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蔡怡玟 Tsai, Yi-wen |
---|---|
論文名稱: |
淡水老街的慢活 |
指導教授: | 潘朝陽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453 |
中文關鍵詞: | 淡水 、慢活 、逃避主義 、敘事研究 、精神之所 |
英文關鍵詞: | Tamsui, slow-living, Escapism, narrative inquiry, spiritual plac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82 下載:4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地方」—空間之存有,彰顯著「人」之於「環境」的意義和其價值所在。本文以甫自2005年以來,大量出現在報章、雜誌等媒體上的字眼—「慢活」,來探究和呈顯「緩慢」的空間經驗,之於人、地方及存在之價值。而以如此出發,是以近年來,這「慢」字的出現,我們不難想見一般社會大眾對於「慢」的想見、需求和渴望。除此之外,一地的特質若能呈顯「緩慢」,是否其能提供身處於其中的人「抒緩身心」之效?
本研究試著從台北都會鄰近地區—淡水老街周遭為出發。因,自1997年台北捷運淡水線通車後,再輔以2001年後全面開放週休二日,淡水老街周遭一帶初始的環境氛圍直接也間接地受到衝擊。而,面對如此衝擊,近年來在諸多都市計畫/設計、觀光及公共政策等領域文章中,多著墨於其實體環境所帶來之觀光發展等經濟效益,然卻較少深入分析,為何淡水老街周遭如此吸引人? 亦此,本文在研究中嘗試加入以文學作品和美術作品來就人文主義地理學、環境美學和審美經驗之觀點來詮釋和探究淡水老街周遭一帶之地方性,如此詮釋亦是希冀能延伸探討「慢活」空間存在之於本文之受訪者。而研究中,並試著以參與觀察與滾雪球之方式,及與符合研究定義中之「慢活」受訪者進行深度訪談,並藉由段義孚的逃避主義來說明「淡水,真的讓我慢下來了!」的可能。而訪談分析中發現:這些可能發生在淡水老街一帶的「慢活」發生地,以山水並存、水陸交界及因地處丘陵處所帶來可高望遠眺之視野,易是帶給身處於其中的人,感受到相對巨大自然物之渺小和悠遠。同時,此區間之歷史建物或因歷史之悠遠,則易是予人有老而沉穩之感。如此,「緩慢」與「沉穩」,「時間」在「空間」中之延展、流轉與沉澱,自是自然而然流露展現在觀者面前。而如此「悠遠緩慢」之地方性,亦是本文受訪者當想逃離都市快速高壓之生活、遠離生活中的不適切,藉而前來放慢腳步、休憩或甚而澄靜定 (棲) 居下來之因。除此之外,文中亦更進一步,以在地受訪者、棲居受訪者及旅者受訪者之群別來分別說明,其身體 (主體)-空間 (客體) 之「慢活」地方經驗成因和異同之處。如此亦是希冀彰顯此區間之特殊地方性和舖陳探究都會區生活型態之可能需求。然,以如此探求,最衷 (終) 亦是希冀,可開展對「慢活」討論的可能起點,同時並為人、地及環境或健康等社群領域,提供另一可能思考面向。
“Place”, the existential space, might make the meaning and the value for the environment that people surrounded. This study would focus on the “slow” spatial experience, which might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lace meaning and human existence. For the phrase or the word, “slow down” or “slowness”, shown a lot on public media recently since 2005 in Taiwan, we could not hard to image that people’s needs and demanding. Otherwise, if the place personality would represent “slowness”, “calm” or “steady”, could it provide people to relax for or to take easy surrounded for?
In this research, the study area would be chosen the place which around the Tamsui Old Street area. It is due to these decades, following the line of MRT (Mass Rapid Transit) opened to Tamsui in 1997 and the policy of two-day weekend was implemented in 2001, seriously affected the original environment milieu around this place. For that reason, many papers and researches, within urban planning, urban design, tourism and public policy, dedicated to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economic benefit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around this area. But not many papers and researches focus on how these scenic attractions influence people’s bodies and minds. Here, we tried to apply literature works and Fine art works with the view of Humanistic Geography,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and aesthetic experience, to interpret the placeness of Tamsui Old Street area. Following, with the concept of “slow-living” and Yi-Fu Tuan’s “Escapism” to discuss how these scenic attractions affect the people, and who always do the slow living exercise, here. Further, we might illustrate the essence and spatiality of this place. Snowball Sampling, Participation Observation and In-depth interviews discussion would be involved in this paper.
And with In-depth interviews discussion, we might explore and interpret why the slow-living place could possible happen to be around this area. Such a place, nestling under the mountain, along the river, bounded by the water and land, situated the hill within a broad view, might make people far-reaching and feel insignificance and distant of being themselves. Besides, the historical building here might due to its long history make people feel more calm and steady. Thus, the environment milieu, here, of “slowness”, “steady” and “calm”, make people feel the time, relatively, longer, more accumulated, and flowing all the way. For this specific kind of character of this place, in this paper, it might be the factor for the interviewees escape from living in the fast, high pressure urban life and far from the living with bad or not good situation. In advance, we separate three groups from interviewees, which are local residents, dwelling people, and the travelers, to discuss and compare with their “slow-living” experience around this area. And the followings, we would explore the possible living style that urban area needed. Finally, we might hope this paper dedicate to the very beginning discussion about the “slow-living” and contribute to a new, possible thinking for the human and environment, or the health researches.
