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又華
論文名稱: 高中生人際吸引力與學校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
The Study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And School Life Adjustment From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指導教授: 陳李綢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2
中文關鍵詞: 人際吸引力學校生活適應
英文關鍵詞: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school life adjustme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66下載:9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中生人際吸引力自覺與學校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方法採問卷調查法,抽取台北縣立完全中學高中部學生共770人,所使用的研究工具分別為研究者自編之「人際吸引力自覺量表」與「高中生學校生活適應量表」兩種。在資料處理方面,以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考驗五個假設。綜合整個研究結果發現:
    一、不同性別、年級的高中生在人際吸引力自覺得分上達顯著差異;不同出生序的高中生在人際吸引力自覺得分上未達顯著差異。
    二、不同性別、出生序的高中生在學校生活適應得分上達顯著差異;不同年級的高中生在學校生活適應得分上未達顯著差異。
    三、高中生人際吸引力自覺和學校生活適應成顯著正相關。
    四、高中生性別與人際吸引力自覺能有效預測其學校生活適應。
    根據上述結論與發現,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教育、諮商輔導機構及後續研究之參考。

    The research purpose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rception of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and school life adjustment from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study gathered information through surveys and utilized the instruments including Perception of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Scale and School Life Adjustment Scale made by the researchers. The sample consisted of 770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rom six se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ounty. Data obtained in this study we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step multiple regressions. The main results are follows:
    1. Perception of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showed significant among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of different gender, grades, but it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of different birth order.
    2. School life adjustment showed significant among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of different gender and birth order, but it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of different grade.
    3. Threr’s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rception of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and school life adjustment
    4. Gender and perception of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can effectively predict school life adjustment.
    Based on the results, the implication of this study in education, counseling and guidance institutions as well as future researchs of this field was discussed.

    誌謝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目錄 iv 圖表目錄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4 第三節 研究假設 5 第四節 名詞解釋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人際吸引力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7 第二節 學校生活適應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1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22 第三節 研究工具 23 第四節 正式量表的信效度分析 36 第五節 實施程序 37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38 第四章 研究結果 40 第一節 樣本基本資料及高中生人際吸引力自覺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現況 40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高中生人際吸引力自覺之差異分析 42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高中生學校生活適應之差異分析 45 第四節 高中生人際吸引力自覺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分析 49 第五節 高中生不同背景變項、人際吸引力自覺對學校生活適應的預測力分析 51 第五章 討論 58 第一節 高中生人際吸引力自覺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現況探討 58 第二節 高中生不同背景變項對人際吸引力自覺之差異探討 60 第三節 高中生不同背景變項對學校生活適應之差異探討 60 第四節 高中生人際吸引力自覺與學校生活適應相關之探討 61 第五節 高中生不同背景變項、人際吸引力對學校生活適應預測力之探討 62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6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63 第二節 研究建議 66 參考文獻 70 附錄 75 附錄一:台北縣立高級中學學生學校生活現況調查預試問卷 附錄二:台北縣立高級中學學生學校生活現況調查正式問卷

