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瀞潁
論文名稱: 金耀基的中國現代化研究與古典現代化理論的引進臺灣(1963-2010)
Ambrose Y.C.King on Chinese modernization research and Modernization theory was introduced to Taiwan(1963-2010)
指導教授: 蔡淵洯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臺灣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1
中文關鍵詞: 金耀基中國現代化古典現代化理論民主政治
英文關鍵詞: Ambrose Y.C.King, Chinese modernization, Modernization theory, Democrac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8下載:6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現代化是人類社會一個重要的經驗現象,並可作為觀察近代歷史進程的一項有力指標,無論就物質層面抑或是精神層面,均可呈顯出人類歷史上的劇烈變遷與轉變。而臺灣在19世紀中期後,由於開港貿易與洋務運動之推行,以至日治時期的殖民統治,奠定現代化基礎。在二次戰後,在經濟發展與政治民主化的表現,亦表現出不同於其它地區的現代化面貌。
    然而,隨著時空環境的遞嬗,以及研究取徑的差異,各界對現代化的定義也會有所差別。而對現代化展開具體且有計畫性的研究,則以二次戰後興起於美國學界的古典現代化理論為嚆矢。在此波政治與學術潮流中,臺灣由於全球政治局勢的戰略考量,與美國的關係密切,因而也連帶在政治、經濟、社會與學術思想等方面受到影響。有鑑於現代化背景與思潮的重要性,因此本文即以臺灣早期研究現代化的學者─金耀基為研究對象,探究其學術思想核心─中國現代化的學術歷程,及回顧臺灣學界研究現代化的學術背景。
    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可分為兩方面,包括臺灣學界的現代化研究歷程,及金耀基的中國現代化研究之內容與進程。首先,臺灣學界現代化研究的開展契機,就時空氛圍而言,在於當時國民黨政權以現代化作為政策與口號的推行,在學術思潮上,由於與美國之間關聯密切,因而在學術觀點與方法亦多受美國學界的影響。展開在政治、經濟、社會層面的研究,學術機構則有中央研究院近史所與民族所的兩項大型研究計畫。隨著臺灣政治的轉型,及對理論與實際發展經驗的檢討,臺灣學界也漸漸轉向思考建基於本土的研究視角與方法,而以臺灣為主體空間的討論場域亦於此時逐漸浮現,而現代化研究的轉變歷程,則從中西文化論爭的文化論述,轉為以學術方式進行研究。
    其次,在金氏的中國現代化研究歷程與內容方面,金氏對中國現代化進行研究,源自於他的經驗體悟與學術興趣,及自身以知識份子自居的使命感使然。從1966年出版《從傳統到現代》一書開始,引介古典現代化理論,並應用理論進行研究,同時也觀察臺灣現代化的現象,強調傳統的重要性;至1970年代後期,隨著中國大陸的改革,觀察對象也從臺灣擴及至中國大陸與香港。主要集中在經濟與政治方面的現象,特別是民主法治議題。1980年代到1990年代,尤其關注儒家倫理對現代化的作用。其研究內容方面則包含中國現代化的整體變遷、政治現代化及現代化的動因,其中最多篇幅在於政治民主化的討論及儒家傳統的轉化與再造的可能性。然而他的研究由於受到個人背景與研究取徑而有所囿限,但須注意的是,在臺灣學界研究現代化的過程中,以內容觀之,金氏主要貢獻在於引介古典現代化理論,是臺灣學界早期研究現代化的主要視角;再以開展現代化的時間序列言之,開風氣之先,是為播種者的角色。

    Modernization in a phenomenon of the modern human society is an important
    experience, and can serve as a strong indicator for observers of the progression of
    modern history. Whether on a material level or spiritual level, it can be presented to
    show the dramatic change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history of mankind. Taiwan in the
    mid-19th century, after the opening up trade with the Western world, as well as under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gradually laid the basis for societal modernization. After
    World War II, due to its economic and political modernization,Taiwan’s development
    was special compared to others’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As the environment of research changes from different people, the definition of
    modernization varies. The modernization of studies after World War II is modeled on
    the efforts of U.S. scholars of modernization theory.As with political and academic
    trends, the strategic considerations of the global political situation with the United
    States are closely related, and thus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political, economic, social
    and academic thought to be affected.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look into the modernization of Taiwan's academic
    research course and of Ambrose Y.C.King’s study of modernization in two parts. First,
    there was opportunity in the launching of academic modernization; the KMT regime
    was modernizing their implementation of policies in way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ose implem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academia; this affected academic thought,
    points of view, and methodology. By expanding the level of political, economic,
    societal and academic institutions, the result was seen in the creation of the nation’s
    two major research organizations such as Academia Sinica Institute of Modern
    History and Institute of Ethnology .
    Second, Ambrose’s research and course on Chinese modernization undertook a
    few turns and stemmed from his academic interest and experience. In 1966, “From
    Tradition to Modernity” introduced the modernization theory and applied theory with
    observations on the phenomenon of Taiwan modernization with empha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tradition. In the 1970’s, his research turned from Taiwan to China and
    Hong Kong with concentration on the economical and political aspect of development,
    especially on democratic and legal issues. From 1980 to 1990’s, Ambrose paid
    attention to the impact of Confucian ethics on modernization. His research included
    the transition of China’s societal modernization, political modernization and the
    underlying motivations, discussions on political democratization and its
    transformation, to Confucian tradition and the possibility of restoration. Ambrose Y.C
    King is an early figure of Taiwan academic research on social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as well as Chinese modernization.

