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鴻文
論文名稱: 度量化的身體:學校體適能檢測的權力技術
Quantitative Body: The Technology of Power in Schools’ Physical Fitness Test
指導教授: 胡天玟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1
中文關鍵詞: 身體體適能權力技術傅柯
英文關鍵詞: body, physical fitness, technology of power, Foucaul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7下載:2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研究的目的,在藉由跨領域的研究樣式提供另一種體適能研究的觀點。從分析學校體適能檢測的機制來探討其對學生身體的規訓,及學生身體回應的可能;並提出研究者在與協作者深入訪談後對體適能檢測的反省。基於以上的理念和架構,本研究的發現如下:

    (一)以往有關於體適能的研究是以比較研究對象體適能的差異為主要的研究重點。
    (二)體適能檢測透過柔軟度訓練的各項細節、在體適能檢測中身體被「看見」的安排、體適能護照的成績登錄機制、常模對身體「標準」、「健康」的規範化裁決、及運動獎章與運動處方的獎懲考核制度…等的技術來度量學生的身體,形成一種傅柯所謂的自體看管技藝。
    (三)規訓權力的規範論述不斷地累積循環構成個人身體的知識倉儲,
    也變成個人在生活世界採取行動的意義結構。
    (四)體適能檢測對身體的規訓與建構並非是絕對的,身體是各種文化資本與意識型態鬥爭的場域,也會在檢測的過程中轉換和抵抗規訓的權力。
    (五)以運動做為主體,擺脫任何以運動作為手段的固有研究路徑。

    This study aimed to propose another perspective about physical fitness by the cross-field research form. In term of view of analyzing the mechanism of schools’ physical fitness test, the study focused on students’ body-discipline and the possibilities of students’ body response. Furthermore after the depth interviews between the researcher and collaborators, it leaded the reflections on the schools’ physical fitness test. According to these concepts, this study concluded following:

    1. In the past, the studies of physical fitness emphasized on the health point of view and were based on the visions of positivism and science. So comparisons on human’s physical fitness differences gradually become the type of physical fitness studies.
    2. The schools’ physical fitness test quantified students’ bodies in five parts: (1) details of flexibility training (2) arrangement of visible body (3) score recording system of the physical fitness passport (4) normalizing judgment of body’s standard and health model (5) reward and punishment system in sports. They form the notion of "technology of the self" defined by Foucault.
    3. The continued cycle of the body-discipline power discourse made up the accumulation of body informatio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real life actions.
    4. Because body was the domain that cultural capital and ideology are struggling for, there is no absolute relation between body-discipline and body-construction in the processes of physical fitness test.
    5. Sport is the subject of the research rather than the device of the research.

    目 次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壹、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背景……………………………………………………3 第三節 研究問題……………………………………………………7 第四節 名詞釋義……………………………………………………8 貳、文獻探討………………………………………………10 第一節 體適能常模的建立…………………………………………11 第二節 體適能研究的典型…………………………………………14 第三節 「科學」方法及實證主義之探討…………………………18 第四節 傅柯的權力微觀物理學之探討……………………………21 第五節 知識與權力建構的身體……………………………………29 第六節 文獻探討的啟示與展望……………………………………33 參、研究方法………………………………………………35 第一節 研究的範圍及限制…………………………………………35 第二節 研究方法、流程與架構……………………………………37 第三節 研究倫理與研究書寫………………………………………43 第四節 研究的值得信賴性與必要性………………………………46 肆、體適能檢測的身體……………………………………48 第一節 細節中的技術:以柔軟度的訓練為例……………………49 第二節 被「看見」的身體…………………………………………53 第三節 書寫登錄技術與常模的支配………………………………60 第四節 度量化的身體………………………………………………66 伍、體適能檢測的反省……………………………………72 第一節 身體自主的可能性…………………………………………73 第二節 身體的碰觸…………………………………………………81 第三節 「看見」與「不被看見」…………………………………84 陸、研究結論與建議………………………………………88 第一節 研究結論……………………………………………………89 第二節 研究建議與展望……………………………………………91 參考文獻……………………………………………………93 一、 中文資料………………………………………………………93 二、 翻譯資料………………………………………………………97 三、 英文資料………………………………………………………98 附錄一 體適能測量示例: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及坐姿體前彎…100 附錄二 體適能常模示例: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及坐姿體前彎…102 附錄三 訪談大綱與問題……………………………………………106 附錄四 協作者背景概述……………………………………………107 附錄五 訪談約定事項………………………………………………108 附錄六 有效的伸展示例……………………………………………109 附錄七 體適能登錄表………………………………………………110 附錄八 運動獎章示例:體適能金質獎……………………………111 附錄九 運動建議處方示例:肌耐力及柔軟度……………………112 附錄十 訪談逐字稿…………………………………………………114

