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徐智俊
Hsu, ChIh-Chun
論文名稱: 香港客家語言復振與客家文化復興(2007-2017)
The Language and Cultural Revival of Hong Kong Hakka, 2007-2017
指導教授: 楊聰榮
Yang, Tsung-Ro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3
中文關鍵詞: 香港客家客語常民文化文化復興
英文關鍵詞: Hong Kong, Hakka, Hakka Language, Folk Culture, Cultural Revival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CSL.013.2019.A0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09下載:5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筆者印象中的香港生產許多膾炙人口的粵語影視作品,港式飲食也廣受喜愛,是常民文化活潑豐富的地區。但直到2006年首次發現,香港有客語人口,這讓長期關注、推動客家文化復興的筆者深感喜慰,故從2016年8月持續到香港從事田野調查,紀錄香港客家語言、文化活動現況。
    香港在英國統治時代,以英語和廣府話為官方語言,其他的語言,在文化教育和傳播媒體都受到打壓,這使得原本在沙田、元朗、粉嶺和西貢,也就是新界地區,原本日常通行的客家話,呈現流失與凋零現象。
    1997年主權移交中國以後,香港政府所實施的語文政策,使越來越多人使用普通話,這讓香港人出現了愛鄉愛土的本土意識,發起保護母語的討論,因此在2003年聯合國公布《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之後,隔年香港也跟著公布公約,整理並保護本土文化。2010年更出現了香港保育本土語言客家話及圍頭話的組織,此後也看到許多以客家為名的活動。最特別的事,在2016年的選舉中也看到候選人以客家文化做為選舉訴求。
    本篇論文主旨在研究2007年至2017香港客家語言復振與客家文化復興的現象,利用訪談研究方法,從語言復振和常民文化的面向來釐清香港相關現象的成因與發展的脈絡,理解香港本土文化多元化的意涵。
    筆者在撰寫論文期間適逢台灣還我母語運動三十年,對比從1988年開始台灣客家人積極復振客家語和復興客家文化,期待透過本研究能夠為港台的文化交流提出建議。

    Hong Kong has been appreciated to the worlds for her abundance and splendor from fabulous movies to fantastic gourmet. Therefore,I have been very surprised to spot Hong Kong Hakka since my first visit in 2006 because of my consistent interest and efforts to revive Hakka culture,.Consequently,I have investigated and recorded languages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in Hong Kong since August,2016.Hakka language used to be thriving in Sha Tin,Yuen Long,Fanling and Sai Kung(namely New Territories) but it began to decay immensely right after 1970s' British ruling for adopting English and Cantonese as official languages .However,situations has been changing ever after transfer of sovereignty over Hong Kong in 1997.With more and more mandarin using in daily life,Hong Kong people are considering localism and indigenousness to urge protecting native languages and preserving cultures , which were intensified by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reaty adopted by the UNESCO in 2003.Hong Kong also followed on the treaty in 2004 to preserve the heritages.In 2016's legislature bureau election, some candidates took Hakka language and identity as the appeals.
    In my thesis, mainly I focus my research on language and cultural revival of Hong Kong Hakka from 2007 to 2017. By interviewing some key people to comprehend context and clarify further plurality of localism.Hakka people in Taiwan have been striving for three decades since Returning My Mother Tongue protest in 1988. I am also looking forward to offering some suggestions to mutual exchange for Hong Kong and Taiwa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主題與架構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目的 5 一、研究方法 5 二、研究目的 11 第二章 客家在香港 12 第一節 香港客家歷史 12 第二節 香港客家常民文化 18 一、何謂常民文化 18 二、香港常民文化 19 第三章 香港客家語言與常民文化 23 第一節 客家語言 23 第二節 圍名歌 26 第三節 客家花帶 33 第四節 客家舞麒麟及客家功夫 38 第五節 盆菜、九大簋與東江菜 41 第四章 香港客家語言及常民文化現況 46 第一節 政治與客家文化 46 第二節 客家團體與活動 51 第五章 結論 66 參考書目 69 附錄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與文化相關之條文 77 附錄二 香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相關內容 79 附錄三 林文映訪談逐字稿 80 附錄四 葉德平專訪逐字稿 89 附錄五 圍名歌 97 附錄六 劉鎮發演講稿整理 100