一、中文書目
中野孝次 著,李永熾譯,1995,《清貧思想》(清貧の思想)。台北:張老師。
王文進,2000,《豐田筆記》。台北:九歌。
王秀雄,1995,《台灣美術發展史論》。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王洪文,1991,《地理思想》。台北:明文。
王盛弘,2006,《慢慢走》。台北:二魚文化。
史登.拿多尼 (Sten Nadolny) 著,賴雅靜譯,2010,《發現緩慢》(Die Entdeckung der Langsamkeit)。台北:寂寞。
史蒂瑞 (Joseph Beal Steere) 原著,林弘宣譯,2009,《福爾摩沙及其住民—19世紀美國博物學家的台灣調查筆記》(Formosa and Its Inhabitants)。台北:前衛。
伊莉莎白.吉兒伯特 (Elizabeth Gilbert) 著,何佩樺譯,2010,《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Eat, Pray, Love: One Woman's Search for Everything across Italy, India and Indonesia)。台北:馬可孛羅。
伊塔羅.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著,王志弘譯,1993,《看不見的城市》(Le Città invisibili)。台北:時報文化。
安東尼.紀登斯 (Anthony Giddens) 著,趙旭東、方艾譯,2002,《現代性與自我認同》(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台北:左岸。
朱天心,2002,《古都》。台北縣:印刻。
米蘭.昆德拉 (Milan Kundera) 著,嚴慧瑩譯,1996,《緩慢》(La Lenteur)。台北:時報。
西川滿,1982,《西川滿全詩集》。東京:人間の星社。
西川滿 著,葉石濤譯,1997,《西川滿小說集1》。高雄:春暉。
余培林 注譯,2003,《新譯老子讀本》。台北:三民。
克里希那穆提 (Jiddu Krishmanurti) 著,羅若蘋譯,1996,《論恐懼》(On Fear)。台北:方智。
李欽賢,2003,《台灣的風景繪葉書》。台北:遠足。
周宗賢,2007,《淡水輝煌的歲月》。台北:台灣商務。
周鴻、劉韻涵,1993,《環境美學》。台北:地景。
屈萬里等著,1979,《少年十五二十時》。台北:聯合報。
林育淳,1998,《油彩•熱情•陳澄波》。台北:雄獅美術。
保羅.維希留 (Paul Virilio) 著,楊凱麟譯,2001,《消失的美學》(Esthétique de la disparition)。台北:揚智。
段義孚 (Tuan, Yi-fu) 著,周尚意、張春梅譯,2006,《逃避主義》(Escapism)。台北:立緒。
胡又慧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郁永河 原著,楊龢之 譯注,2004,《遇見三百年前的台灣—『裨海記遊』》。台北:圓神。
翁佳音,1998,《大臺北古地圖考釋》。台北縣: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高秉江,2000,《胡塞爾與西方主體主義哲學》。湖北:武漢大學。
張建隆,1996,《尋找老淡水》。台北縣: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張勝彥、吳文星、温振華、戴寶村 編,1996,《臺灣開發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梅洛龐蒂 (Maurice Merleau-Ponty) 著,龔卓軍譯,2007,《眼與心》(L'Œil et l'Esprit)。台北:典藏藝術家。
梭羅 (Henry David Thoreau) 著,孔繁雲譯,1990,《湖濱散記》(Walden)。台北:志文。
淡水鎮公所主辦,1993,《藝術家眼中的淡水:淡水藝文中心開幕特展》。台北縣:淡水鎮公所。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 編,1998,《一九九八年淡水地區人物誌》。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理查.佛羅理達 (Richard Florida) 著,任卓、馮克芸譯,2009,《尋找你的幸福城市-你住的地方決定你的前途》(Who's Your City: How the Creative Economy is Making Where You Live the Most Important Decision of Your Life)。台北:天下。
莊永明編撰,1996,《台北鳥瞰圖》。台北:遠流。
莊展鵬主編,2001,《淡水深度旅遊》。台北:遠流。
許俊雅 編,2002a,《王昶雄全集—第一冊小說卷》。台北縣:台北縣文化局。
許俊雅 編,2002b,《王昶雄全集—第五冊散文卷四》。台北縣:台北縣文化局。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宗仁,2005,《雞籠山與淡水洋—東亞海域與台灣早期史研究 1400-1700 》。台北:聯經。
陳淑華,2001,《雋永•自然•陳慧坤》。台北:雄獅美術。
陳慧坤 作,王庭玫、王雅玲、謝汝萱編,2006,《百慧藏坤 : 陳慧坤百歲誕特展》。台中市:台灣美術館。
陳慧坤 作,陳文玲編,2005,《陳慧坤九十回顧展》。台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
彭修艮、高玉,1994,《旅遊美學》。台北:五南。
費德廉、羅效德 (Douglas L. Fix & Charlotte Lo) 編譯,2006,《看見十九世紀的台灣-十四位西方旅行者的福爾摩沙故事》(Curious Investigations: 19th-century American and European Impressions of Taiwan)。台北:如果。
黃士哲編譯,1993,《景觀.美學.設計》。台北:美鐘。
黃集偉,1993,《審美社會學》。台北:五南。
黃瑞茂,2010,《藝域書寫:生活場景與公共藝術的行動對話》。台北:中華民國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楊大春,2003,《梅洛龐蒂》。台北:生智。
楊孟哲,1999,《日治時代 (1895-1927) 台灣美術教育》。台北:前衛。
楊恩寰,1993,《審美心理學》。台北:五南。
路易.加迪 (Louis Gardet) 等著,鄭樂平、胡建平譯,1992,《文化與時間》(Le Temps et les philosophies: Au carrefour des cultures)。台北:淑馨。
達林.麥克馬洪 (Darrin M. McMahon) 著,陳信宏譯,2007,《幸福的歷史》(Happiness: A History)。台北:究竟。
漢寶德編譯,1973,《環境心理學-建築之行為因素》。台北:境與象。
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著,1994,《李永沱個展:畫山畫水畫阮淡水》。臺北縣: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臺灣創價學會主辦,2006,《日本畫伯在台灣—木下靜涯改良水墨》。台北:正因。
舞鶴,2002,《舞鶴淡水》。台北:麥田。
齊力、林本炫編,2005,《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研究所。
劉克襄,1989,《橫越福爾摩沙》。台北:自立報系。
潘朝陽,2001,《出離與歸返:淨土空間論》。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潘朝陽,2005,《心靈•空間•環境:人文主義的地理思想》。台北:五南。
蔡文杰,2001,《反思旅行:一個旅人的反省與告解》。台北:生智。
蔡敦浩、劉育忠、王慧蘭,2011,《敍說探究的第一堂課》。台北:鼎茂。
蕭瓊瑞,1997,《島嶼色彩—臺灣美術史論》。台北:三民。
蕭瓊瑞,2004a,《島嶼測量—臺灣美術定向》。台北:三民。
