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郭忠昇 |
---|---|
論文名稱: |
墾丁地區消費空間之形塑過程與轉變 |
指導教授: | 張峻嘉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5 |
中文關鍵詞: | 墾丁地區 、空間生產 、消費文化 、消費空間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33 下載:1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墾丁地區是台灣最熱門的觀光景點之一,是國家公園,也是高級渡假飯店,更是台灣知名的夜市,因而每年的旅遊人數高達五百萬人次以上。過去的墾丁地區,只是一個邊陲的的小漁村,居民過著漁獵生活與受雇於公家機關,但由於公部門與外來資金的介入,經歷多次的地景意義的轉變,從國家風景特定區至劃分為國家公園,是一種自然保護區(natural reserve)的概念,如今卻成為商業蓬勃發展的遊憩區,展現的意義與先前規劃迥然不同,實為本研究之初衷。
本研究主要以Lefebvre提出空間生產的三個向度:「空間實踐」、「空間再現」、「再現空間」來作為分析墾丁空間的主要架構,這三個面向勾畫出墾丁地區空間的全貌,最後聚焦於「空間再現」與「再現空間」兩部分。探討規劃者對於空間形塑的影響,因而居民生活空間被限定、統治,國家風景區和國家公園設立使得空間資源商品化,至後期渡假飯店設立,以支配和改變社會空間,但在空間的另一端也有反抗的力量,居民不滿官僚系統的規劃、安排,限定了他們原本的生活空間。因此,使用者「想像」企圖透過其他方式占用空間,消極的改變原本的生活空間,如夜市、消費者自發的節慶、民宿裝修……。兩股不同方向的力量藉此在重疊的空間中進行爭奪與塑造。但近期社會的消費文化擴散進而影響墾丁地區,逛街成為一種消費方式(或儀式),透過媒體傳達給消費者,消費者進而帶動空間的轉變,再度強化墾丁地區消費空間展現出不同的風貌。
【中文期刊】
王志弘(1994)空間與社會:邁向社會優位的空間理論,空間雜誌,第60期:92-97
王志弘(2003)臺北市文化治理的性質與轉變1967-2002,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2:121-86。
王鴻楷(1992)台北都會居民之活動時空模式、消費態度與空間消費,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
何春蕤(1994)台灣的麥當勞化-跨國服務業資本的文化邏輯,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6。
林鴻佑(1991)布希亞的擬像社會理論,當代,第65期:31-47。
胡金印(2002)恆春地區瓊麻產業的興衰、轉型與影響,屏東文獻,6:16-46。
施添福(1990)地理學中的空間觀點,師大地理研究報告,16 :115-128。
翁俊雄(1990)商店街的形成與發展,太聯房屋市場,2月號 :43-47。
夏鑄九(1989)一個休閒空間的理論架構,戶外遊憩研究,第二卷,第一期:19-30。
陳光興(1991)真實-再現-擬仿:布希亞的現代媒體社會學真實-再現-擬仿當代第65期:18-30。
陳光興(2002)台灣消費社會形成的初步思考,中國大學學術講演錄,大學學術講演錄叢書編委會編,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43-248。
陳坤宏(2002)消費文化環境與地方發展-安平零售商店街之文化與空間轉型,2002年中華民國都市計畫、區域科學與住宅學會聯合年會暨論文研討會論論文集,1-33。
陳振凱(1955)臺灣之瓊麻,臺灣銀行季刊,7:4,210-231。
郭年雄(1984)核三廠對恆春社經環境之影響,工程環境會刊(5):37-48。
郭恩慈(1995)重構設計.期盼設計:從現代主義、功能主義、美學到後現代
人文主義倫理學對設計之反省,城市與設計學報(1),139-151
黃麗玲,夏鑄九(1999)文化、再現與地方感,收錄於99文化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
葉光毅(1995)區域經濟與空間發展,空間雜誌,第67期,62-71。
湯熙勇(1986)清代台灣恆春地區漢人的移墾,史聯雜誌,8:47-64。
蔡崇隆(1991)消費社會與消費慾望,當代,第65期:48-71
蔡文彩(1985)台北地區夜市之研究,師大地理研究報告第11期。
【中文書籍】
台灣慣習記事(1987),臺中市:台灣文獻委員會。
恆春鎮誌(1999),屏東:恆春鎮公所。
恆春縣志(1894),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恆春郡要覽(1932),恆春:恆春郡役所。
屏東半島藝術季成果專輯 (2004),屏東市:屏東縣文化局。
屏東半島藝術季成果專輯 (2005),屏東市:屏東縣文化局。
屏東縣綜合發展計畫(1991),屏東市:屏東縣政府。
臺灣地名辭書卷四(1996),南投市: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國家公園資源經濟效益評估-以墾丁國家公園為例(2000),臺灣綜合研究院。
墾丁風鈴季計畫書(2002),屏東市:屏東縣政府。
墾丁風景特定區觀光開發計畫(1981),交通部觀光局委託。