    (一)專書
    中文
    王源東(2006)。常民文化再現-王源東繪畫創作論述。台南:翰林。台灣教育部客語字典(2011)。台北市:教育部
    仲富蘭(1998)。中國民俗文化學導論。杭州:浙江人民。
    阮志(2012)。中港邊界的百年變遷:從沙頭角蓮蔴坑村說起。香港:三聯書店。
    巫美梅(2006)。香港節慶風俗美食:盆菜・九大簋・素菜。香港:中華文教交流服務中心。
    李焯芬(2008)。水的反思。香港:商務印書館。
    李榮(主編)(1987)。中國語言地圖集。香港:遠東。
    沙田區議會(編)(1997)。沙田古今風貌。香港: 沙田區議會。
    邱維藩(年代不詳) 。六堆忠義文獻。手抄本。
    屈大均(1985)。廣東新語。北京:中華書局。
    金鷹達(主編)(2006) 。中國客家人文化。哈爾濱:北方文藝。
    施志明(2016)。本土論俗-新界華人傳統風俗。香港:中華書局。
    舒懋官(主編)(1992)。清嘉慶新安縣志。香港:殷商黃承業重印版。
    溫仲和(總篆)(2009) 。清光緒嘉應州志。桃園:臺灣客家書坊。
    區志堅、彭淑敏、 蔡思行(2011)。改變香港歷史的 60 篇文獻。香港:中華書局。
    張振興(主編)(2012)。中國語言地圖集第二版。北京:商務印書館。
    張雙慶、莊初升(2003)。香港新界方言。香港:商務印書館。
    淩華(1989)話說香港的客家人。載於張衛東、王洪發(主編)。客家研究第一集。上海:同濟大學。
    葉德平、邱逸(2017)。古樹發奇香:消失中的香港客家文化。香港:中華書局。
    歐陽修等(1975)。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鄧達智、鄧桂香(2013)。元朗四季好日子。香港:萬里飲食天地。
    鄧達智、鄧桂香(2014)。元朗食事好時光。香港:萬里飲食天地。
    劉義章(編)(2007)。香港客家。桂林: 廣西師範大學。
    劉鎮發(2001)。客家-誤會的歷史、歷史的誤會。香港:學術研究雜誌社。
    劉鎮發(2004)。香港原居民客語:一個消失的聲音。香港:香港中國語文學會。
    薛雲峰(2008)。快讀台灣客家。台北市:客家委員會。
    羅香林(1992)。客家研究導論。台北:南天。

    英文
    Fishman, Joshua A. (1991). Reversing language shift: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foundations of assistance to threatened languages. Bristol: Multilingual matters.Ting,
    Joseph Sun-pao and Maomi, Yin-Yin Szeto. (Eds.).(1990).Law Uk Folk MuseumA Branch Museum of the Hong Kong Muse-
    um of History. Hong Kong : Urban Council

    (二)期刊與雜誌
    卜永堅(2010)。史料介紹-新安客籍例案錄。田野與文獻..華南研究資料中心通訊,58。
    王源東(2005)。台灣常民文化內容之探究。人文藝術學報,4。
    張學謙(2011,12)。如何喚醒沉睡中的語言? 希伯來語復振經驗。台灣國際研究季刊, 7(4)。
    鄧聰(2005)。考古與香港尋根。新亞生活月刊,32(6)。
    劉鎮發(1995,6)。為什麼我還要講客家話-一個不甘被『淘汰』者自白。客家月刊,60。
    賴雨桐(1997)。吳家村:香港的客家人聚居地。嶺南文史,2。
    嚴瑞源(1997)。三棟屋內說客家事。中大校友,9。