蕭瓊瑞,2004b,《台灣近現代藝術11家》。台北:藝術家。
蕭瓊瑞,2006,《懷鄉與認同—臺灣方志八景圖研究》。台北:典藏藝術家。
謝里法,1978,《日據時代—台灣美術運動史》。台北:藝術家。
謝覺民 主編,1999,《人文地理筆談—自然•文化•人地關係》。北京:科學出版社。
鍾肇政,1998,《八角塔下》。台北:草根。
簡春安、鄒平儀,1998,《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
顏娟英,2001,《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台北:雄獅美術。
顏娟英,2005,《水彩•紫瀾•石川欽一郎》。台北:雄獅美術。
顏娟英、黃琪惠、廖新田,2006,《台灣的美術》。台北:群策會。
Babbie, E. 著,李美華譯,2004,《社會科學研究法》(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台北:時英。
Brooks, D. 著,徐子超譯,2001,《BOBO族:新社會精英的崛起》 (Bobos in Paradise: The New Upper Class and How They Got There)。台北:遠流。
Claval, P. 著,鄭勝華、劉德美、劉清華、阮綺霞譯,2003,《地理學思想史》(A History of Geographical Thoughts)。台北:五南。
Cloke, P., Crang, P. & Coodwin, M. 著,王志弘、李延輝、余佳玲、方淑惠、石尚久、陳毅峰、趙綺芳譯,2006,《人文地理概論》(Introducing Human Geography)。台北:巨流。
Crang, M. 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2003,《文化地理學》(Cultural Geography)。台北:巨流。
Cresswell, T. 著,徐苔玲、王志弘譯,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Place: A Short Introduction)。台北:群學。
Elgin, D. 著,張志璋譯,1996,《自求簡樸》(Voluntary Simplicity: Toward a Way of Life that is Outwardly Simple, Inwardly Rich)。台北:立緒。
Gifford, R. 著,蕭秀玲、莊慧秋、黃漢耀譯,1991,《環境心理學》(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台北:心理。
Hodgkinson, T. 著,林靜慧譯,2006,《悠哉悠哉過日子》(How to be Idle)。台北:台灣商務。
Honoré, C. 著,顏湘如譯,2005,《慢活》(In Praise of Slow)。台北:大塊。
James, E. S. 著,吳達譯,1996,《生活簡單就是享受》(Simplify Your Life)。台北:新路。
La Vie 編輯部 編,2010,《慢城—走訪義大利的慢活之路》。台北:城邦。
Levine, R. 著,馮克芸、黃芳田、陳玲瓏譯,1997,《不同時代與民族對時間不同的解釋-時間地圖》(A Geography of Time: The Temporal Misadventures of a Social Psychologist)。台北:商務。
Lieblich, A., Tuval-Machiach, R. & Zilber, T. 著,吳芝儀譯,2008,《敘事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Narrative Research: Reading, Analysis, and Interpretaion)。台北:濤石。
Mackay, G. L. 著,林晚生譯,2007,《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From far Formosa)。台北:前衛。
McAndrew, F. T. 著,危正芬譯,1995,《環境心理學》(Environmental Psychology)。台北:五南。
Parker, S. 著,王志弘、徐苔玲譯,2007,《遇見都市—理論與經驗》(Urban Theory and the Urban Experience: Encountering the City)。台北:群學。
Patton, M. Q. 著,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台北:桂冠。
Peet, R. 著,王志弘、張華蓀、宋郁玲、陳毅峰譯,2005,《現代地理思想》(Modern Geographical Thought)。台北:群學。
Pieper, J. 著,劉森堯譯,2009,《閒暇:一種靈魂的狀態》(Leisure, The Basic of Culture)。台北:立緒。
Saukko, P. 著,李延輝譯,2008,《文化研究取徑-新舊方法論的探索》(Doing Research in Cultural Studies: An Introduction to Classical and New Methodological Apprroaches)。台北:韋伯文化。
Schmidt, J. 著,尚新建、杜麗燕譯,2003,《梅洛龐蒂—現象學與結構主義之間》(Maurice Merleau-Ponty: Between Phenomenology and Structuralism)。台北:桂冠。
Schopenhauer, A. 著,劉大悲譯,1979,《意志與表象的世界》(Die Welt als Wille und Vorstellung)。台北:志文。
Schulz, C. N. 著,施植明譯,1995,《場所精神》(Genius Loci: Toward a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台北:田園。
Seiwert, L. J. 著,吳信如譯,2006,《慢慢走,拔得頭籌》(Wenn du es eilig hast, gehe langsam)。台北:知識流。
Urry, J. 著,葉浩譯,2007,《觀光客的凝視》(The Tourist Gaze)。台北:書林。
Wolcott, H. F. 著,顧瑜君譯,1998,《質性研究寫作》(Writing up Qualitative Research)。台北:五南。
二、史料
余文儀,《續修台灣府志》(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李乾朗、林育淳 撰述,《續修臺北縣志—卷九•藝文志》(台北縣:台北縣政府,2009)。
沈光文 等,《臺灣詩鈔》(台北:大通,1987)。
高拱乾,《台灣府志》(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連橫,《台灣通史》(台北:眾文,1979)。
連橫,《雅堂文集》(台北:大通,1987)。
陳培桂,《淡水廳志》(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7)。
陳夢林,《諸羅縣志》(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滬尾文教促進會、淡水歷史研究室編,《淡水大事紀》(台北:撰者自印,1988)。
鄭用錫,《北郭園詩鈔》(台北:大通,1987)。
《柯設偕手稿》,淡水鎮立圖書館,未出版。
《淡水人物誌》,淡水鎮立圖書館,未出版。
三、期刋文章暨研討會論文
丁威仁,2008,<現實的認同與記憶的回歸—論王文進《豐田筆記》裡的花蓮與淡水>,《第四屆花蓮文學研討會論文集》,頁147-164。花蓮縣:花蓮縣文化局。
池永歆,1999a,<清代詩文所描述的台灣地理景觀(上)—以《諸羅縣志》阮蔡文詩為例>,《鵝湖》,24(10),頁39-46。
池永歆,1999b,<清代詩文所描述的台灣地理景觀(下)—以《諸羅縣志》阮蔡文詩為例>,《鵝湖》,24(11),頁41-48。
池永歆,2005,<洪堡德所奠立之地理學的一種美學傳統>,《地理研究》,43期,頁43-60。
