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佩襄
Tsai, Pei-Shiang
論文名稱: 影視教材在國中歷史與人權議題的教學運用-以電影《以愛之名:翁山蘇姬》為例
指導教授: 陳登武
Chen, Den-W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1
中文關鍵詞: 人權教育影視史學翁山蘇姬盧‧貝松非暴力抗爭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651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17下載:1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人權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每一個人對人權概念的理解與實踐,從而為維護、爭取基本人權而努力,在教學設計上,教師可藉由時事題材、介紹人權鬥士的事跡來進行。本文以《以愛之名:翁山蘇姬》這部改編自真人真事的電影,在國中歷史課中進行人權議題教學,透過翁山蘇姬領導緬甸人民向軍政府爭取民主的歷程,讓學生明瞭人類為保障其基本尊嚴、權利所作的種種努力,以及「非暴力抗爭」理念在推動社會變革的重要性。筆者先分析導演盧‧貝松的電影敘事風格,再將電影與文本互證,了解電影書寫這段歷史的真實與虛構。最後以此電影設計影視教學教案,得出的研究結果為學生對於翁山蘇姬與緬甸民主運動有更多的認識,且能夠接受以和平、非暴力抗爭的方式從事社會改革,並肯定民主制度是保障人權發展的基礎。

    第一章 緒論………………………………………………………………1 一、研究動機 ………………………………………………………1 二、研究回顧 ………………………………………………………6 三、研究方法………………………………………………………24 四、研究步驟………………………………………………………25 第二章 緬甸近現代歷史發展與電影背景 ……………………………27 第一節 英屬緬甸時期 ……………………………………………27 第二節 獨立後的政治發展(1948-1988) ………………………… 36 第三節 電影文本的時代背景 ……………………………………42 第三章 《以愛之名:翁山蘇姬》的敘事模式與歷史再現 …………51 第一節 盧‧貝松導演的從影經歷與敘事風格 …………………51 第二節 堅毅無懼的愛 ……………………………………………64 第三節 電影文本中的緬甸人權問題 ……………………………72 第四章 電影的真實與虛構 ……………………………………………78 第一節 影像與文字的對比:敘述性的虛構 ……………………78 第二節 影片中的虛實問題分析 …………………………………87 第五章 影視教學課程實施與結果分析 ………………………………92 第一節 教學設計與課程實施 ……………………………………92 第二節 教學結果分析 …………………………………………104 第六章 結論 …………………………………………………………135 附錄 ……………………………………………………………………137 參考書目 ………………………………………………………………142

    一、 影視資料
    Luc Besson,《以愛之名:翁山蘇姬》(the Lady),臺北市:采昌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二、 專書
    Betty A. Reardon,馮朝霖審訂,蔣興儀、簡瑞容譯,《人權教育—權利與責任的學習》,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事業,2002年。
    D.R.Krathwohl、B.S.Bloom、B.B.Masia,黃光雄等譯,《情意領域目標分類》,高雄市:復文圖書出版社,1982年。
    Emma Larkin,黃煜文譯,《在緬甸尋找喬治歐威爾》,新北市:衛城出版,2012年。
    Graham Pike & David Selby,余伯泉、蕭阿勤譯,《人權教育活動手冊》,臺北市:遠流出版社,1998年。
    Lucian W. Pye,李偉成譯,《東南亞國家政治體系論》,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
    Marc Ferro,張淑娃譯,《電影與歷史》,臺北市:麥田出版社,1998年。
    Peter Popham著,莊安祺、范振光譯,《翁山蘇姬》,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王介南、王全真,《緬甸:佛光普照的稻米之國》,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5年。
    羊憶蓉,《教育與國家發展—台灣經驗》,臺北市:桂冠出版社,1994年。
    李明峻編譯,《東南亞大事紀(1900-2004)》,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2006年。
    邱華棟、楊少波,《電影作者》,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金榮勇,《緬甸簡史》,南投縣:國立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2003年。
