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楊宇華
Yang, Yu-Hua
論文名稱: 探討不同課程類型對壽險資格測驗訓練課程訓練成效之影響
A Probe into the Influences of the Training Performance between Different Course Types for the Certificate Examination of Life Insurance.
指導教授: 蕭顯勝
Hsiao, Hsien-She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Department of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65
中文關鍵詞: 數位課程混合課程訓練成效
英文關鍵詞: e-Learning course, mixed course, training performance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188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9下載:3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對於壽險公司來說,業務人員一直是維持整個公司營收的主要來源之一,但受到人口衝擊和市場飽和的影響,要維持源源不絕的業務人力,一直挑戰著壽險業的業務主管及訓練單位。如何能夠幫助業務人員取得銷售壽險保單的入場門票--通過人身保險業務員資格測驗(在本研究簡稱:壽險資格測驗),一直是壽險公司的重要課題。
    本研究透過準實驗設計法,在學習者上課前先進行前測(課前測驗)
    ,經過教室、數位或混合課程三種課程類型後,將其參與壽險資格測驗的總分、及格率作為後測的訓練成效。探討何種課程類型最有成效後,加入人口背景變項,進一步分析學習者的人口背景變項和不同課程類型對訓練成效之間的關係。
    研究結果顯示:(1)教室、數位和混合等三種課程類型對壽險資格測驗總分、及格率上沒有顯著的差異。(2)人口背景變項(性別、年齡和學歷)與三種課程類型,對壽險資格測驗總分、及格率上沒有顯著的差異。
    根據研究結論,對壽險資格測驗訓練課程提供三個管理實務上之建議:(1)開發正式混成課程應有助於提升訓練成效。(2)妥善運用數位和混成課程有助於降低營運費用支出。(3)企業應作好數位、混成課程需求成長的準備。

    For life insurance companies, agents are always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of generating company revenue. Due to market saturation, continuously maintaining enough agent personnel has always been challenging the business executives and training departments of the life insurance industry. How to assist Pre-agents passing the Certificate Examination of Life Insurance (referred to as Certificate Examination in this study), is an important issue for life insurance companies.
    This study is based on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Trainees were asked to take a pre-exam before the training. Their total score and passing rate of the Certificate Examination are regarded as training performance after they attended different types of courses, including classroom-based course, e-Learning course, and mixed course. This study first discusses which course type is most effective, then furth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fluences of trainees’ background variables and different course types on the training performance.
    The research shows: (1) Three course types (classroom-based course, E-Learning course, and mixed course)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raining performance. (2) Trainees’ background variables (gender, age, and education) and three course type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raining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provide three suggestions to the training for the Certificate Examination of Life Insurance: (1) Developing formal blended-learning courses will improve the training performance. (2) Properly implementing e-Learning and blended-learning courses will reduce operating expenses. (3) Enterprises should be prepared for growing need for e-Learning and blended-learning courses.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i 目錄 v 表次 vii 圖次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8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四節 名詞釋義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2 第一節 數位課程的相關研究 12 第二節 混合課程與混成課程 14 第三節 訓練成效的相關研究 17 第四節 訓練成效與企業效益的相關研究 20 第五節 文獻評析 2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3 第一節 研究設計 2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25 第三節 研究流程 27 第四節 課程設計與實施 28 第五節 研究工具 29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3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35 第一節 描述統計 35 第二節 壽險資格測驗總分之分析 41 第三節 壽險資格測驗及格率之分析 45 第四節 綜合討論 4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1 第一節 結論 51 第二節 建議 53 參考文獻 56 一、中文部份 56 二、外文部份 60 附錄 63 附錄 課前測驗 65

