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宏嶈
Huang, Hong-Ciang
論文名稱: 體驗教育課程對大學社團幹部人際能力影響之研究
The Effect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Courses on 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of College Club Officers
指導教授: 謝智謀
Hsieh, Chih-Mo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0
中文關鍵詞: 體驗教育人際能力大學社團幹部
英文關鍵詞: experiential education, 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college club officers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CEL.019.2019.F0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3下載:3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在於探究體驗教育課程對大學社團幹部人際能力之發展歷程,其影響之重要因素為何。針對十五名大學社團幹部,透過平面式體驗教育課程方案實施,採質性研究取向透過半結構的深度訪談、協同研究者及觀察員的觀察紀錄等歸納分析,輔以人際能力量表,提出人際能力各構面之發展歷程,以及體驗教育影響之重要因素,本研究發現如下:
    一、大學社團幹部在實施體驗教育課程方案後,人際能力整體及各構面平均分數皆有所提升,呈現正向成長的趨勢。
    二、根據研究歸納產出人際能力四項構面:「負向決斷」、「情緒支持」、「主動/表露」、「衝突處理」之發展歷程,並歸納產生人際能力各構面之發展歷程概念圖。
    三、體驗教育影響大學社團幹部人際能力之重要因素共歸類分為四大類別:「團體關係及互動型態」:成員熟悉度、支持且舒服自在的氛圍、反饋、團體分享及討論、多元觀點的共同學習、團體人數;「引導員特質及能力」:帶領風格及特質、引導提問技巧;「參與者狀態」:課前動機、成員的過往經驗;「課程活動要素及型態」:衝突產生的失衡感、失能、活動隱喻、共同目標訂定、情緒字眼的教學、反思歷程的教學、分享類型的活動、做中學的課程型態。
    本研究歸納產出體驗教育針對大學社團幹部人際能力各構面之發展歷程,並且進一步豐富了過往研究所提之體驗教育影響因素,提供往後課程設計及帶領之依循。並進一步提出後續研究建議、課程方案設計帶領之方向,以及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之反思。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courses on 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of college club officers and th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The study consisted of 15 college club officers as participants in experiential education courses. The method to carry out this study was us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as well as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esting scales. The data was collected by the interview, combined with the outline of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observation, sound-recording and 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Questionnaire (ICQ).Based on the data analysis,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ing:
    1. After experiential education courses on 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of college club officers, the average score of competence and four dimensions increased. The result presents an advancing trend.
    2. According to researc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four dimensions: negative assertion, emotional support, initiation/self disclosure and conflict management) and the concept map are induced.
    3. Th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include (1) group: participant familiarity, comfortable atmosphere, feedback and number of groups (2) facilitator: leading traits and facilitate skills (3) participant: motivation and past experience (4) courses: unbalanced state from conflict, disability, metaphor, common goal setting, education emotional words, education reflection, sharing type activity, group sharing, learning multiple perspective and learning by doing.
