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玉汝
論文名稱: 國中學生對英語課的詮釋-ㄧ個班級的民族誌研究
指導教授: 黃鴻文
Huang, Horng-W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5頁
中文關鍵詞: 民族誌國中學生英語課分類
英文關鍵詞: English classes,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Ethnograph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77下載:11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運用民族誌的方法,瞭解我國國中學生如何詮釋英語課。學生對於學校的課程,有其獨特的看法,他們將課程分類為「輕鬆的」、「背的」和「理解的」課。英語課是屬於「背的」,因為它不僅單字、片語、句子要背,甚至有時候課文也要背,還有文法,雖然要老師講解,懂了之後規則也是要背的,因此,英語是「背的」課。
    學生也會對同學加以分類,他們自己心目中有一個衡量的標準,他們會根據同學的成績、能力和態度將同學分為「變態型」、「正常型」和「廢物型」。
    「廢物型」的同學「沒救」的部分在「單字」,因為大部分單字死背、學不會,其它的學習內容就跟著學不來,只好放棄;而「正常型」學生的「沒救」的部分在「片語」與「句子」,「片語」瑣碎不容易記憶,即使勉強記憶,「句子」,也有困擾,因此,常常在「片語」與「句子」的地方停住,無法繼續學習。「變態型」的同學在「文法」學不會,文法複雜,且中英文差異頗大,學生在學習上無法掌控。
    國中學生對於學校的課程和同儕,有其獨特的看法與分類,也知道自己在學習上的困境,但是否有能力克服這些困境,除了自己的決心與毅力之外,全靠週遭人、事、物的牽引,尤其是家長的引導。本研究顯示,不同社會階級的家長因為教育價值觀、對子女的教育態度與期望、指導學生課業的能力不同,對學生的英語學習產生不同的影響。

    Ethnography methodology i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pretation of English classes by students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he school curriculum, with its unique view of their courses will be classified as "easy", "recitation" and "understanding" classes. English is a recitation class, as it not only words, phrases, sentences to be recited, and even sometimes the grammar rules have to carry.
    Students will be classified and divided into "metamorphosis type", "normal" and "waste-type." by their performance, capacities and attitudes. Students in the school curriculum are also aware of their blind spots in the study. The ability to overcome these blind spots, in addition to their own determination and perseverance, is entirely around people and things of the lead. Parents, teachers, students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of students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Key words: English classes.
    This research was shown that English curriculum annotation of students was affected by the social culture. It was formed gradually under the interaction with people, things and substances. Among them, the affect of parents is the most important. Social level of parents affects point of view of education value, attitude and achievement in English learning.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歷程 4 第二章 研究現場介紹 15 第一節 美麗國中 15 第二節 九年級丙班(原八年丙班) 19 第三章 學生眼中的英語課:所有學生的觀點 29 第一節 整體課程中的英語課 29 第二節 學生對英語課內容的分類 33 第三節 學生對英語課的學習策略 38 第四章 學生次團體對英語課的看法 43 第一節 學生次團體的類別與特徵 43 第二節 不同學生次團體對英語課「輕鬆的」部分的看法 46 第三節 不同學生次團體對英語課「背的」部分的看法 58 第四節 不同學生次團體對英語課「理解的」部分的看法 80 第五章 家庭社會階級背景對學生英語學習的影響 93 第一節 家長影響學生英語學習的一般模式 93 第二節 不同社會階級家長對學生英語學習的影響:典型案例分析 102第六章 研究發現與反思 145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45 第二節 結果討論與文獻反省 148 第三節 研究者的反思 163 參考書目 167 中文部分 167 英文部分 171 附錄 175 附錄一 訪談大綱 175 附錄二 英語學習問卷調查(一) 179 附錄三 英語學習問卷調查(二) 185 附錄四 觀察紀錄舉隅 190 附錄五 以學生為主的教學觀察 201 附錄六 正常型 印尼媽的女兒May 209 附錄七 廢物型 超商打工的女孩Gina 213

    參考書目
    壹、中文部分
    王美文(1996)。教師對成人學生的分類與互動策略 : 一個國小補 校班級的質性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紅宇譯(1999)。William E. Doll著,後現代課程觀。台北:桂冠。
    方德隆(1996)。俗民方法學及其對教育研究的啟示。高雄師大學
    報,7,51-83。
    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電子報2004年10月01日,取自:
    www.teps.sinica.edu.tw/TEPSNews/2004~TEPS_News.htm
    李子建、尹弘(2003)。後現代視野中的課程實施。《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3 年.第 1 期(總第 79 期),2-6。
    李子建、黃顯華(1996) 。課程:範式、取向和設計。台北:五南。
    白亦方譯(2001)。校長辦公室裡的那個人 : 一種民族誌。Harry F.