墾丁春天音樂季對國家公園經濟、環境及形象影響之調查報告,(2008),屏東: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墾丁國家公園計畫書(1984),內政部營建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墾丁國家公園計畫書:第一次通盤檢討(1996),臺北市:內政部營建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墾丁國家公園計畫書:第二次通盤檢討(2002),臺北市:內政部營建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觀光遊憩發展對地方社會影響之硏究(1990),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都市及住宅發展處。
王志弘(1998)流動、空間與社會:王志弘1991-1997 論文選。台北:田園城市。
王瑛曾(1764)重修鳳山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46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王鴻楷(1992)台灣地區觀光遊憩系統開發計畫書。台北市:交通部觀光局。
石計生(2006)社會學理論:從古典到現代之後。台北市:三民。
包亞明、王宏圖、朱生堅(2002) 上海酒吧-空間、消費與想像,高雄市:宏文圖書。
汲宇荷(1986)恆春地方發展之研究。臺北市:豪峰。
吳寧 (2007)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爾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吳田泉(1993)台灣農業史。臺北市:自立晚報。
林瓊瑤(2003)半島今昔:恆春半島影像回顧。內政部營建署國家公園管理處。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郭賜郎(1967)恆春風物。屏東:西北。
陳東升(1995)金權城市。臺北市:巨流。
陳世行(1993)墾丁特產-瓊麻、洋蔥、港口茶。內政部營建署墾管處。
陳坤宏(1995)消費文化與空間結構。台北,詹氏書局。
陳坤宏(1998)消費文化理論。台北:揚智文化。
蘇義峰(2005)發現屏東。 屏東市 : 屏東市阿猴城城鄉綜合發展硏究協會。
黃躍雯(2001)築夢荒野:台灣國家公園的建制過程。台北縣板橋市:稻鄉。
應紹舜(1999)國家公園概論。台北市:應紹舜發行。
藍鼎元(1958)平臺紀略。臺北市:台灣銀行。
【翻譯書籍】
王志弘譯(1995)空間與社會理論譯文選。台北:自印。
夏鑄九‧王志弘 編譯(1999) 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
小澤雅子(1989)新.階層消費的時代。陳麗秋譯(1990),台北:遠流。
平島廉久(1990)創、遊、美、人 : 感性時代的消費意識。黃美卿譯(1990),台北:遠流 。
星野克美等著(1988)符號社會的消費。黃恆正譯(1992),台北:遠流。
Allen, J. et. al(2004)節慶與活動管理。陳希林、閻蕙群譯,臺北:五觀藝術管理。
Bocock, R.(1993) 消費。張君玫‧黃鵬仁譯(1995),台北:巨流。
Baudrillard, J.(1970)消費社會。劉成富 、全志鋼譯(2000),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Baudrillard , J.(1968 ) 物體系。林志明譯(1997),台北:時報文化。
Baudrillard, J.(1981) 擬仿物與擬像。洪凌譯(1998),台北:時報。
Bell,D.(1973) 後工業社會的來臨。高銛、王宏周、魏章玲譯(1995),臺北:桂冠。
Mike, C.(2003) 文化地理學。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2004),臺北市:巨流出版社。
Edward ,W.Soja (1996) 第三空間-航向洛杉磯以及其他真實與想像地方。王志弘、張華蓀、王玥民譯(2004),臺北:桂冠。
Featherstone, M.(1989 )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劉精明譯(2000),南京:譯林出版社。
Mansvelt,J.(2005)消費地理學。呂奕欣譯(2007),臺北縣永和市 : 韋伯文化國際。
Jameson,F.(1989)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唐小兵譯(1997),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Storey,J.(1999) 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張君玫譯(2001),台北:巨流。
Urry,J.(2002) 觀光客的凝視。葉浩譯(2007),臺北市:書林。
Zukin,S.(1995) 城市文化。包亞明主編(2006),上海教育出版社。
【碩博士論文】
于慧慧(1989)國家公園內遊客特性及遊憩行為之研究-以墾丁國家公園之規劃應用為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
李建鴻(1992)身體與消費社會,東吳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金印(2001)恆春地區農業活動對落山風的調適,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洪恆珠(2004)文化創意產業與地方發展之策略研究---以墾丁風鈴季為例 ,國立中山大學高階經營碩士班。
