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鄭欣怡 shin-yi,Cheng |
---|---|
論文名稱: |
妝佛藝師技藝學習與經驗傳承之個案研究 A Case Study on technique learning and experience passed down of the sprucer of the divine statues |
指導教授: |
陳雪雲
Chen, Sheue-Yu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3 |
中文關鍵詞: | 妝佛 、技藝學習 、實作 、手工藝 、自學 |
英文關鍵詞: | spruce of the divine statues, technique learning, practice, handcraft, self-learning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63 下載:6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社會演變中,傳統工藝技術面臨危機與困境,即使刻意保護手藝,似乎也無法改變它迅速流失及使用者需求漸少的事實。經由媒體報導,我們會得知一些有名的藝師,另外還有這樣一群人,雖然不是那麼有名,但他們也是從事傳統工藝的創作,例如本論文所要研究的「妝佛」,這些藝師也是在為台灣的文化盡一份心力。本論文主要是對藝師的技藝學習進行了解,探討個案的妝佛技藝的學習、轉變與表現方式,以及社會關係、技藝產業發展等之關聯性,並期藉此研究提供政府及相關機構在規劃技藝學習相關課程時之參考。
本研究採技藝學習的觀點作為分析的依據。並以質性研究方法為基礎,以訪談法為主,輔以參與觀察與文件資料作為研究的參照,將個案的資料整理融匯歸納。
本研究發現如下:
一、 周師傅的學習不同於一般傳統的師徒制,他是自學成功的案例。
二、 技藝學習須從興趣出發,憑毅力堅持到底,方能有成。
三、 技藝學習須透過實作以體現暗默知識。
四、 周師傅的暗默知識面臨失傳的困境。
The techniques of traditional handcraft has been facing crisis and difficulties during the evolvement of the society. It seems that it doesn’t work very much even though the techniques are passed down on purpose. The traditional handcraft techniques are facing the fact their importance and users are fewer than before. Through the media’s reports, we will know some famous masters. There are those, however, who are not as well-know as those reported by the media, are dedicated in the cre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handcraft. Take the sprucers of the divine statues in this research as an example, they contribute their professionalism in Taiwan’s culture.
This research aims at not only understanding how the master learns the techniques, his transition and the way he spruces the divine statues, but also probing the coherence of the techniques between the social relationship and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Hopefully this research could be a reference for the government and the related organizations to plan the lessons of learning the traditional techniques.
Taking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from technique learning, the case is selected. Furthermore a multi-method design that includes in-depth interview, participation-observation and documentary analysis is set up to collect the data.
Finally, I conclude four themes as following:
1. Master Chou’s learning is different from mentoring. His self-learning is a successful case.
2. Learning the techniques requires personal interests. The willpower is the motive.
3. Technique learning need to through practice to reflect the tacit knowledge.
4. Master Chou’s tacit knowledge is facing the problem of the loss.
壹、中文部份
(一)論文及專書
王雅各等著(2004)。質性研究。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王麗雲(2000)。自傳/傳記/生命史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市:麗文文化。
王怡芳主編(2002)。傳統藝術在臺灣。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尹建中編(1988)。民間技藝人材生命史研究:第六年度中國民間傳統技藝與藝能調查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人類學系。
行政院文建會(2005)。文化資產保存法。
行政院文建會(2006)。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
江合建(2001)。Dewey藝術經驗理念之實踐。教育研究集刊,47,17-35。
江韶瑩(2000)。當代臺灣傳統工藝的轉化與發展機制。2000亞太傳統藝術論壇研討會論文集。傳藝中心。
李亦園 編(1986)。劇變與調適:一九八五臺灣文化批判。臺北市:敦理。
李亦園 編(1986)。辨思與擇取:一九八六臺灣文化批判。臺北市:敦理。
李乾朗,蔡明芬(1988)。傳統營造匠師派別之調查研究。臺北市 : 李乾朗古建築 研究室。
李常井(1985)。Dewey經驗概念剖析。臺北市:中研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吳茂成(2003)。粧佛話今昔--府城枋橋頭神像佛具街。傳統藝術,34,31-32。
(1995)。府城粧佛工藝發展簡史。臺南文化,40,63-103。
(1996)。府城粧佛工藝發展簡史 (下) 。臺南文化,42,269-307。
何怡君(2003)。交織一片藍天-我與一位女校長投入課程改革的生命史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林淇瀁編輯(1983)。民間瑰寶。臺北市 : 自立晚報。