    On the basis of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for both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concerned with experiential education courses on 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were suggested. Finally, researcher has some reflection on planning, implement,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摘要 I 目次 Ⅲ 表次 Ⅴ 圖次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和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大學社團幹部與人際能力 9 第二節 體驗教育理論與實施 32 第三節 體驗教育課程與人際能力相關研究 5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60 第一節 研究設計 60 第二節 研究對象 63 第三節 研究工具 63 第四節 體驗教育課程方案 65 第五節 研究資料分析 67 第六節 研究倫理 68 第七節 研究可信賴度 69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70 第一節 體驗教育課程對大學社團幹部人際能力發展之歷程 70 第二節 體驗教育課程對大學社團幹部影響之重要因素 11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44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44 第二節 研究限制 149 第三節 研究建議 150 第四節 研究者的反思 152 參考文獻 154 一、中文部分 154 二、英文部分 159 附錄 162 附錄一 量表授權使用同意書 162 附錄二 人際能力量表 163 附錄三 訪談同意書 165 附錄四 訪談大綱 166 附錄五 體驗教育課程教案 166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毓婷(2011)。大學社團領導經驗與勞動者就業力關聯之研究─以中國文化大學社團負責人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王慶福、王郁茗(2007)。大學生性別角色取向與人際能力、關係適應之比較。中山醫學雜誌,18(2),217-230。
    王慶福、林幸台、張德榮(1997)。人際依附風格、性別角色取向與人際親密能力之評量。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44,63-78。
    成之約、莊乃欣(2012)。我國青年就業能力提升的芻議。取自http://www.npf.org.tw/2/11807
    朱惠敏(2013)。北區大學社團負責人角色壓力及其因應策略研究。學生事務─理論與實務,52(2-4),38-60。
    呂彩徽(2012)。體驗教育團體方案對安置機構青少年人際互動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新北市。
    余紫瑛(2000)。探索教育活動影響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實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余雅蓁(2017)。團體矯正性情緒經驗之歷程分析研究-以大學生人際歷程取向親密關係團體諮商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吳兆田(2012)。引導反思的第一本書。臺北市:五南圖書。
    吳明隆(2001)。教育行動研究導論─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圖書。
    吳崇旗(2006)。建構戶外冒險教育效益機轉之模式—以繩索挑戰課程為例(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市。
    吳崇旗,謝智謀(2006),探討戶外冒險教育的效益,中華體育季刊,20(3),43-53。
    吳麗娟, 蔡秀玲, 杜淑芬, 方格正, & 陳品惠. (2017). 人際歷程取向治療-整合模式 (原作者: Teyber, E. & McClure, FH). 台北: 雙葉書廊.
    吳麗雲(2002a)。人際歷程取向團體諮商(上)以不安全依附類型大學生人際困擾輔導為例。諮商與輔導,198,29-33。
    吳麗雲(2002b)。人際歷程取向團體諮商(下)以不安全依附類型大學生人際困擾輔導為例。諮商與輔導,199,40-44。
    李雪莉(2012)。大學生,你準備好了嗎。天下雜誌。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3420
    周鳳琪(2001)。國中適應不良學生參與探索諮商團體之效益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合懋、陳昭雄(2009)。近三年我國大專院校學生社團幹部社團參與之自我成長經驗影響因素之探討。弘光學報,57,46-67。
    林合懋、陳昭雄(2011)。我國大專校院學生社團發展:影響因素與期望落差。弘光學報,63,97-115。
    林合懋、嚴嘉琪(2011)。技專校院學生社團發展策略:從社團幹部的觀點分析。弘光學報,64,90-110。
    林至善(2000)。學生社團之輔導與發展。訓育研究,39(1),6-15。
    林志朋、黃榮貴、詹雲雅、謝弘哲(2012)。探索教育課程對提昇高中職學生生活效能之評估。體驗教育學報,6,82-107。
    林秀卿、吳崇旗、王國安(2013)。冒險教育課程對國中體育班學生團隊凝聚力之成效。臺灣運動教育學報,8(1),45-65。
    林信忠、廖炳煌、辛銀松、陳傳興、邱淑美(2014)。探索.體驗.挑戰!淺談外展體驗教育設施規劃--以和平國小為例。中華技術,102,50-61。
    林欽榮(2001)。人際關係與溝通。臺北市:揚智文化。
    林煥章、陳穎怡、王維秀、林佳慶、林煜智(2003年10月)。學生社團屬性與人才特質開發價值之探討。「人文、科技、e世代人力資源發展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洪升呈(2009)。龍華科技大學參與學生社團學生之人際關係研究。龍華科技大學學報,27,129-145。
    徐西森、連廷嘉、陳仙子、劉雅瑩(2010)。人際關係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心理。