    第一章 緒論..........................................1 第二章 戰後臺灣現代化的開展與相關研究的興起.............11 第一節 臺灣現代化的進展..................................11 第二節 政治與經濟發展研究.................................17 第三節 社會文化變遷與現代化歷史研究........................24 第三章 金氏的致力於中國現代化研究..........................41 第一節 學思生涯..........................................41 第二節 邁向中國現代化研究之途..............................52 第四章 金氏的引介古典現代化理論進入臺灣.....................65 第一節 戰後美國古典現代化理論的興起........................65 第二節 金氏對西方古典現代化理論之介紹.......................72 第五章 金氏之中國現代化研究實踐............................85 第一節 中國現代化的整體變遷過程............................85 第二節 政治現代化.......................................101 第三節 現代化的動因.....................................118 第六章 結論............................................129 參考書目 ................................................134

    一、 金耀基之著作
    (一) 專書
    金耀基,《釋迦牟尼傳》(臺北:財團法人全知少年文庫董事會印行,1962)。
    金耀基,《王陽明》(臺北:財團法人全知少年文庫董事會印行,1963)。
    金耀基,《歐洲文藝復興》(臺北:財團法人全知少年文庫董事會印行,1963)。
    金耀基,《中國民本思想之史底發展》(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出版,1964)。
    金耀基,《從傳統到現代》(臺北:臺灣商務出版,1966)。
    金耀基,《現代人的夢魘》(臺北:臺灣商務出版,1966)。
    Fred Warren Riggs撰、金耀基編譯,《行政生態學》(臺北:臺灣商務出版,1967)。
    金耀基等著,《中國現代化的動向》(臺北:勁草出版,1975)。
    Talcott Parsons著、金耀基譯(第一部分),《發展的挑戰》(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1976)
    金耀基,《中國現代化與知識份子》(臺北:言心出版,1977)。
    金耀基,《劍橋語絲》(臺北:臺灣商務出版,1977)。
    金耀基等著,《三民主義與儒家思想》(臺北:中央文物出版,1978)。
    彭懷恩、朱雲漢主編;金耀基等著譯,《中國現代化歷程》(臺北:時報出版,1980)。
    金耀基,《大學之理念》(臺北:時報出版,1983)。
    金耀基,《中國民主之困局與發展》(臺北:時報出版,1984)。
    金耀基,《金耀基社會文選》(臺北:幼獅出版,1985)。
    金耀基、刑慕寰合編,《香港之發展經驗:李卓敏博士七秩華誕紀念論文》(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1985)。
    金耀基,《從傳統到現代》(臺北:時報出版,1986)(1966臺灣商務初版;1979.10時報初版共計十二刷;1986.11時報二版二刷)。
    金耀基,《海德堡語絲》(臺北:聯合報出版,1986)。
    金耀基,《中國現代化與知識份子》(臺北:時報出版,1987)(臺北:言心出版,1977;1978、1979、1987、1988時報各再出版)。
    金耀基,《中國人的三個政治》(臺北:經濟與生活出版,1988)。
    金耀基等著,《神州悲劇的沉思:一九八九天安門事件評析》(臺北:正中書局,1989)。
    金耀基,《兩岸中國民主的反思》(臺北:天下出版,1990)。
    金耀基,《現代人的夢魘》(臺北:臺灣商務,1992)(修訂版一刷)。
    金耀基,《中國社會與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1993)。
    金耀基,《中國民本思想史》(臺北:臺灣商務出版,1993)。
    金耀基,《劍橋與海德堡:歐遊語絲》(瀋陽市:遼寧教育出版社出版,1995)。
    金耀基,《中國政治與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1997)。
    金耀基等著,《民主*轉型?臺灣現象》(臺北:桂冠出版,1998)。
    金耀基,《海德堡語絲》,(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2000;臺北:聯經出版,2004)。
    金耀基,《金耀基自選集》(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出版,2002)。
    金耀基,《大學之理念》(臺北:時報出版,2003)(1983.4初版;1984.2再版;1985.1三版;1986.2初版四刷;1994.6初版十一刷;2003二版一刷;北京:三聯書局出版,2008)。
    金耀基,《中國的「現代轉向」》(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2004)。
    金耀基,《最難忘情》(臺北:臺灣商務,2007)。
    金耀基,《劍橋語絲》(臺北:臺灣商務出版,1983再版;香港:劍橋大學出版社,2000;北京:三聯書店,2007;臺北:商務出版,2008)。
    金耀基,《學思與生涯:金耀基對話錄》(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2008)。金耀基,《從傳統到現代》(補篇)(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二) 期刊論文
    Ambrose Y.C.King,“The Study of Confucian Bureaucratic Behavior in the Transitional Society:It's Problem,Hypotheses,Context&Method”,《中國行政》,6(Jan,1966),pp.27-32.
    Ambrose Y.C.King,“Chinese Traditional Bureaucracy and It's Culture”,《中國行政》,7(July,1966),pp.26-40.
    Ambrose Y.C.King,“The Behavioral Patterns of Traditional Confucian Bureaucrats”, 《中國行政》,7(July,1966),pp.49-55.
    Ambrose Y.C.King,“Chinese Bureaucracy in the Transitional Society”,《中國行政》,9(July,1967),pp.28-39.