    一、中文資料
    丁文貞(民89)。肥胖與非肥胖國小學童身體活動量與健康體適能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方進隆(民86)。體適能與全人健康。中華體育,9卷,3期,頁62-69。
    王瑞霞(民84)。國小學童健康體能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私立高雄醫學院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治河(民85),傅柯的系譜學。哲學雜誌,第15期,44-69。
    王阿說(民90)。屏東縣一般學童與住民學童體適能之比較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朱元鴻(民86)。背叛∕出賣∕洩密:論民族誌的冥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6期,頁29-65。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民88)。健康體能常模報告書。台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民90a)。八十九年國民體能檢測報告書。台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民90b)。國民體能常模報告書。台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余玉眉(民84)。健康體能與國民保健計畫。國民體育季刊,24卷,1期,頁45-49。
    沈樹林(民88)。跳繩教學活動對國小學童體適能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沈建國(民89)。不同訓練頻率之新式健身操教學活動對國小學童健康體適能之影響。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宋文里(民90)。文化研究在台灣書評。文化研究月報,第2期。http://www.ncu.edu.tw/~eng/csa/journal/journal_book_3.htm
    吳玉妹(民89)。體適能課程實施對學生體適能認知及表現之影響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玉妹(民90)。體適能教育在體育認知上之必要性。學校體育雙月刊,11卷,7號,84-88。
    吳重貴(民90)。不同運動訓練對國中女生心肺功能的影響。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秋霞(民89)。新式健身操對國小肥胖學童健康體適能與身體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芝安(民90a)。陪孩子走出青春期風暴 。康健,第33期,頁52-62。
    林芝安(民90b)。早來的青春期。康健,第33期,頁38-50。
    范信賢(民84)。文化霸權機的運作制:對國小教師學校生活世界的探討。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范信賢(民89)。教師身分認同與課程改革:後殖民論述的探討。國教學報,第12期,頁275-287。
    范信賢(民90)。課程改革中的教師成長:敘事探究的取向。國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研究計畫,未出版。
    胡幼慧、姚美華(民85)。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1-58)。台北:巨流。
    洪嘉文、詹彩琴(民90)提升學生體適能之有效策略與未來作法。教育部體適能指導班實施學校研習會研習手冊,頁10-17。
    姚人多(民91a)。論傅柯的《主體與權力》:一個批判性的導讀(上)。當代,第150期,頁126-133。
    姚人多(民91b)。論傅柯的《主體與權力》:一個批判性的導讀(下)。當代,第151期,頁108-133。
    姚人多(民91c)。傅柯的工具箱:權力篇。當代,第175期,頁70-95。
    姚人多(民91d)。傅柯的工具箱:國家篇。當代,第177期,頁84-95。
    唐祚泰(民81)。訓育社會的形成---米修‧福寇思想之探討。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教育部(民87)。八十六年度提升國民體能計畫台閩地區中小學學生體能檢測資料處理—常模研究。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88)。提昇學生體適能中程計畫(333計畫)。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89)。學生體適能護照說明會手冊。中華民國體育協會主辦。
    教育部(民90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90b)。教育部體適能指導班實施學校研習會研習手冊。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91a)。各級學校體育實施辦法。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91b)。教育部體適能網站。http://140.135.82.106/陳俊忠 (民86)。體適能與疾病預防。教師體適能指導手冊。頁87-100。
    陳仲義(民89)。運動時數對國民小學學童健康體適能的影響。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彥宏(民89)。不同體育課程模式對兒童健康體適能與身體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伯璋(民90)。九年一貫課程的理念、內涵與評析。教育部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第1101期檢年一貫課程種子教師(健康與體育領域)研習班手冊(頁39-58)。台北:教育部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張秋煉(民89)。台北市石牌國小體育課教學對健康體適能影響之探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文俊(民87)。國小五年級男童通學方式與身體活動在健康體適能之影響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一昌(民89)。宜蘭縣不同社會階層兒童健康體適能之城鄉比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金麟(民90)。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台北:聯經。
