤、邱永明(2004)。「新」政府,「舊」官僚?:中央政黨輪替與行政菁英的流動。公共行政學報,12,1-40。
    邱憶惠(1999)。個案研究法:質化取向。教育研究,7,113-127。
    林大煒(1993)。宜蘭縣權力結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水波(1993)。強化政策執行能力之理論建構。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林文瑛(1996)。國民教育行政措施的內容分析。台北市: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林文斌(2004)。制度變遷:動態機制的觀點--以台灣中央銀行制度的變遷,1949-61為例。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6(3),389-433。
    林志忠(2003)。組織新制度論對當前中小學組織改革研究途徑之啟示。發表於暨南國際大學舉辦之「教育政策與行政學術團體聯合年會」,南投縣。
    林佳龍(1999)。解釋台灣的民主化。載於林佳龍、邱澤奇(主編),海峽兩岸的黨政關係與民主化(頁87-152)。台北市:月旦出版社。
    林珍珍(2002)。從新制度主義論台灣社會政策的發展。慈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刊,1,213-242。
    林國明(2003)。到國家主義之路:路徑依賴與全民健保組織體制的形成。台灣社會學,5,1-71。
    林淑芬(2000)。國民小學教師權力之研究-教師法公布前後之演變。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吳介民(1990)。政治轉型期的社會抗議:臺灣的1980年代。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文程(1995)。政治轉型理論分析架構的探討。東吳政治學報,4,135-185。
    吳玉山(2001)。制度、結構與政治穩定。政治學報,32,1-30。
    吳明錡(2007)。我國大學評鑑制度之研究:歷史制度主義的觀點。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清山(1998)。解嚴以後教育改革運動之探究。教育資料集刊,23,261-275。
    吳清山(2003)。教育法規—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心理。
    周祝瑛(2003)。誰捉弄了台灣教改。台北市:心理。
    南方朔(2005)。醒醒吧!知識份子。新新聞,972,62。
    紀金山 (2002) 師資培育資制變革的社會學分析。嘉義縣: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所。
    范家豪(2005)。解析知識管理的權力結構-與紀登斯(A. Giddens)與傅柯(M. Foucault)的對話。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集刊,1,259-282。
    秦夢群(1998)。教育行政—理論部分。台北市:五南。
    徐正光、蕭新煌(1996)。瞭解臺灣的社會與國家。載於徐正光、蕭新煌(主編),臺灣的國家與社會(頁1-13)。台北市:東大。
    徐正戎、張峻豪(2004)。從新舊制度論看我國雙首長制。政治科學論叢,22,139-180。
    徐易男(2003)。國民中小學實施校長遴選制度相關意見及其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徐斯勤(2001)。新制度主義與中國政治研究:理論與應用之間對話的初步觀察。政治學報,31,1-16。
    孫本初(2005,6月)。如何寫好一篇優質的碩博士論文。載於國立台北大學公共暨政策學系舉辦之「撰寫碩博士論文與投稿學術期刊論壇」論文集(頁1-7),台北市。
    孫煒(2002a)。教育政策的治理結構:新制度論的觀點。理論與政策,16(2),91-111。
    孫煒(2002b)。比較海峽兩岸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度架構。社會文化學報,15,125-147。
    馬向忠(2003)。我國中央及地方教師組織參與教育政策制定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高承恕(1990)。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結構因素之探討。載於徐正光、宋文里(編),解嚴前後台灣新興社會運動。頁9-19。台北市:巨流。
    高義展(1997)。國民小學學校教師會組織功能、影響型態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翁桓盛(2002)。中等學校實施校長遴選制度後校長領導風格與辦學績效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在職進修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莊文忠(2003)。制度的研究:「新制度論」觀點的比較與「後現代制度論」的發展。理論與政策,16(4),15-44。
    韋奇宏(2002)。兩岸新聞採訪交流的結構與變遷。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水和(2002)。高雄市國民中學學生家長參與校務之研究-家長與教師的觀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許志明(2002)。臺北縣市新制校務會議組織運作與實施成效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家政(2004)。從權力結構的角度談校長的領導角色。學校行政雙月刊,33,161-166。
    許朝信(2001)。我國教育政策制定過程之探討—以教育基本法為例。教育政策論壇,4(1),167-194。
    許籐繼(2000)。學校組織權力重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郭生玉(1993)。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市:精華。
    郭秋永(2006)。權力概念的解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8(2),215-267。
    郭秋永(2004)。對峙的權力觀:行為與結構。政治科學論叢,20,29-78。
    郭承天(2000)。新制度論與政治經濟學。載於何思因、吳玉山(主編),邁入二一世紀的政治學(頁171-201)。台北市:中國政治學會。