    金耀基,〈英王的地位權力與影響〉,《幼獅月刊》,9:2(1959.2),頁5-7。
    金耀基,〈荀子政治哲學重估〉,《大陸雜誌》,18:11(1959.6),頁11-17。
    金耀基,〈叔本華:憂鬱的哲人〉,《幼獅月刊》,10:5(1959.11),頁34-35。
    金耀基,〈論韓非政治思想之淵源與體系〉,《幼獅月刊》,12:2(1960.8),頁6-11。
    金耀基,〈研究共匪問題〉,《中國一周》,740(1964.6),頁14。
    金耀基,〈青年與教育─一片愚誠〉,《中國一周》,749(1964.11),頁13。
    金耀基,〈論行為科學與科際整合運動〉,《國魂》,245(1966.1),頁38-40。
    金耀基,〈從生態學底觀點論美國公共行政─雷格斯的一篇重要文字的「再述」〉,《中國行政》,6(1966.1),頁48-67。
    金耀基,〈過渡社會行政研究之型模建構─論介雷格斯的「稜柱型模」〉,《國立政治大學學報》,13(1966.3),頁241-279。
    金耀基,〈東方國家公共行政的生態觀─介紹雷格斯研究泰國公共行政所建的型模〉,《中國行政》,7(1966.7),頁57-68。
    金耀基,〈加速中國的現代化〉,《東方雜誌》,1:1(1967.7),頁23。
    金耀基,〈推進中國經濟的現代化─兼論臺灣經濟發展會議〉,《東方雜誌》,1:2(1967.8),頁14-16。
    金耀基,〈如何使中國的行政現代化〉,《東方雜誌》,1:3(1967.9),頁18-20。
    金耀基,〈擴大‧加深─中國政治的現代化〉,《東方雜誌》,1:7(1968.1),頁6-9。
    金耀基,〈中國新知識階層的建立與使命〉,《大學雜誌》,2(1968.2),頁2-3。
    金耀基,〈我對中國現代化的一個看法〉,《東方雜誌》,1:8(1968.2),頁6-9。
    金耀基,〈美國的性革命〉,《東方雜誌》,1:12(1968.6),頁102-108。
    金耀基,〈現代美國新畫像〉,《東方雜誌》,2:1(1968.7),頁94-99。
    金耀基,〈現代化與世界問題─從李維之「現代化與社會結構』談起〉,《東方雜誌》,2:4(1968.10),頁29-38。
    金耀基,〈知識份子在社會上的角色〉,《大學雜誌》,48(1971.12),頁53-57。
    金耀基,〈從社會學觀點看辛亥革命〉,《新亞生活》,14:5(1972.10),頁2-7。
    金耀基,〈中國文化傳統及其復興之路〉,《中華文化復興月刊》,7:12(1974.12),頁27-33。
    金耀基,〈中國現代化的動向:一些觀察與反省〉,《中華文化復興月刊》,8:2(1975.2),頁5-16。
    金耀基,〈從劍橋到劍橋─漫談哈佛與M.I.T〉,《東方雜誌》,10:3(1976.9),頁17-20。
    金耀基,〈從傳統到現代過程中的一些問題與看法〉,《海外學人》,75(1978.10),頁16-23。
    金耀基,〈科學、民主、現代化─為「五四」六十周年寫〉,《海外學人》,83(1979.6),頁19-26。
    金耀基,〈政治現代化之突破與新境界─論臺灣經濟變遷與政治發展之關係〉,《中華學報》,6:2(1979.7),頁185-200。
    金耀基,〈中共社會主義之困境─論中共三十年來的意理與組織〉,《中國論壇》,9:3(1979.11),頁3-12。
    金耀基,〈中日之間社會科學的翻譯〉,《書評書目》,81(1980.1),頁73-77。
    金耀基,〈香港的政治模式:行政吸納政治〉,《聯合月刊》,17(1982.12),頁44-53。
    金耀基,〈儒家倫理與經濟發展:韋伯學說的重探〉,《聯合月刊》,25(1983.8),頁70-79。
    金耀基,〈「一九八四」:反極權主義的警告〉,《聯合月刊》,30(1984.1),頁24-26。
    金耀基,〈香港在悲劇邊緣上〉,《中國論壇》,18:1(1984.4),頁38-42。
    金耀基,〈香港談判與香港政治〉,《聯合月刊》,57(1986.4),頁18-22。
    金耀基,〈大學的理想與性格〉,《大學雜誌》,194(1986.6),頁32-38。
    金耀基,〈學術自由、學術自主與學術倫理〉,《當代》,129(1987.4),頁93-100。
    金耀基,〈社會主義與現代化〉,《文星》,107(1987.5),頁38-46。
    金耀基,〈東亞經濟發展的一個文化詮釋─論香港出現的「理性傳統主義」〉,《聯合月刊》,76(1987.11),頁86-91。
    金耀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與中共的現代化〉,《聯合月刊》,78(1988.1),頁51-53。
    金耀基,〈期待民主健康的媒體性格〉,《文星》,115(1988.1),頁22-24。
    金耀基,〈全方位的社會發展〉,《自由青年》,79:1(1988.1),頁6-9。
    金耀基,〈香港政治之特性及其民主之展望〉,《問題與研究》,27:6(1988.3),頁37-49。
    金耀基,〈金耀基談:十三全會後的中國前途〉,《海華雜誌》,4:7(1988.8),頁22-24。
    金耀基,〈知識之真誠─大學面臨的新挑戰〉,《自由青年》,80:3(1988.9),頁12-20。
    金耀基,〈北京學運、新五四與社會主義〉,《自由青年》,82:1(1989.7),頁4-13。
    金耀基,〈儒家倫理、社會學與政治秩序〉,《當代》,41(1989.9),頁76-83。
    金耀基,〈中國發展成現代型國家的困境:韋伯學說的一面〉,《二十一世紀》,3(1991.2),頁56-72。
    金耀基,〈關係和網絡的建構:一個社會學的詮釋〉,《二十一世紀》,12(1992.8),頁143-157。
    金耀基,〈傳統與「視野的融匯」〉,《文訊》,51(1993.4),頁35-36。
    金耀基,〈臺灣的個案研究─後儒學文化中的民主探索〉,《二十一世紀》,17(1993.6),頁141-157。
    金耀基,〈個人與社會:儒家倫理範典的特性及其在現代社會中的問題〉,《自由中國之工業》,81:5(1994.5),頁13-23。
    金耀基,〈一國兩制:一個在驗證中的構想〉,《明報月刊》,29:7(1994.7),頁20-25。
    金耀基,〈民族主義與文化主義─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一個衝突〉,《文化中國》,1:3(1994.12),頁16-23。
    金耀基,〈香港教育與中國文化〉,《中國語文通訊》,33(1995.3),頁1-2。
    金耀基,〈兩岸的中山學─一九九六年三月十二日在香港「中山學會」的講詞〉,《中山學報》,17(1996.6),頁15-18。
    金耀基,〈香港與二十一世紀中國文化〉,《明報月刊》,32:1(1997.1),頁18-22。
    金耀基,〈孫中山先生與「後毛澤東時代」中國大陸的現代化〉,《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盟訊》,81(1997.2),頁24-27。
    金耀基,〈九七回歸與「一國兩制」〉,《二十一世紀》,41(1997.1),頁12-14。
    金耀基,〈社會學與中國現代化〉,《新亞學術集刊》,16(1998),頁345-352。