    一、 中文部分:
    丁明潔(2003)。國中生樂觀、悲觀傾向、課業壓力評估、課業壓力因應方式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心理與輔導組碩士論文。
    余淑貞(2006)。台北縣新移民女性的國中子女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余憶鳳(2002)。網住e世情─網路戀情發展歷程及其影響因素之理論建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孟軒(2006)。部落客網路書寫之自我揭露與人際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明隆(2007)。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加樺國際有限公司(知城)。
    吳明隆、涂金堂(2005)。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吳明穎(民95)。青少年的分離-個體化、與父母依附及其對人際互動、憂鬱的關聯性研究。中原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美枝(2000)。社會心理學。台北:大洋出版社。
    李珮瑄(2005)。國中生同儕互動心理需求及其與人際互動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雅婷(2005)。國小學童的性別及社交地位與歸因方式、人際信念、表情辨識能力以及友誼品質之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姍姍(1985)。性別角色、價值觀與人際吸引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佩玲(2006)。原住民大專學生知覺親子關係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
    林季儀(2006)。青少年知覺之家庭系統分化、人際因應策略與學校人際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怡慧(2006)。高中職普通班身心障礙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清江(1983)。文化發展與教育革新。台北:五南。
    林博仁(2006)。優秀青少年桌球選手對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體育與健康休閒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傑臣(2003)。高中生人際互動與社會支持對網路沈迷的影響─以桃園縣某高中為例。元智大學社會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光國(民85)。社會心理學。五南出版社。
    時蓉華(民85)。社會心理學。東華書局。
    張文哲(1977)。態度相似度與態度社會期望性對人際吸引與交往意向的影響。教育心裡學報,1977, 10期,61-74。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華葆(1994)。社會心理學。台北:三民。
    張照明(2003)。普通高中職視覺障礙學生學校生活適應及學校支持系統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滿玲譯(2005)。社會心理學。台北:雙葉。
    張德聰(2005)。幫別人灑香水自己也會香 -- 淺談人際關係的重要。台北e大鮮活管理報,第80期。
    許瑞蘭(2002)。國中生依附關係、人際問題解決態度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榮仁(1991)。高中生的非理性觀念﹑認知風格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啟瑞(2005)。國小學童依附關係與人際關係、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台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
    陳李綢、蔡順良(2006)。中學生情緒智慧、同儕人際關係、個人特質、自我效能及生活適應測量指標研究成果報告。邁向卓越教育研討會-教育指標與學習評鑑師資培育政策。
    陳佩君(2001)。我喜歡我自己~生命教育融入健康教育課程對國中學生自尊、學業成就之影響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
    陳忠勝(2006)。青少年身體活動量與身體意象的關聯及其性別差異。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陳信宏(2005)。人際吸引對師徒間相似性與師徒功能中介效果之探討。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陳皎眉、王叢桂、孫蒨如(2003)。社會心理學(修訂再版)。國立空中大學用書。
    游康婷(2002)。網路友誼的形成與維繫:電子佈告欄使用者交友行為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所碩士論文。
    黃玉真(1994)。國中資優學生與普通學生學校生活壓力、因應行為及學校適應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德祥(1994)。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黃瓊慧(2006)。台北市國中生休閒活動對身體意象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楊俊明(2007)。服務消費中之顧客間接觸之研究:人際吸引力觀點。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楊語芸(民86)。社會心理學。五南出版社。
    楊語芸譯(民86)。九0年代社會心理學。五南出版社。
    葉季森(2000)。聯考生與推甄生學校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以某校醫務管理系五專部學生為例。醫護科技學刊,2卷4期,335-344頁。
    趙英婷(民94)。高中生之自尊、個人目標導向、自我設限與學業表現之相關研究(以台北市某一高中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文琴(2006)。夫妻性格的相似性及互補性與婚姻滿意度及親密度的關係。佛光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劉妍綾(2005)。高中職轉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順良(1986)。國中生自我肯定與社會興趣之關係暨性別因素對不同情竟自我肯定在友伴接納和人際吸引方面之影響。教育心裡學報,1986,19期,149-176頁。
    蔡慶興(2003):屏東縣國中中輟復學生輟學原因、學校生活適應與輔導需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美瓊(2003)。某大學女生外表吸引力知覺與塑身美容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秀芳(2004)。在台外籍新娘子女家庭環境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
    賴怡妏(民95)。情緒教育融入綜合活動課程對國中七年級學生情緒智慧、同儕人際關係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淑梅(2004)。國中生的性別、同儕關係,人際壓力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之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薛依婷(2005)。印象管理行為、領導風格、人際吸引對工作績效影響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所碩士論文。
    薛靜如(2005)。兒童情緒管理與人際問題解決態度、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
    顏美如(2003)。影響大學生網路人際吸引因素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品欣(2003)。國小學童的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情緒智力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容璧(民95)。高中生人際互動與求助需求之研究:以桃園地區國立高中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 英文部分:
    Berscheid, E. and Reis (1985).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in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193-281) by D. Gilbert, S. Fiske, and G. Lindzey, New York: Random House.
    Bersheid, E., & Walster, E. H. (1978).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2nd ed.). Menlo Park, CA: Addison-Wesley.
    Byrne, D. (1961).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and attitude similarity.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62, N0.3, 713-715.
    Byrne, D. and Blaylock, B. (1963). Similarity and Assumed Similarity of Attitudes between Husbands and Wives,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67, 636-640.
    Byrne, D. and Griffitt, W. (1973).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4, 317-336
    Byrne, D., London o., and Reeves k. (1968). The Effects of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Sex and Attitude Similarity on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36(3), 259-271.
    Charles A. Lowe and Joe W. Goldstein(1970). Reciprocal Liking And Attributions Of Ability: Mediating Effects Of Perceived Intent And Personal Involve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70, Vol. 16, No. 2, 291- 297
    Clore, G. L. and Baldridge, B. (1974).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The Role of Agreement and Topic Interes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 340-346.
    Duck, S., (1977). Theory and practice in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London, New York and San Francisco: Academic Press.
    Efran, M.G. (1974). The Effect of Physical Appearance on the Judgment of Guilt,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and Severity of Recommended Punishment in a Simulated Jury Task,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8(1): 45-54
    Heider, F. (1958).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Wiley, New York.
    Huston , T.L. and G. Levinger(1978).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and Relationship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9, 115-156.
    John T. Jones, Brett W. Pelham, Mauricio Carvallo & Matthew C. Mirenberg(2004). How Do I Love Thee? Let Me Count the Js: Implicit Egotism and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4, Vol. 87, No. 5, 665–683.
    Kaplan, P. S., & Stein, J. (1984).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 New York: McGraw-Hill.
    Kathryn R. Wentzel, Carolyn McNamara Barry & Kathryn A. Caldwell(2004). Friendships in Middle School: Influences on Motivation and School Adjustmen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04, Vol. 96, No. 2, 195–203
    Kosek, R. B. (1996). The quest for a perfect spouse: Spousal ratings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Psychological Reports , 79, 731-735.
    Lerner, Richard M; Lerner, Jacqueline V(1977).Effects of age, sex, and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on child-peer relations,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elementary school adjustment.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Vol 13(6), Nov 1977, pp. 585-590
    James C. McCroskey & Thomas A. McCain (1972). The measurement of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At the Western Speech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Convention, in Honolulu, Hawaii.
    Newcomb, T.M. (1961). The Acquaintance Process,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Ramadhar Singh (2008). The relative effects of competence and likability on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08, 148(2), 253-255.
    Ramadhar Singh, Li Jen Ho, Hui Lynn Tan and Paul A. Bell (2007). Attitudes, personal evaluations, cognitive evaluation and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On the direct, indirect and reverse-causal effects.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07), 46, 19–42.
    Robert Helmreich, Elliot Aronson, And James Lefan(1970). To err is humanizing—sometimes: Effects of self-esteem, competence, and a pratfall On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70, Vol. 16, No. 2, 250-264
    Winch, R. F. (1958). Mate selections: A study of complementary needs. New York: Harper.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