    陳文彥(2002)。教師與家長之微觀政治學分析。教育研究資訊,10(2):183-198。
    陳良益 (1996)。我國國小學生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美智、楊開雲(2000)。組織真的是裡性的嗎?-一個組織社會學的新制度論觀點。東海社會科學學報,20,27-57。
    陳明通(1995)。派系政治與台灣政治變遷。台北市:月旦。
    陳敦源(2002)。民主與官僚:新制度論的觀點。台北市:韋伯。
    陳寶山(2004)。校長遴聘政策之執行。台北縣:冠學。
    陳寶山(2001)。國民中小學校長遴聘政策執行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慶安(2000)。國民小學行政權力結構演變及其運作之探討。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慕華(2002)。國民中學家長參與校務和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麗如(2004)。台灣教師人權運動的興起與政策影響—政治機會結構的觀點。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市:行政院。
    陶儀芬(1997)。轉型期中國的金融政治1978-1993。台灣政治學會第四屆年會學術研討會,《中國研究》,頁1-27。
    曹學仁(1997)。高級中學校長權力運用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馮丰儀(2000)。國民中小學校長遴選制度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張世杰(2000)。制度變遷的政治過程:英國全民健康服務體系的個案研究1948-1990。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明侃(1998)。桃園縣國民小學家長會參與校務運作之分析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明輝(1999)。學校教育與行政革新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茂桂、蔡明惠(1986)。社區權力結構研究的幾個問題:兼評「社會權力定義之商榷」及「權力與社區結構」。中山社會科學譯粹,1(3),103-113。
    黃乃熒(2001)。從學校組織權力弔詭管理觀點建構學校組織變革模式。師大學報教育類,46(2),145-164。
    黃光雄(1988)。九年國教的時代使命。國教研究,2,4-13。
    黃宗昊(2004)。台灣政商關係的演變:歷史制度論分析。問題與研究,43(4),35-67。
    黃宗顯(1999)。學校行政對話研究-組織中影響力行為的微觀探討。台北市:五南。
    黃坤政(2000)。教評會之實施對國小校長權力運用策略影響之調查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黃煥榮(1995)。組織中之潛在權力和權力運用—結構面與行為面之探討。法政學報,3,47-64。
    黃嘉雄(1999)。誰當家做主?談學校本位管理的權力結構類型。師友,382,15-18。
    黃慶宗(2000)。國民中小學校長遴選制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曾銳生(2001)。蔣經國、國民黨的特徵與台灣的政治突破。載於威權體制的變遷:解嚴後的台灣(頁147-149)。台北市: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曾建元(1998)。台灣政經轉型與憲政改革。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8(5),61-105。
    董安琪譯(1989),M. Olsen原著。集體行動的邏輯。台北市:遠流。
    楊銘雄(2001)。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遴選制度實施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瑜(2004)。高雄市教師會參與民主政治過程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藍苔菁(2005)。國小實施校長遴選後校園權力結構與校務運作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葉美凰(2003)。我國教師法實施後國民中學權力重建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廖文斌(2003)。國小初任校長參與校長遴選經驗與校務運作狀況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廖坤榮(2005)。台灣農會信用部經營管理的道德危險研究:組織經濟學分析。公共行政學報,17,83-112。
    廖雙慶(2007)。2005國民黨與民進黨合作修憲之探討—從新制度論分析。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甄曉蘭、簡良平(2002)。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權力重整問題之批判分析,教育研究集刊,41(8),65-93。
    蔡文杰(2001)。國民小學學校經營混沌現象敏銳度及組織權力關係重建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培村(1985)。國民中小學校長的領導特質、權力基礎、學校組織結構及組織氣候與教師工作滿足關係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軒軒(2003)。台北市文化政策變遷(戰後至90年代)。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北成譯(John Kenneth Galbraith著),1992,權力的剖析(The Anatomy of Power),台北市:時報文化。
    劉宜君、陳敦源(2003,4月)。新制度主義與政策網絡—我國中央與地方保險費負擔爭議之個案分析。發表於佛光大學主辦之「地方發展策略研討會」,宜蘭縣。
    劉軍寧(1992)。權力現象。台北市:商務。