    張同廟、林合懋、陳昭雄(2007)。大專校院不同社團幹部族群對於優質領導能力認知態度之探討--以近年來參與金山全國幹研及全國績優社團幹部為例。弘光學報,51,223-240。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雪梅(1999)。如何整合教學、訓育與輔導培育我國大學生的正確價值觀。訓育研究,38(1),58-70。
    張雪梅(2015)。大三學生學校社團參與經驗及參與效益研究。學生事務與輔導,53(4),25-45。
    張智勝(2007)。戶外冒險教育課程效益之影響因素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市。
    張學善、林旻良、葉淑文(2010)。大學生情緒智慧、人際關係與自我概念之關係探究。輔導與諮商學報,32(2),1-25。
    曹美惠(2007)。學者觀點:糾正學習歪風評量方式與教授心態成關鍵。評鑑雙月刊,6,23-26。
    郭金龍(2002)。探索教育課程對企業員工人際溝通效果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郭託有、陳伃柔、鄭伊庭、游廷煒(2015)。體驗教育理論與實務(2版)。臺北市:華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陳昭雄、林合懋、高士欽、趙美惠、林璟雯(2004)。大專院校學生社團幹部社團經營衝突問題之探討。弘光學報,44,71-81。
    陳昭雄、林合懋、鄧蘭(2005)。大專校院學生社團幹部建構本位能力之續探──以全國七所公私立大專校院社團學生幹部為例。弘光學報,46,49-57。
    陳昭雄、簡信男、林合懋、許仁慈(2006)。全國大專校院校園社團發展趨勢之探討─由歷年來全社評及傑人會獲獎社團資料分析。弘光學報,49,37-46。
    陳昱憲(2015)。大學生現實人際關係、網路人際關係、現實人際滿意度、網際人際滿意度與寂寞感、自尊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陳皎眉(2013)。人際關係與人際溝通第二版。台北:雙葉書廊。
    陸瑞平(2012)。體驗教育方案對高關懷少年人際問題解決能力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縣。
    傅木龍 (2000) 。校園學生社團活動之發展與輔導。訓育研究,39(1), 16-24。
    曾培祐(2011)。大學社團負責人領導經驗與影響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玉(2000)。大學生事務的理論基礎—台灣大學生心理社會發展之研究。公民訓育學報,9,161-200。
    楊仕裕(2000)。課外活動中輔導學生自治之探討與展望。訓育研究,39(3),14-27。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臺北市:東華書局。
    黃貞諭(2009)。冒險教育對企業團隊發展成效之評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大學,桃園市。
    黃馥鵑(2010)。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導師改善國中二年級人際互動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立德大學,臺南市。
    鄭佩芬(2013)。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臺北市:揚智。
    曾端真、曾玲珉(譯)(1996)。人際關係與溝通(原作者:R. F. Verderber&; K. S. Verderber)。臺北巿:揚智文化。
    楊育儀(2016)。生涯人際能力量表之建構及驗證。多國籍企業管理評論,10(1),61-86。
    楊國賜(2013)。培養新世紀大學生的關鍵能力。台灣教育,680,10-16。
    楊琬萍(2007)。探索教育課程對國小學童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葉馨憶(2016)。海事水產科系大學正負向情感與人際關係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
    劉麗娜(2007)。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社團幹部組織承諾相關影響因素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志賢(2015)。大學生的社會參與。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1),69-74。
    蔡志賢(2015)。從「知識」份子到「知事」份子: 談大學學生社團發展困境與解決之道。學生事務與輔導,53(4),6-16。
    蔡志賢(2016)。學生社團經營與輔導理論實務與應用。臺北市:美育中心。
    蔡毓智(譯)(2013)。研究方法-基礎理論與技巧(二版)(原作者:Earl Babbie)。臺北:新加坡商聖智學習亞洲私人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鄭佩芬(2013)。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臺北市:揚智。
    鄭雅丰、陳新轉(2011)。能力概念及其教育意義之探討。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7(2),27-56。
    蕭淑華、陳奇成(2016)。國小教師的情緒管理、人際關係與學校績效的關聯性。康大學報,6,35-49。
    謝智謀、王怡婷(譯)(2003)。體驗教育:帶領內省指導手冊(原作者: Knapp, C.E.)。臺北市:幼獅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5)
    謝智謀、王貞懿、莊欣瑋(2007)。體驗教育─從150個遊戲中學習。臺北市:亞洲體驗教育學會。
    謝智謀、吳崇旗、謝宜蓉(2007)。體驗學習融入休閒教育課程之實施成效研究。運動休閒餐旅研究,2(4),39-50。
    羅信生(2014)。大學生學習表現、人際關係與課堂焦慮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市。

    二、英文部分
    Buhrmester, D., Furman, W., Wittenberg, M. T., & Reis, H. T. (1989). Five Domains of 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in Peer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5(6) , 991-1008.
