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葉瑞伊 Yeh Jui Yi |
---|---|
論文名稱: |
佛教音樂創作學習者生命轉化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李明芬
Li, Ming-Fe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313 |
中文關鍵詞: | 佛教音樂創作 、生命轉化 、生命意義 |
英文關鍵詞: | Buddhist Music Creation, Life Transformation, Life Meaning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647 下載:3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論 文 摘 要
研究者從體認佛教音樂對世人身心靈的安定與淨化力量,進一步探討臺灣佛教音樂創作的社會背景,及近代佛教音樂創作的興起與發展脈絡,期望藉由佛教音樂創作學習者做中學及學中做的學習歷程,瞭解佛教音樂的生命美學與生命轉化的內涵。本研究欲達成之研究目的如下:
一、瞭解參與佛教音樂創作過程的學習經驗與體悟。
二、瞭解參與佛教音樂創作學習之影響因素。
三、瞭解參與佛教音樂創作前後的轉變及對生命的啟發。
四、瞭解參與佛教音樂創作後所發現的生命美學。
本論文採用敘事研究法與個案研究法之融合,以個體為單位,共選擇了四位佛教信仰者做為個案研究的對象。對於個案特性的描述,是從音樂創作行為為類型的研究個體。又研究策略包含深度訪談、情境觀察及音樂鑑賞等。本研究運用敘事研究及個案研究的考量因素有二:其一,生命轉化是一種人性化的生命故事研究議題。其二,個案研究的最終目的在於受訪者真正能提供具有研究價值的訊息。由於佛教音樂創作學習者的學習是在自然情境中發展,除了深度訪談外,學員在不同學習情境中的行為、語言及互動是很重要的實地情境觀察資料來源。又本研究的佛教音樂創作作品,必須透由鑑賞做出品質的評論,來瞭解其優劣的檢測,故音樂鑑賞也是研究方法之一。
本研究發現<實踐力>是活用知識而變成有智慧的行動,可以促成人類生命轉識成智的因素;又人的<意志力>是可以持續長久於定心境界,是自我超越動力的來源;覺性智慧就是體悟在每一個當下存在的意義,是開啟生命意義之鑰;而佛教音樂創作學習者所積極追求的是<空美>生命美學意境。
又生命意義實踐有其時間先後順序,並且每個階段性的目標不同,一旦開始後就會持續下去… 。又人生選擇佛教音樂創作經驗的詮釋,端看個體是否會提出「積極面」問題。對於佛教音樂教學之倡導,是有助於心靈體驗與意義實踐。又佛教教義美、文學美、音樂美是有同工異曲的生命美學,可以齊致謳歌。從佛教音樂創作學習者的生命體驗中,感知佛教音樂<空美>、<有美>之生命意境,重建對於生命美學的認識。
本研究的貢獻:對於中國歷代佛教音樂發展的型態與觀念更加清晰。為了再深入探討與發展,必須重建佛教與佛教音樂發展之相關理論概念。又本研究中瞭解佛教音樂創作也是延續文化發展的方法之一,能有效提供佛教音樂生命美學意境之學習,與體驗生命意義之實踐,故建立佛教音樂學術體系之研究,是未來待突破之處。
本研究對於學術的建議:將佛教音樂創作納入教育課程,培養更多創作專業人才。又為達多元與普遍發展,建置佛教音樂創作比賽平臺,將比賽優質作品製作為佛教音樂藝術文本與有聲教材,並推行佛教音樂合唱比賽,提供教育傳承與文化保存。關於後續研究方法,建議以各種不同團體背景之佛教音樂創作學習者為研究對象,或許又有新的發現,仍值得再深入探討與研究。
關鍵字:佛教音樂創作、生命轉化、生命意義
ABSTRACT
This study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Buddhist music creation in Taiwa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uddhist music creation in modern times. This exploration proceeds through an awareness of how Buddhist music stabilizes and purifies the body and soul, as well as how students of Buddhist music creation are expected to experience the true meaning of life aesthetics and transformation.
The writer wishes to achieve the following purposes:
1. To understand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during Buddhist music creation.
2.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Buddhist music creation.
3. To understand the transformation before and after Buddhist music creation and its inspiration on life.
4. To understand the life aesthetics found after Buddhist music creation.
This study adopted a combination of narrative methodology and case studies, focused on individuals, and four Buddhists were chosen as case study objects. The description of case study characteristics sprang from the music-creation behavior type of the research individuals. The study’s strategies included in-depth interviews, situational observation, music appreciation, among other methods. This study adopted a narrative methodology and case study approach for the following two reasons: 1. Life transformation is a research issue in human beings’ life stories; 2. The ultimate goal of case studies is for interviewees to offer information of real research value. Because an examination of students of Buddhist music creation takes place in a natural setting, the learners’ behaviors, language expressions, and interactions in different learning settings are also important data resources, in addition to in-depth interviews. In this study, Buddhist music creation was reviewed through appreciation of its quality; appreciation is also a research method.
This research found that “realization” is the intelligent action of applying knowledge flexibly, which is an element in facilitating human life’s transformation from knowledge to intelligence; “willpower” is staying in a calm state for a long time, which is the power source of surmounting oneself; “intelligence” in sensing nature is realizing the significance that exists in each moment, which is the key to opening life’s significance; and what students of Buddhist music creation pursue actively is the ideal life aesthetic condition of “beauty in nothingness” (kongmei).
Realization of life meanings proceeds chronologically and each stage has different goals. Once it begins, it then goes on and on. Besides, interpretation of Buddhist music creation experience depends on whether the individual will propose “active” questions. Promotion of Buddhist music by teaching helps in mind experiencing and meaning practicing. Beauty in Buddhist doctrine, beauty in literature, and beauty in music and art are all life aesthetics of different tunes rendered with equal skill and can be sung together. From the life experiences of students of Buddhist music creation, and their awareness of the meanings of “beauty in nothingness” (kongmei) and “beauty in somethingness” (youmei), our understanding of life aesthetics is recreated.
