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鄭仕一 Cheng, Shih-Yi |
---|---|
論文名稱: |
再建構的創作憶痕-胡民山、蕭君玲之民族舞蹈創作歷程分析 Creation Memories Reconstructed – An Analysis of Folk Dance Creation Process of Min-Shan Hu and Chun-Ling Hsiao |
指導教授: |
劉一民
Liu, I-Min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畢業學年度: | 10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355 |
中文關鍵詞: | 美的感應 、創作憶痕 、創作歷程 、民族舞蹈 |
英文關鍵詞: | perception of beauty, creation memories, process of creation, folk danc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02 下載:6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本研究以敘說及對話美學為理論基礎,再建構胡民山、蕭君玲數十年民族舞蹈之創作憶痕。首先以「美的感應」為主要的基底,輔以二位創作者之作品為範例,以「拉扯與堅持」、「不自覺又刻意的焦點」、「多元藝術領域的涉入」為論文研究議題,並歸結出二位創作者的藝術創作價值觀與創作風格。
一、 二位創作者都相當注重當代民族舞蹈創作,如何能發展出具有臺灣這沃土的文化氛圍與藝術風格。
二、 胡民山發展出的「禪風作品」具有「靜為、如似、緩沉、寂然」的風格。
三、 蕭君玲發展出的創作特色:「圖像式呼吸」、「聽勁式觸動」、「滲入式擬像」。
四、 創作歷程中會產生很多「非預期」的狀態,創作者對此「非預期」有著一定的堅持,會產生許多的拉扯,這些拉扯有時會對創作產生阻礙,有時卻會碰撞出新契機。
五、 二位創作者因長期創作實踐,都養成一種攝擷「美」的習性,成為生命慣性之一,也是積累創作能量的個人特質。
六、 二位創作者都在創作上極想獲得「自由空間」,而不願被世俗的狹隘觀點所綁縛,因此都有著跨領域的汲取創作養分的動機,不斷地為自己的創作注入新意。
本文結論以「迷攝」、「情結」作為最終的論述。「迷・攝」,是創作歷程中的「堅持、聚焦、取捨」的「美的感應」,因迷而美,攝而創作;創作者內在「糾結而執」的「情・結」,在多元差異的「美的感應」沃土上積澱著創作「映象」,它來自於創作者的社會化情感、藝術思維、美的判斷與創作之慾。
Abstract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aesthetics of narrative and dialogue is trying to reconstruct the memories of folk dance creation of Min-Shan Hu and Chun-Ling Hsiao for decades. Firstly, the study regards “perception of beauty” as essential base level, takes the two creators creations as examples to approach the issues concerning “struggle and insistence”, “a focus of unconsciousness/consciousness”, and “involvement of multiple art fields”. As a result, the two creators’ artistic value orientations and creative styles are induced.
1. Both of the creators were thinking highly of contemporary folk dance creation, and strenuously develop the cultural atmosphere and artistic styles imbued with Taiwanese homeland fertility.
2. Min-Shan Hu’s creations of the “style of zen” endow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lm, coincidence, slow motion, and solitude”.
3. Chun-Ling Hsiao develop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conic breathing”, “strenuous touching”, and “infiltrative simulation” in her works.
4. Many of the “unexpected” situations could occur in the process of creation, and the insistence of creators toward “unexpected” will lead to many struggles. These struggles may obstruct creation, or sometimes, lead to a new opportunity.
5. The long-term practice of creation has cultivated a habit of seizing “beauty” and became one of their lifetime customs. The accumulation of creation energy have embodied in their individuality.
6. Both of them aspire to achieve “free space” in creation and don’t like to be constrained by mundane, narrow views. Therefore, they have motive to acquire inspirations from multidisciplinary resources and continuously renovate their works.