林立珩(1999)。由勞工意識看女工就業至關廠的歷程經驗。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心明(2004)。響仁和鼓:一個行業傳統的傳承與再建。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林富士(2000)。小歷史 : 歷史的邊陲 。臺北市:三民。
林逢祺(2003)。 由思想歷程透視教學原理:Dewey<思維術>方法論之衍釋。教育研究集刊,49(1),1-30。
周聖珍(2001)。呼喚祖靈—原住民青年教師之生命追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及企業管理教育中心(1989)。文化資產維護研討會專輯。臺北市:文建會。
侯念祖(2000)。以工匠為師:對鹿港小木工匠的經驗考察。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柯凱珮(2003)。大陳人移民經驗的認同歷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倪再沁編輯召集(2001)。福爾摩沙之美:臺灣民間工藝。臺北市:文建會。
夏林清,鄭村棋(1989)。行動科學:實踐中的探究。臺北市:張老師月刊。
夏林清。(1996)實踐取向的研究方法。載於胡幼慧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99-120)。臺北市:巨流。。
張廣智, 陳恆著(2003)。口述史學。臺北市 : 揚智。
粱福鎮(2000)。詮釋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文化。
郭小平(1994)。Dewey 。香港 : 中華書局。
陳孔立(1990)。臺灣研究十年。廈門市:廈門大學出版社。
許世瑩(2003)。口述歷史應用在圖書館之研究。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許維民,許維權(2003)。金門小型產業調查研究(內政部營建署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報告,092301020600G1007)。金門縣:內政部營建署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
崔光宙,林逢祺主編(2000)。教育美學。臺北市:五南。
莊伯和(1998)。臺灣傳統工藝。臺北縣:漢光文化。
陳伯璋(2001)。新世紀課程改革的省思與挑戰。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素鳳(民93)。不再下海-老船長的生涯轉折故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雪雲 (2000)。經驗、自我與學習。社會教育學刊,29,57-92。
陳雪雲(2005)。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評析~兼論新聞媒體與公民教育。社教雙月刊,130,18-25。
連雅堂(2001)。臺灣通史 。臺北市:黎明文化。
戚嘉林(1985)。臺灣史。臺北縣中和市:戚嘉林。
黃美英(1990)。臺灣文化斷層:現象評析。臺北市:稻鄉。
曾永義(1989)。臺灣的民俗技藝。 臺北市:臺灣學生。
黃富順(2002)。成人學習。臺北市:五南。
黃應貴主編(1992)。見證與詮釋 : 當代人類學家。臺北市 : 正中。
黃月純(2001)。生命史研究在成人教育上的應用。成人教育學刊,5, 219-248。
黃志農(2002)。神靈活現-淺談泉州式粧佛藝術。傳統藝術,23,24-28。
葉君遠(2004,1月17日)。生前雕過無數布袋戲偶 她發願將父親作品找回來。聯合報,D3版。
齊力, 林本炫(2003)。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縣: 南華大學。
鄒川雄(2005)。生活世界與默會知識:詮釋學觀點的質性研究。載於齊力,林本炫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21-55),嘉義縣:南華大學。
鄒川雄(2005)。問題意識的建構及其在研究過程中的意義-一個詮釋學的觀點。載於林本炫,周平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議題創新(21-57),嘉義縣:南華大學。
劉文三(1976)。臺灣宗教藝術。臺北市 : 雄獅。
劉文三(1981)。臺灣神像藝術。臺北市 : 藝術家。
劉昌元(2000)。西方美學導論。臺北市 : 聯經。
趙祥麟(1995)。外國教育家評傳 。臺北市 : 桂冠。
劉文潭(1996)。藝術即經驗--詳介Dewey[John Dewey]的美學。藝術學報,58,103-117。
劉文桂(2002)。偕萬來生命史與Kavalan文化復振。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熊鈍生主編(1989)。辭海 。臺北市:中華。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 (1973)。臺灣省通志。臺中市。
滕守堯(1997)。藝術社會學描述。臺北市:揚智文化。
蔡麗莉(2004)。小提琴製作技術的經驗知識傳承與分享。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錦美(民92)。臺灣女性陶藝家連寶猜生命史研究-陶藝、生命力、社會文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鄭真(2007,3月1日)。朱銘:無字天書最大本。管理雜誌,393,76-78。
謝攸青(2003)。Dewey的美學思想及其在後現代藝術教育中的應用。新竹師院學報,17 ,119-133。
謝攸青(2004)。以藝術為關聯中心之統整課程--基於Dewey美學與後現代藝術觀念之課程設計。屏東師院學報,21,111-150 。
鍾秀鳳(2003)。不只是彩虹 : 一個骨癌孩童之生命史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戴定九編(1994)。徐竹初木偶雕刻藝術。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辭源修訂組編(1988)。辭源。臺北市 : 遠流。
蘇世德(2001)。臺灣專業布袋戲偶雕刻。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二)譯著
丁興祥、張慈宜、賴誠斌等譯(2002)。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 : 理論與方法的探索(原作者:Runyan, W. M.)。臺北市 : 遠流。
王芝芝譯(1997)。大家來做口述歷史(原作者:Ritchie, D. A.)。臺北市 : 遠流。
王昭正,朱瑞淵譯(1999)。參與觀察法(原作者:Jorgensen, D. L.)。臺北市 : 弘智文化。
王秋絨等譯(2002)。學習的弔詭 : 社會中的個人蛻變(原作者:Jarvis, P.)。臺北市:學富文化。
李平漚譯(1989)。愛彌兒(原作者:Rousseau, J. J.)。臺北市 : 五南。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原作者:Patton, M. Q.)。臺北縣:桂冠。
林寶山,康春枝合譯(1990)。學校與社會兒童與課程(原作者:Dewey, J.)。臺北市 : 五南。
姜文閩譯(1992)。經驗與教育(原作者:Dewey, J.)。臺北市 : 五南。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原作者:Strauss, A. L.& Corbin, J. M.)。臺北市 : 巨流。