The contribution of this research is providing clearer notion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patterns of Buddhism music in all previous Chinese dynasties. In order for further discussion and development to take place, the related theoretical concepts of Buddhism and Buddhist music development have to be reconstructed. Also, it is implicitly understood in this research that Buddhist music creation is a method for continued cultural development, one that enables us to effectively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life aesthetics in Buddhist music, and to experience a realization of life’s significa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ystem for academic research of Buddhist music is a breakthrough that the future may bring.
This study’s suggestions for education are as follows: including Buddhist song creation in Buddhist college courses; setting up Buddhist music platforms to encourage Buddhist song creation; making excellent works from competitions into Buddhist music and art texts and audio learning books for education and cultural preservation. As for future research, this study suggests studying Buddhist music creation learners of different group backgrounds.
Keywords: Buddhist Music Creation; Life Transformation; Life Meaning
參考書目
1著作類書籍
方銘健(1997)。藝術音樂情感與意義。臺北市:全音樂譜出版社。
方惠光(2004)。二十世紀新藝術的浪潮。臺北市:國超文化事業有限公
司。
牛龍菲(1998)。《敦煌壁畫樂史資料總錄與研究》。中國人民共和國:
北京美通印刷有限公司。
方祖榮(1978)。《陶淵明》。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久松真(1982)。禪藝美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王穎(1983)。蕭邦二十四首前奏曲之研究。臺北市:全音樂譜出版社。
印順法師(1985)。佛法是救世之光。臺北市:正聞出版社。
田青(2002)。淨土天音。山東:文藝出版社。
田青(1997)。中國宗教音樂。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田青(2002)。中國音樂學研究文庫:淨土天音。山東:文藝出版社。
朱榮智(1992)。向人生問路。臺北市:書泉出版社。
朱榮智(1992)。與生命拔河。臺北市:書泉出版社。
朱光潛(2003)。文藝心理學。臺北縣: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江燦騰(1995)。二十世紀臺灣佛教的轉型與發展。高雄市:淨心文教基
金會。
余德慧&石佳儀(2003)。生死學十四講。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
份有限公司。
李永剛(2000)。實用歌曲創作法。臺北市:全音樂譜出版社。
李哲良(2000)。禪的人生與藝術。四川省:四川美術出版社。
李叔同&太虛法師著。李叔同解經(2007)。臺北縣:八方出版股份有限
公司。
李娓娓(1983)。鋼琴詼諧曲研究。臺北市:大陸書店。
呂季芳(1998)。生活學習經營人生。高雄市: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杜亞雄(2002)。民族音樂學概論。湖南:文藝出版社。
杜保瑞&陳榮華(2008)。哲學概論。臺北市:五南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和南寺(2002)。造福勝境:慶祝造福觀音開光二十週年紀念專刊。花蓮:
和南寺。
林天佑(2002)。APA格式:網路電子化資料引用及參考文獻的寫法。臺
北市: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期刊。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高雄市:麗文文化
公司。
吳怡著(1996)。生命的轉化。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吳靖國(2006)。生命教育:視域交融的自覺與實踐。臺北市:五南圖書
股份有限公司。
周文賢&吳金潮(1998)。碩士論文撰寫方法。臺北市:華泰文化事業股
份有限公司。
周理悧(1985)。音樂美學。臺北市:樂韻出版社。
周月亮(2002)。王陽明。臺北縣:詠春圖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恰託巴底亞耶(1992)。印度順世論。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
胡耀(1992)。佛教與音樂藝術。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孫清吉(2006)。樂學原論。臺北市:全音樂譜出版社。
崔光宙(1993)。音樂學新論。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崔衛(2004)。李叔同。臺北市:石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星雲大師(2002)。談處世。臺北市: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星雲大師(2005)。宗教與體驗-修證篇。臺北市:香海文化事業有限公
司。
星雲大師(2005)。佛法與義理-義理篇。臺北市:香海文化事業有限公
司。
星雲大師(1999)。佛光教科書第八冊:佛教與世學。臺北縣:佛光文化
事業有限公司。
星雲大師(1999)。佛教叢書-人間佛教第十冊。臺北縣:佛光文化事業
有限公司。
袁靜芳(1999)。樂種學。北京:華樂出版社。
袁靜芳(2003)。中國漢傳佛教音樂文化。北京:華樂出版社。
凌海成(1998)。佛教音樂的美學思想。臺北縣:財團法人佛光山文教基
金會。
徐復觀(1973)。中國藝術精神。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高厚永(1987)。民族器樂概論。臺北市: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高宣揚(2004)。傅科的生存美學:西方思想的起點與終結。臺北市:五
南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高遠(2007)。不朽的樂聖:貝多芬。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馬宗達(1986)。高級印度史。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
梁靜(2008)。傾聽大師李叔同。臺北市:廣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梁憲怡(1983)。蕭邦練習曲詮釋。臺北市:全音樂譜出版社。
許添盛&王季慶(2005)。用心醫病:新時代身心靈整體健康觀。臺北市:
遠流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許常惠(1987)。追尋民族音樂的根。臺北市:樂韻出版社。
許麗雯(2004)。你不可不知道的古典音樂世界。臺北市:高談文化事業
有限公司。
郭長揚(1991)。音樂美的尋求-應用音樂美學。臺北市:樂韻出版社。
郭長揚(1985)。鋼琴教學與民族音樂。臺北市:樂韻出版社。
郭有谲(2001)。創造心理學。臺北市:正中書局。
陳郁秀(2001)。沙漠中的紅薔薇-郭芝苑。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社。
陳俊輝(2004)。生命哲學與生命科學。臺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
公司。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臺北市: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
司。
葉乃嘉(2005)。心、靈與意識:新時代的生命教育。臺北市:臺灣商務
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葉明媚(1992)。音樂天地。臺北市:臺灣商務出版社。
葉志明(1982)。中國音樂理論作曲新解。臺北市:天同出版社。
彭運石(2001)。馬斯洛的人本心理學。臺北市:貓頭鷹出版社。
塔帕爾(1990)。印度古代文明。浙江省:浙江人民出版社。
雅奈茲(2007)。生命與意識的省思。臺北市:清海無上師世界會。
游乾桂(1998)。用心療心。臺北市:遠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黃友隸(1975)。中國風格和聲作曲。臺北市:正中書局,
曾焜宗(2006)。音樂的教育功能。高雄市:復文圖書出版社。
張光松(2004)。行銷之美:銷售與心靈的對話。臺北縣:世茂出版社。
張春興&林清山(1989)。教育心理學。臺北市: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
公司。
新窟智朝(1998)。以藝術的眼光探討宗教教化。臺北縣:財團法人佛光
山文教基金會。
楊沛仁(2001)。音樂史與欣賞。臺北市:美樂出版社。
楊兆禎(1983)。音樂創作指導。臺北市:全音樂譜出版社。
楊恩寰(1993)。審美心理學。臺北市:美樂出版社。
楊韶剛(2001)。尋找生命的意義:羅洛.梅存在主義心理學。臺北市:
貓頭鷹出版社。
楊國榮(1997)。心學之思。臺北市:三聯書店。
聖嚴法師(1997)。印度的佛教。臺北市: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聖嚴法師(2006)。從心溝通。臺北市: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曹剛華(2008)。宋代佛教史籍研究。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褚柏思(1981)。佛教的文化思想與藝術。臺北市:新文豐出版社。
蔡盛通(2003)。音樂欣賞新論。臺北市:樂韻出版社。
蔡秀玲&楊智馨(1999)。情緒管理。臺北市:揚智文化出版社股份有限
公司。
潘慧玲(2005)。教育論文格式。臺北市: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潘小慧(2001)。人的意義。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
公司。
潘慧玲(2004)。教育論文格式。臺北市: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劉昌元(1987)。西方美學導論。臺北市:聯經出版社。
劉佑知(2007)。貝多芬。臺北市:臺灣商務出版社。
劉再生(2000)。中國古代音樂史簡述。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鄭石岩(2004)。隨緣成長。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鄭石岩(2006)。參禪.改造心情:參透二十八則。臺北市:遠流出版事
業股份有限公司。
鄭煥璧(1998)。鄭煥璧歌曲集。臺北市:美樂出版社。
賴永海(1991)。佛道詩禪:中國佛教文化論。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蕭麗華(1997)。唐代詩歌與禪學。臺北市:東大圖書出版社。
蕭蕭(2004)。臺灣新詩美學。臺北市:爾雅出版社。
蕭而化(1984)。音群之法則。臺北市:臺灣開明書店。
邊多(2000)。綜論藏傳佛教嘎爾羌姆音樂。西藏:西藏自治區音樂家協
會出版。
釋東初(1974)。《中國佛教近代史》。臺北:東初出版社。
釋昭慧(1980)。佛教音樂思想。臺北縣:法界出版社。
釋昭慧(2006)。《人菩薩行的歷史足履》。臺北縣:法界出版社。
釋祥雲(1992)。佛教常用「唄器, 器物, 服裝」簡述。臺北市:佛陀教
育基金會。
2編纂類書籍
中台禪寺(編著)(2000)。中級禪修班教本。南投縣:中台山佛教基金會。
中台禪寺(編著)(2000)。初級禪修班教本。南投縣:中台山佛教基金會。
中台禪寺(編著)(2002)。簡易禪修教本。南投縣:中台山佛教基金會。
中台禪寺(編著)(1999)。惟覺法語。南投縣:中台山佛教基金會。
中台禪寺(編著)(2006)。法燈叢書。南投縣:中台山佛教基金會。
中國音樂出版(編著)(1990)。中國風格的鋼琴曲集。香港:藍馬柯式印
務公司。
王星元(編著)(2007)。西方的呼喚。高雄縣:文德印刷有限公司。
尤煌傑&潘小慧(編)(2001)。應用心理研究:人的意義。臺北市:五南
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田聯韜(編著)(2005)。藏傳佛教宗教樂舞羌姆音樂考察。中國人民共和
國:北京美通印刷有限公司。
沈清松(主編)(2004)。心靈轉向。臺北縣: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李哲洋(編著)(1988)。名曲解說第四冊。臺北市:大陸書店。
李哲洋(主編)(1988)。管弦樂曲名曲解說。臺北市:大陸書店。
李進輝&詹良才(編著)(1981)。琵琶教本。臺南縣:大千文化出版社。
佛陀教育基金會(編著)(1990)。大正藏等61冊。臺北市:財團法人佛陀
教育基金會。
佛陀教育基金會(編著)(1990)。中華大藏經。臺北市:財團法人佛陀教
育基金會。
佛陀教育基金會(編著)(1990)。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臺北市:財團法人
佛陀教育基金會。
佛陀教育基金會(編著)(1990)。金鋼般若波羅蜜經。臺北市:財團法人
佛陀教育基金會。
佛陀教育基金會(編著)(2005)。佛學字典。臺北市:財團法人佛陀教育
基金會。
吳秀碧(主編)(2006)。生命教育理論與教學方案。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股份有限公司。
林榮德(編著)(1990)。兒童鋼琴小品。臺南市:興文齋書局。
林福裕(主編)(2000)。心聲合唱歌曲集。臺北市:樂韻出版社。
袁炳昌&毛繼增(合編)(1988)。中國少數民族樂器誌。臺北市:唐山樂
集發行。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編輯委員會(編輯)(1978)。佛教根本問題研究(一)。
臺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
財團法人佛光山文教基金會(主編)(1998)。1998年佛學研究論文集:佛
教音樂(1)。高雄:佛光文化。
財團法人佛光山文教基金會(主編)(2000)。2000年佛學研究論文集:佛
教音樂(2)。高雄:佛光文化。
章嵐(編輯)(2001)。生命的真諦。臺北市:尼羅河書房。
梁榮嶺(編著)(1983)。中國藝術歌百曲集。臺北市:天同出版社。
梁榮嶺(編著)(1980)。中國民歌百曲集。臺北市:天同出版社。
陳慧劍(編)(1978)。弘一大師音樂遺集。臺北市:天華出版社。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主編)(2007)。教育研究集刊秋季刊第五十
三輯第三期。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主編)(2006)。當代教育研究季刊第十
四卷第四期。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陸師成等編審委員(編著)(1976)。辭彙。臺北市:文化圖書公司。
慈怡(主編)(1989)。佛光大辭典。臺北市:佛光出版社。