The study concluded with the discourse of “fascinated absorption” and “emotional complex”. “Fascinated absorption” means “perception of beauty” through “insistence, focus, and tradeoff” in the process of creation. Beauty attributed to one’s fascination, and absorption initiate creation. The creators’ inner “entangled persistence” caused “emotional complex”, and accumulated “images” in the diversified differentiated fertile soil of “perception of beauty”. These were come from the creators’ socialized emotion, thinking of arts, appreciation of beauty, and desire of creation.
參考文獻
一、翻譯專書
Catherine Kohler Riessman著,《敘說分析(Narrative Analysis)》。王勇智、鄧明宇合譯。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12.09。
Jurgen Schilling(編著),《行動藝術》。吳瑪俐譯。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6。
列夫‧尼可拉葉維奇‧托爾斯泰(Lev Nikolayevich Tolstoy)著,《托爾斯泰藝術論》。古曉梅譯。臺北:遠流出版,2013。
梅洛‧龐帝(Maurice Merleau-Ponty)著,《眼與心(L’Ceil et l’Esprit)》。龔卓軍譯。臺北:典藏藝術家庭出版,2009。
赫伯特‧裡德(Herbert Read)著,《藝術的意義(The Meaning of Art)》。梁錦鋆譯。臺北:遠流出版社,2006。
魯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著,《視覺思維(Visual Thinking)》。滕守堯譯。四川:四 川人民出版社,1998。
邁可‧博藍尼(Michael Polanyi)著,《個人知識-邁向後批判哲學(Personal Knowledge:Towards a Post-Critical Philosophy)》。許澤民譯。臺北:商周出版,2004。
羅伯‧索科羅斯基(Robert Sokolowski)著,《現象學十四講(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李維倫譯。臺北:心靈工坊,2005。
蘇珊‧朗格(Susanne. K. Langer)著,《藝術問題(Problems of art)》。滕守堯、朱疆源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1983。
二、專書
王炳社,《隱喻藝術思維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朱光潛,《美感與聯想-朱光潛美學文學論文選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李思賢,《當代書藝理論體系》。臺北:典藏藝術家,2010.11。
李澤厚,《美學四講》。三聯書店,1989。
李澤厚,《美的歷程》。臺北:三民書局,2013。
李立享,《Dance-我的看舞隨身書》,臺北:天下遠見出版,2000。
杜覺民,《隱逸與超越-論逸品意識與莊子美學》。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
伽達默爾(Gadamer),《贊美理論-伽達默爾選集》。上海:三聯書店,1988。
佘碧平,《梅洛龐蒂歷史現象學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
林谷芳,《禪 兩刃相交》。臺北,橡樹林文化出版,2005。
易杰熊,《哲學、文化與社會》。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吳明益,《浮光》。臺北:新經典圖文傳播,2014.01。
宗白華,《美學與意境》。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宗白華,《宗白華全集》。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宗白華,《美學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周與沉,《身體:思想與修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洪根深,《殺墨:洪根深創作研究展(千山過盡是人間-洪根深的臺灣後現代水墨)》。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2012。