    南一版,《國民中學社會第六冊》,臺南市: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
    南一版,《國民中學社會第四冊》,臺南市: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
    柏楊編,《名家談人權教育》,臺北市:遠流出版社,1999年。
    翁山蘇姬著,麥可‧阿里斯編,黃梅峰譯,《翁山蘇姬:來自緬甸的聲音》,臺北市:時報文化,1996年。
    張佛泉,《自由與人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張佛泉,《無法出讓的權利》,臺北市:大林出版社,1973年。
    張錫鎮,《東南亞政府與政治》,臺北市:揚智文化,1999年。
    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成就每一個孩子—宣導手冊》,2014年。
    教育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社會學習領域》,2008年修正版。
    教育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人權教育)》,2012年修正版。
    陳鴻瑜,《東南亞各國政府與政治》,臺北市:翰蘆圖書,2006年。
    焦雄屏,《法國電影新浪潮》,臺北市:麥田出版,2010年12月,二版。
    賀聖達,《緬甸史》,北京市:新華印刷廠,1992年。
    劉迪輝、李惠良、高錦蓉、周光敬,《東南亞簡史》,南寧市:廣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謝高橋,《社會學》,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1997年。
    薩孟武,《西洋政治思想史》,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第六版。
    顧長永,《東南亞政府與政治》,臺北市:五南圖書,1995年。
    三、 期刊論文
    Michael Aris,何思偉譯,〈勇哉吾妻—翁山蘇姬〉,《歷史月刊》(臺北市,1991年12月),第47期,頁64-68。
    王文景,〈影視與虛擬歷史在通識歷史教學應用之探討〉,《通識教育學報》(臺中市,2007年6月),第11期,頁1-24。
    王明珂,〈歷史事實、歷史記憶與歷史心性〉,《歷史研究》(北京市,2001年10月),2001年第5期,頁136-147。
    世界電影期刊編輯群,〈以愛之名:翁山蘇姬--國際大導盧貝松傾力執導,楊紫瓊演技巔峰代表作〉,《世界電影》(臺北市,2012年3月),第519期,頁78-80。
    世界電影期刊編輯群,〈盧貝松+尚雷諾,再度聯手打造—赤色追緝令:末日審判〉,《世界電影》(臺北市,2004年9月),第429期,頁82-84。
    石計生,〈二元世界與向下沉淪的美學—盧貝松(Luc Besson)的電影創作探究〉,《當代》(臺北市,2003年1月) ,第185期,頁76-93。
    石雅如,〈拉丁美洲轉型正義概況〉,《臺灣國際研究季刊》(臺東縣,2014年6月)第10卷第2期,頁107-128。
    利奧奈爾‧卡爾特吉尼、奧里維爾‧德‧布律納訪談,王蔚譯,〈我這輩子只做這一件事—電影〉,《當代電影》 (北京市,2002年12月),2002年第6期,頁25-27。
    吳建明,〈電影「聖女貞德」之哲學詮釋〉,《藝術研究期刊》(嘉義縣,嘉義大學人文藝術學院,2007年),第3期,頁1-14。
    吳珊妃,〈影視教材在歷史教學的運用—以電影《一八九五》為例〉,《歷史教育》(臺北市,2009年6月),第14期,頁295-314。
    李姝,〈法國導演呂克‧貝松電影中女性形象研究〉,《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赤峰市,2015年12月),第36卷第12期,頁225-227。
    李晨陽,〈昂山素季其人其事〉,《世界知識》(北京市,2012年5月),2012年第10期,頁28-30。
    周樑楷,〈大眾史學的定義和意義〉,收錄於《人人都是史家:大眾史學論集(第一冊)》,臺中市:采玉出版社,2004年,頁17-24。
    周樑楷,〈以影視輔助中國史教學〉,收入王壽南、張哲郎主編《中華民國大學院校中國歷史教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1992年),頁189-203。
    周樑楷,〈辛德勒的選民:評史匹柏的影像敘述和史觀〉,《當代》(臺北市,1993年4月),第96期,頁44-53。
    周樑楷,〈書寫歷史與影視史學〉,《當代》(臺北市,1993年8月),第88期,頁10-17。
    周樑楷,〈銀幕中的歷史因果關係:評論「誰殺了甘迺迪」與「返鄉第二春」〉,《當代》(臺北市,1992年6月),第74期,頁48-61。
    周樑楷,〈影視史學:理論基礎及課程主旨的反思〉,《臺大歷史學報》(臺北市,1999年6月),第 23期,頁445-470。
    周樑楷,〈影視史學:課程的主題、內容與教學〉,收入張哲郎主編《歷史學系課程教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1993年),頁149-162。
    周樑楷,〈影視史學與歷史思維--以「青少年次文化中的歷史圖像」為教學實例〉,《當代》(臺北市,1996年2月),第118期,頁8-21。