    金耀基,〈全球化、現代性與世界秩序〉,《二十一世紀》,51(1999.2),頁4-7。
    金耀基,〈世紀之交談大學的理念〉,《明報月刊》,34:12(1999.12),頁17-25。
    金耀基,〈香港:華人社會最具現代性的城市〉,《明報月刊》,35:3(2000.3),頁28-31。
    金耀基,〈《明月》的自由丰姿〉,《明報月刊》,41:1(2006.1),頁58。
    金耀基,〈祝《明月》繼續走出精彩〉,《明報月刊》,41:4(2006.4),頁27-28。
    金耀基,〈歸去來兮天台〉,《明報月刊》,42:8(2007.8),頁29-38。
    金耀基,〈二○○九年〉,《明報月刊》,44:1(2009.1),頁20-21。
    (三) 報紙時論及其它
    《中央日報》(臺灣)
    金耀基,〈金耀基盼報界積極提供讀者知識〉1987年12月14日,第二版。
    金耀基,〈「追思與前瞻」系列之十三 安定與改革的歷史考驗─對中國國民黨的期待─〉1988年1月29日,第二版政治新聞。
    金耀基,〈掃除功利主義 建立嶄新文化體系─臺港學人李亦園與金耀基對談〉1988年8月29日,第二版要聞。
    金耀基,〈中國的將來與現代化(1)〉1989年1月1日,第六版副刊。
    金耀基,〈中國的將來與現代化(2)〉1989年1月2日,第十六版副刊。
    金耀基,〈金耀基:鄉鎮長選舉制度應廢除 張旭成:地方自治莫再有名無實〉1990年6月30日,第六版重要新聞。
    金耀基,〈修憲制度妙喻 金耀基:換車子是小事 怕廢了軌道(陶百川、張旭成)〉1990年7月1日,第四版重要新聞。
    金耀基,〈香港政制改革問題 金耀基反對全民票決〉1992年11月24日,第七版大陸新聞。
    金耀基,〈金耀基在中樞紀念 國父誕辰典禮中報告 大陸走出困境 有賴中山學說〉1994年11月13日,第二版國內新聞
    金耀基,〈兩岸發展新關係的領域─經濟合作、互補互利〉1995年4月10日,第三版焦點透視。
    金耀基,〈國內大學通識課程 分量過輕 金耀基指應佔總課程百分之二十以上 才能發生作用〉1996年4月29日,第七版文教。
    金耀基,〈對臺港學術交流影響 金耀基樂觀 許倬雲憂心〉1996年7月4日,第十版大陸。
    《中國時報》(臺灣)
    金耀基,〈建立兩岸交流制度化模式 海基會大陸行代表了臺灣的善意,中共應予支持和承認〉1991年5月2日,第六版終止動員戡亂時期特別報導。
    金耀基,〈英國與中共正在進行一場豪賭─香港政改之衝突與展望〉1994年2月27日,第三版焦點新聞。
    金耀基,〈東亞現代性 仍有廣闊的創造空間(「東亞現代化的困境與出路」國際研討會論文 摘錄之四)〉1994年6月25日,第十七版東亞現代化的困境與出路國際研討會論文摘要。
    金耀基,〈中研院與社會學研究〉1994年7月13日,第十一版時論廣場。
    金耀基,〈開拓兩岸關係的「現實目標」〉1995年2月9日,第十一版時論廣場。
    金耀基,〈金耀基:教授治校不等同民主治校 教授出任校長 角色應轉化 不能改變才是失敗〉1996年7月5日,第十版教授治校與學術倫理研討會特別報導。
    金耀基,〈一國兩制 香港面臨世紀考驗〉1997年5月31日,第三版焦點新聞。
    金耀基,〈從社會層面談兩岸未來發展〉1999年4月25日,第二十三版中大研討會論文摘要。
    《聯合報》(臺灣)
    金耀基,〈我與劍橋語絲〉1977年8月3日,第十二版。
    桂文亞,〈星語劍橋─金耀基訪問記〉1977年8月18日,第十二版。
    金耀基,〈劍橋語絲─金耀基的新著讀後〉1977年12月26日,第十二版。
    金耀基,〈歷代智慧的發掘與繼承─由「中國歷代思想家」一書引起的聯想〉1978年9月27日,第十二版。
    金耀基,〈大眾傳播媒介的新挑戰〉1978年12月4日,第二版。
    金耀基,〈中國文化意識之變與反省─從「五四」到「四五」的歷史轉折(上)(五四運動六十年‧系列討論文化出擊9)〉1979年5月2日,第十二版。
    金耀基,〈中國文化意識之變與反省─從「五四」到「四五」的歷史轉折(下)(五四運動六十年‧系列討論文化出擊9)〉1979年5月3日,第十二版。
    金耀基,〈李約瑟與中國文化─金耀基「科學、社會與人文」讀後〉1980年3月21日,第八版。
    金耀基,〈臺灣海峽兩岸意理的「對立」與「統一」(上)(從中國的歷史文化看台灣的現在與未來4)〉1980年10月13日,第二版。
    金耀基,〈臺灣海峽兩岸意理的「對立」與「統一」(下)(從中國的歷史文化看臺灣的現在與未來4)〉1980年10月14日,第二版。
    金耀基、葉啟政、許倬雲,〈文化的獨立意識與反省能力(從中國的歷史文化看臺灣的現在與未來5)〉1980年10月16日,第二版。
    金耀基、黃光國、尉天聰,〈社會發展模式與中共的「現代化」〉1980年10月17日,第二版。
    金耀基、袁頌西、張忠棟、韋政通、尉天聰、楊國樞,〈中國民主憲政發展的前途(從中國的歷史文化看臺灣的現在與未來7)〉1980年10月18日,第二版。
    金耀基,〈儒家倫理與經濟發展─東亞優勢對西方學界的挑戰〉1983年8月2日,第二版。
    金耀基,〈政治轉化的契機〉1986年6月7日,第二版。
    金耀基,〈穩固法治、開拓民主〉1986年10月8日,第二版。
    金耀基,〈從歷史的反省中增長智慧〉1987年7月7日,第二版。
    〈總統今將宣告解除戒嚴 解嚴與國安法明天起生效〉,《聯合報》(臺灣),1987年7月14日,第一版。
    金耀基,〈海峽兩岸探親問題的我見〉1987年9月4日,第二版。
    金耀基,〈從中國統一觀點看外交突破(「創新局、開新運」前瞻系列專文之三」)〉1988年1月4日,第二版。
    吳玉山,〈新書快評:書名《中國人的三個政治》 作者:金耀基〉1988年2月16日,第二十一版讀者週刊第八期。
    金耀基、余英時、胡佛,〈民主政治的共識與規範:余英時、金耀基、胡佛談朝野互動〉1988年6月11日,第二版。
    金耀基,〈創造歷史的新運會─對國民黨「十三全」的期待(「站在歷史的轉捩點上」系列專文之三)〉1988年7月4日,第二版。
    金耀基,〈「統獨」問題的深層思考〉1988年8月31日,第二版。
    金耀基,〈盲目反權威非民主之福〉1988年12月26日,第二版。
    金耀基,〈從世界歷史新運會看臺灣與大陸〉1989年1月2日,第六、七版特刊。
    金耀基,〈「五四」悲劇性的「抗制性傳統」〉1989年5月4日,第二版焦點新聞。
    金耀基,〈民憤不可不平 民情不可不恤 民意不可不尊 民心不可不要─神州中國的危機與出路〉1989年5月23日。
    金耀基,〈讓總統和黨主席更接近選民 民眾不妨以更開放的態度支持走向政黨政治〉1989年9月21日,第四版焦點新聞。
    金耀基,〈確認民主體制下的政黨競爭(《宏觀選舉》系列專文4)〉1989年11月1日,第二版焦點新聞。
    金耀基,〈新階段 新期待〉1990年3月21日,第六、七版特刊。
    金耀基,〈國是會議與政治生態〉1990年4月1日,第二版焦點新聞。
    金耀基,〈我應為談判未雨綢繆〉1990年12月13日,第二版焦點新聞。
    金耀基,〈臺灣公民文化─金耀基 提出建言〉1991年12月5日,第二十版。
    金耀基,〈金耀基:香港問題關乎民主不民主 政改與民族主義沾不上邊〉1992年12月22日,第十版大陸新聞。