張曼濤(主編)(1978)。佛教人物史話。臺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
張紫樹(編著)(1980)。鋼琴愛的曲集。臺北市:全音樂譜出版社有限公
司。
劉晏良(編著)(1998)。客家歌謠合唱曲集。苗栗縣:三興事務用品企業
社。
劉美蓮(編著)(1980)。中國鋼琴曲集。香港:幸運樂譜騰印服務社。
蔡念生(彙編)(2005)。弘一大師著。弘一大師法集。臺北市:新文豐出
版公司。
廖富樂(編著)(1980)。琵琶的技術與練習教本。臺北市:中華樂訊雜誌
社。
歐陽中石(主編)(1999)。藝術概論。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
司。
鄭德淵(編著)(1987)。箏樂理論及演奏。臺北市:全音樂譜出版社有限
公司。
錢仁康(編著)(2004)。弘一大師歌曲集。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
司。
蕭寬志(編著)(1982)。鋼琴鑑賞名曲一百首。臺北縣:金音樂譜出版社
有限公司。
3編譯類書籍
丁興祥&張慈宜&曾寶瑩(譯)(2006)。Jonathan A‧Smith著。質性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實務指南。臺北市:遠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方怡蓉(譯),Gary Gach著(2005)。通往古老智慧的現代途徑。臺北 市: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朱曉紅&孫巨傳&沈亮(譯)(2004),Edward Schillebeeckx著。信仰的理解:詮釋與批判。香港:道風書社。
安川加壽子(編譯)(1980)。Glaude Debussy著。臺北市:美樂出版社。
岳修平(譯)(1998)。E﹒D﹒Gagne著。教學心理學:學習的認知基礎。
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沈雁(譯)(1992)。潘蜜拉.菲利普.歐蘭(Pamela Phillips Oland)著。
歌詞創作。臺北市:豐采音樂企業有限公司。
余伯泉&李茂興(譯)(2003)。Elliot Aronson‧Timothy D﹒Wilson&Robin M﹒Akert 著。社會心理學。臺北市: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余鴻榮(譯)(2001)。尼采著。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臺北市:志文出版
社。
李月甫(譯)(2007)。Edward L. Thorndike著。人類的學習。臺北市:胡桃木文化公司。
李茂興(譯)(1998)。Guy﹒R﹒Lefrancois著。教學心理學。臺北市:弘
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李政賢(譯)(2007)。Kathleen B.Demarrais主編。透視質性研究:18位研究者的反思。臺北市:五南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李玉明(譯)(2006)。William Calvin著。心智簡史。 臺北市:久周出版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李月甫(譯)(2007)。Lee Edward Thorndike著。人類的學習。臺北市:胡桃木文化有限公司。
李芸玫(譯)(1999)。馬修著。聆聽心靈樂音。臺北市:生命潛能文化事
業有限公司。
李成銘(譯)(2004)。叔本華著。叔本華之人生與智慧。臺北市:霍克出
版社。
呂迪格(譯)(2007)。Rudiger Safransk 著。尼采:其人及其思想。臺北市:商業周刊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若水(譯)(1992)。李安德(Andre Lefebvre)著。超個人心理學。臺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林妙香(譯)(2003)。Keith Sherwood著。靈性治療的藝術。臺北市:生
命潛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林逢祺(譯)(1996)。Peter K. Mclnerney著。哲學概論。臺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東籬子(譯)(2005)。易經。臺北市:希代書版股份有限公司。
吳芝儀(譯)(2008)。Amia Lieblich,Rivka Tuval-Mashiach,Tamar Zilber
著。敘事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嘉義市:濤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易之新(譯)(2005)。Brant Cortright著。超個人心理治療。臺北市:心靈
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易之新&胡茵夢(譯)(2003)。Roger Walsh &Frances Vaughan著。超越
自我之道:超個人心理學的大趨勢。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
份有限公司。
邵義強(譯)(1989)。鋼琴名曲的演奏與詮釋。臺北市:全音樂譜出版社。
周和君(譯)(2004)。薩姜米龐著。心的導引。臺北市:橡樹林文化事業
股份有限公司。
施建彬&陸洛(譯)(1997)。Michael Argyle著。幸福心理學。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桂冠學術編輯(譯)(1999)。Hugh M.Miller& Paul Taylor & Edgar Williams著。音樂概論。臺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徐梵澄(譯)(1995)。莫里茨.溫特尼茨著。五十奧義書。大陸人民共和
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郭小平&翟燦(譯)(1992)。魯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著。藝術心理學新論。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康謳(譯)(1988)。黎翁斯坦著。音樂的結構與風格。臺北市:全音樂譜
出版社有限公司。
莊明貞&陳怡如(譯),Corrine Glesne 著(2005)。質性研究導論。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陳佩秀(譯)(2004)。Arthur L.Costa &Bena Kallick編著。活化和運用心智習性。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筱黠&羅若蘋(譯)(2007)。Barbara Minto著。金字塔原理:思考、寫作、解決問題的邏輯方法。臺北市:經濟新潮社。
陳資平&施志佛(譯)(1988)。生命的沖動。上海市:三聯書店出版社。
游恆山(譯)(1991)。生存的理由:與心靈對話的意義治療學。臺北市:
遠流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黃營杉&汪志堅(編譯)(2004)。Fred N‧Kerlinger&Howard B‧Lee著。研究方法。臺北市: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黃春華(譯)(2004)。露易絲.賀著。創造生命的奇蹟。臺北市:天鏡文
化出版社。
游恆山(譯)(2002)。K‧T‧Strongman著。情緒心理學:情緒理論的透
視。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張文哲(譯)(2005)。Robert E.Slavin原著。教育心理學:理論與實際。臺北市:臺灣培生教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張芬芬(譯)(2005)。Matthew B‧Miles‧A‧Michael Huberman著。質性研究資料分析。臺北市: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張淑懿(譯)(1985)。服部龍太郎。一百位偉大的音樂家。臺北市:志文
