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王忠德 |
---|---|
論文名稱: |
台語讀本之數位創作研究 A Study of Digital Creation on Tai Gi Thok Pun |
指導教授: | 梁桂嘉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畢業學年度: | 9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85 |
中文關鍵詞: | 母語 、教科書 、台語讀本 、數位內容 、視覺創作 |
英文關鍵詞: | mother language, textbook, Tai Gi Thok Pun, digital content, Visual creat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42 下載:1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強勢文化的影響之下,世界各地的母語文化都在快速的消逝當中。為了讓世界各國重視這個嚴重的文化現象,聯合國的教育、科學與文化組織訂定了「世界母語日」,以鼓勵世人們學習自己的母語。我國亦將母語的教學納入九年一貫的語文領域課程當中,讓學生由國民小學的基礎教育開始就能夠學習並使用母語,以延續我們的傳統文化。
然而母語大多未具有能夠獲得普遍共識的文字,再加上母語的應用與腔調會因為各地區母語使用習慣的不同而有所差異。而生活背景、居住環境和習慣用語的特殊性,使得母語雖然是選修課程,卻因為各類母語師資的缺乏,使得多數的學校僅有台語(閩南語)可供選修,各族群的學生並無法在學校的母語課程當中,依自己的需求選擇台灣傳統的原住民語或是客家語進行學習。對於未能擁有台語(閩南語)環境與背景的初學學生而言,台語讀本的閱讀困難程度相較於英語教科書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面對二十一世紀的世界潮流,除了對於傳統母語文化所展現出的人文關懷之外。數位科技的進步也帶動了新時代的生活型態,動畫電影由傳統的二維動畫進展到以三維立體影像為主的電影型態。網路遊戲以及電腦遊戲也以三維建構的影像畫面所呈現的虛擬實境動畫為主軸。我國政府在這一波數位潮流中,亦投入龐大的資金以提升我國在數位內容方面的水準。而電腦資訊的相關課程也已經加入國民中小學的課程當中。但是在教科書的編排與繪畫部份,卻依舊維持著傳統的編排與繪畫方式。
本研究以台灣本土語言教材當中的《台語讀本》做為視覺創作所探究與實驗的方向。由《台語讀本》的教科書當中,選擇具有台灣傳統意像以及本土文化的傳統唸謠,經由以三維建構的數位內容影像為主的視覺創作研究,讓學生在學習台灣傳統母語時能夠增進了解的程度以及所要學習的母語內容,達到主要的學習目標。更進一步的在潛意識感受到新世紀的數位科技所帶來的視覺新型態,以及數位內容的時代脈動,以達到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雙贏的目的。
Beside the influence of powerful culture, mother languages are extinct in a speedy way on all over the world. The United Nations was announced the 21 of February as the International Mother Language Day (IMLD) in 1999, to encourage peoples to study their own mother languages. Our government also makes mother languages as a basic curriculum at September 2000, enable students to learn their own mother languages from primary school for extend inherent traditional cultures.
But it has no text set for mother languages, and the accent of mother languages has variety ways in different territories. Mother languages Teachers are not enough for all of the school wanted. The result is most of the students can only choose Tai Gi while their study mother languages in school.
In the trend of the 21st century, beside the concern of our tradition and cultures, the progress of digital content has also driven the new-type of our daily life too. The government invests to raise our digital level on the world, and also teaches computer science in primary school. But, in the textbook are still using the traditional way to compilation and illustration. How to make tradition textbook combine with digital content is driven this study.
This study will use Tai Gi Thok Pun as mainly textbook, and choose articles which have Taiwan’s traditional and localization images. Then progress visual creating with computer graphics, to let students recognized the trend of localization and digital content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ill break through the tradition compilations and visual creative of textbook, and improve students to understanding the content of textbook articles. Make the compilation of textbook can go with the stream of digital content, reach the goal of tradition and digital’s win-win situation.