胡妙勝,《戲劇與符號》。上海:文藝出版社,2008。
袁 禾,《中國舞蹈意象論》。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4。
張能為,《理解的實踐-伽達默爾實踐哲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席勒,《審美教育書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
許義雄等著,〈臺灣百年身體運動文化之建構〉,《運動文化與運動教育- 許義雄教授退休紀念論文集》。臺北:師大書苑,2003。
曾肅良,《傳統與創新-現代藝術的迷思》。臺北:三藝文化,2002。
陸蓉之《後現代的藝術現象》。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0。
曾肅良,《傳統與創新-現代藝術的迷思》。臺北:三藝文化,2002。
傅佩榮,《向莊子借智慧》。北京,中華書局,2010。
詹偉雄,《美學的經濟-臺灣社會變遷的60個微型觀察》。臺北,藍鯨出版,2005.07。
滕守堯,《審美心理描述》。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葉錦添,《神思陌路》。臺北:天下雜誌,2008。
葉錦添,《神行陌路》。臺北:天下雜誌,2013。
蔣勳,《此時眾生》。臺北,有鹿文化,2012。
蔣勳,《美的曙光》。臺北:有鹿文化,2009.08。
蔣勳,《美的沉思-中國藝術思想芻論》。臺北:雄獅,2003。
蔣孔陽,《蔣孔陽全集-卷三》。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劉康,《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評述(Bakhtin's Dialogism and Cultural Theory)》。臺北:麥田出版,2010.10。
劉方,《中國美學的基本精神及其現代意義》。巴蜀書社出版,2003。
劉若瑀,《劉若瑀的三十六堂表演課》。天下遠見出版社,2011。
鄭仕一,《身體文化的印跡》。臺北,文史哲出版,2008。
鄭仕一、蕭君玲,《身體技能實踐的反映與轉化》。臺北,文史哲出版,2013。
蕭君玲,《變動中的傳承:民族舞蹈創作的文化性與當代性》。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3。
蕭君玲,《中國舞蹈審美》。臺北,文史哲出版,2008.05。
蘇珊‧朗格(Suanne. K. Langer),《情感與形式》。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
釋見介,《和佛陀賞花去》。臺北,野人文化出版,2013。
龔卓軍,《身體部署-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臺北:心靈工坊,2006。
三、碩博士論文
樊香君,〈神.虛.意.韻:蕭君玲的當代民族舞蹈美學探究〉(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理論究所碩士論文,2010)。
賴玫玲,〈臺灣當代民族舞蹈發展之探討—臺北民族舞團之個案研究〉(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舞蹈系碩士論文)。
四、期刊論文
于蔚泉,〈舞蹈意象與審美建構〉,《山東藝術學院學報》,1(2005):73-77。
王凌莉,<癡舞一生>,《樂舞臺灣 世紀風華-臺北民族舞團二十週年特刊》,(臺北:臺灣舞蹈雜誌社,2007),頁8-11。
李為仁,<諦觀圓鏡,蓮由心生-蔡麗華的「新民族舞蹈」舞劇《藝色蓮想》>,《表演藝術雜誌》,94期(臺北,2000.10),頁22-23。
畢芙蓉,〈意象、風格與形式- 卡西爾形式理性說與中國古代意象說、 風格論〉,《理論學習》,7(2000):48-50。
黃榮,〈梅洛-龐蒂的身體與繪畫藝術的表現性〉,《貴州民族學院學報》,1(2005),頁127-130。
鄭仕一,<「異色聯想」與「意識聯想」>,《表演藝術雜誌》,96(臺北,2000.12),70-71。
鄭仕一、蕭君玲,<探討臺灣傳統舞蹈之身體漾態的現象學分析>,《大專體育學刊》,80(臺北,2005.10),94-100。
鄭仕一、蕭君玲,<中國舞蹈審美意象-原型、隱跡、象徵>,《大專體育學刊》,8:2(臺北,2006.6),1-12。
鄭仕一、鄭幸洵、蕭君玲,<民族舞蹈創作的藝術本性:在遮蔽與無蔽之間>,《大專體育學刊》8:3(臺北,2006.8),1-12。
龔卓軍,〈從身動力到社會建築:前欲望狀態的諸眾結界〉《藝術觀點》,48(2012),頁10-23。
五、表演節目冊、特刊
臺北民族舞團,《期待民族舞的朗然存在:樂舞臺灣-臺北民族舞團二十週年特刊》(臺北:臺灣舞蹈雜誌社、臺灣樂舞文教基金會出版,2007)。
《拈花節目冊》(臺北民族舞團,2006)。
《拈花微笑節目冊》(臺北民族舞團,2010)。
《百年香讚節目冊》(臺北民族舞團,2011)。
《百年香讚節目冊》(臺北民族舞團,2011)。
《新異色蓮想節目冊》(臺北民族舞團,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