出版社。
張美惠(譯)(2003)。丹尼爾.高景著。破壞性情緒。臺北市:時報文化
出版社。
彭仁郁(譯)(2001),Rollo Reese May著。愛與意志。臺北市: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楊恆達(譯)(2004)。尼采著。尼采之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臺北市:霍
克出版社。
孟祥森(譯)(1973)。鈴木大拙著。禪學隨筆。臺北市:志文出版社。
郭維森&包景誠(譯)(1996)。陶淵明集。臺北市:臺灣古籍出版社。
潘智彪(譯)(2000)。瓦倫汀著。實驗審美心理學:音樂詩歌篇。臺北市:
商業文化出版社。
潘皇龍(譯)(1988),黎翁斯坦著。音樂的結構與風格。臺北市:大陸書
店。
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D.Jean Clandinin,Michael Connelly著。敘說研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臺北市: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劉宏信(譯)(2007)。William James著。實用主義。臺北縣:立緒文化有限公司。
劉大悲(譯)(1994),鈴木大拙著。禪與藝術。臺北市:天華出版事業有
限公司。
魏桂邦(譯)(1986)。尼采著。尼采語錄。臺北市:業強文化事業有限公
司。
趙碧華&朱美珍(編譯)(2000)。Allen Rubin&Earl Babbie著。研究方法:社會工作暨人文科學領域的運用。臺北市: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趙可式&沈錦惠(合譯)(1995)。Viktor E﹒Frankl著。活出意義來: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臺北市:光啟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劉翔平(譯)(2001)。Viktor E‧Frankl著。尋找生命的意義。臺北市:貓頭鷹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劉宏信(譯)(2007)。實用主義。臺北市:立緒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鄭納無(譯)(2002)。Viktor E‧Frankl著。意義的呼喚。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鄭谷苑&郭俊賢(譯)(2004)。John D.Bransford,Ann L.Brown,Rodney R.Cocking,M.Suzanne Donovan,& James W.Pellegrino著。學習原理:心智、經驗與學校。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盧娜(譯)(2002)。亞弗瑞德‧阿德勒Alfred Adler著。你的生命意義由你決定。臺北市:人本自然出版社。
顧瑜君(譯)(1998),Harry F.Wolcott著。質性研究寫作。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龔卓軍(譯)(2003)。Ken Wilber著。靈性復興:科學與宗教的整合道路。臺北市: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謝冰瑩&劉正浩&賴炎元&李洗&邱變友&陳滿銘(編譯)(2006)。新譯
四書讀本。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4期刊論文
中台禪寺文教中心(編輯)(2007)。成就善循環。中台禪寺期刊第106
期P36-47。
中台禪寺文教中心(編輯)(2008)。提起放下得自在。中台禪寺期刊第
109期P12-16。
王晉生(2005)。柏格森綿延概念探討。山東大學學報第6期P10-15。
尼樹仁(1998)。道教音樂與佛教音樂的比較研究。民俗曲藝期刊第72.73
期,P226-263。臺北市: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出版。
永本法師(1999)。佛教與音樂。普門期刊第239期P26-32。臺北市:普
門出版社。
吳怡(1997)。從生命的轉化談新倫理的建設。現代化研究期刊第9期P44-
P55。
林美珠(2000)。敘事研究:從生命故事出發。輔導季刊,36(4),P27-34。
周叔迦(1980)。漫談變文的起源。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19期,P183-188。
臺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
周紹良(1989)。記明成祖編撰的一本佛曲集。法言期刊第5期,P68-69。
香港:法言出版社。
洪慶祐(2004)。新原人季刊。臺北市:普音文化。
愚溪(2002)。新原人音樂:啟動中國佛教音樂文化的新紀元。臺北市:
普音文化。
張利中(2001)。尋獲生命意義的時態與心理歷程。生死學通訊第五期。
景海峰(2005)。論柏格森對現代新儒學思潮的影響。現代哲學報第3期,
P9-15。
葉明媚(1989)。古琴音樂與佛教音樂美學思想研究。法言期刊第5期,P
62-68。香港:法言出版社。
慈容法師(1999)。佛教音樂弘法的應用。台灣佛教寺院行政管理講習會
特刊。
霍韜晦(1998)。原始佛教對音樂的態度。法言期刊第5期,P59-61。香港:
法言出版社。
劉千美(2001)。論人的美感向度。應用心理研究期刊第9期P167-187。
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釋恆清(2008)。禪與杜威-教育思想和方法比較。哲學論評期刊第16
期P77-96。
釋青峰(1981)。佛教音樂概況。菩提樹期刊第29期P43-50。臺中市:
菩提樹雜誌社。
釋昭慧(1985)。從非樂思想到音聲佛事。菩提樹期刊第34期,P17-20。
臺中市:菩提樹雜誌社。
嚴耕望(1986)。僧傳所記梵唄聲樂與唱導藝術。大陸雜誌第72期,P4。
臺北市:大陸雜誌社。
5會議論文
王小盾(2000)。古代日本僧侶所記錄的佛教音樂。上海師範大學音樂研
究學術發表論文。
王小盾(1998)。原始佛教的音樂問題。大陸揚州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
術發表論文。
中西和夫(2000)。日本淨土教禮儀的音樂特性。總本山知恩佛教音樂研
究所學術發表論文。
田青(2000)。初弘期的佛教音樂:魏晉南北朝佛教音樂概說。大陸中國
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學術發表論文。
田青(1998)。禪與中國音樂。大陸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學術發表
論文。
田聯韜(1998)。藏傳佛教宗教樂舞「羌姆」音樂考察。大陸北京中央音
樂學院學術發表論文。
朴範勳(2000)。佛典上的樂器流傳於韓國之研究。韓國中央大學音樂系
學術發表論文。
宋錫球(2000)。佛教音樂的美學試論。韓國東國大學音樂研究學術發表
論文。
林谷芳(2000)。禪樂何在-有關禪與藝術的一點思索。台灣南華大學學
術發表論文。
林谷芳(1998)。從形式到實質的轉化:臺灣佛教音樂的發展與檢討。台
灣南華大學學術發表論文。
林仁昱(2000)。敦煌本「五台山曲子」的演藝探究。參與佛光文選佛光
山文教基金會佛學論文座談發表。
金應起(2000)。韓國佛教音樂的類型與發展。韓國東國大學國樂研究學
術發表論文。
洪潤植(2000)。韓國之佛教儀式與佛教音樂。韓國東國大學文化藝術研
究發表論文。
袁靜芳(1998)。中國北方佛曲「十大韻」。大陸北京中央音樂學院發表論
文。
高雅俐(2000)。佛教音樂與修行:從佛教儀式音樂實踐到弘法音樂會展
演的另類思考。法國巴黎第十大學民族音樂學博士發表論文。
高雅俐(1998)。佛教音樂傳統與佛教音樂。參與佛光文選佛光山文教基
金會佛學論文座談發表。
新崛智朝(1998)。以藝術的眼光探討宗教文化。日本真言宗智山派惠光
山智韻寺住持參與佛光山文教基金會佛學論文座談發表。
梁蟬纓(2000)。佛教音樂觀。臺北縣:國立臺灣藝術學院研究發表論文。
陳慧珊(1998)。佛光山梵唄源流與中國大陸佛教梵唄之關係。英國倫敦
大學亞非學院民族音樂博士發表論文。