洪枝桂(1974)近代恆春地區經濟活動與人口變化的分析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碧英(2001)百貨公司的消費空間圖像建構與詮釋─以高雄市大統百貨和平店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楓惠 (2006 )從90年代地下搖滾樂看台灣另翼搖滾主體性的指涉,南華大學美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麗兒(2002)高雄市新堀江商圈青少年消費空間之詮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維倫(2003) 攤販夜市空間屬性對使用者消費時間之影響研究:以台灣台中市逢甲商圈文華夜市與日本九州福岡市西新商店街為例,逢甲大學碩士論文。
郭禛麟(2004)故鄉不見了?現代化下墾丁人的地方認同,清華大學人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君如(1995)乙未之前恆春地區開發之研究,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冠中(2001)海市蜃樓─全球化下的海濱休閒地景,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宗昇(1996)當前恆春古城(城牆)空間意義的詮釋與衝突,淡江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蔣文德(2001)閱讀誠品:全球化中的誠品書店之空間文化形式,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鄭玉蕙(2000)集體行動與地域性的再建構--以美濃反水庫運動為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鄧宗德(1991)八○年代台北市支配性都市景觀中形成之研究,台大建築與城鄉所碩論。
遲恒昌(2000)從殖民城市到「哈日之城」:台北西門町的消費地景,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一志(1992)墾丁地區觀光遊憩地理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一志(1996)恆春地區觀光遊憩空間之演化-社會作用者與空間生產的關係,台灣大學地理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英文期刊與書籍】
Britton ,S. (1991) Tourism, capital , and place:towards a critical geography of Tourism, Environmental and Planning D: Society and Space,9:451-478.
Campbell,C.(1995) Conspicuous confusion? A critique of Veblens theory of conspicuous consumption,Sociological Theory, 13:37-47.
Debord,G(1994) Translation:the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New York:Zone.
Glennie,P.D. and Thrift,N.J(1992) Modernity,urbanism,and modern consumption ,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D:Society and Space,0 (4):423-43.
Lefebvre,H. (1991) The Production of Space,translated by Donald Nicholson~Smith,Oxfprd (UK),Cambridge,ass:Blackwell.
Murdoch, J.(2006) Post-structuralist geography, London: Sage.
Urry,J.(1995) Consuming places, LondonNew York : Routledge.
Slater,D(1997) Comsumer Culture and Modernity, Oxfor&Polity.
Shields,R.(1989) Social Spatialisation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The West Edmonton Mall,Society and Space 7:147-64.
Zukin,S.(2006) "Consumption,"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conomic Sociology, ed. Jens Beckert and Milan Zafirovski (London: Routledge), 101-107.
【網站與雜誌資料】
行政院主計處:http://www.dgbas.gov.tw。
交通部觀光局:http://admin.taiwan.net.tw/indexc.asp。
空間雜誌(2006)第88期
春天吶喊: http://www.springscream.com。
墾丁福華渡假飯店:http://kenting.myhotel.com.tw/。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http://www.ktnp.gov.tw/index.aspx。
墾丁夏都酒店:http://www.ktchateau.com.tw/。
悠遊墾丁:http://uukt.idv.tw/。
破週報(2000)復刊103期
春天吶喊http://www.springscrea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