    Wolcott原著。台北:師大書苑。
    王振鴻(2000)。國小教師對九年一貫課程之變革關注、及其影響因
    素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司琦(1989) 。課程導論。 台北:五南。
    石筠(2005) 。西方課程思想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研究室。取自:www.edu.cn/20010823/207609.shtml - 82k - 2005.10.28
    李一平,陸忻譯(1998)。課程的概念與課程領域。教育學文集,課
    程與教材(上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武曉梅(2004)。成人學生的補校教育觀 : 一個國小補校班級的民
    族誌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北。
    吳瓊洳(2000)。國中學生反學校文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宋秋美(2003)。國小實施「溝通式英語教學」之行動研究- 以四年 級學生為例。取自:Academic.ntptc.edu.tw/academic/journal/ vol
    18-2/A11-105。
    林素娥(2000)。英語革新課程實施之個案研究。取自:english.lungteng.com.tw/highschool/information/i6/english/02/01.htm.
    周淑卿(2002)。課程政策與教育革新。台北:師大書苑。
    周中天(2003)。外語學習越早越好? <師德會訊> 第十九期,pp.4-5。
    周中天(2004)。英語科成績兩極化的省思。 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專刊~
    飛揚,19。取自:http://www.bctest.ntnu.edu.tw/flying/ flying11-20
    /flying19-6。
    施玉惠(2002)。台灣九年一貫英語課程之特色以及實施後之省思。
    海峽兩岸新世紀:小學課程與教材改革學術研討會。 台北: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施良方(1997)。課程理論:課程的基礎、原理和問題。高雄:復文。張 穎 (2005)。補習。取自:
    www.thcn.com/news/hktwma/shijing/2005111.
    張武昌、周中天、陳純音、葉錫南、林正昌、許月貴(2003)。國民中
    學學生基本學力驗英語雙峰現象暨改進措施。台北: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英語系(教育部委託研究)。
    陳妍君〈2005〉。補習。取自:www.epochtimes.com/gb/5/4/17/
    n891331.htm.
    陳奎憙(1990)。現代教育社會學。 台北:師大書苑。
    陳麗紅等(2005)。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英語教學策略—實驗研究報告。取自:zc.ccjy.cn/kezu/english/jiaoxue/03.doc
    黃鴻文(2003)。國民中學學生文化之民族誌研究。臺北 : 學富。
    黃鴻文、湯仁燕(2005)。學生如何詮釋學校課程。教育研究集刊,51,99-131。
    黃瑞琴(200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心理。
    黃光雄、蔡清田(2002)。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台北:五南。,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黃政傑(1999)。課程改革(三版)。臺北,漢文。
    黃炳煌(1999)。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台灣社會科課程改革,國立台灣大學教育學程中心出版之『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手
    冊』。
    黃嘉雄(2000)。轉化社會結構的課程理論:課程社會學的觀點。台
    北:師大書苑。
    黃毅志(1998)區新職業分類的建構與評估。調查研究(5),5-36。
    教育部(2001)。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4)。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台北:教育部。
    楊朝祥(2001)。優質補習教育新境界待建立(教文(專)090-046號)。
    取自:anna@tea.ntptc.edu.tw #5042
    甄曉蘭(2002)。中小學課程改革與教學革新。台北:高等教育。
    甄曉蘭 (2004)。課程理論與實務-解構與重建。台北:高等教育。
    甄曉蘭(1999)。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理想與挑戰。台灣教育,581,
    2-8。
    歐用生(2004)。課程領導: 議題與展望。 臺北:高等教育。
    歐用生(2000)。課程改革。 台北:師大書苑。
    鄭又嘉(2004)。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教室層次課程實施之經驗課程研
    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簡良平、甄曉蘭(2001) :學校自主發展課程之相關因素分析。 教育
    研究集刊,46,53-80。
    盧美貴(1999)。幼兒教育概論。 台北: 五南。
    賴文福譯(2000)。民族誌學。 David M. Fetterman原著。 臺北 :
    弘智文化。
    謝小芩、范信賢(1999)。九年一貫課程中的學生主體性。中華
    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之展望。台北:揚智。
    鐘啟泉(2001)文本與對話:教學規範的轉型。北大教育研究V0l.3。
    蘇順發、單文經〈2001〉國中英語教學革新相關因素及因應策略之研究-實證研究結果報告。取自:highschool.english.nccu.edu.tw/
    paper/proofresult.doc

    貳、英文部分
    Agar, M. (1980)The Professional Stranger: An Informal Introduction to Ethnography.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Doyle, W. (1977). Learning the classroom environment: An ecological analysis.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8(6), 51-55.