    金耀基,〈辜汪會談〉1993年3月19日,第十一版民意論壇。
    金耀基,〈金耀基:互相依存 持續交流 雙贏〉1993年4月30日,第四版辜汪會談特別專輯。
    金耀基,〈國際漢學會 重視第六倫 金耀基讚揚李國鼎主張 可以補傳統五倫不足〉1993年11月22日,第九版社會新聞。
    金耀基,〈度假外交模式 肯定臺灣角色〉1994年2月16日,第三版焦點新聞。
    金耀基,〈在世界「冷和平」中談「中華共同體」〉1995年1月5日,第四版政治。
    金耀基,〈日本應以道德勇氣面對歷史 為紀念抗戰勝利五十周年而寫〉1995年6月12日,第十一版民意論壇。
    王亥,〈金耀基《歐遊語絲》受到大陸重視〉1995年7月5日,第三十七版聯合副刊。
    金耀基,〈歷史的諷刺與悲劇 民族大義與現代化的新思考(「歷史的七七‧勝利五十年」省思系列之二)〉1995年7月8日,第二版要聞。
    金耀基,〈臺灣現代化與中國現代文明秩序之探索〉1995年12月12日,第三十七版聯合副刊。
    《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大陸)
    金耀基,〈21世紀的大學:走向多元化〉2000年12月12日,第十一版。
    《文匯報》(中國大陸)
    金耀基,〈人文教育在大學的位序(金耀基教授9月12日在華東師大的講演)(節選)〉2002年9月29日,第三版。
    《社會科學報》(中國大陸)
    金耀基,〈大學的理念〉2002年12月24日,第六版。
    二、 專書
    Christopher Pierson著、Anthony Giddens口述,《現代性:紀登斯訪談錄》(臺北:聯經出版,2002)。
    George Ritzer著;馬康莊、陳信木合譯,《社會學理論》上冊(臺北:巨流圖書出版,1989)。
    George Ritzer著;馬康莊、陳信木合譯,《社會學理論》下冊(臺北:巨流圖書出版,1989)。
    Howard J.Wiarda著,劉青、牛可譯,《新興國家的政治發展─第三世界還存在嗎?》(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Howard J.Wiarda著;李培元、林妤虹、陳景堯、徐子婷、李靜旻譯,《比較政治研究的新方向》(臺北:韋伯文化出版,2005)。
    Max Weber著,張漢裕譯,《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臺北:協志工業,1960)。
    Michael E.Latham著,牛可譯,《作為意識型態的現代化─社會科學與美國對第三世界政策》,(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3)。
    Peter Hamilton著、蔡明璋譯,《派森思》(臺北:桂冠圖書出版,1990)
    Robert K.Merton、Marilda White Riley編;陳耀祖譯,《美國社會學傳統》(臺北:巨流圖書出版,1987)
    Samuel P.Huntington著,劉軍寧譯、葉明德校訂,《第三波:二十世紀的民主化浪潮》(臺北:五南出版,1994)。
    Thomas B.Gold(高棣民)著、胡煜嘉譯,《從國家與社會的角度觀察─臺灣奇蹟》(臺北:洞察出版,1987)。
    于宗先、陸民仁主編,《臺灣經濟發展論文集─臺灣經濟發展總論》(臺北:聯經出版,1975)。
    中央研究院臺灣研究推動委員會主編,《威權體制的變遷:解嚴後的臺灣》(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1.1)。
    中國論壇委員會主編,《知識份子與臺灣發展》(臺北:中國論壇雜誌,1989)。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編,《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1982)。
    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臺灣史研究暨史料發掘研討會論文集》(高雄: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1986)。
    文崇一,《臺灣的工業化與社會變遷》(臺北:東大圖書出版,1989)。
    文崇一,《臺灣社會的變遷與秩序─社會文化篇》(臺北:東大圖書出版,1989)。
    文崇一,《臺灣社會的變遷與秩序─政治篇》(臺北:東大圖書出版,1989)。
    文崇一、李亦園、楊國樞編,《社會變遷中的青少年問題研討會論文專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78)。
    文崇一等著,《現代化與價值變遷》(臺北:思與言雜誌社,1977)。
    文馨瑩,《經濟奇蹟的背後─臺灣美援經驗的政經分析(1951-1965)》(臺北:自立晚報出版,1990)。
    王世宗,《現代世界的形成》(臺北:三民出版,2003.1)。
    王振寰,《臺灣社會》(臺北:巨流圖書出版,2002)。
    王振寰,《誰統治臺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臺北:巨流圖書出版,1996)。
    王晴佳,《臺灣史學五十年(1950-2000)─傳承、方法、趨向》(臺北:麥田出版,2002)。
    王壽南,《王雲五先生年譜初稿》第四冊,(臺北:臺灣商務出版,1987)。
    王壽南主編、楊亮功等著,《我所認識的王雲五先生》(臺北:臺灣商務出版,1975)。
    丘為君編著,《臺灣學生運動(1949-1979)》(臺北:稻鄉出版,2003)。
    矢內原忠雄著、林明德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出版,2004)。
    江炳倫,《政治發展的理論》(臺北:臺灣商務出版,1972)。
    吳文星,《日治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臺北:五南出版,2009)。
    呂亞力,《政治發展》(臺北:黎明文化出版,1995)。
    李亦園、楊國樞、文崇一編著,《現代化與中國化論集》(臺北:桂冠出版,1985)。
    李亦園、楊國樞編,《中國人的性格─科際綜合性的討論》(臺北:全國出版社,1972)。
    李明堃著,《變遷中的香港政治和社會》(香港:香港商務印書館出版,1987)。
    李恩涵、張朋園等著,《近代中國─知識份子與自強運動》(臺北:食貨出版,1972)。
    李國祁,《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閩浙臺地區(1860-1916)》(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2)。
    李國鼎先生紀念活動推動小組編,《李國鼎先生紀念文集》(臺北:李國鼎科技基金會,2002)。
    李筱峰,《臺灣民主運動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出版,1987)。