    周樑楷,〈影像中的人物與歷史:以《白宮風暴》為討論對象〉,《興大人文學報》(臺中市,2002年6月),第32期,頁1101-1116。
    周樑楷,〈歷史意識是種思維的方法〉,《思想》 (臺北市,2006年2月) ,第2期,頁125-162。
    邱稔壤,〈皮諾契時代智利之人權爭議及其發展〉,《問題與研究》(臺北市,1999年4月),第38卷第4期,頁31-53。
    柴松林,〈人權基礎、人權譜系與人權發展〉,《訓育研究》(臺北市,2001年3月),40:1,頁21-28。
    許全義,〈歷史教學與公民意識—簡介台中一中影視史學專題課程〉,《清華歷史教學》(新竹市,2008年10月) ,第19期,頁21-48。
    陳登武,〈一場大屠殺與人民的記憶—以Atom Egoyan的電影〈A級控訴〉為中心〉,《興大人文學報》(臺中市,2006年6月),第17期,頁641-675。
    傅木龍,〈啟航與前瞻—人權教育之契機與發展〉,《學生輔導》 (臺北市,2001年3月),第73期,頁6-19。
    湯梅英,〈九年一貫課程人權教育之課程規劃與教學設計〉,《學生輔導》 (臺北市,2001年3月),第73期,頁40-51。
    黃默,〈台灣人權教育的倡導、現況與展望〉,《國家政策季刊》(臺北市,2002年12月),第1卷第2期,頁69-84。
    聞天祥,〈關於盧貝松〉,《世界電影》(臺北市,1997年5月),第341期,頁78-80。
    劉阿榮,〈近代人權觀念的發展與新興人權概述〉,《臺灣教育》(臺北市,2001年11月),第611期,頁8-16。
    簡成熙,〈教育、輔導與人權:從幾部通俗的電影談起〉,《學生輔導》,(臺北市,2001年3月),第73期,頁52-61。
    四、 學位論文
    王芝蘭,〈人權教育教學對高中生人權態度影響之實驗研究—以中部某高中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教學碩士論文,2010年。
    李耀群,〈緬甸的民主化與袈裟革命之探討〉,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林秀珍,〈愛國主義歷史教學目標在國中歷史教學的實踐—以捍衛中華民國的政治經濟主權為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2年。
    林冠吟,〈影視教材在國中歷史教學的運用:以電影《惡魔教室》為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2年。
    林富水,〈緬甸外交政策分析(1962-2010)〉,東吳大學政治系博士論文,2011年。
    邱麟媛,〈電影教學影響國中生人權態度之準實驗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2010年。
    徐叡美,〈歷史劇情片《赤色份子》的歷史書寫與思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張雅淳〈影視教材在高中世界史「西班牙內戰」教學的運用—以《祖國之名》為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3年。
    郭怡伶,〈緬甸政治發展與人權之探討(1962~2012)〉,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陳盈如,〈影視史學課程對國一學生歷史思維能力與國家認同影響之研究—以二二八事件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黃致遠,〈國中歷史教育的影視輔助教學分析 ─以王童《香蕉天堂》為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3年。
    黃郁涵,〈人權教育電影課程對國小學童批判思考影響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教學科技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年。
    黃琇美,〈環境教育在歷史教學上的理論與實踐—以桃園縣龍岡地區忠貞新村的人文環境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1年。
    黃靖涵,〈影視教材在高中臺灣史「白色恐怖」教學的運用:以電影《超級大國民》、《天公金》為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2年。
    葉佳琪,〈國民中學人權教育融入社會領域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廖羽晨,〈影視教學與國中生的歷史思維—以「愛在波蘭戰火時」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2年。
    蔡靜怡,〈美國金恩博士之黑人民權運動:運用「非暴力抗爭理論」之分析〉,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盧慧芳,〈電視歷史劇在高中歷史教學的運用—以《漢武大帝》劇之漢、匈關係情節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年。
    五、 西文資料