    一、中文部份
    王居卿(2000)。影響訓練成效相關因素模式之實證研究:認知及多變量的觀點。臺大管理論叢,10,135-166。
    李弘暉(2017/07/03)。「人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這句話聽到爛,但卻沒把人資部門當人才研發認真經營?【科技橘報】取自https://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17/07/03/hr-should-be-companys-development/
    李佳穗(2004)。數位學習平台對不同年資之員工學習成果探討-以國內某公司為例。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在職專班,台北市。
    李隆盛(2008)。向企業學習:克伯屈的四層次評鑑。評鑑雙月刊,13,45-48。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 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析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第五版)。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吳明隆、涂金堂(2014)。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吳瓊治(2002)。「教育訓練績效評估」之探討。品質月刊,6,37-41。
    孟繁宗(2006)。我國公務人員混成課程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台北市。
    林芸安(2005)。業務人員之核心能力、學習動機與教育訓練成效相關性之研究-以A壽險公司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彰化縣。
    林麗惠(1997)。成人參與在職進修訓練的自評成效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嘉義縣。
    胡恆華(2009)。中小學教師數位典藏融入教學網路研習混成課程設計與評鑑。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新北市。
    徐璧君(2006)。壽險新進業務員離職傾向與工作績效之研究:組織社會化之觀點。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彰化市。
    張文臻(2009)。混成式學習對員工教育訓練課程學習成效之影響。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嘉義縣。
    張國榮(2004)。金融業務人員應用數位學習之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張雅華、呂安文、吳信宏(2016)。臺灣菸酒公司服務品質與滿意度之研究-以臺中營業處南區營業所為例。行銷評論,13,161-184。
    陳佩英、黃天仕、許美鈞、侯仲宸(2016)。當「研究法」遇見數位學習:教與學翻轉的經驗談。數位學習科技期刊,1,51-70。
    陳怡如(2006)。混成學習環境下學生班級氣氛知覺與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高雄市。
    陳泰維(2013)。壽險業數位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台中市。
    黃鈺雯(2011)。台灣數位學習應用發展現況。中國遠程教育,22,92-92。
    黃曉瑄、林佩蓉、黃能堂、朱益賢(2010)。企業導入數位學習之關鍵成功因素。工業科技教育學刊,2,63-69。
    楊玉麟(2006)。數位學習教學策略在學習成效上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桃園縣。
    楊淑芳(2004)。企業導入e-Learning進行教育訓練相關學位論文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楊淑儀(2005)。企業員工數位學習現況之研究─以國泰人壽公司為例。開南管理學院資訊管理系碩士班,桃園縣。
    溫玲玉、林芸安(2005)。學習動機與教育訓練成效相關性之研究。T&D飛訊,35,1-20。
    詹惠雯、沈順治(2008)。線上學習成效影響因素模式之探討。中國行政,79,1-21。
    資策會講師群(2003)。數位學習最佳指引。台北市:資訊工業策進會。
    壽險公會(2017年5月31日)。登錄測驗園地:資格測驗與登錄概況。取自http://www.lia-roc.org.tw/index05.asp?item=index05/rgt/2014Y
    .pdf。
    劉盛光(2004)。我國壽險業教育訓練與業務員績效關係之研究--以南山人壽保險公司中部地區為例。逢甲大學保險所,台中市。
    鄭志凱(2002)。人壽保險業業務員績效與教育訓練成效之相關性研究--以某壽險公司為例。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研究所,高雄市。
    鄭斌用(2013)。不同比例混成學習模式在高職電子學之教學成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台北市。
    鄭斌用、謝念慈、黃議正、呂偉慈、莊謙本(2013)。不同比例實虛混合學習策略在學習效果之探討--以高職電子學課程為例。內湖高工學報,24,113-124。
    蔡郁薇(2009)。混成學習之部落格輔助教學對學習滿意度的影響。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嘉義縣。
    賴冠蓉(2013)。企業數位學習混成方式訓練課程之成效研究─以某壽險業為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台北市。
    謝雅青(2007)。失業勞工數位學習成效評估之研究—以輔助參加提升數位能力研習計畫者為對象。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台北市。
    魏鸞瑩(2003)。ROI模式在訓練評鑑上的應用。T&D飛訊,7,1-8。
    蘇百裕(2014)。投資型商品證照測驗數位學習成效之研究-以南山人壽為例。靜宜大學資訊碩士在職專班,台中市。

    二、外文部份
    Al-Qahtani, A. A. Y., & Higgins, S. E. (2013). Effects of traditional, blended and e-learning on students' achiev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29(3), 220-234.
    Asarta, C. J., & Schmidt, J. R. (2017). Comparing student performance in blended and traditional courses: Does prior academic achievement matter? The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 32, 29-38.
    Bland, J. M., & Altman, D. G. (1997) Statistics notes: Cronbach's alpha, Bmj, 314(7080), 572.
    Bonk, C. J., & Graham, C. R.(2006). The handbook of blended learning : Global perspectives, local designs. San Francisco : Pfeiffer.
    Clegg, W. H. (1987). Management Training Evaluation: An Update. Training & Development Journal, 41(2), 65.
    Deschacht, N. & Goeman, K. (2015) The effect of blended learning on course persistence and performance of adult learners: A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analysis. Computers & Education, 87, 83-89。
    Hubackova, S., & Semradova, I. (2016). Evaluation of blended learning.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17, 551-557.
    Isiguzel, B. (2014). The blended learning environment on the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process: A balance for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 Turkish Online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15(3), 108-121.
    Kirkpatrick, D. L., Kirkpatrick, J. D. (2008) Evaluating training programs : the four levels. Sydney, Australia : RHYW.
    López-Pérez, M. V., Pérez-López, M. C., & Rodríguez-Ariza, L. (2011). Blende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Students’ perceptions and their relation to outcomes. Computers & Education, 56, 818-826.
    Owston, R., York, D., & Murtha, S. (2013). Student perceptions and achievement in a university blended learning strategic initiative. The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 38.
    Sarka Hubackova (2015) Blended learning – New stage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197, 1957-1961.
    Sparrow, S. (2004). Blended is better. T+D, 58(11), 52-55.
    Staker, H., & Horn, M. B. (2012) Classifying K-12 blended learning. Innosight Institute, 14-15.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