余文章、洪偉欽,2009,<運動與憂鬱症之探討>,《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刋》,8(1),頁228-234。
余思穎,2004,<七0年代台灣本土藝術的開展>,《現代美術》,112,頁4-13。
吳錫德,2005,〈發達資本主義時期的城市漫遊者-從波特萊爾到班雅明〉,《淡江外語論叢》,12月,頁99-118。
李永沱,1994,<光彩的黃昏—一位素人畫家的自述>,《藝術家》,2月,頁372-373。
李昭慶,2000,<憂鬱症與運動>,《大專體育》,50期,頁82-88。
李英弘、林朝欽,1997,<地方情感概念在戶外遊憩研究上之探討>,《休閒與遊憩行為》,頁281-294。台北:田園。
李乾朗,1983,<二十世紀前半葉五十年的台灣街屋立面型式之演變>,《建築師》,97期,頁33-40。
周明德,1995,<地名「淡水」「滬尾」之興替>,《臺灣風物》,45(1),頁9-11。
林育淳,1994,<陳澄波 (1895-1947)>,《中國巨匠美術週刋》,9月,頁1-32。
林育淳,1996,<夢想的國度—日治時期畫家筆下的淡水>,《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刋》,6月,頁11-18。
林慧姃,1999,<文學中的淡水>,《淡水學學術研討會—過去•現在•未來》,淡江大學歷史系主編,頁295-316。台北縣新店市:國史館。
河原功,2003,<從文學作品鳥瞰日治時代的淡水>,《2001年淡水學學術研討會—歷史、生態、人文論文集》,淡江大學歷史系主編,頁95-100。台北縣新店市:國史館。
河原功,2010,<王昶雄の文学世界>,《第五屆淡水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歷史、社會、文化會議手冊暨論文集》,淡江大學歷史系主編,頁209-226。台北縣:淡江大學歷史系。
姜一涵,1991,<樸素藝術發展對海峽兩岸藝術發展的啟示—從洪通、林淵說起>,《美育》,14,頁2-13。
姜道章,1961,<淡水今昔>,《台灣文獻》,12期,頁3。
姜道章,1961a,<淡水之歷史發展 (上)>,《大陸雜誌》,23(9),頁293-299。
姜道章,1961b,<淡水之歷史發展 (中)>,《大陸雜誌》,23(10),頁328-331。
姜道章,1961c,<淡水之歷史發展 (下)>,《大陸雜誌》,23(11),頁363-366。
施添福,1990,<地理學中的空間觀點>,《師大地理研究報告》,16期,頁115-137。
施嫈瑜、李明濱、李世代、郭聖達,2004,<壓力與健康:生理病理反應>,《北市醫學雜誌》,1(1),頁17-24。
施翠峰,2002,<日治時代畫家筆下的淡水>,《歷史文物》,110期,頁64-71。
洪米貞,1997,<台灣樸素藝術在哪裡?—談其發展及在國際上的定位>,《現代美術》,78,頁36-43。
洪致文,2010,<洪以南的淡水歲月 (1913-1927)>,《第五屆淡水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歷史、社會、文化會議手冊暨論文集》,淡江大學歷史系主編,頁359-376。台北縣:淡江大學歷史系。
夏鑄九,1995,<休閒空間的初步理論思考>,《空間,歷史與社會-論文選 1987-1992 (二版)》,頁135-149。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叢刊。
翁素月、陸汝斌、陳碧霞、吳玫勳、賴姿如、周桂如,2005,<憂鬱症患者非理性信念、生活壓力及其憂鬱程度之關係探討>,《新台北護理期刋》,7(2),頁13-22。
張小虹,2006,<城市是件花衣裳>,《中外文學》,34(10),頁167-186。
張宏亮,1993,<運動與憂鬱症>,《國民體育季刋》,22(3),頁86-94。
張建隆,2002,<十七世紀至十八世紀初,西、荷及清人對淡水的記述與認知>,《臺灣文獻》,53(3),頁209-248。
張建隆,2003,<看見的,和看不見的•淡水-十七世紀和十八世紀初,西、荷及清人對淡水的記憶與認知>,《2001年淡水學學術研討會—歷史、生態、人文論文集》,淡江大學歷史系主編,頁47-79。台北縣新店市:國史館。
曹德弘、吳惠瑩,2009,<身體活動與憂鬱>,《大專體育》,103,頁147-153。
畢恆達,1996,<已婚婦女的住宅空間體驗>,《本土心理學研究》,6,頁300-352。
許俊雅,2002c,<臺灣文學中的淡水書寫>,《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學刋》,第1期,頁115-190。
許俊雅,2003,<憶惜紅顏少年時—談鍾肇政的《八角塔下》>,《臺灣文學評論》,3(4),頁93-100。
陳文尚,1993,<身體意象式命名的理解與詮釋>,《哲學雜誌》,3期,頁60-76。
陳坤檸,2005,<運動、情緒與憂鬱>,《成大體育》,38(1),頁7-14。
陳國棟,1983,<淡水聚落的歷史發展>,《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2(1),頁5-19。
陳淑華,2006,<從淡水寫生系列作品探討陳慧坤實證的研究精神>,《歷史文物》,155,頁44-57。
傅錫壬,2003,<王昶雄《驛站風情》中的鄉土情懷>,《2001年淡水學學術研討會—歷史、生態、人文論文集》,淡江大學歷史系主編,頁81-99。台北縣新店市:國史館。
彭婉蕙,2004,<消逝、重塑、轉換-論朱天心的城市書寫>,《中極學刋》,4,頁203-221。
黃素珍、張清源,2006,<健身運動與壓力關係之探討>,《蘭陽學報》,5,頁257-263。
黃章展、廖庭瑩、林宗賢,2009,<遊憩情境中擁擠知覺之探討—以淡水老街為例>,《觀光休閒學報》,15(1),頁1-22。
黃瑞茂,1991,<光復前淡水街的形成與發展>,《歷史月刋》,45,頁76-82。
黃瑞茂,1996,<從建築專業的異化到社區建築—淡水社區工作室的「社區建築」經驗>,《建築師》,10月,頁109-111。
黃瑞茂,1999,<城市生活與河/岸空間—淡水的故事>,《文化生活》,7月,頁25-28。
黃瑞茂,2001,<『都市設計』作為一種專業認知與技術—淡水的實踐經驗>,《台灣建築報導雜誌》,6,頁68-73。
黃瑞茂,2003,<淡水、河岸與落日:觀光凝視vs 在地生活>,《2001年淡水學學術研討會—歷史、生態、人文論文集》,淡江大學歷史系主編,頁101-116。台北縣新店市:國史館。
黃慧貞、黃光國、柯永河,1983,<生活壓力,歸因組型、社會支援與大學生之憂鬱症>,《中華心理學刊》,25(1),頁31-47。
楊銘煙 主講,林香妙 整理,1985,<憂鬱症的治療理論與方法—座談會記錄>,《職能治療學會雜誌》,3,頁55-62。
鄒睿怡,2008,<段義孚論「家」之形成與意義>,《獨者》,16期,頁231-261。
劉綺文,2010,<淡水中正路老街行為場域與環境意義>,《第五屆淡水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歷史、社會、文化會議手冊暨論文集》,淡江大學歷史系主編,頁91-107。台北縣:淡江大學歷史系。
蔡秀玲,1998,<依附理論在諮商中的應用>,《輔導季刊》,36(1),頁25-31。
蔡怡玟,2010a,<一個可能讓你慢下來的地方-從淡水老街周邊一帶看”慢活”>,《2010海峽兩岸海洋與海岸觀光休憩學術研討會暨實務論壇論文集》,世新大學觀光系主編,頁53-66。台北市:世新大學觀光系。
蔡怡玟,2010b,<慢活-「步行」與健康城市>,《2010健康休閒暨觀光餐飲產官學研討會論文集【CD】》,立德大學健康休閒學院主編,頁175-190。台南市:立德大學健康休閒學院。
蔡怡玟,2011a,<風景心境-以石川欽一郎、木下靜涯、陳澄波、陳慧坤、李永沱筆下的淡水談淡水精神意象>,《2011第十五屆臺灣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主編,頁D1-1-1-D1-1-19。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
蔡怡玟,2011b,<從逃避主義看慢活-以淡水老街周遭一帶為初探>,《真理觀光學報》。出版中。
蔡怡玟,2011c,<從淡水老街一帶的「慢活」看都會區生活型態需求>,《2011年第四屆城市學城市研究學術研討會》。高雄市:高雄市立空中大學。瀏覽日期:2011年4月28日。網址:http://ilms.ouk.edu.tw/sys/adm/signup/lib/read_attach.php?id=45