    Cooley, S.J., Burns,V.E., & Cumming, J. (2016) . Using Outdoor Adventure Education to Develop Students’ Groupwork Skills. Journal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39(4) , 329-354.
    Dewey, J. (1938). Experiential and education. New York, NY: The Macmillan company.
    Gass, M. A. (1990). Transfer of learning in adventure education. In Miles,J. & Priest, S (Eds.), Adventure education (pp.199-208). State College, PA:Venture Publishing.
    Hargie, O., Saunders, C., & Dickson, D. (1994). Social skills i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Psychology Press.
    Hoepner, A. S. (2002). Team skills learned through ropes course training and transference to the workplace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University of Wisconsin-Stout, Menomonie, Wisconsin.
    Horney, K. (1937). The Neurotic Personality of Our Time. New York: Norton.
    Jennifer,H. (2012). A Study of the Perceived Significant Life Effect of a University Outdoor Education Course(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University of Ottawa, Ottawa, Ontario.
    Kleptsova, E.Y., & Balabanov, A.A.(2016).Development of human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and Science Education, 11(8), 2147-2157.
    Kolb, D. A. (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Luckner, J. L., & Nadler, R. S. (1997). Processing the experience: Strategies to enhance and generalize learning. Dubuque , IA: Kendall Hunt Publishing.
    Luft, J., & Ingham, H. (1961). The johari window. Human Relations Training News, 5(1), 6-7.
    Mahoney, J.L., Cairns, B.D. , & Farmer, T.W.(2003). Promoting 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and educational success through extracurricular activity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 409-418.
    McKenzie, M. D. (2003). Beyond “the Outward Bound process:” Rethinking student learning. Journal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26(1), 8-23.
    Schoel, J., Prouty, D., & Radcliffe, P. (1988). Islands of healing. A guide to adventure based counseling. Hamilton, MA: Project Adventure.
    McKenzie, M. D. (2000). How are adventure education program outcomes achieved?: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ournal of Outdoor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5(1), 19.
    Miles, J. C., & Priest, S. (1999). Adventure Programming. State College,PA: Venture Publishing.
    OECD (2005). 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key competencies: executive summar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oecd.org/pisa/35070367.pdf
    Rubin, R. S., Bommer, W. H., & Baldwin, T.T. (2002). Using extracurricular activity as an indicator of interpersonal skill: Prudent evaluation or recruiting malpractic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41(4),441-454.
    Schutz, W. (1966). The Interpersonal Underworld. Pola Alto, CA: Science and Behavior Books.
    Seal, C. R., Miguel, K., Alzamil, A., Naumann, S. E., Royce-Davis, J., & Drost, D. (2015). Personal-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assessment: A self-report instrument for student development.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27, 1-10.
    Seibert, S. E., Kraimer, M.L., & Grant, J.M. (2001). What do proactive people do ? A longitudinal model linking proactive personality and career success. Personnel Psychology, 54 , 845-874.
    Sullivan, H. S. (1953). 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sychiatry. New York: Norton.
    Torbert, W.R. (1981). 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In Chickering, W.(Eds.), The Modern American college(pp. 172-190). San Francisco , CA :Jossey-Bass.
    Tuckman, B. W., & Jensen, M. A. C. (1977). Stages of small-group development revisited. Group &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2(4), 419-427.
    Ying, L. (2008). Review on Research about Chickering's Seven Factors Theory in China. US-China Education Review,5(5),50-54.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