    汪榮祖等撰,《五四研究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1980)。
    谷浦孝雄編著,《臺灣的工業化:國際加工基地的形成》(臺北:人間出版社,1992)。
    周策縱,《五四運動史》(臺北:桂冠出版,1989)。
    周陽山主編,《五四與中國》(臺北:時報文化,1979)。
    林鐘雄,《經濟成長過程論》(臺北:協志工業叢書,1975)。
    林鐘雄,《臺灣經濟發展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1987)。
    林鐘雄,《臺灣經濟經驗一百年》(臺北:三通圖書,1995)。
    林果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統治正當性的建立與轉變》(臺北:稻鄉出版,2005)
    竺乾威,《公共行政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
    段承璞編著,《臺灣戰後經濟》(臺北:人間出版社,1992)。
    胡適、李濟、毛子水等著,《胡適與中西文化》(臺北:水牛出版社,1967)。
    若林正丈編、劉進慶著、陳艷紅譯,《中日會診臺灣─轉型期的經濟》(臺北:故鄉出版,1988)。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校刊特刊:最難忘情─金耀基教授與中大》(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7春)。
    殷海光,《中國文化的展望》下冊(臺北:文星出版,1966)。
    殷海光,《中國文化的展望》上冊(臺北:桂冠出版,1988)。
    袁求實編著,《香港回歸大事記(1979-1997)》(香港:三聯書店出版,1997)。
    高輝,《社會主義再認識─中共「初階論」之研究》(臺北:永業出版社,1991)。
    國立編譯館主編,《近代中國政治思想史論文集》(臺北:國立編譯館出版,1999)。
    婁子匡校纂,《申報月刊》,第二卷第七號(臺北:東方文化書局出版,1972)。
    張玉法,《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山東省(1860-1916)》(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
    張玉法主編,《中國現代史論集─第六輯五四運動》(臺北:聯經出版,1981)。
    張朋園,《郭廷以、費正清、韋慕庭:臺灣與美國學術交流個案初探》(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7)。
    張家銘,《社會學理論的歷史反思─發展理論的回顧與反省》(臺北:圓神出版,1987)。
    張漢裕,《經濟發展與經濟思想》(臺北:三民出版,1974)。
    陳紹馨,《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出版,1979)。
    陳三井主編,《走過憂患的歲月─近史所的故事》(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5)。
    陳明通、鄭永年主編,《兩岸基層選舉與政治社會變遷: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臺北:月旦出版,1998)。
    陳鴻瑜,《政治發展理論》(臺北:桂冠圖書出版,1982)。
    楊國樞,《中國人的現代化》(高雄:眾成出版社,1976)。
    楊國樞,《現代社會的心理適應》(臺北:巨流圖書出版,1978)。
    楊國樞、金神保編,《現代化與民族主義》(臺北:中國論壇社,1980)。
    楊國樞、黃光國主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臺北:桂冠圖書,1991)。
    楊國樞、瞿海源主編,《變遷中的臺灣社會─第一次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資料的分析》(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8)。
    葉啟政,《臺灣社會的人文迷思》(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
    葉啟政主編,《當代社會思想巨擘─當代社會思想家》(臺北:正中出版,1992)。
    劉金質,《冷戰史》上冊(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
    劉進慶著;王宏仁、林繼文、李明俊譯,《臺灣戰後經濟分析》(臺北:人間出版,1992)。
    歐素瑛編註,《戰後臺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五)地方自治選舉》(臺北:國史館,2001)。
    蔡文輝,《功能理論─派森斯》(臺北:風雲論壇,1990)。
    燕繼榮主編,《發展政治學─政治發展研究的概念與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盧受采、盧冬青著,《香港經濟史》(香港:三聯書店出版,2002)。
    蕭新煌編,《低度發展與發展─發展社會學選讀》(臺北:巨流圖書出版,1985)。
    薛月順、曾品滄、許瑞浩編註,《戰後臺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一)從戒嚴到解嚴》(臺北:國史館出版,2001)。
    魏萼,《中國式資本主義─臺灣邁向市場經濟之路》(臺北:三民書局,1993)。
    魏萼,《揭開臺灣經濟發展之謎》(臺北:遠景出版,1980)。
    羅榮渠,《現代化新論──世界與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龐建國,《國家發展理論─兼論臺灣發展經驗》(臺北:巨流圖書出版,1993)。
    三、 期刊論文
    王履之,〈臺省籍經濟博士張漢裕〉,《中國一周》,595(1961.9),頁13。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國現代化區域研究」第二期研究計畫〉,《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1(1986.3),頁15。
    江炳倫,〈政治革新與政治現代化〉,《東方雜誌》,5:3(1971.9),頁45-49。
    江炳倫,〈淺說發展政治學〉,《中央月刊》,4:12(1972.10),頁161-166。
    江炳倫,〈現代化與政治發展〉,《中國論壇》,11:5(1980.12),頁39-45。
    吳振彰,〈評介金耀基著─從傳統到現代〉,《海軍軍官學校學報》,8(1992.10),頁160-163。
    呂芳上,〈中國現代化研討會〉,《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10(1990.9),頁3-10。