蔡怡玟,2011d,<慢活:流行與販賣間? 以淡水老街周遭一帶為初探>,《文化研究月報》,113。瀏覽日期:2011年2月28日。網址:http://hermes.hrc.ntu.edu.tw/csa/pdf/113%E6%9C%9FPDF.pdf。
鄧景衡,1999,<空間韻律的追尋:地方芭蕾的變奏與生活、工藝的轉型>,《中國文化大學地理研究報告》,12期,頁65-105。
鄭或彧,2008,<駕馭速度(?)的理論:評哈穆特.羅沙《加速:現代時間結構的改變》>,《文化研究》,7,頁244-257。
賴亦倫,2004,<記憶的羊皮書卷-朱天心《古都》的台北地景考略>,《中國現代文學季刊》,2/3,頁103-131。
戴寶村,1983,<清季淡水開港之研究>,《台北文獻》,66,頁127-317。
戴寶村,2003,<觀音山與淡水地景意象的形塑發展>,《2001年淡水學學術研討會—歷史、生態、人文論文集》,淡江大學歷史系主編,頁117-129。台北縣新店市:國史館。
韓可宗,2001,<自然景觀對人們身心健康的益處>,《造園季刋》,41,頁13-18。
韓可宗,2002a,<自然環境對健康恢復的影響>,《科學農業》,50(3,4),頁209-218。
韓可宗,2002b,<療愈型環境理論評介>,《中華心理衛生專刋》,15(1),頁47-71。
顏娟英,1989a,<台灣早期西洋美術的發展-1>,《藝術家》,5月,頁143-163。
顏娟英,1989b,<台灣早期西洋美術的發展-2>,《藝術家》,6月,頁140-163。
顏娟英,1989c,<台灣早期西洋美術的發展-3>,《藝術家》,7月,頁178-191。
顏娟英,1992,<勇者的畫像—陳澄波>,《藝術家》,2月,頁194-213。
顏娟英,2008,<折射的西洋美術潮流—臺灣水彩畫的誕生>,《歷史文物》,10月,頁20-31。
蘇振明,1974,<臺灣素人畫家—李永沱先生>,《百代美育》,13,頁10-16。
蘇振明,1990,<臺灣的現代樸素藝術>,《國文天地》,6(5),頁19-41。
蘇振明,1994,<彩繪鄉土與生活之美—李永沱的樸素藝術情懷>,《台北縣立文中心季刋》,4月,頁55-58。
José Engenio Borao 著,李毓中譯,1995,<有關台灣的西班牙史料>,《台灣風物》,45(3),頁174-188。
四、博碩士論文
文翊瑋,2009,《慢,台北—以新生高架橋設計為例》。私立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方嘉琦,2008,《慢活實踐經驗之探討:前導研究之觀點》。國立暨南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池永歆,2000,《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論文。
呂怡儒,2001,《台北近郊森林地方感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秀美,2004,《《寒夜三部曲》之地方性詮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林俊宏,2006,《城市中的「超」身體》。私立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林聖隆,2002,《找尋淡水老街的在地生活—觀光與在地生活及行為場域研究》。私立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姚蔓嬪,2002,《王昶雄小說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志源,1999,《殖民與去殖民文本的文化想像-重讀淡水埔頂之地景》。私立淡江大學建築系碩士論文。
張炳仁,1985,《淡水鎮淡水街都市景觀之研究》。私立淡江大學建築系碩士論文。
張耿輔,2000,《影響淡水鎮各類型觀光遊憩資源對遊客吸引力的因素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地理組碩士論文。
張媖如,2008,《生活風格運動:樂活在台灣》。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張蕙芳,1999,《逃離與追尋-登山的社會學研究 (以兩個登山團體為例)》。國立臺灣大學社會所碩士論文。
陳安妮,2008,《提升慢活生活型態之產品設計》。私立實踐大學產品與建築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珮馨,2005,《流浪到淡水!捷運移動經驗與淡水空間的觀光化》。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敏傑,2007,《包裝淡水》。私立淡江大學建築系碩士論文。
陳惠青,2008,《梅洛龐蒂現象學在美學範疇及台灣美感教育之蘊義》。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筱玟,2009,《「出發去慢/漫遊」-探討後現代觀光裡的慢遊現象》。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所碩士論文。
陳錦賜,1977,《都市設計之尺度原理探討及應用之研究》。私立文化大學實業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士哲,1996,《環境審美經驗的理論與實踐》。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春太,2010,《臺灣南部地區國中生的社經地位、社會資本、生活型態與幸福感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黃景吟,2009,《逃避-尋找回家的旅途》。私立逢甲大學景觀與遊憩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俊志,2004,《居民與遊客對於鯉魚潭風景特定區之地方依戀差異探討》。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博文,1994,《人腦空間知識結構之研究》。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駱又誠,2006,《地誌性淡水》。私立淡江大學建築系碩士論文。
五、規劃報告
洪偉肯、陳玲鈴、梁容輝,2008,《從快的設計到慢的設計—以察覺反思專案為例》,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推動智慧化居住空間」計畫成果專書。私立逢甲大學建築系。
島嶼工程顧問公司,1999,<淡水鎮市街段 (油車口至捷運淡水站後側公園) 河岸親水空間設施工程計畫規劃委託案>。淡水鎮公所。
淡水社區工作室,1994a,<淡水河河岸自行車道-淡水河河岸遊憩規劃>。淡水鎮公所。
淡水社區工作室,1994b,<淡水河河岸遊憩規劃地點改善構想之2—捷運公園發展構想>。淡水鎮公所。
淡水社區工作室,1994c,<淡水河河岸遊憩規劃地點改善構想之3—渡船頭河岸整建構想>。淡水鎮公所。
淡水社區工作室,1994d,<淡水河河岸遊憩規劃地點改善構想之4—福佑宮廟埕及市場重建構想>。淡水鎮公所。
靜宜大學中文系,1997,《台灣文學史料調查研究計畫 (上集)》。文建會。
六、百科全書及專業語彙辭典
人文地理學辭典 (2004)。北京:商務印書。
大英百科全書中文版 (1987,第1冊)。台北市:丹青圖書。
大英百科全書中文版 (1987,第14冊)。台北市:丹青圖書。
大英百科全書中文版 (1987,第16冊)。台北市:丹青圖書。
心理學辭典 (2002)。台北市:五南。
社會學辭典 (2005)。台北市:貓頭鷹。
簡明心理學辭典 (2005)。台北市:國家圖書館。
都市計畫專業用語之解說及彙編 (1991)。台北市:營建雜誌社。
Summers, D. (Ed.). (2003).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gh. England: Pearson Educational Limited.