    (三)其他研究報告或論文
    李志剛(1994)香港客家教會(巴色會)之設立及其在廣東與北婆羅洲之傳播。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李明釗(2006)。築夢計畫報告書:尋找傳說中的馬來西亞客家歌王 成果報告書。新北市:客家委員會。
    洪惟仁(2002,9月)台灣的語言政策何去何從。各國語言政策學術研討會─多元文化與族群平等學術研討會。新北市:淡江大學。
    楊聰榮(2002a)。為什麼香港缺乏客家認同?從語言政策的歷史分析到身份認同的政治社會學。客家文化學術文化研討會。新北市:客家委員會。
    楊聰榮(2002b)。香港的語言問題與語言政策-兼談香港語言政策對客語族群的影響。各國語言政策學術研討會─多元文化與族群平等學術研討會。新北市:淡江大學。
    廖純瑜(2012)。台灣客家飲食文學的研究。桃園市: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建元(2015)。消失和重生的香港客家。第六屆客家文化高級論壇暨《客家與海上絲綢之路》學術研討會。福建:客家文化高級論壇。

    (四)影音資料
    電影 五億探長雷洛傳:雷老虎(1991) 香港:永盛影集 來生不做香港人 (2012年10月-2013年3月) 香港:香港電視網絡
    尋夢客家 令人驚艷的香港客家菜
    2014年香港電台廣播廣播:趣味客家、家鄉故事
    尚武精神(1、2)。TBV 香港本色。(2015-3-8、2015-3-15)