陳慧珊(2000)。福州佛教音樂在閩南地區以及臺灣之流傳。參與佛光文
選佛光山文教基金會佛學論文座談發表。
郭玉茹(2000)。淺談瑜伽燄口:從臺灣佛光山寺瑜伽燄口法會談起。參
與佛光文選佛光山文教基金會佛學論文座談發表。
葉明媚(2000)。琴禪的美學特徵和審美內涵。法國巴黎大學博士發表論
文。
葉明媚(1998)。琴道與禪道關係的探討。參與佛光文選佛光山文教基金
會佛學論文座談發表。
粱蟬纓(2000)。佛教音樂觀:佛樂功能與修行之關係。參與佛光文選佛
光山文教基金會佛學論文座談發表。
楊民康(2000)。論雲南少數民族南傳佛教的樂器、器樂音樂及其與原始
佛教音樂的淵源關係。大陸北京中央音樂學院發表論文。
張文(2000)。雲南劍川白族阿吒力佛教科儀音樂。參與佛光文選佛光山
文教基金會佛學論文座談發表。
韓 軍(1998)。五台山佛教音樂史略。大陸山西省音樂舞蹈研究所發表
論文。
韓 軍(1998)。五台山佛經諷誦中的音樂特質及其與經文形式之關係。
大陸山西省音樂舞蹈研究所發表論文。
鐮田茂雄(2000)。關於唐代梵唄的流行。日本東京大學佛學研究論文發
表文。
6學位論文
王韻萍(1999)。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歡樂頌>。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朱凱琳(2005)。胎兒生命權之倫理觀-佛教和天主教與科技之比較研究。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生命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有出版,宜蘭縣。
林鳳榆(2003)。佛教生死服務志願工作者之生命意義追求歷程。臺灣師
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美君(2001)。從修行到消費-臺灣錄音佛教音樂之研究。國立成功大
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林錦霞(2000)。貝多芬第三號交饗曲<英雄>指揮詮釋之比較研究。臺
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明芳(2002)。僧肇中觀思想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未出版,臺北市。
李純仁(1971)。中國佛教音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佩味(2002)。國際新聞呈現:現場採訪與外電編譯的落差以「阿富汗
戰爭」與「波斯灣戰爭」為對照之分析。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碩士論文,已出版,臺北市。
邱鈺鈞(2004)。慈悲道場懺法:儀式與音樂的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藝術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周玉玲(2003)。經典學習與成人生命實踐歷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久惠(1983)。台灣佛教音樂早晚課主要經典的音樂研究。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徐景湘(2005)。臺灣地區天主教中文彌撒音樂研究。東吳大學音樂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耿振華(1986)。博伽梵曲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印度文化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高雅俐(1998)。從佛教音樂文化的轉變論佛教音樂在臺灣的發展。臺灣
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許育嘉(2002)。賴和漢詩修辭美學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嘉義縣。
陳珍德(1994)。癌症病人生命意義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
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陳麗琴(2004)。基督教中原大學校園福音事工之研究。中原大學宗教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陳瑞麟(1999)。列子自然思想研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
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曾名宏(2004)。佛教音樂在新型態市場通路下的出口:佛音樂雲音樂工
作室的行銷策略。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嘉義縣。
張文德(2006)。天台宗智者大師教觀思想與生命轉化。南華大學哲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張傳聖(2000)。1950~1960年代臺灣天主教聖職人員的日常生活經驗研
究。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君瑜(2006)。音聲弘法-花蓮和南寺創作佛曲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民族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宜蓉(2006)。貝多芬作品一百二十三號<莊嚴彌薩曲>之研究。國立
臺南大學音樂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蔡欣達(2006)。臺灣天主教會社會服務發展之探討。國立中正大學社會
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蔡政翰(2003)。列子生命哲學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劉佑民(2004)。貝多芬第一交響曲之指揮詮釋。輔仁大學音樂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鄭啟宏(1994)。中國傳統藝術空間理論在自我音樂創作中的運用。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鄭宜玟(2004)。陶淵明的生命哲學。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臺中市。
楊玉如(2000)。列子達生思想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賴誠斌(2006)。自我敘說探究與生命轉化。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博士
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鍾玉鳳(2003)。音樂與哲思的斷裂:中國音樂美學文獻思想與音樂呈現
實際關係之探索。佛光人文社會學院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宜蘭縣。
簡瑞錦(2006)。臺灣企業領導人的宗教信仰對企業社會責任履行之探討
-以基督教為例。國立中原大學國際貿易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桃園縣。
魏連嶽(2004)。夢的本質之基督教觀點。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桃園縣。
謝如柏(1998)。列子命概念及其相關問題研究。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7報紙
財團法人佛光山文教基金會(主編)(1987)。《佛光學報》。臺北縣:佛
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8網路資料
中華佛教資訊網(2007)。佛教茶座-佛教音樂對話。線上檢索日期:2007
年11月30日。網址:
http://big5.fjnet.com/gate/big5/news.fjnet.com/whys/whysnr/t20071102_ 56091.htm