中文部分
林文寶、徐守濤、蔡尚志、陳正治編著(1993)。兒童文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林品章、陳慶彰譯(1999)。藝術˙設計的色彩構成。台北:龍溪。
字典編輯委員會編著(1999)。成語辭典。台南:世一。
托爾斯泰等著(1982)。死的況味(徐進夫譯)。台北:志文。
何政廣主編(2001)。達利。台北:藝術家。
李敖主編(1983)。山海經。中國名著精華全集第十九冊。台北: 遠流。
呂清夫編譯(1988)。開羅美術館。台北:光復。
林鶴宜(2000)。臺灣歌仔戲。台北:聯經。
林鶴宜、蔡欣欣(2004)。光影‧歷史‧人物-歌仔戲老照片。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梁秀庭、陳如瑾、楊芝萍編(1991)。台灣瑰寶。台北:錦繡。
高橋祥友(1999)。自殺心理學。台北:智慧大學。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2000)。龍文化特展。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幾米(2000)。森林唱遊。台北:城邦。
康原(1994)。台灣囝仔歌的故事。台北:自立晚報。
陸師成主編(1982)。辭彙。台北:文化圖書。
許慎(1983)。說文解字。中國名著精華全集第24冊(李敖主編)。台北:遠流。
康錫(2003)。台灣古厝圖鑑。台北:貓頭鷹。
張光琪撰(2003)。馬格利特。台北:藝術家。
張真誠、蔡文輝、劉鎮城(2003)。近代計算機概論。台北:旗標。
張清郎(2004)。台灣語言文字(語調)與歌唱(歌調)之美學關連。人文研究與語文
教育,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曾長生等著(2002)。恩斯特:達達超現實大師。台北:藝術家。
黃天中(1991)。死亡教育概論。台北:業強。
黃天中(1992)。死亡教育概論II。台北:業強。
黃夢生編譯(1982)。繪畫構圖。台北:藝術家
劉振源(2001)。超現實畫派。台北:藝術圖書。
漢聲雜誌社編(1989)。中國童話五月的故事。台北: 英文漢聲。
漢聲雜誌社編(1989)。中國童話八月的故事。台北: 英文漢聲。
賴建都(2002)。台灣設計教育思潮與演進。台北:龍辰。
簡上仁(1996)。台灣的囝子歌第二集。台北:自立晚報,。
吉井宏(1996)。Painter新樂園(藺德、陳光大譯)。台北:龍溪。
Breton, Andre(2003)。娜嘉(呂淑蓉譯)。台北:行人。
Comenius, Johann Amos(1990)。大教學論(傅任敢譯)。台北:五南。
Dr. Seuss(1992)。火腿加綠蛋(郝廣才譯)。台北:遠流。
Freud, Sigmund(1988)。夢的解析(賴其萬、符傳孝譯)。台北:志文。
Honour, Hugh & Fleming, John(2001)。世界藝術史(吳介禎等譯)。台北:木馬。
Hyde, Margaret O & Forsyth, Elizabeth Held(1991)。自殺-潛伏的流行病(鄭凱譯)。台北:方智。
Mordell, Albert(1987)。心理分析與文學(鄭秋水譯)。台北:遠流。
Wiesner, David(1994)。瘋狂星期二。台北:格林。
中文期刊部分:
林崇慧(2002)。布列東的娜底雅-超現實主義-。師大學報四十七卷第一期。台北:國
立台灣師範大學。
張老師月刊(2002)。張老師月刊289期P20-24。台北:張老師月刊。
台灣本土語言教材部分:
台語讀本第一冊(2004)。台南:真平企業有限公司。
台語讀本第二冊(2004)。台南:真平企業有限公司。
台語讀本第三冊(2004)。台南:真平企業有限公司。
台語讀本第四冊(2004)。台南:真平企業有限公司。
日文部分:
永田萌(1986)。夢染人。東京: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