    呂亞力,〈中國現代化與知識份子〉,《書評書目》,55(1977.11),頁62-64。
    呂亞力,〈泛論政治現代化〉,《大學雜誌》,107(1977.5),頁10-13。
    呂亞力,〈政治發展理論的分析與評價〉,《科學發展月刊》,5:4(1977.4),頁323-333。
    呂亞力,〈論政治發展之研究:理論建構〉,《社會科學論叢》,25(1976.9),頁257-274。
    李國鼎,〈如何加速經濟發展〉,《中國勞工》,228(1960.5),頁6-10。
    李國鼎,〈經濟設計與經濟發展〉,《自由中國之工業》,22:3(1964.9),頁2-8。
    李國鼎,〈臺灣經濟發展─長期經濟設計努力的方向〉,《國際經濟資料月刊》,12:1(1964.1),頁3-9。
    李敖,〈老年人與棒子〉,《文星》,9:1(1961.1),頁5-9。
    李敖,〈給談中西文化的人看看病〉,《文星》,9:4(1962.2),頁9-17。
    李敖,〈播種者胡適〉,《文星》,9:3(1962.1),頁3-7。
    林延吉,〈現代化理論的沿革─歷史的觀點〉,《社會研究》,20(1981.6),頁4-10。
    林鎮國,〈鉅變下的沉思─讀金耀基「中國現代化與知識份子」〉,《鵝湖》,6:3(1980.9),頁35-36。
    林鐘雄,〈「政治與經濟成長階段」評介〉,《憲政思潮》,20(1972.10),頁147-150。
    林鐘雄,〈當代經濟思潮〉,《基層金融》,4(1982.6),頁11-14。
    思與言雜誌社,〈中國國民性之研究〉,《思與言》,2:5(1965.1),頁1-2。
    胡適,〈科學發展所需要的社會改革〉,《文星》,9:2(1961.12),頁5-6。
    韋政通,〈臺灣三十年來的思想界〉,《臺灣文藝》,106(1987.7),頁62-70。
    韋政通等著,《自由民主的思想與文化─紀念殷海光逝世20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自立晚報出版,1990)。
    徐正光,〈發展社會學─一九六○年代美國社會科學家對於發展問題的探討〉,《美國研究》,4:4(1974.12),頁51-85。
    徐高阮,〈胡適之與「全盤西化」─一頁思想的歷史〉,《文星》,9:4(1962.2),頁5-8。
    翁嘉禧,〈戰後臺灣經濟發展路向的解析〉,《興大歷史學報》,15(2004.10),頁219-241。
    馬起華,〈我國政治現代化的流弊及其補救〉,《東方雜誌》,8:2(1974.8),頁13-16。
    馬起華,〈政治現代化與文化復興〉,《中華文化復興月刊》,7:7(1974.7),頁5-7。
    馬起華,〈政治現代化與政治文化〉,《文藝復興月刊》,43(1973.7),頁46-48。
    馬起華,〈政治發展的概念〉,《自由青年》,49:5(1973.5),頁22-24。
    馬康莊,〈青年金耀基與臺灣社會學的發展〉,《自由青年》,77:5(1987.5),頁12-15。
    張玉法,〈中國現代化的動向〉,《中華文化復興月刊》,7:8(1974.8),頁25-37。
    張玉法,〈我對中國近代史研究的一些回憶〉,《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33(2002.3),頁53-62。
    張秀娟,〈評介金著《從傳統到現代》〉,《三重商工學報》,4(1995.2),頁16-21。
    張朋園,〈研究生活的回顧─從梁啟超到現代化〉,《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23(1997.3),頁33-65。
    張朋園,〈現代化理論的批判以及我們應有的選擇〉,《新知雜誌》,3:6(1973.12),頁23-46。
    張朋園,〈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架構與發現〉,收錄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中國區域史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6),頁1-19。
    張家銘,〈理論深淵與歷史深度─臺灣發展經驗的解釋及其反省〉,《中國論壇》,287(1987.9),頁40-47。
    張漢裕,〈瑪克司‧偉伯的社會科學方法論〉,《財政經濟月刊》,11:12(1961.11),頁2-7。
    張漢裕,〈論瑪克司‧偉伯(Max Weber)的「近代資本主義」與「資本主義精神」〉,《社會科學論叢》,9(1959.7),頁47-77。
    張隆志,〈劉銘傳、後藤新平與臺灣近代化論爭─關於十九世紀臺灣歷史轉型期研究的再思考〉,收錄於《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四屆討論會》第二冊(臺北:國史館出版,1998),頁1-26,總頁2031-2056。
    陶恆生,〈六十年代的臺灣中西文化論戰〉,《傳記文學》,83:3(2003.9),頁15-31。
    陳郁立、沈愛麗著,〈當代社會學理論大師派深思〉,《文星》,11:2(1962.12),頁3-6。
    陳惠芬,〈範式之轉換:現代化理論與大陸史家對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研究〉,《中華民國史第四屆討論會專題論文集》,(臺北:國史館,1998),頁1-37,總頁1563-1599。
    陳翠蓮,〈黨外書籍與臺灣民主運動(1973-1991)〉,《臺灣文獻》,55:1(2004.3),頁1-29。
    傅大為,〈由臺灣思想史中的一個歷史轉折看發言權的取代與轉型:從殷海光《中國文化的展望》過渡到金耀基《從傳統到現代》〉,收錄於韋政通等著,《自由民主的思想與文化─紀念殷海光逝世20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自立晚報出版,1990),頁182-213。
    黃應貴,〈評《中國現代化的動向》〉,《中國論壇》,2:12(1976.9),頁47-48。
    楊國樞,〈中國國民性與中國科學化:問題與方法〉,《文星》,10:3(1962.7),頁9-13。
    葉淑貞,〈臺灣經濟史大師─張漢裕老師的學術成就〉,《兩岸與國際事務季刊》,2:1(2005.1),頁131-172。
    詹素娟,〈從地域社會出發的華南研究─與臺灣區域史研究的比較〉,收錄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辦,第一屆「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學術研討會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7),頁1-27。
    劉小楓,〈金耀基的「現代化」論及其問題意識〉,《二十一世紀》,21(1994.2),頁114-125。
    劉紀曜,〈從梁啟超、立憲運動到現代化─張朋園先生的學術歷程與成就〉,《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23(1997.3),頁52-65。
    蔡淵洯,〈日據時期臺灣新文化運動中反傳統思想初探〉,《思與言》,26:1(1988.5),頁109-132。