七、報刊雜誌
毛遠誠、楊佳嫻,2006,<慢!新生活運動?慢食與慢活潮流>,《誠品好讀月報》,62期,頁40-42。
江中明,<日作家西川滿—病逝東京>,《聯合報》,中華民國八十八年二月二十六日,文化版,頁14。
西川滿 著,張良澤譯,<噶瑪蘭行 (上)>,《聯合報》,中華民國八十六年四月十一日,聯合副刋,頁41。
西川滿 著,張良澤譯,<噶瑪蘭行 (中)>,《聯合報》,中華民國八十六年四月十二日,聯合副刋,頁41。
西川滿 著,張良澤譯,<噶瑪蘭行 (下)>,《聯合報》,中華民國八十六年四月十三日,聯合副刋,頁41。
西川滿 著,張良澤譯,<宮田彌太郎遺事>,《中央日報》,中華民國八十六年五月三十日,中副版,頁18。
西川滿 著,張良澤譯,<劉夫人的祕密>,《聯合報》,中華民國八十六年六月三日,聯合副刋,頁41。
西川滿 著,張良澤譯,<楚楚公主 (上)>,《台灣時報》,中華民國八十六年七月二十三日,台時副刋—土地文學版,頁30。
西川滿 著,張良澤譯,<楚楚公主 (下)>,《台灣時報》,中華民國八十六年七月二十四日,台時副刋—土地文學版,頁30。
李玉玲,<重新思考時間的意義與價值>,《民生報》,中華民國九十五年八月三十日,文化風信版,頁10。
尚遊,2008,<慢活休閒運動正風行—自在騎單車,享受淡海之美>,《全民健康保險雙月刋》,3月,頁44-46。
施淑,<認識台灣—西川滿文學現象>,《中國時報》,中華民國八十六年七月三十一日,開卷版,頁42。
國際新聞中心,<國民幸福指數 英擬正式調查>,《自由時報》,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十一月十六日,國際新聞,頁12。
楊明 記錄,<眾溪是海洋的手指-現代台灣山水文學座談>,《中國時報》,中華民國八十一年十一月六日,人間副刋,頁?。
潘建志,2007,<疾病2:憂鬱症>,收編於 丁彥伶,2007,<疾病篇:五大壓力性疾病>,《常春月刋》,9月,頁48-62。
八、英文書目與期刊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2000, ACSM’s Resource Manual for Guidelines for Exercise Testing and Prescription (5th Edition). Baltimore, MD: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Anderson, K., Domosh, M., Pile, S. & Thrift, N., 2003, Handbook of Cultural Geography. London: Sage.
Appleton, J., 1975/1996, The Experience of Landscape.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Berger, B. G. & Owen, D. R., 1988,” Stress Reduction and Mood Enhancement in Four Exercise Modes: Swimming, Body Condition, Hatha Yoga, and Fencing,”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59(22): 148-159.
Blumenthal, J. A., Babyak, M. A., Moore, K. A., Craighead, W. E., Herman, S., Khatri, P. et al., 1999, “Effects of Exercise Training on Older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on,”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159(19): 2349-2356.
Burkitt, I., 2004, “The Time and Space of Everyday Life,” Cultural Studies, 18(2/3): 211-227.
Chaney, D., 2002, Cultural Change and Everyday Life. New York: Palgrave.
Cosgrove, D., 1984, Social Formation and Symbolic Landscape. London: Croom Helm.
Cresswell, T., 2004, Place: A Short Introduction. Malden MA: Blackwell.
Despres, C., 1992, The Meaning and Experience of Home in Shared Housing. In M. V. Giuliani (Ed.), Home: Social, Temporal, and Spatial Aspects. San Giuliano Milanese, Italy: Progetto Finalizzato Edilizia.
Downs, R. M., 1970, “Geographic Space Perception: Past Approaches and Future Prospects,” Progress in Geography, 2: 65-108.
Downs, R. M. & Stea, D., 1977, Maps in Minds: Reflections on Cognitive Mapping. New York: Harper & Row.
Eisenhauer, B., Krannich, R. S. & Blahna, D. J., 2000, “Attachments to Special Places on Public Lands: An Analysis of Activities, Reasons for Attachments, and Community Connections,” Society and Natural Resources, 13: 421-441.
Elliott, J., 2005, Using Narrative in Social Researc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Thousand Oaks: Sage.
Galliano, S. J. & Leoffler, G. M., 1999, Place Assessment: How People Define Ecosystem.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Forest Service Pacific Northwest Research Station.
Gitelson, R. J. & Crompton, J. C., 1984, “Insights into the Repeat Vacation Phenomenon,”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1(2): 199-218.
Giuliani, M. V. & Feldman, R., 1993, “Place Attachment in a Developmental and Cultural Contex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13: 267-274.
Gold, R. L., 1958, “Roles in Sociological Field Observation,” Social Forces, 36: 217-223.
Hartig, T. A., Book, A., Garvill, J., Olsson, T., Garling, T., 1996,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Psychological Restoration,”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37: 378-393.
Holloway, L. & Hubbard, P., 2001, People and Culture. London: Prentice Hall.
Jay, M., 1993, Downcast Eyes: The Denigration of Vision in Twentieth-Century French Though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Kaltenborn, B. P., 1997, “Nature of Attachment: A Study among Recreation Homeowners in Southern Norway,” Leisure Science, 19: 175-189.
Kaplan, R. & Kaplan, S., 1989, The Experience of Nature: A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aplan, S., Kaplan, R. & Wendt, J. S., 1972, “Rated Preference and Complexity for Natural and Urban Visual Material,” Perception and Psychophysics, 12(4): 354-356.
Knopf, R. C., 1987, Human Behavior, Cognition, and Affect i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n D. Stokols & I. Altman (Eds.), Handbook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pp.738-825), New York, NY: John Wiley & Sons.
Korpela, K. M., 1989, “Place-identity as A Product of Environmental Self-regul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 Psychology, 9: 241–256.
Kyle, G. T., Graefe, A. R., Manning, R. & Bacon, J., 2003, “An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isure Activity Involvement and Place Attachment among Hikers along the Appalachia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5(3): 249-273.
Lee, C. C., 2001, “Predicting Tourist Attachment to Destination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8(1): 229-232.
Merleau-Ponty, M., 1968, The Visible and Invisible, trans. Alphonso Lingis, Evanston: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Miele, M., 2008, “Cittá Slow: Producing Slowness against the Fast Life,” Space and Polity, 12(1): 135-156.
Mishler, E. G., 1986, Research Interviewing: Context and Narrativ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itchell, D., 2000, Culture Geography-A Critical Introduction. Oxford: Blackwell.
Moore, R. L. & Graefe, A. R., 1994, “Attachment to Recreation Settings: The Case of Rail-trail Users,” Leisure Science. 16: 17–31.
Parkins, W. & Graig, G., 2006, Slow Living. New York: Berg.
Parkins, W., 2004a, “At Home in Tuscany: Slow Living and the Cosmopolitan Subject,” Home Cultures, 1(3): 257-274.
Parkins, W., 2004b, “Out of Time: Fast Subject and Slow Living,” Time Society, 13(2/3): 363-382.
Proshansky, H. M., Fabian, A. K. & Kamioff, R., 1983,”Place Identity: Physical World Socialization of the self,”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3: 57–83.
Relph, E., 1976, Place and Placelessness. London: Pion Limited.
Riley, R. B., 1992, Attachment to the Ordinary Landscape, Place Attachment. In I. Altman & S. M. Low (Eds.), Place Attachment, (pp. 13-35). NY: Plenum Press.
Russell, J. A. & Snodgrass, J., 1987, Emo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In D. Stokols & I. Altman (Eds.), Handbook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pp.245-280). NY: John Wiley & Sons.
Sauer, C., 1925, “The Morphology of Landscap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ublications in Geography, 22: 19-53.