    劉國兆(2004)。地方教師會影響教育政策合法化過程之研究—以臺北市國中小校長遴選自治條例為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義周(2001)。解嚴後台灣政黨體系的發展。載於威權體制的變遷:解嚴後的台灣(頁89-118)。台北市: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劉瑞華譯,D. North原著(1994)。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成就。台北市:時報。
    劉曉芬(2006)。歷史制度主義觀點的教育政策分析:以高職轉型綜合高中為例。教育政策論壇,9(2),1-22。
    潘慧玲(2002)。緒論:學校革新的脈動。載於潘慧玲(主編),學校革新:理念與實踐(頁1-47)。台北市:學富。
    潘慧玲(2003)。緒論:轉變中的教育研究觀點。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頁1-23)。台北市:高教。
    賴怡真(2006)。師資培育制度的變遷過程:一個歷史制度論的觀點。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薛化元(1994)。教育權的理論與爭議。載於薛化元、周志宏(編著),國民教育權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市:稻香。
    薛化元(2001)。臺灣地方自治體制的歷史考察—以動員戡亂時期為中心的探討。載於中央研究院臺灣研究推動委員會(主編),威權體制的變遷:解嚴後的臺灣(頁169-212)。台北市:中央研究員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薛曉華(1996)。台灣民間教育改革運動—國家與社會的分析。台北市:前衛。
    謝文全(2003)。教育行政學。台北市:高等教育。
    謝卓君(2004)。教育政策制定過程之描繪。教育研究資訊,12(5),3-31。
    謝俊義(2000)。新制度主義的發展與展望。中國行政,68,1-26。
    謝俊義(2001)。「制度是終南捷徑亦或敗壞根源」--以新制度經濟學分析官僚體制的問題。中國行政,70,69-98。
    鄭進丁(1990)。國民小學校長運用權力策略、行政溝通行為與學校組織氣氛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顏國樑(2002)。教育法規。高雄市:麗文。
    蕭全政(1991)。國民主義:台灣地區威權體制的政經轉型。政治科學論叢,2,71-92。
    蕭新煌(1989)。政治自由與經濟公平。中國論壇,28(8),66。
    蕭新煌(1990)。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的分析架構。載於徐正光、宋文里(編),解嚴前後台灣新興社會運動。頁21-46。台北市:巨流。
    蕭道弘(2003)。遴選制度實施後校長領導行為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以臺北縣市國小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英文部分
    Aiken, M. & Mott, P. E. (Eds.).(1970). The structure of community power. N.Y.: Random House.
    Ashforth, B. E. & Gibbs, B. W. (1990). The double-edge of organizational legitimation. Organization Science, 1, 177-194.
    Astley, W. G., & Sachdeva, P. S. (1984). Structural source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power: A theoretical synthesi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9, 104-113.
    Bachrach, P. & Baratz, M. (1962). Two faces of power.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55, 947-952.
    Bachrach, P. & Baratz, M. (1963). Decisions and nondecision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57, 632-642.
    Bass, B. M. & Avolio, B. J. (1990). Multifactor leadership questionnaire. Palo Alto. CA: Consulting Psychologist Press.
    Bauman, P. C. (1996). Governing education: Public sector reform or privatization.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eland, D. Ideas and social policy: An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 Soci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39(1), 1-18.
    Bell, S. (2002). The limits of rational choic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the test bed of central banking politics in Australia. Political Studies, 50, 477-496.
    Berg, B. L. (1995).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for social science (2nd ed.). London: Allen & Bacon.
    Bikers, K. N. & Williams, J. T. (2001).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 political economy approach. NY: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Blyth, M. (2002). Institutions and ideas. In D. Marsh & G. Stoker (Eds.). Theory and methods in political science (2nd ed.) (pp. 292-310). New York, NY: Palgrave Macmillan.