中華佛教資訊網(2007)。佛教茶座-弘一大師的十訓。線上檢索日期:
2007年11月30日。網址:
http://big5.fjnet.com/gate/big5/news.fjnet.com/wywz/wywznr/t20071012_54665.htm
中華佛教資訊網(2007)。佛教茶座-弘一大師之娑婆因緣。線上檢索日
期:2007年11月30日。網址:
http://big5.fjnet.com/gate/big5/news.fjnet.com/whys/whysnr/t20050224_8070.htm
中華佛教佛典寶庫(2008)。佛教史略。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4月4日。網址:
http://books.fjnet.com/fjsl/news_model.asp?ID=175
http://zcfj.fjnet.com/fjsl/t20050901_13330.htm
http://crumb.idv.tw/zz/Annals/chugu0013.htm
http://www.llxbbook.com/books/17/177521.html
http://www.jingangdhyanaincnet.org/12/1201/1201j2.html
田青(2004)。中國佛教音樂的產生與發展。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11月30日。網址:
http://www.tianqing.org.
http://art.fguweb.fgu.edu.tw/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40
ihttp://om.ccom.edu.cn/article_view.asp?article_id=87
http://www.tianqing.org/profile.html
林子青(2008)。元代佛教史略。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4月4日。網址:
http://books.fjnet.com/fjsl/news_model.asp?ID=175
http://zcfj.fjnet.com/fjsl/t20050901_13330.htm
林子青(2008)。明代佛教史略。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4月4日。網址:
http://crumb.idv.tw/zz/Annals/chugu0014.htm
http://books.fjnet.com/fjsl/news_model.asp?ID=173
法國坎城MIDEM國際音樂博覽會(2008)。國際音樂迴響。線上檢索日
期:2008年2月25日。網址:
http://www.gio.gov.tw/publish/2008midem/
美國心理學會出版(2001)。APA 手冊(第五版) 。線上檢索日期:2007
年7月30日。網址:http://www.apa.org。
香港佛教電子期刊第533期(2007)。釋慧雲的「試論佛教音樂的發展」,
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11月30日。網址:
http://www.hkbuddhist.org/magazine/533/533_15.html
黃慧音(2007)。從ezpeerf黃慧音歷年專輯網頁中,可以獲得黃慧音個
人相關訊息。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10月30日。網址
(http://web.ezpeer.com/singer/s2148.html)
黃慧音(2007)。從發現人間天女黃慧音的網頁中,可以獲得黃慧音個人
相關訊息。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10月30日。網址:
(http://musicalsound.com.tw/cd/buddha/huanghuaiyin.htm)
黃慧音(2007)。從KKBOX黃慧音點播排行及歷年專輯。線上檢索日期:
2007年10月30日。網址:
(http://www.kkbox.com.tw/funky/web_info/k-9HsjKuT0vAopl0003ij08J.html)
黃慧音(2007)。從黃慧音部落格可以獲得相關訊息。線上檢索日期:2007
年10月30日。網址:
http://musicalsound.com.tw/cd/buddha/huanghuaiyin.htm
蔡介誠(2007) 從蔡介誠部落格可以獲得相關訊息。線上檢索日期:2008
年2月20日。網址:
(http://www.windrecords.com.tw/shop/edm/edm0507_9137/edm050 7_ 9137.htm)
(http://www.books.com.tw/exep/cdfile.php?item=0020109956)
(http://www.gmusic.com.tw/GMusicProduct.aspxProductID=07432 15220145)
(http://www.5music.com.tw/CDList-C.asp?cdno=427425679337)
盛葛仁波切(2007)。從盛葛仁波切部落格可以獲得相關訊息。線上檢索
日期:2008年1月30日。網址:
http://tw.myblog.yahoo.com/singamusic128/
盧亮輝(2007)從盧亮輝部落格可以獲得相關訊息。線上檢索日期:2008
年3 月10日。網址:
zh.wikipedia.org/wiki/盧亮輝
www.pts.org.tw/php/member/action_detail.php?id=37&kind=historyxinyun.no-ip.org/blog/rss/1/7
杜保瑞(2002)。生命意義。從杜保瑞部落格可以獲得相關訊息。線上
檢索日期:2008年3月18日。網址:
http://arts.cuhk.edu.hk/~hkshp/duh/a1.htm
毛雅琴譯(2008)。伊德雷著。生命意義:尋找人生目的。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3月18日。網址:
http://chinesewomentoday.com/career/findingpurpose_chinese.big5.html
鄭石岩(2008)。生命教育工作坊。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3月18日。
網址:
http://www.ylib.com/author/newstone/file_040224/file1_6.asp
林基興(2004)。由生命意義到身心健康。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3月
18日。網址:
http://sci.nctu.edu.tw/index.php?article_id=45&now=comment&page=show.php
余正(2007)。生命意義下的哲學重構。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3月18
日。網址:
http://translate.google.com/translate?hl=zh-TW&sl=zh-CN&u=http://ww
w. 3Dzh-TW%26rlz%3D1T4RNWE_zh-TW___TW204
陳華昌(2006)。生命存在的問題。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3月18日。網
址: http://www.ugchurch.org/worship/060910.doc
陳恆安(2003)。人的定位與專制啟蒙。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3月18日。
網址:http://life.nthu.edu.tw/~b881611/mesozoic/H-Bio.htm
孫君恒(2008)。亞里斯多德論人生的目的。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3月
18日。網址: http://arts.cuhk.edu.hk/~hkshp/humanities/ph124-08.htm
汪永康&孫佩貞(主編)(2008)。現代西方哲學評價。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3月18日。網址:
http://translate.google.com/translate?hl=zh-TW&sl=zh-CN&u=http://online. 3D1T4RNWE_zh-TW___TW204