    (五)網路
    3D 武術亮相 VR 傳承世界(2018-1-3)。大公網。資料取自http://news.takungpao.com.hk/paper/q/2018/0103/3530309.html
    (2018-1-3)
    中學教學語言指引,取自香港特區教育局網頁https://www.edb.gov.hk/tc/edu-system/primary-secondary/applicable-to-secondary/moi/guidance-index.html (2019-1-18)
    西貢客家流行音樂匯演(2013-1-13)。資料取自https://youtu.be/8y8_1qhxMRE
    西貢坑口客家舞麒麟-傳承工作坊(2018)。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
    資料取自 http://schina.ust.hk/zh/活動/專題活動/西貢坑口客家舞麒麟
    -傳承工作坊
    安國強(2018-7-24)。南向新安討生活。簡書,取自https://www.jianshu.com/p/aa4f3992dcda (2019-1-20)
    朱慧恩(2017-4-21)。織「帶仔」技藝失傳三代傳承人徐月清冀客家花帶
    產業化。文匯報。資料取自http://paper.wenweipo.com/2017/04/21/RW1704210001.htm (2018-8-2)
    多身份趙式慶:只想做一個人(2016-9-23)。優雅生活。 資料取自https://lj.hkej.com/lj2017/artculture/article/id/1392459/【人物】多身份趙式慶:+只想做一個人 (2018-1-3)
    岑詠欣(2015-1-4)。坑口舞麒麟起死回生 78歲師帶14歲徒。明報。資料
    取自 https://www.e123.hk/CareGiver/details/372856/238 (2018-1-5)
    沙田車公廟 資料取自 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2%99%E7%94%B0%E8%BB%8A%E5%85%AC%E5%BB%9F (2019-1-10)
    余思朗(2017-4-20)。客家女獨有200年花帶手藝恐失傳。香港01周報。資料取自https://www.hk01.com/社區專題/85221/客家女獨有200年花帶手藝恐失傳-大埔七十多歲傳人織織復織織 (2018-8-2)
    何嘉茵(2015-2-15)。客家九缽圍村盛宴。蘋果日報 。資料取自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com/lifestyle/food/daily/article/20150215/19041041 (2018-8-5)
    林穎嫺、趙燕婷(2016-4-19)。7張圖帶你穿越香港語言森林。端傳媒。資
    料取自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0419-hongkong-language/(2019-1-18)
    武術賢聚會 黃淳樑詠春拳學2015年5月4日(2015-5-16)。資料取自
    http://www.vingtsuntam.com/2133823458/-201554 (2018-1-5)
    香港人口普查報告書 取自香港政府網頁
    https://www.censtatd.gov.hk/hkstat/index_tc.jsp (2018-10-30)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 取自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
    https://www.lcsd.gov.hk/CE/Museum/ICHO/zh_TW/web/icho/the_first_intangible_cultural_heritage_inventory_of_hong_kong.html (2018-1-10)
    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臉書網頁介紹,資料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pg/hkhcs.org/about/?ref=page_internal(2017-12-26)
    香港歷史及古蹟公眾交流會(2010-7-3) 臉書。資料取自 https://zh-
    t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40209695994983&id=113927238654294 (2019-1-20)
    徐月清(2016-6-16)。圍名歌相關資料。資料取自香港 NGO 文化葫蘆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HuluCultureFans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0B7S_56_9IVKgSENBY1V1VXQyWG8 (2018-08-02)
    馬鞍山的客家村落。馬鞍山民康促進會。資料取自http://mos.hk/maonshan/2/9/7 (2018-12-30)
    郭雅揚(2017-02-10)。客家舞麒麟坑口出沒300年。香港01周刊。資料取自
    https://www.hk01.com/社區專題/70419/吉祥物背後-客家舞麒麟-坑口出
    沒300年-老師傅-教人唔收錢 (2018-12-30)
    陳雲(2015-1-16) 。普羅政治聞聲起義第85集。香港:普羅政治學苑。資料
    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tEuEh8K87Q (2017-10-20)
    梁珍(2015-10-21)。香港舞麒麟重武德傳統 揚功夫文化。大紀元。資料取
    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15/10/19/n4553278.htm (2018-12-30)
    黃依情(2015-2-15)。客家村辦50圍九大簋。蘋果日報。資料取自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com/lifestyle/food/daily/article/20170209/19921876 (2018-8-5)
    曾建元(2016-11-21)。客家:香港本土研究的新起點。民報。資料取自 https://www.peoplenews.tw/news/0a6391d7-962b-4644-8b27-bfeec3151046 (2018-02-02)
    張燮。東西洋考 ̇餉稅考卷七。資料取自維基文庫
    https://zh.wikisource.org/zh-hant/%E6%9D%B1%E8%A5%BF%E6%B4%8B%E8%80%83 (2018-12-20)
    張展鴻(2017-1-6)。揭開香港戰後大衆飲食文化的東江菜。自由時報。資料取
    自https://features.ltn.com.tw/spring/article/2018/breakingnews/1939467
    新界認可鄉村名單。香港地方。資料取自 http://www.hk-place.com/view.php?id=149 (2019-1-10)
    福建通紀卷十。資料取自「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台灣通紀》
    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623983 (2018-12-12)
    賴家俊(2018-11-29)。客家武術如何應用於舞麒麟。01香港周刊。資料取自https://www.hk01.com/武備志/264701/書評-客家武術如何應用於舞麒麟(2018-12-30)
    鄭玉君(2016-5-19)。客家圍名歌記載香江百年情。香港商報。資料取自http://www.hkcd.com/content/2016-05/19/content_1000960.html(2018-6-10)
    漢班固著 唐顏師古注。漢書 ̇地理志下。資料取自中央大學文學院儒學中心https://in.ncu.edu.tw/~phi/confucian/docs/resource/06_6/9.htm (2018-12-10)
    劉鎮發。客家大學堂 資料取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YqMfgildEZ6epQ1tScGSg
    https://www.facebook.com/Hakganin/
    遺忘的樂章(2015-5-23)。香港故事 -音樂‧人間。第27輯第4集。香港電台。 資料取自http://gbcode.rthk.hk/Tuni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_epi.php?pid=857&lang=zh-CN&id=54045 (2017-12-10)
    戴起.花帶(2016-4-29)。文化葫蘆。資料取自ttps://www.youtube.com/watch?v=5sG_IejsGII
    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在港發現(2006-1-16)。大紀元。資料取自
    http://www.epochtimes.com/b5/6/1/16/n1191458.htm (2018-12-10)

    下載圖示
    QR CODE