Schroeder, H. W., 1986, “Psychological Value of Urban Trees: Measurement, Meanings, and Imaginations,” In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National Urban Forestry Conference. Washington, DC: American Forestry Association, pp.50-60
Shamai, S., 1991,”Sense of Place: An Empirical Measurement,” Geoforum, 22: 347–358.
Soja, E., 1996, Thirdspace: Journeys to Los Angeles and Other Real-and-Imagined Places. Cambridge: Blackbell.
Steinert, H., 2003, Culture Industry. Oxford:Blackwell.
Stewart, E. J., Haryward, B. M. & Devlin, P. J., 1998, ”The "place" of Interpretation: A New Approach to the Evaluation of Interpretation,” Tourism Management, 19(3): 257-266.
Stokols, D. & Shumaker, S. A., 1981, People in Places: A Transactional View of Settings. In J. H. Harvey (Ed.), Cognition, Social Behavior, and the Environment, (pp. 441-488), Hillsdale, NJ: Erlbaum.
Tomlinson, J., 2007, The Culture of Speed-The Coming of Immediacy. London: Sage.
Tuan, Y. F., 1974, Topophilia: 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Attitudes, and Values. NJ: Prentice-Hall.
Tuan, Y. F., 1977, 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Tuan, Y. F., 1979a, Landscapes of Fear. New York: Pantheon.
Tuan, Y. F., 1979b, Thought and Landscape: The Eye and the Mind's Eye. In D. W. Meinig (Ed.), The Interpretation of Ordinary Landscapes: Geographical Essays, (pp. 89-102).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uan, Y. F., 1980, ”Rootedness versus Sense of Place,” Landscape, 24(1): 3–8.
Tuan, Y. F., 1989, ”Surface Phenomena and Authentic Experience,” A. A. A. G., 79(2): 233-241.
Tuan, Y. F., 1998, Escapism. Baltimore: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Ulrich, R. S., Simons, R. F., Osito, B. D., Fiorito, E., Miles, M. A. & Zelson, M., 1991, “Stress Recovery during Exposure to Natural and Urban Environment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11: 201-230.
Urry, J., 1990, The Toursit Gaze: Leisure and Travel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 London: Sage.
Vorkinn, M. & Riese, H., 2001, “Environmental Concern in a Local Context: The Significance of Place Attachment,” Environmental Behavior, 33(2): 249–363.
Williams, D. R., 1995, Mapping Place Meaning for Ecosystem Management, A Technical Report Submitted to the Interior Columbia River Basin Ecosystem. Washington, Walla Walla: Management Project Social Science Assessment Team, USDA Forest Service.
Williams, D. R., Patterson, M. E., Roggenbuck J. W. & Watson, A. E., 1992, “Beyond the Commodity Metaphor: Examining Emotional and Symbolic Attachment to Place,” Leisure Sciences, 14: 29-46.
Williams, D. R. & Vaske, J. J., 2003,” The Measurement of Place Attachment: Validity and Generalizability of a Psychometric Approach,” Forest Science, 49(6): 830-840.
Wohlwill, J. F., 1976,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The Environment as a Resource of Affect. In I. Altman & J. F. Wohlwill (Eds.), Human Behavior and Environment, (pp. 1-34), NY: Plenum press.
九、網路資料
大紀元。台灣畫家陳澄波作品創華人油畫世界拍賣紀錄 2006/10/9 線上新聞,http://www.epochtimes.com/b5/6/10/9/n1481596.htm。瀏覽日期:2010年10月13日。
中央廣播電台。轉變中的淡水:啟動城市創造力─「淡水河口藝遊網」計劃,http://www.rti.org.tw/Program/DispatchContent.aspx?dispatchid=16394&ProgId=269&UnitId=0&NetId=1&LangId=1。瀏覽日期:2011年5月25日。
世紀末的象徵主義—Symbolism,http://www.wretch.cc/blog/toledo0225/21142285。瀏覽日期:2010年11月29日。
台北旅遊網。新北市—淡水金色水岸,http://www.taipeitravel.net/user/Article.aspx?Lang=1&SNo=04000730。瀏覽日期:2011年5月25日。
台北捷運公司。誕生與成長, http://www.trtc.com.tw/c/future.asp?catid=%E8%AA%95%E7%94%9F%E8%88%87%E6%88%90%E9%95%B7&small=%E8%AA%95%E7%94%9F%E8%88%87%E6%88%90%E9%95%B7。瀏覽日期:2009年5月25日。
台北捷運公司。誕生與成長,http://www.trtc.com.tw/ct.asp?xItem=1315947&CtNode=24530&mp=122031。瀏覽日期:2011年5月18日。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http://www.taishinart.org.tw/chinese/2_taishinarts_award/page_sub.php?MID=1。瀏覽日期:2009年12月1日。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http://www.depression.org.tw/knowledge/know_info_part.asp?paper_id=64http://www.depression.org.tw/knowledge/know_info_part.asp?paper_id=64。瀏覽日期:2010年1月3日。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台北捷運各站旅運量—民國97年, http://greentransport.iot.gov.tw/greenindex.aspx。瀏覽日期:2010年11月23日。
自由時報。台北都會—淡水重建街拓寬 首階段拆屋平順,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dec/8/today-taipei3.htm。瀏覽日期:2010年12月8日。
行政院文建會。台灣大百科全書,文學—朱天心,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7624。瀏覽日期:2010年11月30日。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台灣客家文學館,客家文學作家群—鍾肇政,http://cls.hs.yzu.edu.tw:88/hakka/author/zhong_zhao_zheng/default_author.htm。瀏覽日期:2010年11月30日。