    Erikson, F.& Shultz,J.(1992). Students' experience of the curriculum. In P.W.Jackson(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 Macmillan.
    Fetterman, D. (1989). Ethnography: Step by Step. Newbury Park, CA: Sage.
    Gibson,M.A.(1987).Punjabi immigrants in an American high school. In G.B. Spindler. Spindler(Eds.), Interpretive Ethnography of Educ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pp.281-312).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Goodlad,J.I.,et al. (1979). Curriculum Inquiry. New York: McGraw Hill.
    Fullan, M., & Park,P.(1981).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Ontario:The Ontario Government Bookstore.
    Fullan, M., & Pomfret, A.(1977). Research on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Implementation.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7(1), 335-397.
    Gold, R. L. (1958). Roles in sociological field relations. Social Forces, 36, 217-223.
    Henderson, J. G., & Hawthorone, R. D.(2000). Transformative Curriculum Leadership(2 nd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Merrill.
    Jacob, E. and Jordan, C. (1996). Understanding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Concepts and Methods. New Jersey: Ablex.
    Keddie,N.(1971). Classroom knowledge. In M.F.D. Young(Ed.)., Knowledge and Control: New Directions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pp.133-160). LondonZ: Collier MacMillan.
    Kliebard, H. (1988). Dewey and the Herbartians: the genesis of a theory of curriculum.In W.Pinar(Eds.)Contemporary Curriculum Discourses (pp.17- 27).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Klein,M.F. (1991).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curriculum decision making . In Klein,M.F. (Ed.). The Politics of Curriculum Decision Making: Issues in Centralizing the Curriculum (pp24-41). Albany,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Klein, J. T. (1991). Interdisciplinarity: History, Theory, and Practice. Detroit: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
    Klein,M.F.(1989).Curriculum reform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What do young children know about school? Young Children, 43,32-39.
    Levine, R. (1973). Research Design in Anthropological Fieldwork.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Morgan, B & Doyle,W. (1997) Children’s interpretation of curriculum event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Vol. 13. No 5. pp.499-511.
    Ogbu,J.U.,& Fordham,S.(1986). Black students' school success: coping with the “burden of acting white”.The Urban Review,18(3), 177-206.
    Peters, R. S. (1966). Ethics and Education. Atlanta, Georgia: Scott, Foresman.
    Pinar, W. F. (1995)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New York: Peter Lang Publishing, Inc.
    Pinar, W. F. (1999). Foreword. In J. G. Henderson & K. R. Kesson (Eds.), Understanding Democratic Curriculum Leadership (pp. vii-xvi).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Rallis, S. F. & Rossman, C. B. (1998). Learning in the field: 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Rogers,V.(1989).Assessing the curriculum experienced by children. Phi Delta Kappan, May 1989, 714-717.
    Spradley, J. P. and Mccurdy D. W. (1988). The Cultural Experience:Ethnography in complex society. Chicago: Science Research Associates.
    Spradley, J. P. (1979). The Ethnographic Interview.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College.
    Spradley, J. P. (1980).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Schubert, W. H. (1986). Curriculum . New York: Macmillan.
    Schubert, W. H. (1986). Curriculum: Perspective, Paradigm, and Possibility.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Slattery, P. (1995).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the Postmodern Era. New York: Garland Publisher.
    Spindler, G. D., & Spindler, L. (1988). A case study of a fifth grade teacher and his classroom: An example of substance of ethnographic research.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93:151-192.
    Tyler, R. W. (1984). Dialogue II. Personal reflections on the practice 4. Curriculum Inquiry, 14(1), 97-102.
    Wiersma, W. (2000). Research Method in Education (7th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Willis,P.(1977). Learning to Labor: How Working Class Kinds Get Working Class Job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Young,M.F.D(1971). Knowledge and Control: New Directions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London: Collier MacMillan.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