    Gene Sharp,Waging Nonviolent Struggle(Cambridge,The Albert Einstein Institution,2009)
    Hayden White,“Historiography and Historiophoty,”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93,No.5(Dec. 1988)
    Robert A. Rosenstone,“History in Images/History in Words:Reflections on the Possibility of Really Putting History onto Film,”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93, No.5(Dec. 1988)
    Robert A. Rosenstone,Visions of the Past:The Challenge of Film to Our Idea of History(Camb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5)
    Josef Silverstein, “Aung San Suu Kyi:Is she Burma’s Woman Destiny? ” Asian Survey,Vol.30,No.10(Oct.1990)
    六、 報紙雜誌
    遠東經濟評論(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1988Yearbook
    1991Yearbook
    The riots and the crackdown,1988/7/7
    Burma at breaking point,1988/8/1
    Less than meets the eye,1988/8/4
    Not whether,but when,1988/8/18
    Not to you,too,1988/9/1
    Backdown or bloodbath,1988/9/22
    Back to square one,1988/9/29
    Promises and bullets,1988/10/6
    Excuses to order,1990/8/23
    Army divisions,1992/4/23
    中央日報,〈緬甸新憲法新政府〉,1974/3/30。
    中央日報,〈美將制裁緬甸〉,1997/4/23。
    中國時報,〈尼溫坐困愁城,緬甸危機重重〉,1988/2/5。
    中國時報,〈緬甸學生發起全國大罷工,武裝部隊巡邏街頭防暴亂〉,1988/8/19。
    中國時報,〈總統讓步、緬甸解除仰光戒嚴,避免衝突、下令部隊撤離市區〉,1988/8/25。
    中國時報,〈緬甸軍方政變奪取政權〉,1988/9/19。
    中國時報,〈緬甸三反對黨辦理登記,翁山蘇姬促維大選公正〉,1988/9/30。
    中國時報,〈反對派領袖翁山蘇姬遭軟禁一年〉,1989/7/22。
    中國時報,〈美祭出制裁,孤立緬甸軍政府〉,2003/7/17。
    中國時報,〈緬甸宣布民主路線圖〉,2003/8/31。
    中國時報,〈血染仰光,僧侶誦經,他們竟然開槍了〉,2007/9/27。
    中國時報,〈大選贏了,緬甸軍政府今釋放翁山蘇姬〉,2010/11/13。
    徵信新聞報,〈陸軍發動政變推翻宇努政府,緬甸政局有轉機〉,1962/3/12。
    徵信新聞報,〈緬甸陸軍發動政變,尼溫掌握政權〉,1962/3/13。
    徵信新聞報,〈緬甸政府突然宣布,所有工商企業全部收歸國營〉,1963/2/18。
    徵信新聞報,〈緬甸泛起反匪浪潮,仰光匪使館被毀〉,1967/6/28。
    聯合報,〈少了反對派,緬甸制憲會議照開〉,1995/12/1。
    聯合報,〈東協擁抱緬寮,暫拒柬國〉,1997/7/24。
    聯合報,〈緬甸執政團解散改組〉,1997/11/16。
    聯合報,〈緬甸逮捕翁山蘇姬,關閉大專院校〉,2003/6/2。
    聯合報聯合報,〈楊紫瓊牽線,盧貝松拍The Lady〉,2011/6/29。
    聯合報,〈總統登盛,將成緬甸哥巴契夫?〉,2012/4/3。
    七、 網路資料
    YouTube網站 https://www.youtube.com/。
    大紀元新聞網http://www.epochtimes.com/。
    亞伯特愛因斯坦研究院http://www.aeinstein.org。
    美國之音新聞網http://www.voachinese.com/。
    國際特赦組織 https://www.amnesty.org/en/。
    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http://hre.pro.edu.tw/1-1.php。
    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
    緬甸政治犯援助協會http://aappb.org/。
    諾貝爾獎網站http://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peace/laureates/1991/。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