    Bonjean, C. M. Clark, T. C. & Lineberry, R. L.(1971). Community politics: A behavioral approa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Boyd, W. L., & Miretzky, D.(Eds.)(2003). American educational governance on trail: Change and challenges. I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rinton, M. C. & Nee, V. (1998) (Eds.) .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sociology.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Brown, L. P. (1986). Power outside organizational paradigms. In S. Srivasta & Associates(Eds.), Executive power (pp.289-311).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Carlson, R. (1965). Barriers to change in public schools. In R. Carlson et al. (Eds.), Change processes in public schools. University of Oregon, Eugene, OR: Center for Advanced Study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Clark, T. N. (Ed.).(1968).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decision: Comparative analysis. PA: Chandler.
    Clemens, E. S., & Cook, J. M.(1999). Politics and institutionalism: Explaining durability and change.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5:441-466.
    Coase, R. H. (1988). The firm, the market and the law.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ohen, L., Manion, L., & Morrison, K. (2000). Research methods in education (5th ed..). London: RoutledgeFalmer.
    Dahl, R. A. (1961a). The concept of power. In S. Ulmer (Ed.), Introductory readings in political behavior (pp. 342-363). Chicago: Rand McNally.
    Dahl, R. A. (1961b). Who govern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Dahl, R. A. (1958). A critique of the ruling elite model.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52, 463-469.
    DiMaggio, P. J. & Powell, W. W. (1991). Introduction. In W. W. Powell & P. J. DiMaggio (Eds.),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pp. 1-38).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Domhoff, W. (2005). Power structure research and the hope for democracy.
    Downing, K & Dunleavy, P. (1995). Rational choice and community power structures. Political studies, XLIII, 265-277.
    Durkheim, E. (1982). The rules of sociological method and selected texts on sociology and its methods. Translated by W. D. Halls. New York: Free Press.
    Etzioni, A. (1975).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omplex organizations : On power, involvement, and their correlates. New York: Free Press.
    Fairholm, G. & Fairholm, B. C. (1984). Sixteen power tactics principals can use to improve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NASSP Bulletin, 68(472):68-75.
    Falbo, T. (1977). Multimidensional scaling of power strategi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5(8): 537-547.
    Forsyth, D. R. (1999). Group dynamics(3rd ed.). Belmont, CA: Brooks/Cole.
    French, J. R. P. & Raven, B. (1960). The bases of social power. In D. Catwrigh & A. F. Zander (Eds.), Group dynamics (pp.607-623). Evanston: Row, Peterson and Co.
    Glesne, C., & Peshkin, A. (1992). Becoming qualitative researchers: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Longman.
    Greener, I. (2005). The potential of path dependence in political studies. Politics, 25(1): 62-72.
    Hall, P. A. & Taylor, C. R. (1996).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al Studies, 45, 936-957.
    Hay, C. & Wincott, D. (1998). Structure, agency, and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al Studies, XLVI, 951-957.
    Hunter, F. (1963). Community power structure. New York: Anchor Book.
    Immergut, E. M. (1998). The theoretical core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s and Society, 26(1), 5-34.
    Ingram, P. & Clay, K. (2000). The choice-within-constraints new institutionalism and implications for sociolog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6, 525-546.
    Kato, J. (1996). Review article: Institutions and rationality in politics—Three varieties of neo-institutionalists.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27,553-582.
    Katz, D. & Kahn, R. A. (1978).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organizational (2nd ed.).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Keman, H. (1997). Approaches to the analysis of institutions. In B. Steunenberg, & F. Van Vught, (Eds.), Political Institutions and Public Policy (pp. 1-27).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
    Koeble, T. (1995).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political science and sociology. Comparative Politics, 27(2), 231-243.
    Krasner, S. D. (1984). Approaches to the state: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and historical dynamics. Comparative Politics, 16(2), 223-246.
    Layder, D. (1985). Power, structure and agency. 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r, 15(2), 131-49.
    Lehman, H. C. (1936). The creativity years in science and literature. Scientific Monthly, 43, 151-162.
    Leithwood, K. A. (1992). The move toward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9(5), 8-12.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 Sage.
    Lukes, S. (1974). Power: A radical view. London: Macmillan.
    Mahoney, J. (2000). Path dependency in historical sociology. Theory and Society, 29: 507-548.