夏林清等譯(2004)。反映的實踐者 : 專業工作者如何在行動中思考(原作者:Schon, D. A.)。臺北市 : 遠流。
高美英譯(1999)。研究文獻之回顧與整合(原作者:Cooper, H. M.)。臺北市 : 弘智。
夏乾丰譯(1989)。美學史(原作者:Gilbert, K.E.& Kuhn, H.)。上海:上海譯文。
高熏芳,林盈助,王向葵合譯(2001)。質化研究設計 : 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原作者:Maxwell, J. A.)。臺北市 : 心理。
張淑君,劉藍玉,吳霈恩譯(2004)。論藝術的本質 :名家精選集 13,藝術即經驗:Dewey(原編者:Wartenberg, T. E.)。臺北市 : 五觀藝術。
許澤民譯(2004)。個人知識 : 邁向後批判哲學(原作者:Polanyi, M.) 。臺北市:商周。
覃方明,渠東,張旅平譯(2000)。過去的聲音 : 口述史(原作者:Thompson, P. R.)。 瀋陽市:遼寧教育。
彭淮棟譯(1985)。博藍尼講演集 : 人之研究、科學信仰與社會、默會致知(原作者:Polanyi, M.)。臺北市 : 聯經。
賈馥茗譯(1992)。我們如何思維(原作者:Dewey, J.)。臺北市 : 五南。
劉美玲等譯(2003)。藝術教育的本質(原作者:Feldman, E. B.)。臺北市 : 五觀藝術。
劉援,王予文譯(1993)。宗教社會學(原作者:Weber, M.)。臺北市 : 桂冠。
貳、英文部分
Adrelt, M.(2000). Intellectual versus wisdom-related knowledge:The case for a different king of learning in the later years of life.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26,771-789.
Argyris, C. (1982). Reasoning, learning, and action: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San Francisco : Jossey-Bass.
Argryis, C. and Schon ,D. A. (2003). Theories of action. P. Jarvis and C. Griffin (Eds.)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Major themes in education, Vol. III: Vocational education, pp.222-243.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Banks, S. (2001). Professional values in informal education work. L. D. Richardson and M. Wolfe (Ed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informal education: Learning through life, 62-73.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Falmer.
Dewey, J. (1934). Art as experience. New York:Minton, Balch.
Dewey, J. (1938).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New York:The Macmillan.
Denzin, N.K.(1989). Interpretive interactionism. Newbury Park,Calif.:Sage Publications.
Dreyfus H. & Dreyfus S.(1986). Mind over machine : the power of human intuition and expertise in the era of the computer. Oxford : Basil Blackwell.
Edwards, R., Ranson, S.& Strain, M. (2002). Reflexivity: Towards a theory of lifelong lear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21(6): 525-536.
Eraut, M. (2000). Non-formal learning, implicit learning and tacit knowledge in professional work. In F. Coffield (Ed.) The necessary of informal learning(pp.1-31). United kingdom: The Polity Press.
Jarvis, P.(1992). Paradoxes of learning: On becoming an individual in society.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Jeffs, T. (2001).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on informal education. In Richardson, L. D. and M. Wolfe (Ed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informal education: Learning through life(pp.34-49).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Falmer.
McPherson, I.(2005). Reflexive learning:stages towards wisdom with Dreyfus. Education Philosophy and Theory, 37(5):705-718. Kensington, N.S.W.: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Merton, R. K. ( 1968).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 Glencoe, Ill.:Free Press.
Polanyi, M. (2003). Excerpt from the tacit dimension.In P. Jarvis and C. Griffin (Eds.)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Major themes in education, Vol. III: Vocational education(pp. 208-221).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Schon, Donald A. (2002). From technical rationality to reflection-in-action. In R. Harrison et al. (Eds.) Supporting lifelong learning, Vol. 1: Perspectives on learning (pp. 40-61).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Falmer.
Wartenberg, T. (2002). The nature of art:An anthology. Fort Worth:Harcourt Colle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