行政院衛生署。統計資料—衛生統計系列(一)死因統計,98年度死因統計,http://www.doh.gov.tw/CHT2006/DisplayStatisticFile.aspx?d=75923&s=1。瀏覽日期:2011年4月28日。
真理大學校園植物網站。真理大學古蹟巡禮—姑娘樓,http://www.au.edu.tw/ox_view/admin/kb/historic%20place's%20introduce/page/historic%20place's%20introduce-index.htm。瀏覽日期:2010年12月4日。
真理大學校園植物網站。真理大學古蹟巡禮—牧師樓,http://www.au.edu.tw/ox_view/admin/kb/historic%20place's%20introduce/page/historic%20place's%20introduce-index.htm。瀏覽日期:2010年12月4日。
真理大學校園植物網站。真理大學古蹟巡禮—馬偕故居,http://www.au.edu.tw/ox_view/admin/kb/historic%20place's%20introduce/page/historic%20place's%20introduce-index.htm。瀏覽日期:2010年12月4日。
真理大學校園植物網站。真理大學古蹟巡禮—教士會館,http://www.au.edu.tw/ox_view/admin/kb/historic%20place's%20introduce/page/historic%20place's%20introduce-index.htm。瀏覽日期:2010年12月4日。
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最新消息,東華中文古典講座—王文進教授,http://www.cll.ndhu.edu.tw/news/news.php?Sn=123。瀏覽日期:2010年11月30日。
國立臺東大學。變態心理學—精神疾患分類,http://www0.nttu.edu.tw/abnor/dcd.htm。瀏覽日期:2010年9月29日。
國立臺灣文學館。全臺詩智慧知識庫—林朝崧,http://cls.hs.yzu.edu.tw/TWPAPP/ShowAuthorInfo.aspx?AID=000683。瀏覽日期:2010年11月29日。
國立臺灣文學館。全臺詩智慧知識庫—林豪,http://140.133.9.112/twp/TWPAPP/ShowAuthorInfo.aspx?AID=000692。瀏覽日期:2010年11月29日。
國立臺灣文學館。全臺詩智慧知識庫—郁永河,http://xdcm.nmtl.gov.tw/twp/TWPAPP/ShowAuthorInfo.aspx?AID=000346。瀏覽日期:2010年11月29日。
國立臺灣文學館。全臺詩智慧知識庫—鄭用錫,http://xdcm.nmtl.gov.tw/twp/TWPAPP/ShowAuthorInfo.aspx?AID=873。瀏覽日期:2010年11月29日。
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臺灣人物誌 (1895-1945)—林景仁,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HYPAGE=toolbox_figure_detail.hpg&project_id=twpeop&dtd_id=15&subject_name=%E8%87%BA%E7%81%A3%E4%BA%BA%E7%89%A9%E8%AA%8C(1895-1945)&subject_url=toolbox_figure.hpg&xml_id=0000293751&who=%E6%9E%97%E6%99%AF%E4%BB%81(%E5%B0%8F%E7%9C%89)。瀏覽日期:2010年11月29日。
國際慢食會台灣台北分會。緩慢城市, http://slowfood-taiwan.myweb.hinet.net/slowcity.htm。瀏覽日期:2010年8月6日。
淡水老街藝術街坊,http://www.tamsui.org.tw/arts/shop_content.php?coID=1&Twesid=c24a4735e022a7dfa709ace34e02b7d2。瀏覽日期:2009年8月10日。
淡水社區大學。關於我們—古蹟校園,http://university.tamsui.org.tw/?q=node/5。瀏覽日期:2010年12月4日。
淡水紅樓。淡水紅樓的故事,http://redcastle-taiwan.com/21_story.html。瀏覽日期:2010年12月4日。
淡水鎮公所全球資訊網。滬尾攬勝—前清總稅務司公署官邸(小白宮),http://www.tamsui.gov.tw/landscape/index.php?type_id=37。瀏覽日期:2010年12月4日。
透明藍樂摸。【淡水】原來李雙澤住過淡水動物園,http://bangdoll.wordpress.com/2006/12/20/%E3%80%90%E6%B7%A1%E6%B0%B4%E3%80%91%E5%8E%9F%E4%BE%86%E6%9D%8E%E9%9B%99%E6%BE%A4%E4%BD%8F%E9%81%8E%E6%B7%A1%E6%B0%B4%E5%8B%95%E7%89%A9%E5%9C%92/。瀏覽日期:2010年12月3日。
新北市淡水區公所。認識淡水—地理的淡水,http://www.tamsui.ntpc.gov.tw/web/SG?pageID=39085。瀏覽日期:2011年5月24日。
新竹教育大學數位藝術教育學習網。日據時期 (1895-1945) 台灣西洋美術 8.40版—石川欽一郎,http://www.aerc.nhcue.edu.tw/8-0/twart-jp/go/student1.htm。瀏覽日期:2010年11月30日。
新浪休閒。觀光景點,淡水老街之旅—【景點】殼牌倉庫(原英商嘉士洋行倉庫),http://easy.sina.com.tw/scenic/article_contentid-455.html。瀏覽日期:2010年12月4日。
滬尾文史工作室。人文,美術,淡水藝術家群像—李永沱,http://tamsui.yam.org.tw/artist/naive/lee-y-t/lee4.htm。瀏覽日期:2010年9月29日。
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陳慧坤:日光東照宮唐門,http://www.tfam.museum/TFAM_Collection/ProView.aspx?mesenmID=842。瀏覽日期:2011年4月9日。
臺北縣立淡水古蹟博物館。古蹟介紹—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http://www.tshs.tpc.gov.tw/tai2_16.asp?H1m_sn=8。瀏覽日期:2010年12月4日。
臺北縣立淡水古蹟博物館。古蹟介紹—理學堂大書院,http://www.tshs.tpc.gov.tw/tai2_16.asp?H1m_sn=4。瀏覽日期:2010年12月4日。
臺北縣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歷史與人文,http://www.tshs.tpc.gov.tw/tai2_2.asp。瀏覽日期:2009年3月23日。
臺北縣政府主計處。臺北縣老年人口概況,http://www.bas.tpc.gov.tw/web66/_file/1528/upload/spe/.../981002.doc。瀏覽日期:2010年12月2日。
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EQ殺手—認識憂鬱,http://www.depression.org.tw/knowledge/know_info_part.asp?paper_id=64。瀏覽日期:2010年9月29日。
歷史文化學習網。戰爭與和平—第二次基隆之役與滬尾之役,http://culture.edu.tw/history/smenu_photomenu.php?smenuid=1557&subjectid=3167。瀏覽日期:2011年5月18日。
Alternative for simple living,http://www.simpleliving.org/。瀏覽日期:2009年12月8日。
Mr. Tamsui 淡水開講。大家來選淡水新八景,http://tw.myblog.yahoo.com/tamsuitms/article?mid=380。瀏覽日期:2010年12月2日。
The Long Now Foundation,http://www.longnow.org/。瀏覽日期:2009年12月8日。
The Sloth Club,http://www.treehugger.com/files/2006/06/the_sloth_club.php。瀏覽日期:2009年12月8日。
The Society for Deceleration of Time,http://www.zeitverein.com/english/framesets_e/fs_zeitverein_e.html。瀏覽日期:2009年12月8日。
十、其它
地圖
<淡水老街藝術街坊>,(台北縣:淡水文化基金會,2007)。
<暢遊淡水河導覽地圖>,(台北縣:台北縣政府觀光旅遊局,2008)。
中華民國內政部行政區域圖,http://taiwanarmap.moi.gov.tw/moi/。瀏覽日期:2009年12月10日。
中華民國淡水鎮鎮公所。淡水都市計畫圖,http://www.tamsui.gov.tw/about_tamsui/index.php?id=19。瀏覽日期:2010年01月03日。
新北市政府。新北市簡介 市政資訊-各區,http://www.ntpc.gov.tw/_file/2890/SG/19938/D40000002890000002.html。瀏覽日期:2010年12月2日。
新北市政府資訊中心。新北市樂活Map 電子地圖,http://map.ntpc.gov.tw/。瀏覽日期:2011年5月26日。
CD
王昭華 (2006)。一【CD】。台北:馬拉音樂。
DVD
曾文珍 (導演) (2005)。等待飛魚【劇情類】。台北:盧米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