    黃瑞祺(民90)。批判社會學。台北:三民。
    黃瑞祺(民91a)。現代與後現代。台北:巨流。
    黃瑞祺(民91b)。紀登斯現象。當代,第174期,頁4-17。
    曾宏定(民89)。高雄縣原住民地區國中生與都會區國中生體適能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敏忠(民57)。中華民國青少年體能現況研究與體能標準訂定。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會。
    蔡敏玲(民83)。教育民族誌中研究者的角色。發表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檢討與前瞻」第二次科技研討會質化研究、次級分析與綜合方法。
    蔡敏玲(民90)。教育質性研究報告的書寫:我在紀實與虛構之間的認真與想像。國立台北師院學報,第14期,頁233-260。
    蔡忻林(民91)。柔軟度的理論與實務操作。國民體能推廣教室指導員講習會授課講義(頁121-35)。台北:國立體育學院。
    劉一民(民78)。體育研究可能的典範轉移。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78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頁154-163。
    劉仲冬(民85)。量與質社會研究的爭議及社會研究未來的走向及出路。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21-39)。台北:巨流。
    闕月清(民88)。體適能課程活動設計。台灣省學校體育,9卷,3號,頁28-33。
    蘇峰山(民85)。傅柯對於權力之分析。載於黃瑞祺主編,歐洲社會理論,(頁99-164)。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二、翻譯資料
    Steven, B. & Douglas, K.著,朱元鴻等譯(2002)。後現代理論:批判的質疑。台北:巨流。
    Marcus, G. E. & Fischer, M. J.著,王銘銘、藍達居譯(1998)。作為文化批評的人類學。北京:三聯。
    Foucault, M. 著,劉北成、楊遠嬰譯(1998)。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台北:桂冠。
    Foucault, M. 著,佘碧平譯(2000)。性經驗史。上海:上海人民。
    Dreyfus, H. & Rabinow, P.著,錢俊譯(2001)。傅柯:超越結構主義與詮釋學。台北:桂冠。
    Smart, B.著,蔡采秀譯(2000)。傅柯。台北:巨流。
    三、英文資料
    Bourdieu, P. (1977).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age, N. L.(1989). The Paradigm Wars and Their Aftermath: A '"Historical" Sketch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Since 1989. Educational Research, October 1989, pp.4-10.
    Foucault, M. (1973). The Order of Things. New York: Pantheon Book.
    Foucault, M. (1980a). Power/Knowledge: Slected Interviews &Other Writings1972-1977. New York: Pantheon Book.
    Foucault, M. (1980b).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New York: Vintage Book.
    Foucault, M. (1983). Michel Foucault: 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s, edited by H. Dreyfus and P. Rabinow.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oucault, M. (1984).“What Is Enlightenment”.pp.32-50 in The Foucault Reader, edited by Rabinow.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oucault, M. (1995).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New York: Vintage Book.
    Fraser, N. (1991). Foucault on Modern Power: Empirical Insights and Normative Confusions. Praxis International, Vol. 1,No. 3, pp.272-88.
    Smyth, J. (1989). Developing and Sustaining Critical Reflec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March-April, pp.2-9.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