大英簡明百科知識庫(2008)。伊斯蘭教。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3月
19日。網址:
http://wordpedia.britannica.com/concise/content.aspx?id=19464&hash
張偉達(2008)。伊斯蘭教。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3月19日。網址:
http://www.wordpedia.com/search/Content.asp?ID=53069
馬賢(2008)。伊斯蘭教。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3月19日。網址:
http://www.wordpedia.com/search/Content.asp?ID=63204
天主教教育協進會(1996)。天主教教理。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3月
19日。網址:http://www.cathlinks.org/ccc-toc.htm
中台世界(2008)。佛教對佛教音樂的看法為何?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
5月19日。網址:http://www.chungtai.org.tw/questions/079.htm
佛光文教基金會(2008)。人間音緣。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5月19日。
網址:http://song.fgs.org.tw/
9視聽媒體資料
妙音佛教文物專業有限公司。(2007)。中國佛教文化音樂1~16輯。臺
北市:華哥唱片音樂股份有限公司。
林海(2001)。遠方的寂靜。臺北縣:風潮有聲出版有限公司。
林海(2001)。月光邊境。臺北縣:風潮有聲出版有限公司。
財團法人中台山佛教基金會(2002)。中台梵音組曲精華。南投:甫易傳
播有限公司。
陳能濟(1993)。曹洞宗。臺北市:普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郭芝苑(1991)。天人師。臺北市:普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郭芝苑&趙咏山(2003)。悉達多美麗的一生。臺北市:普音文化事業股
份有限公司。
趙咏山(1993)。傳法正宗定祖圖。臺北市:普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黃慧音(2004)。慈經。臺北縣:風潮有聲出版有限公司。
黃慧音(2004)。綠度母心咒。臺北縣:風潮有聲出版有限公司。
楊騰佑(1994)。寒山寺。臺北市:愛華音樂出版社有限公司。
劉文金(1993)。法眼宗。臺北市:普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劉錫津(2004)。袍修羅蘭。臺北市:普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蔡介誠(1996)。雲駛月運。臺北市:普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蔡介誠(2002)。如來世家。臺北市:普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蔡介誠(1993)。臨濟宗。臺北市:普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盧亮輝(2004)。應行布。臺北市:普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闇惠昌(1993)。溈仰宗。臺北市:普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蘇文慶(1993)。雲門宗。臺北市:普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0西文部
Bandura,A.(1962).Social learning through imitation.In N.R.Jones(ed.)
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Lincoln: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Bandura,A.,&Walters,R.(1963).Social learning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New York :Holt ,Rinehart&Winston.
Bruner,J.(1992).Foreword to the second edition .In S.Farnham-Diggory,Cognitive Processes in education (2nd ed.).New York:HarperCollins.
Bruner,J.S.,Goodnow,J.J.,& Austin,G.A.(1956).A study of thinking.New York:Wiley.
Fabry,J(1980).Use of the tranapersonal in logotherapy.In S.Boorstein(Ed.).Transpersonal Psychology.Plao Alto,CA:Science and Behavior Books.
Frankl,V.E.(1963).Man′s search for meaning.Boston:Beacon Printing Press.
Frankl,V.E.(1986).The doctor and the soul :From psychotherapy to logotherapy.New York:Alfred A.Knopf,Inc.
Feagin﹐J﹒R﹒﹐Orum﹐A﹒M﹒﹐& Sioberg﹐G﹒(Eds﹒)(1991)﹒A CaSe for the Case Study.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Gillham﹐B.(2000).Case Study Research Methods. New York:Continuum.
Hanslick, E.(1987). The Beautuful in Music. London & New York: Liberal Arts press.
Hammersley,M.(1992).What,s wrong with ethnography?Methodological
Exploration.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Lieblich A.,Tuval-Mashiach R.&Zilber T(1998).NarrativResearch.London:Sage.
May,R.(1953).Man′s search for himself .New York:Norton.
May,R.(1981).Freedom and destiny.Delta Book :New York.
Mishler,E.G.(1995).Validation in inquiry-guided research:The role of exemplars in narrative studies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60,415-442.
Runyan,W.M.C.(1984).Life histories andpsychobiography:The storied nature of Human conduc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hinichi Hisamatsu(1982).Zen and the Fine Arts,Kodansha International Ltd. U.S.A
Webster,s Third International Dictionar(1966).Springfield , MA:Merriam-Webster.
Yalom,I.D.(1980).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New York:Basic 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