    蕭全政,〈經濟發展與臺灣的政治民主化〉,《臺灣民主季刊》,1:1(2004.3),頁1-25。
    蕭新煌,〈對「臺灣發展經驗」理論解釋的解謎〉,《中國論壇》,319(1989.1),頁156-173。
    賴顯英,〈西方的反省─現代化理論行不通了嗎?〉,《自由青年》,70:3(1983.9),頁7-13。
    賴顯英,〈從傳統到現代─現代化理論的回顧與評估〉,《自由青年》,70:2(1983.8),頁8-13。
    龍冠海,〈派深思教授社會學理論簡介〉,《文星》,11:2(1962.12),頁7-9。
    鍾惠民,〈學術生命與智慧的開啟─通訊訪問金耀基〉,《自由青年》,77:5(1987.5),頁10-14。
    魏萼,〈認清時代的經濟理論與政策〉,《臺灣經濟金融月刊》,11:5(1975.5),頁51-52。
    羅龍治,〈引介「中國現代化」的幾個重要概念─讀金著「中國現代化與知識份子」〉,《書評書目》,65(1978.9),頁25-30。
    四、 學位論文
    王瑞鎰,〈後鄧時期中共政治意識型態的轉變:以三個代表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論文,2004)。
    朱旭華,〈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與臺灣土地改革(1948-1965)〉(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林果顯,〈一九五○年代反攻大陸宣傳體制的形成〉(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
    邱垂正,〈過渡期中共對香港主權移轉之運作模式分析〉(國立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施志輝,〈「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之研究(1966-199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洪世昌,〈《臺灣民報》與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化運動(1920-1932)〉(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陳正然,〈臺灣五○年代知識份子的文化運動─以「文星」為例〉(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
    陳德正,〈港、澳基本法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黃自強,〈「一國兩制」下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與立法兩權互動之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黃舒平,〈從香港政治民主化看中共「一國兩制」政策〉(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楊德睿,〈戰後援外體制與臺灣援外政策〉(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蔡淵洯,〈抗戰前國民黨之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運動(1928-1937)〉(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
    蔡智賢,〈《中國論壇》的形成與發展─知識份子特質的分析〉(國立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鄭芝淇,〈後鄧時期中共對臺政策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蕭阿勤,〈國民黨政權的文化與道德論述(1934-1991)─知識社會學的分析〉(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蕭令杰,〈臺灣歷史社會學的發展(1960-1990)〉(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韓錦勤,〈王雲五與臺灣商務印書館(1964-1979)〉(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五、 西文文獻
    Alberto Martinelli,Global Modernization:Rethinking the project of modernity(London :Thousand Oaks,SAGE,2005)
    C.E.Black,The dynamics of modernization : a study in comparative history(New York : Harper & Row, 1966)
    Inkeles and Smith, Becoming modern : individual change in six developing countries(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Joseph. R. Gusfield,“Tradition and Modernity:Misplaced Polarities in the Study of Social Change”in Eva Etzioni-Halevy and Amitai Etzioni. ed.Social Change:Sources,Patterns,and Consequences,(New York:Basic Books, c1973),pp.334-339.
    Michael E.Latham,Modernization as ideology : American social science and "nation building" in the Kennedy era,(Chapel Hill, N.C. :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c2000)
    Sztompka Piotr,Robert K.Merton,an intellectual profile ,(London : Macmillan,1986)
    六、 網路資料
    香港中文大學網站http://www.na.cuhk.edu.hk/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45&Itemid=48&lang=tw(2010.10)
    中央研究院網站─院士名錄http://db1n.sinica.edu.tw/textdb/academicians/02.php?func=22&_op=?ID:H033(2010.10)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