    Merriam, S. B. (1988). Case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 A qualitative approach.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Miles, M. B. & Huberman, A. M. (1994).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A sourcebook of new methods (2n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Meyer, H. D. & Rowan, B. (2006). Institutional analysis and the study of education. In H.D. Meyer & B. Rowan (Eds.). The institutionalism in education (pp.1-13). NY: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Meyer, J. W. & Rowan, B. (1991). 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 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and ceremony. In W. W. Powell & P. J. DiMaggio (Eds.),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pp. 41-62).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oe, T. (1984). The new economics of organiz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28, 739-777.
    Mok, K. H. & Welch, A. (2003).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al restructuring in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NY: Palgrave Machillan.
    Mok, K. H. (Ed.). (2004). Centraliz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 Educational reforms and changing governance in Chinese societies. MA: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Morriss, P. (1987). Power: A philosophical analysis.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Mumby, D. K. (1988). Communication and power in organizations: Discourse, ideology, and domination. Norwood, NJ: 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
    Nabli, M. & Nugent, J. B. (1989).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nd its applicability to development. World Development, 17(9), 1333-1347.
    Nachmias, D., & Nachmias, C. (1992). Research method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NY: St. Martin’s.
    Newton, K. (1969). A critique of the pluralist model. Acta Sociologica, 12, 209-243.
    North, D. C. (1990).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strom, E. (1991). Rational choice theory and institutional analysis: Toward complementarity.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5 (1), 237-243.
    Parsons, D. W. (1995). Public polic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olicy analysis. Aldershot, UK: Brookfield.
    Perrucci, R. & Pilisuk, M. (1970). Leader and ruling elites: The interorganisational bases of community power. American Sociology Review, 35, 1044-1057.
    Peters, B. G. (1996). Political institutions, old and new. In Robert, E. Goodin & Hans-Dieter Klingemann (Eds), A New 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eters, B. G. (1999). Institutional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New York: Pinter.
    Peters, B. G., Pierre, J. & King, D. S. (2005). The politics of path depencency: Political conflict in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67(4), 1275-1300.
    Pfeffer, J. (1981). Power in organizations. Marshfield, MA: Pitman.
    Pierre, J. & Peters, B. G. (2000). Governance, politics, and the state. N.Y.: Macmillan.
    Polsby, N. P. (1959). Three problems in the analysis of community power.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4, 769-803.
    Polsby, N. P. (1960). How to study community power: the pluralist alternative. Journal of Politics, 22, 474-484.
    Reed, M. I. (1992). The sociology of orgznizations: Themes, perspectives and prospects. Hertfordshire: Harvester Wheatsheaf.
    Reich, S. (2000). The four faces of institutionalism: Public policy and a pluralistic perspective. Governance: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13(4), 501-522.
    Robertson, P. & Tang, S. Y. (1995). The Role of Commitment in Collect Action: Comparing th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Rational Choice Perspective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55 (1), 67-80.
    Rockman, B. A. (1994).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and the old institutionalism. In New perspectives on American politics. Washington: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Press.
    Rothstein, B. (1996). Political institutions: An overview. In R. E. Goodin, & Hans-Dieter Klingemann (Eds.), A New 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chattschneider, E. E.(1960). The semi-sovereign people. A realist’s view of democracy in America. NY: Holt, Rinehart and Winton.
    Scott, W. R. (1991). Unpacking institutional arguments. In W. W. Powell & P. J. DiMaggio (Eds.),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pp. 164-182).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cott, W. R. (2001).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2nd ed.). L.A.: Sage.
    Scott, W. R., & Meyer, J. W. (1991). The organization of societal sectors: Propositions and early evidence. In W. W. Powell & P. J. DiMaggio (Eds.),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pp. 108-140).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tacey, J. & Rittberger, B. (2003). Dynamics of formal and informal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the EU. Journal of European Public Policy, 10(6), 858-883.
    Stake, R. E. (2005). Qualitative case studies.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The sag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3rd ed.). CA: Sage.
    Thelen, K., & Steinmo, S. (1992).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analysis. In S. Steinmo, K. Thelen, & F. Longstreth (Eds.), Structuring politics: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analysis (pp. 1-32).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helen, K. (1999).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 2, 369-404.
    Weick, K. E. (1976).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s as loosely coupled system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1(1): 1-19.
    Wrong, D. H. (1988). Power: It’s forms, bases, and uses. Englewood, New York: Prentice Hall.
    Yin, R. K. (2003).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 (3r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Yukl, G. (2002).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 (5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 Prentice Hall.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